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起动器控制电动机的几个重要概念
大功率电动机软启动器的原理与应用梁盼

大功率电动机软启动器的原理与应用梁盼发布时间:2023-06-30T03:11:07.865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3年8期作者:梁盼[导读] 大功率设备应用广泛。
在生产过程中,电机要经常启动、停止,其启动性能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功率电机,其强大的启动电流会造成较大的线路压降,造成电网电压降低,不仅影响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对电力变压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合理的启动方式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软启动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控制装置。
广泛应用于工控行业。
本文主要论述了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南阳金冠智能开关有限公司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大功率设备应用广泛。
在生产过程中,电机要经常启动、停止,其启动性能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功率电机,其强大的启动电流会造成较大的线路压降,造成电网电压降低,不仅影响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对电力变压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合理的启动方式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软启动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控制装置。
广泛应用于工控行业。
本文主要论述了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软启动器;工作原理;电气应用;维护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软起动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行业,这种控制器是一种软起动装置,它是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来运行的。
其工作原理在电气应用领域的实际操作与变频器所起的作用类似,即其应用设计是基于可控硅和电子器件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控制电机的电压,从而使电机的启动和使用安全性得以保证。
一、启动器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工控机械系统应用中,软启动器中的软启动装置的工作应用原理与电气设备中的频率转换器的相关应用原理十分相似,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软启动装置内部的晶闸管导通角装置部分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动机中的输入电压的升降情况进行控制,以使电动机中的电压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处于安全电压范围,或者将软启动装置机械设备中的电应力控制在最小,保证机械设备中的电机进行安全平稳的启动。
电机软启动器原理

电机软启动器原理
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启动的设备,旨在降低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和机械应力,以延长电机和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电机软启动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起动电阻:软启动器中通常包含一个起动电阻,通过控制阻值来限制电流的上升速度。
起动电阻的存在可以减小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避免对电网产生过大的影响。
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起动电阻会逐渐被旁路,直至完全去除。
2. 电压控制:软启动器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电机的启动。
在启动阶段,电压可以逐渐增加,从而使得电机启动时的电流得到控制。
通过电压控制可以实现启动过程的平稳进行,减小电流峰值。
3. 启动时间延迟:软启动器通常具有启动时间延迟功能,可以设定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逐渐增加电压和电流。
这样可以使得电机和传动装置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启动。
启动时间延迟还可以避免电网因电机启动而产生的短暂电压波动。
4. 过载保护:软启动器还可以配备过载保护功能,通过监测电流和温度来及时检测和保护电机。
当电机负载过大或运行异常时,软启动器会及时切断电流,以防止电机和传动装置的损坏。
总之,电机软启动器通过起动电阻、电压控制、启动时间延迟
和过载保护等方式来实现对电机启动过程的控制和保护,以减小起动过程中的冲击电流和机械应力,保护电机和传动装置。
《电动机的软启动》课件

空调与制冷系统
在空调与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减小机械冲击和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空调压缩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制冷剂泵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 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二:智能家居中的电动机软启动
总结词
智能家居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详细描述
探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何利用软启动技术对小型 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软启动电路设 计及实现效果。
案例三: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
总结词
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电动机的软启动》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动机软启动的基本概念 • 电动机软启动的分类 •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景 • 电动机软启动的案例分析 • 电动机软启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 景
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电动机软启动技术应用 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生产线、包装 机械、物料输送等自动化系统中,电 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电 流,减小机械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
VS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及应用详解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及应用详解软启动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启动控制领域的设备,它在电机启动过程中起到缓慢加速、限制起动电流和减少机械冲击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软启动器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各相电压的变化,实现电机的缓慢加速。
具体来说,软启动器通过对电压进行调节,使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转速逐渐增加,从而实现了减小启动冲击、限制起动电流以及减少机械冲击的目的。
软启动器通常由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保护模块和输出模块等组成。
其中,控制模块主要用于设置软启动器的启动时间、加速度和减速时间等参数,以及接收外部的启动、停止信号。
电源模块则用于为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提供电源,保护模块则用于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保护。
输出模块是软启动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调节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参数,以实现电机的缓慢加速。
软启动器的应用:1.电动机启动控制:软启动器主要应用于电动机启动控制领域。
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在启动过程中会引发较大的起动电流冲击和机械冲击,而软启动器能够通过缓慢加速和限制起动电流的方式,减少电机启动时的冲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泵类设备控制:软启动器还广泛应用于泵类设备的控制中。
由于泵在启动时的冲击较大,容易产生水锤效应,导致管道破裂等问题。
而软启动器能够通过减小启动冲击,降低水锤效应,从而保护管道和设备。
3.压缩机和风机控制:软启动器在压缩机和风机等设备的启动过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设备在启动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机械冲击和电流冲击,而软启动器能够通过缓慢加速和限制电流的方式,保护设备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4.电梯和升降机控制:软启动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电梯和升降机的启动控制中。
电梯和升降机的启动过程需要平稳且可控,而软启动器能够提供逐渐加速的启动模式,从而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
总结: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机的电压变化实现电机的缓慢加速,其工作原理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保护模块和输出模块等组成。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作用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作用软启动器是一种常用于电动机启动的装置,它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器主要由控制器、电源模块、电流传感器、继电器和触摸屏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1. 工作原理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机电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步骤1:软启动器接通电源后,控制器开始工作,读取电动机的参数和设置的启动参数。
步骤2:控制器根据启动参数,通过调节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
在电动机启动的初期,电源模块输出较低的电压和频率,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步骤3: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源模块逐渐增加输出电压和频率,使电动机逐渐加速,直至达到额定转速。
步骤4:一旦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控制器将住手调节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源模块将输出额定电压和频率,电动机继续正常运行。
2. 作用软启动器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平稳启动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实现了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相比于直接启动,软启动器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动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减少对电网和设备的影响,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2.2 保护电动机软启动器能够监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过流、过压或者过热,软启动器会自动住手电动机的运行,以保护电动机不受损坏。
2.3 节能减排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减少了启动时的冲击电流,从而降低了电网的负荷。
这不仅能够减少电网的能耗,还能够降低电网的电压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2.4 提高工作效率软启动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动机的启动参数,使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这不仅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
2.5 减少设备维护成本软启动器能够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方便维护人员进行维修。
同时,软启动器还具有自动重启功能,一旦电动机住手运行,软启动器能够自动重新启动电动机,减少了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软启动器原理电机软起动器工作原理

软启动器原理电机软起动器工作原理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动机启动的装置,可以通过减小起动电流和减少启动过程中的冲击,保护电动机和电网设备。
软启动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压、频率和电流来实现电动机的缓慢启动。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软启动器主要由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和电动机电路三部分组成。
1.电源电路:电网输入交流电源经过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源,在输入电源的电路里设置限流电路和电容器,以充分预充电容器的功效。
并通过脉冲控制器来触发触发极检测功能产生触发脉冲信号。
2.控制电路:软启动器的主要控制电路包括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延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速度反馈电路等。
当电启动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触发脉冲发生电路会生成相应的脉冲信号,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延时电路进行延时处理,确保在前期的启动过程中,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都能达到预定值。
电流检测电路可对电动机的电流进行监测,一旦电流过大,会通过逻辑控制实现停机保护。
速度反馈电路主要用于检测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速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3.电动机电路:软启动器通过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动机的缓慢启动。
在起动阶段,软启动器会通过功率放大器来控制输出电压的上升速度,从而减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在启动结束后,软启动器会逐渐恢复到额定电压和频率,使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行。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小启动电流和启动过程中的冲击,保护电动机和电网设备,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能够实现对电动机的缓慢启动,减少启动过程中的机械冲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软启动器在工业和民用电气系统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需要控制大功率电动机启动的场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为电气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更为可靠和安全的保障。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作用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作用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启动电动机的电气设备,它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特别是在大功率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电网冲击和电动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控制电路:软启动器内部集成了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对电动机的启动进行精确控制。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它能够根据预设的启动曲线和参数,对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和监控。
2. 功率电子器件:软启动器内部包含了功率电子器件,主要包括可控硅(SCR)和继电器等。
可控硅用于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继电器则用于控制软启动器的开关机和保护功能。
3. 过电流保护:软启动器内部设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当电动机启动时,如果出现过电流现象,软启动器能够及时检测到,并通过控制电路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保护电动机和设备不受损坏。
4. 软启动曲线:软启动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启动曲线,通过调整启动时间和电流变化率,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曲线通常包括加速、减速和停止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软启动器的作用如下:1. 降低电网冲击:电动机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这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导致电网电压波动。
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使电动机平稳启动,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保护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2. 减少机械冲击:电动机启动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产生机械冲击,对设备和传动系统造成损坏。
软启动器能够控制电动机的加速和减速过程,使启动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机械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节能减排: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会产生较大的起动电流,这不仅浪费能源,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软启动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减少了起动电流,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电动机软启动的原理

电动机软启动的原理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启动电动机时,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可能会对电网和电动机本身造成冲击和损坏。
因此,为了减少启动时的冲击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人们引入了软启动技术。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软启动的原理以及它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软启动?软启动是一种控制电动机启动过程的技术,通过逐步增加电动机的电压和频率,使电动机在启动时实现平稳加速。
相比传统的直接启动方式,软启动可以减少电动机启动时的冲击,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并且对电网的影响也较小。
因此,软启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控制启动过程的电动机系统中。
电动机软启动的原理电动机软启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启动器软启动器是实现电动机软启动的关键设备,它通常由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软启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软启动器通常具有过流保护、过载保护、过压保护等功能,可以保护电动机和设备免受启动时的损坏。
在软启动过程中,软启动器根据设定的启动参数,逐步提高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的调控,软启动器可以确保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得到逐渐增加的电能输入,使得电动机能够平稳加速,避免了启动时的冲击。
2. 电压和频率控制在软启动过程中,电压和频率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逐步增加电压和频率,电动机可以逐渐达到额定运行状态,避免了突然的电流冲击。
电压和频率的控制可以由软启动器内部的控制电路完成,也可以通过外部控制系统实现。
软启动器内部的控制电路会根据设定的启动参数,逐步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
通过精确的控制,软启动器可以使电动机的启动过程更加平滑,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保护电动机和相关设备。
3. 启动时间控制软启动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动机启动时间的控制。
通过设置合适的启动时间,可以确保电动机在启动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并且避免了长时间的启动过程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启动时间的控制可以通过软启动器内部的定时器或外部控制系统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起动器控制电动机的几个重要概念1、脉冲突跳起动方式对于静阻力矩较大的负载,必须施加一个短时的大起动力矩,以克服静摩擦力,这就要求起动器可以短时输出90%的额定电压。
2、接触器旁路工作模式当电动机全速运行后,用旁路接触器来取代已完成任务的软起动器,以降低晶闸管的热耗,提高系统效率。
在这种模式下用一台软起动器起动多台电动机。
3、节能运行模式电动机负荷较轻时,软起动器可自动降压,以此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
4、软停车在不希望电动机突然停车的场合,可以通过软停车方式来逐步降低电动机端电压。
5、泵停车对惯性力矩较小的泵,软起动器在起动和停机过程中,实时检测电动机的负载电流,根据泵的负载和速度特性调节输出电压,消除“水锤效应”。
6、动力制动在惯性力矩大的负载或需要快速停机的场合,可以向电动机输入直流电,以实现快速制动。
软启动器和变频器的区别软起动器和变频器是两种完全不同用途的产品。
变频器是用于电机需要调速的地方,变频器的输出不但改变电压而且可以同时改变频率。
软起动器实际上是个调压器,用于电机降压起动时,软启动器输出只改变电压不能改变频率。
变频器具备所有软起动器功能,但它的结构复杂,价格也比软起动器贵得多。
热变电阻软起动一、前言最近,某公司通过媒体以新闻和广告的形式,对热变电阻软起动作了大量的宣传。
宣称:“此类软起动可以完全替代进口变频软起动,并且价格优势特别大”。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软起动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我认为有必要比较客观地从技术角度上给热变电阻软起动一个准确的定位,因而撰写本文。
二、热变电阻软起动原理热变电阻软起动中的电阻是液态电阻,是由水和电解质配制的,导电机理是离子导电。
离子导电的电导率随温度增加而上升,其温度灵敏度因电解质元素和浓度而异。
电动机软起动时,需要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平滑减小串在电动机定子回路的阻抗。
可以实现这种平滑减小的方法很多,例如,通过电极移动、通过晶闸管的导通角变化,通过改变饱和电抗器的饱和度等。
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利用了液阻阻值的温度热变性:既然液阻的发热(温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利用它,“以毒攻毒”,使液阻电阻值随温升而平滑减小,达到软起动的目的。
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的限流电力器件是装有固定电极的液阻箱(每相一个,共三个)。
每箱的一对电极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电极之间的空间(以下简称极空间)在整个液箱容积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液箱内的所有离子均参与决定液箱电阻阻值,但是,极空间的离子对于液阻箱阻值起决定作用。
所谓“热变”主要是指极空间内离子导电率的热变。
它是由极空间的温升决定的。
在软起动过程中,极空间液体温度因发热而上升,又因对流等热交换而下降。
加热和对流是决定极空间温度的一对矛盾。
及至软起动结束,电极失电,加热停止。
停止后,在对流作用下,液箱内的温度逐渐趋于平衡。
所谓“液箱电解液一次软起动温升”,是指停止后的新热平衡温度对于软起动前热平衡温度增量。
因此,极空间温升和一次起动温升是二个概念。
前者大于后者。
这个“大于”当然是有利的,它使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一方面可以利用“前者”实现热变软起动;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后者”使装置能够具有一定的“连续起动数次”(例如3次)。
现在,进而就某公司对热变电阻软起动原理的陈述作以下评论。
根据该公司的《技术报告》(2000年),极空间温度“在常温到之间电阻率呈近似反比关系……,这一发现……提供了宝贵的技术依据”。
对于软起动而言,软起动从开始到完成,极空间电解液阻值可以表示为一条时间曲线,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软起动,其时间曲线自然亦不相同。
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允许的环境温度是,人们有理由担心,在和软起动是否均能成功。
退一步说,即便均能成功,在这两种情况下,极空间电解液阻值时间曲线肯定是很不相同的。
因此,软起动所能达到的指标亦是大不相同的。
《技术报告》指出,“液体在时,其表面就有大量的蒸汽散发”。
所以,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应该对蒸汽散发以及大量散发乃至防爆有所防范,例如,采取“缓冲室”,“液面封油”等措施。
三、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的几个内在特点以下的内在特点是由“原理”决定的,“与生俱来”的。
1、电极无需动,因而减免了移动电极的伺服机构,减免了伺服机构可能带来的不安全。
但是,需要采取防范蒸汽散发的措施。
2、无法进行实时控制,更谈不上“闭环控制”。
3、根据一次软起动的质量对装置进行下次再调整的余地不大。
可能的调整仅仅是:极间距离,电解质浓度,液面高度。
但调整裕度相当有限。
4、具有一切液态软起动装置的共性,如发热量大、体积大,不能作到免维护,不产生高次谐波等等。
5、对环境尤其是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
难于保证不同环境温度下软起动性能的一致性。
6、软起动功能单一,使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实现软停止,不能实现带电流突跳的软起动。
四、热变电阻软起动不具有易控性的实例液态软起动装置设计者总是希望在整个过程中液阻是不断下降的。
事实上能否真的做成这样呢?国家配电设备质量检验中心2000.6.6对该公司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作了检验,得到了软起动过程中热变电阻上的电压时间曲线和电流时间曲线(附后)。
由此可见,热变电阻阻值是先降后升的。
由于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实际上并不能保持电动机定子电流恒定,在软起动后期电流下降,由于发热量的减少和对流作用的增强,出现了人们不愿意看见的热变电阻阻值回升。
对于这种回升,装置是束手无策的。
此例表明,热变电阻软起动的易控性是很差的。
差的根源仍然在于“无法进行实时控制”。
五、关于热变电阻软起动的风险问题热变软起动极空间电解液温度是发热和对流这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它虽然“无法进行实时控制”,但是,可以通过液箱容积选择,电极设计等方法,使在软起动过程中的极空间电解液温度时间曲线和与之相应的电流曲线满足软起动的要求。
如果设计者对于软起动系统(电动机,负载,电网)的数学模型和热变液箱内热力学的数学模型把握得比较精准,软起动一次成功是可以指望的。
但是,如果对以上这些数学模型把握得不是那么精准,或者数学模型有了变异,就会遇到风险。
风险之一:极空间温度超过了“沸点”,这时,将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突破液面封油,冲到缓冲室,带来诸多麻烦。
造成超过沸点的原因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可能是对飞轮惯量估计不足,可能是对于负载的阻转矩估计太小等等。
风险之二:软起动超时,肇致软起动失败。
极空间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将是软起动超时的主要原因。
六、几个常识问题1、什么叫“变频软起动”?变频软起动是通过变频装置实现的软起动。
它以频率从零开始逐渐增高的方法完成软起动。
它也降压。
但是,这个降压并没有降低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所以,“变频软起动”的性能是任何形式的工频降压软起动无法与之匹敌的。
2、目前,现代固态软起动主导产品是晶闸管软起动装置。
3、起动电流是一条时间曲线。
所以,如果不提供曲线,则应该用“最大起动电流”或“起动电流变化范围”描述起动电流。
4、电网压降正比于电网短路阻抗。
在不知道电网短路阻抗的条件下测得的电网压降是没有意义的。
七、究竟那种液阻装置(热变或动电极)更适合于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软起动人们看好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软起动市场。
1、热变液阻软起动装置和动电极热变液阻软起动装置的区别(1)热变液阻软起动装置不需要改变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因而使装置得到了简化。
(2)热变液阻软起动装置失去了电极板运动的功能,也就失去了通过改变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改变液阻的手段,失去了易控性,带来了更大的软起动风险。
据悉,动电极液阻软起动装置已经有了软起动6800千瓦交流电动机的工业运行实例。
2、液阻软起动装置向更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前进如果它的电极移动已经成为制约的主要因素了,那么,以上的“得”就是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
反之,如果并非如此,那么,以上的“得”就是得不偿失的了。
3、顺便说一下,我的以移动绝缘隔板为主要特征的专利(专利名称为:电动机液态软起动液阻箱)如果能做成液阻软起动产品,在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软起动领域将比以上两类液阻软起动装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八、究竟那种降压软起动更适合于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这里,要比较的是液阻软起动、晶闸管软起动和磁控软起动。
关于磁控软起动技术的特点,请参看本人发表在chinakong网上的文章,题目是“作为降压软起动形式之一的磁控软起动”。
在这篇文章里,我预言:磁控软起动装置将成为这一领域内的主导产品。
九、结论1、热变电阻软起动装置是以热变电阻为限流电力器件的液态降压软起动装置。
它的“一次起动成功”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软起动任务的可能性。
但是,它的可用性、可推广性还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2、电动机软起动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学科。
有关的专家、学者应该在电动机软起动学科知识的普及上多下一点功夫,使人们多一点科学常识,少一点盲目性。
电动机的启动方案交流感应电机通常采用三种启动方式:直接启动、(恒频)降压启动及变频变压启动。
一般是小功率电机采用(5.5KW以下)。
直接启动是直接给电机加额定电压,启动速度快,但危害大,主要表现在:(1)对电网的冲击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4~7倍,造成电网电压跌落,欠压保护可能动作,导致设备跳闸,使电机启动失败并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电机的冲击过大的启动电流会使电机的绕组迅速发热,加速其绝缘老化,从而影响电机的电气命;直接启动产生的过大冲击转距往往使电动机转子笼条、端环断裂,定子端部绕组绝缘磨损、击穿或转轴扭曲等。
(3)对生产机械的冲击突然的冲击转距往往易损伤与电动机相连的联轴节或传动齿轮,撕裂传动皮带;过大的冲击力会造成传动的其他设备非正常的磨耗和老化,影响设备精度,缩短其寿命;而直接启动过程中压力的突变可能对泵系统的管道、阀门造成损伤。
所有这些都会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频繁启停更是如此,因而就研究产生了各种减小电动机启动冲击的方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基于降低电动机的初始端电压的软启动。
近年来,大型交流感应电机的大量应用,大大促进了软启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多种技术应用于软启动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软启动产品,甚至有学者提出了“软启动学科”的概念。
笔者试图通过介绍先后出现的应用不同技术的软启动产品,对其性能、技术特点进行比较,预测软启动技术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降压启动法1 定子串联电抗器降压启动法在电机的定子回路中串联电抗器可限制定子的启动电流,相当于降低了加在电机定子上的电压。
在电机启动结束后,再将电抗器切除。
由于电机启动时的电磁转矩与电机定子上所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抗器的电感值不能选得太大,必须使电机的启动转矩大于负载转矩,同时还需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免电网电压跌落以及其他扰动使电机启动失败。
电机定子串联固定电抗器启动的方法适应性差,且电抗器被切除时还存在二次的电流冲击和转矩冲击的危险,目前已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