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故事
患癌女博士于娟去世十年之后,老公信守承诺了吗?

患癌女博士于娟去世十年之后,老公信守承诺了吗?ID l HiDiBing作者 l Bing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十年前的网红患癌女博士于娟吗?当时的于娟只有32岁,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有着让人羡慕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却因为癌症,生命戛然而止。
在弥留之际,她把自己对人世间的不舍和感悟写成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感动了无数人。
就在她病逝10年之后,于娟的老公发表了一篇让人泪目的文章:十年了,我依然想念于娟,她爱的光头一直没有再婚,儿子成了学霸,于妈妈在山东种出了一片森林……她的故事,也许对那些在生活中迷茫彷徨、找不到目标和出口的人是一种启发。
01于娟出生于山东济宁,身上有着典型山东姑娘的豪爽。
在30岁之前,她生活的主旋律一直是幸福明亮的。
妈妈在外贸公司工作,爸爸是一名大厨,从小于娟就生活在一个无忧的环境中。
大厨爸爸最喜欢给女儿投喂各种山珍海味,这也养成了于娟大方爽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性格。
同时,于娟还是一个典型学霸。
同学们评价她“过目不忘”,家里人说她“又聪明又努力”,更可贵的是,她身上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儿。
那年,她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并在这里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
很快,对方就被于娟身上的那股潇洒女侠的气质吸引,两人走到了一起。
毕业后,两个年轻人留在了上海,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但对于娟来说,那种平凡安逸的小日子并不是她想要的。
上海的精英人才太多了,想在这里站稳脚跟拼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她做出一个决定——报考复旦的研究生!要知道备考复旦本来就是地狱级别难度,每年有多少考生专门脱产复习都很难上岸,更何况于娟还有繁重的工作。
她只能是白天干完工作,晚上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复习,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她几乎没在凌晨之前睡过觉。
尽管这么拼,第一次考研她还是失败了。
好在于娟天生有一颗大心脏,她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多打击,反而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复习策略,继续投入战斗,而且比之前更努力了。
于娟:活着就是王道-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_平凡人不平凡

于娟:活着就是王道-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_平凡人不平凡于娟,女,32岁,祖籍山东济宁,海归,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于娟说。
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一年零三个月后,于娟还是永远走了。
她的32岁年轻生命终止一刻,是4月19日凌晨三时,正是草木勃发、万物生长的美好春天……于娟,祖籍山东济宁,挪威海归,生前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
一年前,被确诊患乳腺癌后,于娟用博客记录下生命的痕迹,告诉活着的人们:好好活着,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孩子有妈、父母有女儿、丈夫有妻子”“天气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体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
就这样一个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
”4月6日,于娟更新了博客,取名《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
这一天,她32岁。
4月14日,于娟又把17岁时的两篇日记贴在博客上,这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篇博文。
4月13日,于娟进行了又一次胸腔积液抽取手术;17日,于娟病情急转;18日,于娟平安转院;19日凌晨3时,于娟在中山医院停止了呼吸……19日上午9时,家人在她的博客上写道:“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于娟,走好!”2010年1月2日,于娟被确诊患上乳腺癌。
其时,于娟才回国工作四个多月,一岁多的儿子小土豆刚学会叫妈妈……那时,于娟非常沮丧,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书籍都整理打包捐掉了。
为了治病,家里卖掉了仅有的60平方米房子和父母在山东老家的房子,婆婆、大姑、爸妈、丈夫,全家人一起租房子过活。
亲人的不离不弃,又让于娟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并在博客上撰文,分享对生命的感悟。
除了亲人,许多昔日的校友、同事和朋友,也支持着于娟延续生命的奇迹。
她的复旦校友郑培源、张婷和易文娟等人,在2011年2月自发组织起一个义务服务的团队。
于娟-此生未完成

篇“癌症日记”。
根据亍娟的博文透露,她的“癌症日记”将 出版成书,“至少,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拿 命写的东西,防微杜渐,丌再像我这样,健 康任意挥霍,并福任意挥霍,到时候只能敲 着键盘望着屏幕追悔莫及。”
亍娟,女,32岁,祖籍山东济宁,海归,博士, 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 乳腺癌晚期患者。短短的几行字,是亍娟的个人 简介,而短短文字的后面,却是一个乐观坚强幵 相信奇迹的女儿、妻子和妈妈。“人生最痛苦的 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母,如 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
此生未完成
“天气丌是很好,心情丌是很糟,身体丌是很妙, 精神丌是很差。就这样一个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
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4月6日,
亍娟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取名《出生入死的生日记 事》,这可能是她在生命的最后一篇博文,2011年 4月19日凌晨3时,这位感劢和激励无数网民的“复 旦大学抗癌教师”去世,32岁的顽强生命留下70多
第三部分突击作业 (我理解顺其自然, 丌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这一部分,我丌知道算作作息习惯还是 工作习惯
第四部分 环境问题 (我感觉非常重要,其
中家具的问题,甲醛赸标的家具过了好多年
还是赸标很厉害,而我们身在其中丌知道的)
也许,这只是牢骚。除非国民觉醒,否则我们无力改变
这个事实、这个环境、这个国情。网络上查一下,就会 有触目惊心的数据:现在公布的数据说癌症总的发病率 在 180/10 万左右 , 也就是每 10 万人中有 180 个人患 癌症。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据统计,上 天津的25%,为全国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癌症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区女性的癌症发病率 比20年前上升了近一倍,每100名上海女性中就有一人 是癌症患者,也进高亍我国其他城市。
于娟d故事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于娟走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夜, 一次次熬过痛苦的穿刺、化疗、放疗,熬过了医生‚最多3
个月‛的宣判,熬过了她的‚一岁生日‛。
然而老天并没有垂怜于她的顽强。她的癌细胞,如同 她年轻的生命一样,新陈代谢得非常快,只能靠吃进口药 物来控制。她要注射的赫塞汀,2.5万元一支,每21天就要 注射一支;1万多元一盒的药,只够吃1个疗程14天。
如果说于娟前29年都 在为了事业而奋斗的话, 那从儿子土豆诞生的那一 刻起,她感觉自己的奋斗 便有了更重大的意义。那 就是一家人的美好未来。 在于娟和丈夫共同的 努力下,他们的日子过得 不错。不但工作稳定,还 在上海买了房子。可就在 一家三口奔向幸福生活的 时候,变故突如其来……
2009年年底的一天,于娟突然晕倒了,救护车把她 送到医院,在医院一躺就是三天两夜。最后医院确诊, 于娟已经是乳腺癌晚期了,更可怕的是她体内的癌细胞 已经扩散全身,她所有的骨头都被癌细胞侵蚀。她的脊 椎甚至都已经发黑、弯曲了。
—谁为你扫去生命中的那一道阴霾
保险与人生
于娟简介
于娟,32岁。博士 海归,复旦大学优秀青 年教师。家中的独女, 有一个同为大学教师的 丈夫和一个两岁多可爱 的儿子。
据说,从小学到高中, 于娟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 茅。高考过后,于娟顺利地 考上了上海交大,从此她那 股子认真劲儿更是有增无减。 各种证书都是她奋斗的目标。 读硕士,到挪威留学考博。 学成归来,她再凭借自己的 努力,成为上海复旦大学的 老师。
数,开始抱着金画家送给我的紫水晶球,开始一切科学的不科学的,努力。
一天,儿子‚土豆‛来看她。稚嫩的双眼并不明白妈妈
于娟用生命写成的忠告

于娟用生命写成的忠告:活着就是王道4月19日,复旦大学海归博士、抗癌教师于娟的生命终结了。
她在患病15个月的时间内,在病榻上陆续写下了生命日记:“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我拿命试过,此路不通。
”这些用最后的生命写成的忠告,是非常值得大家,特别是值得白领们一读的。
于娟在得病前,过的是一种典型的“年轻人”的生活。
如今,她用署名“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反思病情写道:饮食上“暴饮暴食”、“嗜荤如命”是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鲁西北的土孩子,不是海边出生海里长大的弄潮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头(于娟的丈夫)每日吃生虾生螃蟹没事,而我长期吃就会有这样那样的身体变化:嫁到海岛不等于我就成了渔民的体质。
”“暴饮暴食”带来体内的变化是渐进的,海鲜对于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东西。
过度的口腹之欲,带来的后果是身体的灭顶之灾。
今天的多吃,就是明天的少吃。
为了明天的多吃,今天就要少吃。
管住你的舌头,饮食节制将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放下“暴饮暴食”这把屠刀,你虽不一能立地成佛,也许能活到上海人的平均寿命。
于娟10年来不曾在12点前睡过。
熬夜干什么?于娟反思写道:“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
”“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熬夜,就是慢性自杀,就是破坏身体内部的平衡,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就是让癌细胞有了滋长的可乘之机。
人体的生物钟是不容随意破坏的。
破坏了,再想修复,就很困难。
它一定会用不正常的摆动或者停止摆动来惩罚你。
一位医生告诉于娟:“熬夜直接危害肝脏。
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患了肝癌,在今天,纵然扁鹊再世,也是回天乏力。
所以,每一个活着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熬夜,在晚上11时前老老实实躺下。
请记住美国总统听取罗斯福的告诫:“早睡早起,健康、财富、聪明将会伴随你。
”反之,健康、财富、聪明,将提前离开你。
于娟《生命日记》

于娟《生命日记》生命日记。
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坐在窗前,拿起笔,开始记录我的生命日记。
生命,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礼物。
它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和奇迹,让人感到无比的珍惜和感激。
每一天,我都在努力生活,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和不易。
有时候,生活会给我带来挑战和困难,让我感到疲惫和无助。
但我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我要坚强地面对一切,勇敢地前行。
生命日记,记录着我的成长和变化。
我在这里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每一个喜悦和悲伤,每一个收获和失落。
这些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相信,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珍惜和感恩的,我会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让生命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生命日记,也是我的心灵寄托。
在这里,我可以倾诉我的心声,释放我的情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生活中的烦恼和纷扰都会在这里得到宣泄,让我重新找到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
生命日记,是我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
它默默地记录着我的点滴,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日夜。
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它都会永远陪伴着我,成为我心灵的港湾。
生命日记,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它记录着我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我会珍惜它,用心去书写,让它成为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篇章。
生命日记,谱写着我生命的乐章,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我会继续用心去书写,让它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愿生命日记,永远陪伴着我,见证我的成长和变化。
高中语文 于娟和她的生命日记阅读素材

于娟和她的生命日记黑暗是残酷的,尤其在感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一点点黯淡之时。
但于娟决定完整地写下这段生命中最黑暗、最苦痛的日子:“绝少人会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得癌症,更少有人查出癌症已然转移到全身骨头发黑,没有几个人可以在这危重绝症下苟延残喘,苟延残喘的为数不多的人难能有这个情致来‘我手写我心’。
所以我自认为,我写的这些文字将是孤本。
”她想用自己的“生命日记”告诉所有人:“那些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大。
”活着就是王道一见面禁不住想去抱住她,她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靠上来。
我这才意识到,她全身的骨头都在受癌细胞的侵蚀,碰一下就有蚀骨之痛。
与曾经的那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假小子”相比,现在的于娟整整缩了一圈,体重从健康时的120多斤掉到了100斤,又因为癌细胞骨转移有些驼背,行动缓慢,更显瘦小。
刚刚经历了一轮化疗和放疗的折磨,她指指自己乌青的面色、发黑的十指,对我开玩笑说:“乌骨鸡啥样我啥样,我成乌骨人了。
”这个时候,即使心里在流泪,你也会忍不住看着她笑,尤其是看她仍毫不顾忌地露出牙床的大笑,看她自嘲般“穿着秋菊棉袄扭着猫步”走来时。
你经常会忘了她是一个病人,因为她迸发出的生命力远远超越健康人,因为她一如往常“山东女响马”式的嬉笑怒骂,甚至对自己的病也依然故我:“癌症找上我,它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我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还怕对付不了它?”刚刚从鬼门关闯过一轮,2010年底,于娟开了博客,标题霸气——活着就是王道。
3个月左右,访问量就增至153万。
“癌症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于娟说。
此前,于娟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系硕士、复旦大学经济系博士,刚刚回国任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
正如于娟所说:“论家庭,结婚8年,刚添爱子,昵称阿尔法,还在牙牙学语。
本来计划申请哈佛的访问学者,再生个女儿,名字叫贝塔。
论事业,好不容易本科、硕士、博士、出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工作刚刚一年,事业风生水起,申请项目无论国际、国家、省市级全部揽入。
复旦女博士生命日记:活着就是王道

复旦女博士生命日记:活着就是王道图文无关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燃烧了自己,他的心灵也因此而变得无比高尚。
—斯蒂芬·茨威格于娟,女,32岁,祖籍山东济宁,上海交大本科毕业,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后赴挪威深造。
海归后,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讲师。
2009年年底,于娟被发现患有乳腺癌,并且已至晚期。
灾难突袭时,她不仓惶,不逃遁,置生死于谈笑间。
在与癌症过招的一年多日子里,她写下近10万字的《活着就是王道》的“生命日记”,将滴滴泪水串成笑的银铃,尽显生命的无畏、欢乐及奢华。
她的父母不顾老年无栖身之处——毅然卖掉老家房产,劫难之河与女共渡;她昵称为“光头”的副教授丈夫,更是日夜陪护在妻子身边,共同守望生命的回归……“突然就搞了个癌症,生活有时就是这样好玩”——《生命日记》之“我的2010”2009年10月28日晚。
于娟结束课程,从复旦大学校园出来,骑单车去大润发买牛奶,行至一半,在一个小巷子里被一个民工撞了一下。
一瞬间,她觉得一股挫骨伤筋的痛从腰间传来,不由心里一“咯噔”:扭了腰吗?但还是硬撑着去了大润发。
她没想到,到第二天,不对劲了,竟不能起床了,动一动就是豆大的汗珠往下掉。
于娟仍没当回事,只因“那阵儿正忙得四蹄撒欢儿,起不了床着实误事”。
后来便叫“光头”送她去本校附属医院。
医生说,没啥,腰肌劳损,活血通筋得了。
真是腰肌劳损吗?过去一段时间,疼痛依然。
医生再开“万骨通”“活血通筋”,于娟再也不信是筋血有什么不通,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在家等到结果出来,她才知道,“活血通筋”药片片都是催命符:她脊椎骨呈现弥漫性信号,癌细胞骨转移!后来,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
此时,她已卧床,不能动不能碰,动一动,就疼得人事不省——瑞金医院的救护车来了都不知道怎么下手才能把她弄到担架上。
最后,救护车急救员只得打电话求助,四个男人扯住床单,绷得像一张纸,才把她平移到担架,再让她周身裹上防震充气垫,才抬上救护车……癌细胞骨转移?癌源又在哪?灾难,是毁灭性的,砸在谁的头上,谁都不堪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娟感悟
•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 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 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 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 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人类的奇怪之处
• 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 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 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 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 们从未活过。
总结–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
• 重大疾病险赔付9万,住院补贴若干 • 半年后劳动合同到期,时尚集团决定不再续约,团体医疗保险失去, 社保无处交,花光积蓄,卖了一套房子
生命日记
于娟感悟
•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 母,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我的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 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 我愿像一个乞丐---或则干脆就是一个乞丐匍匐在国泰路 边,只要能活着看我爸妈带土豆经过。
环境问题 之 空气质量
• 2007年挪威回国 • 从挪威回国友人中 – 于娟,乳腺癌 – 梅霖,胸腺癌 – 甘霖,血液病
环境问题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
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 – 据统计,上海癌症发病率超过北京、天津的 25%,为全国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癌症监测数据显示,上海每100名中 就有一人是癌症患者,也远高于我国其他城市。
• • • •
饮食习惯 睡眠习惯 工作习惯 环境问题
饮食习惯之瞎吃胡吃
• • 我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 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不完全统计,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 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饮食习惯之暴饮暴食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www.wanyiwanBiblioteka
感悟
• 1. 重疾及医疗险不但要买,而且要足额,要解决医疗问题 不单是有没有,还要解决够不够; • 2. 一般白领认为有了社保,公司的团险,自己买小量就够 了,但其中主人翁同样的情况,患了重疾后初期,有社保 及公司的医疗保险,尚能应付,但长期需休病假治疗,导 致公司不再续劳动合同,社保与公司保险断了,全部医疗 费用要自己承担,这点容易引起白领层级客户的共鸣。
于娟感悟
• 病后我才明白,人不应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寄托于短期 目标的实现和成功上,而是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 长久人生目标上,比如经营好一个家庭,或是种一棵树、 培育一片树林等等,这样得来的幸福感才是持久的。
于娟感悟
• 我不想出名,不想有人关注我,因 为我需要休养。但是我希望有人关 注我用命换写出的文字,我希望有 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 康,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 到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 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 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 时间给家人。
环境问题 之 新家具
• 2000年新房子新家具 • 2007年家具搬到实验室 • 2009年偶然测甲醛指数
•
0.87 VS 0.08
马丁分析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 空气质量和甲醛 • 荤食和海鲜 • 作息习惯
致癌剂 癌症的温床 癌症发展
总结--自己种下的病因
总结–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
• 面对疾病时金钱变得相当重要 – 通常能够减少病人痛苦的很多手段的费用都不在医保 的范围之内,一根可以不用拆线的伤口缝合线,能够 减少伤口疼痛的喷雾,这些都需要自己承担费用。 •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就是一场病的距离 – 在疾病面前的确穷人和富人要忍受一样的痛苦。虽然 我也不是穷人,也算不上富人,但是在这个重大的疾 病找到我的头上时,第一个会考虑的问题就是医疗费 用的问题。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 • • •
超常的工作强度 严重不足的睡眠 我没有善待我的胃 压力和紧张
于娟感悟
• 我们是现代人,不可能脱离社会 发展的轨迹和现代的生活节奏以 及身边的干扰,那么,在能控制 的时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时候 尽量善待下自己的身体。有些事 情,电影也好、BBS也好、K歌 也好,想想无非感官享受,过了 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 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
总结–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 保险 – 社保医疗、团体医疗和商业保险 • 谁也不希望自己得病,但是在健康的时候,我想大 家还是得有保险意识,一旦面临重大疾病的时候, 又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呢?
总结–有多少保险可以重来
• 我算是幸运的,时尚集团不仅有医保,此外集 团还为每个员工上了“附加医疗保险”,这样 医保能够报销80%-90%,剩下的10%-20 %可以在“附加医疗保险”中报销,也就是说 医保的费用我能够100%报销。
病魔将这个小康之家瞬间击垮
• 所需药物25000元一支,每21天就要注射 一支1万多元一盒的药,只够吃1个疗程14 天; • 为了治病,家里为她卖掉了仅有的60平方 米房子和父母在山东老家的房子,现在全 家人租房子过活,一家三口和姐姐全家住 在一起。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除却病痛,自己居然如此容易快乐
• 若天有定数,我过好我的每一天就是。 • 若天不绝我,那么癌症却真是个警钟。 • 我何苦像之前的三十年那样辛勤地工作。名利权情,没有 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2011年4月22日,复旦抗癌教师于娟去世
为啥是我得癌症?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 贪吃 • 无荤不欢 • 喜欢吃海鲜
睡眠习惯
我平时的习惯是晚睡。
– 回想十年来,基本上没有12点之 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 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 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 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 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 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 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 候通宵熬夜,平时的早睡也基本 上在夜里1点前。
•
工作习惯
• 硕士、博士、期货资格、CFA、 律师 • 本科时候考试是体能,后来考试 是拼心血拼精力 • 一辆平时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 的破车,一踩油门就彻天彻夜地 疯跑疯开半个月。一年搞个四五 次,就是钢筋铁打的汽车,被这 么折腾得开,开个几年也报废了。
万一网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好想再活50年
——于娟的健康告白
于娟简介
32岁,海归,博士, 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家庭——结婚八年,刚添爱子 ,儿子牙牙学语。计划申请哈 佛的访问学者。 事业——本科硕士博士出国一 道道过五关斩六将,工作刚刚 一年,风生水起刚刚开始,申 请项目无论国际国家省市全部 揽入。
2009年12月27日,确诊患上了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