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 编制说明
(完整版)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

7、桥梁工程:本章分桥梁基础、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桥梁附属工程、桥梁维修加固、涵洞维修共六节。其中桥梁基础节中又分为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沉入桩、扩大基础及承台四个分项;下部构造节中又分为墩台身、墩台帽盖梁两个分项;上部构造节中又分为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后张法预应力施工、预制与安装、支架上现浇箱梁、悬臂浇筑预应力连续箱梁、节段梁预制与悬臂拼装、桥面整体化及调平层共七个分项;桥梁附属工程节中又分为垫石及支座安装、桥面排水、护栏、伸缩装置共四项;桥梁维修加固节中又分为混凝土表层缺陷处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粘贴钢板加固、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扩大基础加固、桥面病害处理、支座更换、伸缩缝更换等;本章各分项分别按上述各项内容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检验和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
3、总体框架:范本主要内容有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条款、投标文件格式等八个篇章。
4、总则其中第100章承包人驻地建设应按照安全、环保、实用的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的原则可以自建条件允许可以刻租赁。项目管理机构、驻地建设、拌合站建设等应根据项目规模,结合项目特点等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对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借用现有的或附近的设备、设施。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一、修订背景。
1.1 时代发展需求。
咱辽宁省的情况啊,那是一直在变。
社会发展得像火箭似的,老快了。
以前的标准有些跟不上趟儿了。
就好比说,以前的一些规定啊,是按照旧的生产模式和社会需求来的。
现在科技发展了,新的产业冒出来不少,旧标准就有点像不合脚的鞋子,穿着别扭,所以得修订。
1.2 与国家标准接轨。
咱国家的标准在不断完善,就像火车轨道不断更新一样。
辽宁省作为咱国家的一部分,不能掉队啊。
国家有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咱们省的地方标准要是还按老一套,那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修订地方标准,就是要和国家的大方向保持一致,这样咱省的发展才能顺风顺水。
二、修订过程。
2.1 资料收集。
这资料收集啊,就像大海捞针似的,但又必须得做。
我们到处找相关的资料,行业报告、其他地区的标准,还有各种学术研究成果。
那真是翻箱倒柜,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
这过程虽然麻烦,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资料全了,后面的工作才能稳稳当当。
2.2 调研工作。
调研可是个重头戏。
我们这些专家啊,深入到各个相关的企业、单位去了解情况。
有的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是也被旧标准束缚住了手脚。
我们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仔细询问,认真观察。
通过调研,我们知道了实际工作中的难处和新的需求,这就为修订标准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
2.3 专家研讨。
大家凑在一起研讨的时候啊,那是各抒己见,热闹得很。
就像一群厨师在商量新菜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有的专家从理论角度出发,说得头头是道;有的专家则从实际操作方面提出问题。
大家争论也好,补充也好,都是为了把这个标准修订得更完美。
这过程就像打铁,千锤百炼才能出好钢。
三、修订内容。
3.1 新增条款。
我们增加了一些条款,这就像是给大厦添砖加瓦。
比如说,针对新出现的环保要求,我们增加了环保相关的条款。
企业要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得注重环保,这是大势所趋。
这些新增的条款就像是信号灯,给企业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04)标准编制说明《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
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3、主要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金、俞东齐、崔虹、孟玥玲、卢建忠、闫清江、岳明生、陈立新、吴明权、王亚耀、蔡晓明、赵杰主要审查人:4、《规程》编写原则和主要内容,1)按照“验评分离”原则,取消了原单位工程评定内容;2)为鼓励电力企业创优,规范创优活动,增加工程质量评价部分;3)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原标准做了相应的修改;4)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取消了范围,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本部分用词说明,将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引用标准名录。
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简要修订过程(一)任务来源、修订单位、主要修订人1、任务来源: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立项计划>的通知》(沪卫食品〔2019〕6号),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31/2026—2014)修订工作。
2、修订单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3、主要修订人:秦玉青、李妍、宋亦馨、施锦、朱建新、章寅、石春红、李自芳。
(二)简要修订过程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申报地方标准修订立项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上海市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时间进度,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
修订期间,工作组通过会议讨论、征求意见、现场调研、专家评审等形式形成标准文本修订送审稿。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一)主要修改条款共计25项。
原文、修改后的条款及相应的修改依据见下表格。
1、原前言原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修改为:本标准代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 31/2026-2014)。
本标准与DB31/2026-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整了标准框架;——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包装间洁净等级;——修改了包装间环境温度控制要求,并增加了脱离冷藏条件的时间控制要求;——取消了销售包装份量规定;——修改了禁止品种;——修改了附录A“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原料检验、环境监测、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要求”。
修改依据:按照标准修订的实际内容进行修改。
2、原条款1范围原文: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料采购和贮存、膳食生产、成品贮存、运输和陈列、销售等环节场所、设施、设备、人员的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范文

地方标准
《。
》
编制说明。
单位
一、工作简况
编制地方标准《。
》,旨在。
,指导。
、规范。
、统一。
等等。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任务来源于。
文件、。
通知、。
政府单位等等
2.起草单位。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
处于。
水平,制定《。
》后有什么效果。
三、主要起草过程
本《。
》。
开始、参与人员、相关部门、人员指导。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
》、《。
》、《。
》等标准。
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简要介绍一下《。
》中的各个条款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在本标准起草和编制过程中,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同意该标准的内容。
七、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建议《。
》编写标准作为。
标准发布实施。
理由。
八、贯彻执行的措施建议
为了《。
》执行,建议。
,加强培训指导,。
达到。
效果。
《。
》标准
起草小组
年六月。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

辽宁省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范文一、修订背景。
1.1 时代发展需求。
咱辽宁啊,这些年发展得可快了。
各个行业都在进步,以前的地方标准呢,有些就跟不上趟儿了。
就好比老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走路,难受得很。
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原来的标准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情况了。
比如说在环保方面,以前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没现在这么严,现在大家环保意识提高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高了,那标准就得改。
1.2 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接轨。
咱们不能闭门造车啊。
国家的标准在不断更新完善,国际上也有很多先进的标准值得咱们学习借鉴。
辽宁作为咱中国的一个大省,得跟上国家的步伐,向国际看齐。
如果不修订地方标准,就像是在比赛里掉队的选手,和大家不合拍。
二、修订过程。
2.1 资料收集。
2.2 专家研讨。
我们这些专家凑在一起啊,那真是各抒己见。
有搞技术的,有懂管理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修订标准出谋划策。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细节,也能争得面红耳赤,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
不过这都是为了让标准修订得更好。
2.3 广泛征求意见。
不能光我们专家说了算呀。
还得听听企业、民众的想法。
企业是标准的执行者,民众是标准的受益者。
他们的意见就像指南针一样,能给我们指出方向。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征求意见,线上线下都有,就盼着能把这个标准修订得让大家都满意。
三、修订内容。
3.1 具体条款修改。
很多条款都进行了修改。
比如说在产品质量标准这块,对一些关键指标的要求更严格了。
以前可能有些模糊的地方,现在都明确了。
这就像给产品质量上了一道紧箍咒,让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无处遁形。
还有在安全标准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安全防范要求,这都是为了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大家能放一百个心。
3.2 预期效果。
我们修订这个标准啊,就盼着能让辽宁的各个行业发展得更规范、更健康。
企业按照新的标准生产,产品质量提高了,竞争力也就强了。
整个辽宁的经济发展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武汉市地方标准制编制说明

本标准以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导,以 《武汉市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参考借鉴 河北省等地帮办代办地方标准和管理办法,结合我市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现状及帮 办代办服务的特点,形成我市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规范。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 确定,既要满足实际应用、适宜帮办代办服务的开展,又要提高服务质量,具有一 定的前瞻性。
在标准正式立项之后,成立了由武汉市江夏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武汉市标 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 明确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和任务分工, 拟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内 外标准以及学术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对市民之家以及江夏区、东湖高新 区等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召集高等院校专家、帮办代 办工作人员就标准框架及主要内容组织开展轮内部研讨会。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和 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参与方意见,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了标准草案,并对标 准草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论证,对标准的整体框架和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反复 推敲、修改,按照 的要求对标准格式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武汉市投资项目帮办代 办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当前,武汉市正在深入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积极 营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但我市投资项目审批仍存在部门多、事 项多、材料多、流程杂、耗时长等问题,导致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年, 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武汉市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实施方 案》(武文〔〕号),提出了全面实行全程代办制度,推行即来即办,提供全流程、 精准化服务。在此背景下编制《武汉市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规范》,一是规范帮办
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编制说明要求

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编制说明要求
标准起草单位应当按计划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项目背景,包括全省产业现状,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依据。
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六)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
(七)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设置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
(八)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名称 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
任务来源
2019-1-242
(立项计划号)
负责起草单位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单位地址 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延安路13号
参与起草单位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表1 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电话
编制情况 1、编制过程简介
本标准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 出,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参与起草,经过 5 次讨论和修改,于 2020 年 3 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向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各直属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标准发布实施后,该标准在地方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规范了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流程和管理。随着标准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地方标 准的运行环境也有了新的变化,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发布实施, 地方标准的制定范围和管理有了新的变化; 2019年2月22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 局发布了《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标准的管理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对地方标准 的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此环境下,DB34/T 2800-2016 标准已不能较 好地适应地方标准的管理,因此开展此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对规范管理地方标准、 指导项目申报单位和起草单位开展工作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向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地方标准立项申请。”
2)修改了“申请立项应当提交的材料”(见 4.1.2);
修改内容:增加了标准化宣贯方案的内容。
修改理由:评估申报单位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能力和项目的完成率,为后续申
请的标准项目的宣贯实施做好准备。
3)增加并修改了“送审稿”的内容要求(见 5.2.1);
在标准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包含程序和材料等各方 面,对于指导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与DB34/T 2800-2016《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归口单位”的范围(见4.1.2); ——修改了“申请立项应当提交的材料”(见4.1.2); ——增加并修改了“送审稿”的内容要求(见5.2.1); ——增加并修改了“审查”的内容要求(见6.1); ——增加了起草人员的工作要求(见6.4); ——增加并修改了报批材料的要求(见7.2); ——修改了备案时间(见8.1); ——修改了安徽省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书的有关内容(见附录D); ——增加了附录安徽省地方标准审查计划及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录G); ——修改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审查会议纪要中审查结论的有关内容(见附录I); ——增加了附录标准信息汇总表(见附录N)。
修改内容:增加了“报送至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4)增加并修改了“审查”的内容要求(见 6.1); 修改内容:增加了“制定标准审查计划,并将标准审查计划和专家组成员名单(见 附录 G)以及 5.2.2 所提及的有关材料报送至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 审核后组织专家审查。”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5)增加了起草人员的工作要求(见 6.4); 修改内容:增加内容为“承担起到工作的人员不得承担技术审查工作”;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七条。 6)增加并修改了报批材料的要求(见 7.2); 修改内容:增加的有关材料为“安徽省地方标准审查计划及专家组成员名单(见 附录 G)和标准信息汇总表(见附录 M)”。 修改理由:便于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文件的规范性,同时满足后续备案工作的需 要。 7)修改了备案时间(见 8.1); 修改内容: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在地方标准发布后 30 日内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备案,修改为六十日。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8)修改了安徽省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书的有关内容(见附录 D); 修改内容:修改任务书中归口单位的部分。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八条。 9)增加了附录安徽省地方标准审查计划及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录 G); 修改内容:明确审查计划和专家组成员名单的内容; 修改理由:便于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文件的规范性,同时满足后续备案工作的需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管理,覆盖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全过 程,加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改变了之前的地方标准管理模式,借鉴了现 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方向。由归口单位负 责归口标准的立项申报、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报批工作。省级标准 化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标准化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审批发布。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和安徽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45 号)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省加快了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优化了标 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切实提高地方标准体系的 科学性和适用性,2016年原省质监局提出并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制 修订工作指南》(DB34/T 2800-2016)。
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1) 制定标准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是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流程、管理等方面 提供的指南,标准总体上从标准制定的全流程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步骤、时间 节点、工作内容,能够非常有效地指导行政主管部门、标准起草单位开展地方标 准制修订工作。 (2)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2) 制定标准的依据
下面就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修订的理由做如下说明:
1)修改了“归口单位”的范围(见4.1.2);
修改内容:本条款的归口单位由原来的“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修改为“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修改理由:本条款修改主要是依据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九条“设区的市级
以上地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收到的立项建议和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
本标准制定的依据是 2018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019 年实施的《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2020 年实施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3) 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 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中的计划征集、材料初审和专 家评估、计划公示和下达、起草、技术审查、报批和发布、备案、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