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哮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百色市室内环境污染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百色市室内环境污染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 9 0 % 。从 性别 来看 , 男性 儿 童哮 喘 、 哮 喘现 患及 过 敏
性鼻炎的阳性率分别为 8 . 7 7 %、 2 . 5 6 %、 7 . 1 8 %, 女性
儿童哮 喘、 哮 喘现患及过 敏性鼻 炎 的阳性率 分别 为
6 . 4 6 %、 1 . 5 l %、 4 . 6 0 %, 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 . 2 6 ) , 同时在调整了其他混杂 因素 的效应后 , 家养 宠物 ( O R=1 . 6 8 , 9 5 %C / :1 . 2 6~ 2 . 2 4 ) 、 室 内发霉 或霉斑 ( O R=1 . 8 7 , 9 5 %C / =1 . 1 7~ 2 . 9 8 ) 及蟑螂 ( O R=1 . 9 6 , 9 5 %C / =1 . 5 1 ~ 2 . 5 4 ) 等均为儿童患有哮喘 的危险 因素 ; 而冬季经常开窗换气 和 使 用抽 油烟机可降低儿童患有哮喘及哮喘样症状 的危 险性。结论 室 内装 修 、 被 动吸 烟暴露 、 室 内烹 饪油 烟 、 饲 养宠 物 、 霉菌、 蟑螂是儿童患有哮喘及哮 喘样症状 的危 险因素 ; 而开 窗换气 和使用 抽油烟机可降低儿童患有哮喘的危险性 。 【 关键词 】 室 内环境 因素 哮喘及哮喘样症状 儿童 流行病学调查
论依 据 。 对 象 与方法 1 .调查 地点 和人 群选 择
所有数据经 E p i 6两次 录入 , 核对后用统计 软件
包S AS 9 . 1 来 分析 。
结果 与分 析
1 .儿 童呼 吸系统 疾病 及症 状 的 阳性 率 本 次研究 共 调查 到 3 6 2 5人 , 应 调查 人 数 为 3 9 1 7,

婴幼儿哮喘140例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婴幼儿哮喘140例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胞病 毒( s 等对婴幼儿 哮喘发病 及迁延 至儿童 期均有很 大影 R V) 响。本文对婴幼儿哮喘 的相关危 险因素进行 了调查分析 , 以便对 具备 高危 因素 的婴幼儿 喘息早期进行干预 , 提供临专业 医生根据全 国儿科 哮喘防治协作 . 组制定 的《 儿童 哮喘防治 常规》 , 自儿科专 业 门诊及 病房 随机
儿童多发 , 大部 分儿童哮喘疾病将从青春期持续到成年期 。我国
19 9 0年和 2 0 O 0年调查显示 也呈明显 上升。本文对 10例明确诊 4 断婴幼儿哮喘的患儿进行 回顾性调查 , 以探讨 婴幼儿哮喘发病的
1 . 1 。同时选择年 龄、 别相 匹配 , 门诊体 检 的健康 儿 童 41月 性 来
集符合婴幼儿哮喘诊 断标准的患儿 10例 , 以年龄 、 别相 匹配的 门诊 健康 儿童 15例 作对 照组 , 曾患毛细 支气管 4 并 性 2 对
炎、 过敏性疾病 史、 父母 有过敏 性疾病和被 动吸烟 史4种危 险 因素进行回顾性 问卷调查 。回答 “ 的” 为阳性结果 , 是 作 统 计每组婴幼儿的 阳性 病例 , 并统计单 因素与 多因素在 两组中 阳性 结果比较 。结果 4种危 险 因素 阳性 病例在 婴 幼儿哮
喘组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显著性 ; 因素与 多因素的 比较 , 因素 两组差 异无 明显意 义, 单 单 而多 因素 比较 中婴 幼 儿哮喘组明显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果 , 具 备 高危 因素 的 婴 幼 儿 喘 息 应 早 期 干 预 。 对
4种危 险 因素均为婴 幼儿 哮喘 的高危 因素 , 多为 多因素作 用 的结 且
性” 。并 由专人负责调查与统计 , 主要 统计 问卷所设计 4种危 险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 性 , 明这 4种危 险 因素均 为哮 喘 的高危 因 说 因素的阳性例 数 , 并统计两组婴幼儿 中具备单种危 险因素与多种 素。同时在单因素和多 因素 比较 中也发现 , 婴幼儿哮喘组中多因

哮喘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

哮喘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

哮喘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一)遗传因素哮喘与遗传的关系已日益引起重视。

根据家系资料,早期的研究大多认为哮喘是单基因遗传病,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的疾病,也有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的疾病。

目前则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约在70%~80%。

多基因遗传病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多对致病基因共同作用所致,这些基因之间无明显的显隐性区别,各自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弱,但有累加效应,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所以,支气管哮喘是由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致病基因构成了其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为易感性。

而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并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患哮喘的可能性则称为易患性。

遗传度的大小可衡量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大小,遗传度越高则表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大小,遗传度越高则表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越大。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在一个家系中,患病人数越多,其亲属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汪敏刚等调查哮喘患儿Ⅰ及Ⅱ级亲属的哮喘患病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中Ⅰ级亲属哮喘患病率为8.2%,Ⅱ级亲属患病率为2.9%,前者的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后者。

对照组的Ⅰ、Ⅱ级亲属哮喘患病率分别为0.9%和0.4%,其患病率分别低于哮喘组Ⅰ、Ⅱ级亲属的哮喘患病率。

哮喘的重要特征是存在有气道高反应性,对人和动物的研究表明,一些遗传因子控制着气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章晓冬等采用组织吸入法测定40例哮喘患儿双亲及34例正常儿童双亲的气道反应性,哮喘患儿双亲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气道反应性增高,PC20平均为11.6mg/ml,而正常儿童双亲的PC20均大于32mg/ml,说明哮喘患者家属中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故气道高反应性的遗传在哮喘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儿哮喘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小儿哮喘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选 用 的 过敏 原 包 括粉 尘 螨 、 猫毛 发 皮 屑 、 青霉 、 狗 点 交链 孢 霉 、 黑根霉 、 蛋清、 生 、 莓、 鱼 、 水鱼 、 、 、 螂 、 子、 鸡 花 草 海 淡 虾 蟹 蟑 蚊 白 桦 、 树 、 桐 、 树 、 树 、 国梧 桐 花 粉 、 草 花 粉 、 榆 梧 桉 桑 法 律 艾蒿 花粉 , 共 2 种 。 自动 过 敏 原 检 测 仪 为 瑞 典 法 玛 西 亚 公 司 生 产 的 0 全 ( HAL P MAC A)方法 采 用 免疫 荧 光 法 , 剂 是 瑞典 原 配试 剂 。 I , 仪 空 腹 抽静 脉 血 2 , 快 分 离血 清 , - 0 保 存 待 测 。 mL 尽 置 2。 同时 进 行食 入 性 和 吸入 性 过 敏 原 检 测 。 先 将 不 同 的 过 敏 原 标 记 于 反 应 带 表 首
于婴 幼儿及学 龄前儿童 的过敏 原测定 。 哮喘 在儿童 的患病率 男性 多于女性 , 推测可能 与婴幼儿 及学龄 前 期男孩的气道 狭窄及血清 中较高 含量的[E 因素 有关 , g等 学龄后儿童这
种差异 将逐渐 消失 。 本组研 究显示 过敏 以粉尘螨 、 鸡蛋清 、 水鱼 、 、 淡 虾
前 多认为环境 因素为外 因 , 即过敏 原 引起 的过敏 反应 是其主 要原因 。 过敏原 能够选择性激 发 助细胞亚群 中的n l, 引起 应 答 , 敏 2并 过 原检测是 诊断哮喘的一项 重要指标 , 也是 临床防治哮喘的 重要 步骤。 过 敏原测定方法较多 , 可分为体 内和体外 两种 , 各有优点 。 传统的皮类注射 儿童难于接受 , 清过 敏原测定 灵敏度和特 异性均可达9%, 价廉 , 血 0 且 可 避免接触放射性核素 , 受试者痛苦小 , 无诱发过敏等不 良反应 , 尤其适用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阵发性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失衡有关。

正确的诊断和防治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防治指南。

一、诊断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儿童的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包括阵发性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夜间症状加重,呼吸音减弱等。

肺功能检查主要是通过肺活量、峰流速、肺活量百分比等指标来评估儿童的肺功能。

根据国际儿童哮喘管理指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满足以下标准:1.存在频繁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2.有可逆性的气道梗阻;3.排除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有相关的家族史。

二、防止发作的措施1.避免诱发因素:家长应引导儿童注意避免与诱发因素接触,如烟雾、霉菌、花粉等。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室内湿度过高和灰尘的积聚。

2.规律作息: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调整睡眠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3.药物治疗: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可以使用吸入型β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以控制症状和阻止发作的发生。

4.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家长应及时记录儿童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症状严重程度等,以便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

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有助于掌握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定期随访: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关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儿童和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

三、紧急处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家长和儿童应保持镇静,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儿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帮助其呼吸道畅通。

婴幼儿哮喘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婴幼儿哮喘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生国塞用医型!Q!Q生!旦堇!!鲞塑!j塑£堂!墅!』壁望!塑!堕型型M鲤i!坐垒竖:垫!Q:坠!:12:№:!!者,术中血肿内血液排出量均大于出血量的50%以上。

本研究认为,在抽吸擐达出血量的40%一50%时,改用生理盐水等量冲洗,同时抽吸应间隔一定时间,以免血肿腔内压力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并在术后以生理盐水填充皿肿腔,这样既可稀释引流液,促进血肿排出。

又町防止减压太快导致再出血。

本研究再出血患者与术前SB P持续>26kPa和术后SBP持续>24kPa有直接关系,而与手术前后舒张压的变化无关。

因此将术前收缩压降低到≤26kPa,特别是术后的收缩压降低到≤24kP a的水平,有利于减少再出血。

总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治疗时只要掌握好手术时机,做好微创治疗,控制好患者的一般情况,就能很好的降低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i]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J].婴幼儿哮喘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周清平马桂霞67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2]杨瑞霞.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继续出血的因素研究[J].临床荟萃,2004,19(7):395-396.[3]周俊山,张卫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200-203.[4]孙树杰.刘欣,聂志余,等.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急诊医学,2000,9(2):84-86.[5]陈皆春,姜玉龙,孙德锦,等.控制血压防止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5):463-465.[6]夏昱,王艳丽,殷亚楠,等.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I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l l(5):113-114.[7]李铁山,韩仲岩.脑出血继续出血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7(2):95-96.(收稿日期:2010—04—06)(本文编辑:方华玲)【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儿童哮喘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尘螨

尘螨

螨过敏引起的儿童哮喘有以下特点:发病早,症状多开始于2岁以前,以夜间发作为主;暴露于屋内尘土、铺床等均可使症状加重[毛路]。

螨过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可能还与出生月份有关,凡在螨计数高的月份出生者,致敏的可能性较大[毛路]。

(djx)螨是当今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最重要因素,屋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djx18)。

1994年Woolcock认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接触屋尘螨,特别是藏在被褥中的尘螨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屋尘螨列为威协全球的健康问题之一[yks,(djx18)]。

一般认为哮喘症状的发作与病人周围环境中螨的密度相关。

国外学者曾提出每日被褥中1克灰尘含100-500个螨是诱发小儿哮喘的危险因素[yks,(djx18)]。

屋尘螨以人体和动物脱落的皮屑为食物,在卧室地毯、床单、枕头、沙发和毛衣等处大量繁殖[yks,(djx18)]。

空调内积有尘埃,亦有利于尘螨的繁殖[yks,(djx18)]。

四种尘螨之间具有共同抗原成分[yks,(djx18)]。

居室一年四季间尘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秋季尘螨密度最高,而秋季哮喘发作较频。

螨过敏性哮喘病人卧室中尘螨密度与哮喘发病有关,控制尘螨孳生有可能减轻或控制哮喘发作(上海18)。

采用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洗涤吸尘、暴晒物件和改变室内陈设等综合除螨措施。

尘螨密度相应降低,哮喘发病情况减少。

综合除螨措施不仅能降低居室尘螨密度,而且还能减少哮喘病情发作和用药(上海21)。

[强力而常见的过敏原——尘螨] 《现代生活与过敏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多发病,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古语有“内科不治喘”的说法。

但是你可知道,有相当一部分哮喘病人的发病是由一种微小动物——尘螨引起的《现代生活与过敏病》。

1928年,一位叫迪克(Dekker)的德国医生在卧室中的被褥和沙发填充物内首先发现了螨,尤其是在一些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住房中,常有大量的螨存在;迪克还注意到,有的哮喘病人一回到自己的卧室,症状就加重,而当离开卧室时,症状就明显减轻。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与治疗1、症状(一)发作先兆及早期表现患儿受到变应原、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时,往往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如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由于婴幼儿对痒的表达困难,往往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

进一步的表现为上腭痒、咽痒、干咳和呛咳。

这些症状通常在哮喘发作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二)典型发作时表现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特征,•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

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不用听诊器或相隔一定距离即可听到。

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

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粘液样痰。

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

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

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

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等。

(三)缓解期的表现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对活动无影响,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的症状。

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

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等表现。

中医对发病症状的描述又名小儿吼病。

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

《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惟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

……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

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俱有声音,甚至隔壁亦闻,以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故出入有声,此为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

”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寒冷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

其病机与肺、脾、肾有关,《保婴撮要》指出:“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

”使肺失宣降所致。

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延久,肾气虚衰,并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症象。

发作时治以平喘降逆、宣肺化痰为主,用定喘汤、五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辛、生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
6.50
<0.05
68
40
6.50
<0.05
25
34
3.48
>0.05
61
21
20.44
<0.01
98
67
5.73
<0.05
OR
95%CI
1.73
1.06-2.83
2.36
1.08-5.49
0.53
0.32-0.89
1.87
1.12-3.13
3.54
1.95-6.55
1.76
1.08-2.88
3讨 论
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之一,由于反复发作给患儿身心造成严重损害,给个 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尽管哮喘病患病 率存在国家、地区和人群的差异,但从全球范围来看, 20 多年来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正以惊人 的速度呈现上升趋势[4]。尤其是儿童哮喘病已成为儿 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而且绝大多数儿童哮喘病成 年后仍存在。儿童期是哮喘发作的敏感阶段,因此重 视儿童哮喘的防治意义重大。儿童哮喘可预防,症状 也可控制,然而却很难治愈。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及认 识危险因素是哮喘病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近年来,相 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说明遗传因素、围生儿子宫 内外环境暴露与婴幼儿喘息及哮喘发生密切相关。 国内外部分学者对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了不同程度 的流行病学研究,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危险因素 及其作用程度不完全一致。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南 通及周边地区婴幼儿喘息的多种可能危险因素进行 了调查,结合本组资料讨论如下。 3.1 居 住 地 点 既往有研究证明城市生活的儿童 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但我们的调查却发现在城市、 城郊家庭或农村家庭婴幼儿哮喘的发病差异并无统
[关键词] 婴幼儿;哮喘;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志码] B
支气管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 吸道疾病,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儿童患病率有所上 升,已成为威胁婴幼儿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 世界的极大关注。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 10 年来上升了 64.84%[1],且多于婴幼儿期起病[2],遗 传、感染和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相互影响。笔者对 2009 年 3 月—2011 年 12 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及 住院 0-3 岁哮喘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就其中 环境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表 1 哮喘患儿所处环境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哮喘组
对照组
χ2 值
P值
47
36
0.29
>0.05
38
43
1.78
>0.05
72
59
0.29
>0.05
5

6
0.28
>0.05
79
51
5.32
<0.05
17
12
0.38
>0.05
27
11
5.57
<0.05
32
18
2.81
>0.05
31
32
0.52
>0.05
89
·584·
交通医学 2012 年第 26 卷第 6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12,Vol.26.No.6
[文 章 编 号 ]1006-2440 (2012)06-0584-04
婴幼儿哮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
蔡迎庆,徐孝华 **,杭 杲,刘姝嫔
(南通瑞慈儿童医院,江苏 226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根据有无喘息分为哮喘组和对照 组:哮喘组 157 例,男 84 例,女 73 例,平均年龄 2.2 岁,均符合入选标准[3]:喘息反复发作>3 次,或喘息 持续发作≥2 周;剔除标准:伴有以下疾病:慢性鼻 窦炎、胃食管反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核、先天性 气道畸形(如气道狭窄和气道软化症等)、异物吸入、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 等。对照组 138 例为同期就诊的其他疾病 0~3 岁婴 幼儿,男 75 例,女 63 例,平均年龄 2.4 岁,无喘息发 作史,疾病种类:上呼吸道感染 42 例,支气管肺炎 34 例,急性胃肠炎 25 例,营养性贫血 19 例,脑发育
不良 12 例,肾病综合征 6 例。对照组与喘息组性别 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借鉴国际儿童哮喘及过 敏原疾病调查(ISAAC)问卷中相关核心问题,结合 中国国情及南通地区实情进行修订后应用。调查前 随机抽取 50 名 0~3 岁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的信度 检验。采用 1 人 1 卷的 1 对 1 的问卷方式,由项目负 责人对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进行预 试验及一致性检验。使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调查问卷 都是对家长进行询问并由调查人员进行填写。 1.2.2 研究内容:包括被调查儿童的居住地点 (城 市、城郊、农村等),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条 件、人均居住面积、是否饲养宠物、家长文化程度、 看护人情况、家庭吸烟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 进行处理,分析各因素与婴幼儿哮喘的相关性。计数 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性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不同 暴露因素,进一步计算其 OR 值,以估计其相对危险 度,OR 值>1 提示该暴露因素为哮喘危险因素,OR 值<1 提示该暴露因素为哮喘保护因素。
的其他疾病患儿 138 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居住地点公路边哮喘组 79 例,对照组 5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差哮喘组 21 例,对照组 1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看护人为父母哮
喘组 89 例,对照组 98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看护人为祖父母或保姆哮喘组 68 例,对照组 40 例,
1,结果显示其中 5 种因素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一项 为保护因素,而城镇居住、海边居住、父母文化程度、 家庭饲养宠物与哮喘无相关性。
居住地点 家庭环境
暴露因素 城市 市郊 农村 海边 公路边 工厂边 经济条件差 无独立卫生间 母亲文化程度低 看护人为父母 看护人为祖父母或保姆 饲养宠物 人均居住面积<20m2 被动吸烟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居住面积<20m2 哮喘组 61 例,对照组 2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被动吸烟哮喘组 98 例,对照组 67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种环境因素可以影响
婴幼儿哮喘的发生,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其发生,改善预后。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哮喘发病的环境因素,为婴幼儿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婴幼儿哮喘
患儿 157 例采用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法调查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住宿环境、经济条件、监护人
文化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宠物等情况,应用 SPSS 11.5 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 χ2 检验,并与同期就诊的无喘息
* [基金项目]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S2009033)。 ** [通信作者] 徐孝华,副主任医师。E-mail:mingli43210@
交通医学 2012 年第 26 卷第 6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12,Vol.26.No.6
·585·
2结 果 哮喘患儿所处环境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