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曹冲称象》PPT完美版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品课件(共110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品课件(共110张PPT)
笔顺: 形近: 沾水 沾湿 沾手
chuán

音序: C 结构: 左右 偏旁: 舟 笔画数: 11 组词: 船长 船员 小船
造句:江边停靠着几只小船。

书写提示:左右宽窄相当,底部左右
旁齐平。“舟”的提不出头;右部第二 笔横折弯收在横中线上侧。
笔顺: 形近: 航空 航天 河沿 沿岸
rán
音序: R 结构: 上下
笔顺: 形近: 你们 你的 秤杆
zhù
音序: Z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9
组词: 柱子 石柱
造句: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木”横笔写 在横中线上侧,末笔捺改点,“主” 末笔横稍长。
笔顺: 形近: 居住 住房 记住 拿住

音序: D 结构: 半包围
偏旁: 广 笔画数: 8
说一说: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谁有办法把 这头大象称
一称?
得造一杆 大秤,砍 一棵大树 做秤杆。
有了大秤也 不行啊,谁 有那么大的 力气提得起 这杆大秤呢?
一杆秤
➢ 大家都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他们的 方法到底好不好呢?怎样称才好呢?
课后作业
1.认读新学的字词或写一写生字。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 爸妈妈听,记得用上“一边...... 一边......”哦。
尾 巴 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看看说说
课内拓展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 根柱子。
弯弯的月亮像 晃悠悠的小船 。
红红的太阳像 红红的笑脸

路 边 的 积 雪像 蓬 松 的 棉 花 糖 。
课文解读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 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特殊句式:一边......一边......

部编版《曹冲称象》部编版.PPT

部编版《曹冲称象》部编版.PPT

再读课文,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宋]朱熹 (二)延伸 3.含破折号的句子: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有疑而问。不知道答案。 其二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2.反问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嘻嘻: 指事 【唐】王昌龄 ①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这句诗运用 比喻 的修辞手法 ,把一开一收的凤蝶儿的翅膀 比作五彩的智慧书页,既写出了风蝶儿翅膀的 颜色 ,也写出了凤蝶儿闲游时的 动作 。
反义词:
背课文1、2自然段。
3向. 来《枉己费亥推杂移诗力》,此日读中流自一在行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想想两位少年 都有何异同点。 38、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二、语文园地
瞎闹 锄头 铲子 割草 毛嘟嘟 承认 拴住 水瓢 光芒四射 蚯蚓
9、《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写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 13 年的时间 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 【唐】张志和
资料库
智救库吏
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 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 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 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 的样子。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 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曹操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 。”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 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 可见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

2024版《曹冲称象》PPT完美版

2024版《曹冲称象》PPT完美版

历史背景对故事影响分析
古代科技水平
故事发生在古代,当时的科技水 平有限,因此曹冲所使用的方法 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聪明和巧妙
的。
社会文化环境
古代社会对智慧和才能的崇尚, 使得曹冲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
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历史事件关联
虽然故事本身并未明确提及具体 的历史事件,但可以与同时期的 其他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进行关 联分析,以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
曹冲没有按照官员们的传统思维去解决问 题,而是运用了创新思维,想出了称象的 巧妙方法。
勇于实践
曹冲不仅想出了好方法,还勇于实践,亲 自指挥称象的过程,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 题。
02
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
大象出现引起关注
01
02
描述大象的外貌特征,如巨大的身躯、长鼻子、大耳朵等,引起人们 的好奇和关注。
节奏把握得当,引人入胜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使得故事节奏 把握得当,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强 烈的阅读欲望。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叙述过程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既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又突出了重点 内容和人物形象。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
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计量单位、历史人物等,使得文章具有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象的巧妙方案。
02
01
突出曹冲的智慧和才华,展现了 他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方案并成功称量
详细描述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过程,如 何准备船只、石头等物品,如何进行 操作等。
讲述最终成功称量大象的喜悦和庆祝场 面,突出了团队合作和智慧的力量。
03
故事中蕴含智慧与启示
观察力:发现问题关键所在

曹冲称象 课件PPT(完美版)

曹冲称象 课件PPT(完美版)

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2
3
年 二
这篇文章主要讲 七岁 的 曹冲 想
曹 冲 称



语 文 上
出办法 称大象 的故事。

2 0 2
默读一二段,思考:这头大象究竟有多
3 年
大?

曹 冲 称




文 上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
0 2
对读第二段,想一想:
3
年 二
曹 冲 称


级 语
这么大的大象该怎么称呢?(提示:
人听。

2.写一写:完成课堂小练笔(两个)。
课后总结(一)
2
0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的课后总结:
2
3

二 年

级后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曹冲称象》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曹冲如何称象、 称象的原理以及曹冲的聪明才智。
曹 冲 称 象
语 文

上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板书、PPT展示、互 动问答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3
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深
年拓 二年课展 级后
刻。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提 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情感。 此外,在课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
曹 冲 称 象

部编版曹冲称象课件完美版ppt.ppt

部编版曹冲称象课件完美版ppt.ppt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1.
2.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到底 ?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ɡǎn chènɡ 一 杆 秤
秤杆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 (1)不弯曲 (2)爽快 (3)一直,一个劲儿地 (4)竖,跟横相反
曹冲称象
柱子
到底
秤杆
力气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称 称重 称呼 称号 秤 秤杆 秤砣 台秤
chēng
chèng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砍 线 止 秤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称一称每块石头的重量
称象第三步:
=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我有个办法。先 。再 。 然后 。”
“1.我有个办法。 2.(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3.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4.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5.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称象 课件PPT(完美版)

曹冲称象 课件PPT(完美版)

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一个大臣的称象办法:造大秤
2
0
2
3 年 二
原因: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不可行 曹 冲 称




文 上
第二个大臣的称象办法:把象割成几块称

原因:大象死了
不可行
2 0
曹操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
3
年 二
曹 冲 称



语 文 上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就是不停地摇头,表示曹 操不赞成官员们的办法,坚决发对。
人听。

2.写一写:完成课堂小练笔(两个)。
课后总结(一)
2
0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的课后总结:
2
3

二 年

级后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曹冲称象》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曹冲如何称象、 称象的原理以及曹冲的聪明才智。
曹 冲 称 象
语 文

上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板书、PPT展示、互 动问答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 上
2.再把象( 赶下船 ),往船上( 装石头 ),

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为止;
3.然后称船上的(石头重量 );
4.最后石头重量就是(大象重量 )。
赶象上船, 船舷划线
2
0
2
3
年 二

部编版《曹冲称象》课件(2024)

部编版《曹冲称象》课件(2024)

物理学角度
曹冲利用浮力的原理来称象。当大象站 在船上时,船身下沉,水面上升,通过 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和船身下沉的深度 ,可以计算出大象的重量。这体现了物 理学中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原理。
VS
心理学角度
曹冲在年幼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这可能与他的天赋和早期教 育有关。同时,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周围人 的支持和鼓励,这体现了心理学中环境和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此外,曹冲在面 对难题时保持冷静和自信,这也是成功解 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部编版《曹冲称象》课件
2024/1/29
1
2024/1/29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29
3
《曹冲称象》故事来源
《三国志》中的记载
2024/1/29
15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主题思想阐述
课文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传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的重要思想。曹冲在面对巨大的大象时,没有采取强行称量 的方式,而是利用了自然规律,通过船的浮力和石头的重量 来间接称量大象。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 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这种方式的称 量,不仅避免了对大象的伤害,还准确地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
2024/1/29
16
智慧解决问题,勇敢面对困难价值观体现
曹冲称象的故事还体现了智慧解决问题和勇敢面对困难的 价值观。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曹冲没有退缩或放弃,而 是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想出了利用船和石头来称量 大象的巧妙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准确度高 ,体现了曹冲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PPT《曹冲称象》完美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PPT《曹冲称象》完美课件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
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
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
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说明曹操很不赞同。
问题:1.曹操赞同官员们的办法吗?从文中找出来。 2.写官员们的办法对写曹冲的办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更加衬托出曹冲办法的巧妙。
7.曹冲称象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源自本课目标1.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 冲称象的过程。
2.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 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读拼音写词语
zhù zi
柱子 chèng gǎn
秤杆
guǒ rán 果然
qī suì 七岁
yì lùn
议论 zhàn zhe 站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PPT《曹冲称象 》完美 课件- 精品PPT (实用 版)新
板书设计
曹 冲 称 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PPT《曹冲称象 》完美 课件- 精品PPT (实用 版)新
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
官员们—造大秤—树做秤杆—曹操摇头
曹冲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赶象上岸,船里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PPT《曹冲称象 》完美 课件- 精品PPT (实用 版)新
二、照样子,用“一边……一边……”仿写一个句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爸爸一边进屋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PPT《曹冲称象 》完美 课件- 精品PPT (实用 版)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PPT《曹冲称象 》完美 课件- 精品PPT (实用 版)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人物: 起因: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 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时间:古时候 人物: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 起因: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
人家送他的大象。
曹冲是曹操最小的一个儿子, 东汉末年人物,从小聪明仁爱, 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但 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 三岁。
曹操,曹冲的父亲,东汉末 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 魏政权的奠基人。
齐读第2自然段:
大象长 什么样?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究竟;用于疑问句, 表示进一步追究。
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 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
我们应该向曹 冲学习什么?
多观察日常生活。 多动脑筋思考。
读课文第4自然段,给下面内容排 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 同,再用加点词说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论重杆秤砍
gēn xiàn
zhǐ liànɡ
根线止量
一起来开小车











线


读一读
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柱子 议论 一杆大秤 砍树 一条线 重量 为止 到底 果然
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曹冲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 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
liànɡ
曹操听了直摇头。
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称 杆 重
chēnɡ 称一称
chèn 称心 ɡǎn 一杆秤 ɡān 旗杆 zhònɡ 重量 chónɡ 重新
cáo chēnɡ yuán zhù

曹称员柱议
lùn zhònɡ ɡǎn chèng kǎn
你还有什么 办法称出大象的 重量?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 官对食 物中营 养的吸 收。 2.人体1.出示、介绍天气日历,并试 着用简 单的文 字、简 图记录 当天的 天气。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 气的冷 暖、阴 晴、雨 雪以及 风等情 况。 3.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4.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 记录在“ 天气日 历”表中 。 5.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 了解到 更多的 天气信 息。 6.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 给我们 带来灾 害。
ɡǎn
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
chèng kǎn
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
xiàn
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
zhǐ
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
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 里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部编版《曹冲称象》PPT完美版1
四腿如柱子, 身子像面墙, 两耳像蒲扇, 鼻子弯又长。
谜底:大象
部编版《曹冲称象》PPT完美版1

chēnɡ 称一称 chèn 称心
cáo
chēnɡ
ɡǎn chèng
一杆
秤杆
秤砣
ɡān 旗杆
秤盘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chēnɡ
称:测定物体。
zhònɡ 重量
重 chónɡ 重新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 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 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四步。
赶象上船
第一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xián
在船舷上 做记号。
第二步: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
第三步:再把大象赶上岸,往 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 线的地方为止。
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谁的办 法更好?说说为什么曹冲称象的 办法好?
不用大秤就 可以知道大 象的重量。
用船代替秆盘 用石头代替大象 用水代替人
曹操微笑 着点点头, 说: 。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 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 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是个什 么样的人?
曹冲是一个认真观察事物, 善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人。
称石头的 重量。
第四步:然后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填一填:
把大象( 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下沉多少,就( 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 ( 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 赶上岸 ),往 船上( 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为止。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 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读一读第四 自然段,用横 线画出曹冲称 象的办法。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 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
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
yuán
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ɡēn zhù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yìlùn
zhònɡ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说:
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
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有了大秤也不 行啊,谁有那么 大力气提得起这 杆大秤呢?”
“得造一杆大 秤,砍一棵大 树做秤杆。”
办法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直摇头
秤称 提不动 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对 官员们的方 法满意吗?
“直摇头”说明曹 操对官员们提出的 办法不满意,并且 坚决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