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常见问题分析
蛋鸡产蛋期出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处理方法 - 养鸡技术

蛋鸡产蛋期出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处理方法-养鸡技术在蛋鸡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如鸡群产蛋高峰缓慢上升、无法达到产蛋高峰或者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较短。
引起产蛋期异常的因素比较复杂,导致产蛋量减少或者蛋品质降低,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了解了异常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期出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处理方法。
1、原因分析自身因素。
品种不纯,即使用商品蛋鸡受精后产出的种蛋用于孵化,这些后代雏鸡品种通常发生退化,成熟后产蛋量只能够达到大约70%,且采取任何措施也无法使产蛋量提高。
后备鸡培育较差,即由于气候炎热或者育成阶段饲养管理较差等阻碍生长发育,尤其是在12周龄以前的阶段,如果没有加强饲养管理,缺乏营养,体重无法达到品种标准,且鸡群体重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均匀度较差,即使达到开产周龄体重依旧没有达标,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胫骨非常短,就算更换饲喂产蛋高峰期高蛋白质饲料,产蛋量依旧无法升高。
饲养管理因素。
舍内通风较差,而饲养数量过多,就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氨气等,导致蛋鸡无法正常产蛋,甚至发生某些疾病。
蛋鸡适宜温度为13~23℃,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对产蛋造成影响,如果蛋鸡在夏季的产蛋量通常会有所降低,甚至停止产蛋,就是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
蛋鸡适宜的湿度是60%-70%,如果湿度过低,就会造成皮肤干燥、羽毛蓬松杂乱等,并导致鸡体出现脱水而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果舍内湿度过高,会导致机体呼吸困难,抑制空气中水分的排出,使鸡体过于污秽,容易滋生大量病菌而发生疾病,都会影响生长发育,体成熟均匀度降低,造成产蛋量存在明显差异。
饲料因素。
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且没有根据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合理搭配饲料,导致营养水平过低过高或者忽低忽高,使其发生较大的应激。
例如,蛋鸡饲喂高营养饲料,往往会由于能量过剩而导致脂肪沉积,使卵泡发育受到影响或者发生形成脂肪肝,而高蛋白还会引起肾脏疾病;饲喂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导致蛋鸡正常产蛋所需的营养无法得到满足,且缺乏胆碱、蛋氨酸以及维生素等,还会导致机体发生脂肪肝综合症等都会对产蛋产生直接影响。
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是怎么回事?蛋鸡刚开产要注意什么?

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是怎么回事?蛋鸡刚开产要注意什么?概述:初产蛋鸡产软壳蛋现象在养鸡场内,有时候或多或少都有发生,也有的比较多些,这种问题多是因为鸡本身疾病问题、或钙不足而导致的。
遇到初产蛋鸡产软壳蛋多时建议及时对因解决,另外在蛋鸡刚开产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可**产蛋的质量。
1、长期的慢性小肠球虫、产气荚膜梭菌、霉菌毒素等导致肠道病持续存在,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导致钙质吸收不足;2、输卵管的子宫部受到病毒和细菌的破坏,导致子宫部壳腺分泌钙质不足,而直接影响蛋壳的正常形成;3、日粮中钙量长期不足,血钙浓度过低,而骨骼中的钙也不能再度调用时,从而造成碳酸钙不能沉积而形成软壳蛋;4、蛋在输卵管子宫部中停留时间严重不足,如产蛋鸡因急性应激反应,导致鸡蛋**通过子宫部,未能形成蛋壳而排出体外;5、产蛋鸡内服金霉素等药物,后跟血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排出体外,从而导致钙源的不足而影响蛋壳的形成。
蛋鸡产软壳蛋怎么办?解决措施:1、看鸡是否患有病,如果有的话,及时对症治疗。
2、如果是服药问题,注意药物的使用、调整。
3、补钙产软壳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钙的摄入量不足,蛋鸡缺钙导致蛋壳变薄,产软壳蛋甚至是无壳蛋,因此在日常的饲养中一定要注意对蛋鸡进行补钙。
蛋壳形成所需要的钙大多来源于饲料,可以占到75%,剩余的25%来源于蛋鸡的骨髓。
蛋鸡养殖补钙,要选择合适的钙料,钙料大概有这几类:蛋壳粉、贝壳粉、骨粉等,通常在对蛋鸡补钙时,可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钙料来进行补钙,这样效果更好。
给蛋鸡补钙,**时间是在下午至夜间熄灯前,主要是下午2-4点这段时间最适宜,因为只有下午或者晚上吸收的钙才会参与到夜间蛋壳的形成中去,而且下午是蛋鸡一天中采食的高峰期,此时食欲旺,吃的也多,所以这个时间补钙的效果是**的。
日粮中含钙量不是越高越好,否则会对产蛋不利。
对于钙含量来说,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2%~3.5%为**,高温或产蛋率达到75%~80%时,钙的含量可增加到3.6%~3.8%。
蛋鸡的产蛋下降原因分解及应对措施

管理因素
如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可能引发鸡 群应激反应,导致产蛋量下降。
问题与展望
问题
当前蛋鸡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疾病频发、环境污染和食品安 全问题。
展望
未来需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推 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鸡群健康 水平,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提升鸡蛋品质和安全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环境改善措施
01
02
03
温度控制
保持鸡舍温度适宜,避免 过高或过低,以满足蛋鸡 生产需求。
湿度调节
合理控制鸡舍湿度,避免 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蛋鸡造 成不良影响。
通风换气
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 空气新鲜,减少疾病发生 。
饲养管理优化措施
饲料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 证蛋鸡摄入足够的能量、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饮水管理
保证饮水清洁、充足,以 满足蛋鸡日常所需。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 过密导致鸡群拥挤和不卫 生。
03
总结与展望
分析总结
疾病因素
如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可能导致鸡 群产蛋量大幅下降。
营养因素
饲料中营养成分不足或比例不当,会影响鸡 的产蛋性能。
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不适宜,也 会影响鸡的产蛋率。
蛋鸡的产蛋下降原因分解及 应对措施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 产蛋下降的应对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感
禽流感会导致鸡只死亡,产蛋 量大幅下降。
鸡白痢
鸡白痢会使鸡只生长缓慢,产 蛋量下降。
鸡痘
鸡痘会使鸡只食欲不振,产蛋 量下降。
秋季开产蛋鸡常见问题与对策

秋季开产蛋鸡常见问题与对策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2期1 脱肛1.1 表现脱肛的鸡,输卵管、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而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进而引起发炎、水肿、溃疡,甚至被其他正常鸡啄食,引发群体啄癖。
1.2 原因1.2.1 光照不合理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导致过早性成熟,在体成熟尚未完成时即开产;开产后如果继续进行光照刺激,使蛋重过大;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照强度过大,输卵管内油脂分泌少,鸡蛋从泄殖腔经过的时间短,过快努责等。
1.2.2 饲料的原因母鸡开产后,没有及时调整饲料结构,蛋白含量过高,导致产蛋量迅速增加、蛋重过大、产双黄蛋;到了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质或维生素D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钙磷比例失调,使日粮中的钙不能充分吸收利用而过多的沉积在肠道中,导致排粪时强力努责从而造成脱肛。
1.2.3体重管理不科学育成期鸡只运动不足,过大过肥,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弹性小,产蛋时外翻的肛门难以复位;过肥的鸡则因腹部脂肪过多,腹压大,也会引起脱肛;小鸡则因营养不良,鸡体瘦小,体成熟较晚所致。
1.2.4 病理原因某些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各种化脓球菌等会引起的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等。
发病时,病原的分泌物对产蛋鸡肛门局部产生刺激,排便时里急后重;腹泻时,输卵管黏膜不能正常分泌润滑液,产道干涩。
两种情况下,鸡产蛋时都会表现强力努责而脱肛。
此外,管理不当,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周围环境不安静,经常有异常声响,都会给产蛋鸡带来应激。
人工授精时操作不当,翻肛用力过猛,输精时器械损伤,都可引发脱肛。
1.3 对策1.3.1 治疗发现脱肛鸡,要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被其他鸡啄肛。
对表象较轻微的鸡,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翻出肛门之外的输卵管、泄殖腔,然后涂上紫药水,撒敷消炎粉或土霉素粉,用手轻轻按揉以便复位。
脱肛严重,经上述方法整复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
在病鸡肛门周围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分3~4点封闭注射,再用一根长20~30 cm的胶皮筋做缝合线(粗细以能穿过三棱缝合针的针孔为宜),在肛门左右两侧皮肤上各缝合2针,将缝合线拉紧打结,3d 后拆线即可痊愈。
蛋鸡养殖技术经验交流

蛋鸡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一、蛋鸡产蛋期常见问题剖析(一)、产蛋率上升缓慢良好的后备鸡在正确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3周龄时产蛋率可达50%,2—3周后便可上升到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上升速度很快。
实际生产中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延迟,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时产蛋率才会达到80%,以后最高峰值不到90%,其主要原因有:1、后备鸡培育不好,生长发育受阻,特别是12周龄之后体重未达到品种标准,鸡群体重均匀度不好。
2、转入蛋鸡舍后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产蛋率达5%时仍使用预产料,而没有及时更换高峰期料。
3、饲料品质不好,如棉粕、菜粕等杂粕含量太多;饲料原料掺假,特别是鱼粉、豆粕、氨基酸等蛋白质原料掺假;饲料配方不合理,限制性氨基酸不足或氨基酸比例不当;维生素效价低甚至失效等。
4、蛋鸡夏季开产气候不好,天气炎热,鸡只采食量不足。
5、育雏期或育成期曾得过疾病,特别是传支。
6、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非典型新城疫的干扰。
(二)、没有产蛋高峰1、品种有假,如果不是按照良种育繁体系繁育的商品代鸡,不仅不具备杂交优势,甚至造成杂交劣势,不可能有产蛋高峰期。
2、长期使用未经脱毒的棉粕、菜籽粕或长期使用劣质饲料,使生殖机能受到损害。
3、育雏期、育成期管理不当,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养鸡户只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追求较高的成活率,但不重视体重,特别是发病后不知道怎样管理鸡群,有的鸡群发生慢性病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使鸡群个体发育不一致,个体体重差异较大,开产不均匀,产蛋率上升较慢。
4、产蛋期患病后管理不当。
A、鸡群发病后不及时调整饲料中钙的含量,产蛋期的许多疾病都会引起产蛋率的急剧下降,此时机体对钙的需求量就相应降低,所以应对产蛋率的下降而降低饲料中钙的含量,若不及时调整,会因大量钙的代谢而使病情加重。
B、鸡群发病后不及时调整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由于疾病的发生,产蛋性能下降,鸡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就会下降,病初高蛋白高能量饲料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若病程较长,能量过剩,造成脂肪在卵巢中沉积,影响卵泡发育,高蛋白又损伤肾脏并可引起肾肿,使产蛋率难以恢复。
蛋鸡产蛋期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沉 积 能力下 降 , 蛋壳 强度 随 之降低 . 蛋壳 变 薄 , 1龄越 故3 大 . 损率 越高 破 31 .. 营养 因素 3 钙 磷 不 足或 钙 磷 比例 不 当 : 1 中 3粮 V ,微量 元 素 的不足 都会 导致 破损 率提 高 。 D、
高 忽低 或持 续 高 温 ; 季 舍 内氨 气 、 化 氢 、 氧 化 碳 冬 硫 二 等 有 害 气 体 增 多 .造 成 鸡 群 的 产 蛋 急 剧 下 降 l %~ 5 2 %. 0 一般 l2个月 才能恢 复 ~ 13 管理 方 面 饲 料 比例或 成 分变 化 等. . 连续 几 天喂 料 不足 : 断水 或长 时 间饮水 不足 ; 蛋 鸡对 惊吓 尤为 敏感 。 产 14 疾 病方 面 . 鸡感 染 了急性 传 染 病 , 新 城疫 、 染 如 传 性支 气管 炎 、 禽流 感 、 脊髓 炎等 , 脑 会使 鸡群 产 蛋量 突 然 下降 . 特 别引起 注 意 。 应
外 . 照 时 间 过 长 时 易 引 起 啄 癖 . 会 导 致 破 损 率 明 光 也 显提高。
在现代 化封 闭饲 养 条件 下 .互 啄是 一种 普遍 现 象 。 据统 计 . 因互 啄 造 成 的死 亡 和被 淘 汰 的鸡 . 重 时 占鸡 严 群 的 2 %. 0 给养 鸡 生产 造成 巨大 的损 失
蛋 期 间常见 的问题及 对 策给 予介 绍 与总结 1 产 蛋 量 突 然 下 降
22 防 治措施 .
保证 饲 料 营养 平 衡 : 期 驱虫 硫 酸 钙 可 防 止 互 啄 .加 入 2 的 羽 %
毛粉 可预 防啄 肛
3 破 损 蛋
鸡 群一 般 在 6 8周 龄 可达 9 %以 上 的产 蛋 率 现 ~ O 代 蛋 鸡 具 有 优 良 的生 产性 能 . 可保 持 9 %以上产 蛋 率 0 达 4 6个月 。 入 高峰期 后 , 正常 饲养 管理 条件 下 . ~ 进 在 产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1.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不足:蛋鸡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产蛋高峰期的长度。
如果饲养条件不好,如饲料不合理、环境不适宜等,就会导致蛋鸡产蛋周期缩短,高峰期变短。
此外,饲养管理不当,如缺乏疫苗接种、饮水不良等,也会影响蛋鸡的产蛋能力。
2.遗传因素:蛋鸡的产蛋高峰期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不同品种的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长度上存在差异。
一些品种的蛋鸡虽然产蛋能力较强,但高峰期往往较短。
这是因为这些品种在经过长期选育时,主要关注的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而忽视了产蛋高峰期的长度。
3.年龄因素: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短。
蛋鸡进入产蛋期后,一开始的产蛋高峰期相对较长,但随着鸡龄的增长,蛋鸡的产蛋能力逐渐下降,高峰期也会缩短。
这是因为蛋鸡的卵巢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导致产蛋能力下降。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蛋鸡产蛋高峰期长度的重要因素。
蛋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饲养环境不适宜,容易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缩短。
例如,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条件下,蛋鸡的产蛋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高峰期会较短。
5.健康状况:蛋鸡的健康状况也会对产蛋高峰期长度产生影响。
如果蛋鸡存在其中一种健康问题,如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就会导致蛋鸡的产蛋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高峰期长度。
为了提高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长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蛋鸡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饮水条件,保持饮水量充足;保持饲养环境清洁,控制疾病的传播;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2.合理选择蛋鸡品种:在选育蛋鸡品种时,要综合考虑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期长度两个指标,选择具备良好遗传性能的品种进行饲养。
3.管理蛋鸡鸡龄:及时淘汰老化蛋鸡,控制蛋鸡的鸡龄,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期的长度。
4.调控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避免极端温度对蛋鸡产蛋能力的影响。
5.健康管理:加强蛋鸡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蛋鸡的健康问题,保证蛋鸡的生长和产蛋能力。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一、引言软壳蛋是指蛋壳表面出现变软、变薄或者没有蛋壳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表明蛋鸡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软壳蛋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蛋的品质,还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二、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分析1. 饲料不足或者营养不均衡蛋鸡的饲料问题是导致产软壳蛋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蛋鸡长期摄入的饲料中缺乏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蛋壳的质地变软。
营养不均衡也会导致蛋鸡产软壳蛋,因为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合适,会影响蛋壳的形成。
2. 饮水问题蛋鸡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饮水不足或者水质不佳,会导致蛋鸡身体内的钙质流失,从而影响蛋壳的形成。
3. 疾病感染蛋鸡感染一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等,都会导致产软壳蛋。
因为疾病会影响蛋鸡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蛋壳的形成。
4. 环境问题蛋鸡的生长环境如果不合理,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都会影响蛋鸡产蛋的质量,导致产软壳蛋的情况出现。
5. 生理因素蛋鸡产生软壳蛋还有可能与蛋鸡个体的生理因素有关,比如蛋鸡的寿命过长、产蛋率下降等都可能导致产软壳蛋。
三、应对策略1. 合理饲养管理为了预防蛋鸡产软壳蛋,养殖户需要对蛋鸡的饲养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是饲料的合理搭配,保证蛋鸡摄入的饲料中含有足够的钙、磷等营养成分,保证蛋鸡的营养供应充足。
其次是饮水的管理,保证蛋鸡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清洁的饮水,维持良好的水质。
还需要对蛋鸡的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调节,保证温度、通风、光照等因素的平衡。
2. 预防疾病为了降低蛋鸡感染疾病的风险,养殖户需要对蛋鸡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增强蛋鸡的抵抗力。
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蛋鸡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对蛋鸡产蛋质量的影响。
3. 合理管理产蛋周期蛋鸡的产蛋周期一般为1年左右,超过这个周期就会出现产蛋率下降和蛋品质变差的情况,从而影响蛋鸡产蛋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产蛋期常见问题分析
目前的养鸡业,疾病多发和难以治疗已经成为令广大养殖户十分头疼的问题,并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
这两年在蛋鸡市场,对产蛋期间常见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总结。
一、产蛋率上升缓慢
健康的后备母鸡在正确的饲养条件下,一般150-160日龄产蛋率可达50%左右,2-3周后即可达到80%左右,190日龄左右可达90%。
实际养殖过程中开产日龄向后推迟,产蛋率上升缓慢,190天产蛋率才能达到80%,高峰期有的都不到90%,其原因有以下几
点:
1、青年鸡没有培育好,80-90日龄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均匀度不好。
2、产蛋率达到5%后没有及时换高峰期料。
3、饲料品质不好,杂粕用量太多,个别厂家饲料配方不合理,氨基酸比例不当,维生素含
量低等。
4、蛋鸡夏季开产气候不好,天气炎热,采食量不足。
5、育雏或青年鸡时曾得过传染性支气管炎。
6、鸡群处于一些免疫抑制病的困扰,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
二、没有高峰期
1、鸡雏品种有假。
2、长期使用劣质饲料(未脱毒的棉粕、发霉的玉米)。
3、育雏期、育成期管理不好,一味追求高成活率不重视体重。
有的鸡得慢性病不及时治疗,
致使鸡群发育不一致,体重差异大,开产不均匀,产蛋率上升慢等。
4、产蛋患病期管理不好
4.1鸡群发病后没有及时调整饲料钙的含量,产蛋期许多病都能引起产蛋率下降,此时机体对钙的需求量相应降低,所以发病时应及时调整钙的含量,因为大量钙的代谢会使病情加
重。
4.2鸡群发病后,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也应调整,由于鸡体发病,生产性能下降,鸡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就会下降,病初高蛋白和能量有利于鸡体恢复,但是病程如果过长,大量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能量过剩,造成脂肪在卵巢中沉积,影响卵泡发育,高
蛋白又损伤肾脏引起肾肿。
4.3遇到产蛋鸡发病后产蛋下降,若长时间不能回升,应适当考虑减少一定时间的光照,来
刺激产蛋。
4.4鸡舍环境恶劣,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通风不好,不利于病和产蛋性能的康复。
三、产蛋突然下降
鸡连续产蛋若干天,会休产一天,鸡群每天产蛋数有小幅度差别,正常,如果下降幅度大
或连续下降就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1、环境的变化:1.1光照方面(突然断电)
1.2惊吓、长时间断水、环境温度太高等。
2、饲养方面:1.1突然换料
1.2料品质不好(发霉变质,盐分高、石粉高等)。
3、疾病因素:禽流感、新城疫、减蛋综合症、寄生虫等。
四、长期下小蛋
小蛋有两种:一是有蛋黄,黄很小。
另一种是无蛋黄,跟鸽子蛋大小差不多。
1、饲料蛋白质、能量水平过低。
2、鸡体开产时体重不达标。
3、光照增加过早、过快。
4、生殖系统疾病:一般是鸡群曾患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造成生殖系统受
损。
五、蛋壳变色、破损率较高
1、疾病所致:降蛋综合征、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
2、饲料方面:钙磷比例不当,石粉添加量少,或维生素D3缺乏。
3、饲料中添加了能改变蛋壳颜色的抗生素等,如金霉素能导致蛋壳变黄。
六、啄肛现象严重
1、饲料方面:1.1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盐等含量不足。
1.2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1.3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蛋过大,导致脱肛,而啄肛。
2、环境方面: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过高,光线过强。
3、密度:鸡群密度过大,喂料不定时,引起相互啄肛。
4、疾病方面:4.1体外寄生虫
4.2肠炎
4.3输卵管炎
4.4外伤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