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 机械设计基础 作业解答: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第11章 蜗杆传动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是什么?答:蜗杆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一般在传递动力时,10~80i =;分度传动时只传递运动,i 可达1 000;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低;蜗轮一般用青铜制造,造价高;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

使用条件:蜗杆传动用于空间交错(90)轴的传动。

用于传动比大,要求结构紧凑的传动,传递功率一般小于50kW 。

11.2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能否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用齿数的反比来计算,即1221i n n z z ==;不能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因为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1d mq mz =≠。

1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何特点?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有点蚀、弯曲折断、磨损及胶合。

但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胶合、磨损要比齿轮传动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严重,润滑油易变稀。

当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发生胶合。

在开式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轮齿磨损较快。

11.4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在蜗杆传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中间平面上的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是在中间平面计算的。

在设计、制造中,皆以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和尺寸为基准。

11.5 试述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为何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 ?答: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即1q d m =。

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滚刀的数量并有利于标准化。

对每个模数的蜗杆分度圆直径作了限制,规定了1~4个标准值,则蜗杆直径系数也就对应地有1~4个标准值。

11.6 何谓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它对蜗杆传动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由于轴交角90∑=,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在轮齿节点处,蜗杆的圆周速度1v 和蜗轮的圆周速度2v 也成90夹角,所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齿廓间沿蜗杆齿面螺旋线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s v ,其大小为s 1cos v v λ==。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

机械设计基础_课后答案(1-18章)[1]⽬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案设计在满⾜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员构思出多种可⾏⽅案并进⾏分析⽐较,从中优选出⼀种功能满⾜要求、⼯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成本低廉的⽅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失效,破坏正常⼯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种。

1.3什么叫⼯作能⼒?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作能⼒为指零件在⼀定的⼯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

对于载荷⽽⾔称为承载能⼒。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起来的⼯作能⼒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最⼤,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第9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第9章

习题99-1 轴的功用是什么?转轴、传动轴、心轴有何区别?轴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轴用于支承旋转零件、传递转矩和运动。

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转轴。

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心轴。

主要用于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所承受弯矩很小的轴称为传动轴。

轴通常由轴头、轴颈、轴肩、轴环、轴端及不装任何零件的轴段等部分组成。

9-2 轴的常用材料有哪些?什么时候选用合金钢?答:轴的常用材料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更好的淬透性,但价格较贵,可以在传递大功率、要求减轻轴的重量和提高轴颈耐磨性时采用,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钢和碳素钢具有相近的弹性模量,采用合金钢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9-3 为什么一般转轴都做成阶梯形?阶梯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答:阶梯轴各轴段截面的直径不同,各轴段的强度相近,且有利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和固定。

因此阶梯轴在机器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是在初估最小直径的基础上,根据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及其受力情况等,逐段增大估算确定;轴的各段长度主要由轴上零件及相互间的距离所决定。

9-4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1.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2.保证轴上零件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3.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4.减少应力集中,改善轴的受力情况9-5 试从减小轴上载荷、提高轴的强度出发,分别指出图(a)、(b)中哪一种布置形式结构更合理?为什么?(a)(b)习题9-5图答:(a)图第一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根据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更合理。

(b)图第一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根据弯矩图,第一种布置形式更合理。

9-6 轴上零件常用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轴向固定方式有;轴肩和轴环套筒和圆螺母;弹性挡圈和紧定螺钉;轴端挡圈和圆锥面;常用的周向固定方式有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成形联接及过盈配合联接9-7 判断图中的1、2、3、4处轴的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图题9-7答:1处:轴肩高度超过了轴承的安装尺寸,不合理;2处:轴头长度过长,不能实现齿轮的轴向固定;3、4处:结构合理,能保证轴承的轴向定位。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9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9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9章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9章9-1 仔细观察自行车,写出下列各处采用什么联接,(1)车架各部分;(2)脚踏轴与曲拐;(3)曲拐与链轮;(4)曲拐与中轴;(5)车轮轴与车架。

答:(1)焊接;(2)螺纹联接;(3)成形联接;(4)成形联接或销联接;(5)螺纹联接 9-2 螺栓联接、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四种联接的结构特点有什么不同?各用于什么场合?答:1.螺栓联接普通螺栓联接的通孔为过孔,加工精度低,被联接件不切制螺纹,用于能从被联接件两边进行装配的场合,使用不受被联接件材料的限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应用最广。

铰制孔螺栓联接,螺栓杆与孔之间紧密配合,有良好的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和定位作用。

2.双头螺柱联接双头螺柱的两端都有螺纹,其一端紧固地旋入被联接件之一的螺纹孔内,另一端与螺母旋合而将两被联接件联接。

用于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便穿孔或受结构限制而不能用螺栓联接且需经常装拆的场合。

3.螺钉联接不用螺母,直接将螺钉拧入被联接件之一的螺纹孔内,应用与双头螺栓联接相似,但不能用在经常装拆或受力太大的场合。

4.紧定螺钉联接将紧定螺钉旋入一零件的螺纹孔中,并以其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嵌入相应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并传递不大的力或扭矩。

9-3 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螺纹联接都要预紧,预紧的目的是什么?答:预紧的目的是增加联接刚度、紧密性和提高防松能力。

9-4 某圆柱形压力容器的端盖采用8个M20的普通螺栓联接。

已知工作压力p=3 MPa,螺栓位于D0 = 280mm的圆周上,试问该联接的紧密性是否满足要求?解:计算螺栓间距t=πD0Z=π⨯2808=109.9mm 查表9-7,p=3 MPa,t0<4.5d=4.5×20=90mm,因此,不能慢紧密性的要求。

9-5 某气缸的蒸汽压强p=1.5MPa,气缸内径D=200mm。

气缸与气缸盖采用普通螺栓联接,螺栓分布在直径D0 =300mm的圆周上。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 —1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7 -(2 9 1-0) -1二21-19 -1=1或:F =3n -2P L -P H=3 6 -2 8 -1-11-6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9-(2 12 1 -0) -1 =1或:F =3n -2P L - F H=3 8-2 11-1=24-22 -1=11 —10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10-(2 14 12 -2) -1 = 30 -28 -1=1或:F =3n-2P L - P H=3 9-2 12-1 2=27-24 -2=11 — 11F =3n -2P L -P H=3 4 -2 4 -2=21 — 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R4 p 3 P34 R3 1、3的角速度比。

1 - 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 •= =10rad/s ,求构件3的速度v 3 。

v 3 =v P13 =叫 P 14P 3 =10^200 = 2000mm/s1- 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1/「2。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⑷ 1 沃 P 14p 2 =切2 “ !~24 P 12 4-13 P3PP1 3创|P 24p 2| 2r 2 ⑷ 2 IR 4P 12I r i=10 AC tan BCA 916.565mm/s :2.9rad / s转中心的距离l AC =15mm , I AB = 90mm ,^10rad /s ,求『-00和『-1800时,从动件角速度-'2的数值和方向。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共31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 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 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 或:122427211229323=--=⨯-⨯-⨯=--=HL P P n F 1-1122424323=-⨯-⨯=--=HL P P n F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41314133431==P P P P ω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 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 1212141224212r r P P P P ==ω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第9章作业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第9章作业

第9章作业9-1 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试补全图示各段s 一δ、v 一δ、α一δ曲线,并指出哪些地方有刚性冲击,哪些地方有柔性冲击?答 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是指理论上无穷大的惯性力瞬问作用到构件上,使构件产生强烈的冲击;而柔性冲击是指理论上有限大的惯性力瞬间作用到构件上,使构件产生的冲击。

s-δ, v —δ, a —δ曲线见图.在图9—1中B,C 处有刚性冲击,在0,A ,D,E 处有柔性冲击。

9—2何谓凸轮工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答 在用包络的方法确定凸轮的工作廓线时,凸轮的工作廓线出现尖点的现象称为变尖现象:凸轮的工作廓线使推杆不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的现象件为失真现象。

变尖的工作廓线极易磨损,使推杆运动失真.使推杆运动规律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应设法避免。

变尖和失真现象可通过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减小滚子半径以及修改推杆的运动规律等方法来避免。

9-3力封闭与几何封闭凸轮机构的许用压力角的确定是否一样?为什么?答 力封闭与几何封闭凸轮机沟的许用压力角的确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在回程阶段-对于力封闭的凸轮饥构,由于这时使推杆运动的不是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F,而是推杆所受的封闭力.其不存在自锁的同题,故允许采用较大的压力角。

但为使推秆与凸轮之间的作用力不致avsδδδ03/π3/2ππ3/4π3/5ππ2题9-1图过大。

也需限定较大的许用压力角。

而对于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则需要考虑自锁的问题。

许用压力角相对就小一些。

9—4一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杆滚子的直径偏小,欲改用较大的滚子?问是否可行?为什么?答 不可行.因为滚子半径增大后。

凸轮的理论廓线改变了.推杆的运动规律也势必发生变化。

9—5一对心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程压力角稍偏大,拟采用推杆偏置的办法来改善,问是否可行?为什么?答 不可行。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或: 122427211229323=--=⨯-⨯-⨯=--=HL P P n F1-1122424323=-⨯-⨯=--=HL P P n F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1314133431==P P 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r P P ==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 AB BC∠=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 045sin sin BCABC AC=∠,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机械零件 设计概论
9-6 一对齿轮作单向传动,(1) 轮齿弯曲应力可看成哪类循环 变应力? ——脉动循环变应力。
(2) Z1=19,Z2=80,小齿轮主动,转速n1=200r/min,预定使
用期限500h,求在使用期限终了时的大齿轮应力循环总次数N。
大齿轮转速为 n2=n1×Z1/Z2=200×19/80 = 47.5(r/min), 大齿轮应力循环总次数为 N=n2×60×500=1.425×106 。
答:脉动循环变应力
齿轮工作面上的任一点所受的应力 都是由零增加到最大值,又从最大 值降低到零。
9-10 请标注图示传动轴各段直径的配合(如d3 H7/r6)
参照教材130页的图9-12 d H7/ m6 d1 H7/ m6 ? d2 k6 d3 H7/ m6
d4 H7/ h6 d5 k6 d6 H7/ f9 d7 H7/ h6
1
——对称循环变应力。
2
理由:

惰轮的轮齿某一侧所受的弯曲应力,
3
(1)未进入啮合时,应力为零; (2)进入啮合过程中,压应力逐渐
增大;
(3)退出啮合过程中,压应力逐渐
减小至零;
(4)另一侧进入啮合时,该齿侧所
A
受拉应力逐渐增大;
(5)另一侧退出啮合过程中,该齿
侧所受拉应力逐渐减小至零。
9-8 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可以看成那类循环变 应力?为什么?
(3) 设大齿轮的材料疲劳极限为σ0,循环基数N0=107,求对应 于循环总次数N的寿命极限σ0 N。
根据教材117页的式(9-6)疲劳曲线方程,
σ0N=σ0×(N0/N)1/m =σ0×[107/(1.425×106)]1/9 ≈ 1.24×σ0 。
9-7 惰轮的轮齿所受弯曲应力,可看成哪类循环变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