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合集下载

当前石油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当前石油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5 7 , 见 表 2 % 8. 。
由 于原 油进 口持 续 增 长 , 增速 大 幅 超 过 国 内
生产,致使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2 1 0 1 年 1~4月份 已升到 5 8 , 比一 季度 提 高 了 0. 5. % 2 个 百分 点; 比 2 0年提 高 了 1. 百 分 点 。 01 3个 3 供 需形 势依 然偏 紧 持 续高 涨 的原 油价 格 , 一定 程 度 抑制 了 国
比分 别 增 长 6.% 和 6.% ,环 比分 别 下 降 0.% 7 0 2 和 5. % , 其 中柴 油 销 售 量 同 比增 长 4. , 环 7 6% 比下 降 9.% ;成 品油 库 存 量 同比 增长 4.% ,环 0 2
洌 蛔 第 3 卷 第 6 2 1 年 6月 厶劬 3 期 01
能 场 源市
在 主 要油 品 中,燃料 油 出 口3 l t 8 、 汽 油 、 柴 油 分 别 出 口 1 7. 6万 t 1 4 9 、 0. 8
万 t和 7 4万 t 同 比分 别 下 降 1. % 、 1 2 和 , 6 4. %
为 4. ; 原 油加 工 量完 成 1. 4% 49 亿 t 同 比增 长 9. ,4月份 增 , 4%
速 为 6 8 。在 主要成 品油 中,1 .% ~
注 : 表依据 国家海 关总暑 提供 的 《 关统计 月报》资料整 理 。 本 海
J ' 40 ’
二 , 嘿

内 炼 油 企 业 生 产 的 积 极 性 , 尤 其 是 地 炼 油 产 量
出现大 幅下 降。 同时, 随着生产 建设用 油需求稳 步 增 长 , 尤 其 是 4、 5月份 农 忙 和 旅 游 旺 季 的 到 来 , 部 分 城 市 已 出现 成 品油 供 应 趋 紧 的苗 头 。据 工 信 部 统 计 监 测 , 4月 份 两 大 石 油 公 司 成 品油 生 产 量 与销 售 量分 别 为 1 2万 t和 2l 1 8 4 7万 t 同 ,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柴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的变化加剧,柴油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从市场前景来看,柴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柴油车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也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公共交通不便,私家车及私人汽车消费日益增加。

其中柴油车的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目前柴油车在轻卡、重卡、客车和公交车等领域的销售占比较高。

同时,柴油车的燃油经济性比汽油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受到各类商用车主的青睐。

因此,柴油车市场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环保政策推动柴油质量升级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个国家也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政策力度。

我国自2017年开始实施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规定了柴油燃料具体的限值要求。

这意味着,柴油质量必须符合国六标准,才能被市场接受和使用。

因此,柴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多的企业将追求和提高燃料质量,注重环保问题,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新能源车遍及柴油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柴油车市场的份额也逐渐被挤压。

柴油车的环保问题、维修成本等因素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新能源车。

在未来,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但是柴油车仍然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柴油行业将继续保持市场竞争,更加注重技术领先和升级换代等方面。

综上所述,柴油行业市场前景仍然可观,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面对挑战和机遇。

在燃料质量、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柴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柴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柴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柴油产量我国柴油产量从2018年起,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柴油产量下降至15704.9万吨,相较于2017年柴油产量下降了2413.1万吨。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炼油厂成本不断上升,但是价格却保持稳定,使得炼油厂生产柴油的意愿降低,柴油产量下降。

2021年柴油产量为16337万吨,同比累计增长2.72%。

2021年中国柴油产量前十省份合计产量为12057.3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73.80%。

其中,山东省产量最高,2021年产量为3117.6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9.08%;第二为辽宁省,2021年产量为2468.3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5.11%。

前三省市总产量为7235.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44.29%。

二、柴油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从地区分布来看,2021年中国柴油在全国七大地区均有生产。

其中,从产量来看,2021年产量最高的地区为华东地区,2021年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7.03%。

其次为东北地区,2021年占比为18.59%;第三为华南地区,2021年占比为14.99%。

2021年中国柴油产量最高的企业为中石化,产量为5985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36.63%。

凭借资源成本、区位与政策优势,2016年至今地炼柴油资源占全国的比重从不到3%迅速上升至32%,较2010年增长10倍左右。

与此同时,在需求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三大石油公司的柴油资源份额则从10年前的93%降低到2021年的63%,年均下降3个百分点。

三、柴油进出口现状与汽油进口情况相似,我国柴油进口量同样维持低位运行。

2011年柴油进口总量在244万吨,创近年来最高水平,2012-2017年我国柴油进口总量均维持在100万吨以下。

2020年我国柴油进口量为123万吨,同比下降36.84%。

2021年我国柴油进口量为93.79万吨,同比下降26.8%。

随着中国一次炼油能力的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我国柴油的出口量不断增加,2019年我国柴油出口量达到2204.47万吨,同比增长16.97%,中国柴油出口量达到短暂的巅峰,随后中国柴油出口量开始下降。

2021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1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3 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一、石油市场进展形势2023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经济社会的进展,石油市场进展受到肯定冲击。

(一)成品油消费显著下滑,不同品种分化明显。

2023 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90 亿t,同比下降7%。

一季度成品油消费量下降12.9%,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稳定,我国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国内经济状况持续回暖,成品油消费量呈现反弹。

但分品种来看,汽柴煤分化明显。

汽油方面,2023 年上半年全民乐观贯彻居家隔离政策,削减非必要外出,私家车出行频次大幅下降,第一季度汽油消费量下降明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渐向好进展,国内各地出行政策逐步放开,汽油消费量逐步回升,前三季度汽油消费量同比增长0.7%,但受困于疫情的连锁效应,这一数值较2023 年同期仍回落3.8 个百分点。

柴油方面,年初各地普遍推迟复工复产、限制国内与国际物流运输,客运与货运量均显著下降,第一季度柴油消费量下降16.1%,疫情受控后各地加快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和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刺激柴油消费量回升,前三季度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2%,较2023 年同期提高3.3 个百分点。

煤油方面,航空业受疫情及高铁替代等多种因素冲击,国内航空客运与货运业务量下降显著,国际航空业务受冲击更大,煤油消费量大幅下降。

前三个季度,航空煤油消费量同比下降35.9%。

综合来看,航空煤油消费量的骤减,是成品油消费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二)国内原油生产势头良好。

在国家增储上产等政策推动下,原油储产量进一步提升。

2023 年,我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到11.2 亿t,同比增长16.7%,达近六年以来的峰值。

我国原油产量2023 年达到1.95 亿t,同比增长1.6%,增幅较2023 年提升0.8 个百分点。

图1 2023~2023 年我国逐月国内原油日均产量(三)原油进口保持较快增速,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扩大。

经济增长和石化产业扩张持续拉动石油需求,继2023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5 亿t 之后,2023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5.4 亿t,同比增长7.3%,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5月份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5月份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体 上, 国 际油 品供 需延 续 宽 松 格 局 , 国 际油 价 小 幅震 荡, 我 国原 油 进 口成 本 有 所 下 降 。 而 国 内, 伴
负增 长
5月份 ,原 油供给 环 比增 加 7 2 . 5万 t 。其 中, 国 内生产 1 7 7 2 . 5万 t ,环 比增 加 5 7. 5万 t ;进 口原油
保 持 平稳 运 行 格 局 , 而 季 节性 因素 有 利 于 油 品 需求 增 加 , 一方 面 ,农 业 夏 收开 启将 带动 柴 油消 费增 加 。 在 国 际 油价 震 荡 上 扬和 国 内 需 求季 节 性 回暖 的推 动 下 , 国 内成 品油 价 格 有 望 稳 中小 幅上 调 。 1 资 源 供 给环 比增 长 ,增 势 减 弱
E n e r g y M a r k e t 能源市 场
5月份石油产 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 国物 流信 息 中心 曾庆 宝
5 月份 , 国 际上 油 品 需求 增 长 动 能不 足 , 但 美 国 等 逐 步 进 入 用 油 高 峰 季 节 , 带 动 油 品 需 求 回升 。
上升。
原 油方 面, 5月份 , 我 国原 油加 工量 3 9 0 6万 t ,
环 比增 加 7 4万 t ,较 2 0 1 2年 同期增 长 2. 4 % ,增 速
累 计原 油 资源 供 给低 于 2 0 1 2年 同期 水 平 。汽 油和煤 油 生 产 增 速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回升 , 但 柴 油 生产 量不 升 反 降, 1~5月份 累计 产 量低 于 2 0 1 2年 同期 。 1 . 1 原 油供 给 环 比有 所 增加 、 累计 同 比再现
1. 2 主要 成品 油供 给 平稳 增加 , 柴油生 产 累 计 同 比 下 降

加油站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加油站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XXXX站成品油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近期XXXXX站销量持续走低,零售量不太乐观。

“线上”市场需求量同期比呈下降的态势。

山西省本身的能源结构具有“富煤”的特点,我站为典型的“线路煤运”加油站,主要线路车有:XXXXX,进入2012年后,主要由于市场处于有市无价的状态,实际需求量大。

但是由于拉煤货车运费直降,加之油价上涨,致使大部分车辆停运和改道而行。

1.当前XX站成品油市场形势分析1)XX成品油市场的状况是由“线路”市场的大环境和山西的特殊性共同决定的。

进入XX年油价持续高涨,运费降低,X月X日成品油价格再次大幅度上调,X月份以来,许多个体货运车辆因此而停运。

许多物流单位为减少亏损,减少了发车数量,改变货运路线和货运品种,煤运改为货运,长途改为短途。

我站线路车辆大多数为XX,现在改道行驶低速,该路程单趟节约费用约XX元。

线上的线路车已连续几个月表现出车流量是去年一半都不到,在省内多次出现内蒙地区拉的煤在XX不得出境,XX煤检神木煤场的煤票过站无效,车辆改道走低速,从XX与XX的交界处出境,加之地区价格效应,北至XX,南至XX,两地油价均低于我地区,3月份的油品价格上涨,又进一步显现了我地区价格的重要性,进我站加油的车辆只求“半饱”,加满率不高,均为补油。

在X月X日全国各地油品零售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目前我地区价格任处于高位,XX等地柴油零售价仍低于XX。

经过前期车流量统计,与同期相比,车流量减少约XX%。

2)车流辆对比XX年—XX年定期车流辆对比单位:XXX 单位:辆2.近期XX站成品油市场形势预测从大的范围来看,随着国内油价逐步回降,运费在保持平稳的运行,预计在XX月份线路车车流量会逐步回升。

进站车辆也会逐步增加。

汽油方面,虽然我站地处高速单线路,多销售柴油,但汽油也是主流油品,途经我站汽油车辆大都是XX、XX,我站与南北地区汽油价格未出现较大的浮动,加之夏季汽油消费高峰期的到来,预计未来汽油需求会增长。

2023年我国石油行业市场分析

2023年我国石油行业市场分析

2022年我国石油行业市场分析综合2022年全年来看,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油价持续在低位波动,勘探及上游开采利润明显下滑;同时,自然气及下游成品油特殊是柴油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价格下降,对行业整体效益带来明显影响。

2022年全年油气开采利润同比下降约69%,创下历史新低。

以下是2022年我国石油行业市场分析:2022年以来受供应过剩、美元走强等因素打压,全年WTI均价为48.76美元/桶,同比降44.15美元/桶,降幅47.52%;布伦特均价为53.6美元/桶,同比降45.85美元/桶,降幅46.11%。

其中,12月国际油价大幅下挫,WTI和布伦特均价分别为37.3美元/桶和38.9美元/桶,环比分别降5.6美元/桶和7.1美元/桶,降幅分别为13%和15.3%。

2022年,石油行业面临的形势依旧相当严峻。

从油价来看,2022年一季度,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持续宽松,国际油价将低位震荡。

估计2022年WTI和布伦特价格水平趋近,均价都为40至50美元/桶。

受价格下调和环保政策利好影响,自然气需求增速将有所提升,但总体销售状况仍不容乐观。

202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气候温柔、自然气相对替代能源价格优势不强等因素影响下,国内自然气需求持续低迷,全年国内自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3.6%,增速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2022年,国家出台的自然气价格政策和环保政策将拉动自然气市场需求增加,但电力、交通、钢铁、建材等主要用气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用气需求缺乏内在增长动力。

受炼油产能增加及国家放开地炼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等政策影响,2022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估计2022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增速同比放缓1.8个百分点。

其中,汽油受1.6L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鼓舞政策连续实施影响,同比连续保持较快增长;柴油受交通、建筑等对柴油消费拉动较大行业仍将连续弱势影响,连续下滑趋势,降幅估计进一步有所扩大;煤油受民航客运周转量和航空货运周转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拉动,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024年柴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柴油市场分析现状

柴油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柴油是一种重要的燃料,主要用于机动车、发电和工业领域。

柴油市场的现状对于石油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柴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与供应、价格走势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

市场规模柴油市场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柴油消费量在过去十年里平均每年增长约2%。

个别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量增速更为明显,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球市场规模的增长。

需求与供应柴油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

运输领域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运输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了柴油市场的需求。

同时,柴油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发电、工程机械等。

供应方面,柴油的生产主要来自炼油厂。

随着炼油技术和装备的提升,全球炼油能力得到了不断扩大,进一步保障了柴油市场的供应。

价格走势柴油价格的波动对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柴油价格受到原油价格、炼油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政府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柴油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原油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不稳定,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推动了柴油价格上涨。

虽然柴油价格的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国际市场上,柴油价格相对较高,这也反映了柴油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石油行业的竞争情况。

市场竞争柴油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主要的竞争者有石油公司、炼油厂以及其他相关企业。

石油公司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从勘探、开采到炼油和销售,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炼油厂在柴油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高炼油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柴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他相关企业包括柴油的经销商和运输公司等。

总结柴油市场的现状显示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与供应保持着相对平衡,价格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市场竞争激烈,石油公司和炼油厂在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经贸委“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曾提出:“提 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2005 年力争使各种车型百公里 油耗平均降低 10% , 其中, 轿车和轻型车降低5%~ 10% , 中重型汽车降低 10%~ 15% ”, 以此为依据, 我们在对未来汽柴油消费量进行预测时, 调低了汽 车的单耗。 未来车型变化见图 4 和图 5。
图 4 未来汽油车保有量 (其中摩托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
图 5 未来柴油车保有量 (其中农用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 2000 年 L PG CN G 燃料汽 车大约超过 10×104 辆, 汽油替代开始显现, 基于国 家清洁汽车燃料领域小组对主要城市的环保要求, 结合各地的发展规划, 预计 2005 年 L PG CN G 汽 车保有量为 25×104 辆。
1 364 193 818 353 1 319 500 400 1 500 630 410 250 6 373
1 686 183 1 010 493 1 443 520 420 1 600 650 380 250 6 949
3 包括农田作业、农田排灌、农业开发和农田基建、农副产品 加工。
2 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方法很多, 在这里成品油需求预测主 要采用部门调查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法进行预测, 最后给出推荐结果。 2. 1 微观部门调查法预测结果 近期我们走访了汽煤柴油消费的相关部门以及 国家计委和经贸委, 了解了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 以往的数据作了修正和补充, 重新计算后得到细分 市场的预测结果。
别见表 5、表 6 和表 7。
表 5 未来市场细分的汽油需求
×104 t
2005 年
2010 年
2015 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费量为因变量的参数进行关联, 得出关联方程式, 以此作为未来需求预测的方法之一。
图 1 1985- 2000 年汽煤柴油消费量与 GD P、客货运周转量关系 (其中货物周转量以右纵标数值为准)
近 5 年汽煤柴油的消费量数据见表 1。
表 1 近年汽煤柴油消费量
×104 t
汽油
煤油
柴油
1996 年
图 3 历年柴油车保有量 (其中农用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
汽油消费主要集中于公路交通运输, 历年汽油 消费量计算结果见表 2, 计算方法是用不同车型的
2001, 9 (11) 杨浔英. 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15
单车年汽油消耗乘以汽车保有量, 同时也考虑了近 几年发展较快的汽油替代能源 L PG 和 CN G 清洁 燃料的使用。 2000 年交通运输业中中型汽油车、轻 型货运汽油车、微型汽油车、轿车的汽油消费量合计
收稿日期: 2001- 08- 23
作者简介: 杨浔英(1964- ) , 女,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内外 原油、油品市场的分析研究, 对国内汽油、煤油、柴油、L PG、燃 料油等市场一直进行专题跟踪研究。
14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2001, 9 (11)
1 汽煤柴三大类成品油消费现状分析 成品油消费与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渔 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受国家产业政策、替代能 源、汽车车型变化和油耗的影响。
目前成品油消费现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分析。 第 1 种: 宏观统计表观消费量即“产量加进口量减出 口量减石化行业库存增量”, 然后对偏离实际经济活 动的成品油消费量进行数据修正, 包括对违规进入 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分析; 第 2 种: 微观部门 行业调 查法, 即对汽煤柴油消费部门 行业进行调查和市场 细分分析成品油消费特点。 1. 1 宏观统计
·市场研究·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PETROL EUM & PETRO CH EM ICAL TODA Y
V o l. 9 N o. 11 N ov. 2001
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杨浔英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北京 100029)
摘 要: 对汽油、煤油、柴油三大类成品油的市场现状作了介绍, 并对其未来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同时分析 了石化行业生产的成品油质量现状以及目前和未来国家成品油规格 质量要求发展趋势, 最后对影响 未来成品油市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十五”期间, 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
16
当 代 石 油 石 化 2001, 9 (11)
度分别为 3. 8% 和 1. 2% ; 水路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 速度为 3. 3% , 水路旅客周转量下降速度为 1. 2% , 总 体对柴油的消费增长影响不大; 农业中农田作业、农 田排灌、农业开发和农田基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对
821 116 555 150 928 450 350 1 200 570 450 250 5 019
895 157 560 178 1 074 460 360 1 240 600 500 250 5 379
1 009 202 595 212 1 325 480 380 1 370 610 450 250 5 874
2 805 1 326 1 031 135 313 209 150
3 164
2 890 1 233 1 107 170 380 263 150
3 303
2 970 1 132 1 180 207 451 367 150 5. 7 3 481
2 989 1 157 1 061 223 548 411 150 15. 0 3 535
323
350
379
403
470
236
258
256
287
270
559
608
635
690
740
表 4 中, 公路运输的柴油消费量, 主要根据不同 车型的单车年柴油消耗和相对应的车辆保有量进行
计算取得数据; 铁路、水路和农业 渔业行业的用油 量, 主要通过调研取得数据。2000 年轻型柴油车、中 型和重型柴油车消费的柴油合计占柴油总消费量的
占汽油消费总量的 83% , 轿车占汽油总消费量的
17%。 细分市场的汽油消费量数据与表 1 的消费量
数据偏差在 5% 以内。
表 2 近年市场细分的汽油消费量
×104 t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交通运输用合计 中型车 轻型货车 微型车 轿车 摩托车 其它 替代汽油量3 总计
柴油的需求增长率为 6% , 农用车运输消费柴油年 均增长 3. 4% , 渔业耗柴油年均增长 1. 5% , 发电用 柴油的消费将逐渐减少。
未来 10 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10% , 2005 年航煤需求高限约 750×104t, 军煤和灯
煤约需 250×104 t。市场细分的未来汽煤柴油需求分
1985- 2000 年成品油消费量与 GD P、客货运周 转量变化关系见图 1, 其中以表观消费量计算得到 的成品油消费量数值没有考虑走私和社会库存变化 的影响, 因此数据需要修正。 从 1996 年之后非规渠 道进口的成品油尤其柴油数量较大, 据统计, 几年累
计数量超过 1 600×104 t。虽然社会库存对成品油当 年的消费数量影响较大, 但若取较长时间段如 2~ 3 年分析, 则其影响可以忽略, 因此在对成品油消费量 数据进行修正时采用了在 3 年内进行调整的办法。 从图 1 (其中货物周转量内不包括管道运输量) 可 见, 1994 年国家开始征收汽柴油消费税, 在这之前 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很大, 1994 年和 1995 年表观消 费量下降很大, 而从实际的消费行业如交通运输业 获悉, 客货运周转量仍处于正常发展阶段, 对成品油 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因此对这几年的数据进行了 调整。 这里我们采用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方法, 对上 述以旅客、货物周转量、GD P 为自变量、以成品油
汽油的消费领域集中于交通运输业 (主要公
路)。从 1998 年之后由于我国加强环保要求, 一些大 中型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被L PG (液化石油 气) 和 CN G (压缩天然气) 取代, 据不完全统计, 1998 年全国燃气汽车为 1. 13×104 辆, 2000 年达到 10×
104 辆, 汽油被替代的数量增长较快。 图 2 为近年汽油车保有量, 从中可见, 摩托车、
3 041
526
4 789
1997 年
3 182
608
5 259
1998 年
3 285
635
5 660
1999 年
3 410
690
6 155
2000 年
3 555
740
6 625
1. 2 微观消费部门 行业现状调查 近期我们对一些成品油消费行业进行了调查, 在 2000 年年报的基础上更新行业调研数据。
24% , 农用车占 21% , 农业占 23%。 在成品油消费
中, 交通运输占有较大的比例。部门调查的柴油消费
量与表 1 中按宏观统计法取得的消费数据偏差在
5% 以内。
表 4 近年市场细分的柴油消费量
×104 t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公路运输用合计 轻型车 中型车 重型车 农用车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农业3 渔业 电力 其它 总计
轿车、微型车保有量增长较快, 中型和轻型货车呈下 降趋势。
柴油消费的主要领域集中于交通运输 (包括公 路、铁路及水路) , 其次还有农业、渔业、电力等。近几 年柴油车保有量的情况见图 3, 由于我国农用车的 数量较大, 不在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统计之内, 但其 在柴油消费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图 2 近年汽油车保有量 (其中摩托车以右纵标数值为准)
2 980 1 181 941 238 620 490 150 500 3 570
3 为L PG 或 CN G LN G 汽车替代汽油量, 不入总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