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莞市城建规划局2001年1月项目名称: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委托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局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院长: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院总规划师:王景慧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分院院长:李迅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凤武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分院总规划师:范钟铭高级城市规划师王祖毅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 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杨律信分院顾问总工、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曾宇城市规划师乔继明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魏天爵城市规划师蒋朝辉助理城市规划师朱文华高级城市规划师周建民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郝天文工程师马林涛助理工程师洪昌富高级工程师王瑞石高级工程师王召森工程师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秦晓昂城市规划师孔彦鸿工程师曲毅高级城市规划师刘永合工程师东莞市参加人员:朱川局长、城市规划师卢沛超副局长、城市规划师叶伟南副局长李天海科长、城市规划师刘林宏科长、城市规划师雷劲松助理规划师吴志刚规划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邱磊规划院所长、高级规划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城市性质 (5)第五章城市规模 (5)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 (5)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8)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9)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0)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2)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3)第一节道路系统 (13)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 (15)第三节公共交通 (17)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 (18)第一节绿地系统 (18)第二节城市景观 (19)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20)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2)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23)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 (24)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 (24)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 (25)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6)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 (27)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 (27)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28)第一节消防工程 (28)第二节人防工程 (28)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 (29)第四节防洪工程 (29)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0)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 (31)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2)第二十六章附则 (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订,是东莞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城市性质第五章城市规模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一节道路系统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第三节公共交通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第一节绿地系统第二节城市景观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消防工程第二节人防工程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第四节防洪工程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第二十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订,是东莞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标准和文件: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协调与持续发展(广东省建设委员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编著,1996年);3、《东莞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局,1989年);4、东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00年);5、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1999年);6、关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说明(东莞市城建规划局,2000年)。
第三条规划修编重点:1、研究粤港协调和综合发展中东莞市的区域定位和发展职能问题,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策略;2、调整和控制东莞市区土地利用和未来发展方式;3、提出各类城市用地、综合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布局与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发展战略;4、提出市域和市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目标、实施策略和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预备项目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预备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22•【字号】东府办[2011]18号•【施行日期】201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预备项目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根据市领导批示,对《东莞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东莞市2011年重点预备项目计划》(东府办〔2011〕7号)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原重点预备项目第82项“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建设项目调整为东莞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调整后重点建设项目共85项,重点预备项目84项。
现将调整后的计划印发给你们(东府办〔2011〕7号文作废),并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狠抓计划落实市重点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24亿元,各项目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要严格按计划抓好落实,迅速将年度计划分解到每个季度、每个月份,并落实好责任机构和具体责任人。
项目所在镇(街)要设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处理等有关工作,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有力有效推进市重点项目执行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卡”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东莞市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的各项工作,对已列入计划名单的重点项目要严执行重点项目服务保障若干规定,项目前期工作实行“绿色通道”办理,快速审批,并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
三、强化督促检查市政府督查室、市重点办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通过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实地了解等方式收集项目进展的资料,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市监察局要将重点项目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强化监督落实,改进作风,提高效率。
有关《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年度)》(草案

《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草案)报告(征求意见稿)一、修改背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等都明确要求把城乡规划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依法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要求,全面理顺我市法定规划与项目审批的关系,建立完整、高效、创新的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体系,构建与依法管理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秩序,我市印发了《东莞市关于绘就规划一张蓝图,贯彻落实城乡规划督察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了近中远期的工作目标,要求近期将审批项目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措施,优先完善和理顺重大项目与总体规划的关系,近期(2016年5月底前)依法完成因重大项目而进行的镇(园区)总规修改和审批工作,中期(2016年10月底前)完成镇(园区)总规全面修改和审批工作,远期(2017年起)完善“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体制机制,构建与依法管理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秩序。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我镇于4月份启动了重大项目涉及总体规划修改的工作,并形成《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草案)。
计划在6月份启动我镇总体规划的全面修改工作,将按照“建设活力创新、绿色生态、和谐平安新中堂”的工作思路对镇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
二、修改缘由(一)镇总规编制情况。
2016年2月前,中堂镇执行的总体规划《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2004-2020)》(以下简称“镇2004版总规”)于2005年获批实施。
镇2004版总规在我镇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以来中堂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镇2004版总规的指引下,中堂镇依法、依规完成了城市中心区、中心南片区、斗朗片区、潢涌片区、三涌片区、湛凤片区、槎滘片区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并以上述已批控规为依据进行城镇建设。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标题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
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
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
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
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
东莞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doc

谢谢你的观赏东莞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三月谢谢你的观赏目录一、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 (1)(一)计划的目的 (1)(二)计划的意义 (1)(三)编制依据 (1)(四)适用范围 (4)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2016年度供应计划指标 (8)(一)土地利用形势分析 (8)(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标 (8)(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标分解 (8)(四)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布局 (11)四、政策导向 (14)五、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附录1 (18)附录2-1 (19)附录2-2 (24)附录2-3 (39)附录2-4 (57)附录2-5 (65)附录2-6 (68)附录2-7 (68)一、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一)计划的目的切实加强土地供应计划管理,调整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市场调控作用,保持东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布局优化,进一步完善市镇交通、商贸等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开拓东莞高水平崛起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计划的意义科学编制东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有利于更客观、更准确地了解实际用地需求,提高供地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有利于保障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土地供应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2001年第9号);(5)《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03年第21号);(6)《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07年第39号);(7)《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14年第61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0.08•【字号】东府办〔2015〕97号•【施行日期】2015.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关于印发《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5〕9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0月8日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规划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思路按照《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凡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能够通过加强自律管理、能够采取事后监管的管理方式加以规范的,不再进行实质审查,而改为形式审查,同时强化行政审批批后监督管理。
本次规划行政审批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合并精简审批事项,将技术性审查与政策性审查相分离,规范技术审查,同时建立以规划条件核实为核心,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为抓手的批后监督管理体系。
二、改革内容(一)优化项目规划审批方式,实现“宽进”。
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阶段,建设单位签订《东莞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承诺书》,对设计方案严格落实规划设计条件并按国家、省、市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作出承诺,规划部门对承诺内容仅进行形式审查,而把审查重点放在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上。
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建设单位签订《东莞市建设项目建筑施工图承诺书》并在市规划局网站上进行公告,规划部门不再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建设单位完成备案手续后即可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二)建立批后监管体系,实行“严管”。
加强过程监管,建设项目预售前实施建筑面积预核实。
建设项目竣工后,进行规划核实测量,该测量对项目总平面及建筑单体均实施竣工测量,测量结果是衡量建设项目是否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实施的基本依据,建设项目未经规划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7•【字号】东府[2013]37号•【施行日期】2013.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3〕3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27日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推进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
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0%;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2.5%和33.8%;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标题
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
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
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
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
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
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
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
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
这将大大提高东南部城镇向南面的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而从屏安路至光侨路之间路段全长只不过10公里左右,投入成本低。
屏安路
光侨路
《光侨路-屏安路地图位置》
《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
《潮莞高速屏山出口全景图》
且今年起,深圳梅观高速全长19.2公里,已有13.8公里取消收费,对东莞往中山、阳江、茂名等西南方城市在物流运输成本上意义非凡。
而深圳交委公布的2015年路隧专项资金支出计划,南光、盐排高速和沿江高速深圳段取消收费相关测算和研究,列入今年路隧改革的支出,这意味着以上高速深圳段也将在不久时间内实行免费。
《梅观高速取消收费路段》
2、新明医院坐落莞城东南部城镇交界处——民生医疗得以互补
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光明新区新明医院位于光明新区中心区域光侨路与圳美大道交界处,东临光明办事处,南接石岩街道,西依松岗街道,北与东莞黄江镇毗邻。
项目占地面积805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0平方米,设计病床800张,总投资约8.1亿。
是一所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医院研究中心和医疗中心。
现新明医院已基本完成原规划建设,且据了解,新区政府极可能在原规划基础上征收周边地块,将医院规划增加至原规划的两倍,设计病床也由原来的800张,增加至四位数,致力打造成全深圳甚至是国内知名医疗中心。
如若光侨路能向北延伸,与大朗、松山湖方向对接形成深莞主干道,彼此间距离均在10-15公里内,那对于大朗、松山湖等周边城镇的民生医疗保障无疑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新明医院
光侨路
3、绿谷花海地处光明新区北部——为莞城“三带、三核、多片、多廊”生态格局锦上添花
深圳市光明新区《深圳绿谷光明花海项目方案》早于2014年通过专家评审并于2015年初完成方案规划项目设计,按预计,将在未来3-5年内完成整体投资建设,形成花卉商贸中心市场和自然生态花海景观区相结合的深圳绿谷花海,深圳绿谷花海也将作为深港澳最美的后花园。
《莞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中对于市域生态的空间布局,以莲花山系、东江和狮子洋为生态骨干,以山、水、林、田、湖、等为重要生态要素,构建“三带、三核、多片、多廊”生态空间布局,维护生态安全。
市域内重要大型区域性生态绿地组成三个生态绿核横贯莞城南部地区东西方向紧临深圳光明新区、观澜等区域,其中中南部生态绿核(黄牛埔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巍峨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最为靠近深圳绿谷花海。
绿谷花海
若光侨路能延伸约8公里,与大朗、松山湖方向对接,其作用犹如左心室、心房与右心室、心房之间的动静相接、相辅相成之妙。
而深圳绿谷花海也为东莞构建“三带、三核、多片、多廊”生态空间布局,维护生态安全锦上添花。
4、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分校空降光明新区北部——为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提供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
7月7日,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在现场考察新区为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分校预选址地块。
据了解,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分院预选址用地位于光明新区北部,交通便利,向东9公里可达莞深高速出入口,与塘厦、清溪等地相临,向西9公里可达龙大高速出入口,而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南方向约10-15公里便是光明新区北部,且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分院预选址正位于光明新区北部。
若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对松山湖高新技术区的生物技术产业、教育产业等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等,而该段道路距离只需10公里左右。
《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仅10公里》《松山湖高新产业区与中大深圳分校直线距离约5公里》
5、黄江、大朗、松山湖等地商业价值大幅提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税收
近期,纵观光明新区的发展规划,各类新闻动态,光明新区发展动向已隐约可见,随着三甲医院的落成,伴随中大医学院深圳分校选址的敲定,深圳绿谷花海项目以及拟建的轨道6号线和深莞城际快线从周边经过,新区北部将成为新区中心甚至市里的重点发展区域,未来其产业发展及商业作用将会高度提升,从东莞东南部城镇来看,这无疑对咱们东南部城镇是一件好事,只要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其一路北上至大朗、松山湖等地,以及临镇黄江的商业价值也将会大幅提升、产业也会加速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税收。
6、带动松山湖旅游经济发展
松山湖旅游景点向来是家人、情侣、伙伴、朋友短假期内旅游的首选,或一伙人围在一起野炊、烧烤、畅聊,或在湖边骑行吹拂着湖面飘来清风,或进行团队拓展活动,无疑是珠三角的首游景点!但由于交通不便,更多深圳北部城镇游客,选择节假日前往深圳湾、红树林、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西涌等深圳旅游景点。
如果能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直通深圳北部城市,那么对于深圳的游客来说,周末哪怕是一天的时间,其旅游景点也将会由深圳湾、红树林、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西涌等地转移至松山湖。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湾、红树林、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西涌等地2014的旅游观光收入超1000亿,其中游客资源除了深圳市以外地区游客外,更多来自中心区外郊区城镇民众、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