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泌尿系统疾病题库考点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泌尿系统疾病题库考点1、多选肾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阻塞并不等于肾实质损害已不可逆转,提示肾功能仍有一定可逆性的线索有()A.血肌酐近期升高明显B.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江南博哥)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C.超声提示肾长径>9cmD.血管造影显示有侧支循环建立,远端肾动脉供应区有逆显影E.肾活检提示肾小球和肾小管保存良好,肾小动脉仅轻度硬化正确答案:A, B, C, D, E2、多选阴茎勃起的生理机制中,最重要三个环节包括()A.存在性刺激B.阴茎海绵体动脉平滑肌舒张C.阴茎海绵体内动脉血流入D.阴茎海绵体静脉关闭E.阴茎海绵体静脉开放正确答案:B, C, D3、单选患者男,65岁,因“多饮、多尿20年”来诊。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HR76次/min,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
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A.血常规B.动脉血气分析C.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D.尿清蛋白排泄率E.肺功能正确答案:D4、单选老年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粪链球菌D.阴沟肠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正确答案:A5、多选肾性肾衰竭常见病因有()A.急性肾小管坏死B.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C.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E.前列腺癌正确答案:A, B, D6、多选患者男,65岁,因“多饮、多尿15年”来诊。
10余年前即被诊断为糖尿病,自行饮食控制,并服保健品(具体不详)控制血糖。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HR76次/min,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
糖化血红蛋白8%,尿清蛋白排泄率100μg/min。
如果不进行干预,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有()A.临床蛋白尿B.水肿C.高血压D.血肌酐升高E.血清清蛋白降低F.血β2-微球蛋白升高正确答案:A, B, C, D, E, F7、单选患者女,69岁,因“体检发现蛋白尿2周”来诊。
老年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神经递质改变: 老年人神经递质 水平变化,影响
认知和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可能出现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问题。
血管:老年人的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问题。
血液: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循环系统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循环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困难等问题。
肌肉系统的组成: 骨骼肌、平滑肌、 心肌
肌肉系统的功能: 运动、支撑、保护
老年人肌肉系统的 变化:肌肉萎缩、 肌力下降、肌肉功 能减退
老年人肌肉系统的 保健: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脑萎缩:老年人 脑容量减少,脑
细胞数量减少
白质病变:老年 人白质纤维化,
影响认知功能
脑血管病变:老 年人脑血管硬化,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老年医学护理与康 复
尊重老年人: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 观和选择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及时 治疗疾病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忧虑, 给予安慰和鼓励
协助日常生活: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活动, 如穿衣、吃饭、洗澡等
促进社交活动: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 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
预防跌倒:注意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避免 跌倒等意外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物理疗法:使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作业疗法:通过日常活动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和社交技能 言语疗法:通过言语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吞咽功能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营养疗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免疫力的下降,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这些疾病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中医药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中医药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痰瘀内阻等因素有关。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预防血栓形成。
例如,丹参、红花、桃仁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黄芪、人参等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能够提高心脏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天麻、钩藤、杜仲等则有平肝熄风的效果,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此外,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通过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调节心血管功能,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二、中医药在老年性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中医药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肾阴亏虚、肝郁气滞等有关。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健脾益胃、滋阴补肾、疏肝理气,从而调节血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中药如黄芪、山药、白术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熟地、山茱萸、枸杞等滋补肾阴,有助于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理气,可调节情志,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同时,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控制血糖。
医学老年循环系统疾病ppt详解.

426-550m
为轻度心衰。
第30页,共42页。
(4)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内分泌激活与 死亡率直接相关。 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醛固酮(Ald)、N-心房钠尿肽 (NTANP)、脑钠尿肽(BNP)、细胞因子等。 其中, BNP>100pg/ml可作为心功 能异常或症状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
• 老年人的血压变化:
静息状态下,血压随 增龄有升高的趋势,尤 其是收缩压。
多数人动脉僵硬度随增 龄而增加。表现为单纯收 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
老年人血压调节的神经内
分泌功能变化:
A 压力敏感性降低,易发 生直立性低血压。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的活性降低
C 循环中血管升压素水平升 高
D 心房钠尿肽水平增高
第37页,共42页。
老年人心力衰竭
洋地黄制剂
应用原则:
1)可应用于全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及伴有快速 房颤的患者。 2)不主张早期应用,不用于NYHAⅠ级及单纯舒张功 能障碍性心衰。 3)应与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断药联用
老年心衰患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中毒的症状 与年轻人相似。
第38页,共42页。
第31页,共42页。
老年人心力衰竭
治疗
• 心衰治疗的模式转变
20世纪70年代前:强心、利尿、限盐、休息
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用血管扩张药
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用ACEI,确立了心力衰竭治疗
的新里程碑,肯定了以ACEI加利尿药,加或不加洋 地黄为心衰的基本治疗。
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β受体阻断药在治疗慢性收缩性 心衰的地位。
• 管壁增厚伴延长屈曲下垂 • 主动脉中层细胞数减少,平滑肌变性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五

老年医学(医学高级):老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五1、多选患者女,68岁,因“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2个月”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6次/min,R16次/min,BP160/100mmHg,(江南博哥)体形肥胖,BMI29.3kg/m,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为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血脂B.血糖C.血常规D.尿常规E.OGTT、IRTF.血气分析正确答案:A, B, C, D, E2、单选?患者男,62岁,因“反复头痛伴视力下降1年,加重10d”入院。
近1年来经常头痛,性欲下降,逐渐出现阳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PRL>1000ng/ml(正常值1.9~25ng/ml),TT30.48nmol/L(正常值0.89~2.44nmol/L),TT441.35nmol/L(正常值62.68~150.8nmol/L),TSH1.173mU/ml(正常值0.5~4.94mU/ml),GH0.003ng/ml(正常值0~10ng/ml),皮质醇<10ng/ml(8AM),睾酮0.56ng/ml(正常值3.5~8.6ng/ml),鞍区MRI:32mm×20mm×18mm占位,包裹左侧海绵窦。
进一步治疗首选()A.经蝶窦微创手术治疗B.γ-刀立体定向外科治疗C.性激素替代治疗D.糖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E.生长激素治疗正确答案:D3、单选关于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老年人B.缺乏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C.可出现极度消瘦和恶病质D.突眼征非常明显E.甲状腺肿大正确答案:D4、单选?患者男,62岁,因“反复头痛伴视力下降1年,加重10d”入院。
近1年来经常头痛,性欲下降,逐渐出现阳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PRL>1000ng/ml(正常值1.9~25ng/ml),TT30.48nmol/L(正常值0.89~2.44nmol/L),TT441.35nmol/L(正常值62.68~150.8nmol/L),TSH1.173mU/ml(正常值0.5~4.94mU/ml),GH0.003ng/ml(正常值0~10ng/ml),皮质醇<10ng/ml(8AM),睾酮0.56ng/ml(正常值3.5~8.6ng/ml),鞍区MRI:32mm×20mm×18mm占位,包裹左侧海绵窦。
老年医学知识要点

老年医学知识要点老年医学知识要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的身体和健康需要特殊关注和处理,因为他们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且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也较为复杂。
本文将深入探讨老年医学的关键知识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和应对老年医学的挑战。
一、老年人的生理变化1. 代谢率下降:随着芳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率逐渐减缓。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摄入更少的能量来维持体重稳定。
2.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年轻人更为脆弱,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需要加强免疫系统的保护,如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减少: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骨密度也会下降,增加骨折和摔倒的风险。
老年人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二、常见老年疾病1. 高血压:老年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这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控制血压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2. 糖尿病:老年人也常常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锻炼。
3. 心脏病:老年人常常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预防心脏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饮食和进行适量的运动。
4. 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如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大脑训练、社交互动和健康饮食也对防治有益。
三、药物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1.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除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剂量和用法使用药物。
2. 健康老年人与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上的差异:健康老年人通常需要较少的药物治疗,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来管理他们的慢性疾病。
3. 长期用药和用药监测:长期用药的老年人需要定期进行用药监测,包括检查是否有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副作用。
老年内科的诊治范围

老年内科的诊治范围
1概要
老年内科是一种专门针对老年乙型患者的临床行业,主要负责对老年人身体功能以及慢性病的研究和诊疗。
老年内科秉承“健康老年,延年益寿”这一宗旨,致力于构建老年内科健康保障体系,提供老年人健康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以促进老年群体的健康。
2诊治范围
老年内科的诊治范围涵盖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免疫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内科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运动系统疾病、老年性视网膜病变以及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等。
具体表现为:
1、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2、内分泌及免疫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病、肝内外胆管系统疾病等;
3、呼吸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等;
4、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肠炎、消化道出血、胆囊炎、胆结石等;
5、神经内科疾病:脑梗死、中风、脑血管炎、老年痴呆、抑郁症等;
6、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等;
7、血液疾病: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8、运动系统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坐骨神经痛等;
9、老年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血管变性、视网膜萎缩等;
10、老年精神心理疾病:老年抑郁、老年痴呆等。
3目前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迅速,老年内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未来,老年内科必须以全面、精准高效的保健体系和服务模式,及时识别高发病症,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以改善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常见病知识讲座

老年人常见病得防治知识讲座老年人易患得血液循环系统疾病:1、高血压2、冠心病3、脑中风4、痴呆症5、糖尿病一、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
我国就是高血压大国,推算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五千万以上。
1、诊断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 .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 mmHg;2、临床特征: (1)血压波动较大。
(2)容易有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体位改变如突然起床或站立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迷。
(3)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4)常见症状有:头痛项强、目花心悸、失眠、脚步轻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等。
晚期可并发心绞痛、肾功能减退、中风等病变。
3预防:(1)限盐:建议每人每日摄入6克以下食盐标准,相当于每天摄入一啤酒瓶盖得量。
(2)增加钾、钙得摄入:在限盐得同时增加钾得摄入就是预防高血压得重要措施,钾在新鲜蔬菜与水果中含量较高。
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与水果13千克(相当于每天吃8-9两)。
(3)钙可降低血压,饮牛奶就是增加钙得有效措施。
也可增加富含钙得其它食物如豆制品及海产品等.(4)戒烟、酒提倡减少饮酒或戒酒。
酒精已被公认就是高血压得发病因素。
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内。
已有高血压危象倾向得人,如有家族史者与超体重者均应坚决戒酒。
提倡戒烟吸烟对冠心病,某些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得关系已得到证明。
因此对吸烟加以反对。
(5)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勤测血压,按时进行健康体检。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三个三”得健康处方,就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与“三杯水”。
“三个半分钟"指: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以适应体位得变化. “三个半小时”就是: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临床表现
影响因素:
➢ 贫血病因:不同病因的贫血除具有贫血的共同表
现外还有一些特殊表现,如溶贫有 黄疸、IDA则无
➢ 贫血的程度:贫血越重,临床表现也越多、越重 ➢ 贫血的速度:贫血发生的速度越快,症状越重 ➢ 心脑血管的代偿能力:
代偿能力越强,症状越轻
20
贫血诊断
一、病史询问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 ➢ 骨髓检查 ➢ 贫血病因检查
11
一.概 述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的RBC、Hb、红细
胞比容(压积)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我国标准:成年男性 Hb<120 g/L
女性 Hb<110 g/L 孕妇Hb<100 g/L 即为贫血 WHO标准(1972):男<130 g/L
女 <120 g/L
12
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慢性贫血 按RBC形态分类: 按贫血程度分类: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增生不良性贫血 按病因或发病机制分 :可反映贫血的病理本质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 失血性贫血
13
贫血程度分类
➢ 轻度: 120 g/L > Hb >90 g/L ➢ 中度: Hb 60-90 g/L ➢ 重度: Hb 30-59 g/L ➢ 极重度:Hb <30 g/L
♠ Hb <60 g/L 为输血指征
14
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常见疾病
相关疾病 再障AA
除AA以外的贫血
16
贫血临床表现
➢ 一般表现:全身无力、疲乏、困倦
1皮肤粘膜:苍白、粗糙、无光泽、溃疡 2循环系统:心悸、心律失常、心衰 3呼吸系统:重度时呼吸增快,气短,端坐呼吸 4神经系统:头昏头痛、眩晕、失眠、多梦、
耳鸣、眼花、记忆力↓、嗜睡、晕厥 5消化系统:食欲↓、腹胀、恶心、便秘/腹泻 6泌尿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 .
17
贫血临床表现
➢ 一般表现
7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如甲状腺、性腺、胰 腺功能↓
8生殖系统:男性特征减弱(睾酮分泌↓) 女性闭经/月经过多
9免疫系统:免疫功能↓,易于感染 10血液系统:溶贫有肝脾大,骨纤和脾亢有
脾大。
18
贫血临床表现
➢ 不同病因的贫血有各自特殊表现:
溶贫:黄疸,脾大 巨幼贫:四肢麻木、感觉障碍
21
二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
➢ 缺铁性贫血: 各种原因造成的体内储存铁缺乏而引起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发生的贫血。 典型的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在老年人中常见。
22
铁代谢
➢ 铁分布
功能状态铁 ①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 70% ②肌红蛋白铁(占15%) ③转铁蛋白铁(0.12%), 含铁酶(0.2%)
贮存铁:男性1000mg,女性300-400mg 30% ①铁蛋白 ②含铁血黄素
23
铁代谢
➢ 铁总量:3-5g
成年男性 50-55mg/kg 女性 35-40mg/kg
➢ 铁来源:每天造血需Fe 20-50mg
释放铁---衰老的RBC释放的铁 摄入铁---每天从食物摄入的铁1-1.5mg
动物食品中铁吸收率高(20%) 植物食品中铁吸收率低(1%-7%)
8
五 老年人淋巴系统的生理性改变
➢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 但淋巴系统免疫功能衰老降低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易感染、易患肿瘤
9
六 老年人常见或多发血液病
老年人贫血 老年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慢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老年人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
10
第二节 老年人贫血
➢ 缺铁性贫血 (IDA)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 MA) ➢ 慢性系统性疾病的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老年人以营养不良性贫血多见
脾 淋巴结
2
血液系统疾病:
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血液 和造血器官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IDA).
3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HSC) 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始细胞. HSC具有不断自我复制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
造血器官与HSC 场所 胚胎:胎肝 出生后四周:骨髓 (疾病状态下)
4
第一节 老年人血液系统的生理性改变
概述
➢ 老年人定义:
WHO: 60周岁以上的人群 我国:60周岁以上,称60周岁为“花甲” 西方发达国家: 65周岁以上. ➢ 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2012.10.23日,全国老龄 委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 破2亿.
1
血液系统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RBC WBC PLT 血液系统 造血器官 骨髓 (出生后) 胸腺
一 老年人血液系统的特点:
1. 骨髓中造血的红骨髓容量减少,造血功能的应激能 力下降
2.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发生功能变化,免疫功能减 低,易发生感染和肿瘤
3. 血液循环中丙种球蛋白增加,可使血沉加快 4. 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
5
二 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的生理性改变
红骨髓:参与造血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黄骨髓:脂肪组织为主的骨髓.
骨髓中的造血组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1. 造血干细胞数量、质量 ↓ 2. 脂肪组织替代造血组织增加,黄骨髓 ↑ 红骨髓↓ 3. 网状骨质减少
6
三老年人造血生长因子的生理性改变
➢ 老年人造血干、祖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 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 ➢ 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 生成素↓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36
巨幼贫、溶贫、MDS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32-36
再障AA、急性失血 溶血性贫血、白血病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IDA、铁粒幼贫血 海洋性贫血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5
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骨髓增生分类 增生不良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
24
铁代谢
➢ 铁的吸收
➢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 影响铁吸收因素:
7
四 老年人血液成分的生理性改变
➢ 1.红细胞 男性:Hb 121 - 149 g/L 女性:Hb 117 - 138 g/L
➢ 2.粒细胞: 计数和分类无明显变化, 65岁后有减少趋势
➢ 3.血小板:PLT数量无明显变化,功能衰减 凝血因子:Ⅷ↑ ⅤⅦ Ⅸ活性增加
➢ 4.血液中营养物质:RBC摄入Fe减少, 叶酸、VitB12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