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 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 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 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 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症。
骨质疏松症分类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
Osteoporosis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One in three women, and one in five men, will get osteoporosis
Melton, L.J., 3rd, et al., Perspective. How many women have osteoporosis? J Bone Miner Res 1992, 7:1005-10 and Compston, J., et al., Fast Facts – Osteoporosis. 2nd ed. 1999, Oxford: Health Press Limited
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 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 微外伤(不超过站立位高度)即可发生的骨折 (Osteoprotic Fractures,OPF)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
常见疾病发生率(年)
2,000,000
1,500,000 a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骨吸收指标包括尿钙/肌酐、血浆/尿抗酒石酸 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C端肽、尿吡啶啉和脱氧 吡啶啉。
BMD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骨质疏松与骨折PPT课件

髋部骨折 男性:6% 女性:17.5%
骨质疏松的诊断:骨密度,骨转换,骨折率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 发生了脆性骨折 和/或骨密度低下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超声法(QUS)
• 不能直接测量骨矿的含量 • 不能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使用,只能用于筛
查和疗效监测
• 准确性低,误差大
骨密度测量方法
• 钙, 维生素 D的充足补充 • 调整生活方式 (营养,运动,日晒,戒除烟
酒不良嗜好,注意药物使用等) • 预防跌倒 • 避免骨折后长期制动
• 药物干预 • 康复治疗 Adapted from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
(1):2-17.
基础治疗
OSTE-1065521-0000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脆性骨折
• 中国大陆椎体骨折患病人数:
2006年: 2600万 (新发椎体骨折180万) 2020年预计将达到3670万;
• 北京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
学调查显示椎体骨折患病率: 50岁以上妇女为15% 80岁以上妇女为37%
Xu L et.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 The Beijin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2000,15:2019-2025 IOF,The Asian Audit Epidemiology, costs and burden of osteoporosis in Asia 2009
成和骨矿化,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 肌肉协调性。
52
1,25(OH)2D3是维生素D代谢产物中对骨和钙 代谢最具有生物学作用,故称为 D激素
骨质疏松的诊断:骨密度,骨转换,骨折率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 发生了脆性骨折 和/或骨密度低下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超声法(QUS)
• 不能直接测量骨矿的含量 • 不能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使用,只能用于筛
查和疗效监测
• 准确性低,误差大
骨密度测量方法
• 钙, 维生素 D的充足补充 • 调整生活方式 (营养,运动,日晒,戒除烟
酒不良嗜好,注意药物使用等) • 预防跌倒 • 避免骨折后长期制动
• 药物干预 • 康复治疗 Adapted from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
(1):2-17.
基础治疗
OSTE-1065521-0000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脆性骨折
• 中国大陆椎体骨折患病人数:
2006年: 2600万 (新发椎体骨折180万) 2020年预计将达到3670万;
• 北京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
学调查显示椎体骨折患病率: 50岁以上妇女为15% 80岁以上妇女为37%
Xu L et.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 The Beijin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2000,15:2019-2025 IOF,The Asian Audit Epidemiology, costs and burden of osteoporosis in Asia 2009
成和骨矿化,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 肌肉协调性。
52
1,25(OH)2D3是维生素D代谢产物中对骨和钙 代谢最具有生物学作用,故称为 D激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PPT课件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联合后凸成形术
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既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又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减轻疼痛。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因疼痛产生的焦 虑、抑郁情绪。
04 非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
原理
通过在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材料,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性 ,缓解疼痛。
优点
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缺点
存在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等风险。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理
01
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通过球囊扩张等技术进一步恢复椎体
高度和生理曲度。
优点
向患者解释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原因、症状、诊 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
3
骨折风险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了解自身骨折风险 ,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康复期生活指导
疼痛管理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评估和管理疼痛,包括使用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 解疼痛。
02 03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可表现为腰背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低热、盗 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 松性椎体骨折相鉴别。
脊柱化脓性感染
脊柱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腰背痛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高热、寒战 等感染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松性椎 体骨折相鉴别。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 ,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同时,患 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和康 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4
推拿按摩手法在骨质疏松性骨 折中应用
Chapter
推拿按摩作用机制探讨
缓解疼痛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减轻
疼痛的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 摄入
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会影 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骨 骼健康。
控制盐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不 利于骨骼健康。
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饮食
过多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增加钙 的流失,不利于骨骼健康。建 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 肉、鱼、蛋等。
注意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食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 用,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如菠菜、竹笋等)会影响钙的 吸收,应避免与富含钙的食物 同时食用。
运动康复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避免剧烈运动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的骨骼脆性增加,应 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 再次骨折。
02
加强营养补充
合理饮食,增加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 摄入,有助于骨骼健 康。
03
定期评估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 康复效果,根据评估 结果及时调整运动方 案。
04
保持良好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肝肾阴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等。治宜滋补 肝肾、强筋壮骨,方用六 味地黄丸加减。
肾阳虚衰型
症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 、小便清长等。治宜温补 肾阳、强筋健骨,方用右 归丸加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OVCF的鉴别诊断
• ④老年性驼背:多见长期承重、蹲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 老年人;常累及胸椎中下段椎体;多个受累椎体呈楔形, 但整个脊柱保持完整;椎体前缘硬化,纤维变性,前缘 骨质融合。 •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致破骨细胞增加,加快骨吸收,引起纤维性骨炎,造成 椎体楔合。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长期存在慢性腰背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ppt课件-精品文档

《上海医学》2019年3月 曾炳芳 李晓林 章振林 2019-2019年卫生部科教司全国10大省会城市10大医院调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可出现疼痛 压痛 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表现
畸形 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
65%左右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易造成漏诊
中国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极高
70 62.5
髋骨骨折发病率(%)
60 50 40 30 20 10 0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35 22.6 14.9 7.9 0.4 1 2.8
Li NH et al, Chin Med J 2019;115(5):773-5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报告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1.0
T-值
分类
预防 骨松 药物 治疗
T-值
-1.0 和以上 -1.0 到 -2.5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 严重的骨质疏松
-2.5 和以下 -2.5 和以下并伴有一处或 多处骨折
受检者的骨密度-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均值 青年人骨峰值测量的标准差
.Trombetti A, et al. Survival an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after hip fracture in men and age-matched women. Osteoporos Int. 2019;13(9):7317.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9年9月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血 栓形成
褥疮
心脑血管意外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
康复 措施
个性化的康复辅具
谢谢
? “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从站立高 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
1
2
流行病学及
3
其特点
4
5
6
全球每 3 秒钟发生 1 例
约50%的女性和 20%的男性在 50岁之后 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50 %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 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 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 4倍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 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 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 20%以上、永 久性致残率可达 50%
锁定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药物干预的目的
改善骨质量
防治感染
抑制急性骨丢失
缓解疼痛
提高骨量 促进骨折愈合
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钙剂和维生 素D可与抗 骨质疏松药 物联合使用, 并贯穿 整个 治疗过程。
钙剂
可改善 骨矿化、 减缓骨 量丢失。
可促进钙 吸收,降 低再骨折
特点六
多见于老年人群,常 有合并症,全身状况 差,并发症多,治疗
复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
胸腰段 椎体
髋部
腕部
(股骨近端) (桡骨远端)
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畸形
骨擦感(音)
反常活动
骨密测度定(BMD)双能X线吸收法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X线: 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 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 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 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钙剂应注重元素钙含量, 骨质疏松药物者,应重
推荐补充元素钙1000
新评估骨质疏松状况,
mg/d;普通维生素D补充 不建议盲目停药。
剂量推荐为800IU/d。
骨折发生前,未使用抗骨质疏松 药物者,应在骨折处理后,患者 全身情况稳定时,尽早使用抗骨 质疏松药物治疗。
泌尿系感染 肺部感染
远期还可能残 留疼痛和肢体 功能障碍
作为日常补充。
药物干预原则
? 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需要根据骨质疏松严重程 度,注重个体化原则 ,考虑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 证、临床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等诸多 因素,合理应用。
? 需要强调的是, 不推荐同时联合应用同一作用机 制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完成概述
骨折后,早期钙和维生
素D用药剂量可酌情增加; 骨折发生前,已使用抗
CT: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 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 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 的压迫情况。
MRI :常用于判断椎体压 缩骨折是否愈合、疼痛
责任椎及发现隐匿性骨
折,并进行鉴别诊断等。
实验室检查
检查基项本目
检选查择项性目
生化骨碱 性磷酸酶等
血沉、性腺激素、血 清25羟基维生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24h 尿钙和磷、甲状腺功 能、皮质醇、血气分 析、肿瘤标志物、放 射性核素骨扫描、骨 髓穿刺或骨活检等
推荐尽早 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1 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选择人工股骨头
置换还是人工全 髋关节置换,主
2 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要根据年龄、全
身 状 况 、 预 期 寿 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 命等 因 素 来决 定3。 稳定型骨折或合并内科
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可以酌情采用外固定架 或非手术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
? 治疗方法: 卧床、支具及药物等方法 需要定期拍片检查,以了解椎体压缩是
否进行性加重。
1. 椎体强化手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 (PVP)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2. 微创经皮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
3. 开放手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适应症一
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剧烈
风险。 维生
素D
抗骨质疏松药物
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
抑制骨吸收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利塞 膦酸钠、唑来膦酸(依固5mg1年 1次)、伊班膦酸钠
中成药
仙灵骨葆胶囊
维生素K类
抗骨质 疏松药物
促进骨形成类药物
? 骨化三醇及其类似
活性维生素D类 ?
物——阿法骨化醇 适用于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但不推荐
髋 部 骨 折
髋部骨折特点
? 致畸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恢复缓 慢;
? 骨折后第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25%;
? 存活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 的残疾,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25%的 人需要长期看护。
? 治疗目的是尽快恢复负重功能,减少卧床 时间。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
凝血功能障碍者
对椎体成形器械或材料过敏者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
1
手术
相对
2
禁忌 3 症
4
椎体严重压缩性骨折, 椎管内有骨块
有出血倾向者
身体其他部位 存在活动性感染者
与椎体压缩骨折无关的 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1、椎体成形术 (PVP)
2、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微创
止痛效果明显
显著减轻了陪 护人员的护理 重建骨骼的生物 负担 结构和机械强度, 可早期下床
局麻
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极大地减少手术风险, 避免了卧床、制动、固 定所导致的并发症,明 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经皮微创 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
? 适应症:
? 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 椎体压缩变形需要复位固定者; ? 年轻患者,不适合做椎体成形手术者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概念
? 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 骼系统疾病。
? 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 度和骨质量。
?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 本篇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VS
骨质疏松性骨折
? 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 ,指在日常生活中 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 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 (fragility fracture)。
适应症一
累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
适应症二
不稳定骨折
适应症三
手法复位后桡骨短缩超 过3 mm
适应症四 侧位X线片示背侧 成角超过10°
关节面台阶超过
适应症五
2 mm
适应症六 手法复位不满意者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
经皮撬拨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桡骨远端髓内 钉固定等
切开复位钢板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特点一
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 快 速骨丢失 ,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特点二
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 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
不愈合
特点三
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特点四
骨折部位骨量低,骨 质量差,且多为粉碎 性骨折,复位困难, 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特点五
内固定治疗稳定性 差,内固定物易松 动、脱出,植骨易 被吸收
髓内钉、重建钉 (髓内)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髓外、切开)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治疗目标: 恢复平整关节面、掌倾角和尺 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相邻关节面的吻 合关系,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腕关 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方法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适应症二
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适应症三
椎体骨折不愈合或椎体 内部囊性变
适应症四 椎体骨坏死
适应症五 部分椎体肿瘤
适应症六
高龄患者、不能耐受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早 期手术,可有效缩短 卧床时间,减少骨折 并发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
1
手术
绝对
2
禁忌 3 症
4
不能耐受手术者
无痛、陈旧的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IOF推荐Ⅰ型骨胶 原氨基末端肽 (P1NP)和Ⅰ型胶原 羧基末端肽 (S?CTX),有条件 的单位可检测
诊疗原则及流程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处理
复位、固定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药物干预
基础治疗、 抗骨质疏松治疗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
治疗 原则
骨 折 处 理
? 适用症: 轻度椎体压缩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动力髋(DHS)内固定术
股方肌带蒂骨瓣移植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转子间骨折
? 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复位内固定
? 手术方式: 闭合或切开 ? 内固定方式: 髓内和髓外
? 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固定更具优势。
? 人工髋关节置换 不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常规治疗方 法,仅当作 一种补充手段 。
PFNA内固定术 (髓内、闭合)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方法为颈腕吊带悬吊、贴
胸位绷带固定或肩部支具固定等。 ? 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 ? 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可选择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锁
定钢板、肱骨近端髓内钉等。克氏针、螺钉、张力带固定操作简 便,对组织损伤小 ? 对肱骨近端Neer分型三或四部分的严重粉碎性高龄骨折患者,可 考虑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L3椎体压缩性骨折
L2椎体压缩性骨折
L1椎体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