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作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综述

合集下载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干旱诱导蛋白与抗旱性
• 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原来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 体内总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下降,与此同时又合成一些新的 蛋白质,这就是干旱诱导蛋白。干旱诱导蛋白在植物对逆 境的适应过程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 的耐胁迫能力。
• 研究表明,在水分亏缺造成植物的各种损伤出现之前,植 物就对水分胁迫做出包括基因表达在内的适应性调节反应, 这是植物自身的保护性选择。因此对干旱诱导蛋白的研究 也成为解释植物适应干旱逆境基因表达机制的热点。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 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 其影响因素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 在干旱区,特别是在荒漠中,植物长期生长在干旱、炎热 的恶劣环境中,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形成了独特的适 应特征。
• 抗旱性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功能性适应,植物抗旱的机理 不是孤立的一个因素作用,是多种性状的一个综合,主要 涉及到形态、结构和生理等多方面的特性。
• 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主要有两类:①酶保护系统,包括S OD (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 AT(过氧化氢酶)等;;②非酶保护系统,包括ASA (抗坏血酸)、GSH (谷胱甘肽)、Cytf (细 胞色素f )、维生素E 和类胡萝卜素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 其影响因素
• 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干旱胁迫下根中合成的ABA极有 可能充当化学“信息”物质,它们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组织 中的拮抗作用和配比平衡将影响植物的气孔行为、光合作 用和形态建成等诸多方面,从而使植物的水分和同化产物 利用效率提高,能够在干旱环境下正常生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水分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平均分布性导致水分是植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水分利用效率指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单位干物质量的蒸腾水量,是反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分利用效率的定义、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水分利用效率的定义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单位干物质量的蒸腾水量,即干物质与蒸腾量的比值,常用单位是μmol CO2 mmolH2O-1, WUE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从植株角度来看,WUE越高代表着单位蒸腾量产生更多的干物质,相应的生长速度也会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意味着植物需要摄取的水分量相对较少,能适应较干旱的环境。

二、影响因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调节,主要包括植物的内部水分调控机制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

对于内部因素,光合物质积累、小气孔密度、细胞膜透性和细胞渗透压调节等均可以影响WUE的水平。

部分植物会借助行星微生物来进行氮素固定,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WUE表现。

植物内部调节机制和使用程度的种类也是对WUE影响比较大的内部因素。

环境因素对植物的WUE影响更加明显。

例如温度、光照、CO2浓度和土地类型等因素都是直接影响植物WUE的环境因素。

温度的上升会降低气孔开度,减少蒸腾量,从而提高WUE;而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植物的WUE水平会有所下降。

三、研究方法WUE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与模型预测两种主要方法。

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主要通过实验室测量法、野外测量法和生态系统模拟等方法来进行。

其中,实验室测量法主要通过对植物的光合同步测量和根吸收量来确定WUE水平;野外测量法则通过在野外利用碳同位素标记技术和适用的计算模型来测定WUE。

植物生理学作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综述

植物生理学作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综述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植物学15硕凡 3150190 Tel.摘要:植物WUE是耦合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过程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联系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关键因子, 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

研究如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同化物产量,节约水资源。

WUE有不同尺度和畴的研究,如叶片、全株、群体的尺度与瞬时WUE、在WUE和综合WUE,叶片WUE常用于代表植物整株WUE。

研究WUE的方法主要有光合气体交换法与稳定碳同位素法,其中稳定碳同位素法是较为先进、准确的测定方法。

本文提供了不同方法测定WUE的计算公式。

植物WUE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植物生理因子如气孔导度、光合效率;环境因子如水分、光照、温度、CO浓度等;个体因子如代2途径、形态、基因型等。

本文同时提供了WUE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WUE;蒸腾作用;气孔导度;δ13CMethods and Factors of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Abstract: WU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coupl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lso is the key factor contacting vegetation ecosystem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hysiology, ecology and hydrology. Study how to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can increase assimilate production and conserve water resources. WUE studie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areas, such as scale of leaf, the whole plant and colony WUE, instant WUE, intrinsic WUE and integrated WUE. Leaf WUE commonly used in behalf of the whole plant WUE. WUE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include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method which is more advanced and more accurate. This article provides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WUE. Plant WU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plant physi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tomatal conductanc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concentration, factors such as moisture, light, temperature, CO2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metabolic pathways, morphology, genotype etc.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molecular biology achievement of WU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WUE, transpiration, stomatal conductance, δ13C一、概述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重要意义,提供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会使植物丧失水分。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气孔阻力的增加会提高叶片水平上的WUE。
12
气孔的调控机制
• 研究表明干旱下根系脱水产生ABA并随水流传递到叶片控 制了植物的气孔导度,但ABA并非唯一的根系信号,木质 部汁液中细胞分裂素(CTK)、pH值等有可能共同参与 ABA对气孔运动的调节。干旱条件下水力学和化学信号共 同调控着植物的气孔运动 。
14
叶边界层对蒸腾效率的影响
• 小麦和黑麦草的整株水分 蒸腾效率比两种葡伏性牧 草金盏花和地三叶草的高;
• 小麦和黑麦草较葡伏性牧 草的△值较高。
15
为什么田间条件下△与单叶及整株水平 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差?
• 在田间,由于冠层的存在,植物叶片边界层阻力较大,热量传递受阻, 使叶温上升,进而使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蒸汽压力差增加,这就使得 气孔导度的减小使蒸腾速率(E)下降的效应变得不明显。
• 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主要有两类:①酶保护系统,包括S OD (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 AT(过氧化氢酶)等;;②非酶保护系统,包括ASA (抗坏血酸)、GSH (谷胱甘肽)、Cytf (细 胞色素f )、维生素E 和类胡萝卜素等。
5
渗透调节与植物抗旱性
• 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抗旱性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于渗透调节机制目前有3 种解释:一是渗透调节物质 作为一种渗压剂,进行渗透调节,稳定体内渗压平衡,从 而增强植物保水能力;二是渗透调节物质可能作为一种溶 剂,代替水参与生化反应,这种情况下渗透调节物质被称 为低分子量伴侣;三是渗透调节物质在水分胁迫下与蛋白 质疏水表面结合,将疏水表面转化成亲水表面,可使更多 的水分子结合在蛋白质原来的疏水区域,稳定了疏水表面, 保证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
Water (V-SMOW)。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通过在光能的驱动下,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但是,水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从根部传递至叶片。

因此,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植物产量和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 水分利用效率的定义所谓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在完成光合作用的同时,所利用的水量的比率。

水分利用效率可被视为植物在做出产量时将有限的水资源保存起来的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得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2. 含氧化酶基因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取决于植物的气孔调控、根系吸水和生理过程。

研究表明,由于含氧化酶基因的突变,在响应干旱应激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其表达量可以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研究。

3. 氮素营养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氮素营养可以通过在植物代谢过程中影响光合作用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来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氮素营养的不足可以抑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而提供氮素营养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是复杂的。

4. 干旱胁迫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干旱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一种常见胁迫,可以通过优化植物的根系结构和调节植物生理过程来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适当的干旱预处理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植物的生物学抗性,并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5. 水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未来的意义面对日益凸显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优化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改进灌溉管理和适当的干旱预处理等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利用效率是研究植物产量、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孔调控、根系吸水和生理过程和氮素营养都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曹生奎;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卓玛错;席海洋;苏永红【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9(29)7【摘要】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极限环境条件,最主要的看它们能否很好地协调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即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其生存的关键因子.就近来研究最多的叶片水平上的WUE,从叶片WUE的定义,方法,进展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并就今后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方法上,叶片碳同位素方法是目前植物叶片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的最佳方法,而δ13C的替代指标将继续是方法研究中的一个方向,前景乐观;研究内容上,要加强极端干旱区河岸林木的δ13C和WUE的研究;结合植物生理生态学,生物学和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植物叶片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特别是要加强运用双重同位素模型加深和理解植物叶片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和内在机制的研究;要结合多种方法,加强多时空尺度植物叶片WUE及其之间的转换研究.%Whether plants adapt the local condition limited or not mostly depend on whether they ma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water dissipation or not, that is,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the key factor of their surviving. However, at the different scale, the meaning of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studying progress of WUE at the leaf level, which it is mostly researched in the recent, and presented following points studying the leaf water use efficiency for the future: for the methods, Foliar carbon isotope is the optimal way measuring plant foliarlong water use efficiency at present, and the substi tution indices of δ13C will continue to be a prospective direction;For studying content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δ13C and WUE of the riparian trees in the extreme arid area;Combined the plant ecophysiology, biology with the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plant foliar water use efficiency, especially reinforcing the studying of laws and interior mechanism of plant foliar long water use efficiency variety by means of the model of double isotope;using multi-means, research on the WUEs through various temporal-spatial scales and conversion.【总页数】11页(P3882-3892)【作者】曹生奎;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卓玛错;席海洋;苏永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青海民族学院旅游系,西宁,81000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高大气CO2浓度下C3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升高的研究进展 [J], 王润佳;高世铭;张绪成2.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廖凌娟;黎清;陈贻竹;林俊新;吴林芳;曹洪麟3.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廖凌娟;黎清;陈贻竹;林俊新;吴林芳;曹洪麟4.不同类型抗蒸腾剂对4种草本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吕国利; 王进鑫; 冯树林; 姚丽霞; 党倩楠5.植物叶片水平δ^(13)C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J], 沈芳芳;樊后保;吴建平;刘文飞;雷学明;雷学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水分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植物水分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植物水分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
植物水分利用率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值指标,是衡量它们对水资源利
用效率和灌溉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

植物水利用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减少土壤湿度差分以减少
植物需水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利用率;其次是通过水文监测系统控制和管理灌溉水量,
控制和改善水文条件,以便更准确地满足植物的需水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新的灌溉技术,如节水灌溉技术、地下灌溉系统、和智能检测技术等,以提高植物的水利用率。

此外,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壤处理,增加土壤水文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增加土壤容
重和提高土壤吸水能力,从而提高土壤湿度差分并增加植物对水分利用率。

另外,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适当进行综合施肥,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利用率,通过改善
土壤的曝气状况和调节植物的内在状况,提高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有效地
提高植物的水利用率。

最后,要记住,提高植物水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提高植物生长发育
效果,保证植物发育健康,所以要在植物栽培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节约水资
源和植物生长发育效果好做出贡献。

总之,植物水利用率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依据,要想提高植物的水利用率,有许多
做法可以采用,可以减少土壤湿度差分,管理灌溉设施,采用新的灌溉技术,进行土壤处理,进行综合施肥等,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效果。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简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水化合物之间的比值。

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适应性能。

本文将探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一、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在研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碳同位素比值方法、蒸腾速率测定法等。

其中,碳同位素比值方法是一种常用且精确的方法,通过测量植物叶片中δ13C值,可以反映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这是因为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路径不同,导致其叶片中13C同位素比值存在差异,进而可以间接反映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条件会导致植物蒸腾速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而相对湿润、适宜温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2.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土壤干旱会导致植物蒸腾速率下降,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而土壤过湿会引发植物根系缺氧,影响植物的水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3.植物类型:不同植物类型对水分的利用方式不同,从而导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一般而言,草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乔木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4.植物解剖结构:植物叶片表皮结构、气孔密度和大小等因素直接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例如,具有较厚的叶片表皮和较小的气孔孔径的植物,其水分利用效率一般较高。

三、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是其适应干旱和节水环境的关键生理指标。

高水分利用效率意味着植物能够在水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快速适应,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此外,研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农业节水、荒漠化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问题,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通过研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特征,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植物学15硕张凡3150190 Tel.188********摘要:植物WUE是耦合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过程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联系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关键因子, 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

研究如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同化物产量,节约水资源。

WUE有不同尺度和范畴的研究,如叶片、全株、群体的尺度及瞬时WUE、内在WUE和综合WUE,叶片WUE常用于代表植物整株WUE。

研究WUE的方法主要有光合气体交换法与稳定碳同位素法,其中稳定碳同位素法是较为先进、准确的测定方法。

本文提供了不同方法测定WUE的计算公式。

植物WUE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植物生理因子如气孔导度、光合效率;环境因子如水分、光照、温度、CO2浓度等;个体因子如代谢途径、形态、基因型等。

本文同时提供了WUE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WUE;蒸腾作用;气孔导度;δ13CMethods and Factors of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Abstract: WU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coupl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lso is the key factor contacting vegetation ecosystem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hysiology, ecology and hydrology. Study how to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can increase assimilate production and conserve water resources. WUE studie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areas, such as scale of leaf, the whole plant and colony WUE, instant WUE, intrinsic WUE and integrated WUE. Leaf WUE commonly used in behalf of the whole plant WUE. WUE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include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method which is more advanced and more accurate. This article provides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WUE. Plant WU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plant physi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tomatal conductanc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moisture, light, temperature, CO2 concentration, 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metabolic pathways, morphology, genotype etc.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molecular biology achievement of WU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WUE, transpiration, stomatal conductance, δ13C一、概述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重要意义,提供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会使植物丧失水分。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生产有机物的方式,往往关系到人们关注的植物生长适宜程度、作物产量等重要指标。

在全球水资源紧缺,干旱日益加剧,人口激增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协调植物碳同化和水分耗散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植物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蒸腾效率)指的是植物每消耗1kg水所生产的干物质的克数。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指植被光合作用生产的干物质(或净初级生产力)与蒸散作用所消耗的水分之比(Rosenberg, 1974)。

从定义上看二者互为倒数。

WUE是描述植物在不同生境中水分适应策略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决定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生长和物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抗旱性与WUE有密切关系,高WUE是作物抗旱性的一种重要机理,有利于作物在缺水条件下保持产量;植物叶片WUE的高低取决于气孔控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模拟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王建林等,2008;熊伟等,2005)。

WUE在不同的研究尺度和范畴上的定义有所差异,主要有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g)和综合水分利用效率(WUEi)。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主要用于叶片尺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以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的比值来描述,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是Pn与气孔导度(gs)的比值。

当gs成为植物叶片气体交换的主导限制因子时,以WUEg来描述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水分利用状况较为适宜,如果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以致WUE与WUEg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这样以WUE和WUEg表示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差别不大。

在植物个体的尺度上,WUE=干物质量/蒸腾量,在群体尺度上,WUE=干物质量/(蒸腾量+蒸发量)。

因为植物个体水分利用效率可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来估算,所以植物个体水分利用效率通常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来衡量(李机密等,2009;赵平等,2000;郑淑霞等,2006;Morgan et al. 1993)。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仍相当活跃,特别是在水分生理生态方面更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农林生产的重要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的发展(李荣生等,2003)。

二、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定法测定植物在较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干物质量和耗水量,以每千克水产生多少克干物质(g)来表示水分利用效率:WUE = g/kg (1)此方法较多地用于群体和个体水平的WUE测量,但由于群体WUE主要依赖于作物及土壤的水分平衡,作物通过土壤的耗水常常难以测定,只能通过水分平衡方程估算。

田间测定时因难以将蒸腾蒸发分开,对其测定几乎不可能。

Wright 等指出,在大田试验中从季节用水和生物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仍有一定的难度和误差(Wright et al. 1988)。

个体水平上的WUE描述了不同作物蒸腾效率的差别和种内不同品种的WUE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此方法较多地用于农作物和树木优良品种和变种的选择研究中,因而较多地适用于控制实验中。

理论上,它是测定水分有效性对干物质生产影响最准确的方法。

但在野外,此方法仍有一定的难度和误差,需要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同时花费很昂贵(Paul et al. 1995)。

2.光合气体交换法通过测定单叶(个体或群体)瞬时的CO2和H2O交换通量,即以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比值来表示WUE。

Morgan指出,植株整体水平上的蒸腾效率(总干重/蒸腾量)可用叶片水平的蒸腾效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来估算,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又与叶片CO2交换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有关。

A=g×C a−C i(2)1.6E=g×∆e(3)=(C a−C i)1.6∆e(4)WUE=AE式中:A和E分别为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g为气孔传导率; ∆e为叶内外水气压之差;Ci和Ca分别指叶片胞间与周围大气中CO2的浓度。

(4)式也称为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或内部水分利用效率,反映植物瞬时气体交换过程的状态。

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利用光合(A)与蒸腾(E)之比获得的水分利用效率(WUE=A/E),通常称为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通常利用便携红外气体分析仪(文献中常见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一种传统的单个叶片个体气体交换测定方法,所测的值可以确定被测植物当时的生理状况(胡红玲等,2012;王建林等,2012;杨洪强等,2002)。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测定的是植物瞬时WUE,得到的水分利用效率只代表某特定时间内植物部分叶片的行为。

测定的结果与田间直接测定的结果有时不一致(其值往往偏高),这是因为WUE计算中所用的产量是植物组织净生产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其通常又受到植物夜间呼吸消耗等因素的影响(熊伟等,2005)。

另外,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对植物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高度敏感,其测定的瞬时性不易与植物的最终生产力和WUE联系起来(Martin et al. 1988),因而通常仅用来说明植物的性能和对环境因子的反应(蒋高明等,1999)。

3.稳定碳同位素法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最初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物理科学,但稳定性同位素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只有近20多年的历史。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技术作为一项简捷、快速、高效的技术,已揭示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尤其是与光合、水分代谢有关的许多问题(刘海燕等,2008)。

利用碳同位素方法比常规的方法优越得多,因为应用光合仪测定的结果仅代表了测定时瞬间的植物Ci/Ca和WUE值,而且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生物量法测定水分利用效率,因为需要测定一段时期内植物水分消耗和生物量增量,工作量大,而且必需在田间进行。

碳同位素方法简化了WUE的测定过程并使其结果更为准确;最重要的是,它不受取样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常规方法难以同时测定不同地域的植物种群间生理活动变化所带来的困难(刘海燕等,2008)。

Farqhuar等系统阐述了碳同位素比和碳同位素分辨率的计算方法,并确立了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植物叶胞间CO2浓度的关系(Farqhuar et al. 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