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课件

合集下载

概率与统计课件(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与统计课件(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2
0
A B
表示事件A与事件B中至少有一个事件发生,称此事
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和(并)事件,或记为A+B. 事件A1,A2,…An 的和记为 ,或A1 ∪ A2 ∪ … ∪ An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 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 积(交)事件,记为AB。积事件AB是由A与B的公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27 一张英语试卷,有10道选择填空题,每题有4 个选择答案,且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某同学投机 取巧,随意填空,试问他至少填对6道的概率是多大?
解 设B=“他至少填对6道”.每答一道题有两个可能的 结果:A=“答对”及 =“答错”,P(A)=1/4,故 作10道题就是10重贝努里试验,n=10,所求概率为
定义1.2: 设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k次, n很大时, 频率 稳定在某一数值p的附近波动,而随着试验次数 n的增加,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则称p为事件A发生的 概率,记为 P ( A) p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定义1.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概率的性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解 设A1,A2,A3表示产品来自甲、乙、丙三个车间, B表示产品为“次品”的事件,易知A1,A2,A3是样本 空间Ω的一个划分,且有 P(A1)=0.45,P(A2)=0.35,P(A3)=0.2, P(B|A1)=0.04,P(B|A2)=0.02,P(B|A3)=0.0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
1、条件概率的定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考察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其样本空间为{bb,bg,gb,gg} • (1)事件A=“家中至少有一个女孩“发生的概率? • (2)若已知事件B=“家中至少有一个男孩”,再求事 件A发生的概率?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套课件PPT(完整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套课件PPT(完整版)
m?????若对于一随机试验每个样本点出现是等可能的样本空间所含的样本点个数为无穷多个且具有非零的有限的几何度量即则称这一随机试验是一几何概型的20义定义当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是某个区域并且任量意一点落在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相同的子区域是等可能的则事件a的概率可定义为?mamap??说明当古典概型的试验结果为连续无穷多个时就归结为几何概率
P(B| A) P(AB) P(A)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2.9
2. 性质: 条件概率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 即
10 对于每一个事件B, 有 1 P(B | A) 0.
20 P(S | A) 1.
30 设B1 , B2 ,两两互不相容, 则
P( Bi | A) P(B i | A).
i1
i1
此外, 条件概率具有无条件概率类似性质.例如:
(1) P( | A) 0.
(2) 设B1 ,B2 ,, Bn两两互不相容,则
n
n
P( Bi | A) P(B i | A).
30
i1
i1
(3) P(B | A) 1 P(B | A).
(4) P(B C | A) P(B | A) P(C | A) - P(BC | A).
在其中计算B发生的概率, 从而得到P(B|A). 例2. 在1, 2, 3, 4, 5这5个数码中, 每次取一个数码, 取后不放回, 连取两次, 求在第1次取到偶数的条 件下, 第2次取到奇数的概率.
32
(二) 乘法公式: 由条件概率定义, 立即可得P(A) 0, 则有 P(AB) P(A)P(B | A).
注 当A=S时, P(B|S)=P(B), 条件概率化为无 条件概率, 因此无条件概率可看成条件概率.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概率》统计与概率PPT(古典概型)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概率》统计与概率PPT(古典概型)
延伸探究2若本例条件不变,求从袋中依次无放回地摸出两球,第 一次摸出红球,第二次摸出白球的概率.
解:样本空间为{(红,白),(红,黄),(白,红),(白,黄),(黄,红),(黄,白)},第 一次摸出红球,第二次摸出白球,只包含(红,白)一个基本事件,所以 所求概率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例2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观察朝上的面
的点数.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多少种?
(3)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多少?
解:(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抛掷一次,朝上的面的点数
有1,2,3,4,5,6,共6种结果,故先后将这枚骰子抛掷两次,一共有
所选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1,A2),(A1,A3),(A2,A3),共3个. 故所求事件的概率
(2)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一个,所有的基本事件有
(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 共9个,包含A1但不包括B1的基本事件有(A1,B2),(A1,B3),共2个.
3.做一做:下列对古典概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事件出现
的可能性相等;③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④求从含有3件
次品7件正品的10件产品中任取一件为正品的概率为古典概型问题.
A.②④
B.①③④ C.仅①④ D.仅③④
答案:B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概率》统计与概率PPT(频率与概率)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概率》统计与概率PPT(频率与概率)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反思感悟对概率的深入理解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随机事件的本质属 性,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的近似 值. 2.由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与否 是随机的,但随机中含有规律性,而概率就是其规律性在数量上的 反映. 3.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要清楚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对具体 的问题要从全局和整体上去看待,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次试验或某一 个具体的事件.
2.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常常用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来估计某个生 物种群中个别生物种类的数量、某批次的产品中不合格产品的数 量等.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变式训练某中学为了了解初中部学生的某项行为规范的养成情 况,在学校随机抽取初中部的150名学生登记佩戴胸卡的学生名字. 结果,150名学生中有60名佩戴胸卡.第二次调查了初中部的所有学 生,有500名学生佩戴胸卡.据此估计该中学初中部一共有多少名学 生.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析:一对夫妇生两小孩可能是(男,男),(男,女),(女,男),(女,女),所 以A不正确;中奖概率为0.2是说中奖的可能性为0.2,当摸5张票时, 可能都中奖,也可能中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或者都不中奖,所 以B不正确;10张票中有1张奖票,10人去摸,每人摸到的可能性是相 同的,即无论谁先摸,摸到奖票的概率都是0.1,所以C不正确,D正确.
出500尾,查看其中有记号的鱼,有40尾,试根据上述数据,估计水库
中鱼的尾数.
解:设水库中鱼的尾数是n,现在要估计n的值,假定每尾鱼被捕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典课件 概率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典课件 概率论

解: P( Ak )
C C k nk D ND
/ CNn ,
k
0,1,
,n
(注:当L>m或L<0时,记 CmL 0)
2021/8/30
17
❖ 例4:将n个不同的球,投入N个不同的盒中(n≤N),设每一球落入各盒
的概率相同,且各盒可放的球数不限,
记A={ 恰有n个盒子各有一球 },求P(A).
解: ① ②……n
2021/8/30
2
概率统计中研究的对象: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
对随机现象的观察、记录、试验统称为随机试验。 它具有以下特性:
1. 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 事先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 3. 进行试验前并不知道哪个试验结果会发生
例:
✓ ✓ ✓ ✓
抛一枚硬币,观察试验结果; 对某路公交车某停靠站登记下车人数; 对某批电子产品测试其输入电压; 对听课人数进行一次登记;
S AB

A的逆事件记为A,
A
A S,
A A

A A
B
B
S
,称A,
B互逆、互斥
S
✓ “和”、“交”关系式
AA
n
n
Ai Ai A1 A2
n
n
An; Ai Ai=A1A2
i 1
i 1
i 1
i 1
例:设A={ 甲来听课 },B={ 乙来听课 } ,则:
An;
A B {甲、乙至少有一人来}
P(A B) P(A) P(B) P(AB)
# 3。的推广:
n
n
P( Ai ) P( Ai )
P( Ai Aj )
i 1
i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内部课件(全套).PPT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内部课件(全套).PPT
S
“和”、“交”关系式
n i 1
A
n
A
Ai=A1 A2 An;
Ai
n i 1
Ai A1
A2
An;
Ai
n i 1
i 1
例:设A={ 甲来听课 },B={ 乙来听课 } ,则: A B {甲、乙至少有一人来} A B {甲、乙都来} A B AB {甲、乙都不来} A B AB {甲、乙至少有一人不来}
16
概率统计中研究的对象: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
对随机现象的观察、记录、试验统称为随机试验。 它具有以下特性: 1. 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 事先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 3. 进行试验前并不知道哪个试验结果会发生
例:



抛一枚硬币,观察试验结果; 对某路公交车某停靠站登记下车人数; 对某批电子产品测试其输入电压; 对听课人数进行一次登记;
4



随着18、19世纪科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某些生物、物理 和社会现象与机会游戏相似,从而由机会游戏起源的概率 论被应用到这些领域中,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概率论本身的 发展。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将古典概率论向近代概率论进行推进, 他首先明确给出了概率的古典定义,并在概率论中引入了 更有力的数学分析工具,将概率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还证明了“煤莫弗——拉普拉斯定理”.拉普拉斯于 181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分析的概率理论》,这是一部继 往开来的作品。这时候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概率论是否会 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是否能有更大的发展成为严谨的学科 概率论在20世纪再度迅速地发展起来,则是由于科学技术 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1906年,俄国数学家马尔科夫 提出了所谓“马尔科夫链”的数学模型。1934年,前苏联 数学家辛钦又提出一种在时间中均匀进行着的平稳过程理有极重要的地位,现 今仍在常用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建立在“所研 究的量具有或近似地具有正态分布”这个假定的 基础上,而经验和理论(概率论中所谓“中心极 限定理”)都表明这个假定的现实性,现实世界 许多现象看来是杂乱无章的,如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身高、体重。大批生产的产品,其质量指标各 有差异 。看来毫无规则,但它们在总体上服从正 态分布。这一点,显示在纷乱中有一种秩序存在, 提出正态分布的高斯,一生在多个领域里面有不 少重大的贡献,但在德国10马克的有高斯图像的 钞票上,单只画出了正态曲线,以此可以看出人 们对他这一贡献评价之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及抽样分布PPT课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及抽样分布PPT课件

~
2 (n1 ),
2 2
~
2 (n2 ), 且它们相互独立,

2 1
2 2
~
2 (n1
n2 )
《概率统计》
返回
下页
结束
4. 2分布的百分位点
对给定的α(0<α<1)
(1)称满足
P{ 2
2
(n)}
,即
f ( y)dy
x2 ( n)
的点为 2分布的上100α百分位点。
f(y)
(2)称满足
注:在研究中,往往关心每个个体的一个(或几个)数量指标和 该数量指标在总体中的分布情况. 这时,每个个体具有的数量 指标的全体就是总体.
或,总体:研究对象的某项数量指标的值的全体.
《概率统计》
某批 灯泡的 寿命
该批灯泡寿命的 全体就是总体
返回
下页
结束
为推断总体分布及各种特征,按一定规则从总体中抽取若 干个体进行观察试验,以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这一抽取过程 为 “抽样”.
( x)
(1)称满足条件 P{X>Xα} =α,
α

( x)dx
X
的点Xα为N(0,1)分布的上100α百分位点.
X1-α
0
由于 P{X X } 1 记 -Xα= X1-α
(2)称满足条件 P {| X | X }
2
2
的点 X 为N(0,1)分布的双侧100α百分位点.
X
2

E(X )
E(1 n
n i 1
Xi)
1 n
n i 1
E(Xi )
1 n
n
D(X ) D(1 n
n i1
Xi)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概率和统计》课件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概率和统计》课件

• 探究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首先要弄清楚试验结果是不 是“等可能”,其次要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A所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 思考题2 某汽车站每天均有3辆开往省城济南的分为上、 中、下等级的客车,某天袁先生准备在该汽车站乘车前 往济南办事,但他不知道客车的车况,也不知道发车顺 序.为了尽可能乘上上等车,他采取如下策略:先放过 一辆,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好则上第二辆,否则上第三 辆.那么他乘上上等车的概率为__________.
4.一个坛子里有编号 1,2,…,12 的 12 个大小相同
的球,其中 1 到 6 号球是红球,其余的是黑球,若从中
任取两个球,则取到的都是红球,且至少有 1 个球的号
码是偶数的概率为( )
1
1
A.22
B.11
3
2
C.22
D.11
解析 分类:一类是两球号均为偶数且为红球,有 C32 种取法;另一类是两球号码是一奇一偶有 C31C31 种取 法
• 思考题1 掷两颗均匀的普通骰子,两个点数和为x(其中 x∈N*).
• ①记事件A:x=5,写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并求P(A);
• ②求x≥10时的概率.
• 【分析】 每一次试验得到的是两颗骰子的点数,所以 每一个基本事件都对应着有序数对.
【解析】 ①每次试验两颗骰子出现的点数分别记为
m、n
最短路线的概率是( )
1
1
A.2
B.3
1
1
C.5
D.6
解析 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 答案n=3D×2=6,m=1. ∴P(A)=16.
• 3则.剩有下五两答个个案数数字字1130都、是2、奇3数、的4、概5率中是,_若__随__机__取__出__三_(个结数果字用, 数值表示解)析. 任取的三个数字中有 2 个偶数,1 个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 A) 2 2 1 44 4
2) P(B) C21 C31 3 44 8
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都不发生. (记作 )
二、事件间的关系及事件的运算
A B
S
AB S A B
AB S AB
1. A B
2. 积运算 A B 3. 和运算 A B
xA xB xA且xB xA或xB
即事件A 发生必 即事件A 与事件 即事件A 与事件 导致事件B 发生 B 同时发生 B 至少一个发生
例1. 设A,B,C 表示三个事件, 试表示下列事件
(1) A 发生, B 与C 不发生
(AB C )
(2) A 与B 发生, C 不发生
(ABC )
(3) A, B 与C 都发生
( ABC )
(4) A, B 与C 至少有一个发生 (A B C)
(5) A, B 与C 全不发生
(A BC )
(6) A, B 与C 至少有两个发生
事件运算规律 1. 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2. 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3. 分配律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4. 德摩根律 A B A B A B AB
下面引出概率的定义
历史上著名的统计学家蒲丰和皮尔逊曾进行过 大量掷硬币的试验,所得结果如下:
试验者 蒲丰 皮尔逊 皮尔逊
次数 4040 12000 24000
正面的次数 正面的频率
2048
0.5069
6019
0.5016
12012
0.5005
请看: 掷骰子试验 高尔顿订板试验
fn ( A) n 增大 街头赌博
(1) 只订 A 报 P(ABC ) (2) 只订 AB 报 P(ABC ) (3) 至少订一种报 P(A B C) (4) 不订任何报 P(ABC ) 或 P(A B C)
解:设分别用ABC表示市民订A报, B报, C报的事件 由题意 P(A) 0.45, P(B) 0.35, P(C) 0.30
结果: (1) S 正 , 反 (2) S 正正正 , 正正反 , 正反正 , (3) S 0 , 1, 2 , 3 S 1, 2,3, 4,5,6
2. 抛一枚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3. 在一批灯泡中任意的抽取一只,测试它的寿命 4. 记录某一地区一昼夜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 记录电话交换台一分钟内接到的呼唤次数
C41C72 C42C71 C43C70 0.788
C131
C131
C131
方法二 设 A = “ 3 名优秀教师全是男教师”
P( A) 1 P( A) 1 C73 C131 0.788
例4. 将两封信随机的投入四个邮筒, 求: 1) 前两个邮筒中没有信的概率 2) 第一个邮筒中只有一封信的概率 解: 设 A = “前两个邮筒中没有信” B = “第一个邮筒中只有一封信”
(2) 在什么条件下 P(AB) 取得最小值, 并求出 解: 由 P(A B) P(A) P(B) P(AB)
得 P(AB) P(A) P(B) P(A B) 1) 当 P(A B) 最小时, P(AB) 达到最大值
当 A B时, P(A B) P(B) 0.7 最小 P(AB) 0.6 0.7 0.7 0.6 最大 2) 当 P(A B) 最大时, P(AB) 达到最小值 P(A) P(B) 1, 当A B S时, P(A B) 1最大
例2. 在1 到100 的整数中任取一数 ,
求 1) 它即能被 2 又能被 5 整除的概率;
2) 它能被 2 或者能被 5 整除的概率;
解: 设 A = “能被 2 整除” B = “能被 5 整除”
S 100
1)
P( AB)
m n
10 100
0.1
2) P(A B) P(A) P(B) P(AB) 0.6
第三节 等 可 能 概 型
1. 定义:设随机试验 E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样本空间S 中样本点的总数有限
2) 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2. 计算公式 由于每个基本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故有 1 P(S) P({e1}{e2} {en})
P({e1}) P({e2}) P({en})
Hale Waihona Puke P({ei })一、频率
设随机试验 E 的样本空间为 S ,在相同条件下,
进行 n 次重复独立试验,要在这 n 次试验中事件 A
发生了 nA
次,则比值
nA n
称为事件发生的频率,记
作 fn ( A)
性质:1) 0 fn (A) 1 2) fn (S) 1 3) 若 A1 , A2 Ak 两两不相容, 则
fn ( A1 A2 Ak ) fn ( A1) fn ( A2 ) fn ( Ak )
三.如何学习概率统计?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
1.认识其重要性,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学数学最好的方式是做数学
读、听、作
3. 学习要求:
予习 听课(记笔记) 复习、巩固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一、引例
1. 相同的条件下,抛同一枚硬币, 观察结果 (1) 抛一次 (2) 抛三次 (3) 抛三次, 出现正的次数
二、事件间的关系及事件的运算
A
B
B
A
S AB S
A B
S
4. 差事件A B 5.互不相容(互斥) 6.对立事件(互逆)
xA 且 xB A B
AB S
即事件A 发生 即事件A 与事件 且 A B
且事件B 不发生 B 不能同时发生 事件AB 必有且
A B A AB 基本事件互斥 仅有一个发生
P(AB) 0.10 P(AC) 0.08 P(BC) 0.05
P(ABC) 0.03
已知: P(A) 0.45, P(B) 0.35, P(C) 0.30 P(AC) 0.08 P(BC) 0.05 P(AB) 0.10 P(ABC) 0.03
1) P(ABC ) P(AB C) P(A (B C)) P(A A(B C)) P(A) P(AB AC) P(A) P(AB) P(AC) P(ABC) 0.30
P(AB) 0.6 0.7 1 0.3 最小
例4. 某地发行 A, B,C 三种报纸, 已知订阅 A 报的
45%, 订阅 B 报的 35% , 订阅 C 报的30% , 同时订 阅 AB 报的10%, AC 报的 8%, BC 报的 5% , ABC 报的3%, 现任取一市民,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 n
事件A 中含有k 个基本事件 A {e1}{e2} {ek}
P(A)
P({e1}{e2}
{ek})
k n
A中样本点的个数 S中样本点的个数
例1. 一部五卷本的手册按任意次序放到书架上,
问按顺序放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事件A = “按顺序排放”
则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点数为 S P55 120 P( A) 2 1 120 60
随机试验: (1) 可以相同情况下重复的进行 (记作 E ) (2) 试验结果具有多种可能性
(3) 试验前不确定会出现哪种情况 , 但可以知 道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
样本空间: 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记作 S) 样本点: 样本空间中的元素 随机事件: 试验 E 的样本空间 S 的子集 事件发生: 在试验中, 事件中的一个样本点出现 基本事件: 由一个样本点组成的单点集合 必然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总是发生
2) P(ABC) P(AB ABC) P(AB) P(ABC) 0.07 3) P(A B C) P(A) P(B) P(C)
P(AB) P(AC) P(BC) P(ABC)
4) P(ABC) 1 P(ABC) 1 P(A B C) 0.10 或 P(A B C) 1 P(A B C)
常数 P (0.5) (统计规律性) 揭示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概率
1. 定义 设随机试验 E 的样本空间为 S,对于E 中
的每一个事件A 赋予一个实数 , 记为 P(A). 称为事
件A 的概率 2. 性质
P() 0
1)•P (A) 0 2)•P (S) 1
有限可加性
3) 若 A1 , A2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 则 P(A1 A2 ) P(A1) P(A2 ) (可列可加性) 4)•若 A B, 则有P(B A) P(B) P(A)
证: A B A (B AB)
A(B AB) AB B
P(A B) P(A) P(B AB) P(A) P(B) P(AB)
可推广P(到A1多A2个) 事P(件A1的A3情) 形P(: A如2 A三3) 个P事(A件1A2 A3) P(A1 A2 A3) P(A1) P(A2 ) P(A3)
例1. 已知 P(A) P(B) 0.5 , 证明P(AB) P(AB) 证明: P(AB) P(A B) 1 P(A B)
1 P(A) P(B) P(AB) P(AB) 例2. 已知P(A) P(B) P(C) 0.25 , P(AC) 0.125
P(AB) P(BC) 0 , 求 AB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解: P(A B C) P(A) P(B) P(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天才 在 于 勤 奋 , 知识 在 于 积 累 .
任课教师: 李金玉 电 话: 3885761
—— 赠2004级同学
引言
一、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8 学时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