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区别

合集下载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 经管论坛 .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6年第32期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黄雨滢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2 摘 要: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和制度管理“有据可依”的约束方式,都是当今企业组织中广泛应用的管理 模式。本文将就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各自的特色,及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这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制度管理;有据可依 制度管理是基于章程 、 法律 、 政策等约束性文件开 展的管理活动 , 人本管理则是建立在人本管理基础上建立 的管理体系 ,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息息相关 , 对于企业而 言 , 要提升管理效率 , 必须要合理应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 理的模式。 工作进行更为顺利。
二、制度管理的概念
制度管理指的是组织将按照一定的规章准则、法制规定 来对组织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当 今社会中,制度管理广泛的应用于国家政府机关、企业事业 单位等社会团体组织之中,极大程度的维持了工作、生活的 正常秩序。 简单来说,制度管理中,组织的规章规定就是这个组织 的法律,是衡量工作行为的标杆、度量尺。制度管理是逐步 促进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励被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以 达成最终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正所谓“没有规 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管理,所有成员的相关工作行为活 动都变得有据可依,使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化、标准化,也能 够不断的完善组织结构。 施行制度管理 , 应当选择自觉性高 、 自身能力强的人 来管理,这样既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多数员工行为的楷 模,便于管理,也能够将个人力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使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 想的管理模式。相对于其他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更加注重人 在管理过程中的定位,对人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之中可能 起到的功能,及其行为所带来的作用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 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重心。 企业经营过程中 , 企业人员即是活动主体 , 又是被活 动影响的客体。作为主体,企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 力和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决策判断能力,同时作为客体,每 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区别,也会导致每个 人对接受管理命令的态度不同。只有使主体客体的目标发展 方向相辅相成,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架起基于情感的桥 梁,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管理的人性化,才能真 正实现人本管理。 为了使被管理者能够有自主工作的积极性 , 改变原有 的被动服从命令的认知,可以采用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可以 分为奖励制度与施压制度,奖励制度可通过对员工进行物质 或精神上的奖励,两种方式必须同时存在,可以最大程度的 将员工的内在工作动力激发出来。压力制度可通过员工与员 工、员工与上级等关系之间的良性竞争,加深员工对自己承 担的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员工工作。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作者/来源:徐吉志李霞发布时间:2004-01-06一、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人们共同协作劳动的产物。

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协作劳动,就要有管理。

要管理,就要按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

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

他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

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校人数增多,课程门类也增加,教学内容也更为复杂,教育手段不断改进,这时的学校管理就愈加显得重要。

管理离不开制度,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

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

就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学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系列、多结构的复杂的综合体,要把这个综合体里的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工作和所有师生员工有规可循,有矩可蹈。

实践也证明,凡是这样做的学校,也就会有一个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按规律有序地运转。

其二,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只有在它的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这所学校才能办得好。

当学校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时,就会使全体师生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教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教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宣传和推行,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高校也不例外。

因此,在高校目前的教学管理中,并存着两种教学管理理念:既实行制度管理,以“法”治教、以“法”治学;同时又提倡实行人本管理,要求教学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弄清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区别,比较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关系,才能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区别制度管理是学校以培养目标和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按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协调运转,学校制度管理规程通过一定的程序后,由学校正式公布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条例办事,对违反规程的人和事坚决按相应的条例处理,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发展要求。

“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它是指以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以组织成员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2〕人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我管理使组织成员驾驭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达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给予组织成员充分的授权和信任,在组织的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这种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满足人、发展人”。

这两种教学管理模式,一个是传统管理模式,一个是现代管理模式,区别是很明显的。

1、两者管理的视角不同。

制度管理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它首先考虑的是“事”,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现今企业比较流行的一种管理方式,与之相对应且并存的是制度管理方式。

本文在分析制度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企业应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即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遵循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又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标签:制度管理人本管理一、制度管理的特征制度管理是根据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指根据企业中制定的规章和制度进行程序化的管理,它是与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任何企业想保持高效的运转,都必须有坚实制度管理和管理制度为基础。

制度管理有如下一些特征:1.制度管理对人的约束是刚性的,企业中的任何人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必须服从制度管理。

企业员工只需按照既定的制度工作既可。

2.制度管理通常体现为管理的规范性、有序性和程序性。

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加以保证,人员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工作。

制度是企业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领导者在管理活动所要关注的基础性工作。

它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使企业不因人员等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动荡。

当然,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在保证企业高效运转的同时,也因忽略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带来对人员积极性的压制。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

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

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方面。

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统称,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管理细则和规定,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作为核心,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统一调配和有效利用。

一、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规定,是组织内部行为的规范,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使其在相应的范围内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减少混乱和重复的情况发生。

其次,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规范,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效率,避免因为个人行为的不当造成企业损失。

此外,管理制度也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通过晋升的机制和程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招聘、选拔和培训等手段,获得具有专业技能和良好素质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激励员工担当责任和积极工作。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员工的绩效评估和薪酬激励,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估和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三、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管理制度提供了运营机制和工作规范,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管理制度规定了工作流程、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等,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操作指南和依据。

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企业各个环节和岗位,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通过完善的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制度,推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的管理模式主要以制度管理为主,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执行监督等方式来保障企业的规范运作。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强调注重人性、关注员工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早期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章制度管理:即制定一系列企业的规章制度,明确操作流程、工作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来完成任务。

2.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定职责分工、考核绩效等措施,确保员工在岗位上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保证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3.制度执行和监督: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操作进行监督,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对于早期的企业来说,制度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的规范运作。

但是在实践中,制度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1.制度僵化:一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过多,难以完全贯彻落实,并且难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因此很容易使制度变得僵化。

2.高成本和低效益:制度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和物力等资源,同时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执行和监督,因此对企业来说成本往往过高,而且效益也不一定理想。

3.忽视人性:制度管理过于强调对员工的惩罚和监督,忽视了员工的人性和情感需要,容易导致员工解雇心态,从而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强调把员工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共赢。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化管理:通过从人的需求和心理出发,开展人性化管理,在员工的劳动条件、待遇、福利、培训等方面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领导与员工的建设:重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健康的领导与员工关系,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3.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建设良好的人才梯队,使员工在企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升级,从最初的简单管理到现在的制度管理,再到未来的人本管理,不断地推动着企业管理的进步和升级。

制度管理是传统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

其基本思想是,管理就是制度,制度就是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企业的行为和管理,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效果。

制度管理强调的是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以及规则的订立和执行过程的严格性,实现规则和管理的一致性。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操作的规范性,使企业更加稳定和有序,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过于注重规则,可能会忽略中间环节和人性化的考虑,导致员工的情感投入不足,对企业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制约。

相对于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其核心是尊重员工,关注员工,以人为本,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发挥潜力。

这种管理思想认为,员工不仅是企业的资源,也是企业的财富。

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发展更加稳健和持久。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员工的人格和个性,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文化,使员工感到被重视和被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升级,传统的制度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员工的需求不再仅仅是高薪和福利,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个性化选择。

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必将更加注重人本管理,打造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建立更加灵活和有弹性的管理制度,在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个性选择,使公司成为员工心目中的理想企业,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从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总而言之,管理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升级和改变的。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是一种从规则到人性化的转向。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必须不断升级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让企业走向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孰重孰轻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孰重孰轻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孰重孰轻引言在组织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制度管理强调规章制度,注重条条框框的执行与监督,而人本管理则注重人的情感和需求,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员工的参与感。

然而,究竟在组织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哪个更重要,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孰重孰轻的问题。

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制度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组织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避免混乱和无序的局面。

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制度管理还可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贯彻,避免权力滥用和任性行为的发生。

具体来说,制度管理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组织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员工的行为。

2.流程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3.绩效评估:通过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激励员工做出更好的表现,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与制度管理相对应的是人本管理,它注重员工的情感和需求,关注员工的福利和成长。

人本管理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提高员工满意度: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2.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关注人的方面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工作。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本管理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与制度管理相比,人本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发展。

这有助于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平衡然而,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 complement(补充)的。

在实际组织管理中,协调二者的关系,达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合理的制度可以为人本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人本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简称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思想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真正将其有效运用于企业管理,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可以说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革命。

我们北元已开始接受这一先进理念,并将其运用于管理实践。

什么是制度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

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区别: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视的是“行为”,是一些“条条款款”,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

在人本管理中,人的发展是管理的目的。

马克思说过,人类在创造未来的同时,也在创造人类自身,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在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发展,这也是管理的重要目的。

进行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应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实现人本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人本管理策划和实施阶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人和事正确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人本管理策划和实施阶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人和事正确地应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

当前实行的合同制、聘用制,在管理上给予二级单位和项目部更多的自主权,就突出了人的发展思想,在工作中贯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重要论述,党群工作人员的“做思想工作”、调解工作,这都鲜明地体
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关系:制度管理的实施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物质条件和企业文化为企业实施人本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使全体员工从被动接受制度约束升华到“自我管理”,从而使制度管理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执行力大大加强。

在我们制订制度时就充分考虑了“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实施也是在执行制度管理的柜架下进行。

所以我们说,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人本管理的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人本管理的实施进而促进制度管理,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的。

在实践中探索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制度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管理实施的过程是要从人管人上升到制度管人。

管理制度的制订要遵循:为企业长远发展服务,围绕市场实施,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制订,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发展,这样才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管理的目的。

完善的制度通常都充分考虑所有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的素质、能力和承受力制订,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为企业实现管理的目的服务,又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员工的利益,充分地实现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管理教育与管理实施同步进行的,企业要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管理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特别重视管理者的示范效应。


样长久下来,潜移默化,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就会在员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变成员工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员工“自我管理”的目的。

而且要求制度管理的实施要持久,要持之以恒,管理与考核并举,奖惩激励制度要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实施的过程是最为容易出现偏差的。

稍有不慎,执行管理的人员就会执法的尺度上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人违反了管理制度,但由于事情不大,或碍于面子,或提醒或教育,却不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久而久之,管理制度慢慢地变成了形式化的废纸。

到这个时候,就算你明白过来,已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在制度管理中,特别提倡制度管理的“火炭效应”,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化二动检分厂高骞 2012年9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