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的选育与应用
玉米自交系选育浅析

玉米自交系选育浅析作者:徐鹤群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浅析玉米育种过程中自交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基础材料的选择,种质资源的组合利用,配合力测定的时机,及各种选育方法的特点及针对性关键词:玉米;育种;自交系;选育选育出理想的玉米自交系是成功组配玉米杂交种的关键。
对生产单交种而言,母本产量的高低对制种产量高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采用适当的选育策略,有目的地组配群体,从中选育自交系,可以使自交系的产量和其它与种子相关的经济性状得以有效地改良。
1.玉米自交系选育的策略1.1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基础材料的选择起点要高、要新。
目前辽宁省应用的骨干系很多,如沈137、铁c8605、丹9046、丹598、丹340等地,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遗传稳定。
同时要对老优良系谱再选择,如沈5003、铁7922、掖478、掖8112、M017等自交系,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一般配合力都很好。
1.2采用复合杂交创造新种质选择几个骨干系,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组建群体,克服回转育等方法选系遗传基础狭窄一弊端,同时又减少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玉米群体的工作量,提高了选育速度和选择效果,丰富了遗传基础,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组建新的群体时,取材要有较多的优良基因频率和较少的不良基因,特别是目标性状要突出,要有特异性,使基因充分重组,创造新的变异。
1.3配合力的早代测定要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进行自交系选育。
在选育过程中要加大选择压力,密植或人工抗病接种。
配合力应早代测定,一般选在s4代自选系基本稳定为宜,一般选3-4个了解特征特性的骨干系作为测试种,例如用丹340、瓦138、丹598等父本系来测定母本系的一般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后,用其它的父本系进行轮配,测定特殊配合力。
1.4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无论对主效基因还是整个基因工程选择,都会事半功倍。
玉米自交系81162及其衍生系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

统计 , 用 其做 亲本共 计 选育 出通 过 国审 、 黑审、 吉审 、 蒙 审优 良玉米杂 交 种 1 4个 ( 见表 2 ) , 均具 有 高产 、 稳 产 和适 应 性 广 等特 点 , 并 在 全 国范 围 内大 面 积 推 广 。 其
文章编号 : 1 O O l 一4 7 O 5 ( 2 0 1 5 ) 0 7 — 0 0 5 5 — 0 5
8 1 1 6 2是 山 东 省 莱 州 市 农 科 所 以 ( 矮金 5 2 5×
掖 1 0 7 ) ×1 0 6 为 基础 材料 , 于1 9 8 6年 9月 选育 出的优
良玉米 自交 系 , 在 我 国玉 米 育 种 中已应 用 2 8年 , 是 我
1 玉米 自交 系 8 1 1 6 2 在 我 国 玉 米 育 种 及 生 产
上 的应 用
玉米 自交 系 8 1 1 6 2以 其 高产 、 高抗 和高 配 合 力 等
突 出特 点 , 在 我 国玉米 育种 上得 到广泛 应 用 , 据 不完 全
该 自交 系生 育 期 1 2 7 d左 右 , 需 活动积温 2 6 5 0℃左
A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Ma i z e I n b r e d Li n e 8 1 1 6 2 a n d I t s
De r i v e d Li ne s i n Br e e d i ng i n Ou r Co u nt r y
作 者简 介 : 辛 鑫鑫 ( 1 9 9 o 一)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 要从 事 玉 米 遗 传育 种 研究 。 通讯作者: 王 振华 , 男, 博 士, 教授 , E — ma i l : z h e n h u a wa n g _ 2 0 0 6 @1 6 3 . c o n。 r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自交系的选育(一)自交系的概念从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中选择,连续几代(5-6代)用同一株的雄花花粉授在本株雌花的花丝上,使其结实,并通过选择,最后获得性状稳定一致而优良的单系,叫做玉米自交系。
对于玉米杂交种来说,自交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
所以选育自交系的目的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是作配制自交系间杂种的亲本。
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劣与自交系本身性状直接有关,要提高杂交种的水平,首先要培育出高水平的自交系。
1976年我国玉米科研推广会议确定:到1980年选育新自交系的标准是:抗病(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条纹花叶病、丝黑穗病),配合力高,中早熟,自身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等。
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的不断地选育新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二)培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选育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基本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品种,一类是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综合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等)。
实践证明,自交系的优劣是受基本材料制约的。
无论选用那一类的基本材料都必须具有高产、优良性状多或突出,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样才能选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
“优中选优”是选育自交系的基本原则。
凡是用品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为一环系。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具有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遗传基础性能强的品种,这样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可能性大。
我国用优良品种作基本材料培育出很多优良自交系,如金0-2、金0-3、英64、铁84等就是从广泛栽培的高产量品种金皇后、英粒子、铁岭黄马牙中选育出来的。
凡是用杂交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二环系。
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品种间杂交种、又交种、综合品种和顶交种作基本材料分离出来的自交系,由于建立在高配合力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向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常具有高配合力、抗逆性和健状性。
特别是以双交种和综合品种为基本材料,亲本多,基因复杂,自交分离出的类型多,选择余地大,用单交种分离自交系,性状稳定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育成自交系。
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688选育与制种及生产技术

基金项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30103,KJCX2023080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11)通信作者:赵久然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688选育与制种及生产技术段民孝 赵久然 王元东 邢锦丰 陈传永 宋 伟 张华生 吴珊珊张雪原 张春原 杨海涛 毛振武 李瑞媛 黄华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DNA 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在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产上需要优良玉米新品种,以优异种质资源为基础,采用同群优系聚合技术,结合“高大严”选系技术及DH 育种技术选育新自交系,以自交系京88为母本、京D680为父本杂交组配出玉米新品种京科688。
试验表明,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220321)。
该品种采用常规种子生产技术,操作简便,制种产量高,在生产中结合配套栽培措施,可以获得高产。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种子生产 Breeding of Nationally Approved New Maize Variety Jingke688 and ItsSeed Production &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DUAN Minxiao ,ZHAO Jiuran ,WANG Yuandong ,XING Jinfeng ,CHEN Chuanyong ,SONG Wei ,ZHANG Huasheng ,WU Shanshan ,ZHANG Xueyuan ,ZHANG Chunyuan ,YANG Haitao ,MAO Zhenwu ,LI Ruiyuan ,HUANG Huade(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aize DNA Fingerprinting and Molecular Breeding ,Beijing 100097)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2022年种植面积(4307万hm 2)和总产量(2.7720亿t )分别占我国粮食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6.40%和40.38%[1],在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玉米新品种新中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2]冯建 .
J].
[
贵州地方玉米种质群体在改良
3]王天宇,郭向阳,祝云芳,等 .
种子,
式的演化[
2015,
34(
5):
75
79.
J].
37
38.
《耕作与栽培》 投
稿
指
南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 1981 年 11 月创刊以来,始终 坚 持“繁 荣 和 发 展 中 国 耕 作 栽 培 学,
1400~2200m 海 拔 区 域;直 播 适 宜 播 期 在 3 月 下 旬
至 4 月上旬(以地温稳定通过 12℃ 为标准),干旱区域
可适当推迟;种植密度为 3300~3500 株/667m2 。
4.
2 施 肥
根据目标产量计算施肥量,一 般 情 况 需 要 纯 氮 15
kg/667m2 ,N∶P2O5∶K2O=3∶1∶2。 施 足 底 肥,中 上
应立即切割、贮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14 ·
第 42 卷
耕作与栽培
第 3 期 2022 年 6 月
作为基 础 材 料,经 6 代 自 交 选 育 而 成。
该自交系 生 育 期 133d 左 右,幼 苗 叶 鞘
紫色,叶 色 深 绿。 绿 色 颖 壳,黄 色 花 药;
轴白色。
2.
2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 检 验 测 试 中 心 检 测,粗 蛋
白 质 9.
84% ,粗 脂 肪 4.
8% ,淀 粉
.
67% ,赖氨酸0.
29% ,容重 783g/L。
2.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自交系的选育(一)自交系的概念从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中选择,连续几代(5-6代)用同一株的雄花花粉授在本株雌花的花丝上,使其结实,并通过选择,最后获得性状稳定一致而优良的单系,叫做玉米自交系。
对于玉米杂交种来说,自交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
所以选育自交系的目的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是作配制自交系间杂种的亲本。
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劣与自交系本身性状直接有关,要提高杂交种的水平,首先要培育出高水平的自交系。
1976年我国玉米科研推广会议确定:到1980年选育新自交系的标准是:抗病(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条纹花叶病、丝黑穗病),配合力高,中早熟,自身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等。
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的不断地选育新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二)培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选育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基本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品种,一类是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综合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等)。
实践证明,自交系的优劣是受基本材料制约的。
无论选用那一类的基本材料都必须具有高产、优良性状多或突出,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样才能选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
“优中选优”是选育自交系的基本原则。
凡是用品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为一环系。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具有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遗传基础性能强的品种,这样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可能性大。
我国用优良品种作基本材料培育出很多优良自交系,如金0-2、金0-3、英64、铁84等就是从广泛栽培的高产量品种金皇后、英粒子、铁岭黄马牙中选育出来的。
凡是用杂交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二环系。
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品种间杂交种、又交种、综合品种和顶交种作基本材料分离出来的自交系,由于建立在高配合力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向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常具有高配合力、抗逆性和健状性。
特别是以双交种和综合品种为基本材料,亲本多,基因复杂,自交分离出的类型多,选择余地大,用单交种分离自交系,性状稳定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育成自交系。
华农689玉米种简介

华农689玉米种简介华农689是一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
下面将对华农689玉米的特点、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华农689玉米的特点华农689玉米是一种优质玉米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早熟性:华农689玉米品种属于中早熟型,生育期适中,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100-110天。
2. 高产性:华农689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每公顷可达6000-7000公斤。
3. 抗病性:华农689玉米对多种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有效抵御玉米病毒病、赤霉病等病害的侵袭。
4. 适应性强:华农689玉米适应性广,适合种植于中国南方的多个省份,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二、华农689玉米的产量华农689玉米品种的产量是其重要优势之一。
根据实际种植数据统计,华农689玉米的平均亩产在400-500公斤之间,而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亩产量可达到600-700公斤。
这一高产量使得华农689玉米成为了许多农民的首选品种。
三、华农689玉米的抗病性华农689玉米对多种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这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华农689玉米对玉米病毒病、赤霉病、锈病等病害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抗病性强的特点使得华农689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较小的影响。
四、华农689玉米的适应性华农689玉米品种适应性广泛,适合种植于中国南方的多个省份。
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华农689玉米都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收的记录。
此外,华农689玉米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既适合种植于沙质土壤,也适合种植于黏土质地的土壤。
华农689玉米是一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其早熟性、高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使得华农689玉米成为了众多农民的首选品种。
未来,华农689玉米在中国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新自交系成688选育报告

抗逆 性 ( 倒 、 旱 、 瘠等 ) 抗 耐 耐 不强 、 应 性 不广等 问题 . 育 适 选 高产 稳产 、 广适 多抗 、 粮饲 兼 用 的强优 势 杂 交种是 当前 四川
及 西南 育 种面 临 的迫 切 问题 , 是提 高 四 川及 西 南地 区 玉 也 米 产 量经 济而 有效 的关键 性技 术 措施 f 而选 育适 应 四 川及 1 I 。 西南 生 态条 件 的高配 合 力 、 生产 力 、 抗病 、 逆 力 的 自 高 高 抗 交系是 组配 强 优势杂 交种 的基 础和 技术 难点 。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第 1 0 0年 2期
农艺 学
玉米新 自交系成 68选育报告 8
唐 海涛 张 彪 李 远春 康 继伟 谭 君 陈 洁 何 文 铸
( 川省 农 科 院 作 物 所 国 家 玉 米 改 良 分 中 心 , 川 成都 6 0 6 ) 四 四 10 6
摘 要 介 绍 玉米 新 自交 系“ 6 8 的选 育 经过 和 配合 力表 现 . 成 8” 综述 了其 特 征特 性 、 殖 制 种及 高产 栽培 要 点等 , 繁 以为玉 米的 育种研 究 和 应 用提 供 参考 。 关 键 词 玉 米 新 自交 系 ; 6 8 选 育 ; 征 特 性 ; 培 技 术 成 8; 特 栽 中 图 分 类 号 ¥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o — 7 9 2 1 ) 2 0 7 — 1 5 30 7 0 7 5 3 (0 0 1— 0 7 0
试, 并完 成生 产试 验 , 并通 过 四川省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讯 ,2008(12):102-103.
-163-
2013.7 粮食作物
2 配合力表现
2005 年冬季在云南用自选系“成 689”与自选系 “238” 组配杂交组 合 “DT6702”,2006 年组合观 察, 2007 年 品 比 及 多 点 试 验 , 均 表 现 高 产 、 抗 逆 等 特 点。 2008 年通过四川省玉米预试、2009 年和 2010 年 通过四川省玉米区试, 20”项目“西南亚热带山地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扩繁”( 2011BAD35B01) 作 者 简 介 :唐 海 涛 (1975-),男 ,硕 士 ,副 研 ,从 事 玉 米 遗 传 育 种 研 究 工 作 。
虫害、早衰,增大穗、增粒重等多重目的。 4.6 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 蜡熟末期籽 粒的千粒重最高, 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 优。 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 叶片枯 黄,茎秆 尚有弹性,籽 粒含水率在 22%左 右 ,籽 粒 颜 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 籽粒较为坚硬。 应及时收 获,做到单收、单脱、单晒、单贮、单运。 确保种子的纯 度达一级水平 (99%以上), 商品粮的纯度达 95%以
粮食作物 2013.7
玉米新自交系成 689 的选育与应用
唐海涛 张 彪 康继伟 杨俊品 陈 洁 谭 君 何文铸 李远春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 610066)
摘要:玉米新自交系“成 68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人工合成群体 MCO1 选育的高配合力、 高产、多抗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该系与自选系“238”组配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 玉米杂交种“汉单 999”(区试代号 DT6702),于 2012 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自 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倒、结实性好、品质 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特性。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成 689;配合力;玉米育种
玉米自交系 “成 689”是四川省 农科院作物 所 利 用人工合成群体 MCO1 选育的高配合力、高产、多抗
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该自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 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 倒、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 特性。
1 选育经过
四 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研 究 所 于 2002 年 利 用 四 川 及 西 南 骨 干 自 交 系 698-3、 成 687、18-599、郑 32、273、5003、 海 9-21、695-1311、634-1112、CH011112,采用人工合成的方式 ,育成育种群 体 MCO-1。 经 2002-2006 年连续 7 代自交纯合稳定, 经配合力 测定和抗病性鉴定后于 2006 年冬季育成配合力高、 性状稳定一致的玉米自交系“成 689”。
上。 提倡采用机械化收获, 可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损
失,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梁新华,徐兆桢,许兴,等.小麦抗旱 生 理 研 究 现 状 与 思 考[J].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001(2) :24-27. [2]陆 懋 曾 .山 东 小 麦 遗 传 改 良 [M].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2007. [3]程敦公,李豪圣,赵振东,等.小麦新品种济麦 22 的特征特性
西南生态区地处亚热带西端, 是中国玉米主产 区之一。 本区地形地貌多样,生态和气候条件复杂, 阴雨寡照,土地贫瘠,病虫害发生发展较为严重,玉 米生产水平较低。 该区玉米品种存在着产量不高、抗 病与抗逆性(抗倒、耐旱、耐瘠等)不强、适应性不广 等问题。 选育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的强优 势杂交种是当前四川及西南育种面临的迫切要求, 也是提高四川及西南地区玉米产量经济行之有效的 关键性技术措施。 而选育适应四川及西南生态条件 的高配合力、高生产力、高抗病抗逆力的自交系是组 配强优势杂交种的基础和技术难点。
该 自 交 系 组 配 的 杂 交 种 “DT6702”在 2007 年 品 比试验中亩产 553.0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22.0%; 2007 年 参 加 多 点 ( 成 都 、 南 充 、 绵 阳 、 达 州 、 资 阳 等 5 点) 品 比试验亩产 562.0 kg, 较对照川 单 13 增产 21.5%。 2008 年参加四川省玉 米预试第二 组, 亩产 551.9 kg, 较对照川单 13 增产 19.3%, 名列第一名; 2009 年 参 加 省 区 试 平 丘 2 组 试 验 , 平 均 亩 产 462.0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10.5%,居第三位,增减 产点为 8 增 1 减 (共 9 点次);2010 年参加省区试平 丘 9 组试验,平均亩产 484.4 kg,比对照川单 13 增产 11.0%,居第五位。 两年平均亩产 473.2 kg,较对照川 单 13(亩产 427.3 kg)增 产 10.8%;两年试点 共 15 个 点次,14 增 1 减,其中增产极显著点 9 个,增产点率 93.3%。 2011 年参加在南充、中江、资阳、绵阳、内江、 资中、雅安等 7 个试点的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 亩产 531.1 kg,较对照川单 13 增产 14.2%,增产点率 100%。 目前已通过四川省玉米预试、两年区试,并完 成生产试验,并于 2012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 会第四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在成都春播,从播种至抽丝约需 82 d 左右,抽丝
至成熟约需 40 d,全生育期 122 d 左右。 3.2 植株性状
株高 240.7 cm、穗位高 91.7 cm。 幼苗绿色、前期 长势慢,中后期快。 叶鞘紫色,第一叶匙形,第四叶叶 缘紫色。 成株叶片较长, 茎节较长。 单株总叶数 17.8 片左右、穗上叶 6 片左右。 穗位叶长 72.5 cm、宽 7.5 cm。 雄穗分支较少,分枝 5~8 个,粉量大,散粉时 间较长;颖壳绿色,花药黄色。 雌穗花丝紫色,吐丝多 而整齐,花丝活力强。 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 3.3 果穗籽粒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