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研究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军事领域,还逐渐地应用于民用领域,在以农业植保为代表的领域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无人机技术,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业植保的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
本文将就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无人机的定义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即UAV),又称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飞行器,是一种没有人员驾驶的航空器。
无人机由嵌入在其体内的先进电池或化石燃料发动机进行动力驱动,并通过航空电子和自主算法确保其运行。
它由低成本、高集成度、远程遥控以及自主地、远程地实施决策的特点。
二、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1. 植保喷洒无人机传统的农业植保通常采用人工喷洒,这种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出现浪费、效率低下、人工喷洒时累经劳累等。
而植保喷洒无人机可以在网络控制下自主飞行,避免了人工喷洒的种种缺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和健康性,节省成本。
以植保喷洒无人机为例,其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可以完成大面积农田的植保,形成“飞”行式的植保效果,提高植保的效率,并且在保障作物采收效益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风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投放无人机除了植保喷洒无人机,还有一种投放型无人机,在满足人工喷洒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运载舱的方法实现了货物、种子的远距投送。
这种无人机可以在航空电池和化石燃料发动机等驱动方式下飞行,还有超声波避障、全向供电等特点。
3. 监测无人机无人机除了喷洒、投放外,还有一种监测型的无人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探测作物生长的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供检测结果并指导农民进行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这种无人机主要通过航空电子,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探测方式,实现对植物生长和营养条件的检测。
4. 控制系统在无人机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有完善、可靠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整个无人机不同作业模式下的协调和平衡,以及实现各种控制指令的精准执行。
在无人机控制系统中,自主控制、智能调整和联机控制系统是三大核心控制部分。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一、研究现状1.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农用植保无人机是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植保作业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它可以应用于小麦、水稻、果树、蔬菜、茶叶等多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作业,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农业生产工具。
2. 技术特点农用植保无人机与传统的农业喷药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技术特点:(1)精准施药:通过搭载高精度GPS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定位和施药,减少药剂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2)高效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高,可以大幅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安全环保:无人机植保作业可以减少农药对人体的直接接触,减少农药残留,降低了农民和环境的风险。
(4)智能化管理: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远程遥控和自动化作业,避免了传统农业作业中的人力、物力浪费。
3. 研究与发展现状目前,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国内外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阶段。
国内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也在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研究趋势1. 技术升级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将会不断升级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精度:提高作业精度,实现更加精准的植保作业。
(2)智能化管理:加强植保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远程遥控和作业。
(3)多功能集成: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功能不断扩展,实现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环节的一体化作业。
2. 应用拓展农用植保无人机将逐渐拓展其应用领域,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跨地区作业:植保无人机可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跨区域作业。
(2)多品种适用:不仅限于某一种农作物的植保作业,而是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
(3)特殊环境作业:植保无人机可以适应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植保需求,如山区、荒漠、湿地等地区的作业。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一、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1、技术成熟度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遥感探测、精准喷洒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都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无人机导航系统、高清航拍技术以及智能喷洒系统的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市场应用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市场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目前,一些大型农场、种植合作社以及农业大户已经开始采用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作物植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扶持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与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4、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
针对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二、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将更加智能化,将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精准的植保作业。
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将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作业量和时间进行精确规划,实现定点定量、精准喷洒,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多旋翼技术目前农用植保无人机主要以固定翼为主,未来随着多旋翼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旋翼无人机将成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主流。
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悬停稳定等优势,适合于小范围、小面积的农田作业,而且在作业效率和适应性上都有很大优势。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研究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
无人机可以高效、精确地进行农业植保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背景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旨在利用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和飞行控制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减少使用农药的成本。
与传统的农业植保方法相比,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1.精确性:无人机植保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精确测量农田的光谱、植被指数等信息,实现个性化施药,避免了采用传统植保方法由于人为操作误差导致的药物过量或不足的问题。
2.高效性:无人机可以快速起飞和降落,高效完成农田的植保任务。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施药,无人机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农田进行植保作业,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3.安全性:传统植保方法往往需要操作人员进入农田,面临农药接触和呼吸困难等安全隐患。
而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员接触农药,大大减少了植保作业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二、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案例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案例,展示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效果:1.作物病虫害监测: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遥感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农田中作物的影像和植被指数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农作物因病虫害而导致的损失。
2.精准施药:无人机在植保作业中可以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通过遥感和图像处理技术,制定精确的施药方案,实现个体化施药。
在传统植保方法中,由于人工操作的限制,施药往往存在着药物浪费和不均匀施放的问题。
而无人机植保系统通过精准定位和高精度喷洒技术,可以将农药按需喷洒到植物上,使施药更加高效和环保。
3.植物营养监测:无人机技术可以通过多光谱传感器获取作物叶片的光谱反射数据,进而反映植物的营养状况。
植保无人机技术研究

植保无人机技术研究植保无人机技术是指将无人机应用于农业植保领域,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装置,实现对农田作物的巡视、检查、喷洒等操作。
相比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植保无人机技术具有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农药用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植保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机载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喷洒技术等方面。
首先是机载传感器技术,植保无人机需要搭载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农田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高光谱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可以对农田进行全面的巡视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传感器还可以监测农药的喷洒效果,评估其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其次是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植保无人机需要具备自主飞行的能力,能够在农田内进行路径规划,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农田作物的准确喷洒。
智能控制系统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划分,确定无人机的喷洒路径和喷洒量。
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自动起降、避障等功能,提高农田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最后是喷洒技术,植保无人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农田作物进行喷洒农药。
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存在喷洒不均匀、漏喷、重复喷洒等问题,而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机载传感器,实现对农药的准确喷洒。
喷洒技术包括喷嘴设计、液滴粒径控制、喷洒速度控制等方面,目标是实现农药的均匀喷洒和精确投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喷洒效果,并减少农药用量。
植保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植保无人机可以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作业的需要,快速调整路径和喷洒量,完成喷洒任务。
其次,植保无人机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田作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精确喷洒农药,可以减少农药的流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最后,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实现对农田作物的智能监测和管理。
植保无人机在农田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植保无人机在农田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一、植保无人机的优势1.高效性植保无人机具有快速、灵活、自动化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喷洒或施肥,提高农作物的防治效率。
相比传统的人工喷洒,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效率可提高数倍,大大缩短了防治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2.精准性植保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定位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和喷洒。
通过激光雷达、红外线摄像头等设备,可以精准识别病虫害分布区域,实现精准喷洒,避免了农药的浪费和过量施用的问题。
3.节约成本植保无人机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无人机的高效喷洒和施肥,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劳动成本,增加了农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病害防治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红外线摄像头等设备对农田进行巡视,精准识别病害分布情况。
一旦发现病害,无人机可以立即对病害部位进行精准喷洒,及时有效地防止病害的扩散。
3.施肥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生长需要,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全面覆盖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自动化飞行路径规划,实现对农田的全面覆盖,避免了传统人工喷洒中易出现的漏施和重复施肥等问题,增加了防治效果。
三、植保无人机在农田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成本高昂植保无人机设备价格昂贵,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投入成本较高,不易购买和使用。
2.技术水平不足目前,植保无人机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控制和监督,一些农民对其操作技术和原理并不了解,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
3.法律法规约束目前我国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一些地方对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4.精准识别技术有待提高植保无人机的精准识别技术仍有待提高,目前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害和虫害识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解决方案1.引导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植保无人机的使用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加大对植保无人机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户购买和使用植保无人机。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无人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中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研究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研究1. 无人机植保系统的构成无人机植保系统主要由无人机、植保设备、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组成。
无人机负责植保设备的搭载和飞行操作,植保设备负责喷洒农药或施肥等工作。
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识别和分析,为后续决策提供支持。
2. 无人机植保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农业植保方式,无人机植保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精准施药:无人机植保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农田信息对不同地块进行个性化的施药,避免了过度施用农药的问题,并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快速高效:无人机植保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农田的植保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无人机的灵活性:无人机可以在复杂地形或狭小空间中自由飞行,减少了由于地形限制导致的农作物无法及时得到植保的问题。
3. 目前的研究成果目前,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农业部开发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图像识别技术的精准喷洒系统,可以根据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识别,并实现精准喷洒农药。
此外,中国的一些农业科研机构也研发出了一些基于无人机的植保系统,并在实际农田中进行了应用测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发展趋势1. 自主飞行与故障检测技术目前,大部分无人机植保系统仍然需要人工控制飞行,但随着自主飞行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将能够自主规划飞行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无人机植保系统还需要配备故障检测技术,实时监测无人机的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并及时进行维修。
2. 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植保系统将能够采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
智能农业中的植保无人机技术研究

智能农业中的植保无人机技术研究植保无人机技术是智能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人机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确喷洒,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针对智能农业中的植保无人机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应用、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1. 精确喷洒:植保无人机配备了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和激光雷达,能够精确感知农田中的植物生长情况,对不同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无人机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精确的农药喷洒,准确施药,避免了传统人工喷洒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浪费。
2. 快速响应: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自动规划飞行路径和施药计划。
无人机飞行速度快,响应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喷洒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3. 灵活适应:植保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地形、不同农作物的植保需求。
无人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云端管理系统实时接收任务,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类型等因素作出相应调整,为不同农田提供个性化的植保方案。
二、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优势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确喷洒,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同时,无人机可以快速响应,高效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2. 保护生态环境: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施药,避免浪费和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
通过精确喷洒,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3. 提升劳动效率:传统的农田喷洒工作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
植保无人机可以自动化、智能化地完成农田喷洒作业,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劳动效率。
三、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1. 集成多元功能: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不仅仅用于农田的喷洒作业,还将搭载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如红外线摄像头、光谱仪等,用于植物生长监测、气象数据收集等。
同时,植保无人机还能够进行农田测量、土壤质量评估等工作,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的智能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名称: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负责人:
申请者所在学院:
校内指导教师:E-mail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企业导师:E-mail
企业导师所在单位:深圳正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填表日期:2016 年 3 月 1 日
团队项目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六年一月
填表及报送材料要求
一、学生填写申报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
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
二、“编号” 不填,由学校发文统一编制。
三、本表的“签名”处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手工签名,打印无效。
四、申报书填写内容用宋体5 号字体,行距22磅。
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
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不按要求填写与打印的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五、本表一式两份,按规定时间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送教务处,同时须提交电子稿。
六、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 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
(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填写:
(110数学,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 物理学,150 化学,160 天文学,170 地球科学,180 生物学,190 心理学,210 农学,220 林学,230 畜牧兽医科学,240 水产学,310 基础医学,320 临床医学,330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 药学,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 测绘科学技术,430 材料科学,440 矿山工程技术,450 冶金工程技术,460 机械工程,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480 能源科学技术,490 核科学技术,510 电子与通信技术,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530 化学工程,535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 纺织科学技术,550 食品科学技术,560 土木建筑工程,570 水利工程,580 交通运输工程,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 安全科学技术,630 管理学,710 马克思主义,720 哲学,730 宗教学,740 语言学,750 文学,760 艺术学,770 历史学,780 考古学,790 经济学,810 政治学,820 法学,830 军事学,840 社会学,850 民族学与文化学,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 教育学,890 体育科
学,910 统计学)
公司创业融资分三步走
资金来源于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赞助;
1) 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定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植保机械化的发展,以科
学
用药、绿色发展为目标,提高生产力水平,国家大量资金投入确保该产业发展;
2) 湛江农作物面积广阔, 需要有力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植保无人机就是一个最好的选
择,
对于植保公司去申请政府基金提供了有利条件;
1) 公司运营两年后引入 50 万风险投资;
1、
天使投资:(第一期资金) 2、 政府基金:(第二期资金) 3、
风险投资:(第三期资金) 投融资
方案 时期
类目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资金来源 天使投资
政府基金
风险投资
金额
3万
20 万
50 万
资金分配情况
技术研发
市场调研
技术 研发
市场 调研
售后 服务
技术 研发
市场 调研
售后 服务
2万 1万 10 万 5万 5万 30 万 10 万 10 万
合作计划:
1) 跟企业合作
目前跟深圳正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有业务合作。
管理模 式项目 研究进 产学结构
度安排
团队成员大部分来广东海洋大学电子团队。
成立公司后将整合高校人力资源,加强与校科技团队
协作,接纳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学生到公司培训,为公司培养后备军,使学校成为公培养孵化地,形成新型产学结构。
各期资金结构和规模如下:
实施方案:
前期通过 pixhawk 飞控自主研发关键技术, 通过制作相关技术的产品并且成立植保无人机研发服务型 公司,通过销售技术产品和提供植保作业服务获得利润。
2016/3/1-2016/5/1 解决断点续喷关键技术。
2016/5/1-2016/7/1 解决自动航线规划下的定高关键技术,搭建第一架植保无人机。
2016/7/1-2016/9/1 注册公司,研发自动避障系统。
2016/9/1-2016/12/1 把公司研发的成果产品化,完善功能。
扩大公司成员,分成三个部门 : 研发部门、
市场部门、服务部门。
2016/12/1-2017/3/1 公司初具规模,引入风险投资。
机构设置 /人员管理: 扩大团队成员,重视提高研发能力,逐步完善团队运行机制。
明确分工。
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完成私人定制产品的研发; 对所经营的领域技术进行研究和技术创新; 负责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及编制各类技术文件; 销售团队:主要负责市场的开拓,产品销售,业务咨询等; 对竞争对手产品的性能,价格,促销手段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植保服务部门:主要负责进行植保作业,植保技术指导; 通用产品的售后技术指导; 销售策略 :
1)通用核心技术产品 +私人定制 +技术指导 为产品建立系统模型,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模型产品进行改造完善,从
而使通用产品成为私人定制 的产品。
团队还会对产品提供售后技术指导。
2.)提供面向农业的植保服务
直接向农民提供植保服务,可针对稻田,果树,茶林等进行施肥和施药。
提供一体化服务。
管理模 式项目 研究进 度安排
风险预测:
1) 技术风险:因为团队成员都只是学生,虽在嵌入式智能控制方面有一定成果,但仍缺乏正规开发 无人
机的经验。
2) 财务风险:植保无人机属于大型的作业机械,材料较昂贵。
3) 行业风险:行业竞争压力大,市场上有很多公司都在紧张开发植保无人机。
当中容易受到同行的 挤
压,或者模仿。
新产品的投入需要慢慢打开市场,展现出我们的优势,
应对措施:
1) 多与社会的企业,农村的农民,学校的老师交流、沟通,明确市场的方向,用户的需求,开发的 技术
点,
2) 培养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并周期性的汇总财务情况,合理分配资金使用,科学管理资金, 勤俭
节约,特别是开发前期。
3) 研发出相应的产品后,立即申请专利。
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对相应的产品研发进行技术更新,并增 强研
发力度,不断创新。
每年成本预测:
前期研发投入经费: 40 万(包括业务费、耗材等) 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成本: 15000/. 架 制作无人机人工费: 1000/ 架 喷农药收费: 20 元/亩 扣除耗材及人工费: 5 元 /亩
纯利润: 15 元 /亩 每天可喷洒农药面积: 250 亩/架 预计每年可喷洒农药面积: 20000 亩/架 预计单架植保机纯利润
15 元/亩*20000 亩 – 15000 – 1000 = 28.4 万元/架
公司初期制作无人机数量 4 架
每年公司可预计的纯利润 28.4*4 - 40= 73.6 万
风险预 测及应
对措施 效益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