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合集下载

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中国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摘要: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东南亚大地上一个璀璨的明珠,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代柬埔寨人就在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繁衍生息。

中国和柬埔寨地理位置相距不远,从柬埔寨第一个国家扶南王国至今,两国交往已逾两千年,虽然期间有时会因某些因素中断交往,但大体上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

摘要:中国、柬埔寨、政府交往、经贸往来一、柬埔寨简况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位于中南半岛的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中间低,四周高,以平原为主,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

其周边与多国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越南相交,东北与老挝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相邻,边境线长,与周边各国贸易简便。

西南濒临暹罗湾,与南海相通,海上交通便捷。

从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扶南到真腊再到柬埔寨,其疆域领土有变化,但大致上以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或大或小的变迁,主体上仍以高棉族为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泰族、缅族、占族、越族、马来族、华族等民族形成的多民族的国家。

扶南王国于公元1世纪建国,是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其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发达,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

在经历了三个王朝之后,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的属国真腊强大起来并征服了扶南,因为扶南人和真腊人同属吉蔑人,不存在外族的入侵,而是民族内部的王权更替,真腊也就成了继扶南之后的第二个柬埔寨历史上的国家。

从7世纪中叶征服扶南开始,真腊开始了其在柬埔寨长达9个世纪的统治,此后内忧外患,真腊也逐渐衰落,于16世纪末改国号为柬埔寨。

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柬埔寨相继沦为暹罗、安南的属国,此后,又沦为法国、日本的殖民地,在次期间,柬埔寨人民一直为了独立自由而斗争。

1953年11月9日,法国和柬埔寨进行了权力交接仪式,法国宣布停止在柬埔寨的殖民活动,柬埔寨获得了独立,但法国仍不死心想继续控制柬埔寨,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意完全撤出驻柬法军,柬埔寨才获得了真正的独立。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2012年04月18日10:07国际先驱导报我要评论(40)字号:T|T《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其冰发自金边2012年3月底,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柬埔寨进行正式国事访问之前,柬埔寨首相洪森这样评价中国对柬援助的意义:“中国的援助不仅仅是帮助柬埔寨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帮助柬埔寨巩固了政治独立。

”在4月4日东盟峰会闭幕当天的记者会上,洪森就中国与柬埔寨的关系更有一番精彩的演说,令在场的记者及当晚观看新闻的电视观众为之动容。

洪森说,在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没有对我说必须这么做或那么做,这不是中国的做法。

他语调激昂,“我与中国一起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从未见过,也从未听到中国领导人让柬埔寨做这做那。

”中国是个大国,但一直尊重他国的决定,不像某些国家,柬埔寨一旦不听话就削减援助。

他说:“柬埔寨是个小国,但受到中国的欢迎,这是我们巨大的荣耀。

”洪森如此动情地阐述与中国的友谊,与在东盟峰会期间四处游说“联合对付中国”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构成了强烈反差。

有分析人士如此比喻说:“柬埔寨如同中国在东南亚的‘巴基斯坦’。

”半个世纪友谊的历史坐标如果从感性的角度追忆历史,中柬两国跨越半个世纪之久亲密关系的起点或许可以标定在这里。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国家会议。

他的风度迷住了年轻的高棉王子诺罗敦·西哈努克。

“他那高超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和文雅的风度,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西哈努克事后如此描述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后的感受。

或者,还可以向前追溯到1954年4月召开日内瓦会议期间。

日内瓦会议主要由中、苏、英、法、美五国召集,内容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相关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及南越西贡政权也参加了会议。

经过复杂而冗长的谈判,凭借西哈努克的远程指挥,柬埔寨最终保持了领土完整,没有出现像越南那样的分裂局面。

柬埔寨的胜利赢得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敬意。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繁荣地区之一,其商贸航运业及文化交流程度深厚,历来被多个民族所占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地区的繁华和发展引起了中国的注意。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早已不可避免。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和东南亚地区握手言欢,开启了两地交流往来的序幕。

在一个漫长而辽阔的土地上,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不断涌现出赴南洋的客栈和船队,与巴里巴里、瑶族等东南亚地区的土司交流,开拓贸易。

再到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是开放和联邦,东南亚地区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开始了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以此促进了各族群体间融合。

可见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历史不仅深厚而且持续了数千年,并且这种关系,在今天的中国的外交方针中,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归属。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加强文化交流,形成了一种互相关注的交流传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东部诸侯国燕国、齐国、卫国就有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鄮人”,所谓“鄮人”就是来自岭南和福建一带的移民。

他们在东南亚生活繁殖,并逐渐形成了中原文明和东南亚文明之间的桥梁。

在后世的南宋和明朝时期,一批助军、请师、高僧涌入东南亚,建立了不少道观、庙宇和学校,传播了中华文化,宣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潮州茶餐厅。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按照“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节日庆典”等方面展开,打破了国界的约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有着“文以载道”的理念,而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当中,则注重积累并深化了祖先的传统文化。

所以当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开花结果时,却并没有改变当地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形式。

从总体上来讲,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是一种宝贵而精彩的文化交融过程。

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更为不同民族之间传承文化提供了交流交互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作者:兴旺达颜洁来源:《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06期摘要:柬埔寨与中国在商贸和文化上的关系历史悠久。

自从195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日趋密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柬中两国发展政治外交关系和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本文回顾柬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一带一路”为柬埔寨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一带一路”;柬埔寨—中国关系;政治外交关系;经济合作;机遇和挑战[中图分类号] F752.7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6-0032-08Abstract: Between Cambodia and China, there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of trade and cultural relations. Since 1958, the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ambodia and China were established, the bilateral ties have been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China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Cambod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mbodia-China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b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Cambodia-China relations, and discusses o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ngs to Cambodia.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ambodia-China Relations;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Economic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一、前言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就及其软实力的提升已经形成一股新的能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内的经济图景和地缘政治环境。

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摘要:一、引言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3.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和多边合作4.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三、结论正文:【引言】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概括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处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推动了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

2.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如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和多边合作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时,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和多边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峰会等区域性会议,倡导建立南海和平合作机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4.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始终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高层互访、民间交流等途径加强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和民生改善,如对一些国家提供优惠贷款、技术援助等,以实际行动推动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和多边合作,以及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国与柬埔寨的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与柬埔寨的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与柬埔寨的经济贸易合作■张天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摘要:作为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柬埔寨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

在中国-东盟FTA 和共建“一带一路”、澜湄合作框架下,双方的战略对接全面推进,经贸合作日益拓展与深化,中国业已成为柬埔寨的最大货物贸易伙伴、FDI 来源地、旅游客源国。

随着2020年7月中国-柬埔寨FTA 谈判的宣布结束,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广阔、动力更强劲,正步入全面加速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柬埔寨;经济贸易;合作;FTA1999年加入东盟的柬埔寨,既是具发展潜力的“亚洲经济新虎”,也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

在中国-东盟FTA (CAFTA )和共建“一带一路”、澜湄合作框架下,双方的战略对接全面推进,经贸合作日益拓展与深化,中国业已成为柬埔寨的最大货物贸易伙伴、FDI 来源地、旅游客源国。

随着2019年4月双方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19-2023)”的正式签署和2020年7月双边FTA 谈判的宣布结束,中国与柬埔寨的经贸合作正在步入全面加速发展新阶段,力争实现2019年设立的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

一、柬埔寨经济概况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柬埔寨的GDP 从2010年的112.4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70.9亿美元、年均增长10.3%,人均GDP 由785.5美元提高到1643.1美元、年均增长8.5%;按图表集法衡量的现价美元人均GNI ,由750美元增至1480美元;属于世界银行最新分类的中低收入经济体。

①国家贫困线下人口,也已由2010年的21.1%下降为2017年的13.5%。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柬埔寨分别在全球141个、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6、144位。

根据东盟秘书处的统计,柬埔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86.0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345.8亿美元,年均增长16.7%,其中出口从38.3亿美元增至148.4亿美元,年均增长16.2%,进口从47.8亿美元增至197.4亿美元,年均增长17.1%。

中国关系最铁的十大兄弟国家

中国关系最铁的十大兄弟国家

中国关系最铁的十大兄弟国家中国关系最铁的十大兄弟国家:1巴基斯坦2柬埔寨3老挝4以色列5尼泊尔6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四国7伊朗8委内瑞拉9朝鲜10俄罗斯。

1、老挝,全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

老挝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分。

13至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后来又受法国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5年独立,1975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

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以锯木、碾米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锡为主的采矿业是最重要部门。

金三角老挝部分的琅南塔曾经是世界出产鸦片最多的地方。

老挝饮食上接近泰国。

它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老挝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接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自然资源老挝自然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

截至2013年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

水力资源丰富。

2012年森林面积约17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50%,产柚木、花梨等名贵木材。

同中国关系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老双边贸易额1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其中中国出口额9.37亿美元,进口额7.91亿美元,分别增长96.8%和-4.1%。

2013年前4个月双边贸易额6.14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我出口额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进口额2.66亿美元,同比下降4.2%。

中国主要进口铜、木材、农产品等,主要出口汽车、摩托车、纺织品、钢材、电线电缆、通信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

2、柬埔寨全名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1],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

中国与柬埔寨贸易和投资合作研究

中国与柬埔寨贸易和投资合作研究

摘要中国与柬埔寨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1958年7月19日中柬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历代领导人与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柬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贸易与投资合作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柬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

1996年7月19日中柬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本着发展和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的愿望,在协定中对双方的贸易基础、贸易支付方式、贸易争端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达成了一致。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该协定为双方投资者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使双方共同认识到相互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将有助于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和增进两国的繁荣。

上述的合作协定为中柬两国贸易与投资合作打下了基础。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浪潮,2002年11月4日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这一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即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

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中柬贸易与投资合作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和柬埔寨的历史关系,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背景,首先论述了中柬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相关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主要分析了柬埔寨贸易与投资环境、中柬贸易与投资合作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柬企业互动发展的有利因素,以及中柬两国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政府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柬埔寨交往关系概述
摘要: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东南亚大地上一个璀璨的明珠,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代柬埔寨人就在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繁衍生息。

中国和柬埔寨地理位置相距不远,从柬埔寨第一个国家扶南王国至今,两国交往已逾两千年,虽然期间有时会因某些因素中断交往,但大体上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

摘要:中国、柬埔寨、政府交往、经贸往来
一、柬埔寨简况
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位于中南半岛的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中间低,四周高,以平原为主,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

其周边与多国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越南相交,东北与老挝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相邻,边境线长,与周边各国贸易简便。

西南濒临暹罗湾,与南海相通,海上交通便捷。

从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扶南到真腊再到柬埔寨,其疆域领土有变化,但大致上以湄公河及洞里萨湖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或大或小的变迁,主体上仍以高棉族为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泰族、缅族、占族、越族、马来族、华族等民族形成的多民族的国家。

扶南王国于公元1世纪建国,是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其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发达,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

在经历了三个王朝之后,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的属国真腊强大起来并征服了扶南,因为扶南人和真腊人同属吉蔑人,不存在外族的入侵,而是民族内部的王权更替,真腊也就成了继扶南之后的第二个柬埔寨历史上的国家。

从7世纪中叶征服扶南开始,真腊开始了其在柬埔寨长达9个世纪的统治,此后内忧外患,真腊也逐渐衰落,于16世纪末改国号为柬埔寨。

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柬埔寨相继沦为暹罗、安南的属国,此后,又沦为法国、日本的殖民地,在次期间,柬埔寨人民一直为了独立自由而斗争。

1953年11月9日,法国和柬埔寨进行了权力交接仪式,法国宣布停止在柬埔寨的殖民活动,柬埔寨获得了独立,但法国仍不死心想继续控制柬埔寨,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意完全撤出驻柬法军,柬埔寨才获得了真正的独立。

独立之后的柬埔寨相继经历了柬埔寨王国时期、高棉共和国时期、民主柬埔寨时期、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及其至今柬埔寨王国时期,中柬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二、古代中柬交往关系
古代中国和柬埔寨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和海上交通两种方式。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到蜀布和邛竹杖,推断西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武帝于是派人前往西南寻找这条道路,即蜀身毒道,身毒就是今天的印度,但由于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阻碍,并没有找到,公元109年再一次寻找,才打开了这条道路。

东汉王朝在此相继设立哀牢、博南二县,至此,一条从四川到云南再到缅甸、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国家,最后可到达印度及中东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由此完全打开。

此后直到元朝时,中国内地和中南半岛南部诸国的陆路交通路线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但都是走通过云南地区南下的道路。

元朝时重视云南地区及其周边,沿今广西地区到越南河内再到越南中部地区设立驿站,这使得中南半岛南部诸国与中国内地联系的陆路交通也从主要通过云南地区,改为经越南与中国广西北上的道路,此后的明清时期,也主要是这条道路。

扶南王国时期的疆域大致与今天的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相当,因此扶南王国时期东、南、西南部都濒临南海,海岸线长,优良的港湾众多,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扶南建国之初,就与中国有了海上交通。

据考证,在今越南南部西岸的港口哥俄厄就是扶南当时的港口,在今越南顺化附近的港口卢容浦是中国东汉时期当时的港口,这两个港口就是中柬往来的港口之一。

我国唐朝时期贾耽所著的《广州通海夷道》首次具体的记载了从我国广州出发经过南海到波斯湾的航路,其中有一段就是通往真腊的。

此后,很多古籍都有了通往真腊的航线记
载,大多都是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出发,沿着东南部海岸线航行,再由海南岛的西南进入北部湾,再经航行到达真腊。

我国古籍《后汉书》是记载中国和柬埔寨关系最早的文献,根据其记载,在汉章帝元和元年,扶南人曾献生犀、白鸡。

公元225年,扶南王国正式遣使来中国,此时正值中国三国鼎立时期,而孙吴也派遣使者朱应、康泰回访扶南,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访问柬埔寨。

此后,扶南和古代中国一直互通使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唐朝之前近四百年的时间扶南遣使达27次。

公元7世纪,真腊征服扶南,开启了真腊在柬埔寨历史长达六百多年的统治,真腊统治期间,我国从唐朝开始,历经五代,宋、元、明初,这时候,因为朝代更替,战乱纷飞,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不像之前频繁密切,中间也出现过中断的情况,但大体上两国的关系没有太大的起伏,是保持友好发展的时期。

如真腊在唐朝三百年间派遣使者访唐18次,在明朝洪武年间遣使访明13次。

扶南时期中国与柬埔寨的经贸往来以朝贡贸易为主,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是在政治方面,双方交换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多,带有官方贸易的特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贸易。

随着朝贡贸易往来的增多,民间也逐渐兴起发展,至真腊时期,民间贸易逐渐兴盛起来,真腊商人将其国内的香料、象牙等带到中国出售,再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国内售卖,以此获取利润。

此时,朝贡贸易也依旧兴盛并有了新的发展,首先交易规模不断增大,其次访华使团地位提高,大多都是由真腊皇室成员率领。

政府之间的互通使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中国和柬埔寨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如扶南乐传入我国,许多柬埔寨僧人因此来到中国,翻译佛经,传播佛法。

两国之间互相传播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如我国在元朝时将荔枝的种植方法传入柬埔寨,柬埔寨的香料制作方法也随之传入我国。

二、近代至今的中柬关系
1863年签署的《法柬条约》,使得柬埔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此后1954年独立之前的时期,柬埔寨丧失了国家独立性,中国和柬埔寨两国政府往来的国家关系中断,此期间两国的交往关系以民间贸易往来为主。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到柬埔寨,又将柬埔寨的特产运到中国,为发展两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此时,柬埔寨的华侨数量迅速增加,元朝时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曾记载一个旅居真腊达35年的宋朝人士,据此推断,柬埔寨的华侨最早始于宋朝年间。

华侨移居柬埔寨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促进了两国的友好交往关系,在反殖民斗争中,华侨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柬埔寨的独立自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我国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和柬埔寨以外交大臣狄普芬为首的代表团相谈甚欢,到1958年7月19日正式建交,再到1993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中柬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两国各方面的交往开始日渐频繁,柬埔寨新政府成立之后,两国的关系有了新的全面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柬埔寨政变,中国坚持不干涉柬埔寨内政,使得两国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在1999年2月柬埔寨洪森首相正式访问中国之后,中柬两国领导人互访的此书日渐增多,中国坚定不移的支持柬埔寨政府的独立自主,柬埔寨政府也坚定不移的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2000年11月,中柬两国签署《中柬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2006年4月,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中柬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经济方面,首先中柬贸易在不断增加,中国向柬埔寨出口了纺织品、机电产品、医药品等,从柬埔寨进口天然橡胶、板材等。

其次,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已成为柬埔寨的主要投资来源地,特别是纺织成衣业,中国已成为第一大投资国,此外,中柬还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两国的不同文化互相影响着彼此,柬埔寨兴建了大量的华文学校,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柬埔寨的风俗习惯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

从扶南建国两国开始交往关系到21世纪中柬关系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另一方面,是因为两国之间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

在中柬关系发展的将来,两国关系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某些因素,在将来的发展中也许会遇到波折,但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不会受到动摇,中柬两国会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并将之推向新的发展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