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效果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效果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效果强迫症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效果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想和行为,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心理治疗是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康复的贡献。

1. 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缓解心理疾病的方法。

在强迫症的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用于帮助患者认识到强迫思维的无效性和不合理性,并通过学习和练习新的认知方式来减少或消除强迫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认知重构、暴露与响应预防和技能训练等步骤。

首先,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分析和评估强迫思维,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思维的不必要性和不合理性。

接下来,通过暴露和响应预防,患者逐渐面对恐惧和焦虑触发的情境,并阻止其进行强迫行为,从而减轻和慢慢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症状。

最后,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学习和掌握处理焦虑情绪和应对强迫行为的技巧。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针对强迫症患者的元分析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药物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强迫症状和焦虑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还具有持久的效果,其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后依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2. 暴露疗法的效果暴露疗法是一种通过暴露患者于引发强迫行为和焦虑的情境中,逐渐减少或消除不合理的恐惧反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让患者亲自面对他们的恐惧对象,消除他们对该对象的不合理恐惧和依赖。

在暴露疗法中,治疗师会和患者一起制定曝光计划,通过渐进式的暴露帮助患者面对恐惧的情境,并阻止其进行强迫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逐渐意识到恐惧和焦虑不会导致灾难的发生,逐渐恢复对恐惧对象的正常认知和评估。

研究表明,暴露疗法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暴露疗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在减轻强迫症状和减少暴露恐惧程度方面具有相似的疗效。

强迫症治疗中的团体疗法的优势与挑战

强迫症治疗中的团体疗法的优势与挑战

强迫症治疗中的团体疗法的优势与挑战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遭受强迫性的思维和行为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团体疗法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治疗中团体疗法的优势与挑战。

一、团体疗法的优势1.1互相支持和理解在团体疗法中,患者可以与其他有相似困扰的人共同分享经历。

这种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环境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孤独感和压力,增加治疗的积极性。

1.2提供反思与学习机会团体疗法为患者提供一个共同成长和学习的平台。

患者在观察他人的经历和分享中,可以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来学习和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1.3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相比于个体疗法,团体疗法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更低。

因为在团体疗法中,治疗师可以同时辅导多个患者,而不需要为每个患者单独安排时间。

二、团体疗法的挑战2.1个体差异和羞愧感团体疗法中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他们的经历和问题也不尽相同。

这造成了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羞愧和不自在,不愿意向陌生人展示自己的弱点和困扰。

这对治疗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团体动力与同质性在团体疗法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受到团体动力的影响,导致他们试图适应和符合群体的期望,而不是真正面对和解决自身的问题。

此外,同质性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限制,因为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2.3治疗师的能力与经验团体疗法对治疗师的能力和经验有着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在团体中平衡每个患者的参与度和对每个个体的关注度,同时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这需要治疗师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听众技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治疗能力。

三、总结团体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患者可以通过团体疗法获得互相支持、反思与学习的机会,并可以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

然而,在团体疗法中也会面临个体差异和羞愧感、团体动力与同质性以及治疗师的能力与经验等挑战。

因此,在选择团体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特点,以及团体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治疗师的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8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维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实施团体心理治疗为主的心理治疗,为期3个月;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不作其他特殊干预,为期3个月。

于预4w、8w、12w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疗效。

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

结果干预12w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疗效好、服药依从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

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强迫症;团体心理治疗;服药依从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通常所指的强迫性障碍,在较常见的精神疾病中,强迫症的患病率排名第4位,年患病率约为1%[1]。

主要症状为频繁而持续的强迫动作或强迫观念[2]。

症状严重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是较难治的精神障碍。

而维持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很关键。

大多数强迫症患者,缺少对疾病的认识,擅自停药或者是不持续服药容易造成病情反复。

而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于维持治疗有很大帮助。

心理治疗按形式可分为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等。

团体心理治疗(Group Psychotherapy)是将面临困扰的多个当事人集中起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般常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团体准备阶段、团体初创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3]。

通过团体心理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非理性认知做出纠正。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心理科病房收治的8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干预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女30例,男52例。

入组标准:年龄在13~70岁;病程在3个月~1年。

符合ICD-10中强迫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将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排除。

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个案效果评估

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个案效果评估

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个案效果评估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强迫性行为和思维,给其带来严重的困扰。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评估认知行为治疗在强迫症个案上的效果。

一、个案背景本个案是一位22岁的女性患者,主诉自己近期出现反复洗手、整理物品等强迫性行为,占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经过专业人员的初步评估,确认为强迫症。

患者同意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治疗过程1. 初始评估在治疗开始之前,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症状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了解到患者有强迫性洗手和整理物品的行为,且时间长达数小时,已经影响到她的工作和社交生活。

医生针对患者的主要症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一起分析她强迫性行为背后的深层认知,并帮助她识别其中的错误思维。

例如,患者认为如果不反复洗手,她会染上疾病或造成他人受伤。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和讨论,患者意识到这种思维是不合理和夸大的,逐渐改变了这些错误认知。

3. 行为曝露行为曝露是认知行为治疗中的应用技术之一,通过让患者暴露在引发强迫行为的场景中,并限制其进行强迫行为,从而帮助患者逐渐降低强迫行为频率和持续时间。

在治疗中,医生与患者一起确定了一系列曝露计划,并逐步实施。

例如,让患者在不进行洗手的情况下触碰一些表面,通过逐步减少洗手次数和时间,帮助患者克服强迫行为。

4. 心理教育和技能训练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向患者提供了关于强迫症的相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成因和发展机制。

医生还教授了一些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和压力。

三、效果评估治疗期间,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多次评估以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开始三个月后,患者的强迫症状明显减轻,洗手和整理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降低。

强迫症的心理互助团体治疗与支持小组的价值

强迫症的心理互助团体治疗与支持小组的价值

强迫症的心理互助团体治疗与支持小组的价值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频繁的妄想和强烈的冲动,导致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心理互助团体和支持小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这些团体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价值,并探讨其效果和优势。

1. 相互理解与共鸣参与心理互助团体治疗的强迫症患者有机会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在团体中,患者可以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理解和共鸣,这种情感联系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个安全的环境下,患者可以放下心防,坦诚地分享自己的病情和困扰,得到其他患者的支持和鼓励。

2. 支持和鼓励心理互助团体为强迫症患者提供了一个互相支持和鼓励的平台。

患者可以在团体中交流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实质性的建议和支持。

这些正面的互动促进了患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病情和治疗。

3. 形成积极的正反馈循环心理互助团体中的患者常常会相互给予积极的正反馈,这对于治疗强迫症非常重要。

当一个患者成功克服某个强迫行为或者控制住某个特定妄想时,其他成员会给予肯定和赞美,这种积极的正反馈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继续治疗的动力。

这种正反馈循环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更好地投入到治疗过程中。

4. 互相分享有效治疗方法心理互助团体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患者能够互相分享和交流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同的患者可能会尝试不同的治疗方式,而在团体中,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这种信息交流有助于患者了解不同的治疗选择,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强迫症症状。

5. 融入社会和减少孤立感强迫症通常会导致患者产生孤立感和社交障碍。

在心理互助团体中,患者可以融入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群体,这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通过与其他成员建立联系,患者可以逐渐克服社交障碍,重新融入社会。

在这个团体中,患者可以发现他们不是唯一一个经历强迫症的人,这种认同感对于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Vol. 32 Semimonthly No.23
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浙 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1106, 20 mg)治疗,初始剂量为 20 mg/ 次,1 次 /d,之 后每周 10 mg 递增,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60 mg, 持续治疗 14 周。
5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Key words】 Paroxetine hydrochloride;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Anxiety
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 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疾病常迁延不愈。部分强迫症 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后虽能缓解症状,但病情容易反 复 [1]。已知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患者效果 确切,但关于其与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报道较少 [2]。 本文观察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强迫 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 院收治的 81 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 2016(精编版)》中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20)23-0060-03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9例强迫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比较两组YBCOS量表评分、临床疗效、心理健康状态及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强迫性思维、强迫性行为及量表总分都更低,而临床总有效率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SDS及SAS量表评分都更低,而生活质量MOS健康调查表评分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行为;强迫症;生活质量;影响强迫症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因为该病与患者心理状态、角色认知等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将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9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0例,年龄在13-31岁之间,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79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强迫症患者,且YBCOS量表评分都高于18分,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25.3±2.4)岁,病程在5-3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6.2±1.7)月,初发者38例,复发5例,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9±2.7)岁,病程在4-3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5.8±2.1)月,初发者33例,复发3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认知行为护理方法两组患者都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介入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具体护理疗法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干预阶段、巩固阶段,具体措施包括:认知干预,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对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个全面了解,让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有个清晰认识,从而为后续的药物治疗、角色调整等打下坚实基础,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的思维动向,可采用反证法让患者认识到其信念的不合理存在,从而排除错误认知、获得正确认知[1]。

强迫症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强迫症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强迫症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

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注重解决问题本质的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其强迫症症状的不合理性和无效性,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减轻或消除强迫症症状。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缓解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首先,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患者对强迫症症状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教育患者有关强迫症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强迫症症状的起因和机制,认识到这些症状并不具备现实的意义,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从内心深处形成对症状的否定和改变态度,进而减轻症状的强度。

其次,认知行为疗法注重患者对自身的评估。

通过教授患者一系列自我观察和评估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强迫行为,并触发其对于这些行为的不需要和无效的判断。

通过这样的认知过程,患者可以逐渐减少或停止他们的强迫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还强调患者主动参与,以及与恐惧和焦虑感的直接对抗。

研究表明,当患者主动面对恐惧和焦虑时,他们的焦虑感反而会逐渐减轻。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逐渐引导患者暴露于引发强迫症症状的刺激物,帮助他们逐渐降低对这些刺激物的恐惧,产生习惯性反应的强度也会减弱。

最后,认知行为疗法注重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授患者一系列应对策略,例如深呼吸、积极思维和自我放松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强迫症症状。

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患者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减轻症状的频率和强度。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症状的不合理性和无效性,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缓解强迫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有所不同,治疗方法需要个体化,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te t t b e sv -c mpu sv io de . a in swih o s s ie o li ed s r r
[ e od C g iv— eairlhrp ru sO ssie cm us e i re; uly fi K y rs ont e b hvoateay ngop ; bes —o p l v s drQ at o f w I i — i v— i do i le
Co nii e e a i r l t r py i r u s o h a iy o ie o a i n s wih o e s v -c mp l i e g tv —b h v o a he a n g o p n t e qu l t f lf f p t e t t bs s i e o u sv
作 者 单位 :0 0 0 晋 中 ,I 0 38 西省 荣军 精 神康 宁 医 院( 晓 宋 红 、杨文 丽 、郝 剑辉 ) 0 0 0 晋中 市第 二 人 民医院 ( 建 明) ; 380 李
1 0 48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2年 第 1 8卷 第 1 0期
so s Co i a in t e a ya d smp eP r x t ed u e a y c n a l mp o e o s s i e c mp l ie s mp o . u in mb n t h r p n i l a o e i r g t r p a l i r v b e sv — o u sv y t ms b t o n h
业或退休 8 ,学生 1 例 例;病程 1 ~91 。 . .年 对照组 4 例 , 谈 一 次 。 5 1 男 2 例 ,女 1 例 ;年龄 1 ~5 岁 , 2 9 8 9 平均( . 3 5±l. 岁 ; 5 1) 2 已婚 2 例 , 6 未婚 1 例 ,离婚 1 ;有固定 工作者 3 例 , 4 例 2
pt ns ee a dmldv e t s d ru P rxt eh rp +cg iv eair eayi gop) n ot l a etw r rn o y ii d no t y op(aoei eay ont e hv at rp ru sadcnr i d i u g nt i b o lh n o gop(aoe n)4 ae r td op 4 ae nrlru ,4w e s fram n. h a — rw bes e ru P rxt e,0csso u y ru , 1 ssn o t op 1 ek et etT e l B o nO ssi i fs g c ic og ot Y e v C m us e cl (- O S adte r el rai t nQ a to i cl ( o p li ae Y B C )n l H at O gnz i u ly f f SaeWHO O ) e sdtass e vS h Wo d h ao i L e Q L w r ue esh e os t
朗强迫量表( B C )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 O O ) Y— O S、 WH Q L评定 临床疗效 。 结果
将 8 例强迫症患者 1
随机分为研究组 4 例( 0 帕罗西汀 +团体认知行 为治疗) 和对照组 4 例( 1 帕罗西汀治疗 ) 疗程 l 周 。 , 4 采用耶鲁 一 布
治疗 l 周后 两组 Y B C 4 —O S
DO 03 6 /ma . s.0 7 14 . 21.4 h 1 . 0c .i n10 — 2 52 .00 8 7 js 01
1 . 治疗内容 治疗 的主要 内容包括心理 教育 、E P .3 2 R 以及认知策 略_。心理教 育 的主题包括 :强迫症 的本 质 5 _
和治疗 方法 ;E P的指 南 ;强迫 症 的起 因 ;强 迫症 的 R C T模 型 ;强迫症 对 家庭 的影 响 ;影 响 治疗 的家庭 因 B 素 ;需要改变 的生活方式( 如饮食 、锻炼或者睡眠习惯
ds r e S iod r ON( Xio h n , IJa mig ANG We -i HAO Ja - u. mo i z dS l irM e tl s ia f 2 a - o g L in- n ,F . n l, in h i De bl e od e i na Hop tlo
常化 ;修 正 错误 评 价 ;发展 替 代性 信念 ;检查 具 体信 存 质量 急剧 下 降 ,给患 者 、家属 以及 社会 带来 了极 大 念 的证据 ;阻止 将 闯入 性想 法 中性 化 的意 图 ;通 过行 的负 担 。如何 在治 疗强 迫症 状 的 同时提 高患 者 的生 存
质 量 ,俨 然 已成为 精神 卫生 领域 内的重要 课题 ,也 是 为实 验来 检 验 自己的 信念 等 。 1 观 察项 目 分别 于治疗 前 、治疗 后 l 周 用耶鲁 一 亟 待解 决 的社 会 问题 。 . 3 4 布朗强迫量 表( — O SI、世 界卫生组织生存 质量量表 Y B C )I , 生存 质量 又称 生活 质量 或生 命 质量 ,世 界卫生 组
. 功能损 害 ,同时也严 重影响 了患者的生存 质量…。我们 12 方 法 以强 迫症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观察 团体认 知行 为治 疗改 两组患者人组前 均进行 2 周药 物清洗 ,人组后 帕罗
善其 生存 质量 的 临床疗 效 ,现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西 汀剂量均 为 2 0~6 / 。研 究组在此基 础上行 团体 0mgd
S a x P o i e ,Jn h n 3 8 0 C i a h n i r vn e i z o g0 0 0 , h n
[ bt c] O jc v T bev o nt e e ai a teayi go p poete l ia e cc fh A s at r bet e oosrecg iv h v rlhrp ru soi rv i cl f a y e i i b o n t m h c n i ot
均明显下 降,两组下降幅度相 比差异无显著性( 尸>00 ) WHO O 量表评分水平较治疗前 有显著改善 , 治 .5。 QL 且 疗后研究组低 于对 照组 ( <00 ) 结论 .5。 团体认 知行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 和单 纯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均能改善
强迫症状 ,但联 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强迫症患者 的生存质 量。 【 关键词 】 团体认知行 为治疗 ;强迫症 ;生存质量
I MHGN,Ma 0 2 y2 1 ,Vo.8 No1 11 .0
改 进生 活质量 的策略( 如就业 、人 际关 系) R 。E P包 括暴 有 的患 者甚 至 以牺牲 生 存质 量 为代价 以换 取 强迫症 状 露 和仪式 行 为 阻止 。认 知策 略 包括 :将 闯入性 想 法正 的控制 。临床 上许 多强 迫症 患者 随着 时 间 的推移 ,生
q a i f ieo a i n swi b e sv — o u sv io d r Me h d 8 a e fo s s ie c mp l ie d s r e u l yo f f te t t o s s ie c mp l i ed s r e . t o s c s so b e sv — 0 u sv io d r t l p h 1
3 R 中的强迫 症诊断标准1,排 除不合作 、不能进行各 绚 丽的鲜 花 ,黑板 上色彩 明快地 标着每 次治疗 的主题 。 一1 2 I 种量表 检测 者 ,随机分 为研 究组 与对 照组 。研究 组 4 另有 十几 张桌椅 供 参加 者使 用 。 0 1 . 治疗形式 团体一 般 由 6 0个患者和 2位治疗 .2 2 ~1 例 ,男 2 例 ,女 l 例 ;年龄 1 ~5 岁 ,平均(3 8 2 6 7 3. 9±1. 0 4 2 4周会 6岁 ;已婚 2 例 ,未婚 1 ;有固定工作者 3 例 ,无 师组 成 。治疗 1 周 ,前面 1 周 每周会谈一次 ,l ) 5 5例 1
tee een i icn iee c ew ru s ,.5. h rvn vlf hr r o g f at f rn ent o o p 00 )T empoig ee oWHO O clsoe a et w s ni df iht g f i l Q LS a rs s t r ec w b e
ta abfr t a e t i aii li icn eadte td opl eta e ot lru (< .5. o c - hnt t e ̄ et n t s tt a s nf a c,n uyg u w rhnt nr o p P 00 )C nl h i er m w h t sc g i hs r o h c og u
P r en e i t nate a it on i eairh rp o p a g icnli poeh uly fi f ao t e dc i t meon cgiv b hvo teay n ru s n i f at rv e at o e xi m ao s j h te ig c s ni ym t q i l o f
ci i a f c c . s h At h n f r a me t f1 e k BOC f wog o p r l sg i c n l e r a e , l c l f a y Re u s n ei ee d o e t n 4 w e sY- t t o So ru s t we ea l in f a tyd c e s d i
强迫症( ssie cm us e i re ,O D 是 以强 无业 或退休 9 ;病程 1 o es — o p l v s d r C ) b v i do 例 . . 年 。两组 患者性别 、年 7~90
迫思维 和 / 或强迫动作 为特征 的一 种焦虑 障碍 ,明显影 龄 、婚姻 、职业 背景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响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能力 ,且 病程 迁 徙 ,常导 致严 重 的 00 1 . ,具有可 比性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