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摘要

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传统企业管理基础上创造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创造出新的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证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入手,结合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挑战以及知识经济到来的大环境要求,提出了我国企业目前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及实施管理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创新

Abstract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to create a mor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limited resources, to create a new management tool.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enterprises operating conditions, prove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key lies in the ongoing quality-oriented and to adapt to the market as a mod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business success and prosper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genc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mbining with China'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market,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llenges as well as the arriv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proposed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currently the focus area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odern Enterprise;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概述 1

1.2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与作用 2

1.2.1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 2

1.2.2 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 2

第2章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

2.1 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2

2.2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3

第3章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及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4

3.1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4

3.1.1 系统性 4

3.1.2 全员性 4

3.1.3 变革性 4

3.2 企业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5

3.2.1 发现及确认不满 5

3.2.2 寻找技术对策 5

3.2.3 分析权益关系 6

3.2.4 实施及评价 7

第4章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8

4.1 管理理念的创新 8

4.2 决策管理的创新 9

4.3 战略管理的创新 9

4.4 人本管理的创新 9

4.5 组织结构的创新 10

第5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致谢 13

第1章引言

1.1 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正积极融入到国际经济的大市场环境中,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既要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又要应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变革。因此,为保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因为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施行管理的基础,是保障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规范。而今,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

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1.2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与作用

1.2.1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

一般而言,企业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等,并根据企业发展及市场发展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和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围绕企业管理的内容,对企业管理作出制度性安排,是企业所有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本身是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是与社会生产过程共同发展的。其组成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职能分工、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各管理表单等专门管理制度类文件。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而且要求员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规范来统一工作,如果没有规范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1.2.2 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

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具体制度性安排,是要通过企业员工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指导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目标与战略的实现。同时它还是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强有力的保证。总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的企业制度管理体系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第2章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产权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

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

2.2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是管理者实现企业生产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和规范,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在管辖范围内,对企业生产经营记性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及其实施过程。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的方式,他既可以是新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完整体系,也可以是新的具体的利用有限资源的手段,市场营销策略及企业目标制定等方面具体工作与程序的变更。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其在于它仍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行为过程时,又是在敏锐地捕捉变化了的目标和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管理企业的计划、准则、程序、制度、组织、控制和指挥的手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在一般企业中,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往往受到重视,而管理创新常常被忽视。然而,现代企业认为,企业成功“三分是技术,七分是管理”。管理被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进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企业充分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忽视管理的创新,导致管理滑坡。管理滑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企业不适应症”,为此造成这些企业对市场变化不能做出较灵敏反映,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重组各种生产要术,使其配置带有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也就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市场不适应症”的结果是产品质量不高而积压,物质消耗过高而资源利用率低下,企业亏损而增大,利税率下降,从而,制止企业滑坡,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第3章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及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3.1 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3.1.1系统性

该特性源于企业的系统性,它是指在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及评价管理创新的成果时要依据企业的系统性来进行。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系统内某个或某些要素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其它要素受到影响,同时,企业系统从整体上看也会处于不良状态。进一步地看,企业系统是由人来运行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当企业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企业系统就处于良性状态。企业的系统性为管理创新寻找着力点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3.1.2全员性

企业管理创新的程度有大有小,创新程度不高的管理创新只是对现有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或者是对成熟管理技术的引进,其复杂程度不高。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依靠员工来解决问题已被认为是改变现代管理面貌的十二种创新之一[1]。从根本上看,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管理系统是如何影响他本人以及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改进都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企业中每一个都能够且应该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

3.1.3 变革性

该特性是指管理创新一般会涉及到企业内权益关系的调整,因此,许多管理创新,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理史上较为著名的管理创新来看,它们都具有变革性。比如,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协调利益关系;梅奥人群关系论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尊重员工。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聚合体,或者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不触及现有权益关系、皆大欢喜的管理创新是不存在的。

3.2 企业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3.2.1发现及确认不满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不满;(2)企业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满;(3)企业所在社区对企业行为的不满,如环境污染等;(4)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满;(5)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不满;(6)企业面临危机、挑战及运行上的问题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对现状感到不满。以上六种不满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以上六种不满一般来说都是容易发现的。但企业高层管理者有可能漠视它们的存在,尤其是对消费者的不满以及企业普通员工的不满。当企业在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创新的开展。

3.2.2寻找技术对策

为消除上述不满,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由于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因此,也可以认为消除上述不满的根本措施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改革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二是引入成熟的管理技术,如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等;三是企业自行进行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术。在前两个方面,有着大量的成功范例可以借鉴。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创新在技术上也是以前两种为主。后一种是少数领先企业的行为,它的成功或者是偶然的,或者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因而不是多数企业努力的方向。这也即是说,企业管理创新一般无需另辟蹊径,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及技术。当然,这并不表示管理创新从技术上来看是容易的。它需要对企业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需要对引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与之很好地结合起来。

3.2.3分析权益关系

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在多数企业中得到很快应用,主要是受企业内部权益关系的限制。法约尔曾言,企业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想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是人类持久的斗争[2]。这表明企业内权益管理关系的调整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管理创新因此也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管理创新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权益关系的调整。管理创新者在选择先消除或减轻何种不满,从以及相应地引入何种管理制度及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权益关系。

3.2.4实施及评价

管理创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来说会遇到阻碍。在创新的成效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之前,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得失都不是很清晰。那些有可能失去较多的人就会以各种借口反对。此时,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外部力量的肯定及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为确保创新能够顺利地推行,可以先选择影响范围较小,且容易取得成果的项目进行创新,以尽早取得成效,赢得企业内部的肯定与支持。对管理创新的评价应坚持利益相关者评价的原则,只有相关的不满得以消除或减轻才能确认创新成功。评价应注意时滞问题,在创新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之前就进行评价是不恰当的。比如,管理制度创新的效果一般要两至三年才能显示出来。在此之前,完整地评价它是困难的。

第4章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4.1 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现代化必须以观念创新、思想转变为先导,才会是成功的保障。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助力、困难和问题与观念守旧有关,观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观念性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企业的创新,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的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

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只有进行观念创新,使观念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利于不败的境地。

第一,要从单一生产意识变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

第二,要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

第三,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这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第四,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环境、用户责任、及股东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以成为趋势。我们要拓展思维,超前发展。

第五,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对传统营销管理所持有的旧观念,这样,就可以做到产品上市快、成本低、质量好和服务好,赢得各阶层的顾客,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4.2 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环境,企业必须运用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准确的信息系统。

4.3 战略管理的创新

战略管理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的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力。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并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是整个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能够盈利就是硬道理。所以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转变,即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这种转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4.4 人本管理的创新

现代企业应当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因为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则是人才,人才应当高于一切。所以作为现代企业如何能够吸收人才,如何能够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其为企业为社会服务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创造性、个性、才能在生产及生活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这就使企业管理日益重视人的因素。事实上在现代管理中,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都有可取

之处,都是必要的,但也都不全面。刚性管理强调集权、服从,这是以被管理者的低素质为基础的。柔性管理强调民主、自觉,这是以被管理者的觉悟为基础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的管理创新应该是综合泰罗科学管理中刚性管理的优点和行为科学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优点,并克服这两种管理中的缺点而创新的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吸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在管理上的创新内容的,中国企业自己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要使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符合现代化科学发展规律的要求,使人们自觉地以企业的目标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4.5 组织结构的创新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既庞大而又多层次,有很多弊端。为了适应先进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应当做到

第一,要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

第二,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第三,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这样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四,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5章结论

以上的理念﹑决策﹑战略﹑人本、组织结构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以上五个方面找出自己的突破口,来全面推开管理创新的新格局,从而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境地。本文认为,制度创新是企业对制度的创造或能动选择的过程,而企业制度变迁是市场对企业及其制度的选择过程。作这样的区分将有助于研究创新的机制。实际上这两个阶段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企业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创新,但是如何创新管理制度,则需要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在市场大环境中寻找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内容。个人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从管理本身的内容入手,如在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还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要注重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优化人本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国志;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改革发展[N];云南日报;2000年

[2]冯英健. 企业管理基础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魏俊奎;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

[4]肖海明.姚伟. 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5]孔伟成.陈水芬. 企业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Gary Hamel.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2: 72-84

[7]法约尔著,曹永先译.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 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8-9

[8] 约瑟夫·熊比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 郭洁,陈建新,等.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J].河南冶金,2005(5).

[10] 郭界成.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6(3).

[1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2] 王家斌,等.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J].社会科学辑刊,2002,(6):71-76.

[13] 宣烨.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制度与组织理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98-100.

[14] 王核成.基于电子商务的组织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5):45.

[15] 薛韬.企业创新体系及创新经营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02,(2):51-54.

附录日本中小企业管理研究

中小企業といえば、遅れたもの、弱きもの、不安定なもの、あるいは過当競争に明け暮れ、大企業によって一方的に収奪されるものと見なす論議は跡を絶たず、今でも多くの人々の中小企業のイメージを支配しているのである。一方、中小企業はどの国においても多数を占めており、国民経済の発展に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る。特に、近年、経済のグローバル化の発展につれて、技術革新能力が一国の競争力を測るもっとも重要な要素の一つとなってきた。その背景には、中小企業が技術革新の面に果たす役割がとりわけ顕著である。改革開放の中で成長してくる中小企業が、わが国の国民経済発展の過程で、安定した就業、ブランドの構築、輸出の面で目覚しい進歩を遂げてきた。にもかかわらず、中小企業には依然として多くの問題が存在している。とくに、技術革新の面で、まださまざまな障碍と難題を抱えている。したがって、先進国の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の特徴を研究し、その経験と教訓をまとめることが、わが国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にとって、非常に有意義なことだと考える。周知のとおり、日本の中小企業の比重は世界の中で最も多い。そして、日本が経済大国に成長していく過程で、中小企業は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きた。特に、技術革新と新製品開発を重視することが日本の中小企業発展の原動力であり、日本経済が活発な発展を続ける要因の一つである。ところが、日本の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発展の中でもさまざまな難題に

直面した歴史があった。それらの難題を乗り越えるために日本政府および中小企業自身はどのような努力をしたのか、日本の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の有している特徴は何であろうか、日本の中小企業技術革新をどう評価すればいいのか、その経験と教訓をわが国の中小企業はどうのように吸収すればいいのか。

以上の課題に基づき「日本の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を本論の研究テーマとした。先行研究の多くは日本の大企業の技術革新、日本の中小企業の国民経済における地位あるいは役割、日本の中小企業政策、創業、資金調達などを対象に研究に重点が置かれている。そのため、日本の中小企業の技術革新分野に関する研究蓄積が極めて少ないのが現状である。

★论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论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 张春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到了关键时刻。十六大召开后,伴随着企业制度创新这一历史机遇,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同样摆在了我们面前。充分认识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企业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在经历了多年艰苦的摸索之后,已步入制度创新的阶段。改革愈是向前推进,愈是会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体制上的,也有管理上的,更多的是二者交织在一起。体制落后,管理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解放;而管理落后,也正在成为新制度建立的绊脚石。因 ---------------------------------------------------------精品文档 ---------------------------------------------------------------------

此,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制度创新是企业历史性机遇,管理创新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战略目标,为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而企业管理创新,无论在任何体制下,都是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断追求的目标。企业只有牢固树立管理是生产力的观念,不断强化管理和实现管理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获得市场和发展。尤其是当前,伴随着制度创新这一历史机遇,企业管理创新更显得紧迫和关键。 (二)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统一的整体。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在这里,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求。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投资者、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才能做到政企分开,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法人实体。这些都依赖于企业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反过来,新制度的建立,为企业管理开辟了广阔的领域,成为深化和优化企业管理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在企业转制过程中,必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互相配合,双管齐下,才能获得双重效益。 ---------------------------------------------------------精品文档 ---------------------------------------------------------------------

乡镇企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教育层次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分校__________ 教学点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制 指 导 教 师 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市 级电大初审意见 专业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初审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省电大终 审意见 (盖章) 年月日初评成绩: 论文(设计)成绩: 论文(设计)成绩: 论文(设计)成绩:

台州社区大学直属学院 “一村一”农民大学生 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专科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台州市黄岩凌峰纸箱厂薪酬管理的调查报告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年级 2010 学校台州电大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注: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四个字)(空两行,以下小四宋体,行距20磅) 一、 (一) (二) 二、 (一) (二) 三、

(空一行) 如:关于完善黄岩凌峰纸箱厂薪酬管理体系的调查报告 (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空一行) (小四黑体)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凌峰纸箱厂员工心理以及薪酬管理存在的漏洞,并加以解决。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0日 调查地点:黄岩区北城街道办事处长塘村工业区822号 调查对象:台州市黄岩凌峰纸箱厂全体员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经过与方法:通过现实状况、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了解,进而提出主要观点来; 如:关于黔东南州乡镇企业集聚区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正文篇幅要求不少于4000字)(正文行间距为20磅。段落开头空2字) 根据黔乡企局通〔2007〕5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开展乡镇企业集聚发展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集聚发展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按照省局和州政府关于突出抓好城镇型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努力增加城乡人民经济收入,促进城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我局抽调专人对全州乡镇企业集聚区开展一次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黔东南州乡镇企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概况(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左起空2字,下同) (二级及以下标题小四黑体,左起空2个字。下同)

工商企业管理系统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国际市场营销中的文化环境研究 学院. 系: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函工商专13 学生:白茹 指导教师:初宇平 2015年4月7日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国际市场中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到国际商务之中的关键在于国际市场营销。这种跨国营销不是强行地将国市场营销的方法盲目移植,最大区别在于:要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语言与教育、与社会组织、美学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因此,对于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法,甚至是相反的,冲突的。这样的后果无疑是给营销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难免在营销的过程在产生摩擦和冲突。 如何让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生存?本文通过ESPN(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可取之处,总结如何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求得生存的方法和手段,针对我过企业对文化差异的重视程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文化环境,ESPN

目录 前言 (3) 1.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与发展 (4) 1.1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4) 1.1.1基本概念 (4) 1.1.2与国营销的区别 (4) 1.2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 (5) 1.2.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 (5) 1.2.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 (5) 1.2.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 (5) 1.2.4国际营销阶段 (5) 1.2.5全球营销阶段 (6) 2.国际市场营销的文化环境 (6) 2.1文化与国际营销 (6) 2.1.1文化的概念 (6) 2.1.2国际营销中进行文化分析的重要性 (6) 2.2语言和教育 (7) 2.2.1语言 (7) 2.2.2教育 (8) 2.3与社会组织 (8) 2.3.1 (8) 2.3.2社会组织 (9) 2.4美学观念和价值观念 (9) 2.4.1美学观念 (9) 2.4.2价值观念 (9) 3.ESPN营销策略分析 (10) 3.1ESPN简介 (10)

创新管理论文答辩

创新管理论文答辩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 常俊义 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命脉,是大中小型国营和民营企业发展经营的主要管理体制,是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大潮中展开竟争的有效地双刃剑。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创新资源的合成与发展,壮大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竟争力,是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管理机制,它贯穿于一个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企业发展的规范、规程为标准,按照科技发展规化和要求,努力实现科技引进,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的管理和人才培养、资金运用、科技市场运作等,只有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竟争优势和创造出更加先进科学的技术领域,才能使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活跃创新思维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式和潜能的发挥,与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度。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充分体现本企业的价值理念、总体目标、管理哲学和价值观的文化体系,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是动态的,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能否充分激发组织员工的创新思维是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创新文化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发展核心理念相对应的创新文化,坚持以内部调整为基础,以创新绩效考核为手段,全面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市场运作; (2)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公平公正地评价科技人员的奉献,引导和推进全员创新,积极发挥政策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开展多层次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 (3)不断凝聚、锤炼先进的创新文化,始终坚持“在思想上重视创新、思路上围绕创新、工作上依靠创新、实践上落实创新”的指导方针,实施“两创新,两带动”主题战略,引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催生出亮彩纷呈、魅力迸射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2.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想法 (1)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2)在制度建设中要重点强化廉洁自律制度。 (3)严格执行国家、省、地方政府和有关科研单位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4)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科技杂志,科技信息等途径及时传播科技动态。 (5)建立科技创新监控制度,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全体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努力使科技创新工作真正成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 3.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专科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专科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专科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是WTT给大家介绍的专科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专科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薪酬激励,家族管理,原因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从激励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在薪酬激励方面存在的家族式管理双重标准,管理不完善、薪酬不公开、不公平性、激励不及时和无非经济性薪酬设计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民营经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壮大的,截止到2005年年末,在我国GDP中,民营经济占到了66%,民营企业数量发展到了365万家。在我国就业人口中,90%的人在民营经济企业工作,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由于我国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历史较短,经济规模较小,人力资本储存量较少,从事行业普遍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影响了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而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极,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民营中小型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双重标准。家族式管理目前仍是我国民营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家族企业传统的建构方式是以“三缘”文化为基础的合作方式,即所谓的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以“三缘”文化作为一种原则,具有对一些人群的聚集力,同时也意味着对另一些人群的排斥力。在家族企业里,员工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分别是有裙带关系的家族员工和外聘员工。家族员工经常担任高、中层管理者,经常出现排斥外聘员工的现象。在薪酬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双轨形式”和“双重标准”,家族员工工资高,待遇好,而外聘的工资低,待遇差。 2.薪酬战略缺失,薪酬体系不健全。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民营中小型企业能意识到人才的宝贵,但极少有将企业和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制度是维系企业作为独立组织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制度的只要作用有: 1、正常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有效组合。 2、工作性管理与非工作性管理的有效组合。 3、调动积极性与有效控制的有效组合。 4、有形资产管理与无形资产管理的有限组合。 5、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有效组合。 6、管理模式的组合。企业制度: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全世界中小企业竞争中,只有少数私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延续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对私营企业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将构成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环节。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私营企业在生生灭灭,只有少数私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延续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对私营企业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将构成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环节。 一、企业管理制度---我国私营企业治理模式的现实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其治理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家族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企业的所有权主要掌握在由血缘、亲缘和姻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成员手中,主要经营管理权由家族成员把持,企业决策程序按家族程序进行。家族治理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主要由家族成员控制;企业决策家长化;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督较弱等。 私营企业采用家族治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加快企业的决策速度,因而是有效率的,对企业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企业规模扩大,产业资本日益社会化,家族治理模式所具有的缺陷便暴露无遗,而且这些缺陷逐渐成为阻碍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家族治理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制度---家族股东“一股独大”,损害了广大小股东的利益。在私营企业中,企业创业者或其家族作为大股东“一股独大”,控制着企业的所有权和主要经营管理权,并主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家族外的小股东由于人数众多,人员分散,所持股份少,一般很难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活动,就由掌握企业控制权的家族成员围绕着家族的利益展开,而很少围绕包括小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的利益展开。另外,在小股东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必要的监督的情况下,家族控股大股东或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小股东的利益,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第二,企业管理制度---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不分。 在我国私营企业中,企业法人所有权深受家族个人所有权的干扰和控制。对于私营有限责任企业而言,企业组织只是一种形式,私营企业并没有按规范的法人企业来运作,没有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来保证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私营企业个人财产所有权,在企业的经营和继承问题上,对企业法人所有权进行大量的干预和控制。第三,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主“家长制”作风严重,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排斥人力资本的民主参与和决策。

电大乡镇企业管理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我市乡镇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名教育层次专科学号 1561004459516 省级电大陕西专业乡镇企业管理分校榆林指导教师教学点子洲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市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1) 三、乡镇民营企业存在的不足 (2) ㈠不规范和家族式的用人机制 (2) ㈡缺乏前沿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人员 (2) ㈢企业很难实现制度化管理 (2) ㈣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能力不高,事事一人说了算 (3) ㈤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方式缺乏 (3) 二、浅析乡镇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 ㈠家族式的用人机制 (3) ㈡管理能力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 (3) ㈢企业难以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往往以情代理,使制度流于形式 (3) ㈣企业决策者在适应市场变化的主动行不强,决策权与监督权不清 (4) ㈤企业资金短缺,难以通过银行取得贷款,社会高利贷现象严重 (4) 四、企业改进对策 (4) ㈠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民主化管理 (4) ㈡用人之长,留住好的人才 (5) 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 ㈣培养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实行权权分离制度 (5) ㈤政府开路,帮助乡镇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6) 五、结语 (8) 参考文献 (8)

我市乡镇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我市乡镇民营企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壮大。但随着企业不断推进发展,我市乡镇民营企业管理弊端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家族式的用人机制、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人员、企业很难实现制度化管理,往往以情代理,使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决策者集所有权一身、资金短缺融资方式缺乏。为此必须打破家族式的用人机制,努力实现民企的民主化管理、培养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用人之长、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乡镇企业民营发展管理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在中国大地吹起,敢为人先的我市人纷纷开始自主创业,电器、鞋、电子、纽扣、服装等,只要是能赚钱的商品我市人都有去做,“家家都是小工厂、家家户户响叮当”是当时我市民营大部分地方的经济写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市乡镇企业数量不断壮大,经过这二十多年的艰辛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而这种模式更是一度闻名海内外,占中国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日益彰显。 到目前为止,我市的乡镇民营企业人先后在俄罗斯、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建立了多个境外商品城,共有几百家我市乡镇民企进场经营,截止2010年,我市人投资的境外商城带动国内商品出口超过几十个亿美元,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及中国步入WTO这个大市场,我市的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几年萧条经济下,我市受到海外市场的冲击民营企业损失巨大,至今已有百家企业倒闭,究其原因之上是企业管理不善和资金链断裂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 二、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我市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GDP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在2000年之前处浙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5000字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业 论文5000字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 业论文5000字 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 【摘要p中国连锁经营出现了不少问题,过分收取通道费用和肆无忌惮地拖欠货款已严重制约了中国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本文力图引入赢利机制这一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工具,来帮助中国连锁企业破除对赢利认识的盲区、邪区和误区,树立正确的赢利观念,掌握正确的赢利模式和赢利渠道,从而建立起良性、科学的赢利机制,推动和引导中国连锁经营持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连锁经营赢利机制通道利润最终赢利模式赢利渠道1 【titlechinese chain management : 【abstract chinese chain management has gone wrong. they badly collect profit of the pass-way and are in arrears with payment for goods! these have restricte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in operation seriously. we introduce this brand-new management theory of mechanism of the profit andmanagement tool,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中的员工在企业中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化,让员工们可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从而保障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发挥最大化的利用率,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一般情况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由企业的组织机构根据组织目标制定相关的文件组成,需要企业内的员工要按照这些制度来规范行为,指导日常工作,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当然,制定企业管理制度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就是制度要规范,因为制度的制定是员工日后行为和工作的行为准则,所以在制定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全面、具体,规范的制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另一个就是制度的实施,任何一个成为形式的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制度制定仅仅是完成了管理制度的一半内容,要想更好的运用制度管理企业,就是要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规范企业的经营,使工作流程更顺畅,然而目前在很多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有时甚至导致了企业危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知存在误区。 第一,一些企业目前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模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在管理上无法认识到不足,也没有及时采取制度创新,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第二,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改进,但是改革不彻底、不到位,造成了制度创新方面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 (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完善也是制度创新失败的原因之一,企业内部在开始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后期执行力度不足,也没有对管理中的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这些都容易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障碍。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 XXXXXXXX公司 编号: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日实施*年月***年*月日发布 * 布发心XXX中持支营运资料word . 目录 1 目 的 (3) 2 适用范 围 (3) 3 文件换版说 明 (3) 4 工作职

4.1 运营支持中 心 (3) 4.2 其他各部 门 (3) 5 工作标 准 (3) 5.1 工作创 新 (3)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 类 (3) 5.2 合理化建 议 (5) 5.2.1 合理化建议定 义 (5) 5.2.2 合理化建议提报及评 审 (6) 6 创新奖励标 准 (7) 7 归档、宣传及验 证 (9) 8 考核标

资料word .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事业部创新管理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业部各中心、部门、各销售区(以下简称各单位)。 3 文件换版说明 本制度为第一次发布。 4 工作职责 4.1 运营支持中心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发布; 负责组织创新工作的开展、评审、批复和落实验证等;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宣传和推广。 4.2 其他各部门 负责本单位内部创新的开展、宣传和落实验证等工作; 负责协助进行创新评审、宣传工作。

5 工作标准 本制度中所指的创新主要是指事业部层面的创新工作,包括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以下统称创新工作。 5.1 工作创新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工作创新根据其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及创新出发点,设定资料word . 两个等级: (1)自主创新:是指在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岗位上提出的 改进工作的创新,是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效果、效益的一种自主创新,业内没有的且节约金额(连续三个月累计)在2万元以上的定为自主创新。另一种是业内没有的,无法衡量节约金额,但其效果调查符合标准的定为自主创新。其关键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管理改善:业内已有的或其它单位已用的,但在效果 上较其它单位或行业深入到位的,或能改善或提升内部管理,且运行三个月效果卓著定为管理改善。 根据事业部目前各单位工作职责,可从以下工作内容中提报创新: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精选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精选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精选,欢迎阅读! 一、对标管理 1.对标管理的定义。对标管理也称为标杆管理,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确定标杆的企业,然后参考其成功的经验,同时对照标杆企业与自身所存在的管理不同找出差距,最后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企业情况的改进增强措施,最终达到一个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结果。再具体可以表现为参考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者竞争力最强的企业的管理经验、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与自身企业进行比较,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与竞争目标,具体采用收集资料、学习借鉴等一系列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化界定,帮助自身企业达到提升的一个管理活动。对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实践来达到最终目的,但是其本身具有十分强大的适用性与实效性。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对标管理中蕴含的管理知识都是十分积极、实践性较强的,因此不管当下的时代怎么变化,对标管理依旧是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之一。 2.对标管理的类型与内涵。对标管理的类型可以按照比较范围划分为四种:内部对标、竞争对手对标、行业外部对标、类属或程序对标。企业想要利用对标管理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前提就是需要对自身价值进行一个正确、客观的衡量。需要将企业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与

同行业最强的企业进行细致的比较。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通过各种积极途径将自身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加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向标杆企业靠拢。由于当下时代的要求,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对标管理越来越重视,不同行业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对标管理工作,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比较目标。第三,确定标杆。第四,最后评价与总结。只有按照这样一个步骤进行,才能够保证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对标 将对标管理放在国际化的视野当中,部分跨国企业进入到我国之后可以发现其在国内的发展更加趋向于我国的市场。出现这个局面主要是因为是一方面为了迎合我国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同样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因此,跨国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之后,会采取一种聘用当地人才、采用当地原材料、符合当地特色的营销方式,进行产品的营销,最终逐渐发展成为开发、科研、运营、管理等一体的企业。另一种就是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进行适当的改变。将国际对标引进我国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过来,而是需要进行弹性的改变。最佳的方法就是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融合,紧接着从小范围的区域环境,到大范围的行业环境中思考企业的发展。由于将国际对标理念进入其中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视野对其进行分析与实施。因此,企

《乡镇企业管理论文》word版

乡镇企业管理论文 工业工程管理思想在乡镇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 工业工程管理思想在乡镇企业中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对多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的总结与描述,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应如何科学的管理与发展,并以典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实例,说明了工业工程在乡镇企业中的应用是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乡镇企业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必然。 Abstract: Industrial project management thinking g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township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summar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over many yea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o conduct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based on a typical example of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project in the township enterprises is the common trend of social an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is necessary to keep fresh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关键词: 工业工程;管理;乡镇企业 Key word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ownship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43-02 0引言 根据国家最新的企业划分规范及标准,乡镇企业这一番号已被取缔,统一归入中小企业行列之内。然而国家经贸委统计数据表明,国内中小企业有4000多万家,而地处乡镇农村,真正属于乡镇企业的就有2000多万家,其数目之庞大,涉及地域之广,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这种地地道道的乡镇企业加以关注。以取得整体效益最佳为目的的工业工程管理思想恰恰迎合了社会与企业的双重标准与发展需求。因此,在乡镇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管理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既是乡镇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乡镇企业与工业工程的概况介绍 1.1 乡镇企业属中小企业,是在我国特定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也是我国从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出发,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就业问题与收入问题,解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问题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在新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支撑力量,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但是,必须承认的现实是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低,能源消耗过高,设备利用率低,产品合格率低,而且半成品过多,产品无法适销对路。而且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劳动力素质较低,未能应时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的企业亏损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1.2 工业工程就是要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用以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效益。其职能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卓有成效的给予合理化的解决,进而实行标准化以加强其功效,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不断寻求更加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美国的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首次正式提出工业工程定义,其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这一定义已经被广泛应用,甚至有人沿用至今。 工业工程有经典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之分,它们都有一整套实用性极强的技术和方法。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主要面向车间、工厂层次的局部效率问题,现代工业工程则将其注目点转为对整个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管理、集成、控制、改善和优化。现代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显著降低成本、注重人的因素、是系统的综合优化技术等应用特征。

企业制度创新论文

企业制度创新论文 民营企业家族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家族企业制度和非家族企业制度,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并到处推广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是人家已经在抛弃的“经理资本主义”那一套,真正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是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应根据其自身的规模、行业特点、企业内外环境等情况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制度的创新,要合理安排控制权与管理权、实行契约化治理、注重家族成员自身的专业化、逐步建立明晰开放的股本结构、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 在发达国家,家族企业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企业形式之一,在美国9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全美名列500家最大企业的名单中,家族企业占有相当比重。在上市的大型企业中,更有50%属于家族企业,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就业人口中有一半是由家族企业承担的。杜邦、福特、柯达等世界著名的大公司都是家族企业。而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我国私营企业中大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约14%的股份,即业主和家族其他成员之和占企业股份的80%左右(陈雄、叶帆,2004)。随着政府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逐渐兑现,企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竞争力和成长力。这时,企业竞争力、成长力和发展力上表现出来的差别,将不仅是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别,而

且是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治理质量与治理水平的差别。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家族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之一为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有者之所以要分一部分权力给职业经理,是希望后者能给自己带来更丰厚的回报,而这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100多年历史来看,这些条件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1.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有者已无力自己经营管理。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一点,企业主根本就不会产生两权分离的需求。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次“对话”节目,邀请了吴敬琏教授与民营企业家对话。一位女性民营企业主问吴先生,自己的企业要不要请职业经理;吴先生就问她,企业有多大?回答是一年有千万左右的产值。吴先生回答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你这样一个厂子也聘职业经理,那么你自己干什么?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群体中虽然也有一批规模企业集团,但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私营企业657.42万户,平均每个企业13人左右,户均销售不到60万。这样一些规模的企业,无论从哪方面讲,由业主直接经营管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根本产生不了两权分离的内在要求。 2.企业股权分散,股权转让没有障碍,且成本较低。这使所有者

现代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相沟通学生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战略管理的定义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分析 (二)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方向和原则 (二)外部环境需要对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帮助与扶持 (三)我国中小企业阶段性所需要的战略管理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面临着挑战与考验。我国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问题与对策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中小企业为谋求自身生存和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和工具对自身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自身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进行科学谋划,以及为实现这一科学谋划进行有效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中小企业的战略通常是突发形成的,战略过程常常由危机驱动。属于直觉或者经验型战略,受企业家的个性、价值观和志向等影响。战略计划通常是非正式的,通常类似于规划的决定过程。长期计划在管理中作用最小,而短期计划作用较大。战略制定者只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而不与员工交流。企业越成功,其战略越明确,竞争优势也就越明显。 第一,企业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的战略关系着整个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涉及的是长远性、方向性的大问题,是把企业发展引向何处的问题,它也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的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明确取得成功应采取的战术,确保在确定短期业绩的同时,取得长期利益。 第二,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是企业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在当今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能否适应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成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基本因素。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动荡的不断加剧,条件日趋复杂化,为企业提供意料之外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经营战略作指导,可以优化企业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更好地抓住机遇,控制自己的命运,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企业经营战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使世界已经进入战略致胜的时代。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企业都把制定和实施战略作为首要的课题。根据统计,许多大公司的经理每年会拿出40%~48%的时间去研究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而且小企业也都在纷纷制定自己的战略。 第四,企业经营战略能够使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应用,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新的经济形势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中小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自己,不断创新,包括经营方式、技术、产品开发或服务、生产过程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经营战略的指导。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中小企业通过有效地战略管理,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弱点,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与目标,它能确保企业在战略管理范围内实施不同的方针与政策。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的发展计划、经营业务、管理措施都要围绕企业战略管理来展开。战略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短期利润降低自身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对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所以,中小企业应给予战略管理以足够的重视。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题目_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摘要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围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部制度创新与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制度创新机制变革技术创新

目录一、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 (二)产权制度缺失 (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 (四)管理制度缺失 (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

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 (一)企业家创新 (二)产权制度创新 (三)管理制度创新 (四)治理结构创新 (五)分配制度创新 三、坚持分配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和谐发 (一)岗位效益工资构成 (二)建立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价值方面的突破(三)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实践及完善 (四)健立专项激励制度,留住核心人才 四、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 (五)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 (六)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 五、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 六、结束语 七、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毕业论文 题目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录 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一、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 1.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带来的优势------------------3 2.乡镇企业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 二、以法人公司制为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 1.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4 2. 2.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4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分配制度-----------4 4.建立健全地企业劳保制度-------------------------4 三、以明晰产权关系为基础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4 1.明晰产权关系,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4 2.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实行产权流转---------------------4 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指导和服务-----------------------4-5 四、参考文献------------------------------------------------6

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容摘要: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乡镇企业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由于种种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乡镇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而乡镇企业本身就承担着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担,为了促进乡镇企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必须在乡镇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企业形式,想要向前发展更需要建立健全地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词:现在企业制度企业法人制度产权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乡镇企业 随着乡镇企业建立的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最科学、最有效、最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随着非公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非公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非公经济整体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公企业发展的方向,是非公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必然选择。推进非公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规模是基础,产权多元是核心,人才建设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非公企业融资渠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股份化转变,企业决策由个人化向民主化转变,企业班子由家族化向专业化转变,员工管理由雇佣化向人性化转变,企业经营由作坊化向规模化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各类企业健康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 2.乡镇企业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我国农村早期发展的乡镇企业主要发展农村副业,企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渐丧失,装备水平低、职工素质差、管理不科学的问题愈加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乡镇企业要突破这一难题,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思维观念,建立科技创新体制,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切都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 二、以法人公司制为基本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公司制式现代企业的基本组成形式,也是乡镇企业的必然选择。根据乡镇的现状,在改制过程中,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切记“一刀切”,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乡镇企业走公司化的道路。乡镇企业是一个有人、财、物、信息等构成的复杂系统,要想使之健康高效的发展,企业管理科学、规范化是重要和必要的条件。要实现其科学规范化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