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衔接(文言文)
【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答案及解析)

专题02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世说新语》拓展练习【知识梳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例题精练】一、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骤: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3)尝.月下戏尝:________(4)人语.之语:________2.请用“/”为【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断两处)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简析谢道韫和徐孺子回答的“妙”处。
【答案】1.急乘、趁曾经对……说,告诉2.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课外文言文--中小学衔接

文言小短文阅读一、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4分)(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2)是非君子之道译文:(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 文言文的系是什么意思系(繋)jì动词义:1、拴;系结。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系之苇召。
——《荀子·劝学》2、约束;羁绊。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
——汉·贾谊《鹏鸟赋》3、拘囚。
累及好人,无故系狱。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4、留意;挂念。
如系人情思。
5、牵涉;关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唐·白居易《谕友》名词义:1、世系;系统。
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
——《新唐书》2、姓。
楚有系益。
系(系)xì动词义:1、束缚;捆绑。
系,系也。
——《说文》系,连也。
——《广雅》系,系也,相联系也。
——《释名·释衣服》系曰。
——《文选·张衡·思玄赋》。
旧注:“系,系也,言系一赋之前意也。
”系隆我汉。
——《后汉书·光武纪下》。
注:“犹系也。
”系,系束也。
——《说文》系妻孥。
——《国语·越语上》注:“系,系也。
”系马舌。
——《国语·吴语》。
又注:“系,缚也。
缚马舌恐有声也。
”系累其子弟。
——《孟子·梁惠王下》。
注:“系累,犹缚结也。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系燕王父子。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继续;接续。
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
——《后汉书·郑弘传》邓、唐、蔡、陈,驰捷系踵。
——宋· 洪迈《容斋四笔·会合联句》3、维系;关联。
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
——《三国演义》4、是。
2. 系在古文中的意思1、悬挂、绑缚。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向牛头充炭直。
”《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颈,委下命吏。
”2、拘囚;关押。
《谭嗣同》:“君既~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3、继;连接。
班固《东都赋》:“~唐统,接汉绪。
”4、绳索、带子。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考点示例与训练(1)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考点示例与训练考点:1.《孙权劝学》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解释加点词2.范仲淹《岳阳楼记》与《宋史·范仲淹传》——解释加点词语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西晋张华《博物志》——解释加点词【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解释加点词2.断句3.翻译4.成语填空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6.概括故事情节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考点示例】一、《孙权劝学》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解释加点词【考点解读】1.解释加点词2.断句3.翻译4.成语填空二、范仲淹《岳阳楼记》与《宋史·范仲淹传》——解释加点词语【考点解读】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4.概括故事情节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考题对接】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2)但.少闲人()(3)以书.邀余()(4)谒.辨才于朝音堂()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濯足于.惠因涧尝射于.家圃B.得支径上.风篁岭横柯上.蔽C.殆非人间之.境马之.千里者D.明日乃.还乃.不知有汉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分析。
....,请作具体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答案】1.(1)门;(2)只/只是;(3)信/书信;(4)拜见/拜访。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月色入户:月光从门里射进来。
户,古今异义词,门。
(2)但少闲人:只是缺少两个闲人。
但,古今异义词,只,只是。
(3)以书邀余: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
书,书信。
(4)谒辨才于朝音堂: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
谒,拜访。
2.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在;B.动词,爬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C.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D.副词,便/副词,竟然;故选A。
文言文断句对点训练(教考衔接对点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专项对点练(一)第一组教考衔接对点练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师说》)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上面文段中,“夫”是发语词,“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可完全断开。
2.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选自《鸿门宴》)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成五采../此...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天子气也。
解析: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3.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选自《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选自《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选自《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6.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7.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选自《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8.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二)(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二)(有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参考答案及解析】1.A2.凿壁偷光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参考译文】匡衡字稚圭bai,勤奋好学,但家中du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zhi照不到他家,匡衡dao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
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
”“鼎”是匡衡的小名。
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 妇亦 / 起大呼B. 又夹百千 / 求救声C. 虽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D. 不能 / 名其一处也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A. 虽.人有百手虽:虽然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C.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D. 几欲先走.走:走开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初中高文言文衔接特殊句式ppt课件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 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 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介宾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 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 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省略句比较
初中阶段省略句多出现在对话 和简单叙述中,高中阶段则更 多出现在复杂句式和文学作品 中。
初中省略句多涉及主语、谓语 等成分的省略,高中则涉及更 多宾语、定语等成分的省略。
初中省略句较为简单明了,高 中则更注重语境和语义的连贯 性。
05
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增强表达效果
01
02
03
倒装句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音频、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布置阅读 、写作等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
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意识的 培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
通过颠倒句子成分的正常 顺序,强调或突出某个词 语或信息,使表达更加生 动有力。
省略句
省略句子中某些成分,使 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同时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
被动句
通过改变句子主语和谓语 的关系,强调动作变化的 结果或状态,增强表达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
感叹句
通过强烈的语气和感叹词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 文本内涵。
【寒假自学课】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衔接09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寒假自学课】知识点衔接09 文言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一、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宋)朱熹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填空。
读书有三到:谓,,。
3.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4.翻译下列句子。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二、古人谈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盖()士人()下流()窥()2.下列选项中,与“河伯之观海”的“之”用法一致的是()。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4.结合选文,请你谈一谈为何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三、自相矛盾楚人有鬻(音y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楚人:楚国人。
②鬻(yù):出售。
④吾:我。
⑤坚:坚硬。
⑥或:有人。
⑦以:用。
⑧弗:不。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四、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ì shì)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试身手
言者无罪,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千里之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呆役》 呆役》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走之前怕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并将所有事物编成两句话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说:“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一路上每走一步都在熟记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剃光了他的头 发,用枷锁套住他,而自己偷偷逃走了。呆役酒醒之后说: 呆役酒醒之后说: 用枷锁套住他,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摸摸脖子说:“枷锁,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摸脖子说: 枷锁, 想到文书, 忽然吃惊的说: 哎呀, 有。”想到文书,说:“有。”忽然吃惊的说:“哎呀,和尚 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 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幸喜和尚还 我却不见了。 在,我却不见了。”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又自己编成 两句曰: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两句曰:“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途中步步熟记此二 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僧知其呆,用酒灌醉,( 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 ) 役酒醒曰: 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颈上曰: 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摸颈上曰: 文书, 忽惊曰: 哎呀, “枷,有。”文书,曰:“有。”忽惊曰:“哎呀,和尚不见 顷之,摸自光头曰: 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了!” 顷之,摸自光头曰:“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小试身手
• A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听到批评的人应当引起足 够警戒。 够警戒。 • B千里长的堤坝,可以被 千里长的堤坝, 千里长的堤坝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 C不鸣叫就算了,一但鸣 不鸣叫就算了, 不鸣叫就算了 叫就要使人惊异。 叫就要使人惊异。 • D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 使名声 传播到诸侯之中。 传播到诸侯之中。
不是外语的“外语” 不是外语的“外语”——文言 文言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A家严 家严 B令堂 的“前世今生”
•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并且不使用标点。 并且不使用标点。 • 特色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 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 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