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文主义教育与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区别课件
人文主义教育

(二)、北欧大学的变革:
背景:人文主义在巴黎大学长期遭到敌视。 成就:1530年,人文主义学者吉朗.布德说服国王弗1、 法兰西大学: 兰西斯一世在巴黎建立一所主要进行人文主义研究 的新的教育机构──法兰西学院,它不事经院之学, 热情欢迎新的古典主义教育和所有以人为中心的 研究,与教会大学分庭抗礼,开时代先风。它设 立了一系列教授讲座,如希腊文、拉丁文、法文 和哲学等讲座,还开设算术、医药和东方研究等 课程。
乌托邦,希腊文意为“乌有之 乡”。书中对16世纪英国君主制度和 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残酷的“羊吃人” 现象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他描述 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
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的, 大部分公民把劳动后的剩余时间 都用于学习和学术探讨。
3.拉伯雷
反对经验主义教育,赞颂人文 主义教育 在教学上,反对死记硬背,主 张采用直观原则,发展儿童的独立 思考和主动精神。 重视学习方法:第一步——激 发学习热情;第二步——以观察实 际事物或活动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 目的:培养理论和实际知识丰富,身体健壮, 德性高尚的全面发展的巨人。 代表作:《巨人》
蒙田
反对经院主义教育, 影响了法国人文主义 要求培养完人,注 及其教育的发展 注重实行的教育
二.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一)北欧文艺复兴的概况 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 条件:国际贸易中心由意大利——北欧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特点:较意大利晚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 倾向于贫民和社会 始于:尼德兰(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资本主义兴 起,人文主义教育滋生) 创新:平民生活兄弟会
本章难点
• 1.文艺复兴与大学改革之间的 关系。 • 2.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与中世 纪的大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的解释
外国教育史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注重对古典科目的学习和研究、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反对经院哲学,强调个性解放、重视古典语言,后期出现了形式主义)2、在人类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是基本的学习方式。
3、不属于古代东方国家世俗学校的教学方法特点的是(盛行体罚)。
4、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初等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主要表现在(星期日学校的广泛开设、慈善教育的进一步发展)5、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是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于英国的教育思潮,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有(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
7、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百科全书”运动中较有代表性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书籍的是(《教育九卷》《自然史》《袖珍文法手册》)8、17世纪的近代科学革命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促使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有(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9、人文主义教育首先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展开,15世纪后逐渐扩大到北欧,强调公共教育和劳动教育,提出终身教育的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0、实在论教育学说强调关注真实的事物,关注现实的生活,遵循科学规律运行,属于实在论教育学说的表现形式是( 人文实在论、社会实在论、感觉实在论)。
11、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实在论教育学说的流行和启蒙运动的展开,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实践也开始发生静悄悄的革命,美国中等教育的革新后出现了文实中学,其特征是(强调外语课程的学习)13、187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国家。
1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践活动。
16、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的教育思潮,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学习古典语言、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17、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西欧形成了(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国家主义)三大教育思潮。
中外教育史课件

吕克昂学园 主要贡献:教育阶段论;和谐发展
的教育观;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普遍的公立教育和教育立法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二、教育的内容
六经
三、论教师
提倡尊师 “天、地、君、亲、师”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创始人:墨子、墨翟(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年)、宋国人, 中国古 代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科学家、 躬行实践的教育家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政治思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 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 社会(兼相爱、交相利,即互爱互利, 利人与利他的统一)
“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厚乎德行” 第二,“辩乎言谈” 第三,“博乎道术”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 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4.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 想
代表人物:郑国子产、齐国管仲、魏 国李愧、卫国商鞅、韩国韩非
(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 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6.启发诱导原则
“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教学方法如下:
1.问答法 2.讲解法 “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教育学之外国近代教育大全

教育学之外国近代教育大全第一篇:教育学之外国近代教育大全第十八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一)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1.提倡以人为中心;2.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3.提倡现实幸福;4.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和谐发展教育;5.提倡学术,推崇理性。
(二)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1.人文主义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以及宗教和神学的目的;2.教育内容发生变化;3.教育职能发生变化;4.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5.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7.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开始解体;8.首次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四)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五)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与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二、新教教育(一)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主张:1.强调教育具有宗教目的的同时也具有世俗目的;2.强调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要求国家普及义务教育;3.要求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家学校教育新体系;4.除了进行圣经教育外,还吸收了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实践:1.梅兰克顿和萨克森学校计划,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改革大学;2.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3.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建立。
(二)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1.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2.提出普及免费教育;3.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将宗教科目和人文科目相结合;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
(三)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三、天主教教育(一)耶稣会学校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创始人是西班牙的罗耀拉。
(二)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分为初级部和高级部,初级讲授人文基础学科,高级讲授哲学和神学的高等教育。
第十九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教育概况慈善学校、导生制、星期日学校、福斯特法案、公学和文法学校、大学推广活动(二)教育思想1.洛克论教育★——提出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第7、8章)【圣才出品】

第二编近代教育史第7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包括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以及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种类型。
这三种教育势力交织在一起,相互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当时及其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1.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1)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复兴的内容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
实质上,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复兴,而且是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利用和发展,古典文化成为表达新文化的媒介。
(2)人文主义的特征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是提倡人道,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④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世界观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有鲜明的反映。
2.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后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比较宽泛。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以古罗马文化复兴为先导,崇拜人文学科,强调世俗性,强调人性的解放。
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
教育中注重人的天性和自由,采用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科目和课程,与教会压制体罚不同的教育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吉里奥、维多里诺、格里诺等人。
北方人文主义教育与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区别 ppt课件

共同点
• 1、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 体
• 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 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至于自 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 3、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本族 语在教育中地位甚低。
• 4、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 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显,北方人文主义者 虽然反对西塞罗主义,但由于宗教改革的 冲击,很快为新教教育的形式所取代。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差异
•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 而北方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虔诚与道 德的价值。
• 2、因政治背景的不同,教育的政治功能亦 不同。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城市共 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 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 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和 朝臣身上。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对那些将来 有希望成为君主和朝臣的人物施以什么样 的教育。
北方人文主义教育与意大利人文主义 教育的区别
14-15世纪,北方人文主义教育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

(三)意大利与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比较
共同点: 1)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 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
改造社会,至于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3)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本族语在教育中地位甚低; 4)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
2、教育实践——快乐之家 维多里诺将学校取名“快乐之家”,喻意学
校应当是接近自然和充满快乐的地方。 (1)学校环境 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校址在郊外一
个围绕着宫殿的花园里,四周都是草场,环境 优美,校舍宽敞,布置雅洁,学生有足够的活 动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
(2)招生对象 贵族子弟和部分天才贫苦学生,免费衣服和食物。 (3)修业年限 六七岁入学,修业年限十五年,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4)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概况?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意大利前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弗吉里奥自由教育?维多里诺快乐之家?格里诺形式主义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2意大利后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卡斯底格朗?马基雅维里?萨多来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二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尼德兰的伊拉斯谟?2西班牙的维夫斯?3法国的拉谟斯布德拉伯雷和蒙田?4英国的莫尔和埃利奥特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三意大利与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比较?共同点
(3)1432年他在孟都亚公爵冈查 加(G. F. Gonzaga,1407—1444年) 的邀请下,在孟都亚创办了“快乐之 家”(House of Joy)宫廷学校
(4)该宫廷学校是当时欧洲最好 的宫廷学校,成为欧洲大陆人文学 校的范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 的发源地。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42张PPT)

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两个年轻人的对 话。依据对话内容,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 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 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 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 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 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面对这个“半费之讼”,法官真不知所措, 无法作出裁决。
以上故事反映了智者学派观点怎样的弊端?
1.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否定了制度 、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确的 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 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经济:奴隶制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 (2)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 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思想文化:古希腊人思想自由,文化繁荣。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4)历史意义
柏拉图
(前427—前347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唯心论体 系的哲学家。代表作:《理想国》。
“理想国” 第一等级: “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 的统治者。 第二等级: 武士,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 卫者。 第三等级: 农民、手工业者,具有节制的品德, 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