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档案编号规则

工业企业档案编号规则
工业企业档案编号规则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为深化企业档案业务管理,提高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特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本规则规定了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类目设置及其所含基本范围。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全国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组织案卷和排架管理。交通、邮电、建筑施工、农林和商业服务等企业栾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约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第四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入上述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

第五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类目按照企业管理职能和档案特点设置(详见附表),附表中设置的二级类目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基本二级类目,企业可结合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二级类目。

第六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以下类目设置,参照附表中的基本范围,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确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层次不宜过多。

第七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的设置方法如下:

1、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一般按问题或组织机构设置;

2、产品、设备仪器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按产品和设备仪器种类或型号设置;

3、科学技术研究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按课题性质或课题设置,

4、基本建设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技工程性质或建筑项目设置。

5、会计档案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按文件形式(名称)设置;

6、干部职工档案类的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按干部、工人分别设置、干部档案类目设置按《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中的类目标识符号不作统一规定。

第九条、声像、照片或其他非纸质载体形式的档案,其形成、反映的内容和作用与纸质裁体档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不单独设置类目,可视其内容特征同纸质档案对应分类编号。考虑其载体形式和保管要求不同,应分库保管,其他则不作统一规定。

第十条、本规则于1992年起执行,这之前形成的档案,已经整理组卷的维持不动。

第十一条、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分类编号方案。

第十二条、本试行规则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附表:《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

统战工作

民主党派工作,无党派人事工作,港澳台工作,华侨工作,民族事务,宗教事务等。

纪检工作党风治理,党纪检查,案件审理,信访工作等。

工会工作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民主管理,劳动竞赛,劳保福利,女工工作,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等。

共青团工作

组织建设,政治思想教育,团员大会,团员管理,团费管理,青少年工作等。

协会工作各专业学会、协会工作,各群众团体活动等。

行政管理类行政事务

企业综合性行政事务工作,厂务会议,厂长(经理)办公室工作,文秘工作,机要保密工作等。

公安保卫

社会治安,武装保卫,枪支弹药管理,民兵工作,消防,交通管理,刑事案件审理,人防工作等。

法纪监察法律事务,政纪监察,违纪案件审理等。

审计工作各专项审计工作活动等。

人事管理

干部管理,工人招聘、录用、调配工作,企业劳务出口工作等。

教育工作

普通教育,中专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幼儿教育等。

医疗卫生卫生监督与管理,职工防病治病,计划生育工作等。

后勤福利

职工生活福利,食堂,商店,幼儿园,农牧副业,职工住房,企业第三产业等。

外事工作企业涉外活动。

经营管理类经营决策

企业改革,重大经营战略性决策,企业发展规划,方针目标管理等。

计划工作

企业中、长期计划,年(季)度计划,各项专业发展计划,

全面计划管理工作等。

统计工作各种统计报表,企业综合性统计分析工作等。

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价格管理,会计管理,资金流通等。

物资管理物资供应,仓库管理,废旧物资回收与修旧利废等。

产品销售

市场分析,用户调查,产品销售,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工

作等。

企业管理

企业普查,企业整顿和企业升级,经济责任制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等。

生产生产调度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工作等。

质量管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等。劳动管理劳动定额、定员,劳动调配,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等。能源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节能降耗工作等。

技术管理类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处理,职工安全教育等。

科技管理

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管理,技术引进,技术革新和采用新技术,合理化建议等。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检测与控制,污染治理等。

计量工作各种计量检测工作。

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各种标准档案。

档案和信息管理

企业档案工作,各类数据管理,电子计算机系统,情报工作,图书资料工作等。

产品类产品档案二级类

目按产品种类或

型号设置

同一产品型号内,包含产品从开发、设计、工艺、工装、加工制造、检验、包装、商标广告和产品评优的全过程。

科学技术研究类科研档案二级类

目按课题设置

同一科研项目内,包含课题立项、研究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成果报奖、推广应用等项目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

基本建设类基本建设档案二

级类目按工程项

目或建筑项目设

同一工程项目内,包含工程的勘探测绘、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创优的全过程。

设备仪器设备仪器档

案二级类目

同一设备仪器内,含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修理和设备管理等全过程。

类按设备种类

或型号设置

会计档案类凭证各种会计凭证。帐薄各种财务帐薄。报表各种财务报表。其他

干部职工档案类

干部档案工人档案离退休职工

档案

死亡职工档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DB37/T180-93 山东省地方标准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类目标识、案卷排架、档号编制及编制检索工具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档案管理。交通、建筑施工、电力、邮电、农业、林业和商业服务等企业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3792.5档案著录规则

3 名词术语

3.1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生产、科研及经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2 档案分类是根据档案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档案区分为不同类别的逻辑方法。

3.3 类目标识识别与区分档案类别的符号。

3.4 档号档案的编号。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

3.5 目录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条目组合,是档案检索和报导的工具。

3.6 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4 档案分类

4.1 分类原则以企业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4.2 一级类目的设置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

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入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

4.3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的设置二级类目按照企业管理职能和档案的形成特点设置,如附录A(补充件),附录A中设置的二级类目,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基本二级类目,企业可结合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二级类目。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以下类目设置,参照附录A中的基本范围,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确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层次不宜过多。

4.3.1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时间--问题(机构)分类设置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

4.3.2产品类档案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产品型号设置,四级类目按产品结构或产品、工艺、工装设计文件材料的内容设置。

4.3.3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课题性质设置,三级类目按课题设置。

4.3.4基本建设类档案二级类目按工程性质或用途(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设置,三级类目按建筑项目设置,四级类目按子项工程或专业分工设置。

4.3.5设备仪器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性能、用途)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特大型企业的分厂、车间规模较大,设备数量多,可按分厂或工艺流程设置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四级类目。

4.3.6会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其他四个二级类目,会计凭证下设现金、银行转帐凭证、销售凭证、成本核算凭证等三级类目,会计帐簿下设会计总帐、现金日记帐、销售利润明细帐等三级类目,会计报表下设年度会计报表、月(季度)会计报表等三级类目。

4.3.7干部职工档案按干部、工人分别设置二级类目,共设置干部、工人、离退休职工、死亡职工档案四个二级类目,三级类目按干部、工人个人进行设置。

5、类目标识

5.1 一级类目采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C、D、E、F、G、H、I、J……依次标识。亦可采用阿拉伯数字0~9或01~99标识。

5.2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采用阿拉伯数字1~9或01~99标识。产品、科学技术研究、设备仪器、基本建设类档案亦可直接采用型号或项目代号标识相应级类目。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会计档案类档案要将年度号编入分类类目标识中。

5.3 阿拉伯数字标识的类目层次中间用间隔号"?"隔离开,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加间隔号。

5.4 标识示意

A 党群工作(一级类目)

A02 组织工作(二级类目)

A02?04?1988 组织结构设置(三级类目)

01 党群工作(一级类目)

01?02 组织工作(二级类目)

01?02?04?1988 组织结构设置(三级类目)

6、案卷排架

企业档案按大类分别排架,大类之间不得交叉混排。

6.1 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大类、年度、问题排架,即把同一大类的案卷首先按年度分排,在各年度内,再将同一问题的案卷按长久、定期顺序排列。亦可按大类、年度、保管期限排架,即在各年度内将同一保管期限案卷按问题顺序排列。

6.2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分别按大类、项目(一个产品、一个课题、一项工程、一台设备仪器)排架。对于分阶段和项目更新、改造、维护、维修中形成归档的文件材料,采取预留空位或倒架的方式保持项目档案的完整、系统。

6.3 会计档案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分别进行排架。

6.4 干部职工档案案卷的编号和排架方法,按中组部、劳动部、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7 档号编制

7.1 企业档案的档号由分类号、案卷号组成。

7.2 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会计档案类档案,分别按年度编写案卷顺序号,一个年度一个案卷流水号。

7.3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分别以最低分类类目编写案卷顺序号,便于补充案卷。

7.4 分类号与案卷号中间用间隔号"-"隔离开。

7.5 档号示意如附录B(补充件)所示。

8 检索工具

8.1 企业要依据本标准设置十个一级类目,结合各类档案管理的特点,对企业档案进行登记著录,建立企业档案检索体系。

8.2 企业档案应建立总目录、分类目录、底图目录等三种书本式目录和文件级卡片式目录。

8.2.1 企业档案总目录,亦称总登记帐,主要是对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案卷进行登记著录。登记著录时,按照归档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案卷为单位进行流水登记著录。

8.2.2 企业档案应建立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科学技术研究、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干部、工人、离退休职工、死亡职工档案等十五种分类目录。分类目录要严格按照各类档案案卷的排架顺序进行登记著录。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在编制分类目录时,分别在每一最低分类类目后面预留一定空位,以便补充案卷。

8.2.3 底图是根据其制成材料和保管利用的要求,对应其蓝图整理顺序,单独平放排列的,应建立一套相应的登记目录。底图目录要对应其蓝图的整理顺序按张进行登记著录。

8.2.4 企业应依据GB3792.5,对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以单份文件为著录对象建立卡片式目录。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已经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2012年12月17日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 (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

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QP/JMGE 03-XX-0010-A/0-2007 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2007-01-20发布 2007-01-20实施 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前言 本流程为规范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档案分类编号工作,根据公司的实施情况,并参照ISO/TS16949相关要求制定。 本规定由信息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流程起草人: 本流程审核人: 本流程批准人:

企业标准 Q/JMGE52001--2006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档案的分类整理,组织案卷和案卷排列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档案管理。 2 引用文件 3定义 无 4 职责 4.1 信息部 4.1.1负责对已入库的档案进行档案的分类整理、编号,并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的管理与开发利用. 4.1.1.1 档案的分类 4.1.2.1将文件材料按其产生年代分开; 4.1.2.2 按《档案分类表》的一级类目划分成十大类; 4.1.2.3在一级类目下按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分类划分开,然后按公司《档案分类表》中的二级类目继续往下划分; 4.1.2.4在第一、二级类目划分完毕,按(内容)分类编写档案案卷顺序号(采用流水号的编排方式); 4.2 档案的编号方法 4.2.1 公司档案各级类目代表统计表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每一级类目之间,用“-”隔开; 4.2.2 一级类目采用“十进位”编号制标识,即十个一级类目用阿拉伯数字从0-9顺序标识; 4.2.3 二级类目同样采用“十进位”编号制,从01号开始标识。 4.2.4 三级类目的设置,则是按立卷单位档案数量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4.2.5档案案卷号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流水号之间不能重号、缺号。 4.2.6公司档案分类编号确定之后,一般不能随意改动,要保持相对稳定 4.3 公司各类档案编号示意: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员工档案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人事档案是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职务任免、岗位变动、任职资格、业务技能、政治表现、工作业绩、工资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档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四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档案和其他员工档案进行分柜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存放于组织部门。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人事档案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服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接受集团公司、公司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六条档案管理员职责:

(一) 对人事档案及档案材料进行收集鉴别、及时整理、有效保护; (二) 办理人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 (三) 为有关部门提供人事档案情况并办理其它有关事宜; (四) 做好员工档案的保护工作; (五) 定期向公司档案室移交档案回执及其它归档资料。 第三章人事档案保密规定 第七条? 涉及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规定,不准向无关人员谈论个人档案内容。 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档案材料。不得擅自泄露档案内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材料归档规定 第八条人事档案的内容及分类归档 (一) 履历材料

包括:?履历表(书)、简历表;登记表;普通高中、初中学生毕业登记表;更改姓名材料;就业登记申请书;?委托存档登记表(寄存人事档案登记表);失业转就业育龄人员婚育情况登记表。 (二) 自传材料 包括:本人书写的叙述本人经历、思想变化过程、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内容的材料。? (三)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包括:鉴定表(含自我鉴定);组织正式出具的职工表现材料;考核登记表。? (四) 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 包括:报考高校的登记表;能反映一定专业(技术)的毕业生登记表;学历证明、学位证书(证明);学习(培训)成绩表、成绩单;套改、晋升、聘任技术职务的材料;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表、审批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着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等目录。 (五) 政审材料 包括:审查职工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

公司文档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部)文件 公司文档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文件、档案的管理;增强文件、档案安全性和保密性;规范公司文件、档案格式;统一文件、档案程序,特制定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办法。 2 格式的规范 公司文件、档案的格式包括:台头、字体、编码,要作到统一、规范,公司对外联系、内部行文按照统一的格式,一律要求计算机打印后送发,不得手写。公司设置专用服务器,将各项文件、档案的格式及要求置于该计算机服务器上,员工随时调用。 3 档案区分 重要文件及电子邮件,须拷贝或发送到办公室。由办公室将公司文件、档案进行分期、分类、分级管理,按不同的文件、档案格式编制编码,编码作到明确、统一,方便使用、存档、调阅,并控制使用和调阅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文档分类管理 公司建立各类文档的目的,一是通过文档可了解公司整个发展情况,二是便于查找、使用。根据公司经营范围,文档可分为几类如下: 4.1 行政类 ⑴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交流文件、会议纪要、重要函件; ⑵机要文件:股东会/董事会会议纪要、决议等材料;审计报告、商业密件以及不可随意复印的文件或传阅的文件等; ⑶公司的宣传材料、简介、刊物等;

⑷公司人事档案,各项人事记录; ⑸行政产生的各项记录,资产、设备说明书、驱动盘等。 4.2 技术类 ⑴技术文档/开发平台/产品代码/产品研发测试过程文档和记录; ⑵技术资料:与工作有关的开发工具及技术参考和学习资料。 4.3 商务类 ⑴非经营协议:公司之间合作、协作协议; ⑵经营合同: ①用于公司的租赁、通讯以及办公方面的合同、协议; ②商务经营活动合同,包括正式合同、内部合同、采购合同以及合同执行过程记录等; ⑶客户档案:以客户为单位,自与该客户建立联系开始,除基本情况外,记录每一次活动及每一项合同执行情况。 ⑷媒介档案:每一家媒介建立独立档案,除基本情况外,记录每次合作或采购活动情况。 4.4 项目文档 从销售立项到完成全过程的项目正式文件和沟通备忘文件,全部独立存档。 4.5 产品运营资料文档 公司外部托管的服务器上的所有内容均由产品经理每周备份一次,刻录光盘交给办公室保管。 5 文档编号规则 ⑴常规文件编号规则: 公司名称缩写+文档类别头一个字母+具体类别+顺序号(3位)。 如: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纪要一份:CJ-AM-总经理办公会纪要-006 ⑵项目文档编号规则: 项目编号+具体类别+顺序号(3位) 如:XX项目沟通会议纪要一份:20110916-XS-沟通会议纪要-01 ⑶公司运营管控文档编号规则: 公司名称缩写+文档类别头一个字母+顺序号(3位)。 如:CJ_AM_RR_04,“CJ”代表公司;“AM”代表所属科目-行政管理;“RR”代表类别-规章制度;“04”代表顺序号 具体科目分配如下: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2007-11-30 15:21:30 DB37/T180-93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类目标识、案卷排架、档号编制及编制检索工具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档案管理。交通、建筑施工、电力、邮电、农业、林业和商业服务等企业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3792.5档案著录规则 3 名词术语 3.1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生产、科研及经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2 档案分类是根据档案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档案区分为不同类别的逻辑方法。 3.3 类目标识识别与区分档案类别的符号。 3.4 档号档案的编号。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 3.5 目录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条目组合,是档案检索和报导的工具。 3.6 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4 档案分类 4.1 分类原则以企业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4.2 一级类目的设置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入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 4.3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的设置二级类目按照企业管理职能和档案的形成特点设置,如附录A(补充件),附录A中设置的二级类目,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基本二级类目,企业可结合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二级类目。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以下类目设置,参照附录A中的基本范围,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确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层次不宜过多。 4.3.1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时间--问题(机构)分类设置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 4.3.2产品类档案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产品型号设置,四级类目按产品结构或产品、工艺、工装设计文件材料的内容设置。 4.3.3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课题性质设置,三级类目按课题设置。 4.3.4基本建设类档案二级类目按工程性质或用途(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设置,三级类目按建筑项目设置,四级类目按子项工程或专业分工设置。 4.3.5设备仪器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性能、用途)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特大型企业的分厂、车间规模较大,设备数量多,可按分厂或工艺流程设置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四级类目。 4.3.6会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帐

档案实体分类编号规范

附件三 档案实体分类编号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和《邮电工业档案实体分类编号办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1.2档案分类原则, 是以公司全部档案为对象, 根据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形成特点, 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 档案类别的设置 2.1 档案的类别共设置十个大类, 即: 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 2.2 根据职能活动和档案形成的特点, 每个大类下设置若干个二级类目( 属类 ), 不设置三级类目( 详见附表 )。 2.3 录音、录像、照片、计算机软盘( 磁盘 )和其它非纸质载体形式的档案, 其形成和反映的内容、作用与纸质载体档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单独设置类目, 视其内容特征同纸质载体档案对应分类编号。 2.4 各部门根据分类办法组织整理案卷, 以利于分类标识和管理。 3 分类标识方法 3.1企业档案实体分类的标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顺序标识一级类目( 大

类 );采用阿拉伯数字“双位制”标识二级类目( 属类 )。 3.2 档案实体排架和编号要反映十个基本大类, 从实际出发, 做到科学合理, 经济实用, 保证利用档案的系统性、有效性。 3.2.1党群工作类(A)、行政管理类(B)、经营管理类(C)、生产技术管理类(D)的案卷排架, 按大类一年度一属类进行排列, 不区分保管期限特征(?但同一属类内按照永久、长期、短期顺序排列 ),案卷顺序号按大类流水编号,流水号编制到“999”时, 重新从“1”另行编号, 并用案卷目录号加以区别。 档案编号( 档号 )由全宗号、目录号、分类号、案卷顺序号构成 (全宗号是档案馆给企业的编号,故企业暂不标识 )。 档案编号( 档号 )标识举例示意: A1. A12. 010 ┃┃┃┃ ┃┃┃┃ ┃┃┃┗━━━━案卷顺序号 ┃┃┃ ┃┃┗━━━━━━━━分类二级类目( 属类代号 ) ┃┗━━━━━━━━━分类一级类目( 大类代号) ┗━━━━━━━━━━━━目录号(A类的第一本目录) 3.2.2 产品类(E)、科研类(F)、基本建设类(G)、设备仪器类(H)的案卷排架

文件编号规范

保密级别: 公司内部 传阅范围: 公司内部 文件编号规范 20030311发布20030311实施

修改历史记录 序号更改单号版本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目录 1 目的 (4) 2 使用范围 (4) 3 编号办法 (4) 3.1 公司名称及项目名称约定: (4) 3.2 日期表示 (4) 3.3 文件版本编号 (4) 3.4 技术文件命名 (5) 3.5 其他文件的编号 (6) 3.5.1 公司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 (6) 3.5.2 合同协议 (6) 3.5.3 传真 (6) 3.5.4 电子邮件的命名规则 (7) 3.5.5 外来文件 (7) 3.5.6 对外发文 (7) 3.5.7 会议纪要 (7) 3.5.8 其它文件 (8) 3.5.9 文件附件 (8) 4 编号管理 (9)

1 目的 确保公司重要文件具有唯一编号,便于文件的识别、追溯和控制,保证公司文件体系有效运转。 2 使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文件的编号管理和控制: a)技术类文件:是指在公司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与技术 有关的各类文件和资料。 b)其他文件:包括公司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合同协议、传真等; c)编号文件包括纸介文件以及电子文件。 3 编号办法 3.1公司名称及项目名称约定: 公司全称为:南非中国制衣集团(北京) 本组织简称:CGMBJ 项目全称:CGM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1.0版 项目简称:CGM v1 3.2日期表示 格式:yyyy-mm-dd 或yyyymmdd yyyy:用四位数字表示公元年份,如2005表示公元2005年。 mm:用两位数字表示月份,不足两位时,第一位用零补齐,如03表示3月。 dd:用两位数字表示日期,不足两位时,第一位用零补齐,如15表示第15号。 例如: 2003-10-27 或20031027 表示(2003年10月27日) 3.3文件版本编号 下面是对文件版本进行编号要遵守的标准: 起草版本的编号为0.1, 0.2, 0.3, ..., 0.10。 版本编号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延伸到若干层,例如,0.1, 0.1.1, 0.1.1.1. 一旦文件版本得以确认后,版本编号应该始自 1.0。 版本编号不断变化为: 1.0, 1.1, 1.2, ..., 1.10。 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将版本编号晋升为2.0,2.1, 2.2 等。

档案名称编码规则

档案名称、编号规则 为规范公司内部档案管理工作并保证档案完整性及统一性,合理有效利用档案资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1.档案各级分类应赋予统一名称,其名称应简明扼要,以充分表示档案内容性 质为原则,并且要有一定范畴,不能笼统含糊。 2.档案分类各级名称经确定后,应编制“档案分类编号表”,将所有分类各级 名称及其代表数字编号,用一定顺序依次排列,以便查阅。 3.档案分类各级名称及其代表数字一经确定,不宜任意修改,如确有修改必要, 应事先审查讨论,并拟定新旧档案分类编号对照表,以免混淆。 4.档案编号规则 4.1.公司内归档文件的档号结构为“公司名称—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 级目录加流水号”。具体编码表见附件二(档案分类编码表)。 4.1.1.“公司名称”表示文档归属公司名称,用公司名称的主体部分的 拼音缩写形式表示。各公司名称的缩写见附表一。 4.1.2.“一级目录”表示文档归属类别号。如: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 类、基本建设类等等。 4.1.3.“二级目录”表示类别号下面的细分类别,如三会文件类下面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4.1.4.“三级目录”表示更细分的类别, 4.1. 5.“流水号是在三级目录下,以文件首次发行日期的时间为顺序排 序。 4.2.每一档案盒内首页应设“文件存档目录”,文件归档时依序编号、放 置存档。 4.3.新档案应从“档案分类编号表”查明该档案所属类别、编号顺序(文 书一般以文件时间从前到后排列顺序),以此来编列档号。 4.4.档案如何归属前案,应查明前案的档号并予以同号编列。 4.5.档号以一案一号为原则,遇有一档案件叙述数事或一案归入多类者, 应先确定其主要类别,再编列档号。 5.

公司档案文件编码规则

公司档案文件编码规则 文件编号 行政类文件的编号,其代号组成: XX1-XX2XX3-XXXX4—XXX5 XX1:企业代号,以大写的公司简体名称拼音表示,本公司以“GY”表示; XX2:文件一级类号,本公司文件类号见下表 XX3:文件二级类号,本公司文件类号见下表 XXXX4:文件年份; XXX5:同类别下文件流水号; 1.1.1.文件编号例: GY-XZ05-2012-001 文件顺序号 年份 文件类别 公司简写 意为共远行政部通知通告类2012年001号文件 一级类目(代码)二级类目 (代码) 归档范围 行政类 XZ 证照 01 各种证照(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税务登记证,生产 许可证,注册证,获奖证,商标证等) 公司战略 02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发展规划、管理目标等文件材料,董事会决议等 制度 03 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合同 04 合同、协议、公证书、意向书、招投标及有关谈判材料 通知通告 05 红头文件,通知,通报等 办公文件 06 通联文件(上级下达的文件,下级上报的文件,平行部门往来文件等) 各职能部门工作总结,报告,计划等文件

会议 07 公司级会议文件(报告,纪要,记录,简报,发言材料等)政府文件 08 公司申请、批复等有关材料(项目文件,产品注册文件等) 活动09 公司印刷、汇编材料、大事记等 公司大型活动的议程,领导讲话,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 其它 10 其它类型文件 销售类 XS 市场 01 新市场开拓、新项目论证、评价、市场调查、分析、预测等文件材料销售政策 02 产品销售价格及调价政策等有关材料 其它 03 其它销售类文件 技术类 JS 分析报告 01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样品问题反馈报告等项目 02 项目的调研立项报告、请示、批复等 产品设计定型、改型、改进报告、批复其它 03 其它技术相关文件 生产类SC 生产 01 生产统计报告,发货统计报告,库存盘点报告,质量统计报告等其它 02 其它生产相关文件

档案编号规则

档案编号规则 (1995年6月12日国家档案局批准,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术语 2.1 档号 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 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 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 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 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案卷号 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件号 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2.8 页(张)号

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 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档号编制原则 3.1 唯一性原则 档案馆(室)内档案档号应指代单一。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 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 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 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 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档号的结构 档号结构分为三种: 4.1 第一种结构为: 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

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n×××××× 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 ××××…… n ×××… n ×××××× 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4.5 件号、页(张)号可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5、档号的编制方法 5.1 全宗号的编制方法 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其中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 全宗号的格式是: ×××× 全宗属类代码全宗顺序号 5.1.1 全宗属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档案分类和文书档案编号管理规则

1.目的与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档案的分类原则、类目设置与分类编号、案卷排架、归档范围的基本要求。1. 2.本标准规范了公司档案的管理,明确公司各类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 1.3.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档案的管理。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山东省档案条例》 ——G/WLAI 0112—2011《档案分类和文书档案编号管理》 ——DA/T1—200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3.定义 3.1.档案 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3.2.档案管理 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3.3.文书档案 是指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档案。 3.4.科学技术档案 是指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材料。 3.5.电子文件 是指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3.6. 员工档案 是指在招用、调配、培养、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 3.7. 会计档案 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3.8. 基建、设备档案 基建档案是指在整个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设投产(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应当保存的文件材料;设备档案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材料。 4.职责

4.1.人事行政部是文书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对综合档案室的管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负责; 4.2.财务部是会计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人事行政部是员工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生产制造部是 公司设备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技术部是科技(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基建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 4.3.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档案,考虑到档案的利用,应安排专人参照公司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 组卷和管理,每年将档案目录移交总公司办公室综合档案室进行永久保存。 4.4.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并对相应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立卷、 销毁、利用等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负责。 5.类目设置与分类编号 5.1一级类目的设置与编号 一级类目是由公司档案归口管理部门按档案内容进行设置,共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基本建设类、设备类、会计档案类、人 5.2二级类目的设置与编号 二级类目的设置与编号由各档案归口管理部门按其档案的形成规律及内容自行进行规定。一级类目编号为4-8的即产品类、基本建设类、设备类、会计档案类和人事档案类的二级类目设置与编号,由各类档案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按本专业的类别和分类确定。 5.3公司档案的编号办法 5.3.1类目编号采用隶属编号法,每一类目之间加间隔号“?”目录号与分类号,分类号与案卷号之 间用“—”隔开。档案编号形式如下图所示: 5.3.2综合管理性档案档号的编制示例: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流程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 加强文件档案管理,规范公司文件档案的收集、归档程序和方法,确保公司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符合公司需求和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及归档。 三、术语和定义 1、档案:指公司过去和现在各级部门及员工从事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宣传等活 动中所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账册、凭证、报表、电脑 盘片、声像、胶卷、荣誉实物、证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档案管理:就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活 动。四、职责 1、行政人事部: 1)负责公司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制度执行及检查工作,并负责督促指导部门档案管理; 2)建立健全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3)收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公司的档案和其他资料; 4)负责公司档案的利用和销毁管理,监控档案利用和销毁的全过程,确保公司档案的安全; 5)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 6)负责组织学习和培训档案管理办法、使用知识。 2、其他各部门相关人员: 1)负责在工作变动时,做好或协助移交工作,并及时通知行政人事部; 2)向行政人事部移交合同或文件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3)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或合同复印件的日常收集、标识、贮存、保管、利用、归档; 4)财务部负责按规定独立建档保管财务档案资料; 3、各部门档案主管人员 1)负责部门档案的管理。 4、各部门负责人

1)负责对部门档案管理监督检查。 五、工作程序 1、档案资料的收集 1)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对本部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合同及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并编制部门《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 2)各部门文件、合同等资料原件需要保存的,各部门分别进行整理,并编制《移交目录》每季度向行政人事部移交。 a)归档范围及移交时间:每季度结束后次月 10 日前。 b)档案资料的标识 各部门对各自保管的档案资料编号,编号规则见后。 c)档案资料的日常管理: ⑴ 电子类合同或其他需要保管的电子文件,应当及时存放于指定电脑硬盘内。 ⑵ 文件、合同资料要登记详细信息,并编制《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以便 检索利用。 ⑶ 文件资料、合同要科学排列,按编号顺序存放于文件盒内,并加以标识,整齐 排放在文件/档案柜中。 d)档案借阅 (1)借阅档案要履行借阅手续,填写《借阅审批单》。借阅档案原件只限在公司内, 不能带出;必须带出公司查阅的,需依照借阅权限由相关领导批准; ⑵档案外借一般只借复印件,需借原件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借阅的档案交还时,必须 当面点交清楚,如发现遗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直接上级; ⑶借阅档案用完后,应及时送还,如超过借阅时间,须重新办理手续; ⑷借档人必须爱护档案,不得擅自涂改、污损、勾画、剪裁、抽取、拆卸、调换、摘 抄、翻印、复印、摄影,不得转借或损坏; e)档案销毁 ⑴对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档案,销毁时,必须写申请销毁报告,编制销毁目录,报部门 总经理批准,批准后方可销毁。 ⑵执行销毁任务时,必须由行政人事部人员监销,监销人不得少于二人,并在销毁目 录上签字。最后,把销毁目录和批准手续文件,一并存档永久保存。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是企业档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职工档案由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管理。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企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应设专人管理职工档案。 第六条职工失踪、逃亡、死亡、合理流动或出国不归者,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也可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代为保管。 第七条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保管职工档案;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职工档案材料; (三)办理职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 (四)登记职工工作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职工情况; (六)做好职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办理其它有关事项。 第三章档案的内容 第九条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一)履历材料;

(二)自传材料; (三)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四)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定技能的考绩、审批等材料); (五)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六)奖励材料; (七)处分材料; (八)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 (九)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十)企业职工档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类: A类为国家统一档案;B类为企业自主建立的员工档案。 第四章档案的收集、保管和销毁 第十条职工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对职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 第十一条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 第十二条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统一使用十六开(或A4)规格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 第十三条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经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第十四条档案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实行统一的制作标准。 1、档案袋 ■材料质量:可根据条件选用较好的牛皮纸。 ■袋面项目:“企业职工档案袋”、“姓名”、“编号”(见附件一)、“制作单位”。 ■字体和字的颜色与档案卷面同。“单位”在“姓名”下边。 2、档案目录 ■可直接填写在档案袋表面,也可单独制作表单粘贴在档案袋封面。 ■目录内容:文件名称、页数等。 ■档案袋不可涂改,必须保持完好。

关于印发公司文件档案和编码要求管理制度的通知

河北XXXX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X办【201X】001号 签发人:关于印发公司文件档案和编码要求管理制度的通知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档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文件编码 文件编码分类主要分两类:即大字头文件和小字头文件。 大字头文件是指:以“河北XXXX贸易有限公司”为文件头制发的各类文件。主要用于:以公司名义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以及公司长期有效的各类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和规范性的工作文件,如: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年度总结、重要的决定、规定、报告等。该类文件的编号统一为:公司代字X(董)字加年号【201X】加序号的形式。以年度为周期,按顺序编号,如:“X(董)字【2016】001 号”、“X(董)字【2016】002号”、“X(董)字【2016】003号”等。

小字头文件是指:以“河北百XXXX贸易有限公司(xx)”为文件头制发的各类文件。主要用于公司经营管理中涉及各相关部门的单项的、阶段性、零时性的工作文件,如:通知、请示、函件、纪要、批复、批示等。该类文件的编号统一为以公司代字与部门代字组合“X办”加年号【201X】加序号001号的形式。以年度为周期,按顺序编号;如:办公室“X(办)字【2016】001 号”、财务部“X (财)字【2016】002号”、人事部“X(人)字【2016】003号”等等(详见各部门文件代字编码表)。 各部门文件代字编码表: 二、编码要求 各部门文件编码由公司办公室统一编码,待批准后实施。 三、文件格式 (一)文件由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组成。眉首又称文头或版头,由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单位、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组成; (二)文件主体又称行文部分,主要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日期和附注。 (三)文件字体和字号 1、以公司红头文件发放的,标头字体为一号华文中宋,发文

某公司档案分类与编号办法

**有限公司档案分类及编号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1.2档案分类原则, 是以公司全部档案为对象, 根据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形成特点, 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 档案类别的设置 2.1 档案的类别共设置九个大类, 即: 党群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特种载体档案类。 2.2 根据职能活动和档案形成的特点, 每个大类下设置若干个二级类目( 属类 ), 不设置三级类目( 详见附表 )。 2.3各部门根据分类办法组织整理案卷, 以利于分类标识和管理。 3 分类编号方法 3.1企业档案实体分类的标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顺序标识一级类目( 大类 );采用阿拉伯数字“双位制”标识二级类目( 属类 )。 3.2 档案实体排架和编号要反映九个基本大类, 从实际出发, 做到科学合理, 经

济实用, 保证利用档案的系统性、有效性。 3.2.1党群行政管理类(A)、经营管理类(B)、生产技术管理类(C)的案卷排架, 按大类一年度一保管期限进行排列编号。 档案编号( 档号 )标识举例示意: A 2007 永久 01 ┃┃┃┃ ┃┃┃┃ ┃┃┃┗━━━━案卷(件)顺序号 ┃┃┗━━━━━━━━保管期限 ┃┗━━━━━━━━━年度代号 ┗━━━━━━━━━━━━党群行政管理类 3.2.2 产品类(D)、科研类(E)、基本建设类(F)、设备仪器类(G)的案卷排架 a) 根据成套性原则,原则上按大类一属类一项目进行排列, 案卷顺序号按属类流水编号。对于项目少的产品,可以将多种属类混合流水编号, 用分类号加以区别,流水编号办法同前。 b)产品、基建、设备仪器、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的编号由大类号、项目( 型号 )代号、案卷顺序号构成。(类号之间的标点什么时候用“·”或是用"-"请参照科技档案整理规范) 举例示意: G. C2000- 001 ┃┃┃ ┃┃┗━━━━━━━案卷顺序号 ┃┗━━━━━━━━━━━产品型号( 项目代号 ) ┗━━━━━━━━━━━━━━设备仪器类 3.2.3会计档案的排架编号, 按大类一属类一年度进行排列, 案卷顺序号按属类流水编号。 3.2.4特殊载体档案,按载体类别分别编号。即:按照片、录像片、光盘、实物分别编号,用特殊载体(IZ)?类别[照片(Z)、录像带(X)、光盘(G)、实物(SW)]?顺序号标识。 示例:IZ?R?001; IZ?Z?001……。 4 案卷排架的基本要求

档案管理命名规则

员工个人基本信息{ 员工编号personId; 员工姓名personName; 员工身份证:identityCard 民族personNation 政治面貌:politicsStatus 员工密码personPass 员工性别personSex 出生日期personBirth }

员工个人详细信息{ 员工编号personId; 员工姓名personName 毕业院校:graduSchool 专业:personMajor 学历:educationBackground; 联系地址:contactAddress 电子邮箱:personEmail 联系电话:personTel } 员工个人公司档案信息表:{ 员工编号:personId; 员工姓名:personName; 员工部门: personDepart 员工职位:personPosition 员工基本工资:basicWages 员工入职日期:startDate 员工离职日期:endDate; 员工个人简历:personResume; }

管理员个人信息表{ 管理员编号:adminId 管理员名字:adminName 管理员性别:adminSex 管理员身份证号码:identityCard 管理员密码:adminPass; 民族personNation 政治面貌:politicsStatus } 管理员个人公司档案信息表:{ 管理员编号:adminId; 管理员姓名:adminName; 管理员部门: adminDepart 管理员职位:adminPosition 管理员基本工资:basicWages 管理员入职日期:startDate 管理员离职日期:endDate; }

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为更好更科学地管理好档案,实现档案分类检索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根据《公司档案分类暂行规则》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一、本规则规定了建设公司档案的分类原则、方法、类目 设置,适用于本公司及下属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的分类、整理、组卷和排架管理。 二、档案按照其属性和载体共设置五个基本类目,即一级类目。名称代号如下 (一)WS 文书档案 (二)KJ 会计档案 (三)GJ 工程建设档案 (四)SX 声像档案 (五)SW 实物档案 三、每一基本类目下根据需要分设若干属类即二级类目,方法如下 (一)文书档案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分类。 (二)会计档案,按文件形式设属类。 (三)工程建设档案,按工程(项目)使用性质设属类。 (四)声像档案,按载体形式设属类。 (五)实物档案,按内容形式设属类。 四、各类档案的分类及基本范围和编号方法如下

(一)WS 文书档案 (1)文书档案按年代---问题---保管期限设置以下10个二级类目即 1、党群工作 2、行政文秘 3、劳动人事 4、财务管理 5、企业管理 6、营销策划 7、工程技术管理 8、经营销售 9、物业管理 10、置业管理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和长期、短期。(永久为Y,长期、短期 为D) (3)编号格式举例 档案号 2020-1-Y-18 件号 保管期限 二级类目 年代 (二)KJ 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二级类目设置四大类即 KJ.1 会计凭证类 KJ.2 会计帐薄类

KJ.3 财务报表类 KJ.4 其它类 (2)会计档案案卷排列按一级类目---二级类目---年度---案卷流水号排列. (3)编号格式举例 档案号 KJ-1-2020-56 案卷流水号 年度 二级类目 一级类目 (三)GJ工程项目建设档案 (1)工程建设档案分类按工程项目分类即工程项目—单项工程—案卷流水号 (2)案卷排列顺序为 a 基本建设项目依据性文件及可行性研究文件 b 设计基础材料,设计文件 c 工程管理施工及竣工文件 d 工程户外配套文件 (3)编号格式举例 档案号 **GJ20-18

档案名称编码规则

档案名称、编号规则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部档案管理工作并保证档案完整性及统一性,合理有效利用档案资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二、原则 1.档案各级分类应赋予统一名称,其名称应简明扼要,以充分表示档 案内容性质为原则,并且要有一定范畴,不能笼统含糊; 2.档案分类各级名称经确定后,应编制“档案分类编号表”,将所有 分类各级名称及其代表数字编号,用一定顺序依次排列,以便查阅; 3.档案分类各级名称及其代表数字一经确定,不宜任意修改,如确有 修改必要,应事先审查讨论,并拟定新旧档案分类编号对照表,以免混淆。 三、集团各中心档案编号规则: 1.集团内归档文件的档号结构为“集团代码(JT)+一级目录(各中 心)+二级目录(中心内部档案分类)+三级目录(存档年月)+ 流水号(001起始)”; 2.“集团代码”表示档案归属集团,用集团名称的主体部分的拼音缩写 形式表示; 3.“一级目录”表示档案归属各中心的类别号。如:策划中心、行政 管理中心、采购管理中心等; 4.“二级目录”表示类别号下面的细分类别,如策划中心类下面的平 面设计稿、影视稿、文案策划稿等; 5.“三级目录”表示档案归档的年月; 6.“流水号”是在三级目录下,以档案归档或发行日期的时间为顺序 排序。 四、网络事业部档案编号规则: 1.网络事业部各分公司内归档文件的档号结构为“网络事业部代码 (WL)+一级目录(各分公司)+二级目录(各部门档案分类)+ 三级目录(存档年月)+流水号(001起始)”;

2.“网络事业部代码”表示档案归属集团,用集团名称的主体部分的拼 音缩写形式表示; 3.“一级目录”表示档案归属分公司各部门的类别号。如:竞价部、 数据维护组等; 4.“二级目录”表示类别号下面的细分类别,如竞价类下面的策划案、 竞价合同等; 5.“三级目录”表示档案归档的年月; 6.“流水号”是在三级目录下,以档案归档或发行日期的时间为顺序 排序。 五、机构事业部档案编号规则: 1.机构事业部各分公司内归档文件的档号结构为“机构事业部代 码(JG)+一级目录(各机构名称)+二级目录(各部门档案分类) +三级目录(存档年月)+流水号(001起始)”; 2.“机构事业部代码”表示档案归属集团,用集团名称的主体部分的拼 音缩写形式表示; 3.“一级目录”表示档案归属机构各部门的类别号。如:医务部、院 办组等; 4.“二级目录”表示类别号下面的细分类别,如院办类下面的制度类、 合同类等; 5.“三级目录”表示档案归档的年月; 6.“流水号”是在三级目录下,以档案归档或发行日期的时间为顺序 排序。 六、附则: 1.每一档案盒内首页应设“档案存档目录”,归档时依序编号、放置 存档; 2.新档案应从“档案分类编号表”查明该档案所属类别、编号顺序(文 书一般以文件时间从前到后排列顺序),以此来编列档号; 3.档案如果归属前案,应查明前案的档号并予以同号编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