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数学

【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关键词】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而脱离实际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呢?

1 挖掘素材,让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1.1 创设情境,渗透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七年级的“去括号”时,我采用了乘坐公共汽车。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例子,到某一个站台时下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减去,又到另外一个站台时上了多少乘客,可以表示为加上,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去括号中

利用身边素材让生活融入数学

利用身边素材,让生活融入数学 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芮秀荣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生活化主动建构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学习,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将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与生活的道理,因此学习完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去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深化感悟,使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生活知识”。成功的数学教学关键在于唤起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生活世界时,孩子们也就能够更加积极、愉悦、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教材,我们以前通常把它狭义地理解为教科书,就是一本本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课本,教师可以据此照本宣科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现在最普遍的广义的说法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的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是观众和听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新课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包含有多重的丰富的涵义。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学习,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将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相当重要,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我认为应该活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素材,让生活融入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这一“舞台”真正还给学生。

几何就在你的身边_数学论文.

几何就在你的身边_数学论文 初学几何时,你往往会感到这门学科枯燥乏味,有的知识似曾相识,似懂非懂;有的知识则似乎很“玄”,离我们很远!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几何,几何就在你的身边。当你骑自行车时,想过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能是“鸡蛋形”的呢?因为“圆”形的特性可以使自行车平稳地前进;自行车的轮于有大有小,可供人们选择;两个轮子装的位置必须装得恰当,骑时会感到方便。这说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正是几何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当你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裁成一个正方形时,你想过这里面有几何知识吗?图 1图 2图 3 何中叫“比较线段的大小;把阴影部分裁去,可以看成在“长”上截取一段,使它等于“宽”,这就是几何中的“线段作图”;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这更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如果把正方形折成相等的两部分,除了图2中所示的四种折法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折法吗?不妨试试:过四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 ”,任意地折一条线,看看这样把正方形分成的两部分也一样吗? 当你走进用砖块铺地的房间时,你注意到这些砖块的形状吗?有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有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其实,任意形状的四边形砖块也能把地面拼得没有缝隙,请看图3 。这又将告诉我们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大小之和恰好等于360度),这个结论,与小学数学里学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等于180度°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有兴趣的话,请你剪两块同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然后把两块纸片拼合成一个图形,你能拼出6种不同的图形吗?这里又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几何知识。比如,当你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时,就不难知道:等腰三角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中间的那条线位置很特殊,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时常常要用到它!

数学在我身边作文(精选多篇)

数学在我身边作文(精选多篇) 数学在我身边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多多餐厅吃饭。“多多”真是名不虚传,里面菜的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暸乱。我们点了茄子、空心菜、3只乌贼、肉蒸蛋、鱼片汤和3碗饭。茄子1元5角,空心菜1元,肉蒸蛋2元,乌贼7元5角,饭3元。 爸爸问我:“上面的菜一共15元,总计花了23元,一碗汤多少钱?” 我脱口而出:“汤一碗8元。” 爸爸说:“算得真快,如果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就更棒了。” 我胸有成竹地说:“这有何难,23-15=8元,个位三减五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十三减五等于八,在个位写八,十位一减一等于零,最后得数是八。” 爸爸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说:“我女儿真棒,真不愧是聪明的小雨点。”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其实数学就在我身边。 第2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今晚,爸爸妈妈20:00钟才回家。在这几个小时里,爸爸妈妈都在修车,而我在作作业、看书等等。 在19:00钟的时候,我发现许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在算术本上做的计算题个应用题都是跟分数的乘法有关。于是就大胆的做了起来,可是我突然间想起了要写过程,但是已经做了这么多了。最后我是靠自己的小聪明来解决问题的。如: 15分之4乘以3等于五分之4可以改成15分之4乘以3等于(写出过程)5分之4 这样就只要把5分之4改一下就行了!在这我发现了,其实数学要学好,是要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一的小聪明,再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勤奋,创造出来的数学小天才! 数学考试之后 / 朱文韬我的数学老师 / 高文欣数学的小99 / 王源数学的神奇 / 佚名数学日记 / 朱冰冰 第3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星期天下午,我和弟弟在家里找起了阿拉伯数字。我找了自己的房间,就可以看见针面上的几个数字在我的眼前,一共是12个阿拉伯数字。我看了看闹钟的旁边,还有一盒彩色笔上面写着“24色香味彩色笔”。在彩色笔的旁边,还有一盒橡皮泥,上面写着“12色桶装彩泥组”。在台灯的左边还放着一台口风琴,上面写着“32键口风琴”。在口风琴旁边还有一只计算机,上面有0—9这几个阿拉伯数字。…… 啊,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啊! 数学日记一则 / 魏静仪我的数学老师 / 黄杰娜数学日记 / 李燊怡数学日记一则——请客 / 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二年(3)班刘子彦数学的小99 / 王源 第4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今天是双休天,我拿着10元钱,去楼下的小店里买活动铅笔, 尺子和笔芯. 楼下的小店里,有4种活动铅笔:一种是1.5元,一种是2元, 两种是1元;有2种尺子:一种是1元 ,一种是1.5元;有4种笔芯:两种是1元,两种是1.5元. 。 我想了想, 买了1枝2元的活动铅笔,1枝1元的活动铅笔,1把1.5元的尺子2包元的笔芯.1包0.7的,1包0.5的。 2+1+1.5+1+1=6.5(元) 我一共用了6.5元,还剩3.5元。 骑车中的数学 / 范颖枝我敬佩的数学家 / 佚名数学小论文 / 佚名小学生数学日记 / 毛泽见读《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有感 / 佚名 第5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今天,我在看"大眼看世界"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回眸历史瞬间。 我从其中一页了解到,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于605年开凿.为开凿这条大运河,朝廷征用了几百万民工,先开凿了通济渠.几年后,又征用了十万民工凿渠.610年,又开凿京口到苏杭的长达800多千米的江南河.到这时,这条大运河已完工.它分为四段,北达涿郡(今北京市),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全长2000多千米。 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啊! 数学日记——认识面积单位 / 江淯婷数学家庭小组长 / 张秦数学老师 / wzr 数学·人生 / 谢昊数学小论文 / 爱她的人 第6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星期六,我在电脑上玩游戏,发现了一个数学游戏(如下图)。游戏规则是,在格子中填数字,有1—9不同数字,需要补上空缺的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及九个九宫格里都有1—9的数字,不能重复。

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归宿。人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如学习了“分类”后,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整理自己的书包和书桌,让整理好的学生来说一说他是按什么实行分类整理的;学习了“生活空间”的前、后、左、右后,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学校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地方;学习了“统计”,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洁用具的数量、统计一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统计班里学生是在那个季节出生的;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后,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拿20角钱去菜市场买菜。在这次活动中,就有很多学生出现了不会算账的想象,有的是口算不过关,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么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学生从活动中不但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观察生活中存有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解决中又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再开动脑筋加以完善解决,从而获得应用的技能。 总来说之,要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起来,只有增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使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使使用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的本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所以在数学教学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寻找数学问题,持续求异创新,持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寻找身边的数学精选文档

寻找身边的数学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寻找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生活中的原体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 二、生活中的经验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

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 三、生活中的模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全班同学放学后都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依照圆柱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四、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

你身边的数学手抄报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活并且 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它就 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 方便快捷,如果没有了数学, 那么生活多么可怕啊,连最基本的计数都没有呢!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算账就是运算方式,各种形状就是几何图形等等,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其实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呢! 黄金分割: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0.618 这个神奇的数字被称为“黄金比率”, 与人类、生物界等结下不解之缘。 生物界的“黄金比率” “黄金比率”植物和动物都有着惊人的联系,在树木、绿叶、红花、硕果中,都存在“黄金比率”。 在小麦或水稻的茎节上,可以看到其相邻两节之比为1:1.618,这又是一个“黄金比率”。 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同样包含有“黄金比率”。如果有小刀沿着水平方向把苹果拦腰横切开来,便能在横切面上清晰地 看到呈五角星形排列的内核。在将5粒核编好A、B、C、D、E的序号后,就可以发现核A端尖与核B端尖之间的距离与核A 端尖与核C端尖之间的距离之比,也是“黄金比率”,即0.618。生活中的数学 暑假里,学校举行夏令营活动,由钱 老师带领 27 位学生前往一个景点,门票 是这样规定的:票价 10 元/ 张,30 人(包括 30 人)以上,八折优惠,请问你买 28 张门票呢还是买 30 张,为什么 ? 我们来算一算:买 28 张门票需要钱: 28 ×10 = 280 (元) ,而买 30 张门票只需 30 ×10 ×0. 8 = 240 (元) ,远远少于 280 元,所以应该买 30 张。 四舍五入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 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 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 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在 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 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 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 必须付5角钱。”

数学在我身边作文(精选多篇)

数学在我身边作文(精选多篇) 第1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数学在我身边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多多餐厅吃饭。“多多”真是名不虚传,里面菜的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暸乱。我们点了茄子、空心菜、3只乌贼、肉蒸蛋、鱼片汤和3碗饭。茄子1元5角,空心菜1元,肉蒸蛋2元,乌贼7元5角,饭3元。 爸爸问我:“上面的菜一共15元,总计花了23元,一碗汤多少钱?” 我脱口而出:“汤一碗8元。” 爸爸说:“算得真快,如果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就更棒了。” 我胸有成竹地说:“这有何难,23-15

=8元,个位三减五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十三减五等于八,在个位写八,十位一减一等于零,最后得数是八。” 爸爸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说:“我女儿真棒,真不愧是聪明的小雨点。”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其实数学就在我身边。第2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今晚,爸爸妈妈20:00钟才回家。在这几个小时里,爸爸妈妈都在修车,而我在作作业、看书等等。在19:00钟的时候,我发现许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在算术本上做的计算题个应用题都是跟分数的乘法有关。于是就大胆的做了起来,可是我突然间想起了要写过程,但是已经做了这么多了。最后我是靠自己的小聪明来解决问题的。如:15分之4乘以3等于五分之4可以改成15分之4乘以3等于5分之4这样就只要把5分之4改一下就行了!在这我发现了,其实数学要学好,是要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一的小聪明,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八的勤奋,创造出来的数学小天才!数学考试之后/ 朱文韬我的数学老师/ 高文欣数学的小99 / 王源数学的神奇/ 佚名数学日记/ 朱冰冰第3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星期天下午,我和弟弟在家里找起了阿拉伯数字。我找了自己的房间,就可以看见针面上的几个数字在我的眼前,一共是12个阿拉伯数字。我看了看闹钟的旁边,还有一盒彩色笔上面写着“24色香味彩色笔”。在彩色笔的旁边,还有一盒橡皮泥,上面写着“12色桶装彩泥组”。在台灯的左边还放着一台口风琴,上面写着“32键口风琴”。在口风琴旁边还有一只计算机,上面有0—9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啊,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啊! 数学日记一则/ 魏静仪我的数学老师/ 黄杰娜数学日记/ 李燊怡数学日记一则——请客/ 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班刘子彦数学的小99 / 王源第4篇:数学在我身边作文

身边的数学论文

论文 身边的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数学的世界。新课程中数学学习内容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课堂学习从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生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这些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数学的世界。 一、生活素材是学习数学的源泉。 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数学应用于生活,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1.数学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磁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美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磁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磁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将生活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重难点题型集锦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题型集锦 数学可谓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了,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上了大学,数学都会一直在我们身边。小学数学难点不多,但是却是为将来打基础的关键所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题型讲解,希望能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哦。 行程问题 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题:

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6 千米,乙每小时行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6-9)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16-9)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追击路程),28 千米里包着几个(16-9)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2 8÷(16-9=4(小时) 流水问题 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相关概念: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 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

数学就在我身边

数学就在我身边 体现新课标的思想: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以及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单元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了解学生数与计算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活动中使学生对1

—20各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行为习惯。 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了解学生关于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分类观察等行为习惯,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位置 今天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上课坐姿及回答问题要求,师生互相介绍。 认识位置 二、观察图,说一说 在我们的学校里就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我们来找一找 观察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请你自己观察学校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数一数 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怎么观察的?学生说一说 你还想观察什么地方,请你自己观察,说一说 学生观察说一说,数一数 请你观察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身边的数学

生活 中的 数学 在生活中,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和用好数学。同时,也因为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难解的数学题。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叔叔家里玩。玩着玩着,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感觉到叔叔好像在耍什么把戏似的。“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

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

数学就在我身边

数学就在我身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数学就在我身边》,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欧拉和马克都出生在大城市,他俩决定跟随种葡萄的大伯到农厂去看看。他俩走进大伯家的园子,看到大伯的两个儿子正在园里摘黄瓜,马克看到满满一篮子的黄瓜问道:“你俩摘了多少根黄瓜?”顽皮的小儿子没有回答却拍手唱起了童谣:“兄弟二人摘黄瓜,一共摘了七十八,哥哥多摘整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欧拉一听笑道:“哈哈,小朋友考我们呢。”他想了想说:“弟弟摘了三十五,哥哥摘了四十三。”欧拉和马克随大伯来到后园,见大妈正在河边唤鸭子归笼,欧拉热心的问道:“大妈一共有多少只鸭,我们帮你赶吧。”大妈同样也乐呵呵的唱道:“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一半呆在水中叫,一半的一半进笼中。剩下十五围着我,我的鸭子共多少?”马克怕欧拉抢先了,连忙说:“我知道,15×2×2=60只。” 晚上,欧拉和马克与大伯一家围坐在葡萄架下,大伯抱来一个大西瓜,笑呵呵的递给欧拉一把切瓜刀说:“要说稀奇不稀奇,这儿有个切瓜题,三刀切成七块瓜,吃完剩下八块皮。”欧拉为难的说:“切成七块不难,可是怎么吃完有八块皮呢?”马克提示着在台上画了个三角形,欧拉看后一拍脑门说道:“我知道了!”欧 拉切完瓜也不甘示弱,说道:“稀奇稀奇真稀奇,刀切西瓜有难题,一个西瓜大又圆,四刀切成九块齐,吃完却剩十块皮!”欧拉和马克又愉快的度过了一天,躺在床上,他俩由衷的感叹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生活实际化的教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及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主要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也就是说,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一直从事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其作用如下: 1.情景的再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而数学学习是抽象化的思维,单纯的理论知识可能少部分人会接受,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效率也就会提高的很慢。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教师随时会把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体验到数学公式与定理的新奇与奥秘。会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但要注意,对于小学生而言,能简单的尽量简单化,以免超出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得知识掌握不理想

2.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只是教师的主动教与学生的被动学。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无盖现象,学生容易混淆,但是如果让学生动手实践,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水桶等物体就很容易解决此类问题,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能独立思考,进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创新能力。 既然“生活化”的教学,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达到了“学数学,用数学”,但我们又该怎样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呢? 1.让生活情境走入数学课堂。 教学中,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仿佛数学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我们的影子一样,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一家三口人一起吃西瓜,谁吃得多,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意义,由此,抽象的数学问题,因为创设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而变得富有趣味性,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2.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是当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实际素材。 我们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教材中的部分题型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把教材适当地改编成与孩子们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且易

三年级下册我身边数学

三年级下册我身边的数学

目录 1. 方阵问题 2. 年龄问题 3. 设计校园 4. 重叠问题 5. 购物中的学问 6. 做手绢问题 7. 与众不同 8. 空瓶换汽水

第一课时:方阵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 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预案: 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1 、引言 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 3、提出问题 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5、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1)、10×8 =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8×10 =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总结学习方法 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8、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 2.思考解决方法 (1)独立列式,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 [教学预设] 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寻找身边数学

寻找身边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学生求知欲,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是创造的先导。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很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才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才能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地学习。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自己的生活周围情境中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才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寻找身边的精彩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生活性的,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教师创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数学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先通过一个大家熟悉的情景入手----老师现在手里有6块糖,分给3个同学,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公平呢?学生们立即抢答出,每个同学分2块,才公平,我趁势引导学生:这样分是什么分法呢?----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数学概念----分一些物品,每人分的同样多,这就叫“平均分”。在此基础上,继续创设问题情境,现在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块?如果现在只有一块月饼了,仍然“平均分”,那每人分多少呢?学生自然而然的答出每人分得“半个”,那这“半个”又怎样来表示呢?从而将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积“?”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堂新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设置了两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学科源自于生活,并指向于提升生活的意义。生活诞生学科,并为学科所改变。因此,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建立内在联系,从而符合学生个性成长的内在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是学生的生活,包括它所处的自然界、社会以及自身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主体对问题的解决中,建立起自我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和对生活的态度。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就是要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设计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猜想、去动手、去验证,实现教师的活动向学生的实践转移,把活动真正的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下面就结合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从生活中抽象,让数学成为一种工具 数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生活中数与形的夺目光芒。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 案例1:七年级上册——数轴, 用一个数简洁抽象的表达一条直线的一个点从而确定其位置,数轴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对学生来说,如何从学生自己的实践中抽象出这一工具呢?我们就布置了如下活动:你了解我们理工附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吗?我们位于三环紫竹桥往西的位置。请你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到学校门前的紫竹院路上考察附近的一些建筑的位置,例如:中国兵器、苏宁电器、紫竹桥、紫竹院公园、香格里拉酒店等等。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熟悉新学校的周边环境,有机会思考画图表示情境需要哪些条件,真正实施画图又需要方向、比例等等问题的思考,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借助学生实践的作品的体验提出能不能简洁的表达这一问题,要简洁就自然走向了抽象,数轴的形象自然水到渠成。 案例2: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 在数学中,我们常提到方程思想,方程是强大的求解工具。但是小学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应用题,而解决问题一般使用算术方法,那么怎么让枯燥的应用题有新的活力、怎么让学生感受用未知数思考问题的乐趣就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要面对的问题。

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应用数学

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应用数学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身边发生的数学现象,并自己学会用书本学到的知识寻找 问题的途径,是最重要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视的,例如在一次阶段 考试中,纪纯同学的化学成绩84,物理成绩是65,(满分都为100分),纪纯同 学的物理成绩受到家长严厉批评,在老师的提示下,除了分析试卷难度,她自己 还分析了两个成绩的一些具体特征。 分数的均值 标准差 化学成绩 74.4 11.98 物理成绩 51.45 12.47 纪纯同学化学成绩是84,物理成绩是65,那么她的化学成绩是否比物理成 绩好呢? 学习成绩属于正态分布,而有关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均应化为标准正态分 布 标准差均值观察值标准得分-=,即σ ηu x -= 化学标准得分为: 801.098.114.748411=-=-=σ ηu x 物理标准得分为: 09.147 .1245.516522=-=-=σηu x (同时按CTRL 键并点击右图可进入EXCEL 软件以便检查各个数据的相关计算) 作为同一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差不多,查标准正 态分布表7881.0)801.0(≈Φ,8621.0)09.1(=Φ,即纪纯同学的化学成绩84,全班 分数低于84分的占约78.81%, 纪纯同学的物理成绩65分,但全班分数低于65 分的占了86.21%,也就是说,纪纯同学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她的物理卷面成绩虽

然较低,化学卷面成绩虽然相对高些,但她的物理成绩在全班中的位置比化学成绩在全班中的位置反而更前一些,这在标准化之前的数据中是不易看到的。与此同时,通过EXCEL软件的应用,学生进一步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同时熟悉了均值、方差的公式及计算。 部分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如下) 通过正态分布能让我们客观分析我们每一次取得的成绩,同时有利于对成绩的公平性做出正确的评价:下面是一个小组合作的一个研究性课题,该课题主要研究了广东省高考录取中原始分制以及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的利弊,研究结果是原始分反映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当学科难易程度不同时,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成绩。 问题指出:2009广东高考各科平均分语文 87.12,理科数学 69.33,英语81.69,物理 95.02,化学 90.63 ,生物 93.11,理科基础 109.25,在理科数学平均分成绩明显低于其它科目成绩的情况下,那么完全按原始分总和高低来录取学生,这公平吗? 简单地将理科数学学习成绩与其它科目成绩相加,这对一个理科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比如说他考了105分,按试卷难度分析,他这个成绩是不错的,但这个原始分没有说服力,最终没办法看出他的成绩在高考中的位置,将他的这个数学成绩和理科基础相加,比如说他的理科基础成绩115,这个成绩如果按标准分算,他在全省分数位置并不高,这无异将美金100+人民币100+日元100=300(元),是很不科学的,也难以知道他在广东省全体考生中的位置。但比如用标准分(其中标准分数的平均分为500,标准差为100),如果知道他

中学趣味数学-几何就在你身边_题型归纳

中学趣味数学:几何就在你身边_题型归纳 初学几何时,你往往会感到这门学科枯燥乏味,有的知识似曾相识,似懂非懂;有的知识则似乎很玄,离我们很远!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几何,几何就在你的身边。 当你骑自行车时,想过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能是鸡蛋形的呢?因为圆形的特性可以使自行车平稳地前进;自行车的轮于有大有小,可供人们选择;两个轮子装的位置必须装得恰当,骑时会感到方便。这说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正是几何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 当你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裁成一个正方形时,你想过这里面有几何知识吗? 图 1 图 2 图3 何中叫比较线段的大小;把阴影部分裁去,可以看成在长上截取一段,使它等于宽,这就是几何中的线段作图;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这更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如果把正方形折成相等的两部分,除了图2中所示的四种折法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折法吗?不妨试试:过四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任意地折一条线,看看这样把正方形分成的两部分也一样吗? 当你走进用砖块铺地的房间时,你注意到这些砖块的形状吗?有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有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其实,任意形状的四边形砖块也能把地面拼得没有缝隙,请看图3 。 这又将告诉我们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大小之和恰好等于360度),这个结论,与小学数学里学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等于180度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有兴趣的话,请你剪两块同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然后把两块纸片拼合成一个图形,你能拼出6种不同的图形吗?这里又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几何知识。比如,当你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时,就不难知道:等腰三角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中间的那条线位置很特殊,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时常常要用到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数一数 前端分析: 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充满着好奇。学校什么样?数学要学习什么?学校的学习生活好玩吗?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我们设计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单元。旨在通过“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这四个各有侧重的活动型专题,把学生已有的数学本领调动出来。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是研究什么的”,体验、领会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教学内容分析:在通过“数一数”让学生认识校园环境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关于数与计算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行为习惯。 2.学习需求分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学生,才有可能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知道大小、长短、高矮、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3.

思想与情感: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观察能力,熟悉校园环境,渗透“数与数量”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书中的插图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目的`) (一)导入:你们在学校生活好吗?你们认识咱们的学校吗?数学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另一所学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认识数学书: (二)新授(主题图,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 1.仔细观察图画,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一说[培养观察能力,熟悉校园环境,渗透“数与数量”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 3.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看看图中的人都在做什么? (1)在学校我们每星期一都要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作为中国人我们很自豪。[爱国主义教育] (2)学校还会有评比栏,咱们班里也有,通过它来评选出谁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最好,谁的小红旗最多,谁就最棒,那个班就最好![爱集体教育] (3)我们要注意锻炼身体,热爱体育运动。这在学校的体育课上都会得到训练。看看操场上都有什么?有几位小朋友在玩篮球?练习跳高的有几人?[增强锻炼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