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校企合作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收稿 日期 :O 4 8 6 2 4 一O寻 找新 的思 路 : 算机 如何能承 计 担起人 工翻译 流程 中, 对翻译 人员来 说 比较困难 的工作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 21 年 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计划项 目“ 于校企合作 的高校翻译人 才培养模 式研究 ”项 目编号 :0 10919 01 基 ( 215698 —
4) 0 的研究成果 之一. 作者简介: 谭思蓉 (9 3 , , 1 8 一) 女 硕士 , 江汉大学外 国语学 院教师 , 研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英语教学.
第 01 10 2 年 1 期 4 2 1卷第 O月
J u a o g e o高等 函授学报 d ct n P . sp a dS c l cecs o r l fHihrC rep n ec ( ai ( h1 o h n oi ine) n rso dneE 哲学社会科学版) u o o y aS
录音器材等设备 , 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 、 光学字符识别软
具都不知道 , 这无 疑无 法满 足市 场 对翻 译人 才 的 巨大需 求 。“ 根据 国际权威机构 对 于世界 翻译市 场 的调查 显示 , 全世界 翻译 市 场 的 规模 在 1 9 9 9年 只 是 14亿 美 元 , 0 在
生于2 O世纪 3  ̄4 0 0年代 , 7 在 O年代遭到质疑 ,O年代至 7
今 , 器翻译研 究又开始 受到重 视 , 人们 开始更加 理性 机 但
地看待机器 翻译 的优 势和 劣势 , 注 意扬长避 短 , 渐推 并 逐
进 了机器翻译 的繁荣 发展 ( semu l 5 —16 。但是 Au tr h 4 5 ) 1
浅谈国产免费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transmate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国产免费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transmate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马崴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2期摘要:翻译实践教学工作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求感也很强烈。
目前在翻译实践教学中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翻译形式,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对翻译实践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浅析如何利用国产翻译辅助软件transmate提高翻译实践教学效果,培养符具备市场化翻译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翻译实践教学;翻译辅助软件;transmate前言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而中外文化的经济交流中语言就是极其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在文化的出口和进口上,尤其需要语言特别是良好的翻译。
翻译实践是大学外语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强化外语专业的翻译实践教学,能够切实的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传统的翻译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变革,才能跟得上时代与政策的步伐。
翻译实践教学也迫切需要跟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符合社会以及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翻译能力,才能培养企业与国家需要的翻译人才。
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CAT)作为翻译生产应用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技术,已经在全球各大语言服务企业中实际应用。
因此在翻译实践教学中也应该顺应企业基本需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CAT)应用技能。
Transmate翻译辅助软件作为主流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中的一员,也是为数不多的中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与研发的一款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
Transmate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除了使我国软件企业自主研发的CAT软件,同时还是一款免费的软件,可以供个人完全免费下载、传播与使用。
支持主流的windows系统(xp、win7、win10)等,在各大软件门户网站上都可以下载。
Transmate软件具有极其明显的特点:1、Transmate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计算机翻译辅助软件,软件在研发过程中不仅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应用环境,同时也能考虑到高校外语教学中翻译实践应用的实际情况;软件在安装过程中流程简单,即使只会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也能够轻松的安装软件。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济南 2 01 5 0 4)
( 山东 师范大 学外语 教育 学院 ,山东
[ 摘 要 ] 计 算 机 信 息技 术发 展 至今 给 人 们 的 生 活 带 来 巨大 变化 。在 翻 译 行 业 , 算 机 的 介 入 促 进 了翻 译 计 方 式 和翻 译 工具 的 革 新 , 出表 现 为 计 算机 辅助 翻 译 技 术 ( AT 空 前 应 用 于 各 个 翻译 机 构 和公 司 。在 翻 译 教 学 突 C ) 领域, 多媒 体教 学 手段 的 日益 完 善 为 翻 译课 程讲 解计 算机 辅 助 翻 译 工 具提 供 了务 件 , 计 算机 辅 助 翻 译 工 具 应 将 用 于 翻 译教 学对 促 进 学生 运 用 这 些 工具 、 高翻 译质 量 和 适 应 信 息 时代 翻 译 发 展 的 新 要 求 有 重 要 作 用 。 提 [ 键 词 ] 计 算 机辅 助翻 译 ; 关 翻译 工具 ; 译教 学 翻 [ 图 分 类号 ] H1 9 中 5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3 3 2 1 ) 10 3—2 0 92 2 (0 0 0 —160
g e) os 占用 计 算 机 内 存 比以 前 的金 山词 霸 小 很 多 倍 , 功 能 其
更 强 大 , 查 词 、 句 显示 、 文 翻 译 为一 体 。 在 2 0 集 例 全 0 8年 7 月 2 日至 8月 2 日由 I 6 5 5 T18软 件 频 道 联合 网易 有 道 词 典
的专 门翻 译 软 件 ( 流 行 的如 Trd s Wod F s Wo d 较 a o 、 r a t、 r —
二、 CAT和 翻 译 研 究 与 教 学 的 现 状 C AT 应用 于 翻 译 行 业 要 求 译 者 熟 练 使 用 这 些 翻 译 工 具 , 翻译教学 中, 在 翻译 专 业 培 养 的学 生 也 需 要 在 进 入 翻译
《2024年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范文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在各个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AT)的崛起,为翻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翻译的效率,还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概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辅助译者进行翻译的技术。
它包括机器翻译、术语提取、翻译记忆、多语种处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1. 机器翻译与教学:机器翻译可以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翻译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意思和语言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机器翻译的结果和人工翻译的结果,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2. 术语提取与教学: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可以自动提取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术语表达。
3. 翻译记忆与教学:通过利用翻译记忆功能,学生可以快速查找和引用之前的翻译结果,提高翻译效率。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历史翻译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四、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1. 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翻译教学,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综合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适应行业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在现代翻译中的应用探析

境 ,然后 以一个典型的网站项 目为例 ,阐述 了以S D LT r a d o s 为代 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现代翻译
项 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章 最后指 出大 力发展和 普及计算机辅 助翻译技 术对于翻译的 产学研 以及
国 家语 言能力建设都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 义。
关键词 :传 统翻译模 式;计算机辅助翻译 ;S DLT r a d o s ; 国家语 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8 9 1 ( 2 0 1 5 ) O l - 0 0 8 2 - 0 4
严峻 的挑战。大型 国际工程 、国际贸易、航空航 天及石油石化等翻译项 目,翻译量通 常都在百万
字级 别 ,要 求工期极 短 ,必须 在限定 时 间内交
付 。大型多语本地化翻译项 目,通常采取几十个 语种全球同时发布( S i mu l t a n e o u s S h i p me n t ) 的策略
计算机辅 助翻 译 ( C A T ) 技术 在现 代翻译 中的应用探析
王 华树 杨 润 丽2
( 1 . 北京师 范大学,北京 ;2 . 北京 大学,北京)
摘
要 :在经济全球 化浪潮的推 动下 ,翻译市 场需求膨胀 ,翻译项 目E l 趋 复杂 ,计算机辅助翻
译( C A T ) 技 术 和 工 具应 运 而 生 。 本 文 首先 分析 了不 再 适 应 社 会 发展 需 要 的 传 统 翻译 模 式 面, J 缶 的重重困
1 .引 言
科 ,手工作 坊式 的翻译 模式将 会 出现一 系列 问
在 当今世界 ,以计算机 、网络和通信技术为 题 ,如资源 分配 、风格 统一及 术语 一致 性等 问
结合CAT应用翻译教学新模式论文

结合CAT探讨应用翻译教学新模式cat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即计算机辅助翻译,广义的cat 技术,应包含对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整合应用;狭义的cat 技术,则专门指为了改善翻译流程而开放的专用软件和相关技术。
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翻译市场的总量不断迅猛增长,而目前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很多翻译和本地化公司每月百万字级别的翻译项目已经屡见不鲜。
业务量之巨大,过程之复杂,时间之紧迫,都对语言服务工作者提出全新的要求。
而传统手工的翻译流程通常包括“译、审、校”,这种小作坊式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大批量的、团队协作的业务流程。
在这种环境下,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要性就彰明较著了。
一、cat与翻译教学现状cat技术教学进入翻译课程体系可以说既有翻译市场的需求,也是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内不少学者如徐彬在“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2006)、吕立松和穆雷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2007)、文军和穆雷在“翻译硕士( mti )课程设置研究”(2009)以及钱多秀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2009)等文章中都分别论证过cat进入翻译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同国内的大学相比,国外的高校在机器翻译、术语管理、翻译技术培训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翻译测试等方面已经摸索出比较完善的体系和有效的方法,如英国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开设了cat专业,随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很多大学也相继开设了该专业,并授予 cat 理学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其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已经相当成熟。
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于 2002 年首先开设 cat 硕士专业和相关课程,设一年全日制及两年兼读制,学员只需具备一般计算机应用知识,并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目前在大陆,随着2006年翻译专业的设立,cat的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许多高校都设立了cat 实验室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中山大学等。
翻译中的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

翻译中的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翻译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信息时代,翻译行业正在迎来自己的数字化革命: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语言技能与技术能力的博弈。
本文将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两个维度,探讨这两种技术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机器翻译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机器翻译(MT)是指借助计算机程序将一段文本从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机器翻译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由起初的规则识别逐渐发展到现今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翻译。
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翻译行业,现在大家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使用Google Translate等在线机器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的出现,可以大大缩短翻译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机器翻译现在广泛应用于书籍、新闻报道以及商务文档等各个领域,为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快速的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虽然存在语言识别和语感不够人性化的问题,但是通过不断的数据训练和技术优化,机器翻译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是指借助计算机工具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速度和工作效率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CAT工具包括记忆库、术语库、翻译记事本、自动补全等。
记忆库是指保存翻译者之前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所有语句,帮助翻译者快速定位同类意思的语句,提高翻译效率。
术语库是指保存了客户的专业术语和公司名词等,以便翻译人员使用相应的词汇,保证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计算机辅助翻译虽然不苛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却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对于CAT工具的操作和使用能力。
CAT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翻译成本。
CAT工具进行语言核对等多项技术的集成,也使其在语句翻译、文化差异、术语一致性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三、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缺点机器翻译技术虽然可以缩短翻译时间和成本,但是它依旧难以处理一些龙战「凤舞」之类的文学性语言,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习语和口语差异。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翻译的主流工具。
它为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本文将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定义、功能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它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定义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简称CAT)是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快速识别、翻译文本的过程。
翻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协助翻译、查词、翻译、检查、编辑以及进行术语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中间点,既保留了人工翻译的思维模式,也借助了机器翻译系统提供的各种翻译资源,如词典、句库、术语库等。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功能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翻译记忆、术语管理、机器翻译等。
1.翻译记忆它是个人和企业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短语的一个数据库。
它保存了原文和翻译的句子对,每次用户使用翻译工具时,翻译记忆库能够帮助翻译和自动翻译加快翻译的速度、提高翻译的质量。
翻译记忆的最主要功能在于提高翻译的一致性,避免晦涩的术语和重复的翻译,提高工作效率。
2.术语管理术语管理是各个行业所特有的术语的一个管理系统,通过术语管理的系统能够自动检索企业术语库中的相关术语,辅助翻译人员迅速找到词汇,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与专业程度。
术语管理的优点包括增强翻译准确性、提高翻译标准化率、简化多语种文化下的翻译工作、增强翻译质量控制等。
3.机器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指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翻译的过程,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将源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
虽然机器翻译的翻译准确率与人工翻译难以相比,但它仍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器翻译可以快速提供初步的翻译结果,然后再由人工翻译进一步校对,从而减少翻译成本,加快翻译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技术研究与外语教学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吴 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摘 要:本文论述了将计算机辅助系统引入翻译教学的必要性,在给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一个明确的定位之后,探讨了它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人机交互;学生中心中图分类号:H 3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795(2006)06-0055-0004翻译工作一直以来都被定性为/费时低效0。
从严复/一名而立,旬月踟躇0的感言到傅雷二十年间三译《高老头》的艰辛,不难看出翻译任务的完成需要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能够长期皓首穷经查阅字典和文献的认真态度。
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几何倍数的累积、爆炸、变化,没有一个人能够科科博学,没有一本字典能够包罗万象,更加没有可能仅凭单薄的人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量极其庞大的翻译工作。
在这种环境下,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要性就彰明较著了。
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自然语言的翻译工作可以使人们借助网络涵盖无限资讯的特质获取最新最快的信息,更加准确迅速地理解各种术语的含义,找到具体语境下的对等用词,从而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不过,虽然计算机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辅助翻译仍然远未普及。
究其根源,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者使用不善是凸显的一个现实。
目前在设置翻译课程的高等院校中,几乎无一例外都将侧重点放在文学翻译的教学上。
教材承袭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所选文本大多不具时效性。
学生在一定时间的习得之后,仍然不能适应翻译市场需求,遇到具体翻译任务不但不能处理得当,而且往往耗时巨大,质量低劣。
因此,在大学本科翻译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内容不仅可以对症下药,缓解翻译市场捉襟见肘的窘迫局面,而且对于提高翻译队伍的素质具有积极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1 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的正确定位长期以来,人们对计算机翻译存在种种负面的看法,认为它操作复杂,不够准确,可读性差,难以理解,甚至招人笑柄。
但事实上计算机翻译的确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
那么,应该如何消除人们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解误区呢?在翻译课程中,到底应该如何组织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教学呢?1.1 计算机翻译在自然语言转换中的局限性在运用计算机翻译之前,一定要对它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无论机器翻译如何快捷,始终不能取代人力翻译。
这两者之间并非相互竞争的关系,相反,应该是互助互补的关系。
如果对计算机翻译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将任何文字直接输入,就能产生地道译文的话,这无疑是一场神话。
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翻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王力先生曾总结说,/汉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要;西方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少的。
0(王力,1954:310)汉语是一种高语境语言,无时态,无词语屈折变化,无前缀后缀,意义之间的联系多建立在词语和短语语序和语境中,而且含义往往内含,隐在上下文中,无明确连接词。
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主要靠语义,通过读者的理解来承前启后。
总体说来,汉语形式较松散、灵活随意、富于弹性,断句没有严格明确的界限,如流水,各自为独立小句,但和在一起,一气呵成,连绵而下。
而英语则是作者简介:吴 赟,女,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06-09-10#55#第112期2006年12月外语电化教学C AFLEN o .112D ec . 2006一种低语境语言,富含屈折变化、时态变化、单复数变化,意义之间的联系必须由连接词清楚明白地表达。
在英语中,逻辑连接词至关重要。
他们承接意义,抚顺句与句联系,指明作者思维方向。
总体说来,英语句式严谨,缺乏弹性。
长句多如大树,枝干清明,主次层层链接,每一片叶子的归属都毫无暧昧。
两种语言的天壤之别使得完全的机器翻译异常困难。
歧义与多义这两种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为机器翻译构造了极大的障碍。
自然语言无论是从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各个层面充满歧义。
机器翻译所面对的无法攻破的难题之一是语言消歧。
如例句: /Our club de m ands change.0很明显,/de m ands0和/change0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即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
那么在实际交际中,就有可能被理解成:1、our club de m ands to have so m e change.2、the de m ands of our club are no t the sa m e as be f o re.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比比皆是。
再看一个汉语的例句:/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0可以有两种含义:一说是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心碎,另一说是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可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多义识别一直也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语用因素造成的语句多义或语句模糊性是多义产生的一个原因。
同一句话可以表示不同含义。
不同的听众对同一句话也会有不同反应。
任何语言的交流都离不开环境。
翻译工作要完成就必须对语言存在的环境进行识别和认知。
比如: /M y god!0在不同环境可以表示惊奇,慌乱,恐惧甚至喜出望外。
这种言外之意以及他们所包含的条件及语境机器翻译是无法胜任的。
由于歧义和多义都是由语言结构和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而生,对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只能关注并识别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
而这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语言知识来判断,机器翻译本身是无法避免和消解、排除歧义和多义的。
如果要让机器翻译达到理想状态的通顺达意,就必须在计算机内部建立一部通用的百科全书,书中无所不包,如词法、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还有语言学之外的人类任何知识与常识,甚至还要包括人类所独有的丰富而细微的种种情感。
另外,计算机在使用这部词典的时候,必须摒弃它的任意性、随机性、盲目性、偶然性;而这显而易见/纯属空想,几乎不值得进一步考虑。
0(H utch i n s,1986:155)1.2计算机与人力在翻译中的互补互助全自动的机器翻译对原文文本有一定要求。
如果原文本是文学或新闻体裁等,那么通过机器翻译,极有可能产出质量低劣可读性差的译本。
例如,法兰克福北部的一德国小镇不得不销毁一整批英文版旅游手册,因为这些手册是官员们采用一种网络翻译工具从德语翻译过来的。
镇长马丁#瓦格纳承认他们犯了一个/大错0。
(见http://www.transexper.t net)。
官员们之所以借助互联网来完成翻译工作,是想节省开支,结果7500本旅游手册不得不作废。
这个例子突出体现了盲目信任机器翻译的局限和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计算机辅助翻译是否有用取决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用途。
根据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想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
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具体而言,就是某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
只要判断好正确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用途,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料库、语言结构分析、语义分析和目的语言生成等。
它适用于约略翻译,草稿翻译和辅助语言交际。
事实上,计算机辅助翻译主要采用翻译记忆(T ranslati o n M e m or y)和灵活的人机交互技术。
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或相似的句子和片段。
采用人工笔译哪怕是最简单的句子,也需要书写一遍。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具有自动记忆和搜索机制,可以自动存储用户翻译的内容。
翻译时,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后台建立语言数据库,每当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出现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使用记忆库中最接近的译法。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舍弃或编辑重复出现的文本。
对于相同的句子,系统自动搜索后自动给出以前的翻译结果;对于相似的句子,利用模糊匹配技术,稍加修改后就可以使用。
对于译者而言,效率会显著提高。
另外,如果译者之间的记忆库合并,实现资源共享,别人翻译过的内容可以利用,翻译速度可以大幅提升。
人机交互技术就是前文所指的译者与计算机互助互补,相辅相成,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一页页翻查字典的方法,将原文与软件挂钩,提供大量专业词汇即时实效的支持,减轻译者的劳动强度,提高译文质量,同时还可以不断补充个性化词汇,积累自身资源。
这样的一种翻译工作方式是基于目前阶段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与人互相配合进行工作。
工作中,枯燥重复的部分由计算机完成,需要创作灵活思维的部分由人脑完成。
两者同时运作,互相补足,从# 56 #而帮助译者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
据统计,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帮助下,一秒钟可完成3000字的翻译工作,而单靠人力完成3000字需耗时一整天。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运用广泛,欧盟庞大的翻译任务中有半数由计算机来完成,此外有多达四千余国际组织使用机器翻译。
2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目标高校翻译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翻译相关知识和技能,发展翻译能力。
因此,除了传统的忠实观的教学法之外,更加要注重对翻译交际观的培养。
所谓交际观,就是从语言功能和交际的角度看待翻译,并不仅仅着眼于对原文的忠实再现,这点和功能主义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这个观点对现有的学科课程内容提出了挑战。
翻译课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学科体系自身之上,而是应该放在学生的活动之上。
换言之,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它所关注的并非向学生呈现什么样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从翻译课程的角度看,就是要学生脱离单纯的纸笔练习,加大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学习内容,把课程内容看作学习经验,强调的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在组织翻译课程的具体内容时,要让学生分清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对不同文本的适用性,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
从应用来看,计算机辅助翻译可以分为四大类:A.这类原文往往拥有稳定而有限的术语群,内容重复性高,语义清晰。
如天气预报,财经新闻等。
对这类文本的翻译要求极高的正确率和清晰明确的表达。
这类用户需要准确地将自己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因而要求很高的正确率。
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处理这种原文已经可以达到相当的成熟度,得到了专业翻译人员的普遍认可。
这方面最著名的系统是Trados塔多思系统,占整个翻译软件市场的70%。
B.这类原文多呈现出较强的信息交流性,语言多有小词汇集,语句较短,适用领域局限较大,如招聘广告、预定宾馆、旅游讯息、儿童读物等。
这类系统分为口语翻译系统和文字翻译系统。
在翻译的表达上随意性较高,往往针对特定领域,又有很强的实时性,人机交互时更为复杂。
C.这类系统服务的客户不需要精准的信息,只要浏览大意即可。
它可以让不懂英文的人看懂外语网站的大意,对用户有很大吸引力,在市场推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