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案例一:某某化工公司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件
某某化工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其使用的特种设备涉及压
力容器和立式贮罐。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企业应定期进行设
备的检验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然而,该公司长期
以来并未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设备检验和维护工作,严重违反了特种
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由于长期忽视设备的检验和维护,该公司的压力容器和立式贮罐存在
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019年某月,该公司一具有较高压力的压力容器
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未得到适当的
检验和维护,导致了设备性能下降和损坏,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该案件被列为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典型案例。

相关部门依法对该公
司进行了严肃的责任追究,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此案件也引起了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强调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企业的安
全责任。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篇一: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篇二:特种设备事故案例1986年2月22日5时9分,常德市桃源县某乡一造纸蒸球在运行中爆炸。

爆炸时蒸球内气压为0(7兆帕,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使整个厂房毁坏,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蒸球的基础钢筋水泥墩2014年1月1日16时许,永昌县瑞丰贸易有限公司供销大厦三楼掌上明珠家具城业主李松年乘坐该公司载货电梯往三楼运输货物,电梯往上行驶中突然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导致李松年被困电梯中,其立即打电话求救。

其间,电梯被困人员李松年进行自救,用手拨开重力锁致二楼电梯层门打开,得知消息前来施救的李松年之父李世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慎从层门外踏入电梯井道坠落,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李松年于当日17时30分许从轿厢救出。

篇四: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10年3月29日,公司上班的行车工卢某在3月27日晚上经人带班后,于当日独立操作行车。

她所操作的行车为地面操作,比原先她所操作的行车多了一个液压翻滚装置。

和她一起进行吊运模具作业的辅助工严某也是该公司新招工人,当日是第二天上班。

他们的任务是将行车北侧经在模具里静养后的砌块由严某拉出并拨放至相应位置后由卢某吊放到东边,经行车翻滚动作后卸出模具,将砌块送往下道工序切割,再由行车将模具空壳吊放到行车西侧。

当日15:00左右,卢某操作行车,在准备起吊模具时,发现严某仍站在模具处,就叫其让开。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举例)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举例)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压力容器爆炸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造成含铵的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三氯化氮。

4月16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1:33全厂停车;2:15左右,排完盐水4h后的1号盐水泵在停止状态下发生粉碎性爆炸。

16日17:57,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经查是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发生了爆炸。

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

以坑为中心半径200m范围内的地面与建筑物上散落着大量爆炸碎片。

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事故分析经调查分析确认,事故爆炸直接因素的关系链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盐水泄漏进入液氯系统→氯气与盐水中的铵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因震动引爆三氯化氮。

事故直接原因: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的原因。

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含铵盐水流失是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

列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1)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气冷凝器存在的腐蚀作用;2)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3)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产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4)列管和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5)使用时间较长,并未进行耐压试验,对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和穿孔前及时发现。

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过泄漏,造成氨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

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并大量富集具有极具危险的三氯化氮,演变成16日的三氯化氮大爆炸。

2、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

调查证实,厂方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储罐(计量槽)及1号、2号、3号气化器进行抽吸处理。

八大特种作业事故案例

八大特种作业事故案例

八大特种作业事故案例一、电工作业事故。

有个电工老张,那可算是经验丰富了。

一天,他去给一个老旧厂房检修电路。

他觉得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搞定,就没太当回事儿。

也没仔细检查线路是否断电,就直接上手去拆一个配电箱。

结果,“嗞啦”一下,那电流直接把他给电得浑身发抖。

原来有一条线路他以为断了,其实是短路后还有电呢。

老张被电得从梯子上摔下来,摔断了一条腿,还好命大没被电死。

这就告诉我们啊,电工作业可不能凭经验,得按规矩来,每次操作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电源情况。

二、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事故。

小李是个焊接新手,对那些火花四溅的焊接工作充满了好奇。

有次在一个小作坊里焊接一个铁架子,他周围堆满了各种易燃的杂物,像什么破布、木屑啥的。

他光顾着埋头焊接,没注意到火星溅到了旁边的破布上。

不一会儿,小火苗就起来了,他还没反应过来,火势就“呼呼”地蔓延开了。

整个小作坊都烧起来了,那黑烟滚滚的。

小李想灭火都来不及了,最后作坊被烧得精光,还好人跑得快,没被烧伤。

这就提醒我们,焊接作业的时候,周围环境得清理干净,不能有易燃物,不然就像点了个火药桶似的。

三、高处作业事故。

高空擦玻璃的小王可就倒霉了。

他在一栋高楼外面擦玻璃,那可是几十层楼高啊。

他的安全绳看起来有点旧了,但他想省点钱,就没换。

在擦玻璃的时候,他身子探出去太多,结果那安全绳“啪”的一声就断了。

小王就像个自由落体一样掉了下去,还好下面有个遮阳篷挡了一下,不过还是摔成了重伤。

这告诉我们啊,高处作业的时候,安全设备可不能凑合,那可是保命的东西啊。

四、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

制冷师傅老赵在给一个大商场修空调制冷系统。

他在维修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先把制冷剂排空就开始拆卸管道。

结果制冷剂突然喷了出来,那东西在高压下就像小炮弹一样。

老赵的眼睛被制冷剂喷个正着,疼得他满地打滚。

眼睛被冻伤了,视力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这就说明啊,制冷空调作业时,那些操作规程可不能乱改,得一步步来,不然受伤的就是自己。

五、煤矿安全作业事故。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应对措施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应对措施

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始 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推广使用安全性能高的特应优先选择安全 性能高、技术成熟的产品。
更新换代
对于老旧、技术落后的特种设备,应 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设备的安全 性能。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03
应对措施
加强游乐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 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加强 游客安全教育,提高游客的安
全意识。
03
特种设备事故应对措施
特种设备事故应对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建议 与对策
加强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护保养
01
定期检测
02
维护保养
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的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
02
压力容器内部介质发生异常反应,导致压力迅速升高,引发爆
炸。
应对措施
03
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采取措施;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和评估。
案例三:游乐设施事故
01
事故描述
某游乐园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 发生故障,造成乘客受伤。
02
原因分析
过山车链条发生断裂,导致车 辆失去动力。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和使用。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 操作技能。
分析当前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与挑战
老旧设备更新换代
对于老旧、高风险的特种设备,需要及时更新换代,提高设备的 安全性能。
技术进步与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随着特种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种设备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时有发生。

本文将列举10个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案例,以提醒大家重视特种设备安全问题。

1、2018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爆炸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玻璃钢储罐的公司因为使用了过期的材料,导致储罐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2019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3、2019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电磁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电磁炉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3人受伤。

4、2019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5、2019年9月,湖北省十堰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6、2019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7、2020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8、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

9、2020年5月,重庆市南岸区发生一起由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

当时,一家生产锅炉的企业因为设备老化,导致一台锅炉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特种设备十大典型案例

特种设备十大典型案例一、电梯“惊魂”话说有这么一个老旧小区的电梯,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这电梯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爷爷,时不时就闹点小脾气。

有一天,一位大妈拎着菜进电梯,刚按了楼层按钮,电梯突然就剧烈晃动起来,然后“哐当”一声卡在了两层楼之间。

大妈当时就吓懵了,在里面又是喊又是拍门。

原来啊,是电梯的维护保养长期被忽视,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就像一辆没好好保养的汽车,早晚会出故障的。

这可给小区居民们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电梯维护可不能马虎。

二、游乐设施“发疯”在一个小游乐场里,有个看起来挺刺激的旋转飞椅。

那天一群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坐上去,准备好好享受一把。

可是这飞椅刚转起来没一会儿,速度就变得超级快,而且还左右摇晃得特别厉害,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在乱晃。

小朋友们被吓得哇哇大哭。

调查后发现,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来,为了多赚钱,在设备还没检查好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好好监控设备状态,差点就酿成大祸。

这就好比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飞机,不出事才怪呢!三、锅炉爆炸“大灾难”有一家小工厂,那老板为了节省成本,在锅炉的使用和维护上那是各种偷工减料。

这个锅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有一次,工人正在正常工作呢,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锅炉就爆炸了。

那场面就像是电影里的灾难片一样,厂房的墙都被炸出了个大口子,周围的设备也被炸毁了不少。

原因就是老板买了劣质的锅炉配件,而且还不让工人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这老板啊,就像个守财奴,为了一点小钱,结果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

四、压力容器泄漏“毒气危机”在一个化学工厂里,有个大型的压力容器,里面装着一些有毒的化学气体。

有一天,工人发现容器周围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仔细一检查,发现容器竟然在泄漏气体。

这可不得了啊,就像一个装满毒液的瓶子破了个洞一样危险。

调查发现,是容器的密封垫片老化了,而工厂的安全管理很混乱,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这个垫片。

这要是再晚点发现,周围的工人可就有生命危险了,这化学气体可不是闹着玩的,吸一口说不定就会让人躺倒。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2、宁波北仑发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3、温州鹿城区泰豪皮革厂锅炉爆炸事故4、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球罐爆炸事故5、浙江染料助剂总厂搪玻璃反应釜爆炸事故6、衢化集团公司研究所搪瓷反应釜爆炸事故7、杭州永创智能设备公司电梯乘客坠落事故8、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9、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钢水包倾覆事故10、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客运索道事故11.深圳市盐田区东部华侨城景区太空迷航游乐设施事故。

12、北京地铁自动扶梯逆转事故案例: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1955年4月25日,天津国棉一厂一台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为2.45MPa的日本田熊16-25型锅炉,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突然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52人轻伤,经济损失36.9万余元。

事故发生前,该锅炉在2月份就已经开始漏水且日益严重,3月底下锅筒接口处有的裂纹可通进8号铁丝1寸多深,漏水的地方已达到2m多长,到4月份每小时锅炉的漏水量在1.5t以上,锅炉房地面积水1寸多深,这已是事故前的严重征兆,但未能引起厂方重视而导致锅炉爆炸,爆炸部位发生在锅筒的铆接处,上下锅筒的连接管飞出75m,烟囱震斜57cm,炉墙被严重破坏。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对锅炉设备缺乏认真的检查和忽视日常维护检修工作。

经技术鉴定,锅炉爆炸系下锅筒钢板苛性脆化所致。

造成脆化的原因是:厂动力部门对锅炉长期渗漏不及时修理,再三拖延,以致使锅炉钢板的裂缝占爆破断口的79%;锅炉给水质量十分低劣,渗漏处碱垢极其严重,为钢板苛性脆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高应力,高浓度,介质有浸蚀性)最终使锅炉钢板强度下降不足以承受正常工作压力而发生爆炸。

另外,此次事故的发生和该厂的领导干部存在严重忽视安全的错误思想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对动力部门的管理混乱和锅炉的严重渗漏情况,从未检查,毫无所知,更为严重的是当该厂安全部门提出要审查动力部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测验,鉴定动力设备的具体建议时,厂领导却把它搁在一边,没有采纳,也是这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地电梯突坠19人死亡
2012年9月13日13时10分许,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建筑施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

查明“9·13”重大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时,事故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第66和67节标准节连接处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螺栓有效连接,而右侧(受力边)两个螺栓的螺母脱落,无法受力。

在此工况下,事故升降机左侧吊笼超过备案额定承载人数(12人),承载19人和约245公斤物件,上升到第66节标准节上部(33楼顶部)接近平台位置时,产生的倾翻力矩大于对重体、导轨架等固有的平衡力矩,造成事故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顷刻倾翻,并连同67-70节标准节坠落地面。

湖南长沙施工电梯坠落致17人死亡1人重伤
长沙市韶山南路643号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上海城19栋项目部发生一起建筑施工升降机挂篮坠落事故,事故已经造成17人死亡1人重伤。

据工地工人介绍,发生事故的19栋计划建33层,现盖到了30层。

发生事故的升降机限载12人,但工人们称事发时升降机上乘坐的工人严重超出了这个数目。

“还有5名工人在17楼时下了电梯,后来升降机在继续上升过程中才发生事故。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介绍。

乌鲁木齐米东区施工电梯从十楼坠落4人遇难
新疆米东区府前中路阳光公寓建筑工地上,一部施工电梯从高空坠落,电梯厢里的5名工人仅有1人生还。

6月23日下午,记者从乌市和米东区在事发现场联合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据初步调查,当日16时09分左右,这5名工人乘坐出事施工电梯前往17楼干活,在电梯上行至10楼时,电梯厢发生坠落。

塔机司机、起重工(指挥司索)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
案例一:2 0 1 0 年6 月2 日,在承建的杭州万银双子中心工程发生一起QTZ250塔机倒塌事故,造成司机一人坠落死亡。

出事时该塔机安装高度49.5m,按使用说明书规定临界最大独立高度51m。

起重臂现安装臂长最大幅度为60m。

按该塔机使用说明书规定,60m幅度处额定起重量3.9t,40m幅度额定起重量6 . 4 4 t,28m幅度额定起重量9.77t,23.39m幅度以内额定最大起重量为12t(4倍率时),额定起重力矩为250tm。

该事故塔机从建筑物北侧起吊重11.45t的钢柱,起吊点离塔机中心线28m,提升到离地约11m高,向东顺时针转动,转至南偏西方向,起重小车向外开,向外开到40多m时,过大的载荷导致塔机向南面倾斜,起重臂向前大幅下倾,吊重产生的沿起重臂向前方向的拉力带动小车克服变幅机构的制动阻力失控地向前滑行,起重力矩越来越大,基础节以上第7节标准节(即第1节普通标准节,塔身受力最薄弱处)中间处主弦杆失稳弯曲并折断,基础节根部屈曲,塔机最终向南侧倒塌。

整机倒塌
基础节向上第7节标准节中间处向南侧120°折断
基础节根部向南失稳压曲
力矩限制器上的调节螺杆的防松螺母已松开
事故钢柱(重约11.3t)
事故原因具体分析:
(1)超载使用,违章操作。

钢柱起吊点距塔机回转中心28m,钢柱重量为11.45t,按此计算,起重力矩达320tm,而此处额定载重量为9.77t,超载达1.17倍。

当小车开至离回转中心40多m处时,起重力矩达458tm以上,而40m处的额定载重量仅为6.44t,超载达1.78倍以上。

(2)起重力矩限制器失效。

力矩限制器调节螺杆的防松螺母已松开,限制力矩被调大,力矩限制器失去作用,对超载吊装不能进行有效限制。

(3)违章指挥。

现场塔机指挥在明知吊物钢柱重量,不了解塔机起重性能参数的情况下,超载起吊,并错误指挥塔机小车向外运行,起重力矩载荷越来越大,导致塔机倒塌。

(4)违章操作。

塔机司机没有经过认真检查塔机的性能状况,特别是力矩限制器是否正常的情况下,违章超载起吊,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二:2009年10月4日,在义
乌市苏溪工业园区浙江思源纺织有限公司建筑现场,一台QTZ63E(5510)塔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事故。

该塔机的倒塌共有3个原因:塔身最底部标准节本身已有疲劳裂纹;塔身最底部标准节的配置有问题(应该装标准节Ⅱ而装了标准节Ⅰ);力矩限制器失效,超载行为加速了事故
的发生。

但主要原因是塔身最底部标准节本身已有疲劳裂纹,因为有了这么严重的疲劳裂纹,导致标准节断裂而发生塔机倒塌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