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曾德干涉仪

合集下载

马赫曾德干涉仪工作原理

马赫曾德干涉仪工作原理

马赫曾德干涉仪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工作原理,这玩意儿可神奇啦!你看啊,马赫曾德干涉仪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光影魔术师”。

它主要是由两个分束器和两个反射镜组成的。

这就好比是一场精彩表演的舞台道具,分束器就是那个能把光线巧妙分开的神奇“魔法棒”,而反射镜呢,就像是忠实的“配角”,配合着完成这场光影大戏。

光线从光源出来,一路欢快地跑着,碰到第一个分束器。

哇塞,这一下就被分成了两束,就像一个人突然变成了两个分身一样。

这两束光呀,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跑,一个通过长长的“通道”,另一个则在另一个“小道”上溜达。

然后呢,它们分别碰到了反射镜,被反射回来。

这时候就有意思啦!这两束被分开又回来的光,再次碰到分束器。

哎呀呀,它们又重新汇聚到一起啦!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好像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在经历了一番不同的旅程后又重逢了。

那这重新汇聚的光会怎么样呢?嘿嘿,这就有讲究了。

如果这两束光在它们各自的旅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干扰”,那它们汇聚后就会形成一些非常漂亮、有规律的明暗条纹。

这就像是给我们呈现了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但要是在它们的旅程中有什么因素让它们发生了变化,比如光程差改变了,那这明暗条纹可就不一样啦,就像是一场表演突然有了新的剧情转折。

咱说马赫曾德干涉仪这玩意儿,在好多领域都大显身手呢!在光学测量里,它能精确地测量各种物理量,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就好像它是一个超级侦探,能找出那些隐藏得很深的秘密。

你想想,要是没有马赫曾德干涉仪,我们好多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该咋办呀?它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无比重要的幕后英雄,为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着力量。

总之呢,马赫曾德干涉仪真的是太牛啦!它用看似简单却又极其精妙的原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光学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光的奥秘,为人类的发展添砖加瓦。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小的干涉仪哦!。

马赫曾德干涉仪实验讲义

马赫曾德干涉仪实验讲义

马赫曾德干涉仪马赫——曾德干涉仪。

马赫——曾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和光子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干涉计量、光通信等领域;它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被广泛用作传感器和光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1.掌握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原理和结构;2. 组装并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观察干涉条纹。

3. 学会调节两束相干光的干涉;二、实验原理与仪器He-Ne 激光器、平面反射镜1和平面反射镜2 、分束器、合束器、扩束滤波准直系统、可变光阑、光强衰减片、白屏。

图1 实验装置及光路图图1为马赫曾德的实验装置图,:由He-Ne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扩束镜(显微物镜)、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后形成宽口径平面波,经可变光阑后,光斑直径变为1厘米后,再经分束器形成两路:透射光和反射光。

透射光被反射镜2反射后垂直入射到原始物平面Po上的物体上,经衍射后的物光经过合束器到达距离z=20厘米处的CCD记录面P H上。

经过分束器后的反射光作为参考光被反射镜1和合束器反射到P H面上与物光干涉产生干涉条纹,被CCD 记录下来传输到计算机中。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光学器件的共轴调节调节激光器水平,调整各器件的高度的俯仰,使其共轴。

在调节透镜时要注意反射光点重合。

2 平行光调节利用调平的激光器,通过调节扩束准直系统,得到平行光。

加入可变光阑,使平行光中心通过光阑的中心。

通过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获得宽口径平面波后搭建MZ干涉仪,保证两束光在合束器后完全重合并产生平行直条纹的干涉图样。

3.首先在激光束的传播方法放置分束器,将He-Ne激光器的主光束平分得到两个分光束。

调整分束器角度,得到两条严格垂直的分光束。

在光路1中放置反射镜1,将分光束1的传播方向改变,该反射镜与分光器位于同一列螺纹孔。

反复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反射角度,得到严格平行并且等高的两束光线。

在光路2中放置反射镜2,如果调节的方法正确,主分光束的反射光和另外一条分光束可以刚好在空间相交,该交点基本可以刚好满足严格的等过程。

1马赫--1曾德干涉仪及全息光栅的制作

1马赫--1曾德干涉仪及全息光栅的制作

马赫---曾德干涉仪及全息光栅的制作[引言]马赫---曾德干涉仪是在雅满干涉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雅满干涉仪中,两块玻璃板的前表面起到分光板的作用,而后表面则起到反射镜的作用,分光板和反射镜不能单独进行调节,而且两束光的间隔为玻璃板的厚度所限定。

为克服这些局限性,马赫和曾德使用了四块玻璃板,于是马赫---曾德干涉仪诞生了。

[实验目的]1.熟悉所用仪器及光路调整,观察两束平行光的干涉现象。

2.观察全息台的稳定性。

3.了解全息光栅的原理,学习制作全息光栅。

4.熟悉读数显微镜的操作过程。

[基本原理]在下图的光路中,波长为λ的激光束经扩束准直后,通过两个反射镜和两个半反半透镜组成的马赫---曾德干涉仪可以得到两束光程和强度都接近而且夹角易于调节的平行光束。

在光束的重叠区将产生干涉条纹。

在干涉区将放置感光板经适当曝光、显影、定影,将得到一个正弦光栅。

当两束光的夹角θ不是太大,在垂直于两束光夹角平分线的平面上干涉条纹的间距θλ≈d ,从而光栅的空间频率为λθν==d 1。

图二 马赫---曾德干涉仪及全息光栅的制作原理图干涉面1如果在同一底板上相继进行两次曝光,使分别对应于两束光夹角略有差别的两个数值1θ和2θ,那么得到的将是叠加在一起的两个正弦光栅,他们的空间频率分别为1ν和2ν。

这样的光栅称为复合光栅。

复合光栅上呈现的明暗相间的粗条纹称为摩尔条纹,它是两个正弦光栅的差频形成的,摩尔条纹的空间频率1221νννν∆=-=m 。

当两束平行光束夹角不是太大时,利用焦距f 已知的凸透镜测量这两束平行光束在透镜后焦面汇聚的两个光点距离0x ,可近似求出它们的夹角f x 0=θ,从而在与这两束平行光束夹角平分线垂直的平面上制作的正弦光栅的空间频率为λνf x 0=。

反之若要制作空间频率为ν的正弦光栅,可适当调节两束光的夹角,使0x 满足要求。

[仪器用具]氦氖外腔激光器及电源,空间滤波器,傅里叶变换透镜,分光镜两块,加强铝反射镜两块,干板若干,读数显微镜,暗室设备。

实验十、MZ综合实验

实验十、MZ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仪综合实验马赫-曾德光纤干涉仪基于相干光学中马-曾干涉仪原理实现了相干光路光纤化的一种器件,通称MZ 。

它主要由光纤耦合器、偏振控制器、PZT 相位调制器和光纤组成。

利用MZ 干涉仪原理制成的MZ 光纤调制器是在MZ 干涉仪的基础上,加入第二个耦合器,并采用PZT 将输入的电调制信号转换为光调制信号输出,其在光通信中有重要的应用。

因此,学习MZ 干涉仪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光通信原理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及时调整方法2.掌握光耦合的基本技能,3.掌握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掌握压电陶瓷(PZT)进行光纤相位调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为深入地掌握MZ 干涉仪的工作原理,我们先从构成MZ 干涉仪的基础元件光纤耦合器出发,运用模耦合理论分析光纤耦合器光场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再利用光传输理论扩展到整个MZ 干涉仪。

1. 光纤熔锥耦合器光纤熔锥耦合器是将两段光纤除去涂覆层后缠绕在一起,用光纤拉锥机拉制而成的用于光功率耦合的光纤器件。

通常光纤耦合器为1×2和2×2,图1给出1,2端口端输入,3,4端口输出的2×2耦合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光波传输方向。

图1. 2×2光纤熔锥耦合器结构对于光波导而言,绝大部分光都集中在纤芯,但总有很小部分能量散布于包层.当两个光波导相互靠近时,一个波导中传输的光能将耦合到另一个波导之中,从而改变各个光波导的场分布,而这种变化反过来对原光波导发生影响,这就形成了两光波导的横向耦合。

理论上参与耦合作用的光场满足如下光纤耦合器的模耦合方程[][]⎪⎩⎪⎨⎧+=+=)()(d d )()(d d 212211z E z kE i zE z kE z E i z E ββ (1) 其中和分别为存在于耦合器中两个相互作用光场, 为模耦合系数, )(1z E )(2z E k β是光在光纤中传播常数。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

马赫-曾德光纤干涉实验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ZI)是一种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它在光纤技术中常用作相位、频率等的调制解调器。

一、实验目的1.学习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原理2.掌握利用马赫-泽德光纤干涉仪对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二、实验器材OFKM-Ⅳ型多功能全光纤干涉仪,He-Ne 激光器 三、实验原理1.光纤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光纤 马赫-曾德(Mach-Zenhder ) 干涉仪结构与原理如图 1所示。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耦合器(DC1),将光束一分为二,光纤一臂为信号臂,另一臂为参考臂。

经过耦合器 DC2 进行干涉,干涉光照到探测器上,光强表达式分别为)(cos 1t B A I Φ+= (1) )(cos 2t B A I Φ-= (2)在通过对干涉信号相位的获得来推知作用在信号臂上的外界物理量的变化。

2.马赫-曾德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激光束从激光器发出后经分束器分别送入长度基本相同的两条光纤, 而后将两根光纤输出端汇合在一起,产生干涉光, 从而出现了干涉条纹。

当一条光纤臂温度相对另一条光纤臂的温度发生变化时, 两条光纤中传输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

干涉条纹的数量能反映出被测温度的变化。

光探测器接收到干涉条纹的变化信息, 并输入到适当的数据处理系统, 最后得到测量结果。

长度为 L 的光纤中传播光波的相位ΦnL k 00+Φ=Φ (3)其中0Φ 为光进入光纤前的初始相位, 0k (00/2λπ=k ,0λ为真空中波长)为传播常数, n 为光纤的折射率;L 为光纤的长度。

图1 光纤Mach-Zenhder 干涉仪原理图λπ=λπδ=∆ΦSP22λπ+=SP K I I I 2cos 00设光纤1L 温度不变,光纤2L 温度该变T ∆,则折射率n 的改变量为n ∆ ,光纤2L 长度改变量为2L ∆。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优化与应用研究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其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对于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1.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是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原理的一种光学仪器,它通过利用光的相干性和频率差异来实现空间分辨率的高精度测量。

该仪器主要由光源、分束器、反射镜和检测器等组成。

其中,光源是用来产生激光束的设备,分束器是用来将激光束分成两路的装置,反射镜是用来控制激光束方向的工具,检测器则是用来接收和处理激光束信号的部件。

二、2.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优化为了提高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分束器的设计:分束器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激光束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如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控制分束器的输出信号等。

(2)优化反射镜的设计:反射镜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起到了控制激光束方向的作用。

为了提高反射镜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采用超精密加工技术来制造反射镜表面等。

(3)优化检测器的设计:检测器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最敏感的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新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如采用多通道检测技术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三、3.1 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应用研究除了结构优化外,还需要对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研究新型光源:光源是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研究一些新型光源,如掺铒玻璃灯、半导体激光器等。

(2)研究新型材料:为了提高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需要研究一些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超薄材料等。

双驱动推挽式马赫曾德调制器 各器件功能

双驱动推挽式马赫曾德调制器 各器件功能

双驱动推挽式马赫曾德调制器一、简介双驱动推挽式马赫曾德调制器(Dual-drive Push-pull Mach-Zehnder Modulator,简称DPMZM)是一种常见的光电子器件,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调制解调。

本文将对DPMZM的各个器件功能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器件功能1. 马赫曾德干涉仪马赫曾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简称MZI)是DPMZM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将光信号分成两个路径,经过不同的光程,再进行干涉,从而实现调制的功能。

其主要功能包括: - 光学相位调制: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光路上的光程,可以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相位的调制。

这种调制方式被称为直相位调制。

马赫曾德干涉仪通过光程差引起的干涉效应,实现了光信号的相位调制。

- 光强调制:通过调制光信号在两个光路中的光强,可实现光强的调制。

这种调制方式被称为间接强度调制。

通过调控光强,可以实现数字光通信中的调制解调功能。

2. 电极及双驱动DPMZM中的马赫曾德干涉仪的两个光路分别与两个电极相连,通过电极对光路中不同位置的折射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其主要功能包括: - 调制特性的非线性修正:DPMZM中的双驱动电极设计可以在非线性范围内工作,从而修正调制特性的非线性。

这对于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至关重要。

- 调制波形控制:通过双驱动设计,可以对调制波形进行精确控制。

这对于光信号的传输和解调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电极的驱动电压和偏置电压,可以实现对调制波形的精确控制。

3. 推挽式结构DPMZM采用推挽式结构,其中两个驱动电极分别用于推动马赫曾德干涉仪的两个光路。

推挽式结构的主要功能包括: - 提高调制效率:推挽式结构可以通过同时推动两个光路,增加光路上的驱动效果,从而提高调制效率。

- 减小调制偏移:推挽式结构中的两个电极可以互相抵消马赫曾德干涉仪中的调制偏移,从而减小系统中不必要的误差,提高系统性能。

14.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开关

14.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开关

第14课:马赫- 曾德尔干涉仪开关(光BPM)本课程概述了基于集成马赫- 曾德尔干涉仪电光2×2开关的设计过程。

电光开关是在集成光学纤维所用的设备。

该装置是基于马赫- 曾德尔干涉仪由钛扩散的铌酸锂基片制成。

端口之间的切换是通过这样的结构中的电- 光效应来实现。

电压,施加到沉积在集成的Mach-Zehnder干涉仪的电极上,产生在基片内的电场分布,这进而改变其折射率。

如果设计得当,则引起的变化的折射率导致各个端口之间不同的耦合。

设计步骤o的电路布局的CAD设计o电极区域的定义o一个输入字段和模拟运行的定义在您开始这一课o熟悉在第1课的程序:入门。

该程序是:o定义材料o创建钛扩散轮廓o定义晶圆o创建设备o限定电极区o限定所述输入平面和仿真参数o运行模拟o创建一个脚本该电路的CAD设计我们假设集成开关铌酸锂晶体的Z切的晶片上创建,并通过空气包层围绕。

该设备是沿着铌酸锂晶体的Y光轴取向。

因此,我们需要定义为在基片和介电材料为包层中的扩散材料。

定义材料步行动1打开在一个新的项目布局设计。

的初始属性对话框出现。

2单击配置文件和材料。

该配置文件设计器中打开。

3在配置文件设计,创建以下漫射材料:水晶名称:Lithium_Niobate水晶切割:Ž传播方向:ÿ4创建下面的电介质材料:产品名称:空气折射率(回复):1.0创建钛扩散轮廓的马赫- 曾德尔干涉仪的波导是由钛的扩散的铌酸锂基片创建。

我们将只需要一个钛扩散简介:步行动1在配置文件设计,创建以下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名称:TiLiNbO3 Pro1的2选择I组面板横向扩散长度,输入3.5 深度扩散总长度,输入4.23关闭配置文件设计的布局设计出现。

图1:钛:LiNb03 Pro1的个人资料定义晶圆整个开关装置将是大约33毫米长,将不超过100微米宽。

定义在该晶片以下参数布局设计:步行动1在初始属性对话框中,波导属性选项卡中,键入/选择以下内容:宽度[]:8.0简介:TiLiNbO3 Pro1的2选择的晶圆尺寸选项卡,然后键入以下内容:晶圆长度:33000晶圆宽度:1003选择2D晶圆属性选项卡,然后选择以下:晶圆折射率材料:Lithium_Niobate4选择3D晶圆属性选项卡,然后键入/选择以下内容:包层材料:空气包层厚度:2基板-材料:Lithium_Niobate基材厚度:105单击OK(确定)以保存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