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包虫)病疫苗研究进展
包虫病的致病机制与免疫反应研究

包虫病的致病机制与免疫反应研究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包虫(Echinococcus)寄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是寄生虫的幼虫在人体内引发的疾病。
本文将主要探讨包虫病的致病机制以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对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意义。
一、致病机制包虫病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包虫寄生虫的异位寄生、寄生囊的发育和生长等方面。
1.1 包虫寄生虫的异位寄生包虫寄生虫的人体寄生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成虫通过吸附在肠壁上吸取寄主体内的养分生活,同时产生大量的虫卵。
人体感染病原虫主要是由于摄入被带虫卵污染的水、食物,或吸入带虫卵的尘埃等。
虫卵进入人体后,会破裂释放出幼虫,幼虫经血液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肝、肺等脏器组织并发育壮大。
1.2 寄生囊的发育和生长包虫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形成的囊泡结构称为寄生囊(Hydatid cyst)。
寄生囊主要由两层组织构成,外囊和内囊。
外囊通常较厚,由宿主的胚胎组织形成,其主要特点是能抵抗宿主免疫攻击。
内囊则是寄生虫的生长环境,由虫体分泌物形成,内含大量的寄生虫原节(Protoscoleces)。
寄生囊在宿主体内的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包虫寄生虫会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以保证自身的存活。
二、免疫反应包虫病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其中慢性免疫反应主要与囊内的原节密切相关,而急性免疫反应主要与虫卵的过敏性反应有关。
2.1 慢性免疫反应慢性免疫反应主要是由于寄生囊的存在,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细胞性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并与幼虫的排出和抑制形成平衡。
细胞性免疫反应:细胞性免疫反应主要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有关。
它们能够产生细胞因子,抑制和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在包虫病的免疫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能够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以抑制幼虫的发育和生长。
羊棘球蚴(包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小反刍兽疫活疫苗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分析

健康养殖·诊疗2020.13 畜牧业环境89摘 要:为分析羊棘球蚴(包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GESV)与羊口蹄疫灭活疫苗(IFMDV)及小反刍兽疫活疫苗(LPPRV)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
本试验采用羊棘球蚴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及小反刍兽疫活疫苗联合免疫绵羊,观察绵羊不良反应。
采用间接ELISA法和液相阻断ELISA 法分别测定绵羊血清中抗羊棘球蚴主要保护性抗原Eg95蛋白的抗体和口蹄疫抗体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
结果显示 GESV(皮下)和 IFMDV(肌肉)及LPPRV(皮下)联合免疫绵羊后,仅个别羊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的免疫反应现象,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绵羊血清中抗羊棘球蚴主要保护性抗原Eg95蛋白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免疫GESV组(P<0.05),且不影响口蹄疫抗体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P>0.05)。
表示GESV与IFMDV及LPPRV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提高GESV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绵羊;棘球蚴(包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口蹄疫灭活疫苗;小反刍兽疫活疫苗;联合免疫1 前言《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将棘球蚴病列入人畜共患病防控名录。
目前主要多发于新疆、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包虫病的流行可以通过切断绦虫的生活发育环节来进行,如预防中间宿主感染棘球蚴,加大终末宿主的驱虫力度,阻断虫卵发生扩散,根据棘球蚴病流行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棘球蚴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及定期进行抗体监测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方法。
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是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这3种疫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是我国动物重点防控疾病,疫苗免疫是目前防控棘球蚴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较为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IFMDV 与 LPPRV 联合使用安全性良好,且可提高 LPPRV 的免疫效果。
在西北广大农牧地区基层防疫工作中,如何在保证防疫效果的同时减少免疫次数,且兼顾重要疫病的预防,成为当务之急。
包虫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研究进展 预防与控制 结论
引言
引言
包虫病的定义: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 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侵犯人体内的 肝脏和肺部。 包虫病的传播途径:通过摄入感染了包 虫卵的食物或水源,或直接接触包虫卵 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引言
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囊肿、肺囊 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
虫病原体的特定生物学过程,研发能够 干扰其生命周期的药物。
- 药物联合治疗:将不同机制的抗寄 生虫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 药物研发的挑战:包虫病的治疗药 物研发仍面临着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等 问题。
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
卫生教育宣传:加强对包虫病的预防知 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饮食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防 止包虫卵污染食品,提高食品烹饪加热发进展: - 传统疫苗:包含包虫病原体抗原,
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预防感染 。
- DNA疫苗:利用包虫病原体的基因 片段,通过转染人体细胞来产生特异性 免疫反应。
- 疫苗研究的挑战:包虫病疫苗的研 发仍面临着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新进展: - 靶向药物研究:通过发现并利用包
预防与控制
动物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和 防治,减少包虫病的传播源。
结论
结论
包虫病的研究进展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继续加大包虫病研究的力度,促进疫苗 和药物的研发,加强预防控制措施,有 望减少包虫病的发病率和危害。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棘球蚴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Ab ta tEc io o c sdsa ei rd d ho i o n tep r st ies s whc sh r u o sr c : hn cc u ie s Sawolwiec rncz o oi aa ic dsae , ih i amflt i
关 键 词 : 球 蚴 ; 疫 逃 避 ; 制 棘 免 机
R sac rgesi h ca im fI eerhP o rs nteMeh ns o mmu eE aino c ioo csi ma MI n -ag, n v s f hn ccu Hu n o E n gj n Xi i Z A GS ii ( eatetD eea u e , eFr A l t H N h-e Dp r n 厂Gnrl r r t itf i e j. m Sg y h s i a dHo i lMei l o ̄ eo hhz U i s t , dc lg pa aC fS iei n—
提要 : 棘球蚴病是 二种危害人类健康和 畜牧业发展 的人兽 共患 寄生虫病, 世界 性分布 , 呈 由细粒 棘球蚴或 泡状棘球蚴在宿主体 内寄 生造成 , 两种棘 球蚴在 宿主体 内能够 生长发 育 , 这 与其 复杂 有效 的免疫逃避机制 密不可分。根据近年来的研 究文献 , 本文综述 了棘球蚴逃避 宿主 防御 免疫攻击 的机 制 , 出了研 究棘球蚴免疫逃避机制 的意义和今后努力 的方 向。 指
原 头蚴 一 般 在 2~4周
发育成囊并 伴角质层形成 , 称 为 包 囊 期 J 。角 质 层 囊
壁 为无的多 糖 由
成 分 构 成 , 内层 的 生 发 层 使
棘球蚴病疫苗研究进展

棘球 蚴病 又称 包虫病 , 主要 是 由细粒 棘球 绦虫 ( ci ccu rnl u) Ehn ocs auo s 引起 的一 种危 害严重 的人 o g s 畜共 患 寄生虫病 , 全球 性分 布 。我 国是 棘球 蚴病 呈 发病 最 高 的 国家 之 一 … , 今 已 在 2 至 5个 省 、 、 市 自
w i h ae ma e b rt s oe ,c s l u d,c s me r n wo m g ,o c s h r ,a u tw r a d a u t o m h c r d y p oo c lx y t i i q y t mb a e, r e g n o p e e d l o m n d l w r
[ 摘
要 ] 本 文综述 了棘球 蚴病 疫苗 的研 究进展 。棘球 蚴病 基 因工 程重 组抗 原 疫苗研 究 已取 得
突破性进展, 实验室研 究试验羊减囊率达到9 % 以上 , 0 田间试验减囊率在 8 % 以上, 0 在我 国即将 商 品化应用 。核 酸疫 苗 由于安全 有 效 、 作 简 单、 廉 易得 、 于 贮 存 与运 输 、 时省力 , 有 极 操 价 便 省 具
s c e in h v e n t mmunt oe to e r t a e d f ie i o i i pr tcin,b ti i if u tt s n lr e s a e d e t t o l ae n ie y u t sd f c l o u e i ag c l u o isc mpi td a t n, i c g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效果监测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效果监测赵扬扬;李春燕;郭建华;曹政【摘要】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包虫病防控的效果,我们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011年该地区羊棘球蚴患病率高达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别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粪中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从14.1%下降至7.4%.说明该疫苗对羊包虫病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10【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患病率【作者】赵扬扬;李春燕;郭建华;曹政【作者单位】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庆荣昌 402460;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庆荣昌 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庆荣昌 4024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72.734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人和动物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所致的寄生虫病。
多种家畜对包虫病易感,绵羊和山羊是细粒棘球蚴最常见的中间宿主,严重影响我国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健康[1-2]。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使羊获得抵抗细粒棘球绦虫虫卵侵袭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控包虫病的目的[3]。
为了解该疫苗对防控包虫病的效果,我们于2011~2014年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
1.1 试剂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由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性状为乳白色冻干粉,用疫苗配套稀释液稀释,每头份颈部皮下注射1mL。
免疫后用羊棘球蚴(包虫)病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
1.2 试验动物试验羊只:来自新疆某地区15个肉羊繁育基地,分别编号基地1~基地15。
包虫病的疫苗研究进展

主要 原 因 ,必须 清 除传 染 源 才能 巩 固 防治成 果 。 随 着 现 代生 物技 术 的 日新月 异 ,研 制各 种疫 苗 的 条件
已经 成熟 。 与现 行 的 控制 模式 相 比 ,采 用疫 苗 预 防
不仅 可 以节 约大 量 人力 和 财力 ,也能 彻 底控 制包 虫
病 在 我 国牧 区 的流行 。 3 疫 苗的 研 究 制备 疫 苗 的抗 原 主要有 原 头 蚴或 六 钩蚴人 工 培
收 稿 日期 :20 0 02— 3一O l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资 助 项 目 (0 770 3 10 1)
已证实 u2 5个 省 、市和 自治 区 有感 染 病 例 。 甘 肃 、 新疆 、宁 夏 、内蒙古 、青 海 、四川 、陕西 和 西 藏 流
行 严重 ,其 中新疆 、青 海 、甘肃 、宁 夏等 地 的细
养 时 的代谢 产物 和 射线 照 射致 弱 的活 虫 。 3 1 中 间宿 主 ( ) 保 护 性 疫 苗 国 外 在 控 制 包 . 羊 的
粒棘 球 蚴属 于 同 一 虫 株 。黑 龙 江 、河 北 、天 津 、 安 徽 、 山东 、湖 南 、贵 州 、上海 等 地 已发 现 有 原发 包 虫病 人 ,说 明随着 现代 社 会 的发 展 ,人 口流 动 的 增 加 ,宠 物 ( ) 犬 和经 济 动物 ( 狸 ) 殖 数 量 增 加 , 狐 养 包 虫病 已从 我 国 的西 北部 向东南 部 、由畜 牧 地 区 向 农业 地 区 逐 渐 蔓 延 。 目 前 我 国 包 虫 病 患 者 约 10 0 万 ,受 威胁 人 口几千 万 。
章 家新 傅 玉才
汕头 553 ) 10 1 ( 头 大 学 医学 院 寄 生 虫学 教 研 室 广东 汕
包虫病的研究进展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0包虫病的研究进展金 珍(兰州市城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包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会感染的疾病,属于社会卫生安全防护问题,严重地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以至于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目前在我国境内,大约有44%的国土面积上都遭受着包虫病带来的危害,其分布主要在全国的12个省份,受害的人超过7000万人次,遭受危害的牲畜大约6000万。
就以目前的甘肃省为例,在地区的疾病控制中心的包虫病备案人数就达到了7300人,疾病控制中心估计遭受包虫病危害的人数多达4万人[1]。
由于包虫病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和对患者造成的经济危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对目前包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广大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包虫病;研究进展;预防措施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4.092 包虫病的概述1.1 包虫病的概念与种类包虫病或又称为棘球蚴病(echinococciosis),是人和动物都极易感染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表明,其病因主要是由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地方性的感染病,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地方性寄生虫病。
目前我们人类已经知道的有5种种属同类的绦虫可以导致人和动物患病:细粒棘球绦虫、泡状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伏氏棘球绦虫和少节棘球绦虫[2],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的石渠棘球绦虫属于新种,仅存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1.2 包虫病的危害近年来,随着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影响面积不断扩广,已经给广大的流行感染地区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表明,在目前的全世界范围内遭受包虫病危害的国家可达100多个,我国也在其中且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也是世界上遭受包虫病感染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约350个县市区受到严重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Program (973Program)ofChina(No.2015CB150300),andtheGansuProvincialKeyProjectofScientificandTechG
nicalSupportingProjects (No.1203NKDA039)
Correspondingauthor:Jia WanGzhong,Email:jiawanzhong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D0501301)、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划(973 计 划 )(No.2015CB150300)和 甘 肃 省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No. @caas.cn
2019,35 (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hineseJournalofZoonoses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18.00.223
棘球蚴(包虫)病疫苗研究进展
59
������ 综 述 ������
朱 国 强1,闫 鸿 斌1 ,李 立1,贾 万 忠1,2
Abstract:EchinococcosisisakindofageGolddiseaseinhumansandanimalscausedbythelarvalstageofthegenusEchinoG coccus,ofwhichcysticechinococcosisandalverolarechinococcosisareseriouslyhinderingthedevelopmentofanimalhusbandry andhumanhealth,andhavecausedhugeeconomiclosses.TheeffectivepreventionofechinococcosisdependsonantiGechinococG cosisdrugs,vaccinesandimplementationofothercomprehensivemeasures.AlthoughsomeantiGechinococcosisdrugshavebeen appliedasanimportantmeansof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hemicaldrugsmaycausedrugresistance,drugresidue,enviG ronmentalpollutionandotherproblems.However,vaccineshavetheadvantagesofsafety,noresidueorwithdrawalperiod, andadherencetothepolicyofpreventionfirstbeingworthapoundofcure.Therefore,theyarebeingstudiedandused more and morewidelynowadays,andgreatdevelopmentandbreakthroughhasbeenmade.Inthispaper,advancesinresearchondifG ferenttypesofvaccinesagainstechinococcosiswerereviewedwiththeaimofmoredeepinsightsandvisionsinthedevelopment ofvaccinesagainstechinococcosis.
Keywords:echinococcosis;vaccine;Eg95pr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in;geneengineering;researchadvance
SupportedbytheNationalKey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 ofChina (No.2017YFD0501301),theNationalKeyBasic
ZHU GuoGqiang1,YAN HongGbin1,LILi1,JIA WanGzhong1,2
(1.StateKeyLaboratoryof VeterinaryEtiologicalBiology /KeyLaboratoryof VeterinaryParasitologyofGansuProvince/LanzhouVeterinaryResearchInstitute,CAAS,Lanzhou730046,China; 2.JiangsuCoGinnovationCenter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ImportantAnimalInfectiousDisease,Yangzhou225009,China)
关 键 词 :棘 球 蚴 病 ;疫 苗 ;Eg95 蛋 白 ;基 因 工 程 ;研 究 进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R38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2694(2019)01-0059-07
Advancesinresearchonvaccinesagainstechinococcosis
摘 要: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包括人)体内而引起的一类古老疾病,其中细粒棘球 蚴 病 和 多 房 棘 球蚴病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造 成 了 巨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棘 球 蚴 病 的 有 效 防 治 需 要 抗 棘 球 蚴 药 物 和 疫 苗 以及其他措施的综合实施.虽然一些抗棘球蚴药物 作 为 疫 病 防 控 的 重 要 手 段 已 被 应 用,但 化 学 药 物 存 在 耐 药 性、药 物 残 留、 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疫苗因具有安全、无残留、动物无休药期、符合“预防为主,治 疗 为 辅”的 方 针 等 优 点,如 今 得 到 愈 来 愈 广 泛 地研究和应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本文对棘球蚴病不同类型疫苗 的 研 究 进 展 做 一 综 述,旨 在 对 棘 球 蚴 病 疫 苗 的 研 制和开发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