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合集下载

养殖场消毒药物的使用流程

养殖场消毒药物的使用流程

养殖场消毒药物的使用流程1. 确定消毒的目的在进行养殖场消毒之前,必须明确消毒的目的。

养殖场消毒的目的可以包括:-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 消除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 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 -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2. 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药物。

常见的养殖场消毒药物包括:- 氯化汞: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具有氧化作用,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 醇类消毒剂:如乙醇、丙醇等,对脂溶性病原体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对一些孢子和耐酸碱菌株的杀灭效果相对较差。

3. 准备消毒药物和工具在进行养殖场消毒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消毒药物和工具。

准备工作包括:- 购买合适的消毒药物,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 准备好消毒药物的稀释剂,如水或清洁剂。

- 准备好适量的刷子、喷雾器、拖把等工具,以便进行消毒操作。

4. 预先清理养殖场在进行消毒之前,需要对养殖场进行预先清理。

清理工作包括: - 清除养殖场内的垃圾和杂物。

- 清洁养殖设备和器具,确保无残留物和污垢。

- 除去养殖场内的动物粪便和尸体。

5. 正确使用消毒药物在使用消毒药物之前,需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一般的使用流程包括: - 将消毒药物按照规定的比例稀释到适宜的浓度。

- 使用刷子、拖把或喷雾器等工具将消毒药物均匀地涂抹或喷洒在养殖场的表面和设备上。

- 针对不同的消毒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消毒药物和使用方法。

例如,针对饮水设备,可以使用喷洒法进行消毒;针对养殖房的墙壁和地面,可以使用刷洗法进行消毒。

6. 注意消毒的安全问题在进行养殖场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药物的误服、误入眼睛等意外事故,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 使用过程中注意通风,避免药物的浓度过高造成呼吸道刺激。

84消毒液在养殖场消毒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84消毒液在养殖场消毒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84消毒液在养殖场消毒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养殖场是一个动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养殖场的消毒中,84消毒液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消毒剂。

本文将介绍84消毒液在养殖场消毒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了解84消毒液的性质和规格在使用84消毒液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性质和规格。

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消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根据实际需要,市面上有不同规格的84消毒液,一般有5%和10%两种浓度供选择。

选择适合的规格能够更好地满足养殖场的消毒需求。

二、正确稀释84消毒液稀释是使用84消毒液的重要一步。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5%还是10%的浓度,都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

一般来说,需要将84消毒液与水按照1:49的比例混合,即1升84消毒液加49升水,得到稀释的消毒液。

在具体操作时,先将水倒入容器中,再慢慢倒入相应的84消毒液,并搅拌均匀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充分的消毒效果,要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稀释,不可过量或不足。

三、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在养殖场的消毒中,常用的有喷雾、浸泡和刷洗等方式。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能够提高消毒效果。

1. 喷雾消毒:适用于固定设施、器具、栏舍等对象的消毒。

将稀释好的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通过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

喷雾时要注意全面覆盖,并确保消毒液能够充分接触到目标区域。

2. 浸泡消毒:适用于饮水设备、饲养用具等较小型的物品的消毒。

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浸泡在稀释好的消毒液中,确保物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3. 刷洗消毒:适用于墙壁、地面等大面积的表面的消毒。

将稀释好的消毒液倒入桶中,蘸取清洁刷或拖把进行刷洗,确保消毒液充分刷洗到养殖场各个角落。

四、按照正确的频率进行消毒消毒应该是一个定期的工作,而不是发生问题时才进行。

正确的消毒频率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及使用原则一、引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疾病和病原菌的侵袭。

为了保障畜禽健康,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及使用原则进行深入探讨。

二、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1. 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是目前规模化养殖厂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消毒剂。

它们按照其活性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剂、醇类、酚类、醛类、过氧化物等。

每种化学消毒剂都有其特定的杀菌机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养殖场环境和病原菌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 生物消毒剂生物消毒剂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起到杀灭、阻断、抑制作用的一种消毒剂。

其主要特点是对环境无毒无害,使用安全、环保。

3. 物理消毒剂物理消毒剂主要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这些消毒方法不含化学成分,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影响较小。

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条件和操作流程,否则消毒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 根据病原菌特点选择消毒剂不同的病原菌对消毒剂的抗性不同,因此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了解病原菌的特性,选择对其具有高效灭菌作用的消毒剂。

2. 合理选用浓度和时间消毒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过高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而过低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合理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是保障消毒效果的重要保障。

3. 注意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残留物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残留物对养殖场环境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稳定性差的消毒剂容易分解降解,残留物高会对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在选择消毒剂时的考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规模化养殖厂消毒剂的分类及使用原则是为了保障畜禽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卫生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在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时,需要全面考虑病原菌特性、消毒剂的特点和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消毒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生物消毒剂的发展和应用也为规模化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畜禽养殖场消毒药的合理使用

畜禽养殖场消毒药的合理使用

X u m u s h o u y i 畜禽养殖场消毒药的合理使用陈守山近年,我国畜禽养殖场一直处于发展高峰期。

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导致养殖发生一定经济损失。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导致畜禽养殖场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是畜禽疫病,疫病发生后会迅速传染其他健康畜禽,若不及时控制疫情,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我国处于畜禽疫情高发期,多个省市爆发猪瘟后,导致猪肉价格短时间内飙升,多数养猪户因为没有及时有效控制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随着畜禽养殖户对疫情的重视,养殖场消毒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疫情方法,定时消毒、清洁养殖场,可有效减少养殖场的细菌,可提升养殖环境的清洁度与安全性,可改善畜禽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一、消毒药种类1、酚类消毒药酚类消毒药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消毒药物,主要有来苏儿、甲酚磺酸以及复合酚等等药物。

这类消毒药具备广谱、高效的杀菌效果,可有效杀灭养殖场的寄生虫、细菌、霉菌以及病毒等等。

药物主要通过促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沉淀,促使脱氢酶以及氧化酶等逐步失去活性,继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这种消毒药物伴有刺激性气味,会对畜禽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破坏,不适合在畜禽处于养殖场时使用,更适合在空栏使用。

2、醇类消毒药醇类消毒药也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常用的消毒药物,主要有乙醇、丁醇以及丙醇等药物。

这一类药物主要用于畜禽体表消毒,药物喷洒在畜禽体表上后,可促使病原微生物迅速脱水,可促使菌体蛋白迅速变性凝固,继而达到畜禽体表消毒杀菌的目的。

实际应用过程中,乙醇是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多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完成畜禽体表消毒工作,不会对畜禽体表组织造成损伤。

3、醛类消毒药醛类消毒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频率也很高,尤其是甲醛溶液、复方戊二醛以及聚甲醛等等,这一类消毒药物具备效果强、范围广等多种特点,可有效杀灭细菌、真菌、芽孢以及病毒等等。

这类消毒药物主要在畜禽养殖场中的应用,通过喷雾、熏蒸两种方法达到消毒的目的。

畜禽养殖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畜禽养殖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醛),有刺激性特臭,振摇时产生多 猪瘟,1:10 倍稀释,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病,
量泡沫,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1:40 倍稀释,细菌性疾病,1:500~1:1000
倍稀释
甲酚皂
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粘稠液体,带甲 5%~10%溶液,用于器械、厩舍、场地、排泄
酚的臭气,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 物的消毒
与水混合成为乳状液体
乙醇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可与 75%溶液用于皮肤、小件医疗器械等的消毒
水任意混合
苯扎溴铵(新 洁尔灭)
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芳香,味 极苦,强力振摇则产生多量泡沫,遇 低温可能发生浑浊或沉淀
0.01%溶液用于创面消毒;0.1%溶液(以苯扎 溴铵计)用于皮肤、手术器械消毒。禁与肥 皂及盐类消毒剂伍用;不宜用于眼科器械和 合成橡胶制品的消毒
聚维酮碘溶 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5%溶液用于皮肤消毒及治疗皮肤病;0.5%~1% 溶液用于奶牛乳头浸泡;0.1%溶液用于粘膜及 创面冲洗
含氯石灰(漂 白粉)
灰白色颗粒性粉末,有氯臭,在空气中 即吸收水分与氧化碳而缓缓分解,在水 或乙醇中部分溶解
每 50 L 水加 1 g 含 25%有效氯的漂白粉用于 饮水消毒;5%~20%混悬液用于畜禽舍等消毒
畜禽养殖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类型 醛类
酚类 醇类
药名
理化性质
用途和用法
甲醛溶液
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含不低
于 36%的甲醛),有刺激性特臭、能刺 熏蒸消毒,15 mL/m³。
激鼻喉粘膜,在冷处久置易发生浑浊,
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戊二醛溶液
喷洒、擦洗或浸泡;环境或器具消毒,口蹄
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含 20%戊二 疫 1:200 倍稀释,猪水泡病,1:100 倍稀释,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过氧乙酸消毒剂优点的进一步认识,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养殖场把过氧乙酸消毒剂当作首选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特别是在猪场控制口蹄疫病流行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过氧乙酸作为酸性消毒剂,对非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及鸡法氏囊病毒)有着超强的杀灭能力。

但是养殖户对该消毒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以致在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当,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为了加深大家对过氧乙酸特性,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现对该消毒剂作一部分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实验人员在使用中学习参考。

1、理化性质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强氧化剂,分子式为C2H4O3,分子量为76.06。

结构式为CH3-C(=O)-O-OH。

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

相对密度 ( 15℃/4℃) 1.226, 沸点105℃, 凝固点+ 0.1℃。

闪点40.56℃。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其过氧键极不稳定,溶于水后易分解,稀释度越大分解越快。

过氧乙酸在贮存过程中会自然分解,遇热、重金属离子、强碱、有机物等更易分解。

高浓度(大于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

目前兽药市场销售的过氧乙酸浓度多在 4~16%左右,一般无爆炸危险。

2、杀菌机理有资料报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 发现不仅引起芽孢壳层、皮质等通透性屏障结构的破坏,而且还使芽孢核心破坏和溶解。

而次氯酸钠或盐酸等作用于芽孢时对核的破坏迟缓或不明显相比,过氧乙酸对芽孢通透性屏障有较强的穿透力。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 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 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

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可以说, 过氧乙酸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致微生物死亡的: (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 进而破坏酶系统。

畜禽生产中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畜禽生产中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 江西畜牧兽 医杂 ̄}0 1 2 1 年第 2 期
文章编号:0 4 2 4 (0 )2 0 1 — 2 10 — 32 2 1 0 — 0 8 0 1 中图分类号: 8 97 *. ¥ 5 .9 1文献标识码 : 9 C
・ 畜牧生产 ・
畜 禽 生 产 中 ; 毒 剂 的 合 理 使 用 肖
与溴 、 高锰酸钾 、 过氧化氢配伍 ; 碘伏不 能与高锰酸
钾 配伍 ; 白粉 不 能与 硼 酸 、 酸配 伍 ; 洁尔 灭 不 漂 盐 新 能 与碘 、 碘化 钾 、 过氧化 物 配伍 等 。消毒 剂配 制前 要 仔细 阅读 产 品说 明书 。 32 是否 有轮 换使 用 的必要 .
和 较长 的时 间。 碱性环 境 、 还原 性物质会 降低 该类 消
1 醛类消毒剂 . 1
此类消毒剂主要有 : 戊二醛 、 甲醛 、 丁二醛和乙
二醛及其复合制剂。这类消毒剂的抗菌谱广 、 杀菌 作用 强 , 具有杀灭细菌 、 芽胞 、 真菌和病毒 的作用 , 而且 价格便宜 。醛类 消毒剂多用于 圈舍 的环境消 毒。 但因为该类消毒剂对人畜有较强的刺激性且挥 发较快 、 性质不够稳定等缺点 , 使用受到一定 的限 制。 利用醛类与其他消毒剂的协同作用以减低或消
种 病毒 具 有较 强 的杀 灭作 用[ 3 1 该 消毒 剂 在碱 性 。但
影响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 因素 。 加之 目前生
产 中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 , 忽视消毒工作或消 毒进行的不彻底 、 不科学 , 以致引发疫病的流行 , 造 成不必要的损失 。 因此 , 科学 、 规范地使用消毒剂是 提高消毒效率的关键。
姜 清洪 1白小 明 。 帆 1 杨
(. 1建平县 职教 中心 , 宁 辽

畜禽养殖用KMnO4类和HCHO类消毒剂及熏蒸消毒操作过程

畜禽养殖用KMnO4类和HCHO类消毒剂及熏蒸消毒操作过程

畜禽养殖用KMnO4类和HCHO类消毒剂及熏蒸消毒操作过程①按照甲醛(40%) 10 mL/m3、高锰酸钾5 g/m3计算用量。

不同情况下,用量有所不同,但比例为2∶1。

②盛药容器要大、耐热、耐腐蚀: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因为高锰酸钾和甲醛都具有腐蚀性,且混合后反应剧烈,释放热量。

③房间要密闭:这样熏蒸效果才会好。

④容器应尽量靠近门,以便操作人员迅速撤离;先将温水倒入容器内,后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后人立即离开,密闭房间。

注意顺序:是将甲醛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内。

⑤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 min。

⑥消毒后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这里说的甲醛就是40%的甲醛溶液,也就是福尔马林,一般包装上写的是37%。

养禽场(禽舍)的消毒消毒就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的作用环节主要是针对家禽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中的传播途径。

通过消毒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流行过程的连续性,控制家禽病原体的感染和发病。

因此,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消毒的种类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分为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类。

1.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禽舍、场地、用具、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性传染病的目的。

一般来说,进家禽后第一次消毒时间不低于10日龄,以后每周进行1次。

育成禽10天消毒1次。

成年禽15天消毒1次。

2. 临时性消毒当养禽场发生传染病时进行的消毒。

其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对象包括病禽停留的场所、房舍,病禽的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剩余饲料、管理用具及管理人员的手、鞋、口罩和工作服等。

临时消毒应尽早进行,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剂的选择决定于消毒对象及传染病的种类。

可用2~4%氢氧化钠热溶液、含有2~3%活性氯的漂白粉溶液或20%新鲜石灰水溶液等。

3. 终末消毒指在传染病流行结束后,为了彻底地消灭传染病的病原体而进行的最后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第40卷40畜禽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武文海曹红收王者勇*(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站251900)中图分类号:S851.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3-0040-02 畜禽养殖场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在畜禽的免疫功能低下,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就会侵袭畜禽导致发病。

因此,饲养者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对于预防畜禽疫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毒剂的选择应遵循“高效、安全、稳定、经济、方便”的原则,但市场上消毒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如何选择才能做到既便宜又高效呢?具体的应根据消毒的对象、疫病种类、消毒方法而定。

既要充分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又要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1 消毒剂的使用对象消毒的主要对象包括畜禽圈舍、隔离场地、畜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饲料、垫料、饮水、设备、衣物、进出车辆,以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2 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2.1 氢氧化钠(1)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且消毒效果极好的药物,对病毒、细菌、芽孢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某些寄生虫卵。

对圈舍、饲槽、用具、运输工具消毒时,通常用1%~2%的水溶液;对被炭疽芽孢污染场地消毒时,用3%~5%的水溶液;10%的溶液,24h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min可杀死炭疽芽孢,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孢。

加热或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孢的效力,提高消毒效果。

(2)火碱消毒效果虽好,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问题。

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进行消毒的操作人员,也要注意防护,以免受灼伤。

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运输猪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后6~12h,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

2.2 氧化钙(1)生石灰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具有很强的消毒作用,但不能杀灭细菌的芽孢。

通常配成10%~20%的石灰乳对畜禽饲养场的地板或墙壁进行消毒,消毒排泄物时,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h;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h喷洒一次,连续2~3次。

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孢杆菌。

此外,生石灰还用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

(2)生石灰是一种无污染的消毒剂,价格低廉,易于购买,无不良气味,消毒能力强。

但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配置好的石灰乳不宜长期存放,否则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而失效,应现配现用;在养殖场区门口、畜禽圈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室,水池内放置消毒药物,并且要定期更换。

进出人员要换鞋、换衣、洗手、使用的工具也要定期消毒。

2.3 草木灰水 草木灰即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不可溶,含有多种矿质元素,是一种天然的消毒剂原料,具有很强的杀灭病原菌及病毒的作用,其成分主要是氢氧化钾或碳酸钾。

草木灰水的配制方法:将新鲜干燥的草木灰10~15kg,加水50kg,煮沸20~30min(边煮边搅拌),去渣使用,通常用于畜禽圈舍地面消毒。

消毒效果同1%~ 2%烧碱。

2.4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无残留、无污染的强氧化剂型消毒液,消毒效果好,能杀死细菌、真菌、芽胞和病毒等。

常用0.1%~0.2%溶液对耐腐蚀小件物品进行浸泡消毒,一般浸泡2~120min;0.1%~0.5%溶液对畜禽栏舍、饲料槽、用具、车辆、食品车间地面及墙壁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目镜、手套和口罩等,喷雾后密闭门窗1~2h;3%~5%溶液加热按2~3ml/m3熏蒸消毒,熏蒸后密闭门窗1~2h。

因本品性质不稳定,溶液不能长期存储,宜现用现配。

蒸汽有刺激性,消毒圈舍时人畜不能留在舍内。

2.5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PP粉,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的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芽孢及病毒。

0.01%~0.02%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不洁饮用水的消毒。

0.05%的溶液既可对饮水器、食槽等饲具进行浸泡消毒,也可用作青绿饲料、入孵种蛋的浸泡消毒。

与36%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一起用于畜禽圈舍、用具和种蛋的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甲醛28ml、水14ml和高锰酸钾14g的比例配制,消毒时密闭门窗,消毒时间为10~12h,消毒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其原理是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使甲醛受热挥发,以达到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目的,配制溶液时应将甲醛溶液缓缓加入放有高锰酸钾的容器中,切勿将高锰酸钾投入甲醛溶液中,以免溅出灼伤。

因高锰酸钾和甲醛都具腐蚀性,且两者混合后反应剧烈释放大量的热量,容器卫生检疫项目来源: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编号为:SDAIT-23-07 *通讯作者2019年第3期(总第260期) 卫生检疫 41应选择陶瓷或金属的,不要用塑料等不耐热的容器。

容器的容量应为甲醛溶液容积的4倍以上。

2.6 甲醛 甲醛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36%的甲醛溶液即福尔马林,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对芽孢、霉菌和病毒均有效,因其高效廉价而被广泛应用。

甲醛溶液最常用作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其消毒效果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2%2~5%的甲醛用于饲槽用具、畜舍地面、墙壁及排泄物的消毒。

熏蒸消毒方法同高锰酸钾。

2.7 酒精 酒精属于醇类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芽孢。

主要用于皮肤、注射器、体温计和某些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

70%~75%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好。

2.8 漂白粉 漂白粉又称氯化石灰,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漂白粉在遇水时产生极不稳定的次氯酸,易分解产生氧原子和氯原子,通过氧化和氯化作用,产生强大迅速的杀菌作用。

漂白粉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用于圈舍、饲槽、用具、车辆的消毒。

一般用其 5%~20%混悬液喷洒,也可撒布其干燥粉末。

每升饮水中加入0.3~1.5g 漂白粉,不但杀菌,且有除臭作用。

漂白粉宜现配现用,久贮则有效氯含量逐渐降低,不能用于有色棉织品和金属用具的消毒。

储存时不可与易燃易爆的物品放在一起,应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此外,漂白粉溶液具有轻微毒性,使用浓度较高的溶液时应注意人畜安全。

2.9 百毒杀 百毒杀是一种新型的消毒药,具有性质比较稳定,安全性好,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等特点。

能够迅速 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及藻类致病微生物,药效持续时间约为10d 左右,常用0.5%水溶液对饲养场地、栏舍、用具、饮水器、车辆、孵化机及种蛋的消毒,也可用0.2%的水溶液于对存有活畜、禽的场地消毒。

2.10 新洁尔灭 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型的消毒剂,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具有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小等特性。

对金属、橡胶和塑料制品无腐蚀作用,常用0.1%溶液用于器械用具的浸泡消毒,0.5%~ 1%溶液用于手术的局部消毒。

3 消毒工作的实施和消毒效果的误区(1)认为消毒剂越新越好、越贵越好、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消毒时间越长越好,未能根据消毒目的、消毒对象、卫生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只关注是否已经消毒,忽略消毒是否合格;(3)未能根据消毒剂的特点、性状、作用机理等选用消毒方式;(4)忽略消毒药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

4 消毒剂选择及适用注意事项消毒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使用,合理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4.1 消毒剂选配要得当 养殖者应根据消毒目的、消毒对象、病原体的种类、消毒剂的特性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购置时应注意其外包装上的标签及说明书,以确定是合格的、有效期内的消毒剂。

所选的消毒剂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消毒剂是否具有价格低廉、易溶于水、安全无毒性无残留性,在空气中较稳定,使用方便,对预防和扑灭的疫病有广谱、快速、高效消毒等特点。

使用时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要求采用科学的配制方法配制所需浓度的消毒剂。

消毒剂要现用现配,不宜长期储存。

此外,消毒剂一般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以防造成消毒药吸潮、分解、失效。

4.2 消毒方法要适当 根据不同的消毒环境、消毒对象和被消毒物的种类等具体情况选择高效可行的消毒方法。

一般以喷雾、浸润、饮水、熏蒸等方式进行。

另外还有火焰、高温、蒸煮、生物发酵等消毒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尽量不要把不同种类的消毒剂混合使用,以防发生拮抗或中和反应,削弱甚至失去消毒能力。

长期使用消毒剂要交叉用药,避免大剂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否则,易产生耐药性,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动物产品药残超标等不良影响。

4.3 先清除污物后消毒 当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时如粪便、污血等,便会阻碍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从而影响消毒剂的效果。

此外,某些有机物成分能中和或吸附消毒剂有效成分,使消毒作用减弱。

因此,在消毒前应先将畜(禽)舍内及周围环境的粪便、污物、垫料、污染的物品等进行清除,能燃烧的污物最好焚烧掉。

粪便可堆积发酵或使其进入沼气池发酵。

消毒时,不仅要对圈舍消毒,而且对圈舍周围环境也要消毒。

4.4 预防性消毒要重视 预防性消毒对疫病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应根据养殖场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养殖场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消毒最好坚持每周进行2~3次,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彻底消毒,尤其畜禽出栏后,更要认真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彻底清扫消毒后间隔5~7d 方可转入下一批新畜禽。

此外,在畜禽免疫前后1d 及免疫当天不进行喷洒消毒药物,前后2~3d 及当天不得饮用含有消毒药的水,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同时,消毒中还会存在盲区以及病原微生物也可通过空气、野禽、老鼠、植物等媒体传播,同样存在威胁。

因此,应对进出车辆、人员及物品、圈舍场所、用具等,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通过有效的消毒工作,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预防作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消毒工作不是万能的,还必须结合做好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保健等其他综合防制措施,不能过分依赖消毒的作用,这样才能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收稿日期:2018–1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