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附件: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进展情况统计表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进行近海风电场机组安装的过程中,技术操作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有很 大的作业风险,万一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很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本文对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希望对海上风电场 施工风险管理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策略 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战略选择,而风能是目前发展最快、产业 前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属于建设工程的范畴,具有一 般建设工程风险的特点,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但具有 一定的规律性和预测性;风险的潜在性和可变性。基于此,探讨海上风电场施工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特点 (一)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管理对各专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 我国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海运、海事工程发展相对欧美国家发展比较晚,相 应的在过去近海风资源监测和研究工作也不足。随着海上风电的即将大规模上马,基础的海上测风和研究工作也已在中国近海大规模展开[1]。海上风电场距离远, 除了风机的质量、系统可靠性要求高以外,必要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且因为海 上风力发电项目的特点,对其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海上台风对中国近海风电场的影响是需要特殊考虑的风险,由于气象资料的 时空分辨率和完整性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2],高分辨率气象模式及有限元分析软 件也经常被用到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中,因此,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受自然 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重视自然因素的影响。 (三)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较大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使得现有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的应 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海上风机叶轮的面积一般都远大于陆上,故其造成的尾 流对后方风机的影响也比陆地大得多[3],尽管邻近风机之间的距离也增大许多, 但距离的增加对消减这种尾流影响的效果仍有待研究,故在海上海上风力发电项 目风险分析中也要注意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四)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因施工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施工准备阶段、施 工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的风险都不同,且受到外力的阶段性影响,例如风力[4], 对施工风险就具有阶段性的影响,一旦海上有台风预警就会停止施工,以保证海 上施工安全。 二、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识别与控制 (一)基础施工风险识别与控制 1.钢管桩施工安装分析识别与控制 首先,地质的变化情况较大,造成钢管桩没有达到设计的标高。其次,钢管 桩的最终高程与水平误差没有在设计的要求范围内。 钢管桩施工安装控制措施有:根据未沉入的钢管桩的具体长度与贯入的程度

海上风电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关于海上风电设备项目 申请报告 一、建设背景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经济 增长新引擎,使创新成为引领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推进创新型建设。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 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 同发展新格局。 (二)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创新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提升创新保障能力 以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重点,加强创新 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 优先的位置,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创新型人才队 伍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 与光伏发电的火热不同,近年来我国风电建设速度不断下滑, 2017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更是创下近5年新低。但同时,我国海上风 电异军突起,装机规模连续5年快速增长,已跃居全球第三。 我国海上风电起步晚、发展快,面临着成本更低的陆上风电和光 伏发电等其他新能源的激烈竞争。在近日举行的2018海上风电峰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在我国海上风电的下一阶段发展中,须通过技术创新 和规模化开发,尽快摆脱补贴依赖,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经过11年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 机容量116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79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实现 多点开花。如果行走在江苏、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的海岸线,都能 看见白色风机的身影。随着开发技术和产业链实力的持续进步,我国 海上风电稳妥推进。2018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16万千瓦, 累计达到363万千瓦。

风电项目建设过程简介

风电项目建设过程简介 一个风电场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必须与项目所在地的风电规划和电网建设规划相一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电力消费水平和电网接纳或输送能力相一致。在此基础上,从有了建设风电场的意向,确定了风场场址,到最后建成风电场投入生产,一般要经历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和批准)、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分别介绍其具体要求。 1 风电场项目的立项 风电场项目的立项是在风电规划的基础上,由有意开发风电的企业发起(或由政府部门提出设想后由企业操作),提出开发风电的项目,而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风电场立项之前首先要确定厂址,应选择风况较佳,交通运输、安装运行和上网条件都较好的地点做场址。风电场的厂址选择也应通过大范围初选、初步测风、测风数据处理、风能资源评估等几个步骤,最后综合分析确定风电场场址。具体方法需按照我国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厂选址导则》进行。 场址选定,有了一定的测风资料并经评估可开发之后,就可以组织进行风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可以参见国家电力公司下发的《风力发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关权威部门审查通过后,可组织编制风电场项目建议书,并按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

风电场项目建议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条件(包括风力资源资料及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等。此外,还需取得以下附件: (1) 预可行性研究及其审查意见。 (2) 项目发起人意向书。 (3) 土地征用意向书。 (4) 当地环保部门的意向函。 (5) 同意电量上网的意向函。 (6) 银行贷款意向函。 将风电场项目建议书连同所需附件一起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申请风电场项目的立项。我国目前负责审批风电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改委及他们的下属机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报相关部门审批。项目申报立项过程中可能要准备回答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问题,补充有关的材料等等。直到国家正式行文批复项目建议书,同意所申报的项目予以立项后,项目的立项工作才算完成。 2 风电场项目的可研报告 风电场项目经批准立项以后,可以进行风电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内容和深度要求,按我国已颁发的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进行。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在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浅述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浅述 摘要:海上风电场项目与陆地风电项目相比一方面海上风能优越,资源丰富且 稳定,其次不占用土地,但优势过高,也有其相应的劣势,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环境恶劣,人员管理复杂,风险也成倍增加。这就要从风险管 理上来加强海上风电系统的维护及运行,降低风险,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对风险进行多方面评审优化并进行管控,风电场顺利投产,证明构建的海上 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分析 1引言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景已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收益是与风险并存的,收益越大,风险就越大,对于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分析都有相应的对应方法,一般通过风险因素分解和专家调查。这样更能全面的准备的识别海上风险。 此外,在做好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多方面去转移部分风险,避免 损失过大,影响整体运营,这类保险方式也是减少风电项目上因风险事故而造成 损失的重要手段。 2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因素 海上风电项目中风险各类繁多,不同阶段亦存在不同风险,建设阶段的风险 以及运营阶段的风险都不可忽视,其中既有自然风险,也存在人为的管理及技术 方面的风险。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前期涉及的面广而复杂,风险也并存繁多,设计 之初的实地勘察、机电安装及运营、海上线缆的敷设等,工期长而任务重,既要 保证项目正常运行,更要评估各项风险以减少各种损失。人为因素控制的风险都 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方案,但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控且不可预计的,所以,人为风险的管控要低于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项目进入的运营期后,更多的自然 灾害会给运营的项目带来麻烦,可控方面的设备质量及人员调配管理,以及实地 操作施工等都会产生风险。不可控的雷击、瞬时极端大风会对风电机组构成威胁;机组的安装质量和零部件质量也可能会导致风电机组出现故障;人为误判、误操 作可能会导致风电机组带病运行,使故障升级;船舶的非正常抛锚可能会钩断海缆。 3海上风电事故种类 3.1主要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 3.1.1台风灾害事故 台风是所有海上风电项目中最特有的风险因子,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过 台风对风电项目的案例,但受台风影响的电场受到的损失不可估量。2013年的台 风“天兔”致使红海湾风电场25台风电机组8台倒塌、9台叶片折断。2014年7 月,最强的台风“威马逊”使得风电场出现了倒塌现象,5台出现叶片断裂、发电 机掉落。所以,台风对海上风电系统的破坏也是令人惊愕的。 3.1.2雷击事故 自然界中不时会有雷电的灾害,不仅会造成事物的破坏,也有时会造成人员 的伤亡,海上风电项目庞大,这也增加了它在雷电天气遭雷电击的风险,小则至 使机组破坏,大则造成火灾及人员伤亡,直面破坏着人力、物力、财力。面对的 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3.2施工工艺不良、设备质量问题等造成的事故 3.2.1施工工艺不良造成的事故

风电项目表格67309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规范湖南蓝山紫良风电场50MW风电项目的表格形式,根据《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建设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湖南蓝山紫良风电场50MW风电项目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细则(试行)》( Q/LSXNY-GC(007)-2017 )和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NB/T 31021-2012)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1.编制与使用说明如下:《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基本表式》共分四大类:A 类表(总承包单位用表)30个表式、B类表(监理单位用表)10个表式、C类表设计单位用表)4个表式、D类表(各方通用表)2个表式。 注:现场资料在审核过程如需增加审核单位,可在监理、业主确认后进行添加。 2.说明:打印及书写要求 2.1统一使用标准A4幅面白色打印纸,大于A4幅面的图表或图纸,应折叠成A4幅面;小于A4幅面的,要居中用防虫性的不干胶粘贴在A4复印纸上,一张纸上也可粘贴两张及以上小幅面文件。 2.2文件必须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不得使用喷墨或针式打印机。 2.3打印文档页边距:要求左边距(装订侧)25mm,右边距20 mm,上边距20mm,下边距20mm; 2.4文字规格:标题为宋体三号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表格内文字可用宋体小四或五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英文、数字均采用宋体。 2.5必须用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耐久性要求的材料书写,可用墨水、碳素墨水、蓝黑墨水、黑色签字笔、原子印油等,不能用纯蓝墨水、红墨水、铅笔、圆珠笔、蓝色签字笔、彩笔、荧光笔、普通印油、热敏传真纸或复写纸等材料书写。 2.6严禁涂改、刮改及修正液涂改。 2.7用于记录的专业施工与验收表格式文件,应符合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的格式,没有填写内容的空白格应划线或加盖“以下空白”章,以示闭环。 . .

海上风电工程潮间带施工的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of offshore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in intertidal zone LU Hui (CCCC Third Harbor (Shanghai)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 200000,China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offshore wind power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the installed capacity has expanded rapidly,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deep sea.However,at present,there is still a large propor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along the coast from north of Shanghai to Shandong,which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ships waiting for tide and sitting on beaches.The traffic is inconvenient,the safety risk is high,and the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cess is difficult.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safety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offshore wind farms in intertidal zone and the analysis of possible safety accidents or potential hazards,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are given,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points in the main procedures of the main projects,such as the dismantling and installation of stable pile platform,the construction of single pile sinking,the separate installation of wind turbines,ar analyz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similar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in intertidal zon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intertidal zone;safety risk;safety management 摘 要: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装机量日益迅猛扩大并逐渐向深海发展。但是,目前在上海以北到山东一带 沿海仍有较大一部分风电机位处于潮间带,需要船舶候潮坐滩施工,交通不便,安全风险大,安全过程管理困难。通过对潮间带海上风电场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或潜在的危险,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并分析了稳桩平台拆装、单桩沉桩施工、风机分体式安装等主体工程主要工序的安全管理要点,为今后潮间带类似风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词:海上风电;潮间带;安全风险;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U655.1;U655.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7874(2019) 12-0074-05doi :10.7640/zggwjs201912016 海上风电工程潮间带施工的安全管理 逯辉 (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收稿日期:2019-06-12 修回日期:2019-08-07 作者简介:逯辉(1983—),男,河南新乡人,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 及自动化专业。E-mail :398920578@https://www.360docs.net/doc/8c14862159.html, 中国港湾建设 第39卷第12期 2019年12月 Vol.39 No.12 Dec.2019 引言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装机量日益迅 猛扩大,并且逐渐向深海发展[1]。但是,目前在上 海以北到山东一带沿海仍有较大一部分风电机位处于潮间带,风电安装作业属于浅滩施工,部分机位甚至是高滩施工、露滩施工,需要船舶候潮坐滩施工,交通困难,安全风险大,安全过程管理困难。 目前,海上风电施工安全管理多从项目部安 全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等进行分析。从施工现场主要工序的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统计分析及提出的对应措施较少。元国凯等[2]对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主体工程进行了风险识别、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常亮[3]从安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海上风电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李尚界等[4]对当前海上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张蓝舟等[5]给出了有坐滩能力船舶的坐滩安全管理方案。 本文立足于国华东台四期(H2)300MW 海上风电场项目,该工程位于东沙北条子泥,离岸距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和保险的管理与建议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和保险的管理与建议 发表时间:2018-12-21T10:50:50.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王新峰[导读] 摘要:目前,国内能源结构正在迈入深度调整阶段,部分能源政策亟待完善与改进。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1122 摘要:目前,国内能源结构正在迈入深度调整阶段,部分能源政策亟待完善与改进。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能源政策的落实程度,并结合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理念,促进能源政策多元化发展。近些年来,全球风电场建设从陆地逐步过渡和转移到潮间带、近海乃至深远海方向发展,尤其对于我国而言,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文章主要以海上风电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海 上风电项目涉及的风险问题、保险管理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风险与保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风险问题;保险管理;风险管控前言:现阶段,为了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号召,我国陆地上可开发与利用的风能资源逐渐减少,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显。为顺应时代和产业发展,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提高风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风电场项目经过多年的科研和技术攻关,逐渐从陆地过渡和转移到潮间带、近海海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较丰富,且沿海省份接入电网方式较稳定与便捷,能够满足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相关硬件配置和需求。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水平逐渐趋于稳定、成熟,预期收益良好,值得推广与应用。然而,收益与风险问题总是互伴而生。 近些年,国内近岸陆上风电受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出现多起倒塔事故,带来的风险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求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做好风险管控问题,寻求合理的途径将部分风险进行有效转移,确保项目运行安全。 1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问题 一般来说,海上风电项目全寿命周期除了受到财务风险的相关影响,出现运行问题之外,还会受到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人为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行风险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将风险发生时期分为建设期与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海上风电建设期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且难以管理,如勘察设计环节,风电机组基础施工环节、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环节、设备调试与运营环节等。可以说,整个工序过程运行复杂且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稍有不慎,易出现运行隐患问题。然而,根据实际来看,建设期虽说是风险高发期,但各参建单位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评估与预防,除了自然风险无法规避,其他风险通过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措施后,出现的频率还是较低的[1]。 海上风电项目进入运行期之后,遭受到的风险问题来源更加广泛,如自然灾害、设备质量、人为操作失误等,且难以掌控。举例而言,雷击、顺势极端大风很容易对风电机组运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易引发大型电气设备运行故障问题;零部件安装质量不合格或者安装工序不合理等,都容易引发风电机组出现运行故障,并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人为误判或者误操作将会直接导致风电机组运行故障,或者进一步加剧原本的故障程度等。以上种种皆是造成风电机组出现运行故障问题的主导因素。针对于此,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明确造成风电机组运行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规避,确保风电机组运行安全。 2 造成海上项目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 2.1施工工艺原因 海上风电建设初期涉及到的参建单位众多,监管具备一定难度。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某些施工工艺在后期某个运行节点上会出现隐患问题。如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或者质量不达标,后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缆头过热或者放电问题,极易引发爆炸事故;承台基础与塔筒连接件焊接标准或者施工工艺出现不合理情况,极易导致钢结构在受到盐雾侵蚀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问题。举例而言,2015年11月,Paludans Flak 海上风电场出现运行机组的机舱与风轮坠海事故。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判断为因2002年行业焊接标准出现失误造成的后续故障问题[2]。 2.2自身故障原因 主控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或者零部件出现缺陷问题,均会造成海上风机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举例而言,当海上机电风组遭遇台风袭击时,主控系统或者偏航系统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如风机无法顺桨,将直接导致叶片折损等不利情况发生。 2.3人为操作原因 海上机电风组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出现隐患问题,且无法随时随地登机维修等。为进一步解决海上风电机组存在的运行隐患,需要通过远程控制中心进行诊断。倘若在此过程中,工程师出现判断失误或者操作失误情况,很容易导致风电机组远程复位后出现严重的运行问题,加剧风险隐患程度[3]。 2.4第三方事故原因 当海上风电场地处滩涂或者近海海域时,与传统航道或者渔业养殖区域作业距离较近,过往的船只倘若在风电场附近海域抛锚,存在海底电缆被锚勾破的风险,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举例而言,2013年东海风电场附近海域就出现上述问题,造成较大损失[4]。 3 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管理情况 3.1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现状 海上风电项目与海上风电保险始终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以说,海上风电需要保险业作为运行支撑,保险业也迫切希望涉入海上风电领域当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我国多数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积累了关于海上风电保险的相关经验,初步掌握了海上风电项目管理流程。甚至在原本陆上风电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海上风电业务部门,其目的在于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对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问题与理赔问题进行管理和管控。 3.2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类型 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管理问题,国内保险公司提供了多种保险产品。针对建设初期而言,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设备运输险等主要保险形式。针对运营期而言,主要包括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以及公众责任险等。除此之外,部分设备厂商有可能购买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作为主要的保险类型[5]。 3.2.1海上风电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

风电机组扩建项目申请报告

风电机组扩建项目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传统风电整机制造厂商采取的经营模式为系统集成、专业化协作,即风电机组制造商从事整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配套零部件从外部 采购。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部分具备较强研发和服务能力的企业 率先开始提供以风电机组产品为核心的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即不仅 向客户提供定制化风电机组,还为其量身打造包括前期风资源开发、 后期风电场运行监测以及风电场技术升级改造等在内的风电场全生命 周期解决方案。根据有无风电场开发经营业务,行业内制造商又可以 分为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只向客户直接销售风电机组,另一种是既 销售风电机组,又开发、建设、销售风电场,或者自主投资运营风电场。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858.9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311.3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95%;建设期利息583.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流动资金4964.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47%。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01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0179.47万元,净利润12823.57万元,财务内部收 益率14.45%,财务净现值3666.6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3年。本

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 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 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 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 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 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 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 用途。

风电项目的建设流程

风电项目开发实施同题建议 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我国自l 989年建成首个现代化风电场,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风能协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7%,占全球风电装机的27%。去年风电上网电量153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8%。20年来,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规模经济性日益明显。资料显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初步估算,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场总装机客量超lO亿kW。约相当干50座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按200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的我国风电发展规划目标,2020年将达到3000万kW。除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风电项目及国家发改委核准的5万kW以上的风电项目外,各省核准的49.5Mw风电项目占了很大比例,本文就49.5Mw风电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进行介绍并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 1.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风电场选址、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风能资源测量及评估,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审、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取得相关支持性文件报发改委核准。 1.1.1风电场选址 目风电场选址可委托有经验的咨询单位进行,主要考虑选址凤能质量好、风向基本稳定、风速变化小、凤垂直切变小、揣流强度小、交通方便,靠电网近,对环境影响最小、地质条件满足施工的地区。 1.1.2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 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共同组织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资料后签订风电开发协议.主要包括风电开发区域、近期开发容量,远期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工程进展的时间要求等。1.1.3风能资源测量及评估 委托专业安装公司安装测风塔,安装地点应选址该风电场有代表性的地方,数量一般不少于2座,若条件许可,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应增加至4~8座,测风仪应安装在10m、

近海海洋风电地基基础的现状介绍

近海海洋风电地基基础的现状 1.海洋风电开发形势及前景 当今世界能源消耗量不断上升, 且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 未来几十年内, 世界能源消耗还将持续增长. 然而, 由于化石能源可开发量日益减少, 能源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 并且, 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因此,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能源危机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降低40%–45%”的目标, 目前正加快推进包括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并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 然而,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全球核能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各国对核能的发展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中国甚至一度停止了核电的审批作业.事实上, 发展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缓解“气候变化”、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风电是目前最具规模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 世界各国发展风能开发技术呈现争先恐后之势. 1973 年石油危机后, 美国开始研发风能资源, 这是风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欧洲的风能业稳步发展, 经过1990 年后的20 年, 欧洲已俨然成为全球风能业的引领者.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 大规模的陆地风电场越来越面临选址困难的问题. 而海上风能资源优于陆地,海上风的品质更加优越, 因为海面

粗糙度小, 风速大, 离岸10 km的海上风速通常比沿岸陆地高约25%;海上风湍流强度小, 具有稳定的主导风向, 有利于减轻风机疲劳; 且海上风能开发不涉及土地征用、噪声扰民等问题; 另外, 海上风场往往离负荷中心近、电网容纳能力强. 因而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发展迅猛, 欧洲尤其是丹麦和英国引领着全球风电的发展. 2.海洋风电资源 海上风能资源储量相当丰富, 以我国海域的统计数据为例,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一份联合研究报告指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为600 GW. 中国气象局21世纪初的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水深小于20 m海域的风能储量达750 GW,是陆上风能资源的3 倍左右. 2009年底国家气象局发布消息称, 我国沿海水深5–25 m海域的3类风能(平均风能密度大于300 W/m2)储量达200 GW。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最新调整的数据, 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为400–500 GW.具有发展海洋风电的巨大风力资源。 3. 海上风电开发现状 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先驱, 1990 年在瑞典的Nogersund 安装了世界第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1991 年丹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Vindeby, 但装机只有4.95 MW. 此后, 丹麦、瑞典、荷兰和英国相继建设了一批研发性的海上风电项目.2002年总装机160 MW的Horns Rev 海上风电场在北海建成, 这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海上风电场, 此前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仅为40

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实施方案(-)

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

————————————————————————————————作者:————————————————————————————————日期: 2

附件: 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 省份项目名称项目规模 (万千瓦) 开发企业场址位置 天津中水电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港海上风电 项目一期工程 9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滨海新区南港工 业区南防波堤 小计9 河北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兆瓦示范工程30 乐亭建投风能有限公司唐山市乐亭县国电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30 国电电力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唐山市乐亭县河北建投唐山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20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唐山市海港区华电唐山曹妃甸海上风电场20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曹妃甸区 唐山乐亭海域五场址Ⅱ号区域300兆瓦海上风电 项目 30 唐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 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唐山市乐亭县小计130 辽宁辽宁省大连市庄河近海II号风电场30 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大连市庄河海域辽宁省大连市庄河近海III号风电场30 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大连市庄河海域小计60

省份项目名称项目规模 (万千瓦) 开发企业场址位置 江苏江苏如东10万千瓦潮间带海上风电项目10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市如东县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场项目15.2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南通市如东县 江苏响水近海风电场项目20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响水县 龙源如东试验风电场扩建项目 4.92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南通市如东县 江苏大丰200MW海上风电项目20 龙源大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市 东台200MW海上风电项目20 江苏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盐城市东台市 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30 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滨海县 响水C1# 1.25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响水县 滨海北区H1# 10 中电投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盐城市滨海县 大丰H7# 20 龙源大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市 -4-

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表(第五版)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滨海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经理部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 编制依据-----------------------------------------------------------02 2.2 编制目的----------------------------------------------------------0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1 工程总体概况-----------------------------------------------------03 2.2项目工作内容及特点--------------------=-----------------------04 第三章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表 3.1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06 3.2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17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 (五)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QHSE中的L1-HSE-00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 L2-HSE-002 环境因素识别和管理文件 二、编制目的 通过对项目中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推进项目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总体概况 大唐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废黄河口至扁担港口之间的近海海域,风电场规划范围呈梯形,中心位置离海岸线直线距离约21km,规划海域面积约150km2,涉海面积约48km2,场区内泥面高程约-16.5~-22m(1985国家高程),场区内平均海平面高程为0.19m,设计高潮位为1.30m,设计低潮位为-1.24m,极端高潮位(50年一遇)为2.4m,极端低潮位(50年一遇)为-2.44m。 图2.1-1 风电场区域位置示意图

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风电设备研究及制造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司 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8c14862159.html,

目录 10 (10)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法人代表 (10) 1.1.1项目名称 (10) 1.1.2建设单位名称 (10) 1.1.3法人代表 (10) 1.2建设单位介绍 (10) 1.3编制依据和原则 (11) 1.3.1编辑依据 (11) 1.3.2编制原则 (12) 1.4研究范围 (13) 1.4.1拟建设地点 (13) 1.4.2建设内容与规模 (13) 1.4.3项目性质 (16) 1.4.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6) 1.4.5建设期 (17)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 1.6结论 (19) 1.6.1专家意见 (19) 1.6.2建议 (20) 21 (21)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背景.. (21) 2.1.1风电发展历程 (21) 2.1.2世界风电行业发展 (21) 2.1.3我国风电行业发展 (23) 2.1.4项目所在地风电行业发展 (24) 2.2政策环境及发展规划 (25) 2.2.1国家政策及发展规划 (25)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

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海上风电施工简介(经典)

海上风电施工简介 二○一三年十月

目录 1 海上风电场主要单项工程施工方案 (1) 1.1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1) 1.2 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13) 1.3 海底电缆施工方案 (19) 1.4海上升压站施工方案 (23) 2 国内主要海上施工企业以及施工能力调研 (35) 2.1 中铁大桥局 (35) 2.2 中交系统下企业 (41) 2.3 中石(海)油工程公司 (46) 2.4 龙源振华工程公司 (48) 3 国内海洋开发建设领域施工业绩 (52) 3.1 跨海大桥工程 (52) 3.2 港口设施工程 (55) 3.3 海洋石油工程 (55) 3.4 海上风电场工程 (58) 4 结语 (59)

1 海上风电场主要单项工程施工方案 1.1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国外海上风电起步较早,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和建设海上试验风电场,2000年以后,随着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发展,单机容量逐步加大,机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大型海上风电场开始逐步出现。国外海上风机基础一般有单桩、重力式、导管架、吸力式、漂浮式等基础型式,其中单桩、重力式和导管架基础这三种基础型式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应用经验,而吸力式和漂浮式基础尚处于试验阶段。舟山风电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海上风机基础尚处于探索阶段,已建成的四个海上风电项目,除渤海绥中一台机利用了原石油平台外,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和响水近海试验风电场均采用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则采用了混凝土低桩承台、导管架及单桩三种基础型式。 图1.1-1 重力式基础型式 图1.1-2 多桩导管架基础型式

图1.1-3 四桩桁架式导管架基础型式图1.1-4单桩基础型式 图1.1-5 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型式图1.1-6低桩承台基础型式基于国内外海上、滩涂区域风电场的建设经验,结合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的特点及国内海洋工程、港口工程施工设备、施工能力,可研阶段重点考察桩式基础,并针对5.0MW风电机组拟定五桩导管架基础、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和四桩桁架式导管架基础作为代表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比较。 1.1.1 多桩导管架基础施工 图1.1-7 五桩导管架基础型式图1.1-8 四桩桁架式基础型式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风场建设政策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风场建设政策(1)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规范建设和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海上风电项目是指沿海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下海域的风电项目,包括在相应开发海域内无居民海岛上的风电项目。 第三条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包括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项目授予、项目核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施工竣工验收、运行信息管理等环节的行政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 第四条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海上风电技术委托全国风电建设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管理。 第五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海域使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和 监督。 第二章规划 第六条海上风电规划包括全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和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全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和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应当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全国和沿海各省(区、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应符合全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第七条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全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编制和管理,并会同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按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统一部署,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第八条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具有国家甲级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规范要求编制本省(区、市)管理海域内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规划提出用海初审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意见;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对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进行技术审查。 第九条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海上风电技术管理部门,在沿海各省(区、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全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组织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组织编制海上风电工程配套电网工程规划,落实电网接入方案和市场消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