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爸爸妈妈不在家》课件
一年级下册品德课件-《父母不在家》1|沪教版 (共25张PPT) PPT

1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意 愿有关 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不 能吃苦 ,只是 因为我 们做某 件事情 的意愿 不强。 我的体力和耐力都不好,长跑常常是忍 着头痛 恶心硬 撑到最 后。 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跑步前我都有很大 的心理 压力。 加上那 些立下 的瘦身 目标常 常不能 三两天 见效, 所以每 一次都 是心血 来潮地 开始, 虎头蛇 尾地结 束。 可最近这一年,我却很积极地把晨跑坚 持了下 来。 并不是突然间变坚强,而是因为一个特 别不起 眼的理 由:能 够一个 人呆一 会儿。 自从荣升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我经常 忙乱到 连上厕 所都觉 得是一 种奢侈 。 一大早,把没起床的孩子交给家人,换 上运动 鞋,在 空旷的 街道上 吹吹凉 风,吸 吸那尚 未被污 染的空 气,戴 上耳机 ,听几 首喜欢 的歌… … 尽管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这一切都 让我足 够迷恋 。 虽然我仍然会在跑出四五百米之后心跳 加快, 头疼, 手臂和 腿都酸 困地抬 不起来 。可对 我来说 ,只要 能出去 ,其他 都不是 什么大 事。 原先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现在只要 稍稍放 慢脚步 ,调整 呼吸, 不一会 儿便能 缓解了 。 坚持就是痛苦和心理需求博弈的过程。 如果痛 苦更明 显,坚 持就会 变得艰 难;如 果心理 需求更 胜,坚 持就只 是自我 成全的 必经之 路而已 。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安全活动:爸爸、妈妈不在家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能够说出一些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角色扮演玩具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学会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2.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发生危险。
提问: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有人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处理?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卡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安全知识。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场景,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学会保护自己。
5.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活动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延伸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2. 安全知识卡片:增加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安全意识。
十、活动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经历。
山东美术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敬爱父母长辈,热爱劳动,珍爱生命的情感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自信上进的生活态度。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敬爱父母长辈,主动做家务,生活中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注意分辨是非,礼貌待客,举止文明等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可以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知道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安全常识,初步学会礼貌待客。
4、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交流、模拟表演等探究过程,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我保护、礼貌待客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可以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知道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安全常识,初步学会礼貌待客。
教学难点:经历讨论交流、模拟表演等探究过程,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我保护、礼貌待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老太太吗?她正在为一件事情发愁呢,猜一猜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啊,原来是刘星的妈妈要出差不在家,姥姥担心他们又要闯祸啦,快来看看小鬼当家到底怎么样?播放《家有儿女》视频片段。
学生欣赏视频片段,思考,小雪,刘星他们的做法对不对二、活动一:小鬼当家1、今天不仅刘星的爸妈不在,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今天你们是家里的小主人啦,小鬼当家我们一起闯三关,好,来看第一关想一想,爸爸妈妈不在家,小鬼们应当怎么样做?2、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小鬼们最机灵。
3、哪个小组找出代表来说一说?4、师总结:是啊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应该敬爱长辈,主动做家务。
5出示课件总结:爸妈不在家,我能干些啥?学习做家务,扫地把桌擦。
读书看电视,休息和玩耍。
三、活动二:陌生人来访---机智的小鬼1、师:快听:叮咚(门铃声),家里来了以为不速之客,是谁啊?哎呀,不认识,怎么办呢?(出示图片)好坏小人之争。
坏小人:快开门叫他进来和我们一起玩啊好小人:不行不行,我们又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怎么办2、相信大家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看看小鬼当家,谁是机智的小鬼啊。
爸爸妈妈不在家

爸爸妈妈不在家爸爸妈妈不在家1今天早上,我一觉醒过来。
“怪事,屋里怎么这么静?”我不满的咕哝着,如果是平时,老爸的大手定会“制造”“人工地震”把我弄醒。
他们干什么去了?我跳下床,以最快的速度,穿衣服、洗脸、刷牙、铺床。
干完这些,便直奔厨房。
以平常学来的手艺解决了早餐问题。
这时,我发现有一盆脏衣服还没洗。
我想,平常,妈妈总唠叨我,说我的日常起居生活都还不能自理,更别谈帮忙妈妈干点家务活了。
好,今天,我就把衣服给洗了,等妈妈回来,给她一个惊喜。
反正我也无聊得发慌。
我把衣服倒进洗衣机里,却发现洗衣粉不在旁边,就四处找找,从洗衣房找到厨房,终于从冰箱里找到“洗衣粉”我把它倒进洗衣机里,一加水,用手一摸,发现这些“洗衣粉”粘乎乎的。
假冒伪劣产品,啥厂家的?我一看,大惊失色——面粉厂生产的!吗呀,怪不得变成糨糊!我只好拿着衣服到水龙头去冲洗。
突然,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播放了。
心想,把衣服放在盆里让水龙头慢慢冲洗,先看电视去。
便任由水流着,我聚精会神的看起了心爱的节目。
节目完了,我从沙发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滑倒在地上,我泡在水里变成了“落汤鸡”仔细一看,水龙头忘记关了,屋子早已是“泛滥成灾”、“洪水成片”了。
我急忙用拖把“抗洪救灾”唉!好不容易把衣服洗了,却因为使用不当,误用了面粉,把衣服弄得更难看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衣服弄到窗外去晒太阳,还没完成,却听到下面传来一声惊叫。
我一望,糟了,原来我没力气把衣服拧干,无形中发明了“人工降雨”了!把下面王阿姨的衣服滴成了“尿不湿”,她在下边叫骂着:“谁家那么缺德?大白天就淋花啊!”我知道理亏,吓得急忙躲进小房间。
妈妈回来了,我小心翼翼把把早上的情况给她做了汇报,末了,在等待妈妈的训斥,没想到妈妈没生气,反倒很是高兴,说我懂事多了。
唉!这一天真是不容易过呀!爸爸妈妈不在家2在小时候,每天爸爸妈妈都管着我,让我感觉整个人都不舒服。
终于,在我十岁的某一天里,我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咯!那天早上一起来,我想:咦?今天妈妈怎么没有来叫我?我连忙起床,跑到爸爸妈妈房间里,竟然空无一人。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故事和活动,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通过故事讲述小动物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动物们如何独立生活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和自我保护。
2. 活动一:“我的小天地”:让幼儿展示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能做的事情,如穿衣、洗脸、整理玩具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3. 活动二:“安全小卫士”:通过游戏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跟陌生人走、不触碰危险物品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活动三:“情感表达”:通过绘画和讲述,让幼儿表达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感,如想念、高兴等,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和自我保护。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PPT或图书。
2. 活动材料:绘画纸、彩笔、安全知识卡片等。
3. 音乐CD《我的小天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会发生什么。
2. 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们如何独立生活。
3. 活动一:“我的小天地”: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幼儿展示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能做的事情。
4. 活动二:“安全小卫士”:游戏和讨论,让幼儿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
5. 活动三:“情感表达”:让幼儿绘画并讲述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感体验。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何为危险; 2. 认识到爸爸妈妈不在家
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课件及相关教具;
2.相关提示卡片。
教学内容
导入环节
1.老师和学生互动问好,打招呼,制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老师制造出一个有爸爸妈妈不在,孩子独自呆在家的氛围;
教学内容
1.爸爸妈妈不在家,要注意哪些危险?(让学生自己说);
2.展示关于独自在家的视频/图片/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讨论;
3.学习如何通过电话报警;
4.警惕陌生人;
5.睡觉前检查及锁门;
6.保持联系和沟通。
互动讨论环节
1.请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做出说法;
2.告知家长,让其与孩子进一步讨论,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3.与家长联络,介绍课程内容并接收意见。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大班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到了如何在家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了提升人民群众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安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儿童反绑带”,家长带娃出行,要防范坐车儿童“反绑带”,2018年6
月1日
2.“少儿特别节目-被陌生人带走”,网络视频,2020年8月9日
3.“防范未成年人走失的十条经验”,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30日。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或危险情况时,能够运用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4.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安全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角色扮演道具(如:电话、门锁等)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主人公面对陌生人时的表现,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
2. 讨论:请幼儿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引导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3. 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学习遇到陌生人或危险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如: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电话铃响不要随便接听等。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如何应对陌生人或危险情况。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正确处理问题。
5.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一画,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请家长参与安全教育,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知识角,让幼儿随时学习、了解安全知识。
3. 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安全意识的体现。
3. 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安全意识。
七、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能够将所学安全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爸爸妈妈不在家》优秀教案

大家动手制作,准备参加小画廊展览
各小组讨论想办法。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不在家
教学反思
,体现创新
检查记录
三 实践体验 1 讨论 怎样制定计划 2 代表汇报 3 行为指导
4 收集反馈
四 1 学生自由交流计划
2 引导学生调查完善计划.
3 总结激励
总结 做有计划是个好习惯 对自己能按计划完成的内容可以设计一种奖励办法,奖励自己一下吧
各小组再选一名同学分别选择不同的食物种子,喂给蒙上眼睛的同学,让他猜一猜吃到的是什么?
课 时 计 划13
课题
13 爸爸妈妈不在家
第1课 时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做到按时休息.
教学重点
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教学难点
按计划做
教学关键
做事用心
教学准备
小小计划若干张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导入 小朋友们 谁愿意说说平
时你们的双日都怎样过的.
二 小辨析 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星期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