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建筑设计探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

2024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

2024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2024年创建的外科大楼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该大楼的总结汇报:一、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外科手术在医疗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决定在2024年创建一个专门的外科大楼。

二、设施与设备建设1. 现代化设施:我们在外科大楼中引入了最新的医疗设施和技术,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就诊体验。

2. 全方位服务:外科大楼内设有手术室、术前术后病房、研究室、教学区等多个区域,实现了外科手术的全方位服务。

三、团队建设1. 专业的医疗团队:外科大楼配备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和护理团队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2. 学术交流与培训:外科大楼也提供了学术交流和培训平台,为医生和护士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四、患者体验1. 便利的就医环境:外科大楼提供了便利的就医环境,包括停车场、导诊服务、登记办理等,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2. 人性化的设计:我们在外科大楼的设计中注重了患者的舒适感,提供了宽敞明亮的病房、舒适的床铺和贴心的病患陪护区等,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五、效益和影响1. 提高医院的外科手术能力:外科大楼引入了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提升了医院的外科手术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外科大楼的创建将医院作为外科疾病的专科中心,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声誉。

3. 提升社会对医院的认可:外科大楼的建设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增加了社会对医院的认可,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患者的到来。

总之,2024年创建的外科大楼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发展空间。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打造专业的医疗团队,提升患者体验,外科大楼为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外科手术品牌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维普资讯
总 平 面 图 Ge e a L y u ln n rl a o tPa
地面积 :
3 35 0 3 O m 35 2 m 27
St ra 3 3 0 i eae : 3 5 0m Co sr c ina e : 5 2 2 n t t r a 3 2 7m u o Con tu t nd n i :1 .6 sr ci e st 5 % o y 0 T tl o rae : 5 0 m 2 oa o a 8 6 0 l f r Raeo a a i : 2 t f p ct 0.3 c y Bul igh ih : 2 m i n eg t < 4 d Co sr ci n st : ha y n o n Jns a , a g a . n tu to i S n a g T w , i h n Sh n h i e
1 生 态 的环境 人 性 的空 间 采 取 国 际上现 代 化 医 院先 进 的设 计 理念 , 以人 为 染病 院 兵 营式 .单 调 .冷 漠 的 建筑 模 式 。道 路 系统 以
自 由 的 路 网 结 构 , 兼 顾 功 能 和 景 观 的 需 要 . 与 建 筑 布
3 先进 的设 备 ,高效 的管 理 针对 不 同 的传 染 病种 及 烈 性传 染病 及 上 海地 区 夏
: 占地面 积 筑 筑 密度 :
建筑 面积 :
1 5 % 6 0.
85 0 m 60 0. 3 2 < 2 m 4
积率 :

建筑 高 度 :
: 地点 : 设
上 海金 山 山阳镇 20 0 3年 5 至 2 0 月 0 4年 9月 20 0 4年 1 0月 1日
局 相 映成 趣 。 花 园式 的 医 院 ,绿 色 的生 态 环境 ,可 充 效 过 滤 器 的高 余 压 风机 盘 管机 组 的干湿 分 离 的 空调 形 分 享 受 空气 、阳光 和 大 自然 。流 线组 织 尽 量缩 短 医 护 式 ,并 进 行合 理 的 气流 组 织 .且 从 清 洁 区 到污 染 区 人 员和 病人 的路 线 .减 轻 医护 人 员 的劳 动 强度 ,方 便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外科楼结构设计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外科楼结构设计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外科楼结构设计摘要: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外科楼属于特别不规则多层建筑,结构长度达到120m,属于超长建筑。

通过多程序小震对比计算、中震楼板应力分析、罕遇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温度应力分析等,对建筑薄弱部位进行了加强。

本楼紧邻已有建筑,通过桩基优化并采用有效的施工措施减少对周边建筑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超长结构;特别不规则Structure Design of New Surgical building in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Bian Feng(Architectural Design(Shanghai)Co.,Ltd. Shanghai 200085,China)Abstract:The new surgical building in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is a Multi-strory building beyond normal irregular,it is also a super long building with the length of 120m. According to comparative calculation under frequently earthquake,stress analysis of floor slab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Pushover Analysis underrare earthquake and temperature stress analysis,the weak parts of the building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he building is adjacent to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optimum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and effective engineering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reduce the impact to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Keywords:concrete structure;super long building;beyond normal irregular structures1.项目概况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公卫中心”)是复旦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建设水平也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能够起到预防疾病,保障人们健康的作用。

本文对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设计原则展开,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门诊;医技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需要承接一系列医疗卫生活动,对于建筑的功能及形式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现代化建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提升了建筑的美观性,但其建筑形式和功能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体现。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进行讨论。

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三明市宁化县,为道路交叉口,交通较为便利。

项目建设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地形以北部高、南部低为总体的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服务中心的建设。

项目周边以景区和农田为主,西部为休闲广场,南部和东部为道路,北部则是农业用地。

此外,项目规划的用地红线与南侧之间有15m的城市绿化用地。

2设计原则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考虑保健院本身的性质,又要与患者的体验相结合,打造出安全、舒适的环境,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此外,医院还需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提升设计的合理性。

2.2坚持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区域设计时,要将设计范围与原有景观环境相结合,保障环境局域的联通性,形成区域生态系统的建设。

规划区域原有生态系统时,设计人员需要转变思想,保障原有景观环境的同时进行资源的规划整合,提升设计项目中景观环境建设的合理性,增加场地的宜居功能。

此外,还需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选取植物,保障区域景观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升生态建设的科学性。

2.3坚持交通合理性原则区域交通流线的设计要结合区域原有的道路,并与城市道路规划相联通,提升运行的合理性及有序性。

项目建设范围中要与周边环境及区域交通建设连接,由此将区域总体流线进行规划,实现设计场地内外部的有效连接。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建筑设计探析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建筑设计探析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建筑设计探析摘要:上海市公共公卫临床中心十年来应对了H1N1、H5N1、H7N9、埃博拉等新发突发传染病,成为上海市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坚强堡垒。

但是,随着对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认识的加深,以及同一时段应对两种以上传染病疫情的现实需要,对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的防控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国家已经出台了新的规范。

10年前竣工的公卫中心无法达到新的国标,不能同时应对两种以上新发烈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与诊治需求。

并且医院目前仅有4个门诊手术室,根据医院资料,2015年医院手术量达到6881人次,较2014年增长30%,手术病种以肝炎、结核病、艾滋病为主,同时也有癌症手术、骨科手术、肝脏、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手术。

医院现有的手术室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院方希望对部分功能区域进行改造,以及新建和扩建部分功能区,以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大楼;功能;区域;改造;设计1 项目概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有各单体总建筑面积为101548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为1015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外科大楼总建筑面积13756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面积,新建外科大楼后院区各单体总建筑面积为115304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为1153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

公卫中心原有床位500床,新建外科大楼内设160张床位。

新建外科大楼:位于公卫中心院区内门急诊及医技楼南侧,为一栋4层外科病房楼,内设4个护理单元共160床,其门诊部分主入口设置于该楼栋底层东侧,与原有门急诊楼主出入口同侧,门前设小广场;新建外科大楼住院部出入口设置于该楼栋底层南侧,门前设小广场。

2 设计目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始建于1914年,医院医疗特色明显,内设肝病临床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结核病中心等。

上海长宁公共卫生中心设计中的气质创造

上海长宁公共卫生中心设计中的气质创造

上海 长宁公共卫生中心设 计中的气质 创造



要: 针对现代 医疗建筑的气质进行 了综述 , 以上海长 宁公共 卫生 中心设 计 为例 , 场所 精神 、 从 建筑 形式 、 间布局 及 空
建造特 点等 方面作 了简要 分析和论述 , 从而使建筑 的气质创造得 以实现。
关键词 : 医疗建筑 , 气质 , 人本特质 中图分类号 :U 4 .8 T 2611 文献标识码 : A
4 人本 内涵 的布 局体 现
现代 医学 观 、 疾病观 和病人 观认 为 , 病人首先 是 “ , 人” 其次才 路 也不甚宽 , 东南 两面 均受 限制 , 西北 角亦 有一 隅不 能作 为设 计 是 “ ; 哲学角度 看 , 病” 从 病人是 医患主客体关系 中的客体 ; 从社会
用地 。
更完美地符合 现代 主义运 动 的思想 和意 象 了。现 代医 院代 表人
发 展 的需 要 。
类科学战胜 了 自然界 中的侵略性和混 乱 , 为病患 的庇护所 和重 成 生之地 。作为现代城 市最 伟大的产物之一 , 医院不仅 在字 面上体
简单 的分段 设 计并 不 满足 病 院繁 忙 而复 杂 的 功 能需 求 , 在 “ 字形 的西端 , 之” 四层 扩大 的端部 创造 了更多 功能 性空 间 , 也使
公 共卫生 中心 的建 设用 地 十分紧 张 , 围大部 分是 住宅 , 周 道
学角度看 , 病人是社会弱势群体 , 病人是 一种社 会角色 , 当人 被确 设 计条件的紧张 与医 院建筑 的复 杂性 给创作 带来 了新 的灵 诊患有疾病 时 , 就有 了病人 的身份 , 于疾 病在 身 , 疾 病 的折 由 受 感 。整个用 地分 为两 个 部分 : 长宁 公共 卫 生 中心 与新 天 山中 医 磨 , 生理 、 其 心理 、 行为和情感方 面就会发生 变化 。就 医作 为 日常 院 。南部多层建 筑作为新天山 中医 院门诊和病 房 , “ ” 呈 之 字形延 生活 中难 以避 免的 活动始 终应 以平 常心 去对待 。按 照 亨利 ・ 列 伸, 尽可能的降低 高度拓 展南 向面 宽 ; 北侧高 层作 为公 共卫 生 中 斐伏尔 ( er Lfbr) H n e ve 定义 , i e “日常生 活” 为一种 “ 动 的态度和 生 心 , 门诊楼北面跃 出 , 从 一层作为停车将 整个建 筑抬 高一层 , 争取 诗意的气氛” 。长宁公共卫生 中心正是以此作为设计的最终 目的。 到更多宝贵 的南 向采 光 。狭 窄用 地 中的建筑 遮挡 问题 通过 立体 1 单侧候诊 。将候 诊室 传统 的 内廊 式候 诊模 式改 为单侧 候 ) 的诠释巧妙 的解决 , 为医疗建筑 提供 了最 宝贵 的 自然资 源。北 侧 诊。候诊室位 于建 筑南 侧 , 候诊 空 间 中有 着优 异 的采 光 与 通 在 主入 口分为人行 和车 行两部 分 ; 广场 上一层 架 空给 予车行 , 层 风。患者沐浴在杀菌 的空气 中并 能一瞥窗 外花池 中盎然 的绿意 。 二 作为步行主要入 口。门诊人 口位于规划 用地西侧 , 筑群在恰 当 皮肤科 、 建 外科 、 换药等 诊 室布 置在北侧 , 稳定 的漫射 光线 , 利 有 有 的位置都 留出相应轴线 的视觉通廊 , 自引导 来 自不 同方 向和 目 各 于医生的观察和操 作 ; 涉及 私处 的诊室 都沿建 筑 中心线 布 置 , 完

2024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

2024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

____年创建外科大楼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我所参与的外科大楼总结。

在____年,我们成功创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外科大楼,为医院提供了先进的外科手术设备和舒适的手术环境。

以下是我对此次项目的总结与汇报。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外科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原来的外科手术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手术任务。

1.2 目标:创建一座现代化的外科大楼,提供高效、舒适的手术环境,满足不断增长的外科手术需求。

二、项目过程2.1 规划与设计阶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医院管理层、外科医生和建筑设计师组成的团队,确定了外科大楼的功能划分、布局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的细节。

2.2 建设与施工阶段在建设与施工阶段,我们与建筑公司合作,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期间,我们严格把控工期和质量,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符合要求。

2.3 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在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我们与多家供应商合作,采购了先进的外科手术设备,并进行了安装和调试。

三、项目成果3.1 外科大楼面积扩大通过本次项目,我们扩大了外科大楼的面积,增加了手术室数量,提高了手术的并行度,有效缓解了手术排队的压力。

3.2 设备设施升级我们采购了一批先进的外科手术设备,包括高清摄像系统、微创手术设备、智能手术台等。

这些设备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操作体验。

3.3 手术环境改善外科大楼的设计考虑了手术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舒适感,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手术室、舒适的休息区和先进的洁净系统,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3.4 患者就诊体验提升外科大楼的升级改造,使得患者就诊体验得到了提升。

新的大楼提供了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更高的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手术服务。

四、项目效益4.1 提高了医院外科手术的效率新的外科大楼提供了更多的手术室和更先进的设备,使得医院外科手术的并行度提高,手术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幅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

如何做上海医院建筑方案设计

如何做上海医院建筑方案设计

上海医院建筑方案设计一、前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医疗事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提升医院形象,上海市政府决定对部分医院进行改造和扩建。

本文将以设计上海医院的建筑方案为主题,探讨新建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和创意。

二、总体规划1. 文化融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医院建筑应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体现上海的现代与传统特点。

2. 居住舒适:医院不只是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场所。

因此,建筑布局应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

3. 医疗专业:医院建筑应符合医疗卫生标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4. 环境保护:建筑应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5. 交通便利:医院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患者和家属前来就诊。

三、建筑设计1. 整体风格:医院外观应简洁大方,体现现代感和专业性。

建筑风格可以选择简约现代或者新中式风格,体现医疗机构的权威和专业性。

2. 布局设计:医院建筑的布局应当便于患者就医和医护人员工作。

前台接待处和候诊区应当安排在一楼,方便患者和家属的候诊和办理手续。

3. 绿化环境:医院应当布置绿化植物和景观设计,提升就医环境的舒适度。

在院内布置一些休闲休息区,方便患者和家属放松身心。

4. 光照通风:医院内部应当保证良好的光照和通风。

医院建筑应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提升室内环境质量。

5. 实用性设计:医院内部装修应当简洁实用,符合医疗卫生要求。

图文并茂的引导标识和指示牌应当设置在医院内各个区域,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指引。

6. 智能化设备:医院应当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例如,引入电子病历系统、自助挂号机等设备,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设方案1. 建筑外观:医院建筑外观应简洁大方,体现专业性。

可以选择白色、灰色等中性色调作为主色调,再搭配少量绿色植物或者自然元素,提升整体美感。

2. 建筑结构:医院建筑结构应牢固稳定,符合抗震标准。

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医疗设备、输液管道等设施的布局,确保医院内部布局清晰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建筑设计探析发表时间:2019-07-10T11:19:34.4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魏晨郁[导读] 医院现有的手术室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院方希望对部分功能区域进行改造,以及新建和扩建部分功能区,以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

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085摘要:上海市公共公卫临床中心十年来应对了H1N1、H5N1、H7N9、埃博拉等新发突发传染病,成为上海市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坚强堡垒。

但是,随着对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认识的加深,以及同一时段应对两种以上传染病疫情的现实需要,对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的防控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国家已经出台了新的规范。

10年前竣工的公卫中心无法达到新的国标,不能同时应对两种以上新发烈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与诊治需求。

并且医院目前仅有4个门诊手术室,根据医院资料,2015年医院手术量达到6881人次,较2014年增长30%,手术病种以肝炎、结核病、艾滋病为主,同时也有癌症手术、骨科手术、肝脏、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手术。

医院现有的手术室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院方希望对部分功能区域进行改造,以及新建和扩建部分功能区,以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大楼;功能;区域;改造;设计1 项目概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有各单体总建筑面积为101548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为1015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外科大楼总建筑面积13756平方米,均为地上建筑面积,新建外科大楼后院区各单体总建筑面积为115304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为1153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

公卫中心原有床位500床,新建外科大楼内设160张床位。

新建外科大楼:位于公卫中心院区内门急诊及医技楼南侧,为一栋4层外科病房楼,内设4个护理单元共160床,其门诊部分主入口设置于该楼栋底层东侧,与原有门急诊楼主出入口同侧,门前设小广场;新建外科大楼住院部出入口设置于该楼栋底层南侧,门前设小广场。

2 设计目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始建于1914年,医院医疗特色明显,内设肝病临床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结核病中心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的应对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公卫中心需要有与之相称的设施先进、设备一流、特色鲜明的医疗大楼来满足其不断发展更新的需要需求。

根据现代医院的设计理念,设计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外科大楼这个项目中,提出功能合理,灵活发展,资源共享,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具有绿色生态花园景观和与园区内建筑风格相符合的建筑造型,并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关怀元素的医疗综合体。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使建筑满足技术与使用的要求,如何使医院各种功能安全、有效、顺利的运行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使用合理的医院应当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建筑系统上,这个系统应在满足医疗技术与工艺对空间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包括病患与医护人员在内的使用者对舒适度的要求,并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空间上的可行性。

设计结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提出以下几个目标: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开展合理的医疗流程,尽可能的缩短病人的往返流线。

■ 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 合理组织公共空间,提供轻松舒适的就诊环境。

■ 设计完善的垂直交通系统,电子叫号系统,挂号收费系统等,尽可能减少公共空间的拥堵状况,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

■ 悉心布置职能科室,通过电子叫号系统,单人诊室等,保护病人隐私。

■ 标识设计与室内环境统一安排,缓解病人的急躁情绪,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 通过庭院空间,尽可能多的引入自然光线及空气,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功能布局合理、流线组织顺畅根据医院的特殊性,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块,依照传染病医院的要求合理组织医生、病人、家属以及洁、污的物流之间的流线组织,使得各个区域之间互不干扰,各个流线之间互不交叉,尽可能避免各种传染病在院区内的交叉、二次传染。

3 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学特征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其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传染性,其主要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带有传染性病毒的,对于不同的传染病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传染方式,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首先是控制其传染范围,避免病原传染的扩大化。

因此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学特征可归纳为:?局限污染区,就地消毒?控制中间区,少受污染?保护清洁区,不受污染建筑功能区的划分,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再次细分,明确分区后结合不同流线的设置,形成完整的传染病医院的三区/三线,来满足医院的具体使用需求。

以接触/血行类传染病房为例,病房需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医护人员从清洁区至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从事医疗活动,需要通过严格的更衣消毒,二次防护的消毒防护步骤后,与病人接触;医护人员原路退回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更衣消毒,才能回到清洁区域。

病人通过污染区的污染通道进入病房,接受治疗,病人医生从建筑开始就完全分隔,不同的入口,不同的电梯以及不同的走道,严格隔离,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控制病原的传染区域和范围。

而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房,除了按照三区的严格划分之外,各个分区之间还需设置缓冲区域,医护人员在进入不同区域前同样需经过严格更衣消毒,但不同的是医护人员不再原路退回,而是需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消毒更衣,脱防护服之后才能退至清洁区域。

同时呼吸道病房的三区之间均设有空气压差,污染区保持负压最大,以进一步避免呼吸道病原的外泄和传染。

4 设计难点及重点根据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学特征,本次设计的难点以及重点就在于其各个功能区域的医疗流线设计上。

以于接触/血行类传染病房为例,平面分区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清洁区包含医生用电梯,医护人员办公、值班用房、设备用房、清洁物品储藏用房等;半污染区包含医护人员的消毒更衣、护士台、治疗、抢救以及医办等功能用房;污染区包含病人用电梯、病房及病房内卫生间、污物收集打包间、污物电梯等。

在三个分区之间分别设置清洁通道、半污染通道以及污染通道以满足各功能用房之间的使用要求。

并且在清洁区域非清洁区之间设置缓冲隔离,以进一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在三区三通道的合理布置分区之上,设计的重点是合理协调组织各个流线,包含病人流线、医护人员流线、清洁物品流线以及污物流线。

病人通过其专用的病人电梯到达病房区域,通过病房南侧的污染走道进入到病房接受治疗,医生通过医生专用的清洁电梯进入清洁区域,再通过医护人员消毒、更衣后进入半污染区域开始医疗活动,通过半污染通道可以进入病房。

设计严格把控医护流线与病人流线不交叉。

清洁物品通过清洁电梯以及传递窗的方式可进入到非清洁区;污物则必须通过污染通道集中汇总到污物收集打包间进行消毒处理后经污物电梯向外运送,设计严格把控清洁供应与污物运输流线不交叉通过对建筑区域以及建筑流线的严格区分,通过空间走道的进一步限定,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传染病医院对于病原的基本控制,缩小了病原的传染空间和范围,满足了医院的医疗需求,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控制传染病原,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5 平面设计外科大楼其余区域均严格按照三区/三线的设计理念进行整体空间布局的设计。

一层,层高5.50米,设置中心供应、病理科、部分门诊用房以及变电所等设备用房。

二层,层高4.00米,设置普外科病房,一个护理单元,35床;胸外科病房,一个护理单元,35床,其中设有3间负压病房。

三层,层高4.00米,设置妇产科病房,两个护理单元分别为40床,共80床。

其中设有3间负压病房。

四层,层高4.00米,设置6间洁净手术室(4间为一级、2间三级,其中一间以及手术室为负压手术室)、外科重症监护中心、产房、新生儿室,监护中心设1个监护单元,共10床。

门诊病人大楼东侧门诊出入口进入大厅后,通过导医、挂号后至门诊科室就诊,此处设置单病种门诊。

住院病人可通过南侧住院部出入口到达住院大厅,办理出入院手续后乘坐病人专用电梯至各病区护理单元,住院病人可通过底层病人通道及连廊至医院原有医技楼。

医护人员从北侧医护人员专用出入口进入大楼,通过医护专用电梯医技卫生通过更衣后进入门诊单元以及各病区护理单元,严格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污物通过专用污梯运输至中心供应处或大楼底层污物暂存处分类打包、外送。

清洁供应物品经西侧清洁物品供应口进入通过清洁电梯到达各部门。

中心供应设专用洁梯连接中心手术室。

6 立面设计新建外科大楼建筑立面风格延续公卫中心原有立面造型风格,以石材铺贴形成建筑较为厚重的基座,并采用浅黄色外墙涂料通过竖向条窗辅以点窗构成建筑的中间部分,屋顶呼应院区原有建筑采用较深挑檐的四坡顶,通过色彩以及建筑体型的变化在增加建筑稳重感的同时又使得建筑不失活泼,给病患以温暖舒适的心理感受。

建筑外墙主要采用自洁型高级外墙涂料,底层采用干挂石材饰面。

屋面采用彩色平瓦,外门窗拟采用断热铝合金型材及5+15A+5(low-e)玻璃,外墙装饰主要技术要求:风压变形性能为2级、雨水渗透性能4级、空气渗透性能3级、保温性能严格执行节能计算书(报告)、隔声性能Ⅲ级、耐撞击性能Ⅲ级。

细部处理上,部分立面窗台加深,可在阳光下加强立面的阴影效果,又达到节能的效果。

门诊、住院部的主出入入口区域,设计了较大面积落地玻璃门窗,阳光、空气,透过这一玻璃面送至建筑的公共空间,增加了建筑室内的通透性,强化公共空间的空间感。

7 结语保障生命健康是医院神圣的职责,医疗建筑是保障医院进行保护生命安全活动的载体;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当建筑被赋予保障生命的主题时,总是令建筑师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

不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建筑设计,我都希望公卫中心新建外科大楼能够成为应对各种疾病的坚强堡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