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四上16.《说勤奋》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等几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文中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成才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4、初步学习作者选择具体、典型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成才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难点:1、学习文中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成才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2、初步学习作者选择具体、典型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指导书写,单读、齐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来感知课文的内容,通过圈画,作注释等方式自学课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课文的重点词语。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及时作出评价。
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完成预习单教师: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
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每个人都有个美好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生谈论理想)是不是有个美好的理想就够了呢?那怎么样才能实现理想呢?(生个性谈论)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勤奋”。
板书课题,指导“勤”的写法。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出示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是否写得正确、规范,指导本课中最多的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的书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 说勤奋

小学语文
结
● ● ●
论
● ● ● ●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 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 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 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 ●
小学语文
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 •
长大后, 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做了个枕头,睡 觉时只要()一动,枕头就会( ),他醒来后便()。 )编成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时间,( 了著名的史学巨著《》
小学语文
司马光的例子
通过司马光的两个事例: 1、勤奋读书 2、勤奋写作
小学语文
rú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如 囊 萤 , 如 映 雪。 jiā suī pín xué bú chuò 家 虽 贫 , 学 不 辍。 rú fù xīn rú guà jiǎo 如 负 薪 , 如 挂 角。 shēn suī láo yóu kǔ zhuó 身 虽 劳 , 犹 苦 卓。 sū lǎo quán èr shí qī 苏 老 泉 , 二 十 七。 shǐ fā fèn dú shū jí 始 发 奋 , 读 书 籍。 bǐ jì lǎo yóu huǐ chí 彼 既 老 , 犹 悔 迟。 ěr xiǎo shēng yí zǎo sī 尔 小 生 , 宜 早 思。
小学语文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 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 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 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 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 贡献。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三教学难点:领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3说勤奋(边说边板书)2、解题谁来说说,题目中的“说”,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课题“说勤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3、归并问题,把握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读要求:①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读准字音。
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③读顺句子。
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④读通全文。
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2自读课文3小组内学生交流学习情况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A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
“卵”的声母是l。
B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C读后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不要求说全面)D引导分段。
指名说说自然段的意思。
思考讨论: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精读感悟,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课文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 课《说勤劳》课文内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地的桥梁是什么 ?是勤劳。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灌溉出来的。
同学们必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有名的史学家。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诵,向来读到倒背如流为止。
长大此后,他更为勤劳。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需略微一动,枕头就会滚蛋,他醒来后便持续念书写作。
他管这类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 19 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有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有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 17 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绝不灰心,急起直追。
每日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念书。
夜晚睡觉前,他老是习惯地回首一下当日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良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首屈一指。
此后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因为达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而可知,即便基础比他人差一些,只需肯下功夫,也是仍旧能够成才的。
正如有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熟能生巧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固然有了很大的改良,但仍不可以忘记“勤劳”二字。
只有一世勤劳,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说勤劳》教课反省一篇《说勤劳》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课文环绕“勤劳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经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案例,说了然勤奋是通往理想境地的桥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灌溉出来的这个道理。
在教课时,我抓住“勤劳”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到“勤劳”是经过哪些案例表达出来的,并经过第一个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从第二个例子悟出:熟能生巧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说勤奋(课件PPT)

就天资聪颖;童第周到17岁才进
中学,学习基础很差。
探究学习
如何理解“勤奋”?是不是“废寝忘食”,不吃、
不喝、不玩、不睡就是“勤奋”呢?
勤奋指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
踏实工作,是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废寝忘
食”这种精神很好,但还要保证正常生活,才能 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到勤奋。
课时训练
16.说勤奋
苏教版 语文四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 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 整。 2.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每一段的段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懂得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教育学生要做一 个勤奋的人,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
温故知新
课文《一路花香》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 们什么道理呢? 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着弱点和缺 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们如 何像挑水工那样善于发现别人的
长处,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温故知新
2.认读词语。
水罐 骄傲 渗出 完好无损
花瓶 欣赏 不禁 日复一日
温故知新
3.理解词意。 (1)完好无损: 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 (2)日复一日: 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探究学习
司马光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他的 “鲜花”是什么?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
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探究学习
童第周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他的 “鲜花”又是什么?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
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
( 毫 )( 不 )气馁 ( 名 )( 列 )前茅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说勤奋》|苏教版 (共11张PPT)

共11张PPT)
2020/8/22
通往理想境界的 桥梁是什么?
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 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 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鲜花”指什么? “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成功者的 成功无一不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 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 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青蛙卵剥离手术
• 勃朗歇尔Biblioteka 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外的一层膜剥下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几年
来,许多人做过,但都失败了。一天,教授把 这一难题交给了童第周。只见他坐在显微镜前 ,用一把尖利的钢镊将青蛙卵钳到玻璃盘中, 然后用一根钢针在卵细胞上刺了一个小洞,当 看到胀鼓鼓的卵细胞松弛下来——由球状变成 扁圆形时,再操起两把钢镊,用细尖的镊尖夹 住细胞的中央,均匀地向左右一撕,卵膜马上 被剥离得干干净净。“中国人了不起,真正了 不起!你用几分钟就解决了我们几年来解决的 问题,为我们的实验室开辟了道路。”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 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 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 才,不应自暴自弃。成功者的 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 以求的结果。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 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司马光
童第周
《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 的长篇巨著,当时北宋刚统一,仁人志士有 多种治国策略,但《通鉴》面对现实而回顾 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 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 ,它主要为统治者的治国提供借鉴,《通鉴 》已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其地位堪比《 史记》。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原文说勤奋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原文说勤奋篇一:苏教版四上《说勤奋》16、说勤奋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材简析:本篇文章的说理性较强。
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自然段例举了司马光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候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第四自然段号召学生不忘勤奋,一生勤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说服他人为成功”的议论文的魅力。
在小学阶段,说理的文章并不少见,常将说理融于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是人物小故事中,主要是通过事情的描述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但本文行文结构更接近于议论文,既是对以前说理文的一种深化,也为初中认识和学写议论文做好了良好的铺垫,在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知识的的梯度体现中有着不可取代的过渡作用,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智慧。
同时,这篇文章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促进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苏教版小学语文4上教案16说勤奋 教案

16、说勤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
(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1、出示生字: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二、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一)、出示句子: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再通过比较句子,讲解文中句子。
A.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B.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指导朗读第一段
五、作业
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2.齐背第一段。
四、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勤奋对于成功十分重要,课文举了__________这几个人以自己的勤奋获得了成功的例子。
2.“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他用来“浇灌”“鲜花”和“汗水和心血”最典型的东西是他的()。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课外延伸
搜集关于勤奋的文章,读一读,记一记。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释题:“说”就是谈、讲的意思。点处谈的内容是“勤奋”。
3.齐读课题。
4.课前质疑:你想通过这节课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论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⒊形容背诵得非常纯熟、流利。()
⒋一点也没有失去勇气。()
⒌篇幅长或内容精深的著作。()
三、选词填空
勤奋奋发振奋
⒈南京长江二桥通车了。这个消息多么令人()呀!
⒉我们只有()好学,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⒊青少年应该()向上,做个有所作为的接班人。
因为因此
⒈溪中有各色的鲤鱼,()这条溪就叫做鲤鱼溪。
⒉今天王晨没有来上学,()他昨天生病住院了。
教学重点
难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
前
准
备
接
名人关于勤奋的故事
学生
搜集关于勤奋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作
业
设
计
课内巩固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做勤奋的人。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作业
练习背诵全文。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ěn touɡònɡxiàn shāo wēijīchǔxíɡuàn
()()()()()
yǒu suǒzuòwéi mínɡlièqián máo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⒈指多次列在前面,也泛指成绩优良。()
⒉勤奋能够弥补笨拙。()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个中心,作者主要写了那两个人的勤奋成才的故事?整体感知。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细读课文,了解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讨论司马光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指名朗读,师生点评,相机指点“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等词语在朗读时要着重强调,以体现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取得了伟大成就。
3.齐读。
4.讲读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
(2)讨论。重点抓住“终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来加深理解。
(3)朗读,强调重点词语。
(4)齐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这段话讲了什么?
2.讨论。
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出示生字词:
(1)纠正读音,辨析字形。
(2)指导书写,学生苗红。
4.再小声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用具体事例说明勤奋?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说勤奋的?
3.讨论分段。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主备人
总课时数
2课时
课题
16说勤奋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