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练习题
必修一第五章 呼吸作用 专项练习题 (有答案)

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探究实验1.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 ,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2)当实验过程中澄清的石灰水溶液逐渐变浑浊时, (填“是”或“否”)能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原因是.(3)两实验装置在设计上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可能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请给予修正.有人对装置甲的作用能否达到预期作用表示疑问,请给出修正措施和预期结果 .有人说装置乙锥形瓶中的空气可能影响酵母菌的呼吸,请给出修正的措施.吸收空气中的CO 2 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 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均变浑浊,甲中浑浊程度高且快 需氧并兼性厌氧 否 石灰水溶液的变浑浊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较多引起的 在放NaOH 的锥形瓶和放酵母菌溶液的锥形瓶之间加一个放澄清的石灰水溶液的装置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说明NaOH 溶液完全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 在酵母菌培养液上加一点石蜡油(或植物油)形成油膜,隔绝空气2.将某种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 液面位置与Y 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
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 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 溶液的目的是 ,X 液面变化值表示。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 (至少写两个)。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 、 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 。
(1)自由(2)吸收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 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O 2体积(3)气温、气压、装置气密性(至少答出两个,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等量 煮熟(或死亡)(4)氧气减少,有氧呼吸减弱。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 吸 作 用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 在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 2和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 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CO 2全部来自线粒体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 2气体的容器内,18O 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B .乳酸C .二氧化碳D .水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O 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2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6.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7、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不产生CO 2的试管为 (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B .葡萄糖+线粒体C .丙酮酸+线粒体D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8.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CO 2释放量 O 2吸收量a 10 0b 8 3c 6 4d 7 7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9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D.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答案】C【解析】①过程是光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A错误;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也可发生在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B错误;真核细胞的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C正确;④过程如果发生在细胞基质中,不需要水参与反应,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A.向锥形瓶中充入N2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答案】B【解析】向锥形瓶中充入N2可以制造无氧环境,避免有氧呼吸的发生,A正确;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不是是酒精发酵而是乳酸发酵,B错误;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可以用来鉴定二氧化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在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三、一阶段D.第三、二阶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把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产生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的[H]与O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专题练(含详答)

2024届高三生物呼吸作用专题练1.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关于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O2结合,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与O2结合B.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有氧呼吸有热能的释放,无氧呼吸没有热能的释放D.有氧呼吸需要酶催化,无氧呼吸不需要酶催化2.农业生产中常进行水稻和油菜轮作,使得3、4月份桂林市区周边的油菜花很多。
其不仅作为应季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轮作通过增加作物密度来提高产量B.中耕松土能增加根系的氧气供应,促进根细胞呼吸C.合理的“正行”种植,有利于通风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D.油菜花作为旅游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场所都是线粒体基质B.有氧呼吸产生CO2阶段释放大量能量C.可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是否产生酒精D.食品的真空包装能够抑制厌氧型微生物繁殖从而达到食品保质的效果4.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H]的氧化与合成A TP相偶联,研究发现:FCCP作为解偶联剂能作用于线粒体内膜,使得线粒体内膜上释放的能量不变,但不合成ATP;抗霉素A是呼吸链抑制剂,能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D+是氧化型辅酶I,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形成NADPHB.加入FCCP,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C.加入抗霉素A,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D.加入FCCP后,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葡萄糖量增加5.糖酵解时产生大量还原型高能化合物NADH,在有氧条件下,电子由电子载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O2氧化。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5℃~30℃之间,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35℃,故A错误;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故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故B错误;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强度后,光合速率不变,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故C错误;阴影部分表示净光合速率,因此温室栽培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间,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分)图甲、乙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及其发生的生化反应。
图丙是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乙中两种膜的名称分别是、。
(2)图甲、乙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别是和。
(4)图甲中的[H]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
(5)图乙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6)在图丙中B~C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7)如果在图丙的C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
(8)在图丙D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的相对值是(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答案】(1)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2)ATP(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4)葡萄糖和丙酮酸(5)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为化学能)(6)光照强度(7)升高(8)6【解析】(1)据图分析,甲图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的内膜上;乙图是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即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均有能量生成并储存在ATP中;(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4)图甲中的[H]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有机物葡萄糖和丙酮酸分解;(5)图乙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通过色素把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6)据图分析,在图丙中B~C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7)如果在图丙的C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由于CO2的固定减弱而C3的还原不变则升高;(8)据图分析,在图丙D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的相对值是单位时间从外界吸收的CO2的量和呼吸作用生成的量的总和即4+2=6(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含答案

呼吸作用训练题1.以下不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是A.DNAB.核酶 C. ATPD.纤维素2.以下有关 ATP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TP是细胞吸能反放能反响的纽带 B. ATP由 3 个磷酸基团和 1 个腺嘌呤构成C.ATP中连结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比较不稳固D.ATP水解反响所开释的能量用于另一吸能反响3.“有氧运动”最近几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 , 获得好多学者和专家的尊崇 , 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 , 达到生理上的均衡状态。
以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耗费速率的关系。
联合所学知识 , 剖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B段为有氧呼吸 ,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D 段为无氧呼吸B.C点此后 , 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将大于 O2耗费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消散 , 其他储藏在 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出 C 点 , 会因为乳酸大批累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4.以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与其不符合的是A.该图表示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糖类(甲)和脂肪(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生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恰好相反B.该图表示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 O2(乙)的含量变化C.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因 CO2浓度忽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 C5和 C3的含量变化D.该图表示光照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ATP(甲)与 ADP(乙)的含量变化5.对于有氧呼吸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B.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D.三个阶段都产生 [H]6.以下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研究实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用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一样方式的原由之一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B.依照石灰水浑浊程度和速度能够判断培育液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查验CO2D.查验能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育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7.以下有关细胞呼吸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 O2的参加,该过程最后有 [H] 的累积B.有氧呼吸产生的 [H] 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联合生成水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开释少许能量,合成 ATP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育液,当通入不一样浓度的 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 CO2的量以下图。
高一生物必修1“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单元测试题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3.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图。
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A.仅在甲中B.尖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D.在甲、乙和丙中4.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5.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 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6.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
②暗反应仍进行,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
③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A TP。
④光反应仍进行,形成ATPA.④③②B.③②①C.④②D.③②7.测试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绘制曲线。
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测试题

细胞呼吸测试题细胞呼吸练习题1.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的化合物是()A.乳酸 B.二氧化碳 C.酒精 D.丙酮酸2.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是()A.酒精和CO2 B.只有乳酸 C.酒精和乳酸 D.酒精或乳酸3. 人体内进行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肺细胞B、内环境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4.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A.形成CO2 B.形成[H]时 C.形成 H2O D.形成丙酮酸时5.人体进行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肺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6.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7、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两种呼吸都分解C6H12O6,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的C6H12O6之比为()A.1∶2B.2∶1C.1∶3D.3∶18.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9.制作泡菜要利用乳酸菌发酵,下列对此有利的措施是()A.密封泡菜罐 B.敞开泡菜罐C.高温处理 D.低温处理10.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C.与[H]结合生成水D.氧化有机物11、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饲养。
小白鼠和青蛙的耗氧量的变化将是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B.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C.小白鼠和青蛙都减少D.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12.果蔬储存时,采用降低氧浓度或温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A、抑制细胞呼吸B、增强细胞呼吸C、抑制光合作用D、促进光合作用13. 密封地窑中保存水果,可以保存长时间,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能力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水分C、阴暗无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14、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下的骨胳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葡萄糖分解为() A、酒精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乳酸和二氧化碳15、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是()加入葡萄糖和水加入水加入葡萄糖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ABCD16、下图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回答有关问题:2C6H12O6 H2O酒精(1)方框中的化合物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 吸 作 用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 在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 2和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 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 d 条件下,产生的CO 2全部来自线粒体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 2气体的容器内,18O 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ﻩB.乳酸 C .二氧化碳ﻩD .水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 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6.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7、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不产生CO 2的试管为 (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线粒体CO 2释放量 O 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D.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8.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9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D.丁10、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B.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C.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农家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促进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1.厌氧条件下,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中积累()A.乳酸 B.丙酮酸 C.酒精ﻩD.CO212.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 ( )A.土壤水势过高 B.植物的根缺氧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ﻩ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13.宇宙空间站内绿色植物积累240mol氧气,这些氧气可供宇航员血液中多少血糖分解,大约使多少能量储存在ATP中?( )A.40mol,28 675kJB.240mol,28 657kJC.40mol,46 440kJ D.240mol,46 440kJ14.动物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是:ﻩﻩ()A.氧化时释放能量多B.动物体所消耗的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脂肪提供C.在短期饥饿情况下,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脂肪不能在机体缺氧时供能15.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ﻩ(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ﻩ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D.低O2,无CO2,零上低温16.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推断此过程一定ﻩ()A.是有氧呼吸ﻩB.是无氧呼吸ﻩC.不是酒精发酵ﻩD.不是乳酸发酵17.植物细胞的呼吸强度一般随植物种类和组织类型不同而不同,下列哪一项一般是不正确的( ) A.相同环境下,落叶树叶片比常绿树呼吸强度高B.阳生植物呼吸强度比阴生植物高ﻫ C.老器官的呼吸强度比幼嫩器官的低D.花的呼吸强度一般低于叶、根18.下图表示某陆生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mo1)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A.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B.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之比为3:1C.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D.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约为1:319.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于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有ﻩ()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ﻩ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ﻩD.甲可能取自于茎20.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阶段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 丙酮酸→酒精 C.丙酮酸→乳酸D. 丙酮酸→酒精或乳酸21.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C.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D.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22.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三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第二阶段无ATP的生成,第三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第一、二阶段可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完全相同2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ﻩ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ﻩ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2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完成全过程的第二、第三阶段B.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中被分解,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C.人体细胞内酶的种类和分布决定反应的产物和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中酶的种类与人的完全不同D.人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同质量的葡萄糖,能量转化效率不同25.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④ﻩﻩ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ﻩﻩ D.葡萄糖到丙酮酸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26.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 a bc d15mol 30mol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产生酒精的量 9mol6.5mol 6mol 0mol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B.a值应当为0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27.右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底物为葡萄糖),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2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过程5②各种生物都能进行的是过程3③过程1、3和4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生成水④过程2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提供能量A.①②B.②③C.③④ﻩD.③29.根据以下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都是通过分解_____________等能源物质获得的。
(2)将能源物质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要通过[ ] ___________过程,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_________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 ] ___________里。
(4)贮存在B内的能量释放后可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除了肌肉收缩及分泌外,还可供[ D] _____________和[E ] _____________等生理活动的需要。
30.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 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答案:1-5:DDDDD ﻩ6-10:ABBCD16-20:DDDAA11-15:ABCCAﻩ21-25:DCCCAﻩ26-28:CDD29.(1)葡萄糖(2)【A】有氧呼吸分解物质释放能量(3)热能【B】ATP(4)有机物的合成兴奋的传导30.(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葡萄糖(3)1.5 0.1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