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_王玉成
84消毒液养殖场消毒方法

84消毒液养殖场消毒方法养殖场是一个大型、复杂的生产系统,动物和人员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生产和繁衍,相互之间经常发生密切接触。
为了保障动物和人员的健康,养殖场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而84消毒液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成为了养殖场消毒的首选之一。
本文将从养殖场消毒需求出发,结合84消毒液的特点,详细介绍84消毒液在养殖场中的应用方法。
一、养殖场消毒需求养殖场中存在着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如水、土、空气等,养殖场中的动物和人都容易感染和传播疾病。
因此,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场消毒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疫病爆发:消毒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预防疫病的爆发,保证养殖场的生产安全。
2、保证产品质量:养殖场的产品出售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如果产品存在病菌,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甚至造成疾病爆发。
3、提高养殖效益:消毒可以减少动物死亡率、增加产值和利润率,提高养殖效益。
二、84消毒液概述84消毒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是由氯氟化钠、氯化钾等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
其特点是:强杀菌、速效、无臭、无腐蚀性、易于使用等。
三、84消毒液在养殖场中的应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消毒:在生产周期结束、空栏期或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消毒。
2、选择合适的浓度:对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需要选择不同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84消毒液的浓度为0.2%~0.5%。
3、使用合适的器材:消毒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器材,如喷雾瓶、刷子、水桶等。
4、进行彻底的清洗:在进行消毒前,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把杂物、污物清理干净。
5、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将84消毒液浓度调制到所需浓度,用喷雾器均匀喷雾于墙角、地面等易被忽略的地方,注意均匀、充分。
对于经常触摸的设施、配件,需要用84消毒液浓度浸泡消毒。
消毒效果需要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观察,确保无残留。
四、注意事项1、在使用84消毒液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手套、口罩等。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为广谱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细菌、病毒、芽孢、霉菌。
主要用于熏蒸消毒,舍内lm3用30ml福尔马林加l5g高锰酸钾熏蒸,熏蒸2~4h。
也可用2%一4%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地面、墙壁、用具消毒。
由于熏蒸必须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故在熏蒸前要喷水增湿,熏蒸时门窗紧闭,熏蒸后通风换气。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仅适用于空舍消毒。
酸类制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杀灭作用。
配制0.4%一l%水溶液喷雾,作用l一2h。
可用于空栏熏蒸消毒,一般按l一3g/m3,稀释成3%~5%的溶液,加热熏蒸l一2h,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体。
过氧乙酸对皮肤、黏膜有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加热至60℃时能引起爆炸。
过氧乙酸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配制好的溶液只能保存几天,应现用现配。
双季胺盐类消毒剂:双季胺盐(百毒杀):该类产品安全、高效、无腐蚀、无刺激,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消毒力可持续l0一l4d。
常用于猪场圈舍、环境、用具等的消毒(浓度0.0l%~o.03%)和饮水消毒(0.005%一0.0l%)。
卤素类消毒剂:漂白粉:配成l0%一20%的水溶液喷酒,作用l一2h,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体。
由于漂白粉中的氯易挥发,效果不稳定,故不能用于金属物体消毒。
碘制剂:碘对各种病原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但单纯碘制剂由于碘化学性质不稳定,消毒效果也不稳定。
双季胺盐络合碘效果较好。
碱类制剂:火碱(氢氧化钠):对细菌、病毒均有较强的灭菌力,对细菌芽孢、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常配成2%.3%的溶液,用于出入口、运输工具、空栏、料槽、墙壁、运动场等处的消毒。
火碱腐蚀性很强,使用时切记要注意防止被溅到。
生石灰(氧化钙):消毒作用不强,只对大部分繁殖型细菌有效,对芽孢无效。
l千克生石灰加水350ml,消毒墙壁、地面、嗣栏等,可杀灭病毒、虫卵。
生石灰必须与水混合后使用才有效,且宜现用现配。
规模化养殖场常用的几种化学消毒剂概述

规模化养殖场常用的几种化学消毒剂概述张慧,段鹏,宿志民(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中图分类号:S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12-0063-04规模化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畜牧业经济效益,实现高效、绿色循环发展的基础。
消毒是防控各类畜禽疾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重点将近些年来国内外几种较具代表性的消毒剂种类、消毒原理、消毒剂的优势与缺点进行了概述,旨在指导规模化养殖场消毒剂的用药选择,也为临床消毒剂开发者提供一定基础理论。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科技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量不断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疾病也应运而生,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针对动物疾病防控的严峻形势,饲养者只有真正做到有效预防,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而消毒则是防控各类畜禽疾病工作中最基础、最广泛的措施环节,能够极大地降低畜禽舍内外病原微生物数量,阻断病原在畜禽群体中的扩散,最小化因疾病治疗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昂贵费用[1]。
如2018年8月传入我国的部分地区非洲猪瘟,由于相应疫苗还未正式推广使用,为尽可能减少养猪业的损失,只能依靠相对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此时“消毒环节”便是首当其冲。
化学消毒剂因价格低廉、使用便捷、作用范围广及消毒效果好等特点,对于保障当下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梳理了几种养殖环境中具有标志性及发展前景的消毒剂与其特性,为饲养者在畜禽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正确使用消毒剂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消毒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目前在畜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消毒剂根据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含氯类、过氧化物类、胍类以及碘类、醇类、醛类消毒剂等多种,其中前三者因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临床上竞相研究开发的焦点,对此,笔者挑取此三类消毒剂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消毒剂产品对其特点、作用、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猪场常用消毒液及不同消毒液对猪场环境消毒效果的研究

84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3年40卷第7期环境与设施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引言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饲养密度不断增大,各种猪类疫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其中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致病原所致的传染性疫病为主,并且在禁止抗生素滥用和大量耐药菌的背景之下,给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科学合理的使用消毒制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养殖场内致病原的传播几率,从而降低生猪感染疫病的概率。
但不同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pH 值、有机物等因素影响,且近年来消毒剂耐药菌也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因此科学选择消毒制剂对生猪养殖场的安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单阐述了当前生猪养殖场内常用的消毒液,同时针对几种不同的消毒液进行了猪场环境消毒效果的研究,以评价选择出猪场消毒液使用的最佳方案。
1 消毒液在生猪养殖中的重要地位使用消毒液对生猪养殖场内猪场常用消毒液及不同消毒液对猪场环境消毒效果的研究彭 珊 1,朱 靖 1,李登赴 1,郎洪权 2(1.贵阳市畜牧站,贵州 贵阳 550081;2.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作者简介:彭珊(1982—),女,贵州威宁人,彝族,研究生,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统计监测工作,Email :***************外环境进行消毒能够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并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阻止致病原进一步的流行传播。
因此,科学使用消毒液对养殖场内的环境、器具、人员以及病死猪只进行全面消毒处理,能够为猪场的疫病防控构建坚实的屏障。
养殖场应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和本养殖场内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消毒液的种类,最好选用广谱、高效、稳定性较强、渗透性好、刺激性、毒性和腐蚀性相对较低的消毒液,既能够有效杀灭致病原,还可以减少对生猪的刺激和毒副作用。
2 猪场常用消毒液2.1 碱类消毒剂碱类消毒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烧碱)和生石灰等,这类消毒剂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渗透能力强,效果比较稳定,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可用于带猪消毒,通常被用于猪舍、饲养器具、活动场地以及车辆等的消毒,在猪场中最常用的是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
畜禽养殖场消毒药的合理使用

X u m u s h o u y i 畜禽养殖场消毒药的合理使用陈守山近年,我国畜禽养殖场一直处于发展高峰期。
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导致养殖发生一定经济损失。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导致畜禽养殖场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是畜禽疫病,疫病发生后会迅速传染其他健康畜禽,若不及时控制疫情,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我国处于畜禽疫情高发期,多个省市爆发猪瘟后,导致猪肉价格短时间内飙升,多数养猪户因为没有及时有效控制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随着畜禽养殖户对疫情的重视,养殖场消毒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疫情方法,定时消毒、清洁养殖场,可有效减少养殖场的细菌,可提升养殖环境的清洁度与安全性,可改善畜禽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一、消毒药种类1、酚类消毒药酚类消毒药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消毒药物,主要有来苏儿、甲酚磺酸以及复合酚等等药物。
这类消毒药具备广谱、高效的杀菌效果,可有效杀灭养殖场的寄生虫、细菌、霉菌以及病毒等等。
药物主要通过促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沉淀,促使脱氢酶以及氧化酶等逐步失去活性,继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这种消毒药物伴有刺激性气味,会对畜禽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破坏,不适合在畜禽处于养殖场时使用,更适合在空栏使用。
2、醇类消毒药醇类消毒药也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常用的消毒药物,主要有乙醇、丁醇以及丙醇等药物。
这一类药物主要用于畜禽体表消毒,药物喷洒在畜禽体表上后,可促使病原微生物迅速脱水,可促使菌体蛋白迅速变性凝固,继而达到畜禽体表消毒杀菌的目的。
实际应用过程中,乙醇是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多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完成畜禽体表消毒工作,不会对畜禽体表组织造成损伤。
3、醛类消毒药醛类消毒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频率也很高,尤其是甲醛溶液、复方戊二醛以及聚甲醛等等,这一类消毒药物具备效果强、范围广等多种特点,可有效杀灭细菌、真菌、芽孢以及病毒等等。
这类消毒药物主要在畜禽养殖场中的应用,通过喷雾、熏蒸两种方法达到消毒的目的。
养殖过程中消毒剂的种类与合理使用

“优鱼优价”提高效益。
3)苗种配套:开展培育和养殖配套技术的研发,主养品种实行自育自养。
外购苗种要掌握规格和运输方式,水温适宜(低于22益)、鱼苗种规格越小运输成活率越高。
4)实时监测:建议配备溶解氧、水温、pH 等指标在线视频监测、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产品生产全程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
【责任编辑:刘少雷】自2018年8月在辽宁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所有省、直辖市无一幸免,这不仅使我国畜牧业遭受重大打击,而且危害到了公共卫生安全。
在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情况下,做好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对于养殖场尤其是得过非洲猪瘟的养殖场(户)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因此,正确了解和使用消毒剂显得尤为重要。
1消毒的概述1)消毒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降低或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物理方法:机械性清除、高温、射线等。
生物热:密闭发酵。
化学方法: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
2)不同的病原体用不同的消毒方法,耐受性也不同。
例如,对芽孢要用杀菌力强的消毒剂、热力或辐射处理。
对结核杆菌则用热力处理比一般消毒剂好。
真菌类易被紫外线杀灭,适合用辐射法处理。
肠道病毒用季铵盐没有效果,过氧乙酸效果较好。
肉毒杆菌对酸耐受强,用碱类消毒剂较好。
而其他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一般的消毒剂就可杀灭。
3)不同性质的物品用同样的消毒方法得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以非洲猪瘟为例,无孔表面杀毒用次氯酸钠、柠檬酸(1%)、碘和季胺化合物;有孔表面杀毒(如木材)用2%柠檬酸或高浓度次氯酸钠。
2消毒剂的种类2.1卤素类包括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含溴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类和有机类。
例如漂白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为无机类,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为有机类,都是高效消毒剂。
一般来说杀菌力强的是有机氯消毒剂。
主要用于养殖场环境、用具及车辆的消毒,是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使蛋白变性、酶系统紊乱达到消毒目的[1]。
常用消毒剂用于非洲猪瘟消毒的优缺点

|雹^H EBEINONGJI摘要:非洲猪瘟的蔓延对我国养猪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消毒防控和疫情防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卫生消毒是保障生物安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对市面上常用的消毒剂展开分析,并论述了这些消毒剂用于非洲猪瘟病毒的优缺点。
关键词:消毒剂;养猪场;消毒;优缺点常用消毒剂用于非洲猪瘟消毒的优缺点余贤芳'冯建卫24、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引言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在现阶段只有加强疫情防控,才能提升养猪户的信心,提升生猪的存量,稳定有序的恢复生产。
在这过程中,卫生消毒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加强对消毒剂的分析和研究,能够科学的指导养殖户合理使用消毒剂。
1碱类消毒剂锻消毒剂应用广泛,属于高效消毒剂的一种,主要由生石灰以及烧碱构成。
病毒内部的蛋白质能够被氢氧根离子溶解掉,同时氢氧根离子也能破坏病毒内部的细胞结构,碱类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消毒作用也就越强,对病毒性疫病的防疫能力也就越强叫与此同时碱类消毒剂还能对细菌的代谢环境产生干扰,对细菌内部的糖类物质进行分解,从而会使细菌失去活性。
碱类消毒剂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譬如说消毒池、宿舍消毒等等,消毒剂能够有效地消除细菌的芽抱,抑制细菌的生长,对于非洲猪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碱类消毒剂也存在一些缺点,譬如说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受潮,从而影响了杀毒剂的杀毒如同时锻消毒剂有着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运输和消毒环节容易灼伤使用者的皮肤和眼睛,安全性较差,要做好防护工作。
2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苯酚以及复合酚。
酚类消毒剂也有着广泛地运用,其浓度越高对病毒的消灭能力也就越强,酚物质能够裂解细菌的细胞壁,同时破坏菌体内部的蛋白质物质,有着很强的杀菌功效。
低浓度的酚类消毒剂,能够让细菌内部的酶失去活性,有着非常好的抑菌功效,因此常被用于消毒池以及空舍等领域的消毒。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过氧乙酸消毒剂优点的进一步认识,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养殖场把过氧乙酸消毒剂当作首选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特别是在猪场控制口蹄疫病流行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过氧乙酸作为酸性消毒剂,对非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及鸡法氏囊病毒)有着超强的杀灭能力。
但是养殖户对该消毒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以致在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当,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为了加深大家对过氧乙酸特性,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现对该消毒剂作一部分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实验人员在使用中学习参考。
1、理化性质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强氧化剂,分子式为C2H4O3,分子量为76.06。
结构式为CH3-C(=O)-O-OH。
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
相对密度 ( 15℃/4℃) 1.226, 沸点105℃, 凝固点+ 0.1℃。
闪点40.56℃。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其过氧键极不稳定,溶于水后易分解,稀释度越大分解越快。
过氧乙酸在贮存过程中会自然分解,遇热、重金属离子、强碱、有机物等更易分解。
高浓度(大于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
目前兽药市场销售的过氧乙酸浓度多在 4~16%左右,一般无爆炸危险。
2、杀菌机理有资料报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 发现不仅引起芽孢壳层、皮质等通透性屏障结构的破坏,而且还使芽孢核心破坏和溶解。
而次氯酸钠或盐酸等作用于芽孢时对核的破坏迟缓或不明显相比,过氧乙酸对芽孢通透性屏障有较强的穿透力。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 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 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
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可以说, 过氧乙酸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致微生物死亡的: (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 进而破坏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就是防止外来的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通过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防止传染病的扩大与蔓延,确保安全生产。
消毒还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通过消毒工作减轻外界病原对养殖场的压力,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的机会。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懂得了消毒的重要性。
在生产中使用消毒剂消毒,已经成为消毒的主要方式。
但在实践生产中,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对消毒剂的要求很高。
单一消毒剂都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穿透有机物能力弱,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使用浓度高。
当有机物存在粪、尿、泥土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温、湿度变化大,被消毒物品表面结构各异,水质(硬度、酸碱度)差异大时,复合消毒剂是理想选择。
只有复合型消毒剂才能聚众家之所长,达到综合生物安全计划的要求。
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
其性质稳定,在酸性中作用较强。
但有特殊气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纺织品染色和损坏橡胶,对动物体毒性较强。
醇类75%的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其作用快,性质稳定,基本无毒,无腐蚀性。
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
酸类无机酸的作用机理为,杀菌作用取决于离解的氢离子,高浓度的氢离子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水解,从而杀死繁殖型微生物与芽孢。
但腐蚀性较强,穿透力较差。
有机酸的作用机理为,杀菌作用取决于不电离的分子,透过细菌的细胞膜而对细菌起杀厌作用。
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也可杀灭流感病毒。
碱性环境下效果较差,杀菌作用较弱。
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
作用机理为氢氧根离子使蛋白质水解、变性或沉淀。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易灼伤组织,有腐蚀性,不适用于水的消毒,极易吸湿受潮,单一成分,杀毒范围窄,粗制品含量低。
火碱消毒的缺陷,存在有机物时,降低消毒效果;无表面活性作用;灼伤皮肤、眼晴、呼吸道和消化道;易吸潮,导致结块、失效;腐蚀金属,破坏环境;只能用于空舍消毒。
醛类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醇、环氧乙烷。
作用机理为,使蛋白质变性,发挥杀菌作用。
杀菌作用较醇类强,杀菌谱广泛且作用强,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
可硬化组织。
但使用受限,有刺激性、毒性。
长期使用会致癌,易造成皮肤上皮细胞死亡。
受污物、温度、湿度影响较大。
易产生过敏,可以引起哮喘。
但消毒效果受温度影响大,低温无效;有机物和低pH值均会使其失去消毒效果;高毒和高刺激性,可引起气喘病,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稀释比例小,用量大。
氧化剂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作用机理为,通过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团,破坏菌体蛋白或酶蛋白。
作用快而强,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
仅对表面有作用,易分解,不稳定。
卤素类如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 ̄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
作用机理为,通过卤化、氧化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
但对金属腐蚀性大,用量大,使用条件受限,易分解。
碘制剂的缺点为,效果短暂,消毒池内1天即可失效;在阳光下易分解,易产生污点;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毒性,有机物存在时效果降低;对口蹄疫病毒作用慢,2% ̄3%的浓度需要1小时才能杀死。
重金属盐类如升汞,销酸银、蛋白银等,作用机理为,离子与菌体蛋白结合,产生沉淀。
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防腐作用较强。
但污染大,仅对细菌和真菌有效,低温、有机物能降低效果。
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一般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工作服的消毒。
作用机理为,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并使菌体蛋白变性。
杀菌作用强,无腐蚀、刺激性和漂白性,易溶于水,不污染物品,在碱性和中性介质中杀菌力强,但在酸性介质中效果大减。
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的效果较弱。
季胺盐消毒剂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几乎无效,在有机物存在条件下几乎无效,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大。
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
王玉成(辽宁省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122000)誅兽药
觼訐託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