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

1.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

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1.3)

2.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公园设计规范》4.

3.2)

3.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3∶2~1∶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0.3~1.0m之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3)

5.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m,水深一般为0.3~1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4)

6. 居住区泳池设计必须符合游泳池设计的相关规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比赛用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0.6~0.9m为宜,成人泳池为1.2~2m。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设计,一般将儿童池放在较高位置,水经阶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丰富泳池的造型。(《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3.2)

《公园设计规范》

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8 水景景观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8.1 自然水景

8.1.1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8.1.2 自然水景的构成元素

8.1.3 驳岸

<1>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不但取决于驳岸与水面间的高差关系,还取决于驳岸的类型及用材的选择。驳岸类型列表如下:

<2> 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规则几何式驳岸(池岸)还是不规则驳岸(池岸),驳岸的高度,水的深浅设计都应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 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8.2 庭院水景

8.2.1 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化水景为多。根据庭院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叠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场地中有自然水体的景观要保留利用,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

8.2.2 庭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水景效果特点如下表:

8.2.3 瀑布跌水

<1> 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虑到观赏效果,不宜采用平整饰面的白色花岗石作为落水墙体。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

<2> 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3> 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3∶2~1∶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0.3~1.0m之间。

8.2.4 溪流

<1> 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2> 溪流配以山石可充分展现其自然风格,石景在溪流中所起到的景观效果列表如下:

<3>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m,水深一般为0.3~1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8.2.5 生态水池/涉水池

<1> 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

<2> 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一般在0.3~1.5m,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0.3m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m厚土,种植水草。

<3> 涉水池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8.3 泳池水景

8.3.1 泳池水景以静为主,营造一个让居住者在心理和体能上的放松环境,同时突出人的参与性特征(如游泳池、水上乐园、海滨浴场等)。居住区内设置的露天泳池不仅是锻炼身体和游乐的场所,也是邻里之间的重要交往场所。泳池的造型和水面也极具观赏价值。

8.3.2 游泳池

<1> 居住区泳池设计必须符合游泳池设计的相关规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比赛用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0.6~0.9m为宜,成人泳池为1.2~2m。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设计,一般将儿童池放在较高位置,水经阶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丰富泳池的造型。

<2> 池岸必须作圆角处理,铺设软质渗水地面或防滑地砖。泳池周围多种灌木和乔木,并提供休息和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小区可设计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设备及区域。

8.3.3 人工海滩浅水池

人工海滩浅水池主要让人领略日光浴的锻炼。池底基层上多铺白色细砂,坡度由浅至深,一般为0.2~0.6m之间,驳岸需做成缓坡,以木桩固定细砂,水池附近应设计冲砂池,以便于更衣。

8.4 装饰水景

8.4.1 装饰水景不附带其他功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粗细、高低、大小、时间差等)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8.4.2 喷泉

<1> 喷泉是完全靠设备制造出的水量,对水的射流控制是关键环节,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组合,会出现多姿多彩的变化形态。

<2> 喷泉景观的分类和适用场所

8.4.3 倒影池

<1> 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倒影池就是利用光影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加景观的美感。倒影池极具装饰性,可做的十分精致,无论水池大小都能产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树木、小品、岩石前都可设置倒影池。

<2> 倒影池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池水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尽可能避免风的干扰。其次是池底要采用黑色和深绿色材料铺装(如黑色塑料、沥青胶泥、黑色面砖等),以增强水的镜面效果。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4·0·9绿地中的水体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水量,除雨、雪、地下水等水源外孙面积水体也可以人工补给水源。水体的常水位与池岸顶边的高差宜在0.3m,并不宜超过0.5m。水体可设闸门或溢水口以控制水位。

4·0·10水体深度应随不同要求而定,栽植水生植物及营造人工湿地时,水深宜为0.1~1.2m。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7.5.1城市绿地的水景设计应以总体布局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为依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水景的种类、形式,水景应以天然水源为主。

7.5.2喷泉设计应以每天运行为前提,合理确定其形式,并应与环境相协调。7.5.3景观木体必须采用过滤、循环、净化、充氧等技术措施,保持水质洁净。与游人接触的喷泉不得使用再生水。

7.5.4城市绿地的水岸宜采用坡度为1:2~l:6的缓坡,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岸,宜设护坡或驳岸。绿地的水岸宜种植护岸且能净化水质的湿生、水生植物。

景观消防设计细节规范

1.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9)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 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 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居住区设计导则》 5.1.6) 2.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10) 3.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7.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 或总长度大于220.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 消防车道。 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 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 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 全疏散的设施。 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 7.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消防车转弯半径 第一种说法: 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 第二种说法: 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P263中写的是“最大转弯直径24米;最小转弯直径10米”,那么消防车转弯半径就是5m~12米。 第三种说法: 消防车道本身的宽度按照规范要求不小于4米,为了便于消防车辆通行,尽头式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 小于12米*12米,如果是环形车道,则应按道路设计转弯半径,转弯处的半径是12米,计算一下,如果道路宽度是4米,转弯处是直角,则直角顶部到弯道弧顶处大约是10.6米左右。 第四种说法:一、关于消防车道 1、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 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可沿一条长边布置消防车道。2、尽头式的消防车道,其回车场地一般小于15×15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消防车道的内则转弯半径可利用(14m-道宽)的方法进行校核。 3、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 4、消防车道应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相冲突。 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居住区设计导则》 5.1.6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

00水体景观设计说明

?水景可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南方地区,居住环境与自然地形相结合,利用河湖开辟水景,来增添地方特色。水景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所以现代的居住区很多都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修建水池、人工瀑布、喷泉或与山石结合的自然山水池,使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 1.1 人对水的亲水性 人一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 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 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或失去人性化。 在居住区中,驳岸的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这种规则式的池岸构图比较严谨,限制了人和水面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人是不会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相反,不规则的池岸与人比较接近,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较自由,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树木可以供人们纳凉,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却不能阻隔人和水的亲近,反而缩短了人和水的距离,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 生态水池 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一般在0.3-1.5m,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0.3m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m厚土,种植水草。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就有“无水不成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后感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后感 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也扩宽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我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自麦克哈格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几大要素:地形;建筑物;植物材料;铺装;园林的构筑物;水;设计程序等等。 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有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互惠共生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生态调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

小区景观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小区景观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高层(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内宜设有消防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 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有些地方是9米)。 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2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8m×18m。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7 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8 一般消防车的唱度均大于或接近10m,高度近4m,宽度近2.5m。 消防登高面 消防登高面又叫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消防平台,是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及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都必须设消防登高面,且不能做其他用途。 设置消防登高面是为了消防登高车作业的需要,保证对高层住宅的住户进行及时救援,因此,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功用楼梯,当有困难时,登高面应靠近每套住宅的阳台或主窗。 高层住宅应设置消防登高面,并应符合下列标准: 1 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部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 2 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 3 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公共楼梯或阳台、窗; 4 消防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m,且进深不应大于4m; 5 消防登高面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6 登高面与建筑之间不得有妨碍登高的高大乔木。 7 登高面范围内宜有建筑的安全出口。 8、高层住宅应在登高面一侧,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 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每块消防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15mx8m。 9、消防登高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消防登高场地距住宅的外墙不宜小于5m,其最外一点至 消防登高面的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0m;没有坡道 的消防登高场地,其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5%;利用市政 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染 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操作。 10、高层住宅的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地应避开地下管 道、暗沟、水池、化粪池等影响消防车荷载的地下设施, 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道时,地下建 筑的楼板荷载计算应考虑消防登高车的重量。 用于生态消防通道基层设计要求: (1).地基土应分层夯实,密实度应达到85%以上: 属于类同淤泥层的,应先抛填块石或换填连沙石并碾压 至密实,密实度应满足一般混凝土消防车道基础的承重 要求(注:参照当地消防车通行设计标准)。 (2).设150mm厚砂石层。具体作法为:中粗砂20%、 20—35mm直径碎石70%,泥土10%混合拌匀,摊 平碾压至密实(或当地连砂石也可以)。消防车道的碎 石层、石粉稳定层做法应参照当地消防车道设计标准。 (3).设置80mm厚稳定层(兼作养植层)做法为: 60%的小碎石、10%粗河砂、30%泥土并加入适量的 有机肥,翻拌均匀,摊铺在经碾压密实的承重层上,碾 压密实、即可作为植草板的基层。 (4).如果在基层上撒上少许有机肥,人工铺装植草 板,外形尺寸可根据消防通道选择适应的产品类。 (5).完成植草板铺装后应在草格的凹槽内铺填略高 于草格6mm种植土。 (6).在植草板种植土层上铺草皮或撒草籽,铺草皮时 需将草皮压实于植草板面层土上,浇水养护待草成活后 车辆即可通行。 消防通道要求 消防车的长、宽、高是影响消防车道通行能力的一 个决定性因素。一般消防车的长度均大于或接近10m, 高度近4m,宽度近2.5m。《建规》第6.0.2条和《高 规》第4.3.4条规定了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其净高和净 宽不应小于4m,就是依照国内使用的各种消防车辆外形 尺寸而确定的。考虑到消防车车速一般较快,穿过建筑物 时宽度上应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便于车辆快速通行,到 达火场,顺利投入战斗。 消防车道设置要周全,路面荷载过小,道路下面管道深 埋过浅,沟渠选用了轻型盖板等情况,都不能承受大型消 防车的通行。另外,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大型消防车车身 长度和最小转弯直径过大,因此,消防车道的回车场设置 为12×12m就明显不能通行了,需设置更大面积的回车 场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应按当地实际配备的大型消防 车确定。 2、建成区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 建成区特别是旧城区往往由于历史的原因,交通条件较 差,消防供水不足,在易燃建筑密集区还混杂有小型工 厂、仓库,与居民住宅犬牙交差。小城镇的旧城区,同 时还常是繁华商业区,被视为“黄金地段”,居民开店 设摊,路面被占,临时建筑、摊棚毗连,通道狭窄,一 旦发生火灾,易形成火烧连营。建成区一般都设有消防 车道,消防车道应经常保持畅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 占用消防通道搭屋、堆物、设摊。对现有城镇易燃建筑 密集区要结合城镇总体规划,逐步加以改造,有条件的 可连片进行改造。消防车道一般不得停放其他车辆,要 劝阻居民不要在搭建违章建筑、堆放物品。 3、工厂、仓库、堆场、储罐区和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车道 的设置要求 据各消防中队在扑救火灾实践中反映,较大面积的工厂、 仓库、堆场、储罐区发生火灾时,燃烧极快,火势猛烈, 扑救火灾延续时间较长,如果没有消防环行车道和平坦 空地,必然造成消防车辆只进不出,势必造成堵塞,使 消防车难以靠近火场,因此,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 道。一座甲、乙、丙类厂房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或一座乙、丙类库房的占地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时,可 沿其两个长边设置供消防车通行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 坦空地。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气储罐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 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 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 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因 为建筑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人员多而密集,为了发生 火灾时便于扑救和人员疏散,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4、高层建筑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 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建设。不少高层建筑,由于防火设计 考虑不周等原因,存在许多先天隐患,大火时有发生, 损失惨重。 为给火灾扑救工作创造方便条件,保障建筑物的安 全,应在高层建筑周围设置环行消防车道。但不论建筑 物规模大小,一律要求环行消防车道确有困难,可沿建 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车道。为防止火灾时建筑构件塌落 影响消防车道正常作业,消防车道距外墙宜为5m。消防 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 树木、架空管线等。 5、设置消防车道的实际问题 5?1 问:《建规》和《高规》规定沿街长度超过150m 或建筑总长度超过220m,要设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建 筑没有内院,四周有环行消防车道,还需要设置穿越建 筑的消防车道吗? 答:要设置消防车道,否则不利于火灾扑救。 5?2问:一栋L型的高层建筑,建筑总长度约170m,沿 大街的长度为120m,沿内街(小区道路)的长度是50m, 要设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吗? 答:《建规》和《高规》相关规定是考虑在满足消防扑 救和疏散要求的前提下,对两翼长度不加限制。该建筑 只要在沿街超过80m的部分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 道即可,不必设消防车道。 6、消防车道的规划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消防车道的规划,除了《建规》和《高规》的相关规定,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消防车道应满足抗灾救灾和疏散要求,其宽度应保证在 干道两侧房屋受灾倒塌后消防车仍能通行。 2街区内应当合理规划建设和改造消防车道。消防车通道 的宽度、间距和转弯半径等均应符号有关的规定要求, 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无阻。 3有河流、铁路通过的城市,应当采取增设桥梁等措施, 保证消防车的畅通。 4消防车通道建成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挖掘或占用。 由于城建需要,必须临时挖掘或占用是时,批准单位必 须及时通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一、用于生态消防通道基层设计要求: (1).地基土应分层夯实,密实度应达到85%以上: 属于类同淤泥层的,应先抛填块石或换填连沙石并碾压 至密实,密实度应满足一般混凝土消防车道基础的承重 要求(注:参照当地消防车通行设计标准)。 (2).设150mm厚砂石层。具体作法为:中粗砂20%、 20—35mm直径碎石70%,泥土10%混合拌匀,摊 平碾压至密实(或当地连砂石也可以)。消防车道的碎 石层、石粉稳定层做法应参照当地消防车道设计标准。 (3).设置80mm厚稳定层(兼作养植层)做法为: 60%的小碎石、10%粗河砂、30%泥土并加入适量的 有机肥,翻拌均匀,摊铺在经碾压密实的承重层上,碾 压密实、即可作为植草板的基层。 (4).如果在基层上撒上少许有机肥,人工铺装植草 板,外形尺寸可根据消防通道选择适应的产品类。 (5).完成植草板铺装后应在草格的凹槽内铺填略高 于草格6mm种植土。 (6).在植草板种植土层上铺草皮或撒草籽,铺草皮时 需将草皮压实于植草板面层土上,浇水养护待草成活后 车辆即可通行。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粗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 园林水体景观。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2. 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矿泉水具有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清洁作用,都不可忽视。 3. 提供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茶。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 提供生产用水。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5. 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6. 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7. 交通运输。较大型水面,可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8. 汇集、排泄天然雨水。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9. 防护、隔离。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隔岸相视,可望不可及也。 10. 防灾用水。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以上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每处园林水体,有其主要功能一二,其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是园林景观的作用。以下分别就水体景观的形成、工程设计、水质及水量的要求、景观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段话可以作为设计瀑布时的参考。 园林水体景观的形成 (1)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

浅谈园林景观水体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水体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水体设计 园林水体,能用自然的办法持水,最好。一是节省投资和管理费用,二是取得生态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粗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 园林水体景观。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2. 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矿泉水具有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清洁作用,都不可忽视。 3. 提供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茶。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 提供生产用水。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5. 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6. 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7. 交通运输。较大型水面,可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8. 汇集、排泄天然雨水。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9. 防护、隔离。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隔岸相视,可望不可及也。 10. 防灾用水。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09T16:39:22.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王丹丹[导读]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41029xxxx 天津 300191 在古今中外的园林中,水是不可获取的造园要素。常被称为园林的“血液”或“灵魂”,这不仅仅因为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有一种亲水的本能,而且因为水所具有的奇特的艺术感染力。 一、水和水生植物景观 园林中只有水,常常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植物与之组景。将这两种自然界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自可形成最具特色、最宜人的景观空间。事实上,园林水体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水生植物及湿生植物的栽培提供载体。 二、园林水景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景观作用根据水景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效果、经济因素、植物净化水体能力三方面的结合,在总体的水景植物配置上发挥最佳生态景观效益,为鸟类、两栖动物营造栖息空间。 2、融合水体周边环境,重视水景植物空间层次布局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在选择植物时,应融合水体周边环境,从水岸至水面,选择适宜的水景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搭配在一起。 3、注重艺术性构图,做到四季有景 水景植物配置应遵循基本的艺术法则,注重情与景的交融,以及意境的创造。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花期不同、色彩丰富的水景植物组团配置,使得在季相上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 三、水景植物材料的选择 水景植物按照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分为四大类 1、挺水型水景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土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等。 2、浮叶型水景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他们得体内通常储藏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能平衡的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种类较多。 3、漂浮型水景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种类较少。这类植物的根不在泥中,株体漂浮于水面上,多数以观叶为主。又因为他们既能吸收水中的矿物质,同时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所以也能够抑制水藻的生长。但是有些品种生长、繁衍的特别迅速,可能会成为水中一害,如水葫芦等,所以需要定期用网捞出一些,否则他们就会覆盖整个水面。 4、沉水型水景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于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 四、园林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1、水边植物景观设计 水边植物配置既能装饰水面,增加水面倒影效果,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过渡,丰富岸边景观层次和色彩,突出自然野趣。水边植物配置要点如下: 植物配置宜群植,而不宜孤植,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园林周边环境的协调。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遮挡观景视线。在树丛之间因留出透景线,引导游客到水边欣赏开阔的水景及对岸的景观。 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平面上,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同时应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协调一致。 配置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丰富线条构图,增加倒影效果。如选择植物的枝、干探向水面的种类,枝条或平伸、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上形成优美的线条;而选择树干挺拔的植物种类,线条鲜明,同时与水面形成强烈的方向对比。水边树种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多选择彩色植物和柔枝植物,以衬托水的光彩和柔美。 2、驳岸植物景观设计 曲折优美的驳岸线是水景重要的景点,驳岸植物配置很重要,既能使陆地和水融合成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主导作用。利用花草镶边或湖石结合配置花木可以打破驳岸相对僵硬的质感,丰富驳岸的层次,柔化驳岸的线条,丰富水边的色彩。 3、水面植物景观设计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游人观赏。水面植物的配置要根据水面大小选择适当体量的水生植物在水面沿岸或水面中央丛植或片植,切忌铺满水面或沿岸种植一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在几种水生植物混植时,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适应的水深,选择高度有差异的植物组合,达到宜人的观赏效果。切忌使用体量、高度相当的植物组合,导致层次不分,没有重点。 4、堤、岛、桥的植物景观设计 水体中设置堤、岛、桥是划分水面空间的重要手段,堤、岛常与桥相连,它们周边的植物配置可以增添水面空间的层次,丰富水面空间色彩,活跃景观氛围。 四、污染水体的修复及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建

[转] 景观设计尺度相关规范整理

[转] 景观设计尺度相关规范整理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 “T”形 “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景观常用规范及尺度整理

景观常用规范及尺度整理 1.道路宽度: 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2.5m; 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 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1.6 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 1.7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 1.8尽端回车场: S>1 2.0mx12.0m。 1.9 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 0~120。 2.道路横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消防通道设计规范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内宜设有消防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 高层(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1.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有些地方是9米)。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 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 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3.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多层可做到12m×12m。 高层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 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4.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5.一般消防车的长度均大于或接近10m,高度近4m,宽度近2.5m。 6.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7. 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8.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消防登高面设计规范 消防登高面又叫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消防平台,是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及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都必须设消防登高面,且不能做其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公园、、、、、、、、、、、、、、、、、、、、、、、、、、、、、、、、、、、、 1、1城市公园得概念、、、、、、、、、、、、、、、、、、、、、、、、、、、、、、、、、、 1、2城市公园得功能、、、、、、、、、、、、、、、、、、、、、、、、、、、、、、、、、 1、3水体得概念、、、、、、、、、、、、、、、、、、、、、、、、、、、、、、、、、、、、、、 1、4水体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得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水景得构成元素、、、、、、、、、、、、、、、、、、、、、、、、、、、、 2、1 水景植物得配置、、、、、、、、、、、、、、、、、、、、、、、、、、、、、、、、、、2、2水景山石得应用、、、、、、、、、、、、、、、、、、、、、、、、、、、、、、、、、、、2、3水体雕塑得应用、、、、、、、、、、、、、、、、、、、、、、、、、、、、、、、、、、 第三章水体景观总体设计原则、、、、、、、、、、、、、、、、、、、、、、、、 3、1安全性设计原则、、、、、、、、、、、、、、、、、、、、、、、、、、、、、、、、、、、3、2生态性设计原则、、、、、、、、、、、、、、、、、、、、、、、、、、、、、、、、、、、、3、3持续性设计原则、、、、、、、、、、、、、、、、、、、、、、、、、、、、、、、、、、、、、3、4功能性设计原则、、、、、、、、、、、、、、、、、、、、、、、、、、、、、、、、、、、、、、3、5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第四章公园水体景观得重要性、、、、、、、、、、、、、、、、、、、、、、、、、 第五章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5、1 公园水体景观得层次感、、、、、、、、、、、、、、、、、、、、、、、、、、、、 5、2 公园水体景观与自然得与谐统一、、、、、、、、、、、、、、、、、、、、、、5、3 公园水体景观得视听感受、、、、、、、、、、、、、、、、、、、、、、、、、、、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转]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转) 2013-12-18 11:32阅读(3)转载自秋凌景观网 ?赞(383) ?评论 ?转载(2529) ?分享(1091)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景观方案“种树”...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 “T”形 “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 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0~120。 四、停车场 1.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宁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 2.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当量小汽车位数计算。停车场用地面积每隔停车位为25~30㎡,停车位尺寸以2.5m*5.0m划分(地面划分尺寸)。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欢迎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公园.................................... 1.1城市公园的概念.................................. 1.2城市公园的功能 ................................. 1.3 1.4 第二章 2.1 2.2 2.3 第三章 3.1 3.2 3.3 3.4 3.5 第四章公园水体景观的重要性......................... 第五章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5.1 公园水体景观的层次感............................ 5.2 公园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3 公园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

第六章公园水体景观存在的问题........................ 6.1水体流动性较差................................... 6.2补水水源水质较差................................... 6.3外源污染物进入水体............................... 6.4水体生态系统不完善.................................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9.1 9.2 9.3生态净化法.................................... 结论........................................... 致谢..........................................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作者:刘小勤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既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游人休息游憩的主要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位于黄河大堤以北,107国道两侧,京港澳高速以西。与郑州一河之隔,三桥相连,距郑州市中心25公里,距焦作市中心35公里,距新乡市中心45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豫北地区联系郑州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辐射豫北的“桥头堡”。 该项目位于新乡市平原新区,属于城市新区建设区域,基地面积约为118公顷,现有水域面积约为80公顷,该水域有自然水体补给,与周围的5条河流相连接,规划区域周围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等。沿湖景观面积30多亩,该景观的规划设计与的中心大面积的水域生态系统,将形成一条亮丽的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一个娱乐观光、休憩及户外活动的城市空间。 二、景观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1)景观空间的开放性与亲水性; (2)景观的可游性、可赏性和可参与性; (3)景观的生态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目标: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 2、新乡市城市整体规划 3、新区现状基础资料 4、设计任务书 四、规划原则 1、生态性设计原则: 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2、亲水性设计原则: 该滨水绿地,整块用地沿湖岸依次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沿湖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