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课程论文

组织社会学课程论文
组织社会学课程论文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综述

据重庆市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明:近半数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是靠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在“你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的调查中,44.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是通过家庭、个人社会关系和找熟人;其次才是通过人才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个人自荐、学校组织的就业推荐活动,分别占17.11%、15.18%、14.97%。

对与这种依靠社会关系找工作的方式,不少专家和学生纷纷表态,认为这种行为社会破坏公平原则,激化就业矛盾。可是当就业的压力实实在在地压到学生自己的头上时,只要能"开发"父母关系的,几乎没人不去利用的。

其实,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能力的人,有的可以晋升很快,有的却一直得不到晋升。此外,有的单位鼓励内部员工向本单位介绍优秀人才,并设立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可见,一个人的生活机遇与他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针对这一情况的研究,使社会网络学派得以建立和不断地发展。社会网络学派研究问题的所关注的基本要素有三个:第一,通过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去研究人的行为时,首先要涉及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或者是网络结构;第二,描绘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他在网络中的位置是怎样的;第三,网络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网络理论从社会网络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网络结构出发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思路一:齐美尔的基本思路。齐美尔的基本思路是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他认为研究个人的时候不能从单个孤立的人出发,而应该从他处的社会网络角度入手。此外,齐美尔还认为当个人进入网络的时候,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的一个点,而且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现在的网络。布雷格把齐美尔的这种思想解释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建立的关系不是点与点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网络之间的关系。

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常见。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下海经商的浪潮,很多下海经商的“官员”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的

创业成功率要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除了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国家大背景的影响之外,他们还拥有普通百姓所没有的关系网。

根据齐美尔的理论,任何群体是有双重性的,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实际上是不同网络之间的交际。文中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进入网络的每个人的归属感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了齐美尔的另一个思想——自由和约束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学派认为:一个人主动参见很多群体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变现自己的个性。当人们参加的群体越多,他们的个性越得到充分的表述,因为每个人参加的群体的特点不一样。这样就展现出自由和约束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种网络的影响和约束,但另一方面,个人的个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充分表达。齐美尔认为人的自由一定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上,如果一个人不参加任何群体,那么他是没有任何个性的。为了解释该说法,齐美尔举出中世纪丹麦的行会和王室讨价还价达成协议的例子。但是我并不赞同,齐美尔把个人个性和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在齐美尔举出的例子中,因为国王和行会达成了协议,所以如果行会内部成员违反了某个程序、纪律、规则,就会在行会内部受到审判,而不用舍弃行规而采取国家的法律。他认为在这过程中,行会员工受到关系网络的限制的同时也享受了独立性。或许是因为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我并不能理解齐美尔的这种说法。在我看来,行会员工受到哪种处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最终还得为了自己的错误必须受到了惩罚,独立性又从何谈起。

博特把齐美尔的这种思想进一步发挥。相比之下,我觉得博特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他认为,自由并不是与他人没有关系,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指你有一个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社会关系,这样你的个性才和他们不同,才表现出你的自由、你的个性。

思路二: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代表人物是科尔曼。科尔曼深受经济学影响,他特别强调解释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科尔曼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叫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是某些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存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这三种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有形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无形的。科尔曼从理性选择角度出发,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选择而建立社会关系。他以宏观的社会系统作为研究

目标,以微观的个体作为研究起点,来研究人们是如何利用、发展和得力于这个关系网络。

林南是这个研究的另一个倡导者。他首先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长期研究社会资源对人们地位获得的重要性,他实证研究涉及了中国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工作迁升等问题。李南认为社会资源指那些嵌入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交往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利用是个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此外边燕杰也以中国为背景,对社会网络在求职、晋升、企业发展的作用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社会网络学派这两种思路,第二种思路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大,而第一种思路在美国社会学界影响比较大。

社会网络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有了一次大的发展。

格兰诺维特针对交易成本学派的“低度社会化”和制度学派的“高度社会化”两种理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低度社会化”思路认为个人没有任何的社会关系、社会身份、和社会身份和特点,与厂家和消费者的生活经历没有任何的关系。“过度社会化”思路认为人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行动。人们没有主管能动性,其行动完全是被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期待和人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决定,个性差异已经别忽略了。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殊途同归,都取消了个体差异的问题。格兰若维特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具体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我们才能理解具体的经济活动、他们的内容和形式。针对这种不同的网络机制给人不同的约束,社会网络学派从两个方面给出了解释。第一:网络关系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关系网的强弱、重复性会影响人的行为,网络的位置、结构的不同会都只不同的内化过程,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第二:网络限制一个人的信息,而信息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例如,一个美国的的学生和一个中国的学生,他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有的关系连接也不一样,他们的信息流通就会不一样,所受的影响就不一样。

此外,格兰若维特把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指个人社会网络的同质性比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维持着人际关系。弱关系的特点就是个人的和会

网络异质性比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个行业,因此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关系的强弱决定了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个人达到其行动目的的可能性。强关系维持着群体或者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在群体或者组织之间建立了信息纽带联系。

1992年,博特在《结构洞》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所谓的“结构洞”就是指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例如:对与三个行动者A、B、C,如果A认识B,A认识C,但是B和C不认识,那么在B和C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洞,A、B、C之间就是一个结构洞,A是结构洞的中间人。其研究取向就是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特别强调关系网络的功能性和工具性。他的中心命题就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的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机遇就会大大的改善。他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网络的工具性是可以传递信息的。他认为网络的重要功能是:①有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和没有网络得到的信息差异是很大的。比如在某一些公司招聘的时候,他们的招聘信息和他们需要的人才性比会有夸大的成分。假入一个人其自身条件完全符合该公司实际需要的人,但是却达不到该公司招聘是罗列出的条件。如果他没有任何社会网络,他就可能与该职位失之交臂,但是如果他恰好有该部分的社会我那个罗关系,他就有可能绕过招聘形式,得到该岗位。②传递信息的时间性、内容的丰富程度也与网络有关;③网络还具有推荐的作用,网络中的关系伙伴可以帮助你说话;④网络可以帮助你控制局面,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这是一个竞争优势的问题,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有很强的关系网络,而你是孤身一个人,那么你的地位就决定了你很安宁和他们讨价还价。

因为关系网络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可以把关系网络当做一种投资,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这么构建才会更有效率。①如果一个人的网络具有重复性,那么他得到的信息就会有重复性。在很多情况下,重复的信息不仅对我们没有帮助,反倒会拖慢我们下决定的效率。例如格兰若维特所说的强关系就是重复性很高的关系,而弱关系则比强关系更能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②绩效。就是说个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关系都建立起来,而只要建立某些主信息源以打通各个异质信息群体,这样就可以节约资源,通过主信息源来维持和管理次信息源。

纵观社会关系网络学派的理论,关于行动者在社会资本运作过程中如何运用社会网络中资源获取个人利益的分析,表面上是对正常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但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的形成过程。腐败正是利用社会关系网,不断地发展壮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而是由行贿者、受贿者等一连串的人共同构成的。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要经常动用到这些关系网络。比如,现在幼儿园入校难的问题,有这方面资源的人可以通过社会关系来取得这一稀缺资源,而没有这方面资源的人就会失去这一机会。如果按照社会关系理论来解释,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这对广大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这些人在今后的生活或工作中极有可能有目的的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甚至会进行权力交换。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营造自己的社会网络,想借此取得晋升或者得到其他好处,而忘记了个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那将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中国社会历来都是以一个关系社会,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弱化了法制观念,阻碍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其次,熟人社会所引发的社会不公平现象,造成社会成员的公平感的严重缺失。最后,这种社会关系网滋生了人的惰性,不利于国家的全面发展。

我个人认为,虽然社会关系网络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事情化繁为简,但是收益群体终归是少数,对全社会而言是弊大于利的。所以社会网络关系即便是不能消除的,也应该被遏制,将其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其根本措施有两个,其一:建立完善透明的服务管理机制,使人民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并且是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其二,建立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不仅仅局限在政府机关部门,应该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普遍设立,尽可能的为社会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5班201030810524 刘瓅璠 《世界风险社会》读书报告 一、作者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吴英姿,孙淑敏译。 乌尔里希·贝克(1944-),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和拉什共同提出“第二现代”的观念,力图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主要著作有:《风险社会》(1986)、《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和《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等。 吴英姿,1971年生,海南文昌人,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美国格林奈尔学院访问学者。 二、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三、页数 243页 四、内容大意 由欧洲的这位杰出社会和政治理论家所写的这本重要著作集中了一些重要的论文。这些论文认为,为了理解我们当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风险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参考框架。贝克关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问题及其社会和政治涵义。与此同时。他讨论与回答了由其以前的、被引用较多的关于风险社会的著作所引起的批评。本书视点主要集中在风险的生态和技术上的问题,及其社会学和政治上的启示。贝克提出,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在若干年前尚未有过的“地球政治”,并且它可以被置于世界风险社会的动力和冲突的说法中来理解和组织。什么是环境?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荒野?什么是人类中的“人”?这些及类似问题必须在跨国环境中被记住、重置、重新考虑和重新讨论,即使无人得出答案。 五、读后心得 贝克在第一章提到现代性,包括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那么什么是现代性?它不仅是资本主义(马克思)、合理化(韦伯)、功能差异(帕斯森和卢曼),还包括政治自由,市民身份以及市民社会的动力。答案的关键在于,对于现代社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组织社会学提纲

一、什么是组织 组织五要素: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社会结构:分为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二者相互关联但并不相同。集体都有这样的特性:即有制约参与者的规范结构,也有与共同的活动、互动和感知网络或模式相关联的行动结构。参与者:即社会行动者,正是参与者的努力、遵循和不顺从构建和决定了组织的结构。社会行动者一方面保证持续性即结构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带来变化即创新和改革。 目标:组织是一个有机体,目标是有效存续。目标也可被暂时定义为参与者力图通过其行为活动而达成的目的。 技术:强调组织的技术意味着要把该组织当成一个完成某类工作的地方。一个利用能量处理物质的地方和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机制。组织的技术通常部分地植根于机器和机械设备,同时又包含了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 环境:每个组织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并且必须适应的物质、科技、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 二、组织研究的三个视角 1、理性系统的界定 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集合体。这一定义不仅着眼于组织的独有特性,还关注其规范结构。 2、自然系统的界定 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参与者寻求着多种利益,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但他们也认识到组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永久存在下去的价值。在参与者之间发展起来的非正式结构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为丰富和精确的指导。 3、开放系统的界定 组织是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植根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 第一个定义把组织视为寻求特定目标的、高度形式化的集合体。第二个定义把组织视为由一致或冲突而产生的、但始终寻求生存的社会体系。第三个定义把组织视为在环境的巨大影响下,有着不同利益关系的参与者的联合。 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可分为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或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技术环境:组织为实现目标必须和环境发生交换。组织结构应同外部的技术要求和内部的工作系统紧密联系。在描述组织与环境交换时,有的强调环境是资源的储备,有的则认为环境是信息的源泉。 制度环境:从制度规章来看,导致遵从的主要机制是强制力。个人和团体出于权益的考虑而服从规章准则。强调规范要素的认为制度主要是规范性结构,它为社会生活行为提供了道德框架。行为规范被参与者内化。目前的制度研究着重于社会生活认知——文化要素。我们使用连带字符的概念就是为了强调我们所指的并非是个体精神产物,而是支撑社会生活稳定和秩序的普遍符号体系和共同意义。 内外部环境:组织在完成其自己使命的同时,必然与其外部的社会群体或者说社会的某些环节相联系,而这些环节对于组织来说是“有直接关系的环境”。再则,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体,同时也从属于其他群体,其社会角色会超出他在既定组织中的角色。这些“外部”因素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个体在组织内部所从事的活动。 组织与环境相互依赖。组织不仅仅遵从和解释环境,甚至还能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实施决定性影响。通过影响结果,间接作用于组织结构。结构是组织运作和环境反应的共同产物。环境和组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组织嵌入环境。参与者对环境的认知连同组织的注意力结构导致设定性环境的产生,这是环境特征和组织信息系统的共同产物。

哈耶克读书报告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读书笔记 老师:何自力老师 通过小学期何老师的讲授,我对哈耶克和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通读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对他的思想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其中的《个人主义:真与伪》以及《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两篇文章展开,文章内容概述参考了何老师上课的讲解,另外可能思考的并不全面严谨,仅是自己对哈耶克的一些理解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本书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原籍奥地利。自本世纪20年代起曾先后执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德弗莱堡大学等著名学府;现已退休,任芝加哥等大学的名誉教授。1974年,与冈纳?缪尔达尔一起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是西方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尽管哈耶克以其在“纯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使其声名大噪、既招来激赏也引起强烈非议的,是他的以经济自由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哈耶克在本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论战中,作为“反社会主义”一方的思想领袖人物,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而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推崇备至。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他被视为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西方国家亦有人将其视作“右翼”的和“保守”的学者。今天,我们应该用理智、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对待西方的文化成果。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是哈耶克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他最著名和最主要的一些论文,基本反映了他的个人主义和经济自由的基本理论。个人主义是他经济自由理论的基础,而个人主义又建立在他对理性的理解基础之上。该书以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人的自主,提出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该作品对于对当前中国改革的理解深具意义。下面着重分析《个人主义:真与伪》和《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两篇文章。 一、《个人主义:真与伪》

组织社会学复习内容

组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依赖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组织特性:①、目标清晰、明确、理解②、劳动分工,权威分配③、权力集中,控制行为④、组织兴盛,替代,消亡 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即社会学对组织现象的研究。 研究客体:正式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有章程的、联合的社会组织。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认识。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基本结构的功能分析、组织运转与规律探求、组织运转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传统组织结构:特点:金字塔式的纵向型组织 运作特点:动员能力强大、人治关系、持续短暂(替代性问题) 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上:政治组织与具体专业组织合二为一。行为上:专业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行为取向融为一体。功能上:多元化 科学管理理论 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工人的努力方向,以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内容:A、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使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 B、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为达到上述的高额报酬,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确保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条件,从而具备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 D、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都要服从相同的规范: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对劳动过程的要求。 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基本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它把组织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规则的关系,以个人间的相互留恋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主要调节手段是集体所采纳的行为规范。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社会学读书笔记

社会学读书笔记 一. 知识要领 ) 社会制度 (一 (1).社会制度 含义: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作用: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起源:1.自然起源论: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2.认为设计论:人们有意识为现实目标而设计的. 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多样性),相对稳定性(规范体系化) 类型:1.本原的社会制度:主要有经济制度,家庭制度 2.派生的社会制度(领域特点明显):政治制度,教育制度, 宗教制度. 3.正式制度:有意识创造的,正式的成文的,具有合法性 4.非正式制度: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作用 构成要素:价值体系(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规范体系组成系统,设施系统 层次:宏观,微观,中观(较低层次是较高层次的基础,同一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功能分类:1.正功能和负功能2.显功能和潜功能 功能:1.满足人们的需要2.导向功能3.整合与控制功能4.文化传递功能5.社 会制度的负功能 (2).制度化 含义: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性化的过程或结构 机制:自然起源的制度观,经济学制度观 制度建设:1.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即组织通过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使其成员认同这些制度,并使制度实行

2.权威机关强制施行某些规则,并对不遵从者进行惩罚 (3).制度变迁 分类: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局部变迁和整体变迁 原因:1.人们的需要发生变化2.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3.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等 制度的生命周期: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效能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4).我国的体制改革 内容:从农村进入城市,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教育.卫生.社会管理和政治领域 特点:诱导性制度变迁,渐进式改革,全面性 (二).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 含义: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需要或不可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特征:破坏性,普遍性,复杂性,时空特征 社会问题的认定(广度和烈度):客观主义的观点和心理认知的观点 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1.社会病理学观点2.社会解组论3.价值冲突论4.偏差行为论5.标签论6.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论7.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2).人口问题 人口: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具有生物特征和社会特征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总称,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人口问题的实质: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出现严重失调,是人口在生产和物质再生产不相适应. 表现: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失调.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刘换霞 单位:河南省中牟一高 专业:数学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考试分数: 2010年 7 月24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概括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4)教育的个性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9)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材料分析题。 一、简答题(32分) 1、请说明三种常用的组织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规则: 第一,不许批评别人的意见,在没有讲完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之前,不以任何方式评论它们; 第二,欢迎新思路,思路越宽越好;争取较多的意见,建议越多,越有可能出现高质量的意见; 第三,寻求建议的归纳和补充,欢迎对别人的原建议作出改进。 ②列单法 程序: 第一,公布问题,由各位专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行办法,不要跟别人商量; 第二,经过规定的时间(一般15分钟),每个与会者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每次只能发表一个意见; 第三,当个人发表意见时,记录员在纸上记下这些意见,一直到大家意见发表完毕为止,不记这个意见是谁提出的; 第四;记下的每项意见都按他的优点,可行性和其他特 点进行讨论; 第五,群体对各种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得票 多的就成为全体最终决策。 ③决策树 决策树是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决策方案及出现 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组排列,然后确定最佳方案的决策 过程。 2、研究领导模式的几种重要理论 ①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 (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 领导方式是一个连续变量,从“独裁式”的领导方 式到极度民主化的“放任型”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 种领导方式。 ②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 ●基本观点: A、任何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有效, 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领导者 对职工信任程度,及职工对领导者的忠诚和领导者是否 有吸引力)。 (2)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指下达的工作是常规的、惯 例的、还是非常规的)。 (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强弱(即指领导者的职位、权 力与权威、被上级与组织支持程度)。 B、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增强领导有效 性的方法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的领导风格,并使之与 情境相适应。 为此,菲德勒设计了LPC量表。这种量表的使用方法是 让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作“正反两面”的评 价,从而测量领导者的人格特征与风格。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表明: ?某一领导风格,不能简单地区分优劣,因为在不 同条件下都可能取得好的领导绩效。 ?这一理论对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 领导者的轮职与调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③达标理论(埃文斯、豪斯) 达标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指明途径可以帮助下 属实现他们的工作目标,并通过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一、标准说明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本院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论(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萌芽、创立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学习教育研究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重点掌握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当代教育学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前新著.教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4.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一章认识教育(8课时) 要求与说明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特点。重点掌握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参考书目 1.王前新著.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石忠仁主编.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6课时) 要求与说明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功能的结构;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重点掌握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性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

《网络社会的崛起》读书报告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美国著名社会学者和作家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是《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第一卷,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信息技术革命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为切入口,对技术决定论予以驳斥,详细阐释了技术在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的嵌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后者对技术的反作用,将网络社会的脉络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在开头先论述了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的关系,指出技术并未决定社会,社会通过国家的作用可以窒息技术的发展,然后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角度界定了信息主义与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并得出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与信息化过程中人们自我认同感的变化。然后将主题内容分成了七大章,分别明确了信息技术的革命,强调信息技术革命成功的影响因素,并突出国家的作用,和信息技术范式的5个特征,处理信息、效果广泛、网络化逻辑、弹性、系统化;然后阐述了信息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总结出新经济的特点:出现在特定时间即20世纪90年代,特定空间即美国,围绕特定产业即信息技术产业与金融产业以及生物科技产业。在随后的几章中,作者详细介了工业主义向信息主义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并强调大众媒体文化对信息选择的重要性;在最后,作者表述了全球资本市场、网络企业、生涯工作时间、生物与社会之节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周期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形成一种虚拟时间的文化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内在表现。 在文章的结论处,卡斯特指出,我们对信息社会结构的探讨已经得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结论: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导性功能与进程正日益紧密地与网络结合起来。网络建构了崭新的社会形态,而在现实世界中,网络化逻辑的扩展已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和文化进程中的操作与结果。尽管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形态之中,但新型的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无孔不入地渗入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卡斯特还认为,这种网络化逻辑会导致重大的社会影响甚至特殊的社会利益,而这种利益恰恰 是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流动的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在网络中“出现”抑或“消失”, 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性关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信息社会中主导与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这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社会。 历史发展进程中,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已经超越了社会关系领域和技术关系领域,这些发展进程也对文化和权力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历史演变与技术革新往往不谋而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反映社会互动和社会组织的纯文化模式。毋庸置疑,这就是信息已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因、网络之间的信息流动已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的基本线索。 首先,卡斯特较为全面地从理论上触及了信息社会(或曰网络社会) 这个人们既熟悉又 陌生的主题。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拓展、信息流动、网络经济的发展等等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卡斯特触及到了这个最现实、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一部具有原创力的著作,卡斯特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思想,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对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网络化、媒体文化、社会组织等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只要通读全书即可看出,这一结论并不为过。 再者,资料翔实、论据充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的注释、图表、附录资料和参考文献占有很大篇幅,尤其是作者引述了众多名家的著述,其数量之多,资料之新颖,足以令人感 到惊讶。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学风。 其四,卡斯特并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而是从社会人文科学的视角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来

组织社会学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组织社会学》第三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私营企业的主要目标是()。 A、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 B、给员工发放工资 C、给国家上交税收 D、给老板创造利润 2、2009年经济回暖后,广东外向型企业接到了的国际短期订单大增,但企业一时间招不到足够的工人。你认为广东民工荒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西部农民工没获悉广东企业的用人需求 B、农民工到广东的路途远,错过了企业的招聘日期 C、长期的低工资,随意的裁员,使农民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D、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 3、岳飞抗金,未能直捣黄龙府,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可能的原因是赵构担心抗金胜利后,被囚的两位北宋皇帝救回,自己会失去皇位。据此历史事件,你得出什么结论?() A、信息不对称,岳飞冤死乃秦桧所为,赵构被秦桧蒙骗了 B、效率是相对的,爱国将士的愿望未必是皇帝的愿望 C、秦桧这一粒屎,坏了抗金的一锅粥 D、岳飞愚忠报国 4、赫伯特·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思想,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奖。 A、物理学 B、化学 C、经济学 D、文学 5、()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满足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次要目标 C、隐形目标 D、长期目标 6、下级采取某项行动前,必须事先跟职能人员商量。此时职能人员的职权为()。 A、强制性磋商 B、赞同性职权 C、功能性职权 D、咨询式幕僚 7、主管领导把某方面的权力完全下授给职能人员,职能人员可以直接向下级下达命令。此时职能人员的职权为()。 A、强制性磋商 B、赞同性职权 C、功能性职权 D、个人幕僚 8、主管领导要求下级采取行动前,不仅要征求职能人员的意见,而且必须获得职能人员的同意。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材料分析题。 一、简答题(32分) 1、请说明三种常用得组织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规则: 第一,不许批评别人得意见,在没有讲完所有得意见与建议之前,不以任何方式评论它们; 第二,欢迎新思路,思路越宽越好;争取较多得意见,建议越多,越有可能出现高质量得意见; 第三,寻求建议得归纳与补充,欢迎对别人得原建议作出改进。 ②列单法 程序: 第一,公布问题,由各位专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得瞧法与解决问题得几种可行办法,不要跟别人商量; 第二,经过规定得时间(一般15分钟),每个与会者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得想法,每次只能发表一个意见; 第三,当个人发表意见时,记录员在纸上记下这些意见,一直到大家意见发表完毕为止,不记这个意见就是谁提出得; 第四;记下得每项意见都按她得优点,可行性与其她特点 进行讨论; 第五,群体对各种意见以无记名得方式进行投票,得票多 得就成为全体最终决策。 ③决策树 决策树就是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决策方案及出 现结果得可能性进行分组排列,然后确定最佳方案得决 策过程。 2、研究领导模式得几种重要理论 ①领导方式得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R.Tannenbaum) 与沃伦·施密特(Warren H、Schmidt) ) 领导方式就是一个连续变量,从“独裁式”得领导方 式到极度民主化得“放任型”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种 领导方式。 ②菲德勒得领导权变模型 ●基本观点: A、任何个人得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得情境中有效, 影响领导行为效果得情境因素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得上下级关系(即领导者对职 工信任程度,及职工对领导者得忠诚与领导者就是否有 吸引力)。 (2)任务结构就是否明确(即指下达得工作就是常规得、 惯例得、还就是非常规得)。 (3)领导者得职位权力强弱(即指领导者得职位、权力与 权威、被上级与组织支持程度)。 B、个人得领导风格就是很难改变得。因此增强领导有 效性得方法就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得领导风格,并使 之与情境相适应。 为此,菲德勒设计了LPC量表。这种量表得使用方法就 是让领导者对“最不喜欢得同事”作“正反两面”得评价, 从而测量领导者得人格特征与风格。 菲德勒得领导权变模型表明: ?某一领导风格,不能简单地区分优劣,因为在不同 条件下都可能取得好得领导绩效。 ?这一理论对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领 导者得轮职与调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③达标理论(埃文斯、豪斯) 达标理论认为有效得领导者通过指明途径可以帮助下 属实现她们得工作目标,并通过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与 危险,从而使下属得工作更为顺利,又称为路径—目标理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考研读书笔记

外国社会学史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 法国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通常被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科学的分类、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均对对此后的社会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孔德的思想不乏保守的一面,但他极力倡导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时期,直至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有着重大影响。代表作是《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 一、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学 1.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 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①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门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这就是孔德的科学等级体系。 ②在科学等级体系中,每门学科都占有固定的位置,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③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评价:①科学分类和科学体系的构想包含了不少形而上学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对整个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②其贡献在于: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1.社会学是唯一研究人类心理和理智的科学,是探讨人的心里和理智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完善起来的学问;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胡德海知识讲解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 胡德海

教学模式 美国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 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育模式、范列教学模式. 集体教育——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 也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它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其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产生厌恶感,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景教育——明日快乐论——前苏联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模式中提出,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完成新任务,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地原始满足发展到最

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积极向上。(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即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学科间的联系点。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的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和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因此,共同点是: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在于:三者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赖性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综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组织社会学

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埃尔斯特(Elster)提出的这个说法颇有启发——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 帕雷托改进(Pareto Improvment):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所提高。 帕雷托效率如果某种资源分配方案是自愿参与的各方都愿意接受而没有人愿意改变的话(即总体利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就称这种方案是最有效率的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也就是说,各种组织受制度环境制约,追求社会承认,采纳合乎情理的结构或行为。 松散联接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结构关联松散,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每个部门可以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 能力的陷井:即人们在提高适应性、提高效率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人们从事在目前做法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得走出已有结构的困难大大增加。 学习性组织理论:组织可以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试错”、“边干边学”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 问题导向决策模式类似于“救火”式决策模式,即组织只有察觉到“不满意”的状态时才会启动组织决策过程去解决问题,它的启动受以下因素影响: 答案导向的组织决策可以说是“未雨绸缪”是的决策模式,是指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它与制度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启动受以下因素影响: 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资源分配方式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新制度主义 1霍桑试验引出的人际关系学派的一个重要思想:设施、设备并不是生产效率的唯一决定因素 2 二战后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地引进美国社会学中,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了美国社会学家们的极大注意。 3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研究领域中形成了两个大的流派。另外一个学派是卡纳基——梅隆学派,一个是以默顿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主要代表人有西蒙(Herbert Simon),马奇(James March)和塞特(RichardCyert 4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组织社会学的研究集中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上。 5 经济学假设人们的爱好或偏好是不变的;假设人们的行为是追求私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