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上册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下册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政治生命的思考思维导图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生命的思考》 生命的特质1、来之不易2、独特3、不可逆4、短 暂5、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探问生命生命的接续1、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 类生命的接续。(身体生命接续) 2、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 富。(精神生命接续) Why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艰难的,也是坚强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自觉珍爱他人生命。 敬畏生命 Hou敬畏生命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 命的珍惜。 2、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3、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关注自己的身体1、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2、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 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 法。 守护生命(how)1、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 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2、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 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名族精神。 挫折的特点: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挫折的消极影响:我们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1部分。 增强生命的韧性; 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1、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3、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到温暖 传送温暖,生命拒绝冷漠。贫乏与充盈: 活出生命的精彩 冷漠与关切: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 人的生命设身处地的思考并善待他人。 2、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使命。 平凡与伟大: 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2、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 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 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但有时也能创造伟大。 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需要的时候付出自己的爱 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生命的意义3、将个人要求九里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发现我的生命: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1、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发掘生命的力量2、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结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李巍巍摘要:高中学生面对无限的知识和有限的时间,知识学的越多,笔记记得越多,思维反而更加混乱。在这个知识和信息时代,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本课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不同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并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会将思维导图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关键词:思维导图联想创造地理学习一、问题的提出背景: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

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所做的有关笔记的启发,不断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东尼·博赞将其运用于训练一群被成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平时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能够很快变成好学生,甚至可以使部分同学成为佼佼者。1971年东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意义: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状的辐射性思维表达方式,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

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高中地理本身是具有原理性、联系性的,可以利用这些符号连接来让学生很快记住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每个同学的头脑中就像有很多幅美妙的动画一样,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使得每个学生很容易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技术,利用思维导图的有关软件,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全局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1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在不同类别的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以及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的影响,以期能更

七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知识汇总,期末复习必备 第一课中学时代 【思维导图】 【知识整合】 中学序曲 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成长的礼物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2)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3)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努力就有改变 (1)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2)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易错点拨】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沈建强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导图,探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以便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学习和教学应用中去。 关键词:思维导图;理论基础;中小学 图在教学中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含量和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如果说文字、语言侧重于逻辑表达,那么图则以直观形象见长。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擅长用“图、表”来说明问题,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解题,总要借助图进行分析、计算。那么,在教学中是不是应多关注图的作用呢?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有的教学中没有将“图”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仅是辅助或者是可有可无的。不仅在理科,甚至在文科中也太过于强调严谨的逻辑表达,忽视了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国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已较普遍,但在国内,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还不多,还不够系统。所以,本文试图探究一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它的理论基础,以便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那么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70年代所创,经过三十多年的实验与深化,已经得到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认可,风靡

欧美数十年,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为止已被世界上2.5亿人所使用,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思维导图的应用和推广。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如图1)。它组织信息的方式是非线性的。 图1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大脑的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让莘莘学子快乐轻松地面对学业。在学校,有人成天都在玩,成绩还很棒;有人昏天黑地,整日埋在书堆里,功课还是不理想。关键不在资质天分,而在于读书的方法。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中考思想品德思维导图

中考政治考纲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 专题一认识自我意志坚强 考点考试内容要求中考预测考点一: 1.悦纳生理变化,调控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识记★ 认识自我,珍爱生命 2.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实现人生理解、运用★★★ 价值 3.正确认识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理解★★考点二: 4.情绪的多样性识记、理解★ 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5.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理解、运用★★ 6.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理解、运用★★★考点三: 7.面对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运用★★★应对挫折,磨砺意志 8.磨砺意志,锻炼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学运用★★★ 习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考点一:认识自我,珍爱生命 认识生命 自 我 认认识青春 识 认识自己 考点二: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四大基本情绪 情绪 两类情绪 高雅情趣 情趣 庸俗情趣 生命可贵 生命独特 珍爱生命 青春烦恼新的自 我青春畅想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挖掘自我潜能 多样性 调控 培养方法 远离、抵制 1

考点三:应对挫折,磨砺意志 表现:碰钉子 挫折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 用 结果:不同态度,不同结 果 表现 意志坚强 作用和意义 学会坚强 专题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考点考试内容要求中考预测考点一:自尊 1.自尊的含义、表现、作用识记、理解★ 2.如何维护自尊运用★★★ 考点二:自信 3.自信的含义理解★ 4.自负与自卑理解★ 5.如何增强自信运用★★★ 考点三:自立 6.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理解★ 7.自立的重要性理解★★ 8.怎样做到自立运用★★★ 考点四:自强9.自强的含义、表现理解★ 10.自强的意义理解★★ 11.怎样做到自强运用★★★

思维导图的三大原理

330 一、思维导图研究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生学科脑科学的产生、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和知识可视化的研 究,思维导图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被逐步拓宽和加深。为此,研究分析脑科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对思维导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刻影响,从而为深入理解思维导图的本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一)脑科学理论 20 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各国的神经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对人类大脑和神经 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脑科学理论和假说。同时,脑科学的研究还引发了人们对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n Science)的高度重视,它是 20 世纪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生学科,是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和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相结合的产物,其目标是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脑基础。近年来,脑科学的进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越来 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的教学领域,不仅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新解释和理论支持,也给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变革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冲击。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神经生理学家R.W.斯佩里在长达40 多年的研究生涯中,通过实验心理学和裂脑人的研究,揭示了左右脑形态和机能的不对称性。他们认为,左右脑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见图10 所示。左半球长于语言和计算,如抽象思维、符号关系、逻辑分析、数学运算及时间感觉等,总体功能上是分析的;而右半球长于对形象思维、空间知觉和复杂关系的理解,如对图形、音乐、情绪的感受和控制等。斯佩里的研究在肯定左脑对语言文字信号反应优势的同时,也提出了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等主张,在全世界范围掀起“右脑革命”的热潮。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张铭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内容结构化、信息加工、意义建构、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优化整合教学素材,建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基本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在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工具;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合作学习;三、教学评价的创新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软件(Mindjet MindManager)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优化整合教学素材,建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教学内容结构化,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强调知识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历史事实,理解基本历史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的三个学习模块而言,共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同时,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而要完成历史教学的上述任务,就必须首先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结构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与学的认知工具,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层状结构形式排列,清晰地揭示了意义建构学习的实质。 所谓“思维导图”,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国外教育界也称之为“概念图”(concept mapping),国内也有译为“概念地图”的。顾名思义,“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一种引导人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示的方法的意义挑明了。 知识结构是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相互联系着的客观事物和事实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基本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如图1用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结构的特点和构成”所示,历史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四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 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总体性的、高度概括的 培养目标——学校 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的教育理想;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马斯洛、赫钦斯;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等;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 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马克思辩证统一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 德育:思想基础、灵魂、前提、保障、动力; 培养要求:政治方向:良好思想品德、道德品质 正确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 智育:智力基础、为其他各育奠定基础

思维导图教学理论材料

理论材料 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思维导图能够构造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结构的掌握,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的工具 思维导图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与帮助,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知识的框架结构,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教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概念的地位以及相关性,以便学生发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造思维的工具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宽泛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符合条件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会在头脑中萌发各种新的想法,且学生在构建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之后与他人的作品比较时还会有新的想法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五年级上册小数这一节内容时,通过与同学交流构建出这样一个思维导图。 (三)知识整合的工具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

识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融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让学生从散杂、片断的机械式学习提升为注重关系并充满主动探究活力的有意义学习。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如周长、面积以及六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等。如何给学生讲述这些概念?怎样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怎样获得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复习内容,明确了复习的任务:(1)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表示的意义?(2)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3)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4)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将以上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并且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反思的工具 思维导图有助于师生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所学重点概念理解的是否透彻,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从而,及时有效的对知识上的欠缺予以修正和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学习的自我导向性,进而使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师生共同绘制与修正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可见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制作思维导图的策略 如何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策略呢?我认为,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策略,需经历“识图—制图—用图”三个阶段[。 (一)识图——了解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见到时有种熟悉的感觉。大量实践表明,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能够看懂思维导图,从而产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兴趣。例如,在复习整、小数的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网络课件,以整、小数知识思维导图为基点,采用星形链接实现

思维导图教学法教学教材

思维导图教学法 武安市教研室理论组推介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您是否经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您买了很多书,可惜很多都没有读?就是有幸读过也掌握不了多少? 2、走进书店发现新书、想买的书层出不穷,可是总担心买回去也没有时间消化? 3、如果在图书馆的书海中遨游,您是不是望书兴叹,游不了多久见没有时间了? 4、作为学生您是不是感觉学习教材都比较吃力,只有刻苦才能通过考试? 5、已经工作的您是不是感觉学习能力不如学生时代,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感觉知识更新缓慢? 6、当您面对的无限丰富的知识、智慧和技能您是不是感到力不从心?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吗?是我们的大脑不好使?NO!!! 您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普通人大脑终其一生也只能用了5—10%的大脑潜能。我们大脑的潜能绝大部分还在沉睡!我们的一生可能花费90%以上的学习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业务知识,也许只花了10%不到的时间学习训练学习的方法。 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有没有听说过?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也是这个意思。

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近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被更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等方面,大大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对于绩效的提升,产生无法忽视的功效。 简言之,思维导图是: 1、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一种先进的笔记方法; 3、权威专家倾情推荐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 4、世界级大脑明星、跨国公司总裁普遍使用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每张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你想表达两个以上的主题,那你就需要画两张以上的思维导图。主题部分一般都是图形,被放置在一张思维导图的中央。剩下的部分统统思维导图的分支。分支由关键词和紧贴在关键词下面的曲线组成。 二、思维导图历史沿革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部分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建国初期 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 个皇帝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 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 者将他们绘制成表,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 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 天下,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 皇死后,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 政。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 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 的流氓。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 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 王莽自立,西汉灭亡。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 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 朝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 新统一中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国号汉,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 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传八世共十四 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 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 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 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 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在中国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指刘裕灭东晋建立宋朝之后,在中国江南建立的四个汉人政权。包括有:宋、齐、梁、陈四各朝代。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北周的外戚,公元581年,杨坚废除外孙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大隋,定都长安。隋朝是自西晋之后,中国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杨坚死后,儿子杨广继位,他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贵族叛乱。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唐朝:隋末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是版图最大,也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公元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共历二十一帝,建国289年。 五代:指的是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宋朝:公元960年,后周将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大将赵匡胤为皇帝,建立宋朝。由于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较弱,在与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经常处于劣势。但宋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皇室成员赵构迁都江南,建立南宋。公元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共历十八帝,建国319年。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0年。

思维导图教学法(3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8427125.html, 思维导图教学法(3则) 作者:李媛 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0年第02期 思维导图教学法 作者:李媛 思维导图是实用的思维工具,受用的两大群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引进中小学课堂,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本基于一线教学经验,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精心打造出来的思维导图教学参考书。本书用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工具,分享了不同课堂目标需求下的思维导图多元用法。书中包括“理论+案例+示范图”,对所有学科、所有老师都实用,具有很强的实际参考价值。無论懂不懂思维导图的老师,都可以对照学习、提高。本书同样可供全国中小学生阅读,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展多元能力。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变革研究 作者:袁丽 本书以澳大利亚19世纪以来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及其课程变革为研究对象,力图描述其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特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归纳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革的特点与趋势,并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师教育政策实施两个层面来分析变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澳大利亚当代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革的基本趋势,同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比较,共性的经验,对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及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出可资借鉴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天生我材会写作 主编:王君 书中收集了作者在人大附中西山分校和清华附中的作文课教学案例,展示并点评了同学们的个性习作,以此传递了“写法即活法”“我手写我心”“注重‘真’‘小’‘新’”等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者以独树一帜、灵活生动的教育方式,鼓励同学们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一本实用的一线语文老师的学习和借鉴用书,也是一本接地气的中小学学生写作入门参考书,更是适合老师、学生和家长阅读的关于做事立人的教育之书。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分界线编辑 这一时期始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的爆发,结束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五四运动在1919年作为一个地标,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旧民主革命时期,后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主要矛盾。但两个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和起伏,两个主要矛盾提供了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富足,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也就是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现代化建设,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历史编辑器 现代历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之后,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腐朽,危机四伏。英国是世界上

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顽固抵制,中国市场对英国商品的需求很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殖民者向中国大量出售鸦片。鸦片贸易的腐败作用,触及了中国官僚机构的核心,摧毁了宗法体系的堡垒,并随着停靠在黄埔的英国驳船上的鸦片箱走私进了帝国。[10]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则徐到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2片) 声明中,郑重表示了禁烟的决心:“如果鸦片一天不抽完,本部长一天不归,誓与此事始终,没有理由停止。”从4月22日至5月13日(6月3日至6月25日),所有缴获的鸦片将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虎门禁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 虎门无烟后,英国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初(1840年6月)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底(1842年8月),历时两年多。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就在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夏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的权益。《南京条约》的签署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司法权威、海关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将对中国的掠夺和奴役合法化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美术教案思维导图

美术教案的写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部分一线美术教师,线性的文字形式的表述方式对于视觉艺术教学而言,总有种施展不开手脚的无奈,传统教案较强的预设性同美术学科的活动性、生成性也频频冲突,因此有的教师有时干脆抛开教案上课,反而比较得心应手。那么,能否有某种形式的教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此,笔者向大家推介一种图表型的笔记方式——思维导图。在西方国家,思维导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从教学上支持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适合美术学案设计 思维导图也称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笔记方式,类似于一个“米”字形,从一个中心概念向四方发散出多个概念(见 图1)。

每个概念可包括关键词及图形两部分,周围都用边框围住,概念之间用箭头连接。它摒弃了传统文字叙述的单线程组织、记录信息的笔记方式,采用了网状图表的直观方式,把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进行层级化、结构化,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成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和全局观念。后现代“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必须开放,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学案替代教案,使教学更具有生成性;学案需要千人千面的个性展示,与思维导图多元化凸显个性的特点正相吻合。在教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技术就能较好的保证这种开放和动态的生成。中,在知识的建构上,思维导图不但有多元化的预设,更具有根据学情的随机生成。 根据美术课创造性、形象性特点及课改实际,思维导图适应美术教学的需求。首先,美术课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倡导放射性思维。思维导图既有概念内涵的向心力约束,又有概念外延的多元化放射、拓展,既能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善于想象的学科优势,同时也能避免其停滞于经验层面的随意性较大的不足。其次,美术教学具有视觉性特点,涉及大量的图形图像,而传统的文字学案在文字和图形的整合上不直观、不连贯,不能突出学科优势。美术学习也是一种资源型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能较快的组织、梳

中学政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让政治课充满活力 政治课总是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大多数学生依靠考前的突击背诵来应付考试。众所周知,中学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极强,且较为抽象的学科。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存在诸多困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动机为应试、学习方法靠死记等等,导致政治课课堂缺乏活力,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生机。这种教学的被动局面,使得政治课教师的劳动难以得到学生的承认,政治学科地位下降,学生的政治素养欠缺。近些年,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方法的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笔者现就"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心得体会做一论述,愿和大家一起交流,不断完善。 一、思维导图及其基本制作方法 1、思维导图简介在政治课堂上,常见教师依照死板的教案一边机械地板书,一边枯燥地讲解,而学生则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做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师板书与学生记录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学习和思维。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笔记方法,叫做"思维导图"。它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或显现人的大脑思维流程,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巴赞发明的这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看一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和教师,学生积极地对话。思维导图已经开始被人们关注,因为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 2、思维导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准备:几张白纸和不同颜色笔。步骤: ⑴ 首先把思维主题画在纸的中央。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⑵ 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 ⑶ 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⑷ 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由于思维导图的图示优势,关键字、图案、颜色和连接方式等多种信号作用于大脑产生的效果很明显,思维导图的多样化构成和流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发展,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就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使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备教案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教师不能进行无准备的教学活动。但是有的学校的教案本不分学科,不分课型都一样的版式,有的学校给出了统一规范的教案样式,导致在很多政治课教师中存在长期单一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死板,教学方法单调的现象就非常普遍。学习和应用思维导图后,教师在研读教材、课程标准、查阅有关资料的时候就可以

七年级下政治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政治思维导图 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 2、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4、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5、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至八周完成第14课到第20课教学,并进行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第十周期中考试与试卷分析 第十一至十七周完成第21课到第26课教学,并进行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及阅卷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本班共有学生20人,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教材分析: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 通过统计 1985—2011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归纳思维导图在我国研究的现状,指出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在读图时代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思维导图;本体研究;教育;教学 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 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图”的使用使我们能大量快速地汲取信息,但同时它的魅影也遮蔽了我们对本真世界的深度认知,对“读书”还是“读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维导图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或认识手段,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它衍生于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再认识,弥合了文与图各自表达上的不足,使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书”与“图”的对立统一于“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内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关乎逻辑,文字关乎语言,而图画则关乎意义,对“图”的过度推崇会削弱对语言文字的观照,进而削弱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却说明,“图”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倒退,而是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有力补充,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系统、深化人类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相关的文献,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