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测量原理的探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 控制网测量技术探讨

1概述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轨道稳定性、平顺性和连续性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开始在国内铁路工程中引入。
由于该技术引入时间较短,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精度进行科学测量,确保无砟轨道铺设精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2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分析2.1高铁平面测量控制网各级别测量标准高速铁路平面测量控制网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CPI、CPII和CPIII,为确保测量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所有级别的测量均采用国家坐标系统。
各级别平面控制网测量要求可见表1所示。
表1各级平面控制网测量标准级别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m)应用CPI GPS C级≥1000为勘测、施工、运维提供坐标基准CPII GPS D级800-1000为勘测、线下工程施工提供控制基准导线四等400-600CPIII导线后方交会五等150-200为轨道铺设和运维提供控制基准备注:当CPII测量方法为GPS时,CPI点间距为4km;若CPII测量方法为导线测量时,则CPI点间距为4km一对相互通视的点。
2.2CPIII控制测量基础保障首先,CPIII控制点测量技术要求。
CPIII平面测量精度和高程精度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mm以内,其中平面精度点位误差要控制在5mm以内;全线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应统一,平面投影变形要满足无砟轨道要求(10mm/km)。
其次,CPIII控制网测量时机控制。
应在线下工程已经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开始CPIII控制网测量工作;测量时,工程变形达到稳定状态,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工程路基沉降达到稳定状态、桥梁墩台沉降稳定、桥梁上拱和收缩稳定、隧道应变力达到稳定状态、工程其他支挡部件变形趋于稳定、各坐标数据可靠。
2.3测量方法分析2.3.1平面控制测量第一,测量方法分析。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探讨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探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入,在我国已经掀起了铁路建设的热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铁路也逐步的增多。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加强对高度铁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就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问题,因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直接影响到铁路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文就主要围绕这个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对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讨论了测量布设的精度以及等级等一些列的问题,希望对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控制测量布设等级测量精度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
我们所说的高速铁路,就是指那些能够使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高于200千米每小时的铁路。
在我国当前主要是依据铁道部在2003年制定颁布的《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来进行高速铁路平面测量工作的。
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相对较晚,可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
因为高速铁路使得旅客列车的行车速度大大提高,所以就会给铁路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理所当然对高速铁路平面的工程测量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正式的制定,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所以本文就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
二.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布设的原则我国《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条文指出,高速铁路的测量全过程为:通过我国国家三等大地点测量加密GPS点,在GPS点的基础上做铁路五等导线测量,利用导线点测设线路中线控制点和铺设轨道。
当前如果是新建铁路,那么在其勘测中,一些铁路的勘察设计部门也正在努力的寻求一些方法来改进铁路勘测的流程,这个过程中提出了一次布网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各个阶段的控制点一次性的布设成为同一个等级,与此同时统一其平差测量的控制网,使的初测、航测、定测以及施工各个阶段的测量都可以在同一控制网的控制下,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工序,大幅度的提高测量效率。
GPS平面控制网在高铁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平面控制网在高铁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2.6226231994****12193.5138221999****24314.5002311998****339x摘要: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建设完善,而高铁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国范围内将高铁路网的建设作为了重要的建设内容,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发现高铁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对于整体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如今GPS平面控制网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将其使用在高铁施工控制测量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优良的效果,使施工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和方便。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高铁施工控制测量中GPS平面控制网的应用原理以及其特点,探讨GPS平面控制网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希望可以更好地开展高铁施工控制测量工作。
关键词:GPS技术;平面控制网;高铁施工;控制测量高铁系统的建设完善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表现,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加以了解,采取合适的铁路建设施工技术,让高铁路网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增加,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发现高铁建设体系的完善对于路网精度的要求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寻找施工误差并降低施工误差,让高铁路网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本文针对GPS平面控制网在高铁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一、高铁施工控制测量中GPS平面控制网的应用原理在高铁施工控制测量的过程中,有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会选择超过两台的测量设备并设置GPS接收机,确保每一端都能够有一台专业的设备,让设备保持同步运行的状态,针对同一台卫星进行相对应的观察。
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用户接收机天线以及GPS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行了解,以确保两者的位置差科学合理。
还需要技术人员将最终的观察结果作为定位开展的基础依据,确定基线端点的位置。
此外,还需要做好机械之间的向量分析,要使用GPS本身所具有的平差软件针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让计算的精确性得到保障,并获得极限的有关数据信息。
GPS平面控制网在高铁施工中的控制测量运用

GPS平面控制网在高铁施工中的控制测量运用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重发展需求,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在新常态建设中,高铁的建设和使用占据重要的地位。
高铁也就是高速运行的铁路,通常时速会超过250 km/h。
高铁建设具有工期短、精度高、任务重等特点,需要适应自然环境。
为了提升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施工阶段要加强控制测量。
以往铁路建设中应用的测量仪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铁建设的测量精度和施工效率,而GPS平面控制网的出现,应用于高铁施工中进行控制测量,提升了施工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1 GPS平面控制网设计1.1 GPS平面控制网基准设计通常应用GPS接收机直接对高铁施工控制测量获取的数据为坐标系形式,目前我国应用的和高铁施工工程相关的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进行GPS平面控制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了解原始数据属于哪个坐标系统的哪个坐标,进而明确控制网基准,完成基准设计。
1.2 GPS平面控制网图形设计对于GPS平面控制网设计而言,图形设计至关重要,会直接决定高铁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根据GPS控制网的灵活布置、不需要控制点通视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控制网图形设计,比如点连式,尽管工作效率较高,但是精度不够,无法满足高铁施工的精度需求。
再比如网连式,尽管精度较高,但是工作量较多,费用消耗高,也不使用。
因此,具体图形设计方式需要结合具体高铁施工情况进行选择[2]。
2 GPS平面控制网观测2.1 GPS接收机安置第一,针对普通控制点,需要将GPS接收机固定在专用测量基座上,再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实现接收机和基座中心对齐,进而将基座目镜和控制点中心对齐,将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调平。
第二,针对强制对中点位,GPS接收机安装就较为简单,在安装之前需要将控制点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将其固定在专用基座上,在基座两侧用螺纹连接杆和强制对中点位链接起来,并通过圆水准气泡整平基座。
第三,考虑到天线相位中心容易存在误差,可以将接收机的定向装置指向北部,并考虑当地是否存在磁场,保证接收机指向准确无误,控制在3°~5°范围内。
高速铁路CP_平面网控制测量浅析

高速铁路CP Ⅲ平面网控制测量浅析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王慧鹏摘要:高速铁C P Ⅲ平面控制网的观测量较大且对精度要求极高,对观测量进行粗差探测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节省费用,无砟轨道控制网采用多级布网的方式。
由于无砟轨道对测量控制点精度要求很高,所以控制网点位误差必须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根据 CP Ⅲ平面控制网的网形特点,利用误差传播理论,推导出纵横向公共边检核条件和纵向附合图形检核条件,控制网点位误差必须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基于检核条件可探测观测值中的粗差,可提高C P Ⅲ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CP Ⅲ平面网 CP Ⅲ网测量数据处理新建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精密控制网CP Ⅲ的测量实践,应用新的技术,提出新的方法。
在施工中采用 CP Ⅲ控制网进行平面测设和高程测量,提供精密控制基准,为高速铁路的运营提供高平顺的轨道基础。
CP Ⅲ控制网平面坐标系统与设计单位设计的精测网坐标系统完全一致,采用 WGS84 椭球高斯投影工程独立坐标系统,进行测量。
CP Ⅲ作为科技发展、施工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满足无碴轨道测量精度要求。
无碴轨道施工工艺复杂,要求多次对CP Ⅲ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测。
CP Ⅲ平面控制网的观测量较多,对控制网进行粗差的探测十分必要。
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CP Ⅲ网测量CPIII 控制网为轨道控制网,分布在线上线路两侧,对称分布,60 米左右一对。
CPIII 轨道控制网有平面网和高程网两部分组成。
CPIII 控制网是高速铁路线上测量最重要的控制网,对高速铁路的轨道板铺设、轨道铺设精度控制极为重要。
控制轨道的精确性和平顺性,对建网人员以及该系统包括的球型棱镜组、CPIII 标志预埋件,CPIII 观测数据采集机载软件及CPIII 后处理软件界要求都很高。
1、CP Ⅲ点布设CP Ⅲ点沿线路走向成对布设,前后相邻两对点之间距离一般约为60m,应在50 ~70m 范围内,每对点之间里程差小于 1m。
高速铁路测量平面控制网构建思路研究

1 勘测设计阶段控制测量工程概 况
1 1 己有 测量成 果 . 该 段 勘 测 设 计 工 作 开 始 , 有 工 程 控 既 制 测 量 数 据 资料 情 况 如 下 。 国家A、 级 G S 1 4 , B P 点 2 " 间隔 为5 k 0 m左 右 , 点 基 本 与既 有 二 等 水 准 路 线 公 用 , 各 分 别为B1 1 、 2 8、 2 9 Bl 3 、 2 5 2 5 B1 1 B1 1 、 2 3 B1 3 、
2 高速铁路测量平面控制网处理实例分析
2 1基 准网基 线解 算 . ( ) 准 网 网 中 的 G S 线 向量 采 用精 1基 P 基 密 星 历 和 精 密 基 线 解算 软 件Ga 1t 行 平 ni进 差 计 算 , 解 算 的 精 密 基 线 的 同步 环 闭 合 其 差 严 格 为0 ( ) P 的 基线 解 算 质量 主 要 通 。2G S 过 重 复边 和 异步 环 闭 合 差 检核 。 3 基准 网 () 严 格 按 照 技 术 要 求 进 行 观 测 , 内 业 数 据 在 处 理 时 , 种 方 式 进 行 基 线 向量 解 算 。 分3 ①2 h 为 ・ 时 段 , 体 计 算 ; 将 4 作 个 整 ② 2 h 成2 4分 个时 段 , 个 时段 l 4 小 时 , 阃 每 6" 中 重复 4 ③2 h 成4 时 段 , 个 时 段 6 。 h; 4 分 个 每 h 经 过 对 比分 析 , 种 方 法 计 算 结 果 差 值 3 均<1 rm, 终 成 果采 用 将2 h 0 a 最 4 分成 2 个时 段的计算结果 。 由于 两 种 约 束 网 平 差 坐标 成 果 之 间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 位 空 间 三 维 坐 标 分 量 差 值 点 最 大 达 到 9 1 I 基 线 长 度 差 值 最 大 达 到 iI , 7T 5 mm 。 一 差 异 丰要 由双 方 选 用坐 标 位 置 这 一 基 准 和 约 束平 差 方 法 的 不 同 而 产 生 的 。 为 了保 证该 段精 密工程控 制测 量 的c I 0 控 制 网坐标 基 准 的统 一 , 用精 测 网 评估 验 采 收 专家组 建议该 段铁路 客运 专线工 程 C O P 控 制 网坐标 采用 评估验 收专 家组计算 的 C O P 约 束 网 平差 计 算 的坐 标 成 果统 一 平 差 。 一 2 2C l c l基线解算 . P 和 Pl 该段 高速 铁 路 C  ̄ CPI是采 用GP 静 PIH I S 态 差 分 技 术 , 照 相关 规 范 布 设 的 限千 精 按 。 度要求, 它们 一 般选 用 L ia e 或者Tr l 双 c i e mb 频 GP 接 收 机 来 采 集 数 据 。 据 采 集 完 成 S 数 后, 经预 处 理 没 有 任何 问题 后 , 所 有原 始 将 观测 文件 ( i l数据 需转 化 为r e 数 据 ) Tr mbe i x n 输 入 商用 软件 L O7 0再 对 点号 、 G ., 天线 量高 方式 、 线 高 复核 后进 行 基线 解 算基 线 解算 天 前, 考虑 以最 佳 的 方 式 构 网 。 据 采 集 过 程 数 般 采 用 4 GPS 各 自的 测站 上 , 台 在 同时 观 测相 应 的时 间 , 完成 一 便 个时 段测 量 ; 后 然 以边 连 的 方 式 , 中2 不搬 站 , 外 2 其 台 另 台仪 器翻 滚 推 进 或 者 4 仪 器分 两 组 共 同 推 进 , 台
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

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作为告诉铁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标签: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一、前言文章对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进行介绍,对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和目的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高铁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具体应用研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了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
我们把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这三个阶段的控制网,简称“三网”。
其中,勘测控制网包括:CPI控制网、CPII控制网、二等水准基点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包括:CPI控制网、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II控制网。
运营维护控制网包括: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11I控制网、加密维护基标。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所采用的体系就是将以上三个阶段的控制网合为一体,从而更好的实现铁路的精密工程测量工作。
三、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和目的1.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
就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来看,无论是铁路勘测的设计、施工,还是最后的验收和维护,都离不开精密工程的测量。
可以说,该项工作贯穿于高速铁路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对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测量的内容也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说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的测量、对轨道施工的测量以及对铁路运行维护的测量等。
这些测量内容都是确保高速铁路整体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
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工作环节,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铁路高速、安全的行驶,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也不例外,作为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级平面高层控制网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精密测量网的控制下,实现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最终将高速铁路建设的目的顺利实现。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芋平面测量技术探讨

李云 龙 ( 中 铁一 局集团第 五工程有限 公司)
摘要 : 本文通过 C PⅢ轨 道控制 网测量 之前 的工作准备 、 CP I I I 控 基 等地段 进行 C P l l 的控 制 网加 密 的时候 ,可 以采 用 GP S 制 点 的布 设 、 测量 仪 器 的 要 求 、 C P I I I 平面测量精 度、 C P m轨 道 控 制 在原 来 的精 密平 面 控 制 网 的基 础 上按 照 相 同精 度 的扩 展
在 我 国 经济 飞速 发展 的今 天 , 高速 铁路 已经 蔓 延 向全
个 隧 道 贯通 之后 , 采 用导 线 测 量 的 方法进 行 加 密 , 测 量 时
国东 南 西北 , 人们 对 于快 速 出行和 舒 适安 全 的要求 也 十分 道洞内 C P l l 控 制 网平差 成 果是 否会 对 隧道 的建筑 界 限造 关注 。 列 车快 速行 驶 的过程 中旅客 乘坐舒 适 度 以及 安 全性 成侵 限 , 若造 成侵 限 , 则应 对 C P l I 控 制 网误差 进行 调 整 或 的高 低 , 已经是 用来 进行 铁轨 平 顺度衡 量 的~ 个 非常 重要 对隧道 设计 线路 中线进 行调 整。 的指标 ,而轨 道控 制 网 C PⅢ测量 为无砟 轨道 铺设 的 高平 2 C P川控制点 的布 设 顺性 起着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轨 道控 制 网 C PⅢ是一 个 沿着 2 . 1 布设 CPⅢ控 制点 需要 用到 的元器 件 轨道 线路 两 侧布 设 的三维 控制 网 , 起 闭于 基础 平面 控 制 网 这 些 元器 件 主 要就 是 采 用 的 经过 工 厂 精 密加 工 的 元 ( C P I) 或 线 路控 制 网( C P I I ) , 一 般在 线 下 工程 施 工完 成 器件 , 而且 在进 行加 工 的时 候是 需要 采 用数控 机 床来 完 成 后进 行施 测 , 为轨道 施工 和运 营维 护 的基准 。 的。CP l l I 点 的测 量标 志 应 由预埋 套 筒 、 棱镜 杆 、 水 准 测 量 高速 铁 路工 程测 量 的平面 、 高程控 制 网 , 按 施 测 阶段 、 杆 和预 埋 件保护 盖 组成 , 且 应采 用具 有抗 锈蚀 和抗 腐 蚀 不 施 测 目的及 功 能 可 分为 勘 测控 制 网 、 施 工控 制 网、 运 营控 锈钢 的合金 材料 进 行加 工。 所 以在采 购 C PⅢ测 量标 志 的 制 网。为 了保 证勘 测 、 施工、 运营 维护 各阶段 平面 测量 成果 时候 应 该 要达 到 下面 的一 些相 关要 求 才行 , 能够 永 久 保 的一致性 , 应 该做 到三 网合 一。 存、 体积较小、 结 构 简单 、 不会变形、 价格 适中、 可 强 制 对 为 了保 证轨 道控 制 网 C P I I I 测 量 的 可靠 性 和 准确 性 , 中 ,互换 性和 重 复安 装 性误 差 , X 、 Y误 差 要 求 小 于 4 - 在 进行 轨道 控制 网 C PⅢ正 式测 量 之前 ,应 采用水 准 仪和 0 . 4 mm, H误差 要求 小于 4 - 0 . 2 mm。 GP S全 球定 位 系统 对管 段 内二等 水准 网、 CP l 以 及 CP l l 2 . 2 具体 布 设 CPⅢ控 制点 控 制 网进行 全 面复 测 , 并采 用复 测合 格 的精 测 网对破 坏 的 CPⅢ控 制点 应 沿线 路布 置在 路 基 两侧 的 接触 网杆 或 点 重新布 设和 测 量 , 并 上报 设计 院批复 。 按 照 设计 要 求 , 对 基础 、 桥 梁防 撞墙 、 隧 道侧 壁 上 , 当C P川点布 置在 桥 梁 防 于 距离超 过 1 k m 的C P I l 需 按 同精 度 内插 方式进 行加 密。 撞墙 上 时 , 点 位应 设 置在桥 墩 固定端 上 方 的防 撞墙 上。 在 在 进行 轨道 控 制 网 C PⅢ外 业 测量 的 时候 ,测量 的难 大 跨度 连 续 梁上 等 特殊 地 段 , 也 可 设置 在 活 动端 , 但 在 使 度 是 比较 大 的 , 需克 服 各 种 外界观 测 条件 的 阻碍 , 其 测量 用 时要加 强 C PⅢ点位 精度 的复核 , 以确 定 点 的稳定 性 , 并 精 度 为 每个 控 制 点 与相 邻 5个 控制 点 的相 对点 位 中误 差 即测 即用 。C PⅢ点沿 线路 布 置 时纵 向间距 宜 为 5 O一7 0 m 均 要求 小于 1 mm。 轨道 控 制 网 C P l I l 平面 测量 采用 自由设 左 右一 对 点 , 特 殊 情 况下 相邻 点 间距 最 短 不 小于 4 0 m, 最 站 边 角交会 的测量 方 法 ,这是 一种 比较 新 的测 量技 术 , 在 长 不大于 8 0 m。 同一 对 点里 程 差 不大于 1 m, 横 向间距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的多种形式
相邻自由设站点之间有一对CPⅢ点的无连接 角的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相当于导线边的边长短 了和观测了2个新导线点。所以这种自由设站导 线测量平面控制网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较之相 邻自由设站点之间有两对CPⅢ点的自由设站导线 测量平面控制网要大。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的多种形式
单侧自由设站导线测量。这种自由设站导线 测量平面控制网,由自由设站点按极坐标方法推 算坐标的CPⅢ点是2个,相当于观测了2个新导线 点。由于自由设站的已知坐标的CPⅢ点较少,自 由设站测站点的点位误差和定向误差会较大。
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
忽略假定第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认为第一 条边的近似坐标方位角是已知的。根据已知控制 点的坐标、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和Z1测站观测的 起始边的距离,可得到测站点Z1的坐标,然后由 Z1测站观测的方向和距离值即可计算与之连接的 4个CPⅢ点的坐标。
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
对Z2测站点,先由上一测站确定坐标的4个 CPⅢ点按自由设站计算其坐标,并可按极坐标 方法继续推算后续4个CPⅢ点坐标。这样推算坐 标连续下去,直至下一个已知点。
高铁精密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在暂行规定中规定:基桩控制网(CPⅢ)应 按导线测量或后方交会法施测。在其条文说明中 解释为:CPⅢ采用后方交会法测量为德国旭普林 和博格公司采用的方法,后方交会控制网示意图 如图所示, CPⅢ点上应 设置强制对 中标志。
高铁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2009年10月铁道部发布了《高速铁路工程测 量规范》(TB10601—2009)。在规范中规定: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 角交会法施测。规范将基桩控制网名称改为轨道 控制网,后方交会法名称改为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法。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了《新建时速 200公里客货共线有砟轨道铁路轨道控制网测设 补充规定》(铁总建设[2013]88号),规定: CPⅢ平面网测量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
பைடு நூலகம்
高铁精密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武广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动工。2006年10 月铁道部发布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 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暂 行规定中测量的主要精度指标是参考京津城际 铁路和郑西高速铁路的测量精度指标。武广客 运专线建设中的精密工程测量按照《客运专线 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实施。
自由设站法的定向误差
自由设站法不仅确定了自由设站测站点的 坐标,还确定了测角仪器水平度盘的方位,其 定向的精度也高于在已知点上设站用一个已知 控制点定向的精度。当自由设站时观测的已知 控制点数目增多,其定向的精度也会更高。
导线测量原理
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即在已知点上设 站,通过观测导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根据起 算数据和观测值逐一推算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即为导线测量。在隧道洞内的控制测量中经常 采用双导线。
自由设站法是在待定控制点上设站,向多 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和距离,并按间接平差 方法计算待定点坐标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点标志
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与一般平面控制网 不同的地方,是仅在自由设站的测站点上对控制 点(CPⅢ点)进行观测,CPⅢ点上安置强制对中 标志,而自由设站的测站点在地面上不设任何标 志,CPⅢ点就是控制网所保存的控制点。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的精度
以同样测角精度进行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和 单一导线测量,那么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具有较 高的点位精度。如果要达到相同的点位精度, 采用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可比采用单一导线测量 较低的测角精度。 根据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坐标推算原理,最 弱点在垂直线路方向上的误差可参照导线测量 的精度计算。自由设站导线最弱点的横向误差 为单一导线测量的 1 / 2 ~ 1/√2。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 已经在高速铁路 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的铁路轨道控制网中广 泛应用,最近几年来也逐步推广到地铁轨道测 量中。这种轨道控制网具有显著的优点,采用 高精度自动全站仪,依据轨道控制网的CPⅢ点 作为自由设站的已知点,进行自由设站后,配 合轨道测量小车测定铁路轨道位置,能保证轨 道的中心位置及轨道的高平顺性。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建立CPIII 的优缺点
CPIII控制点的不埋石,只设测量标志,安 置强制对中专用棱镜。但观测工作量大。 CPIII点在轨道的两侧,每隔60米一对点,相 对点位精度高,测量轨道的位置有较好的一 致性。 在相邻的一些CPIII点中,个别点的变动可在 自由设站时及时发现,并可更新坐标。
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 测量原理的探讨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潘正风
高铁精密工程测量开始
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开工建设,是中 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 路采用了德国博格板无砟轨道技术,其精密工 程测量也按照德国博格公司制定的要求实施。 郑西高速铁路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采用 了德国旭普林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其精密工 程测量按照德国旭普林公司制定的要求实施。
轨道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原理
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原理是自由 设站导线测量,属于导线测量方法,严格来说, 是由多条导线(2、4条)通过自由设站组合在一 起,导线的平均边长为相邻自由设站点之间的距 离。自由设站导线最弱点的横向误差较单一导线 测量要小,导线点间具有较高的相对点位精度。 建议:应将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测量方 法的名称“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改为自由设站 导线测量法。由此,制定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 网的测量精度可能会更实际。
测定铁路轨道位置
问题的提出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我们对高速铁路轨道 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处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 而,对这种控制网的测量原理却讨论得很少,一 般认为:其测量原理是在自由测站上对CPⅢ点进 行边角交会,使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 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为弄清高速铁路轨 道平面控制网(CPⅢ) 的测量原理,需作进 一步的讨论。
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
在自由设站测站上,观测CPⅢ点的数目最 多为12个,其中用于自由设站的CPⅢ点是8个, 由自由设站点按极坐标方法推算坐标的CPⅢ点 是4个,相邻自由设站点之间有两对CPⅢ点。
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
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和单一 导线测量的坐标推算极其相仿,所不同的是:单 一导线测量每一个测站只推算了下一个导线点的 坐标;而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每一个自由设 站的测站点推算了4个CPⅢ点的坐标,这等于观 测了4个新导线点,并通过下一个自由设站将4个 新导线点连结起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CPⅢ点坐 标的测量精度。
自由设站法的点位误差
自由设站观测的一组已知控制点,其点位误 差包含着系统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误差。一组已 知控制点的系统点位误差使自由设站点产生相同 的点位位移;而一组已知控制点的相对点位误差 对自由设站点点位误差的影响是各已知控制点相 对点位误差的加权平均值,在一定范围内随观测 的已知控制点数目增多,则对自由设站点点位误 差的影响减小。
谢谢大家 !
经纬仪设站的测量含意和方法
经纬仪设站的测量含意是确定仪器中心的 坐标以及水平度盘的方位角。 设站的方法:在已知坐标点上设站,仪器 对中确定仪器中心的坐标,和对一个已知点观 测确定水平度盘的方位角。在待定点上设站( 即自由设站),对多个已知点观测,同时确定 仪器中心的坐标以及水平度盘的方位角。
自由设站法原理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的多种形式
在高速铁路隧道轨道控制网测量中,可布设 CPⅡ和CPⅢ共网。CPⅡ网自由设站测站点上最多 观测8个方向,相邻测站点间距离200-300 m,最 大观测距离不超过500 m。
单一导线建立CPIII的优缺点
导线法建立CPIII,其优点是简单,易实现。 但点位可靠性差,点位的变动不易发现。 利用不同导线点放样轨道时,可能出现较大 的误差台阶。 放样轨道时,测站位置不灵活,只能架设在 导线点上。同时会带来仪器对中误差。
自由设站导线测量的多种形式
测有连接角的自由设站导线测量。起始端需 要有两个已知控制点,可以和导线测量一样,构 成测有连接角的自由设站导线,如果在自由设站 导线两端测有连接角,则可以构成附合自由设站 导线。测有连接角的自由设站导线测量可用于隧 道、地铁和巷道贯通测量中,在隧道贯通后可构 成附合自由设站导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