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镇痛药

合集下载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一、单项选择题:1.阿司匹林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和机理是()A.在外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B.在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C.在中枢激活吗啡受体D.在外周抑制感觉神经末梢E.阻断神经干2.保泰松的特点是()A.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B.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弱,毒性较小C.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D.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大E.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大3.临床上不用于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保泰松C.对乙酰氨基酚D.吲哚美辛E.布洛芬4.预防心肌梗塞可用()A.消炎痛B.阿司匹林C.醋氨酚D.保泰松E.萘普生5.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B.抑制环加氧酶的活性,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C.加强维生素K的作用D.降低凝血酶活性E.溶解血栓6.APC的组成是下列哪一项()A.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B.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可待因C.阿司匹林+氨基匹林+咖啡因D.阿司匹林+苯巴比妥+咖啡因E.阿托品+非那西丁+可待因7.感冒发热头痛可用()A.吗啡B.阿托品C.哌替啶D.阿司匹林E.可待因8.保泰松不宜长期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其原因是()A.抗风湿作用不强B.不良反应较多C.口服吸收不完全D.代谢产物毒性过大E.血浆半衰期长而致蓄积中毒9.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原理是由于()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B.对抗cAMP直接引起的发热C.抑制产热过程和促进散热过程D.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E.对抗前列腺素直接引起的发热10.抑制脑内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苯巴比妥C.安定D.氯丙嗪E.吗啡11.关于阿司匹林不正确的描述是()A.其抗炎作用与其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关B.可抑制血小板聚集C.胃肠道反应为其常见不良反应D.急性中毒时,可酸化尿液加速其排泄E.小剂量长期服用可预防心绞痛12.阿司匹林对哪类炎症有效()A.化学性炎症B.物理性炎症C.细菌性炎症D.风湿性炎症E.各种炎症都有效13.消化性溃疡者并不禁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安定C.保泰松D.水合氯醛E.乙酰水杨酸14.不属于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的情况是()A.过敏体质B.维生素K缺乏C.甲状腺机能亢进D.低凝血酶原血症E.十二指肠溃疡15.应用阿司匹林病人不易耐受的常见不良反应是()A.凝血障碍B.过敏反应C.水杨酸钠反应D.胃肠道反应E.心血管损害16.对解热镇痛药的描述哪点错误()A.解热作用是由于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B.镇痛作用是由于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C.羟基保秦松为保泰松体内代谢物D.吲哚美辛虽然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不良反应多,仅用于其他药疗不显的患者E.布洛芬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轻17.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的药物是()A.镇痛药B.解热镇痛药C.抗震颤麻痹药D.抗癫痫药E.镇静催眠药18.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致()A.消化道出血B.肝坏死C.心力衰竭D.呼吸抑制E.水钠潴留19.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脊髓胶质区B.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C.外周病变部位D.脑干网状结构E.大脑皮层中枢20.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肌梗塞的机制是()A.抑制丘脑下部前列腺素合成B.抑制周围组织前列腺素合成C.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防止血小板聚集D.增加血小板TXA2合成,防止血小板聚集E.增加前列环素前列腺素I2合成21.关于阿司匹林的描述,不正确者是()A.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B.其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与其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关C.可抑制血小板聚集D.常的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心律失常E.哮喘病人禁用22.下列描述哪项错误()A.中枢兴奋药过量引起惊厥B.保泰松临床用于退热C.颅通定镇痛作用比解热止痛药D.阿司匹林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诊断E.醋氨酚没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23.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退热止痛药()A.醋氨酚(扑热息痛)B.保泰松C.羟基保泰松D.消炎痛E.阿司匹林24.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苯巴比妥C.氯丙嗪D.苯妥英钠E.安定25.阿司匹林的降温作用与下列哪个部位有关()A.中枢神经系统B.外周神经系统C.交感神经系统D.副交感神经系统E.以上都不对26.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消炎抗风湿作用很弱的药物()A.保泰松B.扑热息痛C.阿司匹林D.布洛芬E.水杨酸钠27.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溶血性贫血C.凝血障碍D.过敏反应E.水杨酸反应28.下列哪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最大()A.阿司匹林B.强心苷C.对乙酰氨基酚D.苯巴比妥E.安定29.不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是()A.吗啡B.哌替啶C.扑热息痛D.可待因E.芬太尼二、多项选择题1.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过敏反应C.凝血障碍D.水钠潴留E.溶血性贫血2.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A.吗啡B.阿司匹林C.普萘洛尔D.氯丙嗪E.去甲肾上腺素3.长期使用可致消化性溃疡者有()A.利血平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可乐定E.消炎痛4.用于抗风湿的药有()A.阿司匹林B.保泰松C.吲哚美辛D.对乙酰氨基酚E.罗痛定5.阿司匹林哮喘的产生是()A.与阿司匹林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关B.以抗原一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C.白三烯等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生成增加D.促进前列腺素生成增多E.与阿司匹林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关6.阿司匹林与某些药物合用,产生的效应是()A.与双香豆素合用,增强其抗凝作用B.与速尿合用,水杨酸排泄增加,不易蓄积中毒C.与甲磺丁脲合用,增强其降血糖作用D.与皮质激素合用,抗炎与诱发溃疡作用均增强E.与氨甲蝶呤合用,可降低其毒性三、判断题1.对乙酰氨基酚除用于解热镇痛外,还可用于抗炎抗风湿。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十六章〕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十六章〕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十六章〕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0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10月11日确定为"()",并提出“()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号。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世界镇痛日,免除疼痛)2. 癌性疼痛患者要求应用三阶梯止痛方法使患者达到()时,()时,()时基本无痛。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夜间睡眠,白天休息,日间适当活动)3. 慢性疼痛的特点是,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具有()性;()性及反复性的点,临床较难控制。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持续,顽固)4. 个体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疼痛称为()。

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和()称为疼痛的耐受力。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疼痛阈,强度,持续时间)5. 急性疼痛伴随的血压升高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所致。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交感)6. 对疼痛的评估应采用综合评估。

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体格检查外,应评估疼痛病史、()、医疗史及()等。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社会心理因素,影响镇痛效果)7. 镇痛效果的评估是()疼痛的重要步骤,包括对疼痛程度、性质、和范围的再评佔,对治疗效果和()的评价。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效缓解,引起不良反应)8. 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于急性疼痛的患者、()、老人及()者尤为适用。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儿童,表达能力丧失)9. Prince-henry评分法主要适用于胸部大手术或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的患者,需要在()训练患者用()来表达疼痛。

16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教材课程

16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教材课程

剂,具有显著的抗炎抗风
湿和解热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抑制造血系统 过敏反应
MeO
O
CH2COH
N
C H3
C
Cl
O
Jiangsu University
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 氯芬那酸(clofenami acid)
作用特点: 本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相比,优点不多; 其中双氯芬酸作用最强,副作用较小,故常用。
Jiangsu University
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吸收(pH值) 血浆蛋白结合率80%~90% 代谢(肝脏代谢水杨酸的能 力有限) 碳酸氢钠可促进排泄
COOH O
O C CH3
胃肠道反应 凝血障碍 水杨酸反应 >5g 过敏反应 瑞氏综合症
解热镇痛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概述
一、 特点 化学结构不同类别,但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相
同; 镇痛作用较弱,无成瘾性; 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药物。
Jiangsu University
二 共同作用
1 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体温,而对正常者无作用; 2 镇痛作用: 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作用部位在外
1.解热镇痛 抗炎 抗风湿作用 2.预防心肌梗 塞和脑血栓的 形成(抑制血 小板聚集)
Jiangsu University
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
小剂量抑制
花生 环氧酶 四烯酸
阿司 高浓度 抑制血管壁PG合成酶
匹林
PGI2 合成减少

16镇痛药详解

16镇痛药详解

(2)抑制呼吸:对呼吸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 降低。剂量增大,呼吸抑制作用增强。呼吸抑制 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3)镇咳: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 (4)其他: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产生缩瞳作用。 针尖样瞳孔是吗啡中毒的特征。可兴奋延髓催吐 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临床应用】
1.急性锐痛:常替代吗啡用于创伤、手术后疼 痛、晚期癌症等各种锐痛;胆、肾绞痛需合用解 痉药阿托品。用于分娩止痛时,临产前2~4小时 内不宜使用。 2.麻醉前给药:哌替啶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 术前紧张、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 3.人工冬眠:哌替啶与氯丙嗪、异丙嗪配伍组 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 4 .心源性哮喘:可替代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
毒品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中国的鸦片与罂粟,都是在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贡给 中国皇帝而逐步流传。当时,鸦片作为一种药物输入,罂 粟则是作为一种名贵的观赏花草。唐至明600余年,罂粟 与鸦片的药理与作用被历代名医日益认识并逐步推广。一 些中医开始利用罂粟籽和壳作为与其它中药配伍的药材。 明朝,在追求享乐的氛围中,鸦片成了贵族热衷的“神 品”,逐步形成了一个吃鸦片的阶层。鸦片从药用品蜕变 为奢侈品。清朝初年,吸食鸦片之风由台湾、厦门等地传 入内地,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不良习俗。清朝中叶后,鸦 片贸易成为西方列强对华政策。到1835年,据估计中国 吸毒人数已经剧增到200万人以上,吸食者几乎包罗各种 职业、各个阶层。 19世纪30年代后期,鸦片问题开始动 摇清朝封建统治基础,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 有 的学者推测,在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吸毒者可能超过 400万人。
【不良反应】
1.副作用:治疗量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 心悸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2.成瘾性:较吗啡轻,但仍需按照《麻醉药品 管理办法》控制使用。 3.急性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偶有震 颤、肌肉痉挛,甚至惊厥。纳洛酮可对抗呼吸抑 制,但不能对抗中枢兴奋症状,中毒解救时可配 合抗惊厥药。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六章习题

10.使用了丙泊酚对患者实施镇静后,护士应注意观 察患者的() A、免疫功能 B、胃肠道功能 C、呼吸状态 D、体温 E、小便量 正确答案:C
11.使用右旋美托咪实施镇痛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抗焦虑作用 B、作用机制在于迅速竞争性结合并激动α2受体 C、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减少使用量 D、应静脉快速推注 E、用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D
15.患者,56岁,肝硬化,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出血, 接受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目前镇静剂不适合的给 药方式是()
A、静脉输注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硬膜外注射 E、口服 正确答案:E
16.患者,60岁,肝癌晚期,医生开出阿片类镇静药 物S.O.S的处方。在使用该药物前,护士应评估患者 A、血压 B、呼吸 C、心率 D、皮肤颜色 E、恶心程度
3.阿司匹林镇痛的机制是() A、抑制受伤局部前列腺素的产生 B、与阿片受体相结合 C、麻醉感觉神经 D、抑制免疫反应 E、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感知 • 正确答案:A
4.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镇痛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 者是否出现() A、嗜睡 B、呼吸加快 C、血压升高 D.胃肠道出血 E、心率加快 正确答案:D
5.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 出现()
A、血压升高 B、呼吸抑制 C、胃肠道出血 D、心律失常 E、嗜睡
正确答案:B
6.使用局麻类镇痛药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 出现() A、胃肠道出血 B、躁动 C、小便减少 D、低血压 E、皮肤花斑纹 正确答案:D
7.对于镇静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首先使用非药物方法 B、现镇静后镇痛 C、根据病情选择方法结合使用 D、药物和非药物方法结合使用 E、持续监测镇静程度 正确答案:B

第16讲 解热镇痛抗炎药重点

第16讲  解热镇痛抗炎药重点
2018/10/11 29
抗痛风药
自学
2018/10/11 30
思考题
1.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如何? 2. 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机理 及防治? 3.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镇痛作用及临 床应用的比较有何不同? 4. 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 的比较有何不同?
2018/10/11 31
COX-1 COX-2 生成 固有的 需经诱导 功能 生理学: 生理学:妊娠时PG合成增加 保护胃肠 病理学:生成蛋白酶、PG及 调节PL聚集(TXA2) 其他致炎介质,引 调节外周血管阻力(PGI2) 起炎症 调节肾血流量分布(PGI, PGE) 抑制剂: 选择性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 美洛昔康、尼美舒利 吡罗昔康 萘丁美酮 非选择性 萘普生、布洛芬、双氯酚酸钠
2018/10/11
23
布洛芬
作用特点 具有较好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因其胃肠道反应较轻,易于耐受而较常用。 布洛芬缓解胶囊——芬必得 常用于镇痛
2018/10/11
24
萘普生、酮洛芬
与布洛芬同类药,其作用、用途均相似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美洛昔康。
作用特点 吡罗昔康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 节炎疗效与阿司匹林相同而不良反应较少,患者 易耐受,血浆t(1/2)长(36-45h),用量小,每 天服1次(20mg)。 美洛昔康对 COX-2 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抗炎 作用强而副作用小,适应症与吡罗昔康同。
应用阿司匹林的“四宜六不宜”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2018/10/11
20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别名】 百服宁 ;必理通 ; 醋氨酚; 扑热息痛; 泰诺止痛片 ; 退热净 ; 雅司达 ,泰诺林,泰诺,对乙酰氨基酚,斯耐普,一粒清

16 解热镇痛抗炎药

16 解热镇痛抗炎药

表20-2 NSAIDs对COX-1 与COX-2的IC50 (nM)及COX-2/COX-1比值
药物 COX- 1 COX-2 COX-2/ COX- 1
吡罗昔康
替诺昔康
5.3
20
175
322
33
16
吲哚美辛
美洛昔康
0.21
0.214
6.4
0.171
30
0.8
双氯酚酸
氟比洛芬
0.86
15
1.9
4760
保泰松 phenylbutazone
(布他酮 butazolidin)
羟布宗 oxyphenbutazone
Actions
☆ ☆
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 抑制PG生物合成。
Uses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痛风(促进尿酸排泄)(羟布宗无此作用)。
Adverse reactions
发生率:10%-45%,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胃肠反应
水钠潴留
者禁用。
溃疡病患者禁用。
促进钠、水重吸收。高血压、心衰患 皮疹、剥脱性皮炎、粒细胞↓、血小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过敏反应
板↓、再障。
肝肾损害
所致。
甲状腺肿大及粘液性水肿 抑制甲状腺摄取碘
非普拉宗(feprazone) 血浆半衰期较保泰松明显缩短,2230小时抗炎镇痛作用强,胃肠道反 应减少。
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物作用特点 :控制症状,不能根治。
膜磷脂
NSAIDs PLA2 糖皮质激素

环加氧酶
花生四烯酸
5-脂氧酶
PAF拮抗剂 -

5第15+16章 镇痛药+解热镇痛药

5第15+16章 镇痛药+解热镇痛药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嗜睡、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2.神经系症状:大量致幻觉、噩梦、思维及发音障碍, 甚至惊厥。 3.心血管反应:大量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外周血 管阻力增加等,不宜用于急性心肌梗塞者。 4.抑制呼吸:大量时出现,纳洛酮可对抗之。 5.身体依赖性:很小。属非麻醉药品。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药名
镇痛 镇 静
哌替啶 1/10 ++
人 芬太尼 工 合 成 美沙酮 品 曲马朵
++ + ++ + +
+
++ + ++ + + +
+
100
++ + + +
++
1 1/3 强痛定 1/3 埃托啡 1200
安那度 1/5
止痛、麻醉前用药、人工 冬眠、心源性哮喘 1-2 止痛、强化麻醉(神经安 定镇痛术与氟哌定合用) 3-5 止痛(禁分娩) 4-8 止痛 3-6 止痛 1-2 2 止痛、戒毒 2-4
1、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各有何特点? (可从作用强度、相对毒性、穿透力、应用、不 良反应几方面比较) 2、表麻、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腰 麻各选什么药为好? 3、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用于镇静、催眠的首 选药? 4、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在作用、用途上有何异 同?
第 16

目的要求
[作用]
1、镇痛:比吗啡强6000~1万倍,肌注10µ g或舌下含 化20 µ g几分钟可减轻疼痛。镇痛剂量少见呼吸抑 制。 2、镇静作用:明显
[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心源性哮喘
◇需强心、利尿、扩血管、扩张支气管等综
合治疗
◇ 机制:
△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 中枢镇静,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短促的呼吸
☆ 止泻
消耗性腹泻。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PPT文档演模板
机制: 平滑肌张力↑,蠕动↓ 括约肌张力↑,内容物通过受阻 抑制消化液分泌,使消化减慢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胆道: 收缩(Oddi氏括约肌),引起胆绞痛
◇ 支气管: 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哮喘禁用
◇ 膀胱: 括约肌张力↑,引起尿潴留
◇子宫: 抑制子宫收缩,延长产程 妊娠分娩禁用
2、解热抗炎镇痛药(阿司匹林等)
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镇痛作用较弱, 同时兼有解热、抗炎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镇痛药
定义: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 统特定部位,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 • • 来源及构效关系:
阿片—— 罂粟浆汁的干燥物 人工合成—— 哌替啶、美沙酮
PPT文档演模板
1. 在你的生活过程中是否感受过疼痛?疼 痛时你有什么样的反应(行为和情绪)? 2. 疼痛时,你是否用过止痛药?药物的名 字是什么? 3. 疼痛有什么样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体没有痛觉行不行,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疼痛概述
• 疼痛:多种原因所致、使患者感受痛苦的一种症状 • 分类:快痛(剧痛、锐痛)和慢痛(钝痛) • 病理生理意义:疼痛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但剧烈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吗啡
体内过程
☆ 口服给药,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低 ☆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好 ☆ 可透过胎盘 ☆ 少量进入脑内 ☆ 肝脏代谢,肾脏排出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药理作用
☆ 1、中枢作用 (1) 镇痛、镇静、欣快感: 特点: ☉ 强大,各种痛有效;
第16章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
– 罂粟 – 用于镇痛、止咳、止泻、抗焦虑和催
眠 – 1806年,提纯吗啡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含阿片生物碱类植物: 罂粟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阿片受体
•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 灰质的阿片受体与疼痛刺激的传入、整合及 感受有关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16章镇痛药
第16章镇痛药
不良反应
1、 治疗剂量下:
恶心、呕吐、便秘、胆绞痛; 眩晕、嗜睡、呼吸抑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2、耐受性 依赖性:
◇ 身体依赖性 (戒断症状) ◇ 精神依赖性 (心瘾) 停药; 美沙酮和二氢埃托啡序贯交替使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3、中毒及其解救
☆症状 : 昏迷、瞳孔针尖样、呼吸高度 抑制、血压↓、休克。
第16章镇痛药
布桂嗪
又名强痛定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多用于神经痛、炎 症性痛、外伤痛、痛经、癌疼痛等,可成 瘾。
罗通定
治疗钝痛,分娩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失眠等 无依赖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阿片受体拮抗剂
☆ 纳洛酮
本身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 对各型阿片受体有拮抗作用 吗啡中毒: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消除呼吸抑 制和血压下降等 吗啡成瘾者:与吗啡竞争阿片受体,迅速诱发戒 断症状
疼痛也可带给病人极大痛苦,且常伴随情绪、心血管、 呼吸等异常,甚至休克
• 临床意义: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具有诊断意义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疼痛与痛觉传导通路
伤害性刺激
痛觉感受器 脊髓
边缘系统
情绪反应
大脑皮质
疼痛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缓解疼痛作用的药物分类
1、镇痛药:
作用于CNS,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减轻由疼 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不安 等;其中大部分为麻醉性(成瘾性)镇痛药
◇ 可引起胆内压升高 ◇ 对子宫无明显影响,不延长产程 ◇ 大剂量引起支气管收缩
• 心血管 作用同吗啡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用途
•镇痛
代替吗啡用于各种剧痛(限于其成瘾性) 可用于分娩止痛(临产前2-4小时不宜使用)
• 麻醉前给药 • 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度冷丁、氯丙嗪、异丙嗪 • 心源性哮喘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3、心血管系统
◇ 扩张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促进组胺释放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 扩张脑血管,引起颅内高压
抑制呼吸,体内CO2蓄积, 脑血流量增加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临床应用
☆ 镇痛
因有成瘾性,一般仅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时
的急性锐痛。
胆绞痛和肾绞痛:加用M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 对于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如果血压正常, 可用吗啡止痛 禁用于分娩止痛
◇ 类型:μ、κ 、δ 、σ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 内源性阿片样活性物质 (内源性阿片肽 )
◇ 脑啡肽:甲啡肽
亮啡肽
◇ 内啡肽:β-内啡肽 ◇ 强啡肽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镇痛机制
内源性抗痛系统
•脑啡肽神经元 •内源性阿片肽 •阿片受体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感觉神经元
• 受体密度最高的边缘系统以及蓝斑核,与情 绪及精神活动有关
• 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可能与缩瞳有关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延脑的孤束核处的阿片受体与药物引起的镇 咳、呼吸抑制、中枢交感张力降低有关。 ◇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等部位 的阿片受体与胃肠活动有关。肠肌本身也有阿 片受体。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 死的主要原因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3)镇咳:
作用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中枢
(4)其他:
• 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 针尖样瞳孔(中毒表现)
缩瞳
• 兴奋脑干催吐化学感受区 恶心、呕吐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2、平滑肌兴奋作用
◇ 胃肠道:止泻甚至可以引起便秘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口干、眩晕、出汗、 心悸、体位性低血压、成瘾性。
☆ 禁忌症与吗啡同。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芬太尼
强于吗啡100倍,用于各种剧痛,成瘾性小
美沙酮
药效与吗啡相当,口服同样有效, 成瘾性发生慢,戒断症状轻,且易治疗。 代替吗啡用于镇痛和戒毒.
第16章镇痛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16章镇痛药
学习要点:
1. 重点掌握吗啡和度冷丁的药理作 用, 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应用时注 意的问题以及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
及临床用途。 2. 了解其他人工合成镇痛药的作用 特点. 3. 了解纳洛酮的作用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请思考以下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喷他佐辛(镇痛新)
激动κ、σ受体,拮抗μ受体,成瘾性很 小,用于各种慢性剧痛。为非限制性镇痛 药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曲马朵
强度与喷他佐辛相似 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不影响心血管功能, 不产生便秘等副作用 用于中度和急慢性疼痛的镇痛 可能有成瘾性
PPT文档演模板
• 用于中枢性镇咳和中度疼痛镇痛 • 注意: 本药亦具成瘾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第2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 CNS
哌替啶(度冷丁)
◇ 镇痛(为吗啡的1/10)、镇静、欣快感、
呼吸抑制(弱)、恶心呕吐,成瘾性弱于吗 啡
◇ 无明显镇咳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 平滑肌 (弱)
◇ 中度提高胃肠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但无 止泻作用也不引起便秘
•接受神经元
•含脑啡肽 的神经元
•S •SP •SPP
•E •E
•E
•SP •阿片受体
•冲动传 入脑内
PPT文档演模板
•E:脑啡肽;SP:P物质
第16章镇痛药
• 疼痛刺激
感觉神经末梢兴奋 释
放兴奋性递质(P物质)
递质与接受
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
痛觉冲动传入
脑内
• 感觉神经元末梢上存在阿片受体
• 含脑啡肽的神经元释放脑啡肽,后者与阿片 受体结合,减少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从 而防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
☉ 提高对痛的耐受及感受欣快, 处于“痛而不苦”的状态;
☉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
主要部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PT文档演模板
第16章镇痛药
(2 )抑制呼吸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抑制脑 桥呼吸调整中枢
•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 通气量减少
•急性中毒:呼吸频率可降至3 ~ 4次/分 可用中枢兴奋剂拮抗
死因:呼吸麻痹 ☆ 措施: 人工呼吸、给氧、纳洛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