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耀眼的12组科技成果

合集下载

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发明

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发明

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发明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发明”,件件改变人类生活,让我们都来认识一下。

1、人类的翅膀——飞机1903年12月7日,莱特兄弟的飞机霸气冲上天空。

从此以后,飞机技术突飞猛进,战争航运清一色进步,带着人类文明不断上天。

飞机也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2、传染病的克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重大的发明,从一个偶然的发现到能够广泛造福于人类的应用。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

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

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3、神奇的屏幕——电视电视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机,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

相信这也不是你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机的影响力确实大不如以往。

不过电视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

4、毁灭性的大杀器——原子弹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原子弹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1945年秋,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打击国家。

5、无所不能的机器——计算机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如今的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6、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

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它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

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

7、划时代的材料——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的应用极为广泛,遍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尖端技术。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美国专栏作家DanGillmor,最近就“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这个专题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资料,并征询了众多读者的意见,概括出以下10种在过去100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发明:一、内燃机:由于内燃机的出现,促成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城郊化。

同时也导致了污染。

二、喷气式飞机:乘坐喷气式飞机使人们出门旅行的时间大为缩短。

整个世界的经济也因此获得迅速的增长。

三、通讯卫星:1945年,一位伟大的作家ArthurC.Clarke第一次在他的小说中提出了通讯卫星的构想。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通讯卫星的使用已将全球通讯变为现实。

四、无线电广播技术:从19世纪收音机发明开始,无线电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配以动画和影像科技,已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们还不知道无线电广播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但我们无疑已成为了它的忠实听(观)众。

五、雷达:雷达对电视的发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因为,早期的雷达使用的就是阴极射线管。

而且,雷达还帮助宇宙学家们搜寻遥远的星系。

六、激光:没有激光,现代通讯就将不复存在。

七、青霉素:青霉素的功效和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在影响力与实际功效方面唯一能与它相匹敌的也只有后来出现的避孕药了。

八、绿色革命: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指人类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

人类的将来是否还将依靠这种方式已成为我们在这今后几十年必然会面对的问题。

但至少没有"绿色革命",人类仍陷在饥饿的不幸之中。

九、材料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十、计算机:装配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带动了数字科技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转化为0和1的二进制形式成为可能。

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1. 飞机: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了第一架成功的飞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

2. 电视: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使人们能够通过电波接收和观看移动图像。

3. 电脑: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个人电脑开始普及,为信息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4. 互联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从90年代开始广泛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和信息获取方式。

5. 手机:第一部可商用的便携式手机于20世纪70年代末问世,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6. 网络搜索引擎:Google在20世纪90年代末问世,使人们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7. 数字相机: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存储和分享照片。

8.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使得科学家能够精确地编辑生物基因组。

9. 太阳能电池:用于转换太阳能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的发明和改进,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0. :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改变了许多领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1.原子弹与核能1945年8月,毁灭地球的潘朵拉盒子在日本广岛与长崎被打开,当时国际强权一心只想以这种威力极大的致命破坏武器去压倒对方。

美国首先在1945年7月于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苏联紧接着在1949年成功试爆,英国是1952年,法国是1960年,中国是1964年。

然而原子能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电的理想方式,人们还在为可控热核反应苦苦奋斗。

2.航天飞机&火箭1959年苏联的无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陆月球,并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

而美国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的壮举,却是人类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后,美国在太空探险方面逐渐将苏联抛在后头。

航天飞机出现后,人类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几率大为提高,中国也成功载人太空飞行。

3.电视1923年,电视机的灵魂——显像管诞生了。

电视技术广泛应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则开创彩色电视的纪元,60年代以后几乎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电视台。

这个方盒子为人类制造了无数欢乐的时光。

4.人造卫星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试射成功的,紧接着美国的探险者1号在1958年1月31日试身成功,从此以后这些随着地球自转运行的人造卫星愈来愈多地漂浮在大气层外。

原来运用在军事科技上的人造卫星,后来慢慢演化出通讯、绘图、侦测、气象等不同用途的卫星家族。

数以万计的卫星探索着地球,也有探索其它行星的,例如“好奇号”,旅行者1、2号更是飞出了太阳系。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5.阿斯匹林早在15世纪的希腊医生就用柳树皮中研磨出来的粉末做为草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

到了19世纪末,这个减轻身体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德国拜耳药厂创立的“阿斯匹林”商标,成为这个药方的专有代名词,21世纪以来愈来愈忙碌的现代社会中,阿斯匹林这颗白色圆形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机现代生活中国际旅行必备的交通工具——飞机,多是由军用运输机改良而成的商用客机。

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机载36名乘客飞行于欧洲上空,开启了民航世纪的新页面。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一、原子能技术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核能,进而开发出核能和核武器。

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能源产业和军事领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信息时代的革命。

计算机在科学、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航天与太空探索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探索太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拉开了太空探索的序幕。

随后,阿波罗计划将人类送上月球,进一步证明了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

如今,航天科技的应用已渗透到通讯、导航、气象观测和军事等多个领域。

四、互联网与通讯技术互联网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变得迅速而便捷,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技术,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云计算等。

五、生物技术20世纪后期,生物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等领域的发展,为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如今,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品、药品和其他产品。

六、材料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新材料,如塑料、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工业、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七、医学科技20世纪医学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心脏移植和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

此外,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八、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

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等,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同时,现代农业科技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美评出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20项

美评出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20项

美评出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20项200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于10月11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工程院秘书长致函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详细介绍了由美国工程院历时半年,与30多家美国职业工程协会一起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工程技术成就20项。

这20项成就是:1.电力系统电气化对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如果没有电力,20世纪的科技、经济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

2.汽车发明于19世纪,而大批量工业生产是20世纪。

小轿车、运货卡车成为全世界中程、近程主要运输工具,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

3.飞机发明于1903年,20世纪下半叶成为远程主要运输手段,大大拉近了城市、国家和洲际间距离。

4.自来水为人民提供干净和充足的饮用水,大大减少了疾病的传染,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

5.电子技术从真空管到半导体、集成电路,成为当代各行各业智能工作的基石。

6.无线电和电视虽然马可尼于1895年即表演了无线电的功能,但用于广播是1901年。

现在世界上看不到电视的是少数人。

7.农业机械化20世纪世界人口从16亿增加到60亿,如果农业没有实现机械化,很难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急剧下降,使更多人从事其他重要工作。

8.计算机当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建造出来后,当时人们估计全世界需求量不过几台,远远低估了它的能力和应用范围。

9.电话使家庭成员、公司之间在世界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保持瞬时联系,使地球变小,工作节奏加快。

10.空调制冷技术空调成为人们的健康、运输、食品保鲜的不可缺少的设施。

人们可以在地球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11.高速公路数万公里的多车道无红绿灯的公路使工程技术追求效率的梦想得以实现。

12.航天技术空间飞行是20世纪工程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3.因特网它的社会功能和灿烂前景到21世纪才能完全显示出来。

14.成像技术成像技术对医疗、诊断、天气预报、超声探测、地质勘探的作用有目共睹。

20世纪科学发明

20世纪科学发明

20世纪科学发明
20世纪是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时期,许多重要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以下是一些20世纪的科学发明:
1. 无线电:无线电技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发出来,它使得联系和通讯更加方便,促进了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2. 电视:电视技术让人们能够通过图片和声音了解遥远的世界,为娱乐、教育和新闻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媒介。

3. 飞机:飞机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旅行方式,也为军事活动提供了新的能力。

4. 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办公室和家庭的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许多科技领域的发展。

5. 药物:20世纪是医学科学的辉煌时期,许多新的药物被发现和应用,使得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有所提高。

6. 原子能:核能发电技术在20世纪中期开发出来,它成为可再生能源之一,也被应用于核武器等方面。

7. 卫星:卫星技术使得通讯、气象和导航等领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8. 克隆: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和掌握生命的规律,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合法性等方面的许多争议。

以上是一些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变化。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以下是关于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物理学和天文学1.相对论: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之后,爱因斯坦又发展了广义相对论,引入了引力概念,对宇宙学和黑洞的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2.量子力学:在20世纪早期,量子力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包括普朗克、玻尔、德布罗意、海森堡和薛定谔等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3.宇宙大爆炸理论:20世纪的末期,宇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宇宙是由一次大爆炸形成的,通过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科学家得到了很多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信息。

4.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的发现和研究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言,并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宇宙射线中存在着带电粒子,这项发现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5.热核反应和核裂变: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成功实现了热核反应,即核聚变。

后来,核裂变被发现,并且用于制造原子弹和核能发电。

第二部分:化学和生物学1.药物研究和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这是第一个成功应用的抗生素,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遗传学:20世纪的早期,奥古斯丁·默根和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遗传学家发现了基因和遗传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3.DNA结构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细胞学:20世纪,科学家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5.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和复制,为医学和农业带来了重大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最耀眼的12组科技成果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世纪,人类在本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它们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的面貌。

它们中有一些为科技界公认的重大成就,将在人类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20世纪初科学革命两大成就20世纪的科学是在19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如热力学与电磁学理论、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与细胞学说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世纪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导致了20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1、相对论1905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爱因斯坦在他26岁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不同于经典物理学的崭新的时空观和质(m)能(E)相当关系式E=mc2(此处光速C=3×108米/秒),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关于E=mc2,即物体贮藏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数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我们不妨打个比方说,1克物质全部转化成的能量,相当于常规状态下燃烧36000吨煤所释放的全部热能;或者说,1克质量相当于2500万度的电能。

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空间和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它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从1923年开始,爱因斯坦用他的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论的探索,企图建立一个既包括引力场又包括电磁场的统一场理论,虽然他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杨振宁和米尔斯于50年代创立了“杨—米尔斯场方程”,发展了所谓“规范场”的理论,使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统一场论可望在规范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2、量子力学1900年,普朗克创立了量子论,提出能量并非无限可分、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新观念。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1913年,玻尔把量子化概念引进原子结构理论。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谔分别建立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1928年,26岁的狄拉克提出电磁场中相对论性电子运动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场论,使包括矩阵力和波动力学在内的量子力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代末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继1905-1915年相对论建立之后对经典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学和固态物理学的发展,为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准备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生物学等的产生。

因此,量子力学可以说是20世纪最多产的科学理论,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世纪中后期5大科学成就30年代以来,物质基本结构、规范场、宇宙大爆炸、遗传物质分子双螺旋结构、大地构造板块学说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的创建,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更为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1、物质的基本结构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探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没有公共的基本单元。

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这种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

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一个核;1913年,玻尔指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于是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内部结合力的核物理学应运而生。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从此,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于是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

一方面,正电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继发现;另一方面,基本粒子还有其内部结构。

60年代以来,出现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层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诞生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至今方兴未艾,成果累累。

2、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发端于爱因斯坦。

他在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后,用它来考察宇宙的结构问题,于1917年提出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

1922年,弗里德曼提出的非静态宇宙模型,认为宇宙是可能膨胀的。

1929年,哈勃确定了星系红移(即退行速度)和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宇宙膨胀理论。

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宇宙爆炸说。

1948年,伽莫夫把核物理学的知识同宇宙膨胀理论结合起来,发展了大爆炸理论,并用它来说明化学元素的起源。

这一宇宙大爆炸理论在1965年发现的宇宙背景辐射现象和1998年哈勃望远镜探测到距地球120亿光年之遥的星系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DNA分子双螺旋模型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合作研究的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DNA是遗传基因的物质载体——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简称。

1915至1928年间,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坐落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着生物性状,从而创立了基因理论。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过去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直到1944年埃弗里等人通过实验才证明了遗传载体不是蛋白质,而是DNA。

1953年DNA分子结构双螺旋模型的建立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

60年代尼伦柏格等人破译了遗传密码,证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相同的——DNA的4种核苷酸碱基的序列代表了基因的遗传信息,决定着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作为基因载体的DNA是生命的后台指挥者,生命的一切性状通过受DNA决定的蛋白质来表现。

4、大地板块构造学说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在地质历史上的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巨大陆地,周围是一片大洋;中生代以来,这块古陆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成为现在的几个大陆和无数岛屿,原来的大洋则分割成几个大洋和若干小海。

大陆漂移说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地幔对流说(1928年)、海底扩张说(1961年)等阶段,到1968年勒比雄等提出了全球大地板块构造学说,建造了全球被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验证,特别是海洋地质学的有力支持。

5、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948年,申农《通讯的数学理论》、维纳《控制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的出版,标志着交叉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的诞生;1957年,古德等《系统工程学》的出版为系统工程论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新的交叉科学——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交叉科学不仅沟通了为数众多的自然科学学科,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沟通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它向人们提供了定量、精确和最优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世纪的5大尖端技术成果在科学的先导和生产的促进下,20世纪发展起来五大尖端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在能源、材料、自动化、海洋和环境等高新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核能与核技术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将产生和释放出远大于机械能、化学能等产生的能量。

核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清洁、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

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的链式核裂变反应。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2年第一颗轻核聚变的氢弹爆炸成功。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60年代以后,核电站进入实用阶段,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能源,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5。

核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材料、考古和环保等领域。

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开始大量生产,1947年比利发明了C14测定年代的方法,1951年开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疗癌症,70年代以来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广泛应用于临床,80年代初发展到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

2、航天和空间技术1903-1914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为动力的航行理论,奠定了航天学的基础。

1919年,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并于1926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的火箭。

1942年,布劳恩主持设计发射的液体军用飞箭成为二战后各国火箭发展的蓝本。

1957年,苏联用洲际导弹的火箭装置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时代”从此开始。

1961年,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人类首次飞向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

1971年,苏联建造空间站,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动基地。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成功,从此人类可以自由进出太空。

自50年代后期起,人类开始对月球和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遥远的行星际空间进行探测,至今已发射了100多颗空间探测器,去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

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06年,三极电子管的发明使电信号放大,从而使远程无线电通信成为可能。

1947年,第一只晶体管的诞生为电子电路集成化和数字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945年问世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第二代(晶体管,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第三代(集成电路,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和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初开始)等发展阶段,80年代开始对新一代的智能计算机、光学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向巨型化和微型化两极发展。

70年代中,巨型机的向量运算速度超过了每秒亿次;微机则进入了千家万户,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

当今,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3.9万亿次,而计算机互联网络则在2亿多网民的学习、研究、交流、贸易甚至娱乐等方面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激光技术1917年,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的辐射的过程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

1958年激光被发现。

1960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它用红宝石晶体做发光材料,用发光强度很高的脉冲氙灯做激发光源,在这种受激辐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超强光束就是激光。

继红宝石激光器之后,半导体激光器(1963年)、气体激光器(1964年)、自由电子激光器(1977年)乃至原子激光器(1977年)等相继问世。

5、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和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的最前沿领域。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阿尔伯和史密斯发现细胞中有两种“工具酶”,能对DNA进行“剪切”和“连接”;内森斯则使用工具酶首次实现了DNA切割和组合。

DNA的重组能创造性地利用生物资源,实现人类改造生物的遗传特征、产生人类所需要的生物类型的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