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三级产品(清单)供参考

等级保护三级产品(清单)供参考

等级保护三级产品清单供参考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7.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d)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 防静电(G3) 本项要求包括: a)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b)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1.1.1.8 温湿度控制(G3)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

深信服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朔州市交警队 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深信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2) 3方案参照标准 (4) 4信息系统定级备案 (5) 4.1信息系统定级 (5) 4.2信息系统备案 (7) 5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8) 6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 6.1物理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 6.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2) 6.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4) 6.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差距分析 (15) 7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7) 7.1方案设计目标 (17) 7.2方案设计框架 (17) 7.3安全域的划分 (18) 7.3.1安全域划分的依据 (18) 7.3.2安全域划分与说明 (19)

7.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19) 7.4.1机房与配套设备安全设计 (19) 7.4.2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1) 7.4.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28) 7.4.4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0) 7.4.5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33) 8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37) 9系统集成设计 (39) 9.1软硬件产品部署图 (39) 9.2安全产品部署说明 (42) 9.3产品选型 (45) 9.2.1选型建议 (45) 9.2.2选型要求 (45)

1项目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朔州市交警队的业务开展也越来越依托于网络平台,但纵观当前的安全形势,各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而朔州市交警队目前的网络中,安全设备较少,以前买的安全设备由于网络带宽升级,使用耗损等,其性能也渐渐不能满足朔州市交警队目前的网络安全需求,严重制约了朔州市交警队的信息化脚步。因此朔州市交警队希望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实现电子办公,执法信息网络公开化等。 通过对朔州市交警队信息化现状调研、分析,结合等级保护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系统运维十个方面的要求,逐步完善信息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建设,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使得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 三级基本要求 (3) 1.1 技术要求 (3) 1.1.1 物理安全 (3)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3)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3)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3) 1.1.1.4 防雷击(G3) (3) 1.1.1.5 防火(G3) (3) 1.1.1.6 防水和防潮(G3) (4) 1.1.1.7 防静电(G3) (4) 1.1.1.8 温湿度控制(G3) (4) 1.1.1.9 电力供应(A3) (4) 1.1.1.10 电磁防护(S3) (4) 1.1.2 网络安全 (4) 1.1.2.1 结构安全(G3) (4) 1.1.2.2 访问控制(G3) (4) 1.1.2.3 安全审计(G3) (5) 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5) 1.1.2.5 入侵防范(G3) (5) 1.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5) 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5) 1.1.3 主机安全 (6) 1.1.3.1 身份鉴别(S3) (6) 1.1.3.2 访问控制(S3) (6) 1.1.3.3 安全审计(G3) (6) 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7) 1.1.3.5 入侵防范(G3) (7) 1.1.3.6 恶意代码防范(G3) (7) 1.1.3.7 资源控制(A3) (7) 1.1.4 应用安全 (7) 1.1.4.1 身份鉴别(S3) (7) 1.1.4.2 访问控制(S3) (8) 1.1.4.3 安全审计(G3) (8) 1.1.4.4 剩余信息保护(S3) (8) 1.1.4.5 通信完整性(S3) (8) 1.1.4.6 通信保密性(S3) (8) 1.1.4.7 抗抵赖(G3) (8) 1.1.4.8 软件容错(A3) (8) 1.1.4.9 资源控制(A3) (8)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9) 1.1.5.1 数据完整性(S3) (9) 1.1.5.2 数据保密性(S3) (9)

安全等级保护2级和3级等保要求

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二级等保三级等保 物理位置的选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 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 等能力的建筑内。 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 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 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3)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 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 发生火灾、水灾、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 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 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 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 范围。 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 控其活动范围; 3)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 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 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度区域; 4)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 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 物理安全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 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 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 易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 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 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 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 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 窃和破坏行为。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 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 地下或管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 案室中; 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 受到监控和内容加密; 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 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 为; 7)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共290小项)1.1 技术要求(共136小项) 1.1.1 物理安全(共32小项)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b)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 a) b) c) d)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本项要求包括: a) b) c) d) e) f)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本项要求包括: a) b) c)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本项要求包括: a) b) c)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本项要求包括: a) b) c)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完整word版)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Xx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述 (3) 1.2 相关政策及标准 (3) 2. 现状及需求分析 (5) 2.1. 现状分析 (5) 2.2. 需求分析 (5) 3. 等保三级建设总体规划 (6) 3.1. 网络边界安全建设 (6) 3.2. 日志集中审计建设 (6) 3.3. 安全运维建设 (6) 3.4. 等保及安全合规性自查建设 (6) 3.5. 建设方案优势总结 (7) 4. 等保三级建设相关产品介绍 (9) 4.1. 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9) 4.1.1 标准要求 (9) 4.1.2 明御下一代防火墙 (10) 4.1.3 明御入侵防御系统(IPS) (13) 4.2. 日志及数据库安全审计 (15) 4.2.1 标准要求 (15) 4.2.2 明御综合日志审计平台 (17) 4.2.3 明御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19) 4.3. 安全运维审计 (22) 4.3.1 标准要求 (22) 4.3.2 明御运维审计和风险控制系统 (23) 4.4. 核心WEB应用安全防护 (26) 4.3.1 标准要求 (26) 4.3.2 明御WEB应用防火墙 (27) 4.3.3 明御网站卫士 (30) 4.5. 等保及安全合规检查 (31) 4.5.1 标准要求 (31) 4.5.2 明鉴WEB应用弱点扫描器 (32) 4.5.3 明鉴数据库弱点扫描器 (34) 4.5.4 明鉴远程安全评估系统 (37) 4.5.5 明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箱 (38) 4.6. 等保建设咨询服务 (40) 4.6.1 服务概述 (40) 4.6.2 安全服务遵循标准 (41) 4.6.3 服务内容及客户收益 (41) 5. 等保三级建设配置建议 (4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 申请条件: (一)综合条件 1. 企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变革发展历程清晰、产权关系明确,取得信息系统集成四级资质的时间不少于一年,或从事系统集成业务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2. 企业主业是系统集成,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 3. 企业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不少于200万元, 或所有者权益合计不少于200万元。(二)财务状况 1. 企业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或不少于4000万元且近三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所占比例不低于70%,财务数据真实可信,须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2.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三)信誉 1. 企业有良好的资信,近三年无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2. 企业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近三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中无销售或提供非正版软件的行为。 3. 企业有良好的履约能力,近三年没有因企业原因造成验收未通过的项目或应由企业承担责任的用户重大投诉。 4. 企业近三年无不正当竞争行为。 5. 企业遵守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相关规定,在资质申报和资质证书使用过程中诚实守信,近三年无不良行为。 (四)业绩 1. 近三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或不少于4000万元且近三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所占比例不低于70%。这些项目已通过验收。 2. 近三年至少完成1个合同额不少于3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1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不少于300万元,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50万元的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项目总额不少于150万元。 3. 近三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所占比例不低于30%,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不少于1500万元,或软件开发费总额不少于800万元。 (五)管理能力 1. 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能有效运行。 2. 已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3.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从事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管理的经历不少于3年,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人员资质或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电子信息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从事系统集成技术工作的经历不少于3年,财务负责人应具有财务系列初级及以上职称。 (六)技术实力 1. 在主要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2. 经过第三方评测鉴定或用户使用认可的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不少于3个,且部分软件产品在近三年已完成的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3. 有专门从事软件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已建立基本的软件开发与测试体系,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基本要求

目次 前言............................................................................... IX 引言................................................................................ X 1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4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1) 4.1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1) 4.2 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1) 4.3 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 (1) 4.4 基本技术要求的三种类型 (2) 5第一级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物理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1 物理访问控制(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2 防盗窃和防破坏(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3 防雷击(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4 防火(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5 防水和防潮(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6 温湿度控制(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7 电力供应(A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网络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1 结构安全(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2 访问控制(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3 网络设备防护(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主机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1 身份鉴别(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2 访问控制(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3 入侵防范(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4 恶意代码防范(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应用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1 身份鉴别(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2 访问控制(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3 通信完整性(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4 软件容错(A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1 数据完整性(S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2 备份和恢复(A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1 管理制度(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2 制定和发布(G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安全管理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 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 GB/T 22239—2008 目录 7.1 技术要求.............................................................................................................................. - 1 - 7.1.1 物理安全.......................................................................................................................... - 1 - 7.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 1 - 7.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 1 - 7.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 1 - 7.1.1.4 防雷击(G3).............................................................................................................. - 1 - 7.1.1.5 防火(G3).................................................................................................................. - 1 - 7.1.1.6 防水和防潮(G3)...................................................................................................... - 2 - 7.1.1.7 防静电(G3).............................................................................................................. - 2 - 7.1.1.8 温湿度控制(G3)...................................................................................................... - 2 - 7.1.1.9 电力供应(A3).......................................................................................................... - 2 - 7.1.1.10 电磁防护(S3)........................................................................................................ - 2 - 7.1.2 网络安全.......................................................................................................................... - 2 - 7.1.2.1 结构安全(G3).......................................................................................................... - 2 - 7.1.2.2 访问控制(G3).......................................................................................................... - 3 - 7.1.2.3 安全审计(G3).......................................................................................................... - 3 - 7.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 3 - 7.1.2.5 入侵防范(G3).......................................................................................................... - 3 - 7.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 3 - 7.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 4 - 7.1.3 主机安全.......................................................................................................................... - 4 - 7.1.3.1 身份鉴别(S3).......................................................................................................... - 4 - 7.1.3.2 访问控制(S3).......................................................................................................... - 4 - 7.1.3.3 安全审计(G3).......................................................................................................... - 4 - 7.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 5 - 7.1.3.5 入侵防范(G3).......................................................................................................... - 5 - 7.1.3.6 恶意代码防范(G3).................................................................................................. - 5 - 7.1.3.7 资源控制(A3).......................................................................................................... - 5 - 7.1.4 应用安全.......................................................................................................................... - 5 - 7.1.4.1 身份鉴别(S3).......................................................................................................... - 5 - 7.1.4.2 访问控制(S3).......................................................................................................... - 6 - 7.1.4.3 安全审计(G3).......................................................................................................... - 6 - 7.1.4.4 剩余信息保护(S3).................................................................................................. - 6 - 7.1.4.5 通信完整性(S3)...................................................................................................... - 6 - 7.1.4.6 通信保密性(S3)...................................................................................................... - 6 - 7.1.4.7 抗抵赖(G3).............................................................................................................. - 6 - 7.1.4.8 软件容错(A3).......................................................................................................... - 7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基本要求内容

1 第三级基本要求(共290小项) 1.1 技术要求(共136小项) 1.1.1 物理安全(共32小项)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围;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 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整理)启明星辰公司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设计方案.

1 概述 1.1 项目概况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重要领域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类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是我国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加大依法管理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力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使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条例中规定: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1999年9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由公安部提出并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等级保护这一安全国策给出了技术角度的诠释。 2003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27号文)中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全面体现GB17859-1999的等级化标准思想的基础上,以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为主要指导;充分吸收近年来安全领域出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理论模型和技术框架(如IATF等)、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17799:2000和ISO/IEC TR 13335系列标准;根据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我国特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安全等级保护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为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进,从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体系和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分别给出了等级化的解决建议。 1.2 方案说明 本方案是在信息系统经过安全定级之后,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针对相应的安全等级而提出的等级保护系统设计方案。 本方案依赖于对系统及其子系统进行的准确定级,即需要定级结果作为安全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与基础。 本方案应当作为进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部署的指南和依据。可以根据本方案对于网络架构、威胁防护、策略、区域划分、系统运维等多方面的安全进行设计、审查、改进和加强,是进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规划和建设的参考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文档。 本方案的应用建议: ——在进行某个等级保护的具体工作规划时,可以参考方案中各个框架的描述来策划安全策略、需求分析、安全措施选择等各个部分的工作。 ——在考虑某一项安全建设时,可以依据本方案中对于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目标进行分析。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c)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d) 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 1.1.1.10 电磁防护(S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 b)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c) 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 1.1.2 网络安全 1.1. 2.1 结构安全(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d)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e)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 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 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 重要主机。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doc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4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d)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 防静电(G3) 本项要求包括: a)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b)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