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摹拟。

30.司马相赋的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

31.《洞簫赋》的作者是王褒。

32.扬雄是学者而兼赋家的代表,创作《反离骚》《蜀都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甘泉赋》等。

33.鲁迅称司马迁作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34.司马相如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35.以都洛、都雍(即长安)为题材的作品,班固的称为《两都赋》,张衡的称为《二京赋》。

36.《北征赋》的作者是班彪。

37.《东征赋》的作者是班昭。

38.《述行赋》的作者是蔡邕。

39.冯衍的《显志赋》是东汉早期述志赋的重要作品。

40.《归田赋》的作者是张衡。

41.《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的作者是赵壹。

42.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3.成书于东汉的《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歷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44.王充、王符以及仲长统,幷称东汉政论散文叁大家。

45.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46.秦嘉的《赠妇诗》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47.蔡邕的《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48、《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9、《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50、司马迁,字子长。

51、《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52.《_国语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53.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问答__的形式。

54.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抒情小赋__类型。

55.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成一家之言_。”56.《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世家__和列传中。

57.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秦汉__时期。

58.__乐府诗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59.“《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左传》__。

60.“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论衡_》的基本精神。

6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其理论形态是玄学。

6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又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三段),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63.东晋南北朝文学仍以诗歌为主,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64.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只为“建安风骨”。

65.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谢眺。

66.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的时期。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于诗歌的声律,提出“八病”之说,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又叫“新体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67.梁代,宫廷贵族不再满足于山水清音,而寻求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萧纲及徐、徐陵、庾肩吾、庾信,故人又称“徐庾体”。

68.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69.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植的《燕歌行》。

70.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7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72.太康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左思,此外还有张华、张协等。

73.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有《咏史》八首。

7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靖节征士”。

75.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76.据《乐府诗集》,西曲出于江陵(今湖北江陵)、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之间。由此可知,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

77.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主要是五言四句,从而为绝句奠定了基础。大量运用双关,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78. 《横吹曲》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中有鼓有角,故称“鼓角横吹曲”。

79.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木兰诗》,其作不会晚于陈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80.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是由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

81.文学史上把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和谢眺分别称为“大谢”和“小谢”。

82.集南朝诗歌之大成并融合了南北诗风的诗人是庾信。

83.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它有三个特点:1讲究对仗。又多用四六句。2语音方面讲究平仄。3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辞藻。

84.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和东晋葛洪的《西京

杂记》。

85.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是曹丕的《典论·论文》。

86.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87.成书于梁代的专门评论五言诗的著作是钟嵘的《诗品》,它品评了汉代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及古诗十九首,分为上中下三品。

88.“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89.“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90.“元嘉三大家:是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二、选择题

1.秦代文学所谓的一人是指()。

A.秦始皇

B.吕不韦

C.李斯

D.赵高

2.“一字千金”有典故与()有关。

A.赵高

B.吕不韦

C.李斯D商鞅

3.“仓鼠”和“厕鼠”这两个典故词语与()有关。

A.赵高

B.吕不韦

C.李斯D商鞅

4.秦代文学所谓的一书是指()。

A.《吕氏春秋》

B.《谏逐客书》

C.《会稽石刻》

D.《秦始皇本纪》

5.相传发明小篆字体的人是()。

A.秦始皇

B.吕不韦

C.李斯D赵高

6.会稽石刻等是为歌颂()的功绩而刻写的。

A.秦始皇

B.刘邦

C.项羽

D.汉武帝

7.西汉初年为刘邦思想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的儒生代表人物是()。

A.陆贾 B.张苍 C.贾谊 D.张良

8.陆贾的著作是()。

A.《新语》

B.《新书》

C.《新苑》

D.《新说》

9.贾谊主要生活在()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贾谊的一篇是()。

A.《吊屈原赋》

B.《鵩鸟赋》

C.《虞美人》

D.《过秦论》

11.下列作品属于晁错的一篇是()

A.《过秦论》

B.《狱中上梁王书》

C.《论贵粟疏》

D.《治安策》

12.《淮南子》的作者是()

A.刘彻

B.刘长

C.刘安

D.刘向

13.据说豆腐这种食物是()在炼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淮南王刘安

D.葛洪

14.推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大儒是()。

A.陆贾 B. 贾谊 C.晁错 D.董仲舒

15.下列思想中的()最终形成与董仲舒有关系。

A.天人合一

B.图腾崇拜

C.女人是祸水

D.三从四德

16.董仲舒以其对儒家经典的钻研并运用于国家管理从而形成了所谓的()。

A.春秋笔法

B.春秋断狱

C.微言大义

D.神判

17.东汉时期一位出自绍兴的伟大思想家是()

A.扬雄

B.班固

C.王充

D.王羲之

18.最早提出要“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家是()

A.司马谈

B.司马迁

C.班固

D.张衡

19.中国的第一部通史是()。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汉书》

20.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汉书》

21.标志着汉大赋形成的代表作品是()。

A.《吊屈原赋》

B.《七发》

C.《上林赋》

D.《子虚赋》

22.被认为最能代表汉赋水平的赋家是()。

A.牧乘

B.司马相如

C.东方朔

D.扬雄

2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一人是()。

A.司马相如

B.东方朔

C.扬雄

D.班固

24.《答客难》的作者是()。

A.司马相如

B.东方朔

C.扬雄

D.班固

25.下列汉家中京都赋写得好的是()。

A.司马相如

B.东方朔

C.扬雄

D.班固

26.《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诸葛亮

27.《孔雀东南飞》讲的是()的故事。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代

D.魏晋时期

28.美女罗敷是下列()作品中的人物。

A.《上邪》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D《花木兰》

29.被认为是第一首成熟七言诗的《燕歌行》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蔡琰

30.下列诗歌中为曹植所作的一首是()。

A.《蒿里行》

B.《神龟虽寿》

C.《西北有浮云》

D.《送应氏》

31.《咏怀诗》的作者是()。

A.阮籍

B.嵇康

C.《左思》

D.鲍照

3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一个是()。

A.孔融

B.陈琳

C.刘桢

D.阮籍

3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竹林七贤之一的是()。

A.阮瑀

B.阮籍

C.嵇康

D.刘伶

34.田园诗的创始人物是()。

A.谢灵运

B.陶渊明

C.左思

D.鲍照

35.山水诗的鼻祖认为是()。

A.谢灵运

B.陶渊明

C.左思

D.鲍照

36.魏晋时期以写悼亡诗闻名的一个美男子诗人是()。

A.阮籍

B.嵇康

C.潘岳

D.左思

37.下列人物中与“永明体”新诗体创制关系密切的一个人是()。

A.陶渊明

B.颜延之

C.沈约

D.谢灵运

38.下列诗歌中归陶渊明创作的一首是()。

A.《拟古》

B.《遊仙诗》

C.《登池上楼》

D.《饮酒》

39.《文选》的作者是()。

A.萧绎

B.萧衍

C.萧统

D.萧道齐

40.骈文《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A.孔稚珪

B.陶宏

C.丘迟

D.吴均

41.讲究声律的“永明体”诗产生于()。

A.建安时期

B.正始时期

C.两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42.“刘伶病酒”的故事出自()。

A.《搜神记》

B.《列异传》

C.《世说新语》

D.《西京杂记》

43.中国第一篇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典论·论文》出自()之手。

A.曹丕

B.曹植

C.刘勰

D.陆机

44.《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曹丕

B.萧统

C.刘勰

D.陆机

45.魏晋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A.《拾遗记》

B.《搜神记》

C.《续齐谐记》

D.《世说新语》

46.《诗品》的作者是的()。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7.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标志的诗歌是()。

A.班固的五言诗

B.曹植的五言诗

C.乐府五言诗

D.《古诗十九首》

48.下列诗歌中不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行行重行行》

B.《今日良宴会》

C.《上山采蘼芜》

D.《西北有高楼》

49.在正史中最早出现“艺文志”的史书是()。

A.《史记》

B.《吴越春秋》

C.《汉书》

D.《后汉书》

50.南朝导致亡国的诗人皇帝是()。

A.曹丕

B.萧衍

C.陈叔宝

D.秦叔宝

51.《三都赋》的作者是()。

A.陆机

B.左思

C.潘岳

D.沈约

52.《洛神赋》的作者是()。

A.曹丕

B.曹植

C.班固

D.左思

53.带着《广陵散》走向死亡的魏晋风流人物是()。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山涛

54.“建安文学”中的“建安”年号从朝代上说是属于()。

A.汉朝

B.曹魏

C.西晋

D.东晋

55.王羲之生活在()时期。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南北朝时期

三、名词解释

1.梁园:

2.东观:

3.鸿都门学:

4.七体:

5.乐府诗:

6.散体大赋:

7.骚体赋:

8.抒情小赋:

9.纪行赋:

10.述志赋:

11.汉赋四大家:

12.劝百讽一:

13.《史记》三家注:

14.《孔雀东南飞》:

15.《古诗十九首》:

16.建安风骨:

17.正始文学:

18.魏晋风度:

19.玄言诗:

20.永明体:

21.宫体诗:

22.田园诗:

23.骈文:

24.建安七子:

25.永明体:

26.志人小说:

27.志怪小说:

28.竹林七贤:

29.元嘉三大家:

30.《搜神记》:

31.吴歌西曲:

32.《桃花源记》:

33.《世说新语》:

34.《昭明文选》:

35.游仙诗:

三、论述题

1.谈谈汉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2.试论述汉赋兴盛的原因。

3.简述汉赋的分类及其特点。

4.简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5.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汉赋的价值。

6.简述《史记》在人物描写上的特点。

7.简述汉乐府诗的形成与发展。

8.简述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9.分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因素。

10.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

1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2.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古诗十九首》的价值

13.谈谈魏晋风度及其产生的原因。

14.试论建安风骨内涵及其成因。

15.结合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6.结合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论述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7.从文学文化学的角度解读阮籍或嵇康的诗歌。

18.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19.骈文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20.魏晋南北朝小说发展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35、西汉最有名的散体大赋是(),其创作流传至今的计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14、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5、南北朝时,由南朝而入北朝的文人中,在创作上成就最高当推()与()。 16、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诗歌的()的骈文的盛行。诗歌格律化有()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7、()的(《》)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第二,。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代表作有《》。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还有用思妇、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曹操,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短歌行》。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英”。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蔡琰,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阮籍,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部兵。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潘岳的《悼言诗》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郭璞。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抒怀。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敕勒歌》。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年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谢灵运、谢眺。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记游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物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 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 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 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 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 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 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 "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 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 "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 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 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

2020部编人教版小升初四大名著及文学常识练习题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四大名著及文学常识练习题答案 一、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代人。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空城计等。 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战役)中“火烧赤壁”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略 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故事。 7、《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A)。 A、曹操、刘备 B、袁术、袁绍 C、董卓、曹操 D、吕布、刘备 8、《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B)。 A 赵魏韩 B 魏蜀吴 C 楚吴越 D 秦赵吴 9、参加“桃园三结义”的三位人物是(D)。 A 、董卓吕布貂蝉 B 、刘备赵云诸葛亮 C 、曹操刘备孙权 D、刘备关羽张飞 10、“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指的是(A)。

A 诸葛亮周瑜 B 诸葛亮鲁肃 C 周瑜鲁肃 D 诸葛亮庞统 1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二)、《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明代人。 2、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他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筋斗云、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定海神针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3、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4、唐僧收四个徒弟法名分别是:孙悟空法名孙行者,八戒法名悟能,沙僧法名悟净。 5、《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封为金身罗汉。 6、《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7、《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8、《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浅谈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一)

浅谈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一) 论文关键词:晋初;儒学;文人心态;文学创作 论文摘要:西晋初期,儒学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的积极影响和晋初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士人“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恢复了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继承了“美刺”的文学观念;在作品中,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用世精神,以“兼济天下”作为创作主题。西晋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西晋文学的成就,刘册《文心雕龙》云:“晋室群才,稍人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衙;才褥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钟嵘《诗品序》在描述了建安文学的“彬彬之盛”后,接着指出:“尔后凌迟衰微,迄于有晋。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而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刘、钟二人都热情洋溢地描绘出了西晋文学的繁荣景象。 一个时代之文学,其思想内容、形式、风格及发展变化不可避免要受到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西晋文学的发展,同西晋的思想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玄学的兴盛,是西晋文化学术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西晋玄学崇尚清谈,标榜任达,西晋士人的心态与士风的形成均与其密不可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由于玄学的兴盛,其被视为此时期的主流思想,就连很多以儒学立身的士人都沾染了玄风的余绪,似乎儒学在西晋走向衰微。事实上,儒学在西晋衰微,只是从严格经学意义的角度而言,尤其是相对于儒学在两汉的地位而言。西晋实质上常被以后的士人誉为儒礼之学的盛世。 晋武帝登基后多次下诏倡导儒学,“……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泰始四年诏》)。他还采取扩建太学、封崇孔子后裔等措施,复兴儒学,“置博士十九人,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选张华、刘皇居太常之官,以重儒学”。处于低潮的儒学在西晋之初逐渐显露出撅而复振的局面。在西晋初期,士人尤其是那些出身寒素的士人又重新回归“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轨迹,掌握儒家的礼仪知识和具备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士人人仕的重要工具。儒学思想在普初重新上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作为一种为皇权所推崇的思想,儒学的政治思想和处世原则不可能不对百姓产生影响,也不可能不对晋初士人的心态产生影响,并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 一 儒家思想有很强烈的政治追求,儒学本就是积极入世的学说。孔子有治世之心,“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出疆必载质”《(孟子·膝文公下》)。孟子与孔子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求政治上的突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在孔孟的影响下,儒家后学都有一种自觉的政治要求,都有学而为民生政治的信念。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官方的形式强化了儒学与政治的关系,儒学及儒学引发的自觉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存在。西晋去汉不远,儒家士族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儒学在西晋的影响力依然极大,在儒家建功立业、追求不朽的思想指导下,晋初士人亦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意识。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从此,追求“不朽”成为士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一种人生观。据《晋书》记载,“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现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杜预好为后世之名,追求不朽的心态可见一斑。而“立德”既为“太上”,唯圣人所能,一般士人莫能当之,况且西晋的政治环境亦无道德可言,所以西晋士人往往把自己的追求目标放在“立功”“立言”上,犹以“立功”为要。 西晋初期,南有东吴,北有戎狄,与晋相攻伐,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士人面临的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他们渴望能以自己的才华抓住机遇,建功立业,留名青史。建安时期的英雄主义精神尚未消失殆尽,对西晋士人的思想仍然有着或隐或现的影响,晋初士人渴望能在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XF 一、填空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曹操,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短歌行》。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英”。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蔡琰,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阮籍,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部兵。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潘岳的《悼言诗》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郭璞。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抒怀。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敕勒歌》。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年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谢灵运、谢眺。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记游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羁留北方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拟咏怀》。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骈赋。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山涛。 26、诸葛亮的散文名作是《出师表》。 27、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兰亭集序》。 28、《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 29、曹植的《高唐赋》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30、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哀江南赋》。 二、选择 1~5、AAADA6~10、AAAAB11~15、AAAAA16~20、AAAAD21~26、AADAAA 1、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A 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B、[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C、[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D、[西晋]陆机的《文赋》 2、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A A、[南朝梁]萧统的《文选》 B、[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3、曹操诗歌创作的风格是A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文采气骨兼备 D、以上都对 4、中国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D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D、阮籍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1#优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 宗教说B. 游戏说C. 模仿说D. 宣泄说 2.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3. 《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 4. 《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5.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 6. 《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7. 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 流畅谐偶 B. 铺陈排比 C. 质实无华 D. 诙谐反讽 8.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 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 《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 《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 编年史 B. 纪传体通史 C. 断代史 D. 国别史 11. 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 骚体赋的终结 B. 抒情小赋的开端 C. 骈赋的开端 D. 大赋文体的形成 12. 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西汉中期 B. 西汉末期 C. 东汉前期 D. 东汉末期 13. 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 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 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 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 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集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 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 是;第三期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 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 第二,。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 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 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 指、和;“七子”是 指、、、、、 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唱,代表作有《》。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 达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 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 _________________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 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 是和。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 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 遇的《》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和。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阮籍的代表作是《 》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题 1、秦代文学的唯一优秀作家是__李斯____ ,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_______ 》。 2、西汉初期的著名散文家有__贾谊____ 和晁错等,代表作品有《_过秦论______ 》、《__陈政事疏_______》、《__论贵粟疏_______》等。 3、汉赋的发展经历了骚体赋______、___汉大赋______、__抒情小赋_____三个阶段。 4、《_吊屈原赋________ 》和《__鵩鸟赋_______ 》两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它们标志着汉散体大赋的成熟定型。 5、东汉末年的《___古诗十九首______ 》是这一时期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6、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和__“一蔡”__。其中__曹植____被誉为"建安之杰"。 7、《__赠白马王彪________》是建安时期最为优秀的作家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 8、建安女作家___蔡琰____ 以多方面的才华著称于世,其代表作为《_悲愤诗______ 》。 9、__王粲_____ 的《登楼赋》被誉为"东汉抒情小赋最高成就的代表___"。 10、现存文人诗中最早而最纯粹的七言诗是_曹丕_____ 的《_燕歌行_________》。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__阮籍_____ 和_嵇康______。 12、正始诗人阮籍的代表作为《__咏怀____ 》,嵇康的代表作为《__与山巨源绝交书》。 13、太康诗人中,_陆机_____ 和_潘岳_____ 齐名,他们是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 14、刘宋诗人__谢灵运____是开创山水诗创作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_登池上楼》。 15、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代表名家是__谢灵运____ 和_谢眺_____。 16、南北朝时期较为著名的散文名著有《__水经注_ 》、《_洛阳珈蓝记_》等。 17、南北朝时期公认的骈文名家有__鲍照_____、_江淹_____ 和_庾信_____ 等。 18、南北朝时期,赋作成就最高的是__庾信_____ ,其作品《___哀江南赋______》标志着骈体赋创作的最高成就。 19、江淹的代表作《__别赋____ 》和《__恨赋____》是两篇主题和题材很新颖别 20、吴均的《__与宋元思书_____ 》,陶弘景____的《与谢中书书》是两篇写山水的骈体名作。 21、南朝乐府民歌习惯上分为___吴声歌____ 、__西曲歌_______神弦歌三大类。 22、南北朝小说按内容可分为__志怪小说_______ 和___轶事小说__两类。 2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_搜神记______》,__刘义庆____所编撰的《__世说新语_____》是志人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24、现存的文章总集,以梁昭明太子__萧统____ 的《__文选_____》为最早。 25、____刘勰__ 的《___文心雕龙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钟嵘的《__诗品_____》是专论五言诗的文学批评名著。 26、___陆机___ 的《___文赋____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创作专论。 二、选择题 1、汉代学者不少人曾续补《史记》,写成《史记后传》的是(C )。 A、褚少孙 B、刘向 C、班彪 2、在班固的《汉书》中没有(C )。 A、志 B、世家 C、表 3、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写成又一部史学巨著《汉书》的是(C )。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划分的。 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_______ 。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5、《汉书》共有作品100 篇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小雅?________________ 。 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 8、曹丕的《燕歌行》______ 是一首着名的七言诗。 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 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________ 。 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东汉末年厂 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13、正始时期的着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还有向秀(或刘伶)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左思 ____________ 的诗歌《咏史》八首名 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着名的__________ 山水______________ 诗人。 二、解释题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也”。 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 秀。 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 后来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 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 慷慨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 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 “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三、简答题 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 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 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兀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

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其理论形态是玄学。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又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三段),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3.东晋南北朝文学仍以诗歌为主,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4.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只为“建安风骨”。 5.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谢眺。 6.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的时期。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于诗歌的声律,提出“八病”之说,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又叫“新体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7.梁代,宫廷贵族不再满足于山水清音,而寻求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萧纲及徐、徐陵、庾肩吾、庾信,故人又称“徐庾体”。 8.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9.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10.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12.太康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此外还有张华、张协等。 13.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有《咏史》八首。 1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靖节征士”。 15.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16.据《乐府诗集》、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之间。由此可知,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 17.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主要是五言四句,从而为绝句奠定了基础。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18.《横吹曲》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中有鼓有角,故称“鼓角横吹曲”。 19.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木兰诗》,其作不会晚于陈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 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如:“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

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第三,对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 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4、“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是___《蒿里行》__中的名句。 5、.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_。 6、“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7、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西洲曲》______。 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 _不为五斗米折腰__。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志人小说___两大类。 1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 三、简答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划分的。 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5、《汉书》共有作品100 篇。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 。 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 8、曹丕的《燕歌行》______ 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诗。 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 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________ 。 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东汉末年 _______________ 。 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13、正始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向秀(或刘伶) _________________ 。 14、左思___________ 的诗歌《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 ________ 山水______________ 诗人。 二、解释题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秀。 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后来 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 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慷慨 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 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 则高简瑰奇”。 三、简答题 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 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 的《与宋兀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 4、简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写作特点。 本文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孟子在论辩中善于针对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使对方转变态度, 愿意听自己讲仁政的主张;本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强劲的气势;语言浅显生动,善于运用比喻。 答题指导: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部作品的艺术特点、某一时期文学的创作成就、作家的创作特点、 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在回答的繁简上一定要注意与论述题有区别。在回答简答题时,应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问题应分几个层次或有几个要点,然后准确、清晰地一一列举或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