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设计

合集下载

马赫_曾德尔光纤干涉仪的研制及应用

马赫_曾德尔光纤干涉仪的研制及应用

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的研制及应用张洪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介绍了作者在测量单纵模激光器线宽参数的过程中,研制的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单纵模激光器;线宽;光纤干涉仪;偏振中图分类号:T H7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061(2006)01-0029-02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iber -optic Mach -Zehnder InterferometerZHANG Hong -x i(T he 41st Institute of CE TC,Qingdao 266555,Chin a)Abstract :T his paper int roduces t he development of f iber-optic M ach-Zehnder int er ferom et er dur ing measuring linewidth paramet er of sing le -frequency l asers ,and t he exper im ent r esult has been g iv en .Key words :sing le-frequency l asers;l inewidt h;f iber -o pt ic int erferom et er;polarizat ion收稿日期:2005-05-13;收修改稿日期:2005-06-23作者简介:张洪喜(1973-),男,工程师,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电子计量及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0 引言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用于单纵模激光器线宽参数的测量。

通过使用自零差技术,光纤干涉仪将光相位偏移或光频率偏移转换成强度变化,这种变化经过光波信号分析仪接收、处理,即可得出被测单纵模激光器的线宽值。

马赫曾德干涉仪实验讲义

马赫曾德干涉仪实验讲义

马赫曾德干涉仪马赫——曾德干涉仪。

马赫——曾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和光子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干涉计量、光通信等领域;它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被广泛用作传感器和光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1.掌握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原理和结构;2. 组装并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观察干涉条纹。

3. 学会调节两束相干光的干涉;二、实验原理与仪器He-Ne 激光器、平面反射镜1和平面反射镜2 、分束器、合束器、扩束滤波准直系统、可变光阑、光强衰减片、白屏。

图1 实验装置及光路图图1为马赫曾德的实验装置图,:由He-Ne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扩束镜(显微物镜)、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后形成宽口径平面波,经可变光阑后,光斑直径变为1厘米后,再经分束器形成两路:透射光和反射光。

透射光被反射镜2反射后垂直入射到原始物平面Po上的物体上,经衍射后的物光经过合束器到达距离z=20厘米处的CCD记录面P H上。

经过分束器后的反射光作为参考光被反射镜1和合束器反射到P H面上与物光干涉产生干涉条纹,被CCD 记录下来传输到计算机中。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光学器件的共轴调节调节激光器水平,调整各器件的高度的俯仰,使其共轴。

在调节透镜时要注意反射光点重合。

2 平行光调节利用调平的激光器,通过调节扩束准直系统,得到平行光。

加入可变光阑,使平行光中心通过光阑的中心。

通过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获得宽口径平面波后搭建MZ干涉仪,保证两束光在合束器后完全重合并产生平行直条纹的干涉图样。

3.首先在激光束的传播方法放置分束器,将He-Ne激光器的主光束平分得到两个分光束。

调整分束器角度,得到两条严格垂直的分光束。

在光路1中放置反射镜1,将分光束1的传播方向改变,该反射镜与分光器位于同一列螺纹孔。

反复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反射角度,得到严格平行并且等高的两束光线。

在光路2中放置反射镜2,如果调节的方法正确,主分光束的反射光和另外一条分光束可以刚好在空间相交,该交点基本可以刚好满足严格的等过程。

实验-马赫曾德

实验-马赫曾德

-、实验十三双光纤Mach-Zehnder干涉传感实验本实验采用双光纤技术,一方面通过双光纤分光路干涉,构成光纤Mach-Zehnder干涉传感测量系统;另一方面,在双光纤的出射端,构成杨氏双孔干涉系统。

通过本实验,可对光纤干涉相位调制的物理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借助于双光纤杨氏空间干涉系统,可研究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等相关特性。

此外,借助于光纤双光路的光程调制器,可获得光相位的一些具体调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于双光纤干涉的基本原理;2.重点了解采用光纤形成光路的马赫-曾德(Mach-Zehnder)干涉系统中,光纤光程变化对条纹移动的影响;3.简要了解基于双光纤干涉的马赫-曾德(Mach-Zehnder)干涉测温以及应变测量等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1.光纤杨氏干涉英国物理学家杨(T.Yong),最初所做的干涉实验如图13-1所示。

图13-1 双孔杨氏干涉实验用强光照射针孔S,以它作为点光源发射平面波。

在离S一定距离处放置另外两个小针孔S1和S2,它们从由S发出的球形波阵面上分离出两个很小的部分作为相干光源,由这两个小孔发出的光波在空间相遇的区域内会产生干涉现象。

因为针孔S、S1、S2很小,所以产生的干涉条纹图样很弱,不易观察。

后来采用狭缝代替针孔,得到了同样形状但明亮得多的干涉图样。

然而,有人认为无论是双孔干涉还是双缝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可能是由于光经过孔或缝的边缘时发生的复杂变化,而不是真正的干涉,后来菲涅耳做了双棱镜干涉实验,使人们确信光存在干涉性。

本实验采用光纤作为产生相干光的光源来实现双孔干涉(如图13-2所示),可以获得非常明亮的、条纹间距很宽的干涉图样。

该干涉条纹用眼睛在毛玻璃上能清晰地观察到。

图13-2 双光纤杨氏干涉实验装置2.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两光纤所构成的光路受到干扰时,会导致空间干涉条纹的移动。

因此,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构成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

De s i g n o f s pe c t r u m me a s u r e me nt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Ma c h - Ze hn d e r o pt i c a l f i b e r i nt e r f e r e nc e
领域 的物 质检 测 中。设 计 了一 种 使 用 电动 光 纤 延 迟 线 实现 光 程 差 调 制 的基 于 Ma c h — Z e h n d e r光
纤干 涉仪 的光 谱 测量 系统 。介 绍 了 系统 的 构成 , 推 导 了基 于该 系统 的 光谱 计 算公 式 以及 分 辨 率

计算 公 式 。搭 建 了实验 平 台, 对 一 宽谱 光 源进 行 测 试 , 并 采 集 其 干 涉信 号 , 解调 出 了相 应 的 光谱
马赫 一 曾德 光 纤 干 涉 光 谱 测 量 系统 的设 计
李 杰 , 张 晓青 , 贾豫 东
( 北 京 信 息 科 技 大 学 光 电 测 试 技 术北 京 市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京 1 0 0 1 0 1 )

要: 光 纤干 涉光谱 仪 由 于其体 积 小 、 分辨 率 高 、 抗 电磁 干扰 和 耐 高温 的特 点 , 广 泛 应 用 于各 种
t i o n f o r mul a an d s pe c t r a l r e s o l ut i on c a l c ul a t i on f o r mu l a a r e de d uc e d .The n e x pe r i me n t a l p l a t f o r m i s s e t up,a n d a l i g ht s ou r c e wi t h wi d e s pe c t r u m i s me a s u r e d b y t he s ys t e m ,i n t e r f e r e nc e s i gn a l i s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实验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ZI)是一种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它在光纤技术中常用作相位、频率等的调制解调器。

一、实验目的1.学习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原理2.掌握利用马赫-泽德光纤干涉仪对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二、实验器材OFKM-Ⅳ型多功能全光纤干涉仪,He-Ne 激光器 三、实验原理1.光纤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仪结构与原理如图 1所示。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耦合器(DC1),将光束一分为二,光纤一臂为信号臂,另一臂为参考臂。

经过耦合器 DC2 进行干涉,干涉光照到探测器上,光强表达式分别为)(cos 1t B A I Φ+= (1) )(cos 2t B A I Φ-= (2)在通过对干涉信号相位的获得来推知作用在信号臂上的外界物理量的变化。

2.马赫-曾德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激光束从激光器发出后经分束器分别送入长度基本相同的两条光纤, 而后将两根光纤输出端汇合在一起,产生干涉光, 从而出现了干涉条纹。

当一条光纤臂温度相对另一条光纤臂的温度发生变化时, 两条光纤中传输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

干涉条纹的数量能反映出被测温度的变化。

光探测器接收到干涉条纹的变化信息, 并输入到适当的数据处理系统, 最后得到测量结果。

长度为 L 的光纤中传播光波的相位ΦnL k 00+Φ=Φ (3)其中0Φ 为光进入光纤前的初始相位, 0k (00/2λπ=k ,0λ为真空中波长)为传播常数, n 为光纤的折射率;L 为光纤的长度。

图1 光纤Mach-Zenhder 干涉仪原理图λπ=λπδ=∆ΦSP22λπ+=SP K I I I 2cos 00设光纤1L 温度不变,光纤2L 温度该变T ∆,则折射率n 的改变量为n ∆ ,光纤2L 长度改变量为2L ∆。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其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对于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1.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是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原理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利用光的相干性和频率差异来实现空间分辨率的高精度测量。

该仪器主要由光源、分束器、反射镜和检测器等组成。

其中,光源是用来产生激光束的设备,分束器是用来将激光束分成两路的装置,反射镜是用来控制激光束方向的工具,检测器则是用来接收和处理激光束信号的部件。

二、2.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优化为了提高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分束器的设计:分束器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激光束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如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控制分束器的输出信号等。

(2)优化反射镜的设计:反射镜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起到了控制激光束方向的作用。

为了提高反射镜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采用超精密加工技术来制造反射镜表面等。

(3)优化检测器的设计:检测器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最敏感的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新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如采用多通道检测技术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三、3.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应用研究除了结构优化外,还需要对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研究新型光源:光源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研究一些新型光源,如掺铒玻璃灯、半导体激光器等。

(2)研究新型材料:为了提高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需要研究一些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超薄材料等。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嘿,你知道吗?在实验室里,那些看似高冷的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其实藏着不少“小秘密”。

它们就像是魔法师的魔杖,轻轻一挥,就能让光的波纹舞动起来,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想象一下,当你把一束激光射进那个小小的盒子里,它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那束光啊,就像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呢,就像是那位指挥家,用他那敏锐的耳朵聆听着舞者的每一次跳跃,然后准确地指挥着光的旋律。

这可不是简单的“指挥”哦!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里的每个小部件都像是精密的齿轮,它们默契地配合着,才能让光的舞蹈如此完美。

你看,当一束激光穿过第一个分光镜时,它会分成两束,分别进入两个独立的路径。

然后,这两束光再经过第二个分光镜,再次被分成两束。

这样一层层下去,光就会神奇地“合并”在一起,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干涉图案。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哦!你得精确控制每一层分光镜的角度和位置,还得确保光路的清洁。

稍有差池,那精美的干涉图可能就会变成一团糟。

但别担心,科学家们可是有着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就像是一位位经验丰富的舞者,总能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除了能展现美丽的光学图案,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还有更多的用处呢!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光的传播速度、检测微小的位移变化等等。

这些神奇的应用让科学家们对光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啦,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魅力可不止于此。

它的设计充满了智慧和美感,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科学家们的匠心独运。

看着它那精致的外观,你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仪器,更是一个艺术品。

总的来说,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魔法世界,它让我们看到了光的奇妙世界,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科技充满了期待。

如果你对光学或者科技感兴趣,不妨也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小精灵”,说不定你会对它产生新的认识和兴趣呢!。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设计报告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设计报告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实验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ZI)是一种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它在光纤技术中常用作相位、频率等的调制解调器。

一、实验目的1.学习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原理2.掌握利用马赫-泽德光纤干涉仪对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二、实验器材OFKM-Ⅳ型多功能全光纤干涉仪,He-Ne 激光器三、实验原理1.光纤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仪结构与原理如图 1所示。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耦合器(DC1),将光束一分为二,光纤一臂为信号臂,另一臂为参考臂。

经过耦合器 DC2 进行干涉,干涉光照到探测器上,光强表达式分别为)(cos 1t B A I Φ+= (1) )(cos 2t B A I Φ-= (2)在通过对干涉信号相位的获得来推知作用在信号臂上的外界物理量的变化。

2.马赫-曾德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激光束从激光器发出后经分束器分别送入长度基本相同的两条光纤, 而后将两根光纤输出端汇合在一起,产生干涉光, 从而出现了干涉条纹。

当一条光纤臂温度相对另一条光纤臂的温度发生变化时, 两条光纤中传输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

干涉条纹的数量能反映出被测温度的变化。

光探测器接收到干涉条纹的变化信息, 并输入到适当的数据处理系统, 最后得到测量结果。

长度为 L 的光纤中传播光波的相位ΦnL k 00+Φ=Φ (3)其中0Φ 为光进入光纤前的初始相位, 0k (00/2λπ=k ,0λ为真空中波长)为传播常数, n 为光纤的折射率;L 为光纤的长度。

图1 光纤Mach-Zenhder 干涉仪原理图λπ=λπδ=∆ΦSP 22λπ+=SP K I I I 2cos 00设光纤1L 温度不变,光纤2L 温度该变T ∆,则折射率n 的改变量为n ∆ ,光纤2L 长度改变量为2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ZI 的干涉原理
2.掌握MZI 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和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
MZI 干涉原理基于两个相干单色光经过不同的光程传输后的干涉理论。

MZI 主要由前后两个3dB 定向耦合器和一个可变移相器组成。

最终使不同的两个波长分别沿两个不同的端口输出。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1 MZI 干涉原理简图
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可用做光调制器,也可用做光滤波器。

1、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分光原理:
设两耦合器的相位因子分别为12,ϕϕ,当干涉仪一输入端注入强度为0I (以电场强度表示为0E )光波时,可以推出两个输出端的光场强度12,I I (以电场强度分别表示为12,E E )分别为:
22
22110121222222201212cos ()sin(2)sin(2)sin (/2)sin ()sin(2)sin(2)cos (/2)I E E L I E E L ϕϕϕϕβϕϕϕϕβ⎡⎤==++⎣⎦⎡⎤==-+⎣⎦ 式中,β为传输常数;12∆=-L L L 为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它在干涉仪两臂之间引入的相
位差:2/2/∆=∆=L n L C F βπυπυ。

(υ为光的频率;n 为光纤纤心的折射率:C 为真空中的光速;/=∆F C n L 为马赫一曾德干涉仪的自由程。

当构成干涉仪的两耦合器均为标准的3 dB 耦合器(即分光比为1:1)时,两耦合器的相位因子为045,可以得到干涉仪输出端的强度传输系数分别如下: [][]2
1
1120022
2220011cos(2/)211cos(2/)2===-===+E I T F I E E I T F I E πυπυ
图2给出了强度传输系数随输入光频率的变化曲线:
图2 马赫-曾德干涉仪强度传输系数随频率变化曲线
从图2可以看出,两个输出端的强度传输系数正好是反相的,也就是说,当在干涉仪的一个输入端注入单一频率的光波时,调节干涉仪使一个输出端输出光强度达到最大时,则另一输出端输出光强度将达到最小。

另外,根据图2,还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当在干涉仪一个输入端同时注入两个频率分别为12,υυ的光波时,如果二者的频差
21∆=-υυυ与干涉仪自由程F 满足关系式(1/2)∆=+K F υ (0,1,2,=⋅⋅⋅K ),则可以实现两
个频率不同的光波分别在不同的输出端输出,即实现不同频率光波的分离。

2、马赫-曾德干涉仪的滤波原理
马赫-曾德滤波器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马赫-曾德干涉仪滤波器原理图
输入光功率i P 经第一个3dB 耦合器等分为1i P 和2i P 两部分,他们分别在长度为1L 和2L 的光波导中传输后,经过第二个3dB 耦合器合在一起。

设输入光功率i i i P E E *∝•,则输入光的电场强度可以表示为:
i t i l E Ae i ω=
其中l i 表示光的偏振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经过第一个3dB 耦合器将输入光分成两束,每束光功率可表示为:
2122
i i A P P == 假设经过1L 和2L 的传输后,两束光的偏振方向保持不变,则他们的电场强度分别
为:
12(/)(/)12; 22
i t L v i t L v l l E i E i ωω--== 式中v 为波导中光的传播速度。

经过第2个耦合器后,总电场强度为:
12(/)(/)12E ]2
i t L v i t L v E E e e ωω--=+=
+ 输出光功率: 2221212()[1cos ]cos [()]2o A L L P E E A L L v v ωπυ*
-∝⋅=+=- 三、实验内容:
利用OptiBPM6.0设计已和MZI 干涉仪,并分析仿真结果。

四、实验方法:
1、创建材料库:
Materials-Diffused:
Crystal name: Lithium_Niobate
Crystal cut :Z
Propagation direction:Y
Materials-Dielectric1:
Name: air
Refractive index:1.0
Profiles-Diffusion-Ti:LiNbo3
Name: TiLiNbO3
Group I-lateral diffusion length :3.5
Group I-Diffusion length in depth 4.2
2、晶体参数:
Waveguide Properties参数:
Width:8.0
Profile:TiLiNbO3
Wafer Dimensions参数:
Length: 33000
Width:100
2D Wafer Properties参数:
Material:Lithium_Niobate
3D Wafer Properties参数:
Cladding—Material: air
Cladding—Thickness: 2
Substrate—Material: Lithium_Niobate
Substrate—Thickness: 10
3、添加波导和输入平面:
所需波导参数如下:
在完成波导参数设置后需要分配监控路径,并且插入输入面。

输入面的参数中将Z position的值设置为0.0000。

4、仿真:
仿真参数:
Global Data页面-
Reference Index: Modal
Wavelength m: 1.3
2D页面-
Polarization: TM
Mesh—Number of points: 500
BPM solver: Paraxial
Engin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Parameter: 0.5
Propagation Step: 1.3
Boundary Condition: TBC
在设置完仿真参数后运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