防汛减灾与应急管理.ppt
合集下载
防汛安全知识教育培训PPT课件

01
什么是防洪防汛? We will not slackoff in floodprevention
02
城市内涝防范与应对 We will not slackoff in floodprevention
03
山区灾害预防及处理 We will not slackoff in floodprevention
02 城市内涝防范与应对
四、汛期安全常识
进入汛期在强降雨期间,请广大市民朋友尽量留在家中, 做到“不出行、少出行”。如必须出行,请注意以下事项, 做到“安全出行、安全回家”。城市内涝的防治对策加强 城市内涝预防能力和水平需要从城市防洪和防涝的实际出 发,全方位做好城市内涝预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项措施 着手:
02 城市内涝防范与应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 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小时降雨20毫米以上且持续。部分低洼地带可能 出现积水
暴 雨
蓝 RAINS
暴 雨
蓝 RAINS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 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小时降雨30毫米以上且持续。城区低洼地带、主要 街道发生积水。
3.1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排水系统
同时在加快旧城改造进程中需要加 强排水管道的改造升级,逐步改造 老城区的排水网络建设,进而确保 城市整体的排水主管道畅通,因此 合理的排水规划是城市排水工程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 排水系统的质量,城市发展进程中 要结合城市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 排水系统。
02 城市内涝防范与应对
结论:
防洪防汛活动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固基础设施和建设排水系统等措施,可以 有效减轻洪水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正常进 行。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方应高度重视防洪防汛工作,加大投入和力 度,不断完善防洪防汛体系,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同 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防灾防汛课件ppt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防汛理念、 技术和方法,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 技术,提高我国防灾防汛工作的整体 水平。
积极参与国际防灾防汛组织,推动国 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 话语权。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与自救能力
加强对公众的防灾防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 识。洪涝灾害的特点Fra bibliotek突发性强
洪涝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 突然发生,对人们的生命 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破坏力大
洪涝灾害可以造成房屋倒 塌、道路冲毁、农田淹没 等严重后果,对经济和社 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预防难度大
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防难 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措 施进行应对。
地质灾害的特点
区域性明显
地质灾害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地质 区域,如地震带、火山带等。
详细描述
某城市在应对暴雨和洪水灾害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洪措施,包括建设防洪堤、 疏通排水系统、加强应急管理等,成功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某山区地质灾害应对案例
总结词
山区地质灾害的应对策略
详细描述
某山区在应对地质灾害时,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地质监测、及时预警、疏散群众等,有效减少 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2
灾害类型与特点
自然灾害的类型
01
02
03
气象灾害
包括暴雨、洪水、台风、 龙卷风、暴风雪等,这些 灾害通常由气候变化引起 ,具有不可预测性。
地质灾害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通常由地球物 理活动引起,具有地域性 和周期性。
生物灾害
包括疫情、病虫害等,这 些灾害通常由生物因素引 起,具有传播性和危害性 。
防汛防灾PPT课件

05
典型案例分析
某地区防汛抗洪经验
防汛组织与指挥
01
该地区建立了高效的防汛指挥体系,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作出决策。
抢险救援力量
02
该地区组建了专业的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先进设备,确保在灾
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警预报系统
03
该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灾
害预警信息,提醒居民采取防范措施。
某地区灾后重建案例
重建规划
该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有明确的规划,确保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同 时注重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筹措
该地区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 重建工作的资金保障。
居民参与
该地区重视居民的参与和意见,让居民参与到重建工作中来,共 同建设美好家园。
06
结语
加强防汛防灾意识
作。
03
防汛措施与技术
水利工程措施
01
02
03
堤防工程
建设坚固的堤防,防止洪 水泛滥。
河道整治
通过疏浚、拓宽河道,提 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水库建设
利用水库拦蓄洪水,调节 水位,减轻下游地区的防 洪压力。
防洪工程建设
防洪规划
制定科学的防洪规划,明 确防洪目标和任务。
防洪设施建设
建设排涝泵站、排水管道 等设施,及时排除积水。
、有效地应对洪水灾害。
04
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灾害风险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 脆弱区域。
灾害区划
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将地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区, 为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总结PPT

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 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工作范围
预警监测
加强气象、水文等部门的预警监测工作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隐患排查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可能引发洪涝、 台风等灾害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治。
应急处置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
灾后重建
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抗灾因素,加强排水系统、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降低灾害对城市的影 响。ຫໍສະໝຸດ 5未来防汛防台应急工作展 望
工作目标
降低灾害损失
01
通过加强预防和应急响应,降低台风、洪水等灾害对
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提高应急能力
02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和
有关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强公众意识
03
加强防汛防台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和自我防范意识。
工作计划
制定长期规划
结合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 制定长期防汛防台规划,明
确各阶段目标和任务。
1
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完善各级应急预案,确保预
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 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 能力。
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总结
目录
• 引言 • 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总体情况 • 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 未来防汛防台应急工作展望 • 致谢与结语
01
引言
工作背景
01
自然灾害频发
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
防汛救灾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受灾地区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资金申请指南 ,明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程序等要 求,申请人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
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及效果
志愿服务
鼓励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灾后 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心理援助、物
04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原 则
灾情评估报告编制要点
灾害损失情况
详细统计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道路损毁、农田受灾等直接经济 损失,以及产业链中断、生态环
境破坏等间接经济损失。
救援与安置情况
记录救援力量投入、救援物资调配 、受灾群众安置等具体情况,评估 救援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次生灾害风险
分析灾后可能出现的疫情、地质灾 害等次生灾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 范措施。
和应对措施。
定期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水平
。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 及时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应急
预案。
物资储备和调度管理
建立完善的防汛物资储备体系 ,确保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 足、质量可靠。
对防汛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更 新,确保物资处于良好状态。
建立防汛物资调度管理机制, 实现物资的快速调拨和有效使 用。
重要性
防汛救灾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 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 视和积极参与的工作。
国内外防汛救灾形势对比
国内形势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呈现出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
国外形势
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威胁。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加强防洪工程建 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一些发展中国家 则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防汛救灾形势较为严峻。
2024版防汛ppt课件完整版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 制,确保物资迅速到位。
优先保障重点地区
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抢险救援需求, 优先保障重点地区的物资供应。
加强现场指挥调度
在抢险现场设立指挥机构,负责现场 物资的调度和分配工作。
落实后勤保障措施
为抢险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 疗保障,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04
物资储备与调度管理优化
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规划
防汛抢险物料
包括砂石、编织袋、木 材等,用于加固堤坝、 封堵决口等抢险作业。
救生器材
如救生衣、救生圈、冲 锋舟等,用于水上救援
和人员转移。
发电和照明设备
便携式发电机、应急照 明灯等,保障抢险现场
的电力和照明需求。
其他物资
包括生活物资、医疗物 资等,满足受灾群众的
实战演练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
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将改进措施融入日常培训和演练中, 不断完善抢险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体 系。
实战演练
经验总结
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模拟真实洪涝灾 害场景,检验队伍应急响应和抢险救 援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 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现场指挥 调度能力等。
预警发布与解除
预警信号由气象、水文等部门负责发布和解除。当 达到预警标准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当确认危险 已经解除时,及时解除预警。
应急响应级别
与预警信号相对应,也分为四个级别。根据不同的 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组织人 员撤离、调拨救援物资、协调军队参与救援等。
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 置。包括组织人员撤离、调拨救援物资、协调军队 参与救援等。同时,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做 好社会稳定工作。
优先保障重点地区
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抢险救援需求, 优先保障重点地区的物资供应。
加强现场指挥调度
在抢险现场设立指挥机构,负责现场 物资的调度和分配工作。
落实后勤保障措施
为抢险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 疗保障,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04
物资储备与调度管理优化
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规划
防汛抢险物料
包括砂石、编织袋、木 材等,用于加固堤坝、 封堵决口等抢险作业。
救生器材
如救生衣、救生圈、冲 锋舟等,用于水上救援
和人员转移。
发电和照明设备
便携式发电机、应急照 明灯等,保障抢险现场
的电力和照明需求。
其他物资
包括生活物资、医疗物 资等,满足受灾群众的
实战演练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
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将改进措施融入日常培训和演练中, 不断完善抢险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体 系。
实战演练
经验总结
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模拟真实洪涝灾 害场景,检验队伍应急响应和抢险救 援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 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现场指挥 调度能力等。
预警发布与解除
预警信号由气象、水文等部门负责发布和解除。当 达到预警标准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当确认危险 已经解除时,及时解除预警。
应急响应级别
与预警信号相对应,也分为四个级别。根据不同的 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组织人 员撤离、调拨救援物资、协调军队参与救援等。
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 置。包括组织人员撤离、调拨救援物资、协调军队 参与救援等。同时,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做 好社会稳定工作。
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总结PPT

部分偏远地区或新建城区未能及时纳入预警系统,导致预警信息 覆盖不全。
应急响应速度缓慢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队伍和物资调配速度不够迅速,影响了抢 险救援效率。
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不强
部分群众缺乏必要的防汛防台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面临灾害时容 易恐慌和混乱。
工作中的不足
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现有预案体系未能全面覆盖各类灾害场景,部分预案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不强。
达给公众。
人员转移安置
02
根据风险等级,有序组织人员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
全。
抢险救援行动
03
迅速启动抢险救援行动,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支援,减轻灾害
损失。
工作效果评估
防汛防台成效
通过本次应急工作,有效 降低了灾害风险,保障了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本次应急工作中的经 验教训,为今后防汛防台 工作提供参考。
推进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提高防汛防台工作 的信息化水平。
工作措施与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资金保障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工作 合力。
加大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投入,确保资金到 位。
强化队伍建设
开展宣传培训
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提 高队伍素质和能力。
广泛宣传防汛防台知识,提高公众防灾意 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物资储备不足
防汛防台物资储备不足,导致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物资短缺现象。
居民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居民对防汛防台知识缺乏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提
完善预警系统
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提高预警信 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应急响应速度缓慢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队伍和物资调配速度不够迅速,影响了抢 险救援效率。
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不强
部分群众缺乏必要的防汛防台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面临灾害时容 易恐慌和混乱。
工作中的不足
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现有预案体系未能全面覆盖各类灾害场景,部分预案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不强。
达给公众。
人员转移安置
02
根据风险等级,有序组织人员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
全。
抢险救援行动
03
迅速启动抢险救援行动,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支援,减轻灾害
损失。
工作效果评估
防汛防台成效
通过本次应急工作,有效 降低了灾害风险,保障了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本次应急工作中的经 验教训,为今后防汛防台 工作提供参考。
推进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提高防汛防台工作 的信息化水平。
工作措施与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资金保障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工作 合力。
加大防汛防台应急工作投入,确保资金到 位。
强化队伍建设
开展宣传培训
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提 高队伍素质和能力。
广泛宣传防汛防台知识,提高公众防灾意 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物资储备不足
防汛防台物资储备不足,导致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物资短缺现象。
居民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居民对防汛防台知识缺乏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提
完善预警系统
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提高预警信 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PPT模板

预警模型构建
基于历史洪水数据和实时 监测数据,构建洪水预警 模型,实现洪水风险的快 速评估和预警。
8
应急响应机制及流程
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根据洪水预警等级,划分不同级 别的应急响应,明确各级响应的
启动条件和应对措施。
2024/1/28
应急响应流程
建立应急响应指挥中心,负责协调 各方资源和力量,按照预定流程组 织实施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物资 调配等工作。
2024/1/28
6
02
洪水预警与应急响应
Chapter
2024/1/28
7
洪水预警系统建设
01
02
03
监测站网布局
合理设置雨量、水位等监 测站点,实现全面覆盖和 实时监测。
2024/1/28
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 ,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和实时性;通过通信网络 将数据传输至预警中心。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案例中应对洪水灾害 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和 完善防洪防汛工作的建议 。
10
03
堤防工程安全与加固措施
Chapter
2024/1/28
11
堤防工程安全检查与评估
2024/1/28
堤防工程安全检查内容
01
包括堤体、堤基、穿堤建筑物、堤岸防护工程、堤防附属设施
等。
堤防工程安全评估方法
02
性。
实施方案
根据堤防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加固 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2024/1/28
13
案例分析:堤防决堤原因及教训
案例介绍
选取历史上典型的堤防决堤案例,介绍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 和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悼泥石流灾害死难者现场
地质灾害等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 情四级: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Ⅰ级灾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 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 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Ⅱ级灾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 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 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Ⅲ级灾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 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 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Ⅳ级灾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 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迄今为止,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 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 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 发生。大陆地震占全球三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 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 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8.7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航拍舟曲泥石流受灾情况
各类灾害频繁发生
2010年,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 环顾世界,海地地震、冰岛火山喷发、巴基斯坦洪水肆虐、日本等国遭遇罕 见高温、俄罗斯大火…… 而灾难中,中国似乎经历了更多。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灾情出现之多、受灾损 失之重,都创下了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频发,是2009年同期的10 倍,其中包括“8.7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 干旱:全国有25个身份遭受重旱,江河干涸、土地龟裂。 地震: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其中包括“4·14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台风:“狮子山”、“凡亚比”、“鲇鱼”等5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横 扫东南沿海地区。
4·14青海玉树7.1级地震
青海玉树地震抢险救灾现场
地震等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 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 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
强热带风暴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 级
热带风暴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 级
热带低压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 级
佛山一家企业钢铁棚被大风吹倒
中国是个多灾之邦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历史上黄河素有“三年粮绝口、百 年一改道”的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园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的 大水灾就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就有1056次,几乎年年成灾。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季风异常来时就会涝,退时就成 旱,旱涝已成常事;地势从海拔8000多米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沟 壑纵横,山势陡峭,地质灾害易发;地处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地质板 块交汇地带,地震多发。
4月16日开始,龙卷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
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25人死 亡,250余人受伤。
云南盈江地震救灾现场
4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冰雹强风席卷了广州、佛山、深圳、肇庆等 地区,截至19日已造成19人,155人受伤。
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遭遇冰雹
各类灾害频繁发生
2011年初以来,灾情仍然不断。 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目前遇 难失踪人数已升至27475人,同时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 危机。
日本宫城县石卷市的受灾情景
一艘白色渔船冲进海啸废墟
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
日本东北部海啸掀起大浪冲向陆地
日本千叶县炼油厂因地震引发爆炸
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
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三和第四机组
日本部分地区海啸前后对比卫星图片
4月16日开始,多起龙卷风袭击了美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造成全美57人死 亡,上百人受伤,这次强风暴造成的人员伤亡之惨重为数十年来罕见。受灾 最严重的是北卡罗来纳州,超过400栋建筑物受损,22万户电力供应中断…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名词术语解释
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 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 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 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等。 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 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 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 等损失情况作出分析、评估和预警。
1013号台风“鲇鱼”登陆福建
台风“鲇鱼”登陆福建漳浦
台风等级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19201-2006,热带气 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名称
属性
超强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