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参数检测仪的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创新应用,它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提供准确的健康评估和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设计原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健康建议四个关键步骤。

1. 数据采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血糖等。

传感器可以嵌入到佩戴式设备(如手环、智能手表)中,也可以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进行连接,以实时、无缝地采集数据。

2. 数据存储:采集到的生理参数数据被传输到云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进行存储。

这些数据将以时间序列的形式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3. 数据分析: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健康信息。

这些算法可以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用于识别异常情况、预测风险以及评估健康状况。

4. 健康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指导,旨在帮助用户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预防疾病。

二、应用场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在各种场景中应用,包括个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以及医疗机构等。

1. 个人健康管理:个人可以通过佩戴式设备或智能手机等设备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心率、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帮助用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2. 慢性病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其生理参数,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来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的药物管理和健康指导。

3. 医疗机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应用,为医生和护士提供更准确的患者监护和诊断依据。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研究创新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是各国政府和公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科学技术必不可少。

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逐渐兴起,成为生态环保领域的“新宠”。

一、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背景近年来,环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控制污染源和保护环境,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努力研究和开发环境监测设备及监测平台。

传统的监测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新技术的引用和推广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环境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在加强。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用使环境监测水平得以实质性提升。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非常珍贵,该系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益,更加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准确的数据分析让环境管理更加科学。

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设备层、数据传输层和智能分析层。

设备层主要是指传感器和其他硬件设备,数据传输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将各类数据传输到智能分析层,智能分析层则负责数据整合以及结果输出。

2. 系统功能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设计十分重要。

该系统应该满足远程监测、实时数据记录、检测和预警等多个方面。

这些功能的实现既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也有赖于设备层的输入和数据传输层的传递。

3. 分析处理算法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需要使用智能分析算法。

该算法可根据实时数据分析情况,在设定阈值范围内发出警报,同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传感器的参数,以便更好地保障环境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进入信息时代的显然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和部门在不同的程度上应用智能技术进行更新升级,而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开发研究正是为了实现对这个时代的应用。

智慧环保系统大全设计方案

智慧环保系统大全设计方案

智慧环保系统大全设计方案智慧环保系统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

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传统的环保手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智慧环保系统。

智慧环保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系统,通过全面监测环境状况,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质量。

二、系统架构智慧环保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和响应与控制模块。

1.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底层基础,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噪音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该模块负责接收和处理从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传来的数据。

首先,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数据格式标准等。

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境问题,识别污染源,并进行环境趋势预测等。

3.响应与控制模块:该模块负责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提供的结果,实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控制。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环境治理、预警信息发布、智能调度等方面。

可以通过智能设备、APP等方式实现响应活动,同时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

三、系统功能1.环境监测功能: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噪音等,实现对环境的全面监测。

2.环境分析功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环境问题和污染源,并进行环境趋势预测等。

3.环境预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提前预警并发布相关信息,帮助人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环境治理功能: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实施环境治理和改善措施,提高环境质量。

5.智能调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控制,包括调度环境监测人员、治理人员和设备等。

6.远程监控与智能控制功能:系统可以支持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通过智能设备、APP等方式实现,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环境数据和控制环境。

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

在这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说明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1.1 概述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含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模块。

其中,传感器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各种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量、温湿度等;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存储;数据分析模块则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1.2 传感器采集传感器采集模块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模块。

传感器可以采集环境的各种参数,如二氧化碳、PM2.5、甲醛、温度、湿度、氧气等。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1.3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完成传感器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无缝对接。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WIFI、蓝牙、GPRS等方式实现,确保数据上传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4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如MySQL、MongoDB等,对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读写效率,数据存储模块还应该进行数据分库分表处理,优化数据库结构。

1.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模块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如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通过对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实现对数据的准确预测和分析。

二、系统实现2.1 系统架构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系统架构图](https:///uploads/images/2021/1128/122612_eed4f7ab_5641315.png "屏幕截图.png")2.2 硬件设计2.2.1 传感器采集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采用STM32F103RCT6芯片,通过IIC总线协议连接各种传感器模块,实现对多种环境参数的采集。

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旨在通过全面、准确地监测家庭环境参数,提供可靠的数据供用户参考,以促进家庭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其主要设计目标包括:1. 提供家庭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

2. 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及时向用户发出环境异常的警报。

3. 提供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环境数据和调整家庭环境。

4.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环境优化方案。

二、系统架构智慧家园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传感器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界面层四个部分。

1. 传感器采集层传感器采集层负责采集家庭环境参数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过布置在家中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实现对家庭环境参数的全面监测。

2. 数据传输层数据传输层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或蓝牙,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的服务器。

3. 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在该层中,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环境异常检测,并生成统计报表供用户查看。

同时,该层还负责将环境异常信息传输到用户界面层进行显示和警报。

4.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提供给用户访问系统的界面,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实现。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看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查看历史统计报表、接收环境异常警报、调整家庭环境等。

三、系统功能设计1. 环境参数实时监测和记录: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家庭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2. 异常报警功能: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系统将及时发出报警,提醒用户注意环境异常情况。

3. 远程监控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远程设备随时随地监控家庭环境,并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如空调、加湿器等,调整家庭环境。

环境检测仪的设计

环境检测仪的设计

环境检测仪的设计摘要:设计了一款测量精度较高的环境检测仪,以AT89S52作为主控器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SHT11和新型数字式照度传感器BH1710,实现环境参数的检测,同时具有液晶显示、键盘操作和声光报警功能。

关键词:照度检测温湿度检测报警显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提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需要对环境信息进行检测,以此来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利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器件,对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等。

1 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通过瑞士Sensirion公司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单片全校准数字式相对温湿度传感器SHT11和具有I2C总线接口的数字照度传感器BH1710完成环境温湿度和光照的采集,通过I2C总线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显示和报警。

2 系统硬件设计2.1 温湿度检测电路设计由于SHT11是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内部集成14位A/D,无需外加A/D,而且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通信采用I2C总线接口传输数据,因此,只需将SHT11的SCK和DATA引脚与单片机I/O口相连即可。

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

由于AT89S52不具备I2C总线接口,故采用I/O口来虚拟I2C总线。

将P1.2口虚拟时钟线与SCK相连,用于MCU和SHT11之间同步通信;将P1.3口与串行数据DATA相连,用于数据读取。

DATA在SCK 时钟下降沿改变状态,并仅在SCK上升沿有效。

数据传输期间,在SCK 时钟高电平时,DATA需要保持稳定,避免信号冲突,在DATA端要加一个上拉电阻,同时在电源和地之间接入一个0.1μF的去耦电容。

2.2 照度检测电路设计(1)照度检测原理。

在光接收面上一点处的光照度等于照射在包括该点在内的一个面元上的光通量dΦv除以该面元的面积ds,即EV=dΦv/ds。

单位是勒克斯[2]。

(2)照度检测电路。

BH1710工作电压是2.4~3.6V,需要一个分压电路将5V分压得到3V左右的电压供给传感器,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光照信号通过I2C总线接口传给单片机,但是由于所选单片机没有I2C总线接口,故采用I/O 口虚拟总线接口[3]。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对城市进行集成、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模式。

环境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时感知、收集和分析城市环境数据,为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设计一种智慧城市环境监控系统。

一、系统概述该智慧城市环境监控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和智能控制等。

1. 传感器网络:系统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设备,涵盖环境空气质量、噪音、光照、温湿度等多个方面。

这些传感器将实时感知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该模块负责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与预测:在这个模块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算法,实现对环境数据的预测和趋势分析,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决策支持:该模块基于分析和预测的结果,提供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可视化界面和报告生成,向相关工作人员传递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决策和措施。

5. 智能控制:该模块主要负责对环境参数进行调控和控制。

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算法,通过智能设备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控制和优化,例如自动调节路灯亮度、智能控制交通信号灯等。

二、系统特点1. 实时监测:该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和监测城市环境的数据,及时发现环境异常或污染情况,并能迅速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居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系统可以对城市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预测环境趋势和异常情况,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农民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各种参数,辅助农民进行农作物的及时管理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

一、系统设计概述1)系统功能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通常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基于传感器数据,实时分析大棚内环境的变化;- 控制通风、灌溉等设备,实现远程操控;- 数据传输和存储,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用户界面的设计,便于农民远程监控和管理。

2)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单片机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指令。

3)系统优势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网络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远程控制: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大棚内的设备,方便灵活;-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参考;- 节约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系统工作原理1)传感器采集数据传感器负责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单片机数据处理单片机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单片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范围,判断当前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发出报警或控制指令。

3)无线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或用户手机、电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参数检测仪的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作者: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0 一五年四月六日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参数检测仪的设计【摘要】在众多空气污染问题中,雾霾是最‘接地气’的,而作为雾霾‘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的PM2.5更是‘家喻户晓’。

这种颗粒物不仅直径微小、还包含毒素,最让人揪心的是它能在大气中长期停留,能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所以,不间断的检测大气中PM2.5的浓度是势在必行之事。

在本次设计中,将以单片机STC12C5A60S2为控制核心,利用复合型温湿度传感器DHT11测量环境温湿度,利用粉尘传感器GP2Y10采集空气粉尘浓度,并用LCD1602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空气粉尘浓度及环境温湿度。

若空气粉尘浓度、温度或湿度超过设置的限值时由WT588D芯片构建的语音模块会自动报警,无线传输技术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

通过实践,证明该检测仪的稳定性好、准确性高、时效性强,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PM2.5 STC12C5A60S2 温湿度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the detector 【Abstract】: Among the many problems of air pollution, haze is the most 'groundgas', but as PM2.5 haze,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s the 'household'.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tiny, also contains toxin, not only the most concern is that it can stay in the atmosphere for a long time, can seriously affect human health. So, it is imperative to real-time detection of PM2.5 concentrations.This design will STC12C5A60S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HT11 by dust collecting airborne dust concentration sensor GP2Y10 and LCD1602 display with real-time display of the current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dust concentration.If the air dust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or humidity exceeds the limit of the set WT588D voice chip automatic alarm,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o the designated mobile phone to send out alarm information. Through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detector has good stability, high accuracy, timeliness strong, has the certain development value.【Keywords】:PM2.5 STC12C5A60S2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目录第1章引言 (2)1.1 环境参数检测仪的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环境参数检测仪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环境参数检测仪的研究容和关键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环境参数检测仪系统的总体概述 .. (4)2.1 系统总体框图 (4)2.2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系统各模块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语音模块设计 (7)3.3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温湿度采集模块设计 (12)3.5 PM2.5检测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按键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GPRS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软件设计的总体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软件设计主程序流程图 (16)4.3 部分模块软件设计 (17)第5章系统整装调试 (19)5.1 语音模块测试 (19)5.2 温湿度模块测试 (19)5.3 PM2.5检测模块测试 (19)5.4 GPRS模块测试 (19)5.5 综合测试 (19)5.6 测试反馈及问题解决 (20)结束语 (20)致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环境参数检测仪的研究意义、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而提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容和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环境参数检测仪的研究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高科技帮助人类探索越来越多的未知领域,另一方面高科技也给人类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

如果将这一矛盾具现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便是人类能看到的天空越来越大,但能看到的却越来越少,检测与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了当下急需处理的大事。

以前,我们判断空气质量的标准是天空是不是蓝色。

但是,随着空气问题越来越多,想要清楚的判断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空气是否合格,我们就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持。

在众多空气检测数据中,PM2.5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PM2.5在大气中的相对比重并不高,但由于其颗粒直径不大于2.5微米,还包含毒素,最让人揪心的是它能在大气中长期停留,能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有资料显示,长期吸入PM2.5将会影响人体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轻者会因此患上咳嗽、支气管发炎等气管方面的病症,严重者甚至会因此患上非致命性心脏病。

据调查,近些年来欧洲每年因PM2.5致死的人数已经超过3万人,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镇居民也正遭受PM2.5之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检测空气中PM2.5的含量显得十分必要。

事实上,不仅要检测PM2.5浓度,还必须做到实时检测,进而为解决PM2.5带来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设计制作的人工智能环境参数检测仪不仅能检测大气中PM2.5浓度,而且制造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较强,具有不错的研发生产的前景[4]。

1.2环境参数检测仪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97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将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定义为可吸入颗粒物,也就是PM10。

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再次定义颗粒物的概念,从此以后,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了自己的专属名称,也就是我们熟知的PM2.5。

实际上,早在十数年前,环境参数检测仪就已经在专业研究领域中得以运用,但直到近些年来雾霾问题愈发的严重,PM2.5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科学家们才将以检测PM2.5为主的仪器定义为环境参数检测仪。

近些年,我国对于PM2.5浓度的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测重法,通过滤膜沉淀一定体积的大气中的PM2.5,由滤膜前后质量的相差值来确定PM2.5浓度;天平振荡法,即由滤膜质量变化引发振荡频率的变化,进而计算PM2.5浓度;射线衰减法,这种方法的前期准备和上述两个方法相同,首先都是通过滤膜沉淀PM2.5,再用Beta射线照射滤膜,依据射线通过滤膜的前后对比值来计算确定PM2.5浓度[6]。

在PM2.5浓度检测仪的研究制造领域,我国也已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具说服力的是我国已经能制造置滤膜并可在线采样的激光粉尘仪,一方面能实时检测大气中PM2.5的浓度,另一方面能解析相应颗粒物的成分,在专业的技术的支持下获得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

1.3环境参数检测仪的研究容和关键问题本次设计制作的是人工智能环境参数检测仪,即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中心构建系统,由粉尘传感器GP2Y10采集大气中PM2.5的浓度,由复合型温湿度传感器DHT11采集当前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并用LCD1602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空气粉尘浓度及环境温湿度。

若空气粉尘浓度、温度或湿度超过设置的限值时语音模块自动报警,无线传输技术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

针对实时环境参数的采集,对器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但考虑到该检测仪研发的目的是为大众服务,因此需要选用性价比较高的器件。

除此之外,本次设计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需要考虑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和用户体验,因此需要解决非单一报警器件和信息反馈器件加装于本系统的问题。

第2章环境参数检测仪系统的总体概述2.1 系统总体框图本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了PM2.5传感器、GPRS通信模块、语音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LCD显示、温湿度传感器、用户按键等。

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各组成部分结构设计及相应功能在下文中分点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