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被判全额赔偿

合集下载

银行盗刷案例法律分析(3篇)

银行盗刷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服务日益普及,金融交易手段也不断创新。

然而,与此同时,银行盗刷案件也时有发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银行盗刷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银行盗刷的法律认识,为受害者提供维权依据。

二、案例背景某市民王先生在某银行开设了一张信用卡,信用卡账户信息包括卡号、有效期、CVV码等。

某日,王先生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连续多笔消费金额共计5万元。

王先生立即向银行报警,并要求银行采取措施挽回损失。

经调查,银行发现王先生的信用卡在异地被他人盗刷。

盗刷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王先生的信用卡信息,并在网上购物平台进行消费。

银行在得知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冻结了王先生的信用卡,并协助警方展开调查。

三、法律分析1. 盗刷行为的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本案中,盗刷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王先生的信用卡信息,并在网上购物平台进行消费,其行为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2. 银行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银行作为信用卡的发卡行,有义务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然而,由于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盗刷行为,导致王先生遭受经济损失。

因此,银行在法律上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1)银行对持卡人的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用卡信息,并告知持卡人有关信用卡使用的风险。

在本案中,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王先生对信用卡风险认识不足,容易遭受盗刷。

(2)银行对持卡人的安全保障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银行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卡被盗刷银行全赔,信用卡被盗刷如何

卡被盗刷银行全赔,信用卡被盗刷如何

卡被盗刷银行全赔,信用卡被盗刷如何自救都快大半年了,终于有个结果了!”危女士在接到银行电话后很开心,她的生活再也不会被“催收短信”轰炸了。

记者从涉事银行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银行总行已联系了人民银行,将危女士之前由于“盗刷逾期”的征信“污点”抹去。

“总行给我们的回复是一个月后修正危女士的‘不良记录’。

”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2月8日,重庆的市民危女士的信用卡在去年6月被在广东盗刷12200元,结果反被银行方面认为她自己应负全责的事情,昨日,这个事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1.2万盗刷事件受害人危女士告诉某记者,自己收到了涉事银行发来的一条短信:您的信用卡发生退单入账交易,金额人民币12200元……这意味着银行方面已返还了危女士被盗刷的金额,至于她的征信记录“污点”该银行表示将由总行和人民银行沟通,在1个月之后解决。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持卡人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可采取以下步骤救急:1.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首先要拨打相应的银行客服热线求助。

要及时和客服说明本人没有发生过这笔或者这几笔交易,将被盗刷的银行卡冻结。

2.马上到最近的ATM机做一笔查询交易。

这是证明被盗刷的银行卡还在身上,且在盗刷案件中证明自己清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3.及时报警。

公安介入能最大限度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4.如果是境外盗刷应马上复印最新的正本护照,并将报警记录和护照复印件传真至发卡行指定传真号码。

这样可以证明信用卡现在在本人手中,且持卡人在盗刷交易时点不在盗刷交易发生地。

对于信用卡遭盗刷,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也罗列了三种平时很少见的情况。

这些情况虽然少见,但对于信用卡的安全使用和应对盗刷非常有用。

1、48小时内要申请冻结追款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失卡保障的条款规定中,银行只会赔偿客户损失前48小时的损失,而且在赔偿上还有限制。

因此发现情况异常后,申请冻结信用卡是最重要的事情。

2、伪卡盗刷是需要银行来买单的只要银行查证后发现情况属实,真卡依然在持卡人手中,那么持卡人不需要对此前的信用卡盗刷负责,损失由银行来承担。

银行卡异地被盗刷银行负全责

银行卡异地被盗刷银行负全责

银行卡异地被盗刷银行负全责
张东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14(000)014
【摘要】案情:张某系某银行支行的储户,并在该银行开具银行卡账户。

2013
年8月30日19时,张某在家中收到手机短信提示,其在银行办理的银行卡账户
刷卡消费131627元。

张某接到该条短信后立即致电银行服务电话将银行卡挂失,然后去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总页数】1页(P56)
【作者】张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男子银行卡被异地盗刷七千余元公安立案调查 [J],
2.银行卡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基于银行卡盗刷案件的视角 [J], 刘伟煌;邱格磊
3.银行卡安全体系的法律保障研究——基于银行卡盗刷案件的视角 [J], 张韩
4.银行卡盗刷纠纷中银行的赔偿责任与应对措施——基于随机抽取五省份204份
二审裁判文书 [J], 石滨;陈小宁;陈晓;郭镘谊
5.司法案例与银行实践双视角下的银行卡盗刷分析 [J], 范洁;郭颖彬;马聪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行卡法律案例分析(3篇)

银行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以一起银行卡盗刷案为例,分析银行卡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8年3月,王某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信用额度为5万元。

同年6月,王某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人在网上消费了3万元。

王某立即报警,经调查发现,盗刷者通过获取王某的银行卡信息,在网络上办理了分期付款业务。

随后,王某与银行协商解决此事,但双方对赔偿问题产生分歧。

三、案例分析(一)盗刷者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盗刷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王某的银行卡信息,进行网上消费,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民事责任盗刷者在使用王某的银行卡进行消费时,已构成侵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盗刷者应承担王某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

(二)银行法律责任1. 保管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银行作为发卡行,有义务妥善保管客户的银行卡信息,确保客户账户安全。

在本案中,银行未能妥善保管王某的银行卡信息,导致王某的财产遭受损失,应承担违约责任。

2. 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银行应赔偿王某因盗刷所遭受的财产损失。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银行卡盗刷案例分析

银行卡盗刷案例分析

银行卡盗刷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性的提升,银行卡盗刷案件逐渐增多,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本文将以某银行卡盗刷案例为例,分析该案件中的盗刷手法、受害者损失以及如何防范类似案件的方法。

案例描述:张先生是某银行的银行卡用户,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被盗刷了一笔巨额资金。

他立即联系银行进行冻结卡片并报案。

经过调查,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被人利用在网络上购买了贵重商品,并将货物转运至其他地方。

银行迅速采取措施,关闭了盗刷者的账户,但是张先生仍然遭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根据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盗刷者利用了以下几个手法来实施盗刷行为:1. 钓鱼网站欺诈:盗刷者通过伪造银行官方网站或发送虚假短信的方式,诱导用户点击并输入银行卡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2. 交易异常:盗刷者通过购买贵重商品或转账等方式,迅速将被盗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以加快盗刷后的逃离过程。

3. 地理欺诈:盗刷者往往将货物转运至其他地方,增加追踪的复杂度,使受害者更加困惑和无助。

受害者损失方面,张先生在该案件中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盗刷者利用他的银行卡信息,购买了数额巨大的贵重商品,导致他的银行卡资金被大量消耗,并且他需要承担货物丢失以及追回资金的相关成本。

如何防范类似案件:1. 提高安全意识:用户应该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银行卡风险防范知识,提高对盗刷手法的识别能力。

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链接和短信。

2. 避免使用公共网络: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或不安全的Wi-Fi网络下进行银行卡操作,以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3. 设置强密码:选择一个强密码来保护个人银行卡账户。

密码应该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4. 及时注意账户流水:定期查看银行卡流水账单,关注异常交易,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与银行联系并进行冻结卡片处理。

5. 使用双重认证技术:选择支持双重认证的银行卡,可以增加安全性。

司法案例与银行卡盗刷分析

司法案例与银行卡盗刷分析

司法案例与银行卡盗刷分析司法案例:银行卡盗刷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卡盗刷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银行卡盗刷案件不仅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还对社会上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司法系统在处理银行卡盗刷案件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法律手段对盗刷者进行打击,维护社会的法制秩序。

一、案例背景XX女士是银行的信用卡持卡人,她的银行卡被盗刷了数万元。

在被盗之后,XX女士立即找到了银行,报案并要求追回被盗金额。

银行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展开了调查。

调查发现,该银行卡是在一个虚拟网站上盗刷的,而该虚拟网站属于一个盗刷团伙的一部分。

二、案件处理流程1.报案:XX女士第一时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立即报案。

银行根据XX女士的报案信息,启动内部调查程序。

2.调查:银行调查发现,被盗卡信息是在一个虚拟网站上被泄露的。

通过追踪,银行发现了盗刷团伙的一个成员。

3.协助警方:银行随即将调查结果移交给当地的公安机关,要求他们进一步调查盗刷团伙的其他成员,以及盗刷金额的流向。

4.破案:经过公安机关的协助,盗刷团伙的其他成员陆续被抓获。

同时,警方还追回了一部分被盗金额,并将其返还给XX女士。

5.审判:盗刷团伙的成员经过审判被判刑,以示对他们的法律惩罚。

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XX女士还可以向盗刷团伙要求赔偿。

三、案例分析此案例中,银行在接到报案后及时采取了行动,展开了内部调查。

通过调查,找到了盗刷团伙的一个成员,并将调查结果移交给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最终破获了整个盗刷团伙。

在审判过程中,对盗刷团伙的成员进行了法律惩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首先,对于银行卡盗刷案件,及时报警和配合警方的调查是关键。

受害人应该第一时间报案,银行则应该采取行动展开内部调查。

同时,银行和警方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为银行卡盗刷案件的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只有通过合法手段对盗刷者进行追诉和惩罚,才能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法制秩序。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赔吗-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全赔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赔吗-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全赔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赔吗?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全赔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赔吗?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全赔,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赔吗?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全赔】银行卡被盗刷了怎么办银行卡中的钱被盗刷光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卡中已经没有钱了,你再去挂失已经没有意义了。

本案中李先生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应保存银行发送的短信提醒;其次,立刻到附近的ATM自动存取款机,存入100元,然后马上取出来,证明盗刷行为发生时银行卡确实在自己身边。

进行完上述操作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银行卡中的钱被盗刷部分由于ATM机取款有金额限制,比如工行一次最多5000元一天最多2万元,在商场或#上消费时也不大可能一次性将卡内的钱全部刷完,因此更多情况下是,犯罪分子是对银行卡进行分批盗刷。

这里又分为三种情况:(1)已开通#银、用过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有#络如果第一次收到银行卡被盗刷的短信通知时,卡中仍有余额,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建议立即将卡中的余额全部转入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宝宝中,因为储户能盗刷的只是银行卡活期账户中的钱,却无法盗刷余额宝及其它理财产品中的钱,这应该是能将卡中余额在最短时间内转入安全地带的方法了。

做完这些,你就可以去附近的ATM机存入100元再取出来了。

(2)银行卡被盗刷时附近有ATM机这种情况下,应迅速到附近的ATM机将卡中剩余的资金全数取出,当然,100元以内的零钱就没有办法取出了。

(3)附近没有ATM机,没有开通#银,没用过余额宝,也没有#络如果哪位小伙伴遇到这么不幸的情况,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将银行卡挂失。

一般银行卡挂失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挂失,一种是永久挂失,临时挂失有效期大多为5天,如果有效期结束前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再一次临时挂失将期限延长,或是直接永久挂失。

临时挂失再解除无需补卡,但永久挂失需要补卡而且一般要收取10元工本费。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是否承担责任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是否承担责任

银行卡被盗刷银行是否承担责任【案情】吴某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在外省被盗刷3万元,其立即通过拨打报警电话报警,并在当地银行办理挂失止付手续,但最后3万元还是被取走。

吴某的银行卡及密码一直由本人妥善保管,卡内余额被扣除时,原告本人在金溪县当地,原告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均在身边,原告没有进行任何与银行卡有关联的操作。

原告吴某找银行讨要说法,要求银行赔偿3万元的损失。

【分歧】本案争议焦点:银行卡被盗刷,银行是否承担责任。

第一种观点认为,银行无需承担责任,举证责任在原告。

原告吴某应提供银行违规操作等存在过失的证据,否则,银行无需承担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银行承担大部分责任,原告自己本身承担小部分责任。

银行存取款或转账都需要银行卡密码,原告没有尽到妥善保管密码的义务,故款项被取走,原告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三种观点认为,银行应承担全部责任,举证责任在银行。

因银行是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案涉交易为持卡人本人交易或者授权交易,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管析】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主要理由如下:首先,本案银行卡被盗刷,原告对自己的举证责任已经履行。

在本案中,银行卡在外省被盗刷,原告吴某立即报警并在当地银行柜台办理了人工挂失手续,其已证实银行卡被盗取3万元非本人使用,其将卡一直携带在身边,自己并未离开金溪。

如银行要推翻这个事实,其应提供证据证明该交易非原告本人交易,或者原告授权其他人交易。

其次,银行应对原告吴某存款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本案所涉银行卡为借记卡,持卡人和发卡行之间构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发卡行即负有对存款人的安全保障义务。

综合全案证据以及结合交易时间、交易行为地、报案时间、挂失时间、办理撤销转账业务以及取款等事实,在银行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持卡人自行泄露银行密码的情况下,不应推定持卡人吴某自行泄露银行卡密码,从而减轻银行的赔偿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银行卡被盗刷,银行
被判全额赔偿
2018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银行卡被盗刷,银行被判全额赔偿
银行卡在异地被盗刷,银行认为刑事案件已侦破拒绝赔偿,应由公安机关追回储户损失,银行并无过错,其主张能否获得支持呢?安
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银行卡纠纷一案,判令被告中国某
银行舒城县支行赔偿被盗刷的全款及利息,银行不服判决提起上诉,近日二审维持了原判。

2017年4月12日下午一时许,舒城的王女士在在浙江省嘉兴市
某区刷卡缴税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122850元不翼而飞,经到当地
银行查询发现当日中午十一时三十四分左右该卡被连续盗刷三次:
在“塔尔玛河北珠宝”刷卡支付29000元、在“重庆双桥区卫强玉
器店”刷卡支付49000元、在“重庆双桥区卫强金饰品店”刷卡支
付44850元,一直随身携带保管的银行卡为什么会在重庆被刷?惊出
一身冷汗的王女士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后该案侦破,在犯罪分
子处发现了大量被复制的银行卡。

王女士认为银行有义务保障储户
的存款安全,遂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院,要求判令被告中国某银
行舒城县支行立即返还原告王女士122850元,并自2017年4月12
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被告中国某银行舒城县支行辩称,原告银行卡被盗刷已经公安机关破案,应要求公安机关追回;原告在使用过程中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导致密码泄露,应自行承担责任;刷卡并非在被告银行发放的POS机上,无法辨识卡的真伪,被告不存在过错。

法院认为,被告承认原告在本案中主张的事实,故对原告主张的事实予以确认。

在银行卡使用过程中,银行卡的真实性与密码的符
合性是确保资金安全和正当支付的关键,银行负有保障银行卡真实
性及唯一性的义务,而持卡人则负有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其密码的义务。

原告在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立即报警并将涉案银行卡交由公
安机关复印备案,被告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原告作为持卡人存在银
行卡保管不善或泄露密码的故意或过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
后果;本案虽涉嫌刑事犯罪,但本案系原告基于储蓄存款合同关系提
起的民事诉讼,刑事案件的侦办不影响涉案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的
享有和承担;由于被告的银行卡不具有唯一的可识别性,加之银行卡
系统不能辨别真卡和伪卡的安全隐患,给了刑事犯罪可乘之机,正
是因为被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违约行为,故被告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遂判决被告中国某银行
舒城县支行赔偿原告王女士122850元及利息(自2017年4月12日
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至还款日)。

法律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原告银行卡盗刷虽然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但不影响原告依据
合同向银行主张权利。

银行卡是储蓄户据以向银行提取款项的凭证,银行有义务鉴别银行卡真伪。

本案中,原告得知存款被盗刷,第一
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并提供了银行卡原件,因此证明原告并非自己
或授权他人使用涉案的银行卡进行消费,银行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原
告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密码泄露,导致损失,且涉案银行卡(伪卡)
能够在其他银行提供的POS机上使用,应认定被告银行与提供POS
机的银行之间存在委托与被委托关系,被告认为提供POS机的银行
所提供的POS机对伪造卡不能识别存在技术缺陷,因提供POS机的
银行代表被告履行合同存在瑕疵并造成原告损失,其违约责任应由
被告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