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对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思考

表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 ,每个人随时都会
有对与错、好与坏、真善美 假丑恶的价值糯 ,
以随时检验个人的价值判断能力 修芷自 已的价值 、
标准和价值取 向,这一类信息不一定为个人的生活 决策提供依据 ,但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这
一
- 一
电视新 闻节 日的播报主持,应 当体现 出健康 的
电视 新 闻节 目娱 乐 化的 “ ” 度
目前 ,一些地方 电视 台新 闻节 目的娱乐化程度 很重 ,似乎已经成 为了一种潮 流。如南 京电视台的
《 大刚说新闻》 ,刚推出时其制片人就声称要将新
闻节 目向娱乐化迈出一大步。东方卫视的 《 东方夜
周 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 而利 于 自己的生存 和发展 。
部分新 闻信息就可能是软性 的。
中国新 闻节 目的传统是 以强调政治 、经济的硬
新闾为 主,而当前—些新 闻节 目强调社会新 闻、娱
电视新闻节 目的播 报主持 , 当体现健康 的文 应 化品位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 收视率 ,就港腔港调地
“ 说”甚或耍贫嘴式的 “ 侃”,或嬉皮笔脸地 。 戏 乐新闻是对这种传统的一种反拨与补充 有其积极 说 ,就 不仅有 违新 闻的专 业规 则 甚 至可 能歪 意义。但从 报道 对象来说 , 无论是 国际新 闻 国内 曲、损 害新 闻。 新闻还是本地新闻,都可以采用一些软性的0娱乐 化的报道手段 适当强调软新闻对于地方电视台是
人们 的需求除 了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 的信息外 , 还 需要经济 、文化 、科技 、教育等各个领域 的信息 , 更希望在 紧张 的工作之余 ,新闻传媒 能为他们提供
有益于身心健康 的娱乐消遣 。电视新闻的娱 乐化更
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和发展对策

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和发展对策作者:肖大恒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8期摘要: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和经济运作方式。
它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电视文化的平民性、形象性的特点,但也产生了过于追求收视率而造成成媒体告知功能的丧失、新闻报道的公信度和公正性下降、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规范。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弊端;对策新闻娱乐化现象是一股风行世界的思潮,中国媒介也受到影响。
娱乐化是新闻在大众文化和大众娱乐普及的今天的一个表现方式,是新闻的娱乐功能无限放大的后果,是大众传播发展的阶段性的“异化”。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去面对,采用积极的措施去规范。
一、过度娱乐化引发的问题新闻娱乐化不仅为新闻内容和形式带来变化,而且对大众传播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改变了传统的比较呆板和程式化的传播模式,给人以亲切感和人情味,满足了受众的审美要求。
但是新闻娱乐化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一种行为,给大众传播业带来了很多困扰。
1.导致媒体告知功能的丧失娱乐化的新闻在选材方面倾向于那些“卖座的”重大事件和通俗煽情的社会新闻。
大众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娱乐化的新闻就会使受众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关注那些必须知道的新闻,从而无形中剥夺了大众对“必知”新闻关注的权利。
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让人消遣);大部分畅销杂志除了登广告的那几页;大部分广播,除了新闻、谈话节目和广告;大部分商业电影,还有报纸内容中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的。
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游戏或愉快的功能”。
2.导致新闻报道的公信度下降从表面上看,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娱乐化的报道方式给予受众更多的现场感和知情权,但实际上,其中所蕴含的危险趋势破坏了新闻客观和公正的原则。
它们呈现给受众的并非对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的真实再现,而是受到商业利益驱动的一道道信息娱乐“快餐”。
电视新闻栏目娱乐化现象探析

而复旦大学李 良荣教授指出 ,的 传媒
娱乐化 “ 指报纸电 台电视 台娱 乐性 内容 所 占的 比重越来越大 , 闻节 目( 新 版面) 受 到挤压 , 而且新 闻节 目本身 的娱乐性新 闻 越来越多 , 连严肃新 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
包装。 ”
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 , 强化事件 的戏剧悬
念或煽情 、 刺激 的方 面, 走新闻故事化 、 新
闻文学化道路 。
此迎合大众 的猎奇心理 。把名人轶事 、 凡 人趣事 、 犯罪行为 、 体育新 闻、 花边新 闻等
《 一时间 》 第 ,该节 目用 1 / 2的时 间播 报
各种娱乐新闻和趣闻 , 两位主持人在早晨 时段边聊天边 播报新 闻, 该形式让观众轻 松愉 悦地接收到大量 的新鲜 资讯 。 此外一
化进行 了介 绍, 并以安徽 卫视 ( ( 第一时间》 电视栏 目为例 , 电视新 闻栏 目娱 乐化进行 了探析 。 等 对
【 关键词 】电视 新闻栏 目 娱 乐化 安徽卫视 ( 《 第一时间》
一
、
什 么是 电视 新 闻 娱 乐 化 ?
势; 另一方 面作 为受众 , 们有追逐娱 乐 他 的本性 , 观看 电视节 目是他们放松身心 的 方式之一。 闻娱乐化是媒体在进行节 目 新 “ 闻娱乐化就是媒体按照快乐原则和多 新 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 ”
首先 , 内容上 , 在 电视新 闻力图将 硬
了传受 双方 的距 离 ,当时陈鲁豫 主持 的
《 凤凰早班车 》, 该节 目以 “ 咖啡 +晨报” 闻资讯 。 随后又 出现 了《 文涛拍案 》 《 、 铿 锵三人行 》、 李 敖有 话说 》 《 《 、 有报 天天 内大小媒 体纷纷效 仿 , 并在此基础上诞 生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对策建议
针对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行业自律:电视媒体应当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高节目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避免过度追求收视率而忽视社会效益。
2、政府监管:政府应当加强对电视媒体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 限制不良节目的传播,引导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3、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等途径,提高公众对“泛娱乐化”现 象的认知和批判能力,培养健康的媒体消费习惯。
总结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泛化和淡化现象是当前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虽 然这一现象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加强创新、提高文化素养、注重沟 通技巧等建议。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电视娱乐节目的可持续发 展,为主持人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 资料收集,梳理出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成因;其次,设计 问卷,针对电视观众和节目制作人员展开调查,了解他们对“泛娱乐化”现象 的看法和态度;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客观地描述和解释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参考内容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电视节目的信息娱乐化。本次演 示将探讨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的概念
电视节目信息娱乐化,指的是在电视节目中融入更多娱乐元素,使观众在获取 信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娱乐的快感。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节 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轻松、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媒体 技术的进步,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节目 制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分析随着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
娱乐化是一种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将传统新闻叙事方式中严谨的信息传递与生动的娱乐元素相结合。
娱乐化新闻节目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提高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削弱新闻传媒的职能和社会责任,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分析。
首先,娱乐化新闻节目的崛起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传统新闻叙事方式的单调和枯燥感逐渐增强。
娱乐化新闻节目添加了娱乐元素,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富有科技感和娱乐性,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此外,娱乐化新闻节目还能够满足观众的消遣需求,提高观众的收视率,提升电视台的经济效益。
然而,娱乐化新闻节目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过度娱乐化会导致新闻价值的丧失,只关注猎奇、八卦等娱乐元素,忽视了新闻传媒的宗旨和义务,有可能误导观众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
其次,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娱乐化新闻节目也使得新闻报道的时间紧迫和表达简洁化,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度。
此外,娱乐化新闻节目的“炒作”和“造神”现象也让新闻传媒失去了合理的公正和客观性,这对于新闻传媒的信誉和形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针对娱乐化新闻节目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新闻报道应当以新闻价值为主导,尽量避免把娱乐元素过分强调。
其次,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定位和价值导向,确保新闻报道的内容严谨客观、全面准确,以满足观众对新闻的真实需求。
最后,需要加强新闻自律制度建设,完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和新闻监管机制,维护新闻传媒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娱乐化正在改变我们的新闻生态环境和传媒体系,我们必须逐步探索和引导其发展方向,让娱乐化新闻节目真正成为满足观众需求、传递正能量的有益力量。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阿拉善盟传媒中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0)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前言当前,在媒体的新闻报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娱乐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一切新闻报道都以娱乐化的角度来诠释新闻事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但是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优劣上,新闻学界还是褒贬不一的,特别是在一些媒体上,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方式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
针对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探索,学者的研究围绕娱乐化的表现、娱乐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的未来发展改进意见等都提出了一些专家的研究论点,这对形成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良好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一、关于娱乐化现象的理论研究目前的新闻学界中关于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中,专家学者关于新闻报道娱乐化的现象给予了一定的界定,通过对现象上的界定让新闻工作者以及读者认识到都市报的娱乐化发展方向。
例如在罗映纯的《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一文中,作者从理论上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文章中,作者针对对娱乐化的现象进行了定义,并且讲娱乐化现象和新闻报道的通俗化、平民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媒介中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根源,特别指出经济利益是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动力;对于该现象的评价,作者认为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三点对策和建议:一是媒介从业人员应该从认识上廓清两个问题:新闻娱乐化不等于新闻的平民化,新闻价值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强化新闻专业主义,三是实行媒体的分流发展。
二、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优劣势分析1、对电视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的优势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形成了改进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学者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传播优势上的分析是在受众理论以及媒介市场化环境下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等理论下进行比较式分析的,针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传播现状进行论述,例如陈岑的《浅析新闻娱乐化现象》一文中,作者对新闻娱乐化现状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新闻娱乐化轻松、自然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节目传播形式开启了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新探索,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电视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和问题解析

是造 成新 闻娱 乐化 的 另一原 因。如 一
新 闻 包装 娱 乐化 。有 的新 闻节 目 些不 合理 的 奖惩 制度 ,让新 闻工作 者
标题 娱 乐化。很 多 电视 新 闻为吸 会 请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 有一 定知 名度和 影 响 力的 产 生 了不 正确 的价值 观 、 人生 观 , 直 接
世 界上 还有 比获得 新 闻更 高价 值 的 东 说被 淡化 了。
西 。一 些颇具 严肃 性 的政 治 、 法制、 经
述 。新闻节 目要确 立 自己的 中心 思想 。
5 .新 闻 过 度 娱 乐 化 违 背 了 新 闻 规 想 要 传达 什 么样 的内容 ,并 且希 望得
济和社 会 新 闻 。 被“ 搞 笑” 被“ 炒作” . 会 律 。 任 何事 物 的发 展都有 自己的规律 。 到受众 怎 么样 的 回馈 .都要 以新 闻节 使 这些新 闻娱 乐化 、 低俗 化 。 影 响社会 新 闻的要 素是 真 实性 、准 确性 、权 威 目的 中心 思想 为依 据 。新 闻人 的 中心
的词语 来制造 噱头 。例如 , 有 些 电视 台 娱乐化 , 或 者将 新 闻演播室 内的背景 、 摇滚音 乐 、 街舞、 卡通 、 无 厘头 ) 电视 剧 白、节 目后 期合成 时 的片 头片尾 词 曲
镜头等 表现 手法 。
电视 新 闻 的娱 乐化倾 向给社 会 带
1 . 新 闻过 度 娱 乐 化 减 少 了信 息 量 。
引 受众 .往 往会 在标题 中注入娱 乐 元 戏 曲、 曲艺 、 小 品、 滑 稽 演 员做 新 闻节 影 响 了他 们 制作 严肃新 闻的热 情和 态 素 。在 新 闻标题 中多用 当下热 门的 网 目主持 人 ,使这 些 名人成 为节 目的核 度 .助 长 了 电视 新 闻泛娱 乐化 倾 向 之 络 词语 .用一些 与 内容偏 离甚 至 无关 心 人 物 、 象征 性 人 物 。 让 节 目人 格化 、 风。
浅谈新闻的娱乐化

浅谈新闻的娱乐化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新闻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伴随着市场化的步伐,新闻娱乐化的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新闻娱乐化在电视传媒中已经形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一、新闻娱乐化的界定“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一个是内容上,其特征在于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日常事件、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中的重点;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新闻工作者竭力从硬新闻中“提炼”娱乐价值。
在硬新闻方面尽量使其内容和形式被软化,从为了加强视觉冲击力在报纸和新闻期刊上进行加强标题、图片和版面;到“说新闻”、“聊新闻”和“侃新闻”的形式,各种形式可谓是层出不穷。
另一个是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从1998年改版后栏目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
这“五性”最后又都要通过一个“可看性”得以释放。
把播新闻改为说新闻,让观众了解到“新闻也可以这样报道”。
凤凰卫视是一个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境外媒体,新闻节目也做成轻松的、愉快的形式,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也引起了内地电视人的思索。
凤凰卫视突出体现了新闻娱乐化和文化娱乐化。
二、新闻娱乐化的形成原因新闻娱乐化对受众有极强的适应性。
媒体在进行报道时,首先必然对受众有一个理念上的定位。
任何的报道都是以受众为基础的,无疑会对传媒造成很大影响的就是受众的观念。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最终完成者,是新闻文化的主体,受众的心理需求客观上左右着新闻的走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媒体要生存,就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得到效益。
新闻娱乐化正是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因此实现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摘要现如今,中国的电视媒体行业己经进入一个收视率为目的的竞争时代。
电视新闻类节目作为给观众传达严肃新闻的,也开始逐步为此改变。
电视新闻类节目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而果断的创新尝试。
在这种形势下,娱乐化手法的运用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并已经逐步演变成为一股潮流。
如何正确把握电视新闻娱乐化方向,防止其娱乐化导致的庸俗化与低俗化慢慢腐蚀电视新闻原本真实、公开、公正的本质,这是当前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拟从电视新闻娱乐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中找出电视娱乐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规避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方向ABSTRACTNow, the television media industry in China has entered a rating was the purpose of the competition era.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as to convey the serious news to the audience, also began to gradually change to this end.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both in form and content are bold and decisive innovative attempt.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e use of entertainment-oriented approach is a bright spot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trend.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news correctly direction to prevent the entertainment leads vulgar and vulgarization slowly corrode the TV news was originally true, open, and fair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urrent television news in a very noteworthy phenomenon.This paper intends to identif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an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TV news and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voidance strategy,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TV news; entertain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绪论 (4)(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4)(二)论文内容的结构及安排 (4)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及问题 (6)(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6)(二)、电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问题 (7)三、电视新闻娱乐化趋势的动力分析 (8)(一)社会背景 (8)(二)传受双方的需求 (8)四、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10)(一)新闻和娱乐不能本末倒置 (10)(二)保持电视新闻文化品位不降低 (10)(三)推广新闻的分众传播 (11)(四)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传媒的市场化的改革之路也开始逐步进行着。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国家花大力气分批分期对各地的传媒企业实行了“断乳”即“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财政不给补贴”的新政策的体制。
这样,体制上的巨大变动给媒体业界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应对没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锅饭”生活,各地的传媒企业纷纷开始自谋生路、自力更生。
从此,电视媒介在我国作为一个在经济经营上独立自主的单位,只有能赢利,才能生存下去,只有利润的扩大化才能实行再次生产,才能发展。
现如今,中国的电视媒体行业己经进入一个争收视率的竞争时代。
作为给观众传达严肃新闻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也开始逐步为此改变。
电视新闻类节目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而果断的创新尝试。
其中,娱乐化手法的运用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并已经逐步演变成为一股潮流[1]。
为了满足观众普遍对娱乐消费的需求,电视媒介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电视新闻也用娱乐化的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电视媒介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性选择。
不可否认,电视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不单是步世界传媒发展之后尘,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如何正确把握电视新闻娱乐化方向,防止其娱乐化导致的庸俗化与低俗化慢慢腐蚀电视新闻原本真实、公开、公正的本质,这是当前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拟从电视新闻娱乐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中找出电视娱乐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规避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论文内容的结构及安排当前,很多学者对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基本上采用了两种消极的态度:一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二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针对学界的质疑,电视新闻向娱乐化迈进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摩擦中,笔者产生了要对电视新闻娱乐化问题进行探讨的想法。
本文将分为下面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见解:1、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2、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动因。
3、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在第一部分运用内容分析、叙事学等研究方法分析电视新闻报道娱乐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本文将从媒介特点、社会背景以及供求关系等角度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
第三部分将对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进行尝试性探讨。
本文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本文将对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进行资料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他们的规律性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法本文将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深入了解国内外学者专家对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的研究。
(3)网络搜索法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也将从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资料,了解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及问题(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状20世纪的后叶,经济全球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如病毒般在世界各个国家中蔓延、发展。
尤其是加入WTO 之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的加快,更加紧密地联系了世界,再加上媒体随着环境的变化,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发展[2],新闻娱乐化作为世界性趋势也开始在我国媒体界传播发展。
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在我国大陆前就存在了,如今则有加剧的趋势。
中国大陆的新闻的娱乐化是从报刊起步,首先是各地的报纸行业如雨后竹笋版的推出周末版、娱乐版,然后则是晚报、都市报的纷纷兴起,电视媒体则紧跟之后,这些都一步步地将中国媒体的新闻娱乐化进程推向了高潮。
2004年开始,电视新闻节目开始掀起了娱乐化的浪潮,个性化的新闻栏目不断出现。
首先是湖南卫视推出了《晚间新闻》栏目,这就是在全国有名的并创下火爆收视率的新闻娱乐化的典范。
该栏目的宗旨是突出新闻的可看性。
它摒弃了时政和要闻,主打软新闻,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关注老百姓感兴趣的一切事情,有奇闻逸事也有实用信息,语言风趣幽默又通俗实在,深得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
随后,新闻访谈类节目在内地电视台开始大行其道,以央视为例,先后推出了《新闻会客厅》、《小崔说事》、《面对面》、《高端访问》、《焦点访谈》、《人物秀》等等。
访谈节目的主要的内容: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人们比较关心的、比较感兴趣的事件,而访谈中的嘉宾则主要是这些新闻事件中的热点人物,如领导、普通人,名人、明星,只要是热点人物,都会被邀请来访谈。
还有采用“说新闻”方式的娱乐化新闻类节目势头不断高涨。
如中央二套推出的《今晚》、《第一时间》等,这些娱乐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已从初期的“说教式”过渡到带有娱乐意味的电视新闻,特别是方言的运用使新闻的本地特色得到肆意张扬。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新闻娱乐化是电视媒体必然会想到的一种竞争方式。
但是,过度的娱乐化会使媒体趋于一味地迎合观众低俗化的道路,远离疏导观众的社会责任。
如果媒体在把全部精力用在为观众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却完全忽视新闻的认知、教育等功能、忽视其应该提供参考的意义,这就一定会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究会把大众都推向单调与平庸[3]。
从媒体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电视新闻媒体为了求生存,只关注挖掘新闻的娱乐方向,放弃了新闻工作者应格守的真实、公正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当作文化快餐和私家园地,以个人体验、个人视角、个人观点报道新闻甚至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消解新闻报道的严肃性,有的甚至为了吸引观众们的眼球,新闻记者编的假新闻也会发生,比较典型且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的是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链明度》栏目炮制了“纸箱馅包子”的虚假新闻,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作深刻道歉。
在电视媒介商业化的过程中,要面对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他们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煽情主义、低俗化,庸俗化,甚至还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来博得眼球,取得收视率的提高。
这样的行为越来越扭曲电视媒介行业的发展,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电视新闻娱乐化趋势的动力分析(一)社会背景市场化经济的今天,电视传媒都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这这种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各个地方的电视媒体行业在经历了广告大战、电视剧大战等之后,电视新闻也被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残酷的战争里,而且也很快地融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开始用最时髦、最商业的武器武装自己。
迎合观众,满足观众们的心理需求,夺得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些导致了新闻娱乐化道路的市场的形成。
为了得到利润的最大化,电视媒体还需从媒介成本的上考虑。
电视媒体是一个经济体的综合,节目的采编都是有成本代价的,只是新闻类节目相比娱乐类的节目所花费的成本更大点。
新闻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但是报道这些新闻时所花的成本也是巨大的,而软新闻由于对时间性、重要性的要求远不及硬新闻的高,更由于本身就有“娱乐价值”,决定了它成为新闻娱乐化的主要手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