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3,4章作业

工程材料3,4章作业
工程材料3,4章作业

工程材料作业

第三章

1.简述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C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答:意义:(1)钢件热处理后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却时A转变产物类型和形态;(2)转变温度及冷却速度不同,过冷奥氏体将按不同机理转变成不同组织(P、B、M);(3)通过研究不同冷却条件下钢中A组织的转变规律对于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合理选材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应用:

(1)等温淬火:将加热到淬火温度的零件淬入350℃至MS点之间的恒温槽中,长时间等温,可得到下贝氏体;

(2)等温退火:用于合金钢锻、铸件,以消除冷却时形成的巨大应力。操作时将零件加热到完全退火的高温区域,再冷却到A→P区域等温,使发

生P转变。

(3)形变热处理:形变热处理将合金钢加热到两条C曲线中间的A稳定区域变形,可提高缺陷密度及材料强度。

(4)定性解释连续冷却的奥氏体转变过程。

2.什么是贝氏体、珠光体和马氏体?其性能和组织有何特点?

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贝氏体: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细小碳化物的混合物。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性能特点:

珠光体:韧性较大,珠光体团直径和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塑性也大。

而亚晶粒越细,晶体点阵畸变越大,则所得珠光体强度越高。

贝氏体:韧性、强度和硬度介于珠光体和马氏体之间,下贝氏体综合性能更好,因为下贝氏体中,较小的碳化物不易形成裂纹,即使形成,其扩展也将受到大量弥散碳化物和位错的阻止。贝氏体适用于强度要求不太高又需要有一定韧性的场合。

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其硬度在一定范围内随C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对而言,板条型马氏体具有较好的韧性,因此板条状马氏体相对片状马氏体机械综合性能好。

组织特点:

珠光体组织形态:主要为片状珠光体,即是由一片铁素体和一片渗碳体交替堆叠而成。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区域构成“珠光体团”。一个原奥氏体晶粒内部往往有多个“珠光体团”,同一“珠光体团”内片层取向基本相同。在珠光体形成的温度区间内,过冷度越大,则珠光体片层间距越小。

贝氏体组织形态:主要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1)上贝氏体为是渗碳体分布于条状铁素体之间,显微镜下整体形貌呈羽毛状,又称羽毛状贝氏体。

(2)下贝氏体是渗碳体以细小颗粒分布于针状铁素体的内部,显微镜下整体形貌呈针状组织。

马氏体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

(1)针状马氏体:即为高碳马氏体,主要是在高碳钢和低碳合金钢中,显微形貌呈针状。

(2)板条马氏体:即为低碳马氏体,主要是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中,显微形貌呈现板条状。

3.为什么要对钢件进行热处理?

答: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善钢的性能。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

4.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各种淬火操作在应用和材料组织结构上的异同点。

答: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常用的淬火操作有:单液淬火法、双介质淬火法、分级淬火法、等温淬火法。

单液淬火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如碳钢在水中淬火,合金钢在油中淬火。但其缺点是不符合理想淬火冷却速度的要求,水淬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油淬容易产生硬度不足或硬度不均匀等现象。适合于小尺寸且形状简单的工件。

双介质淬火法:采用先水冷再油冷的操作。充分利用了水在高温区冷速快和油在低温区冷速慢的优点,既可以保证工件得到马氏体组织,又可以降低工件在马氏体区的冷速,减少组织应力,从而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适合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工件。

等温淬火法:它是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 s的硝盐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B转变。等温淬火后获得B下组织。下贝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相比,在碳量相近,硬度相当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具有较高的塑性与韧性,适用于尺寸较小,形状复杂,要求变形小,具有高硬度和强韧性的工具,模具等。

分级淬火法:它是将加热的工件先放入温度稍高于M s的硝盐浴或碱浴中,保温2~5min,使零件内外的温度均匀后,立即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工件内外的温差和减慢马氏体转变时的冷却速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内应力,防止产生变形和开裂。但由于硝盐浴或碱浴的冷却能力低,只能适用于零件尺寸较小,要求变形小,尺寸精度高的工件,如模具、刀具等。

5.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操作有哪几种?

答: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淬火钢的脆性,减少或消除内应力,使组织趋于稳定并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常用的回火操作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6.试分析各种回火操作在应用和材料组织结构上的异同点。

答: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内应力和脆性降低,保持了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这种回火主要应用于高碳钢或高碳合金钢制造的工、模具、滚动轴承及渗碳和表面淬火的零件,回火后的硬度一般为HRC 58-64。

中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硬度HRC35-45,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高的弹性极限及屈服极限。这种回火主要应用于含碳0.5-0.7%的碳钢和合金钢制造的各类弹簧。

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硬度HRC 25-35,具有适当的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这种回火主要应用于含碳0.3-0.5% 的碳钢和合金钢制造的各类连接和传动的结构零件,如轴、连杆、螺栓等。

7.简述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对组织结构影响和特点?

答:退火: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适合加工的硬度为170-250HB。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形。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正火: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二次渗碳体,且为不连续。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

均匀化。

淬火: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

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

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

理、化学性能。

回火: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

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

8.简述金属镀层和涂层在工艺和应用方面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常用的钢的表面处理方法,能提高金属表面的各种物性。

不同点:

镀层:可以通过电镀,化学镀以及复合镀等方法获得,即通过化学方法使金属附着于基体表面,形成保护层。应用于提高钢件表面的各种物化性

能和改善外观,赋予表面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以及其他特性。

涂层:形成金属涂层的方法主要有热浸镀、热喷涂、堆焊,即将金属通过物理方法涂于基体表面,形成保护层。广泛应用于提高钢件性能和使用

寿命,防止大气或其他介质对金属制品的腐蚀,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

性、耐热性;其次多用于磨损件的修复,达到节约金属材料和提高耐

磨性的目的。

9.电镀、化学镀和复合镀在工艺和应用方面的有什么异同点?

答:电镀采用直流电源和相应的镀液,钢件在电镀槽中作为阴极,待镀金属为阳极,特殊情况下阳极用惰性材料制作。镀液中除了含有待镀金属离子外,还有添加剂如络合剂、导电盐。整平剂等。化学镀镀槽中不施加电流,利用镀液中的还原剂如次磷酸钠、甲醛、肼将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钢件表面成为镀层。与电镀比较,化学镀的镀层致密均匀;并且由于没有电镀那样的电流屏蔽问题,由此可以在形状复杂的工件表面沉积出厚度均匀的镀层;但是化学镀因为镀液稳定性较差、循环使用寿命短,因此镀层成本明显高于电镀。化学镀应用比较广泛的品种主要是Ni-P以及Co、Cu。在适当的电镀或者化学镀溶液中加入经过预处理的固体微粒如SiC、BC、PTFE、石墨等,搅拌悬浮使之与金属共沉积,获得微粒弥散分布的复合镀层。常常用于耐磨层、减摩层和功能性镀层。

10.堆焊和热喷涂在工艺和应用上分别有何优缺点?

答:堆焊就是用焊接的方法把填充金属熔覆在钢件基体表面,使之获得某些特殊物化性能和尺寸,堆焊层与基体有牢固的冶金结合。对焊机书友四种类型:包覆层堆焊、耐磨层堆焊、堆积层堆焊和隔离层堆焊。堆焊技术发展初期只

是单纯的恢复钢件尺寸,现在堆焊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机械制造和维修手段,赋予钢件表面以高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耐热性和耐蚀性等特性。堆焊的方法主要有氧-乙炔焰堆焊、手工电弧堆焊、熔化极气体保护堆焊、埋弧堆焊、等离子弧堆焊和电渣堆焊。

热喷涂使用电弧、离子弧或燃烧火焰的高温将金属粉末或金属丝熔融,同时利用气流使之高速雾化,并使雾化的金属熔滴喷向钢件基体,冷凝后形成结合层。热喷涂几乎可以喷涂所有材料,如金属、陶瓷、石墨、硬质合金以及塑料,形成的涂层具有耐磨、耐蚀、抗氧化、减摩等性能。热喷涂施工方便、效率高。钢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因此在各个工业部门广泛应用于提高钢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修复废旧零件。

第四章

1.如何解释Si和Mn强化铁素体的作用大于Cr和Mo?

答:因为Si为非碳化元素,Mn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两者主要溶于铁素体之中,而Cr和Mo为中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只能部分溶于铁素体之中。

2.就Si和Mn在合金中的作用说明合金元素的含量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答: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优点:(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2) 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 15%- 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 SiO2 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缺点: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 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优点:(1)锰提高钢的淬透性。(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缺点:(1)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2)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3)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4)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3.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化和淬火的热处理中发生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①阻碍奥氏体的晶粒长大: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锰以外)都能减缓钢的、奥氏体化过程、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尤其是碳化物形成元素钛、钒、钼、钨、铌、锆等。在元素周期表中,这些元素都位于铁的左侧,越远离铁,越易形成比铁的碳化物更稳定的碳化物,如TiC、VC、MoC等,这些碳化物在加热时很难溶解,能强烈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因此,合金钢在淬火时,应相应地提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才能保证奥氏体化过程的充分进

行,并且与相应的碳钢相比,在同样加热条件下,合金钢的组织较细,机械性能更高。

②提高淬透性:大多数合金元素(除钴以外)当它们溶解于奥氏体中以后,

都能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位置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减小,从而提高钢的淬透性。

4合金元素在钢淬火后的回火处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能阻碍马氏体分解及碳化物的析出与聚集。当回火硬度相同时,合金钢比同含碳量碳钢回火温度高。如果同温度回火,合金钢硬度比碳钢高。

(2)阻止碳化物析出及聚集长大

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及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二次硬化。

5、合金中的杂质元素在热处理中是怎样影响合金性能的?

答:(1)锰杂质的影响

锰杂质一般是随着炼钢脱氧剂带入,锰与硫的结合力较强,生成的MnS夹杂在钢中,影响钢的性能。

(2)硅杂质的影响

硅杂质一般是随着炼钢脱氧剂带入,硅与氧的结合力较强,生成的SiO2夹杂在钢中,影响钢的性能。

(3)硫杂质的影响

硫与铁常常是共生矿,钢铁中的硫是炼钢中没有能够除尽的杂质,硫难溶于铁,生成的FeS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使钢材在1000℃左右热轧时产生热脆,导致开裂。硫与其它杂质形成的夹杂物常导致钢材开裂。硫还容易使焊缝热脆,并使焊缝产生气孔和裂纹。但是,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4)磷杂质的影响

磷是炼钢难以除尽的杂质,它固溶在铁素体中,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使钢材脆性增加,称为冷脆。磷使钢产生偏析影响焊接性能。

6、合金元素与碳和铁的作用有何异同点、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有何异同点?

答:不同点是:

与碳的作用分为两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Ni、Cu、Al、Co等,它

们在钢中不能与碳形成化合物,主要固溶于铁素体之中;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W、Mo、Cr、Mn、Fe,它们部分固溶于铁素体中,部分与

碳化合成为碳化物。

与铁的作用: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可以与铁作用形成合金铁素体(如Cr、V、Si、Al、Ti、Mo、W等)或合金奥氏体(如C、N、Cu、Mn、Ni、Co等)。

除了C、N、B与铁形成间隙固溶体外,其它合金元素均与铁形成置换固溶体。

相同点是:

都是溶于铁或碳中形成固溶体或者金属间化合物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冲击韧性等提高合金的性能。

性能影响上:

不同点:

碳钢性能上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淬透性低,强度和屈强比低,回火稳定性差,在抗高压耐腐蚀,耐高、低温和耐磨方面较差。合金钢是强化铁素体,细化晶粒,提高淬透性、回火抗力和耐蚀性。防止高温回火脆性和改善加工性能。相同点:都是起到改善铁的使用和加工性能。以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 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 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100%100%20%2487 m m W m =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 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 ==开闭--=3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 V 0=1.425m 3 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 m V V '-=-= 或30 2.543% 1.075m V P '?=?=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工程材料 判断题 、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 2..× 、可锻铸铁中,石墨是团絮状的,有较高强度和一定塑韧性,所以可以锻造。 1..√ 2..×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一定范围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1..√ 2..× 、上贝氏体是由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 1..√ 2..× 、把在实际晶体中出现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缺陷叫做面缺陷。

1..√ 2..× 、实际金属中位错密度越大、晶界和亚晶界越多,其强度越高。 1..√ 2..×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1..√ 2..× 、选材的一般原则包括满足零件使用性能、工艺性、经济性、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1..√ 2..× 、贝氏体是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1..√ 2..×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1..√

2..× 、钢的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其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1..√ 2..× 、零件失效形式包括变形失效、磨损失效、断裂失效。 1..√ 2..× 、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1..√ 2..× 、调质钢经淬火和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1..√ 2..×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结晶后晶粒越细小,则其强度越好,而塑性和韧性越差。 1..√ 2..×

、在铁碳合金中,铁素体在℃时,溶碳能力可达。 1..√ 2..×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1..√ 2..× 、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1..√ 2..×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1..√ 2..× 、失效是机械零件因某种原因致使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1..√ 2..× 、维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 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 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 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C、N、等 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W、V、、、、B、、等 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 1) 碳化物形成元素:、、、V、、W、、、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 a) 合金渗碳体——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或γ中,少部分溶入3C中,置换3C中的而形成合金渗碳体()3C; 、W、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 b) 合金碳化物——、W 、含量高时,形成M6C(24C 42C)23C6(21W2C6 2W21C6)合金碳化物 c) 特殊碳化物——、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 i. 当<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2C。 . 当>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 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 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 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有效方法:淬火+回火,钢淬火形成马氏体,马氏体中溶有过饱和C和元素,产生很强的固溶强化效应,马氏体形成时还产生高密度位错,位错强化效应很大;是形成许多极细小的取向不同的马氏体,产生细晶强化效应。因此淬火马氏体具有很高强度,但脆性很大,淬火后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粒子,间隙固溶强化效应虽然大大减小,但产生很强的析出强化效应,由于基体上保持了淬火时细小晶粒,较高密度的位错及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所以回火马氏体仍具有很高强度,并且因间隙固溶引起的脆性减轻,韧性得到改善。 ★5、固溶强化、二次硬化、二次淬火、回火稳定性的含义。 1) 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能强化金属。 2) 二次硬化:在含、W、V较多的钢中, 回火后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不是单调降低, 而是在某一温度后硬度反而增加, 并在某一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种在一定回火温度下硬度出现峰值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3) 二次淬火:通过某种回火之后,淬火钢的硬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作业题集锦

第二章工程材料+热处理(16/18) ×1. 低碳钢为了达到硬而耐磨,可采用淬火热处理工艺。 2. 在碳素钢中,为提高其性能,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即成为合金钢。(正确) 3. 热处理工艺中淬硬性和淬透性的含义是一样的。(错) 4. 正火比退火过冷度大(冷却速度较快),获得的组织较细,因此正火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错误) 5. 焊接后为消除焊接应力,可采用退火工艺。(正确) 6. 造成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淬火冷却时工件内部产生的内应力所致。(正确) 7. 为了获得优良的淬火质量,细而长的轴类零件、薄而平的零件,应垂直淬入冷却液中。(错误) 8. 金属材料的塑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 9. 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处理。(正确) 10. W18Cr4V是()。A、工具钢 B、弹簧钢 C、不锈钢 D、耐热钢 11.调质的目的是()。 A、提高硬度 B、降低硬度 C、改善切削性能D、获得良好综合力学性能 12.钳工实习时做的小锤头,热处理应采用()。A、淬火+低温回火 B、正火 C、退火 D、淬火+高温回火 13.以下哪些不属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践所需的仪器或设备 A、箱式电炉 B、邵氏硬度计 C、洛氏硬度计 D、维氏硬度计 14.铸造机床床身一般采用的材料是() A、铸钢 B、可锻铸铁C、灰铸铁 D、球墨铸铁 15.制造轴、齿轮、连杆、曲轴等机械零件,一般应选用。 A、耐磨钢 B、低碳钢C、中碳钢 D、高碳钢 16.以下硬度值标示中,哪一项的写法是正确的。 A、HBS240 B、HRA80 C、55HRC D、HV800 17.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A、力学性能B、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C、化学性能 18.用碳素工具钢制造的刀具能否用于高速切削为什么 A、能,因硬度高 B、不能,因硬度低 C、能,因红硬性好 D、不能,因红硬性差 19.淬火后零件立即进行回火处理的目的是()。 A、提高硬度 B、提高强度C、降低脆性,提高韧性 第三章铸造(/20) 1. 在造型时,舂砂太松(紧),则会产生气孔。(错误) 2. 分模造型适用于最大截面不在端部的铸件。(正确) 3. 整模造型与分模造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不会产生错箱缺陷。(正确) 4. 形状复杂的结构件可采用铸造方法来满足铸件的使用性能。(正确) 5. 大量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便于操作,常常用单一砂(指原砂)。(正确) 6. 错箱是指浇注期间金属溢出造成的缺陷。(错误)(合箱时上下砂箱未对准、未夹紧) 7. 零件、模样、铸件三者的尺寸与形状应该是一致的。(错误) 8. 型砂是制造砂型的主要成型材料。(正确) 9. 冒口也是将金属液引入的通道。(错误)(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10. 飞边和错箱属于铸件的表面缺陷。(错误) 11. 下列零件毛坯中,适宜采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是() A、机床主轴B、机床床身 C、机床丝杠 D、机床齿轮 12. 分型面应选择在()。 A、铸件受力面上 B、铸件加工面上C、铸件最大截面处 D、铸件的中间▲13. 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B、加大出气口 C、降低出铁温度 D、延长浇注时间 14. 以下哪项不是砂型铸造的翻砂工具。() A、砂箱、舂砂锤、底板、模样、砂刀 B、冒口、浇注系统、通气针 C、起模针、砂勾、圆勺 D、水罐、筛子、铁锹、敲棒 ▲15. 型砂透气性差,主要易于产生以下()缺陷。A、气孔 B、粘砂、硬皮 C、应力、变形 D、裂纹 16. 起模前,在模样周围刷水是为了 A、提高型砂的耐火性 B、增加型砂的湿强度和可塑性 C、提高型砂的流动性 D、提高型砂的退让性 17. 铸件中的重要加工面或支撑面如机床导轨面,在造型时其位置应设置 A、朝上 B、首选朝下,次选侧面 C、侧面 D、朝下 ▲18. 当合金的浇注温度过高时,铸件易产生的缺陷是()。A、粘砂 B、溢料 C、气孔 D、砂眼 19. 金属型在浇注前,必须在型腔内喷刷涂料,它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金属型开裂 B、保护金属型的工作表面和改善铸件表面质量 C、使金属液容易注入型腔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固溶强化、过冷度、变质处理、铁素体、奥氏体、同素异构转变 二、填空题 1、材料常用得塑性指标有—伸长率______ —_与——断面收缩率_______ 两种,其中 断面收缩率______ _ 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 得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件得硬度一般用__洛氏硬度______ 硬度,检测渗氮件与渗金属件得硬度采用——维氏硬度—硬度。 3、实际金属中存在有—点______ _、__ 线——与____________ 面—3类缺陷。位

错就是___________ 线缺陷,晶界就是_ —面_______ 缺陷。金属得晶粒度越小,晶 界总面积就越_________ 大—_,金属得强度 也越—高―—. 4、铁得同素异构体转变为. 5、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晶粒越_大,强度与硬度越强____,塑性越—差 _ ___ 。 6、纯铁在912C发生a—F e^Y-F e 转变,其体积将——增大_____ 。 7、在实际生产中,若要进行热锻或热轧时,必须把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

8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含碳0、8%得钢比含碳 1、2 %得钢硬度低,强度 _ 低_ _。 三、选择题 1 、材料断裂之前所能承受得最高应力就是(A )。 A o ab B o as C. a0 2 D . ap 2、材料得刚度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提高(B )o A 、热处理 B 、合金化 C 、增加横截面积 3、材料得使用温度(A )o A、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 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

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 D、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 4、在作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得载荷为——C___ . ?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 .交变载荷 5、两种元素组成金属化合物,则其晶体结 构( C )。 A。与溶剂得相同B。与溶质得相同 C .与溶剂、溶质得都不相同 D.就是两种元素各自结构得混合体 6、固溶体得结构与( A )相同。? A。溶质 B .溶剂 C。结构与任一组元都不相同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最终版

工程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 ①溶入α(铁素体)、γ(奥氏体)、M(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 ②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 ③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④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 2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 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C、N(锰、钴、镍、铜、碳、氮),其中Mn、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C、N(铜、碳、氮)为有限溶解; ②Cr、V(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 3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Si、Al、Cu、Co 4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 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Nb、V、(中强)W、Mo、Cr、(弱)Mn、Fe 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Fe3C→M23C6→M6C→MC 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 ①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层错能越低,越有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 ②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Cr18-Ni8钢;奥氏体层错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合金。 6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 ②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位错强化(加工硬化)。 ③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 ④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沉淀强化。 7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 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C、韧脆转变温度T k。 ①韧性指标:冲击韧度 k ε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 ②颈缩后的变形用P 8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态? ①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 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应为球状、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1.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石墨强度、韧性极低,相当于钢基体上的裂纹和空洞,它减小基体的有效截面,并引起应力集中。石墨越多,片状越大,对基体的割裂约严重,使得铸铁的抗拉强度越低。但随着石墨形态改变,从粗大片状→细小片状→团絮状→蠕虫状→球状,这种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和应力集中降低,铸铁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2.为何一般机器的支架,机床床身常采用灰口铸铁制造? 灰铸铁由于片状石墨存在,虽然抗拉强度低,塑韧性差,但是石墨对抗压强度影响小,而且铸造性能好,消震性好,切削加工性能好。因此适合于制造支架,机床床身等支架底座性零件。 3.有一壁厚为15-30mm的零件,要求抗拉强度350Mpa,应选用何种牌号的灰口铸铁制造为宜。 依据铸件的壁厚和抗拉强度要求,应选用孕育铸铁HT350。 4.生产中出现下列不正常现象,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防治或改善: (1)灰口铸铁磨床床身铸造以后就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后发生了不允许的变形。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它不仅在冷却中引起铸件的变形或开裂,在随后的切削加工中还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引起工件变形,失去加工精度。因此,在铸件开箱后或机加工前,因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500-600℃,4-8h)。 (2)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困难。 铸件表层或薄壁处,由于冷却速度快(如金属模浇铸时),容易产生白口组织,硬度高,致使切削加工困难。为了降低硬度,须在共析温度以上进行高温退火,使渗碳体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可锻铸铁)。850-900℃,2-5h,随炉冷却至400-500℃后,空冷。

《工程材料》作业

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 作业1、从原材料到机械零件都要经过哪些生产工艺过程。 第二章力学性能 作业2、在下列材料或零件上测量硬度,应当用何种硬度测试方法最适宜? ①锉刀;②黄铜;③铸造铝合金;④紫铜;⑤片式弹簧(扁簧);⑥硬 质合金刀片;⑦淬火钢;⑧调质钢;⑨硬铝;⑩退火钢。 作业3、在机械设计时哪两种强度指标用得较多?为什么? 作业4、如图所示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 ④硬铝;⑤纯铜。试问: (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 (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 (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 第三章材料结构 作业5、晶体与非晶体有何区别?作业6、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具有各向同性。 作业7、实际金属晶体存在哪些缺陷?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第二次作业 第四章 作业1、默画出Fe—C相图,填出各点字母、含碳量及各区域的组织,写出共析反应式与共晶反应式,写出室温时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亚共晶铸铁、共晶铸铁、过共晶铸铁的平衡组织,并画出共析钢的冷 却曲线。 作业2、根据铁碳相图,分析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在室温下,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5%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0.8%的钢的强度比含碳1.2%的钢高? (3)在1100°时,含碳为0.4%的钢能进行锻造,而含碳为4.0%的白口铁不能进行锻造? 作业3、从铁碳相图中分析回答: (1)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 (2)为何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 (3)哪个区域熔点最低?那个区域塑性最好? (4)哪个区域的结晶温度范围最小? (5)铸造用合金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塑性加工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 作业4、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是15号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区分它们?

工程材料必考大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课后大作业 1.现有下列零件及可供选择的材料,给各零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或使用状态). 零件名称:自行车架,连杆螺栓,车厢板簧,滑动轴承,变速齿轮,机床床身,柴油机曲轴. 可选材料:60Si2Mn,ZQSn6-6-3,QT600-2, T12A, 40Cr, HT200, 16Mn, 20CrMnTi.答:自行车架:16Mn 焊接 连杆螺栓:40Cr 最终热处理方法:调质; 车厢板簧:60Si2Mn 最终热处理方法:淬火+中温回火; 滑动轴承:ZQSn6-6-3 使用状态:铸造; 变速齿轮:20CrMnTi 最终热处理方法: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机床床身:HT200 最终热处理方法:去应力退火; 柴油机曲轴:QT600-2 最终热处理方法:等温淬火。 2.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 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答:(1)调质处理:得到心部硬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为高频淬火做好准备;高频淬火:使其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便于后续加工; (2)、不能,心部较软而表面硬度,会造成表面脱落; (3)表面要渗碳处理 3.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 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 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 钢; (3)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4)M12 丝锥,要求刃部硬度为60~62HRC,柄部硬度为30~40HRC,材料选用T12A。 答: ⑴45钢机床变速箱齿轮: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超音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⑵45钢机床主轴: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

《工程材料》作业

第一章 作业1、从原材料到机械零件都要经过哪些生产工艺过程。 第二章力学性能 作业2、在下列材料或零件上测量硬度,应当用何种硬度测试方法最适宜? ①锉刀;②黄铜;③铸造铝合金;④紫铜;⑤片式弹簧(扁簧);⑥硬 质合金刀片;⑦淬火钢;⑧调质钢;⑨硬铝;⑩退火钢。 作业3、在机械设计时哪两种强度指标用得较多?为什么? 作业4、如图所示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 ④硬铝;⑤纯铜。试问: (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 (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 (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 第三章材料结构 作业5、晶体与非晶体有何区别? 作业6、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具有各向同性。 作业7、实际金属晶体存在哪些缺陷?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第四章 作业1、默画出Fe—C相图,填出各点字母、含碳量及各区域的组织,写出共析反应式与共晶反应式,写出室温时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亚共晶铸铁、共晶铸铁、过共晶铸铁的平衡组织,并画出共析钢的冷 却曲线。 作业2、根据铁碳相图,分析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在室温下,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5%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0.8%的钢的强度比含碳1.2%的钢高? (3)在1100°时,含碳为0.4%的钢能进行锻造,而含碳为4.0%的白口铁不能进行锻造? 作业3、从铁碳相图中分析回答: (1)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 (2)为何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 (3)哪个区域熔点最低?那个区域塑性最好? (4)哪个区域的结晶温度范围最小? (5)铸造用合金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塑性加工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 作业4、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是15号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区分它们?

工程材料_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11 +(α+β),则它由三相组成。(×)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8、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9、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

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 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11、位错是一种。(①) ①线缺陷②点缺陷③面缺陷 12、纯铁在850℃时为晶格。(①) ①体心立方②面心立方③密排六方 13、有些金属在固态下会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③) ①等温转变②变温转变③同素异构转变 1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时,有如下转变。(②) ①只有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珠光体型转变 ②只有珠光体型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贝氏体转变 ③只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转变,而没有马氏体转变

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作业题集锦.docx

第二章工程材料 +热处理( 16/18) × 1.低碳钢为了达到硬而耐磨,可采用淬火热处理工艺。 2.在碳素钢中,为提高其性能,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即成为合金钢。(正确) 3.热处理工艺中淬硬性和淬透性的含义是一样的。(错) 4.正火比退火过冷度大(冷却速度较快),获得的组织较细,因此正火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错误) 5.焊接后为消除焊接应力,可采用退火工艺。(正确) 6.造成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淬火冷却时工件内部产生的内应力所致。(正确) 7.为了获得优良的淬火质量,细而长的轴类零件、薄而平的零件,应垂直淬入冷却液中。(错误) 8.金属材料的塑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 9.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处理。(正确) 10. W18Cr4V 是()。A、工具钢 B、弹簧钢C、不锈钢 D 、耐热钢 11.调质的目的是()。 A 、提高硬度 B 、降低硬度 C 、改善切削性能D、获得良好综合力学性能 12.钳工实习时做的小锤头,热处理应采用()。A、淬火 +低温回火 B、正火 C 、退火 D 、淬火 +高温回火 13.以下哪些不属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践所需的仪器或设备 A、箱式电炉 B、邵氏硬度计 C 、洛氏硬度计 D 、维氏硬度计 14.铸造机床床身一般采用的材料是() A、铸钢 B 、可锻铸铁C、灰铸铁 D 、球墨铸铁 15.制造轴、齿轮、连杆、曲轴等机械零件,一般应选用。 A 、耐磨钢 B 、低碳钢C、中碳钢 D、高碳钢 16.以下硬度值标示中,哪一项的写法是正确的。 A 、 HBS240 B 、 HRA80 C 、 55HRC D、 HV800 17.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A、力学性能B、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C、化学性能 18.用碳素工具钢制造的刀具能否用于高速切削为什么 A 、能,因硬度高B、不能,因硬度低C、能,因红硬性好D、不能,因红硬性差 19. 淬火后零件立即进行回火处理的目的是()。A、提高硬度 B 、提高强度C、降低脆性,提高韧性 第三章铸造(/20) 1.在造型时,舂砂太松(紧),则会产生气孔。(错误) 2.分模造型适用于最大截面不在端部的铸件。(正确) 3.整模造型与分模造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不会产生错箱缺陷。(正确) 4.形状复杂的结构件可采用铸造方法来满足铸件的使用性能。(正确) 5.大量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便于操作,常常用单一砂(指原砂)。(正确) 6.错箱是指浇注期间金属溢出造成的缺陷。(错误)(合箱时上下砂箱未对准、未夹紧) 7.零件、模样、铸件三者的尺寸与形状应该是一致的。(错误) 8.型砂是制造砂型的主要成型材料。(正确) 9.冒口也是将金属液引入的通道。(错误)(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10.飞边和错箱属于铸件的表面缺陷。(错误) 11.下列零件毛坯中,适宜采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是() A 、机床主轴B、机床床身 C 、机床丝杠 D 、机床齿轮 12.分型面应选择在()。 A 、铸件受力面上 B 、铸件加工面上C、铸件最大截面处D、铸件的中间▲ 13.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B 、加大出气口C、降低出铁温度 D 、延长浇注时间 14.以下哪项不是砂型铸造的翻砂工具。() A、砂箱、舂砂锤、底板、模样、砂刀 B 、冒口、浇注系统、通气针 C、起模针、砂勾、圆勺 D、水罐、筛子、铁锹、敲棒 ▲ 15.型砂透气性差,主要易于产生以下()缺陷。A、气孔 B、粘砂、硬皮 C 、应力、变形 D 、裂纹 16.起模前,在模样周围刷水是为了 A、提高型砂的耐火性 B、增加型砂的湿强度和可塑性 C 、提高型砂的流动性 D 、提高型砂的退让性 17.铸件中的重要加工面或支撑面如机床导轨面,在造型时其位置应设置 A 、朝上B、首选朝下,次选侧面C、侧面D、朝下 ▲ 18.当合金的浇注温度过高时,铸件易产生的缺陷是()。A、粘砂 B 、溢料 C 、气孔 D 、砂眼 19.金属型在浇注前,必须在型腔内喷刷涂料,它的作用主要是()。 A 、防止金属型开裂B、保护金属型的工作表面和改善铸件表面质量C、使金属液容易注入型腔

工程材料作业

工程材料作业(1)答案 1、下列各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 2、锉刀:HRC,黄铜轴套:HB、HRB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材:HB、HRB硬质合金刀片:HV、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HV(HRA)、调质态的机床主轴:HB、HRB、(HRC) 2、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2.56A,求Cu的晶格常数a,并计算1mm3Cu中的原子数。 Cu是f.c.c,r=√2/4a,r=2.56A/2=1.28A;a=4r/√2=2/√2×2.56=3.62A 依据1个晶胞(a3:3.623,单位A)中有4个Cu原子,1mm3的原子数? a3:4=1mm3:x,注意单位换算,x=4/ a3,x=4/3.623=8.4×1019 3、已知金属A(熔点600℃)与金属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求: ①作出A-B合金相图: 请用尺子等工具,标出横纵座标系,相图各区域名称,规范作图 ②写出共晶反应式。 300℃ L40%B =(α30%A+A) ③分析20%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用结晶表达式表达。 20%A:L→L+α→α→α+A 45%A:L→L+α→α+(α30%A+A)→α+(α30%A+A)+A 80%A:L→L+A→A+(α30%A+A) 4.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L(75%B)←→α(15%B)+β(95%B) (1)计算含50%B的合金完全凝固时 ①初晶α与共晶(α+β)的重量百分数。属于亚共晶组织Wα初晶%=(75-50)/(75-15)=5/12=0.42 ×100%=42% W共晶%=100%-42%=58% ②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Wα%=(95-50)/(95-15)=9/16=0.56×100%=56% Wβ%=100%-56%=44% ③共晶体中的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共晶体58%,其中的α相 W共晶α%=58%×((95-75)/(95-15))%=58%×25%=14.5% 或:W共晶:58%与Wβ%:44%之差:14%。 W共晶β%=58%×75%=43.5% (2)若显微组织中,测出初晶β相与(α+β)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属于过共晶组织 β/(α+β)=1=(X-75)/(95-X) 95-X=X-75,95+75=2X,X=85。 5.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另一个含Ni50%,铸件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严重,为什么? 三大因素影响成份偏析: (1)液相线与固相线的水平距离即成份间隔,即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愈大则先后结晶的各层固体之间的成份差异愈大,因而枝晶偏析程度愈大。 (2)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力有关,如结晶温度高,原子扩散系数高,扩散能力强,偏析小。 (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快,原子来不及扩散,偏析严重。但是若冷速极快,对小体积铸件来说就可能把液体过冷到接近固相线了,结晶出来的合金就很接近合金的原成份,偏析反而小了。 由铜镍相图可知,50%Ni合金的结晶温度区间(范围)大于90%Ni合金,90%Ni合金结晶温度高。因此,在铸件自然冷却过程中,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成份变化大(成份间隔大),结晶温度低的,偏析严重。 工程材料作业(2)答案 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 何特点?(最好列表总结) 序号名称结构组织形态性能 01 铁素体F b.b.c 不规则多边形晶粒强度低,硬度低,塑性良好 02 奥氏体A f.c.c 多边形晶粒(高温组织)强度低,硬度低塑性良好 03 渗碳体Fe3C 复杂晶格片状,网状,球状, 硬、脆 基体,长条状 04 珠光体P F+Fe3C F+Fe3C片状相间有一定强度和塑性,硬度适中 05 莱氏体Ld P+Fe3C Fe3C为基体其上分布P 硬度高脆性大 2.分析含碳量为0.3%,1.3%, 3.0%和5.0%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含碳量结晶过程表达式室温组织 0.3% A →A+F →(A剩余→P) +F F+P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

页眉 工程材料习题集 钢的合金化基础第一章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γ(奥氏体)、M①溶入α(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②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③。、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④ 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2 无 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中(锰、钴、镍、铜、碳、氮)C、NCo、Ni、Cu、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铜、碳、氮)为有限溶NC、、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Mn、解;(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V②Cr 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3Co 、、Cu、Si、Al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4 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Fe Mn、Cr、(弱)、、V、(中强)W、MoNb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C→MC→MFeC→MC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63623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越有层错能越低,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①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钢;奥氏体层错Cr18-Ni8 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②合金。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6 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第二相强化、位错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②强化(加工硬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③沉淀强化。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④/ 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7韧性指标:冲击韧度①? TK、韧脆转变温度、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Ck k颈缩后的变形用?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②P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8 态?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 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①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应为球状、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页脚 页眉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 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k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g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汇总 (1)

1、1 4.简答及综合分析题 (1)金属结晶得基本规律就是什么?条件就是什么?简述晶粒得细化方法。 (2)什么就是同素异构转变? (1)金属结晶得基本规律:形核、长大; 条件就是具有一定得过冷度; 液态金属晶粒得细化方法:增大过冷度、变质处理、附加振动; 固态金属晶粒得细化方法:采用热处理、压力加工方法。 (2)金属同素异构性(转变):液态金属结晶后获得具有一定晶格结构得晶体,高温状态下得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发生改变得现象。 1、2 4。简答及综合分析题 (4)简述屈服强度得工程意义。 (5)简述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得主要区别。 (4)答:屈服强度就是工程上最重要得力学性能指标之—.其工程意义在于:①屈服强 度就是防止材料因过最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得设计与选材依据; ②根据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得大小,衡量材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得倾向,作为金属材料冷塑性变形加工与确定机件缓解应力集中防止脆性断裂得参考依据。 (5)答:随外力消除而消失得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时,不能恢复得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3 4.简答题 (6)在铁碳相图中存在三种重要得固相,请说明它们得本质与晶体结构(如,δ相就是碳在δ—Fe中得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α相就是 ; γ相就是

; Fe3C相就是。 (7)简述Fe—Fe3C相图中共晶反应及共析反应,写出反应式,标出反应温度. (9)在图3—2所示得铁碳合金相图中,试解答下列问题: 图3—2铁碳合金相图 (1)标上各点得符号; (2)填上各区域得组成相(写在方括号内); (3)填上各区域得组织组成物(写在圆括号内); (4)指出下列各点得含碳量:E()、C()、P( )、S()、K();(5)在表3—1中填出水平线得温度、反应式、反应产物得名称。 表3—1 (6)答:碳在α—Fe中得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碳在γ—Fe中得固溶体,具有面心 立方结构;Fe与C形成得金属化合物,具有复杂结构。

秋浙大《建筑材料》在线作业

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建筑材料》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2. 装饰砂浆与抹面砂浆的主要区别在()。 A. 底层 B. 中层 C. 面层 D. 底层和面层 正确答案: 3. 钢材按()划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及镇静钢 A. 化学成分 B. 冶炼炉型 C. 用途 D. 脱氧程度 正确答案: 4. 配制混凝土时,若水灰比(W/C)过大,则()。

A. 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差 B. 混凝土拌合物粘滞性差 C. 混凝土耐久性下降 D. (A+B+C) 正确答案: 5. 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用的材料时,应选用()材料。 A.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B.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C.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D.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正确答案: 6. 水泥的强度是根据规定龄期的()划分的。 A. 抗压强度 B. 抗折强度 C.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D. 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正确答案: 7. 砌筑有保温要求的非承重墙时,宜选用()。 A. 烧结普通砖 B. 烧结多孔砖 C. 烧结空心砖

正确答案: 8. 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的浆体是()。 A. 石灰 B. 石膏 C. 菱苦土 D. 水玻璃 正确答案: 9.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A. 普通硅酸盐 B. 矿渣硅酸盐 C. 火山灰质硅酸盐 D. 粉煤灰硅酸盐 正确答案: 10. 某工程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裂纹,试分析下述原因中哪项不正确()。 A. 混凝土因水化后体积膨胀而开裂 B. 因干缩变形而开裂 C. 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 D.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正确答案: 11. 配制混凝土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