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河沿岸枣区害虫调查与分析
黄河故道地区枣瘿蚊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宋建 潘涛2 伟, , 朱春茂l 本学 ( 南 技 院河 新 40; 南 潢 市 儿 范 校河 潢 65 , 陈 1 科 学 , 乡502 省 川 幼 师 学 ,南 川4 1) . 河 南 33. 河 50
摘要 论述 了黄河 故道地 区枣瘿 蚊 为害 枣树 的严重 性及 其 生活 习性 和发 生规 律 , 结提 出了 防治 枣瘿 蚊 的技 术措 施 , 总 对该 地 区 枣树 生 产有 重要 的指 导价值 。 关键 词 枣 ; 枣瘿蚊 ; 河故道 ; 黄 防治 方法 中图分 类号 ¥6 . 65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0 1—6 20 )4 3 1— 1 57 6 1 (0 6 1—4 7 0 1
花 、 的直接 为 害 造成 座 果率 降低 , 响 果 实 的正 常 发 育 , 果 影
1 分布 . 1
枣瘿蚊(0 n口 D) cm £s. 又名枣 芽蛆 、 枣叶瘿蚊 ,
俗称卷叶蛆 、 枣叶蛆 、 枣蛆等 , 属双翅 目瘿蚊科 。 该虫分布范
围较 广 , 全 国各枣 区均 有分 布 。 以黄河故 道 地 区分布 更 在 但 为广 泛 , 河北 、 南 、 在 河 山东 、 山西等 各 枣 区为害 较 为严 重 ,
造 成绝产 。 尽管 为害 如此 严重 , 很 多枣 园 尚未对 枣瘿 蚊 的 但 为 害及 防治 给予 足够 的重 视 。为 了引 起枣 农 对枣 瘿蚊 为 害
膨大 , 受害部位变硬 , 形成畸形果。
陕西枣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 ̄ a tt no F rs ]'ae ad Isc P s ot l n aa t e fS a n l oic, 口 ,S an l7 0 8 ,Mn ; 1C r/Sai m o f oetSs ss n net e sC nr d Qurni h a x vne j ha x 1 0 2C a ke t oa no Pr 2 C l g . ol eo e fFoet Notme P iesy, a gig,h a x 1 10 hn ) rs y, rh s Ab Unvri Y n l S a n l7 20 ,C /a r t t n
法, 在比较 了几种病虫害防治策略后 , 最终确定应用有害生物生态管理策略作为控制陕西枣树病虫
害的防治对 策 。
关键 词 : 枣树 ;病 虫害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 号 :73 97 ¥ 9.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76 (O7 0—1 00 10—4 120) 502—4
生态树 种 , 其资 源丰 富 、 分布 广泛 。但 随着 栽培面积
1 枣树主要病 虫害
根据近年来对陕西枣树产区病 虫害调查后发
现, 为害枣树的害虫有 16 不包括红蜘蛛)病害 5 种( ,
1 种 C6] O s,。 ,9 1 1 枣树 主要病 害 .
和规模 的迅速扩大 , 枣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也逐年 严重 。陕西省病虫害每年发生的面积大约在 70 0 0
(. 1陕西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陕西 西安 708 ;, 10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 陕西 杨陵 720) 110
摘
要 : 陕 西省枣树 的主要 病 虫害种 类进 行 了介 绍 , 对 并对发 生 的特 点和 影响 因素进 行 了分 析 , 提
榆林市红枣产业如何走出困境

榆林市红枣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林业局联合调研组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是中国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
全市红枣正常年景产量40万吨,产值20亿元,近年受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红枣品质、产量连年下降,枣农收入锐减、信心受挫,红枣产业发展走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近期,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市发展研究中心和市林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佳县、吴堡、清涧三个红枣主产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1红枣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栽培发展历史悠久。
榆林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佳县泥河沟千年枣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多年来,枣树与榆林沿黄土石山区人民结下了难分难解的情谊,被誉为“铁杆庄稼”“救命树”。
1995年,清涧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特产县之一,并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榆林红枣产区涉及9个县区、100个乡镇、2470个行政村,枣农人口约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8%,其中佳县、吴堡、清涧三县属于红枣优生区,也是主产区。
目前,全市红枣种植面积170万亩(挂果面积135万亩),占到全国的10%和陕西的75%,枣农人均枣树2亩多。
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
3.经济生态效益渐显。
2022年,清涧和佳县的枣业产值占到本县国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占到全县总税收的40%以上,两县农民人均红枣收入达到3000元。
佳县、吴堡、清涧三县50%以上的林木都是枣树,为该区域的生态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工企业逐步成长。
全市红枣加工企业100多个、个体加工企业2000多个,季节性从业人数3万多人。
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市龙头企业36个,已形成“巨鹰”中国著名品牌和多个陕西省著名商标。
2红枣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一)自然灾害频发,“靠天吃枣”的现状难以改变。
枣树害虫的防治与气候因子

以影 响害 虫数量 变化 的 主导 环境 因 子( 温度 、 湿 度 )作 为指 标进 行预测 。用 当年 的气候 条 件预 , 测 虫情 , 出历 年气 候特点 与虫 害发 生危 害规 律 , 找 确定 当年 虫情 的大 概情况 。用 一年 中某 时段 的
特 殊 气 候 条 件 , 测 下 一 阶 段 的 害 虫 数 量 的 变 化 预
特 点 口 预报 出后 一 阶段 的 害虫 危 害程 度 , 而 提 高 防 浩 效果 。 丁以 从
关 键 词 : 树 ; 候 ; 虫 害 ; 治 枣 气 病 防
中 图 分 类 号 : 6 S l 文 献 标 识 码 : B
佳 县 盛 产 红 枣 , 植 历 史 悠 久 . 种 多 , 积 栽 品 面 广 。 中 佳 县 油 枣 是 本 地 区 特 优 品 种 。近 年 来 , 其 随
2 2
陕
西
气
象
20() 0 2 1
当 气 温 升 高 到 l ~ l 0 c时 , 一 代 幼 虫 出 现 , 5 第 开
在初 冬有 降雪 , 气温偏 高 , 有利 于各种越 冬害 虫 的
越冬 , 二 年害 虫发生 量 大 , 害 极大 。 春季 (、 第 危 在 3
着农 业 产业 结 构 的调 整 , 枣产 业 已成 为佳 县地 红
方 性 主 导 产 业 由 于 病 虫 害 等 原 因 , 枣 的 产值 但 红 不 稳 定 影 响 红 枣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减 轻 病 虫 害 的 影 响 已 成 为 枣 农 的 主 要 任 务 。 树 虫 害 主 要 有 : 尺 枣 枣
它 以蛹 在 阳面 的树 皮 裂缝或树 洞 中越 冬 , 当气
温稳定在 ≥5C时 , 一代 成虫 就开始大 量 羽化 。 第
红枣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随着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 ,病虫害传播途径增多,速度 加快。
新的传播途径可能带来新的病 虫害种类和流行趋势。
需要加强检疫和监测,及时发 现和控制病虫害传播。
04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深耕 、施肥等,改善土壤条件,增强树体抗性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2
研究红枣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 措施,对于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 ,保障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病虫害发生现状
红枣病虫害种类繁多,包括生理性病 害、侵染性病害以及虫害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 整,红枣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出逐年上 升的趋势,且危害程度日益严重。
02
红枣主要病虫害种类
病害种类
红枣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 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红枣主要病虫害种类 • 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 防治措施 • 防治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红枣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 ,近年来在各地广泛种植,但随 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给红枣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更多新型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完善病虫害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加强监测点建设,提高监测覆盖面和准确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 导农民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农民对红枣病虫害防治技术 的培训和学习,提高防治效果。
01
02
03
枣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 出现黄色病斑,影响光合 作用。
陕北枣树科学管理措施

陕北黄河沿岸是枣树的适生区,红枣已成为陕北黄河沿岸诸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但伴随着近年来红枣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各种制约因素也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上比较落后。
因此,应对陕北枣树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枣树的丰产优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1枣园土肥水管理1.1土壤管理合理的土壤管理,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土壤养分供应,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
(1)翻耕:枣园翻耕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但以秋翻为好。
秋季翻耕伤根后容易愈合,结合翻耕进行秋季施基肥,有利于翌年枣树生长。
可拦蓄雪水、雨水,兼有消灭越冬害虫的作用[1]。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破除地表板结,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肥料分解,起到保墒效果。
枣园一般全年中耕2~3次,中耕深度5~10cm 。
1.2肥料管理(1)秋季施肥:秋季施基肥,主要有厩肥、人畜粪便等农家肥料。
将肥料均匀撒在根系分布范围,以深耕为宜,数量应根据树体大小、土壤肥力状况而定。
(2)萌芽前追肥:此时追肥,不仅可以促进枣树萌芽,而且对花芽分化、开花坐果都非常有利。
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成龄枣园每株施尿素0.5kg ,施用时间以萌芽前10~15d 为宜。
(3)花期追肥:此期枣花量大,开花时间长,消耗营养多,以叶面喷肥效果较好,初花期喷0.3%尿素液1次,盛花期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间隔8~10d 施1次。
(4)幼果期追肥:多在7月中旬,以磷肥为主,施少量氮肥,采用树盘内撒播法,也可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是提高果实产量、增进品质的关键[2]。
1.3水分管理枣树虽然比较抗旱,但过于干旱就会造成萌芽不整齐,枣头、枣股生长量减小,导致落花、果小、劣质[3]。
水分管理主要抓好花期和果实发育膨大期的灌水工作。
没有灌溉条件的枣园,应进行枣园喷水。
要搞好枣园的贮水设施,注意雨水的截留和贮备,利用地势截留雨水,采取一切可行的节水措施,以便在枣园需水期使用。
陕北山地红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陕北山地红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摘要】陕北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红枣适生区,但因地况复杂,红枣栽培以山地为主,特别是无定河、黄河沿岸,更是红枣优生区,红枣栽培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山地红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为红枣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促进红枣产业系统的发展,创造高产、高效。
【关键词】红枣丰产栽培技术陕北山地一、枣树优质生产栽培要点1.园地选择红枣对生长地的要求很低,平地和山坡地均可栽植,但必须要求土壤的通透性要好,比如选择沙壤土为好。
红枣的适应性较强,比较喜温暖,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生态环境。
2.品种的选择红枣栽培宜选用优质、抗病、高产品种,尤其是抗裂品种对于陕北秋雨多的地区比校重要,一般如:赞皇大枣、中阳木枣及其优良变异类型(如佳县油枣、绥德大枣、延川木枣)、灰枣、冬枣等。
3.红枣栽培的方式和时间红枣山地栽培多采用鱼鳞坑,栽植密度一般采用3m×4m的株行距,亩栽56株。
红枣栽植以春季为宜,一般在萌芽前7~10天栽植,秋天栽时要宜早,在土壤封冻前的10月中下旬进行。
栽植穴以80cm ×80cm×80cm为准,大穴利于缓苗、生根,促进幼树生长。
二、红枣进行保花保果的措施1.砑枣砑枣,就是在盛花期为了暂时阻止营养物质向根系运输而进行砍伤树木或切断树干韧皮部的筛管。
一般每年要进行三次。
砑枣的具体方法是:用斧头砍树干深至木质部,斧口行距2.5cm,横距2cm,每次砑三行,斧口要相互交错。
2.开甲开甲就是在盛花期间对枣树进行环剥树皮,其作用与砑枣大致相同。
以成年结果壮树为主。
开甲是自下而上逐年上升,开甲宽度是0.5cm左右,最多每年进行一次,每次向上5cm,深达木质部。
开甲时要特别注意:按树龄和树势决定砍伤、环剥的次数和宽度,要小心精细去操作。
3.枣头摘心5月中旬至6月下旬对不做骨干枝的新生枣头一次枝、二次枝及时摘心,控制发育枝生长,减少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
枣尺蠖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枣尺蠖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作者:柴子荣何少旭尚武平李振芬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枣尺蠖又称枣步曲,属鳞翅目、尺蠖蛾科。
是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枣树,野生的酸枣上也有发生。
严重发生的年份,可将枣芽、枣叶及花蕾吃光,枣树叶被吃光之后,可以转移到其他果树如苹果、梨上为害。
不但造成当年绝产,而且影响翌年产量。
一、为害特点幼虫爬行时,身体呈“弓”形匍匐前进,故称“弓腰虫”或“步曲虫”。
幼虫为害幼芽、叶片,后期转食花蕾。
常将叶片吃成大大小小的缺刻,严重发生时可将枣树叶片,花蕾食光,使枣树大幅度减产或绝产。
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6~20mm,身体肥胖,无翅全体鼠灰色,体上蜜生灰色鳞毛。
触角丝状,有胸足3对,腹部末端具灰色绒毛一丛。
雄蛾体长10~15mm,翅展约25~30mm,体生灰褐色鳞毛。
触角羽毛状,褐色,前翅有黑色波状横纹两条,后翅有波状横纹一条,其内有黑色斑点一个。
卵:扁圆形,径长0.8~1mm,初产时灰绿色,孵化前变为黑灰色,卵中央呈现凹陷时即将孵化。
幼虫:幼虫共分5龄,要经4次脱皮。
第一龄和第五龄各10天左右,第二至四龄共10天。
三龄后行动敏捷,食量增加。
老熟幼虫体长46mm,最大长51mm。
头部灰黄色,密生黑色斑点,体背及侧面均为灰、黄、黑三色间杂的纵条纹。
灰色纵条较宽,背色深,腹面色浅。
气孔呈一黑色圆点,周围黄色。
胸足3对,黄色,密布黑色小点,腹足及臀足各一对,为灰黄色,也密布黑色小点。
个体间有的色深些,有的色浅些。
蛹:纺锤形,雄蛹长16mm,雌蛹长约17mm。
初为红色,后变枣红色。
三、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枣尺蠖在陕北1年发生1代,以蛹分散在树冠下深3~15厘米土中越冬,靠近树干基部比较集中。
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5月中旬,末期为6月上旬,全部羽化期达60天左右。
气温高的晴天则出土羽化多,气温低的阴天或降雨时则出土少。
雌蛾羽化时先在土表潜伏,傍晚大量出土上树,雄蛾趋光性强,晚间雄蛾飞翔寻找雌蛾交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4 : ~ 7 0 0 () 5
S a n i o e tS in e a d Te h o o y h a x r s ce c n c n lg F
陕 西 黄 河 沿 岸 枣 区 害 虫 调 查 与 分 析
王 琪 宋 晓斌 吕 明 何 飞。 , , ,
绿盲蝽在渭北沿黄区域普遍发生 。
关 键 词 : ; 虫 ; 河 ; 西 枣 害 黄 陕
中 图 分 类 号 :6 5 1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 2 1 ( 0 0 0 - 0 50 1 0 - 1 7 2 1 ) 40 0 — 3
S re ftej j b et ln eYelw Rie ti h a x u v yo u eP s ao gt l v rwi n S a n i h u h o h
Y n l g, h a x 7 2 0 ;. o etyBu e uo a C u t a g i S a n i 1 1 0 3 F rs ra f Hu o ny,Hu o ny,S a n i 7 4 0 ) n r acu t h a x 1 1 0
Absr c t a t:The s v y wa oe d o h y so e ta a m f ne s c u e .I s f nd t tt r ur e s f ue n t e t pe fp s nd h r ul s a s d twa ou ha he e a e 6 pe is,o i h Co e pt r nd Le i p e a t ke u nd 1 r 4 s ce fwh c l o e a a p do t r a p 21 a 7,3 8 2. a . nd 26 6 rs ci — e pe tve
l . Sc hr pusyas matui y yt o u s Ko tM o i no e rmot s s v r r pe t wh c a s d p a o s oo o e o o i e e e s i h c u e l nt t h tf r s c nd tm ea tof h os o m nd f i e rn i nd pu ft e bl s o a urtb a i g.Lygusl c r m s p ul ri e b r a a o lo u o u i op a n W i e a e l ng Ye l w
中鞘 翅 目害 虫 和 鳞 翅 目害 虫 分 别 为 2 种 和 1 种 , 别 占 3 . % 和 占 2 . , 两 类 害 虫 占 全 部 害 虫 1 7 分 28 66 这 种 类 一 半 以 上 。 枣 飞 象 在 陕 北 枣 区发 生 严 重 , 成 植 株 二 次 抽 梢 , 迟 开 花 和 结 果 , 响果 实如 期 成 熟 。 造 推 影
总体 的经 济收 人并 没 有 突 出 的增 长 , 中一个 重 其
要 的原 因是 由于虫 害 导 致 枣果 实产 量 损 失 , 品质 下降 。为 了有 效控 制 病 虫 害 的发 生 与危 害 , 文 本 总结 了对 红枣病 虫害 调查 的结 果 , 现报告 如下 。
2 结 果 与分 析
W ANG ONG a — i ,LV i g H E Fe。 Qi,S Xio bn M n 。 i
(S a n iI st t o S n n r l h a x n iu e f a d Co to ,Yu i ln,S a n i o t wet rh s A&F i e st Un v r iy,
2 1 沿 黄 枣 区 害 虫 名 录 .
1 调 查 方 法
在 黄河 沿岸 枣 区 设 立 面积 5亩 的标 准 地 1 O 块, 采用 随机 调查 和 固定 抽样 的方 法 进 行 病虫 害 的调查 , 采用 随 时捕 虫 和夜 间灯 诱 方 法 采集 虫 并
Ri e sn. v rba i
Ke r s J j b ;p s ;Yelw ie ;S a n i y wo d :u e e t u l o rv r h a x
枣树是 我 国北方 主要 经济树 种 , 分布 广泛 , 栽
培 悠久 [ , 至 目前仅 陕 西栽 培 面积 已经 达 到 了 】截 ] 2 0多万 亩 , 陕 西 黄 河 沿 岸 群 众 收 入 的 主 要 经 0 是 济来 源之 一[ 。但 近 些年来 , 枣 面积 的扩 大 , 2 ] 红 但
( . 西 省 治 沙研 究 所 ,陕 西榆 林 1陕
陕 西杨 凌
7 9 0 ;2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 100 .
740 ) 1 1 0
720 3华县林业局 , 西华县 1 1 0; . 陕
摘
要 : 文调 查 了 陕 西 省 黄 河 沿 岸 枣 树 害 虫 种 类 和 危 害 情 况 , 果 发 现 危 害 枣 树 的 害 虫 有 6 本 结 4种 。 其
害标本 , 幼虫采 用饲 养方 法 至成虫 , 而后 对害 虫进
行 室 内鉴定 。病 虫 危 害 的严 重程 度 采 用 轻 度 、 中 度、 严重 三个 等 级记载 , 生率 ( ) 于 1 % 为轻 发 R小 O 度 , 记 为“ ,1 ≤ R< 3 为 中度 , 记 为 标 +” O 0 标 “ ++” R ≥ 3 为严 重 , 记 为“ ++” , O 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