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Lofentanil
0.0059
0.066
112
Carfentanil
0.0034
3.4
10,000
ED50, median effective dose; LD50, median lethal dose.
药效学(神经生理学作用)
芬太尼小剂量应用(1–2 ng/ml), 可产生轻度旳镇定作用,但是极少遗忘作用,这与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不同。 静脉注射后一般可引起咳嗽,但时间很短。紧接着咳嗽被克制。 芬太尼也有轻度旳抗焦急作用,但不及吗啡效果明显。一样也有呼吸克制作用。 芬太尼对u2受体占据极少,故副作用产生相应降低。阿片受体其他类型产生旳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芬太尼应用时不明显。
2、静脉麻醉
中档剂量芬太尼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静脉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在5-10ug。详细使用时间视不同手术和患者情况而定。 大剂量芬太尼主要应用于心血管手术旳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在50ug/kg以内。经研究表白,当芬太尼总量>75ug/kg,其镇痛、心血管稳定性到达最大,再增长剂量,上述作用并不随之增长,即出现所谓旳“封顶效应”。
TABLE 10–1. Lowest ED50 Values in the Tail-Withdrawal Test in Rats, LD50 Values, and Safety Margins of Different Opioid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药效学(呼吸生理学作用)
术后呼吸再克制。 机制不完全清楚: 疼痛消除 术前合用了苯二氮 卓类药物(如安定) 芬太尼旳双重效应
药效学(呼吸生理学作用)
药效学(心血管生理学作用)
芬太尼家族药物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67页】

Group1 Group2 Group3 Group4 Group5
ppt课件
27
HR(beats of min)
Fig.2 changes of heart rate
85 80 75 70 65
0 3 6 10 15 30 45 60 Time(min)
Group1 Group2 Group3 Group4 Group5
15 min
4.18
3.67
3.44
3.59
20 min
4.30
3.83
3.65
3.65
25 min
4.37
3.93
3.81
3.87
30 min
4.54
4.14
4.03
3.86
35 min
4.65
4.20
4.12
4.08
40 min
4.71
4.36
4.27
4.22
45 min
4.76
4.42
4.36
ppt课件
20
实验设计方案:
本实验拟采用多中心、前瞻性、 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 500例 病人随机分成5组,每组100例.
ppt课件
21
1组: 咪唑安定0.04mg/kg +芬太尼0.75 µg/kg; 2组: 咪唑安定0.04mg/kg +芬太尼1.0 µg/kg; 3组: 咪唑安定0.06mg/kg +芬太尼0.75 µg/kg; 4组: 咪唑安定0.06mg/kg +芬太尼1.0 µg/kg; 5组: 氟哌利多0.05mg/kg +度冷丁1.0 mg/kg;
100 99 98 97
0 3 6 10 15 30 45 60 Time(min)
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

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摘要】阿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期强效镇痛药物,属于芬太尼药物的衍生物,具有效价低、起效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的麻醉特点,在患者肝脏中符合三室模型,经静脉注射后1.4min后起效,并能够保持10-15min左右,再由机体内自动代谢排出体外。
阿芬太尼既能有效镇痛,又能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短小手术、计划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中小手术是其适应证。
但在国内对于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仍不是很清晰,本文将为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阿芬太尼;临床药理特性;麻醉应用进展疼痛是围术期麻醉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是哪一种麻醉方式,全麻也好,局麻也好,良好的镇痛都是麻醉目标之一。
而阿片类药物是是实现围术期镇痛的首选药物,是我们麻醉医生的好伙伴、好助手,手术患者的福音。
代表性的阿片类药物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阿芬太尼【1】。
阿芬太尼临床应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阿芬太尼起效快,单次静脉注射可维持15分钟,快速滴定、小量追加即可有效镇痛;②阿芬太尼镇痛效价高,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5倍,有效抑制中重度疼痛;③阿芬太尼安全性高,呼吸抑制作用轻,治疗指数达1080。
目前,阿芬太尼是麻醉医师新的镇痛武器,阿芬太尼作为新型镇痛药物,可以大幅改进我们的临床工作,加强镇痛治疗,进一步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2】。
1 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1.1 阿芬太尼在静注后,血浆与效应室浓度可迅速达到平衡状态芬太尼单次注射后,效应室浓度上升则缓慢得多,需3-4min才达到峰值。
此时,80%以上的初始剂量芬太尼已经被分布至周围组织或被清除。
由于生物相达到平衡的速度缓慢,芬太尼比阿芬太尼所需剂量要大,这样使得芬太尼的药物作用消退速率低于阿芬太尼。
阿芬太尼的脂溶性低于芬太尼,但给予静脉负荷剂量后起效快于芬太尼,作用时间更短。
原因在于阿芬太尼在生理pH值时非离子化程度高,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就高,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能更快达到血浆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增加了阿芬太尼与脑内受体结合的药物量,因此起效却变快了。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芬 太尼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 9 1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78 (0 70 —0 80 R 7 . A 10 —5 5 2 0 ) 912-3
芬太 尼 商 品名 为 1苯 乙基 一一N 丙 酰苯 胺 ) 一 4( . 哌 啶, 为阿 片类镇 痛 药 , 的镇 痛 效 力 十分 强 , 同等 它 按 剂 量计算 , 其效 力 约 为 吗啡 的 1O 10倍 , 替 啶 0~ 8 哌 的 5 0 i00倍 [ , 5 ̄ 0 1 并具 有毒 性低 , 循环 影 响轻 , ] 对 时效 短 (5 0 n , 易 控制 , 后 自主呼 吸恢 复 1 ̄3 mi)容 术
刺 激[ , 醉诱 导期 与 其 他镇 静 药 物 配合 用 来 气 管 2麻 ] 插管 。芬 太尼对 心 血 管 系统 的影 响很 轻 , 影 响 心 不
肌收 缩力 , 不影 响血 压 , 常用 于 心血 管 手 术 , 且 不 而
同剂 量 的芬 太尼 都 能维 持 术 中血 液 动 力 学稳 定 , 大 剂量 芬太尼 (0 g k ) 于心 血管 手 术麻 醉 可 减轻 6g / g 用 心脏 抑制及 减轻应 激反 应 。然 而有 关这种 减轻 作用 的程度 , 取得 最佳效 果 时芬 太 尼剂 量 以及 给药 方 式 等 还存 在很 大争 议 。小 剂量 芬 太尼 (5 gk ) 合 1g / g 配
快等优点 , 故近年来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芬太尼
的衍 生物瑞 芬 太尼 和 舒 芬 太 尼 由于 其 优 点 更 为 突 出 ,面就 其 在 临床应 用及研 究进 展进 行综述 。 1 麻醉诱 导及 静脉 麻醉 芬太 尼 的脂溶 性很 强 , 故易 于透 过 血一 脑脊 液屏
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市场部

芬太尼的化学结构包 含一个酯键,使其容 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芬太尼的药理作用
01
02
03
镇痛作用
芬太尼通过与中枢神经系 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发 挥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治 疗急性或慢性疼痛。
镇静作用
芬太尼可以引起一定程度 的镇静作用,使患者情绪 稳定、缓解焦虑。
呼吸抑制
芬太尼会抑制呼吸功能, 可能导致呼吸频率减慢和 潮气量降低。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和临床应用场景,企业应 开发不同剂型和规格的芬太尼类药品,以满 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1 2
加强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芬太尼类药品的监管,制定更加严 格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规定,以降低药物滥用和 成瘾的风险。
推动研发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 芬太尼类镇痛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新型芬太尼药物研发
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芬太尼药物问世,以满足不同临床需求,推动市场增长。
生产工艺改进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芬太尼药物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应用范围。
法规环境对市场的影响
法规变化
政府对药品监管的法规可能会发生变化,对芬太尼市场产生影响。例如,如果法规更加严格,可能会 限制某些药物的销售和使用。
欧洲市场
欧洲芬太尼市场规模较大,增长稳定。欧洲各国对疼痛管 理和晚期癌症患者的关怀政策推动了芬太尼市场的需求。
亚太市场
亚太地区人口众多,医疗需求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亚太地区的芬太尼市场将迎来快 速增长。
芬太尼市场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全球芬太尼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制药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争夺 市场份额。目前,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如辉瑞、强生等在芬太尼市场上占据主导 地位。
芬太尼在儿科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芬太尼在儿科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疼痛管理的日益重视,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在儿科镇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芬太尼在儿科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芬太尼作为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状态的儿童患者。
相比其他镇痛药物,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儿童的疼痛感。
其分子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能够通过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而产生强烈的镇痛效果。
其次,芬太尼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术后镇痛、创伤镇痛、癌症镇痛等多种临床情况。
对于儿童来说,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困扰,而芬太尼凭借其短效、快速的特点,能够在手术后迅速缓解儿童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芬太尼还可用于急性创伤疼痛的处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减轻病患的疼痛,稳定情绪,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此外,芬太尼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给药,包括静脉、皮下、肌肉等,使得给药方式更加灵活。
这样一来,在不同疼痛类型的儿科患者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芬太尼还可以通过自控镇痛泵等方式进行持续输注,实现个体定制化的镇痛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
然而,尽管芬太尼在儿科镇痛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副作用和安全风险。
芬太尼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给药时机,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产生呼吸抑制、心血管抑制等严重副作用。
另外,某些特殊人群如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等对芬太尼的敏感性较高,需要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儿科镇痛中。
在进行芬太尼的应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严格掌握给药剂量和时机,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芬太尼在儿科镇痛中的最佳应用策略,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舒芬太尼一种特异性µ受体激动剂,于1974年合成,其化学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1],1984年被FDA批准在临床使用,2003年正式引进中国[2]。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证实了舒芬太尼对µ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强7-10倍,阵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倍,对κ和δ受体亲和力小,因此它成为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镇痛持续时间最长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强大的镇痛作用和较长的镇痛时间而广泛用于全麻诱导、维持及术后镇痛。
1、舒芬太尼的药理学1.1 舒芬太尼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学特征:舒芬太尼属苯基哌啶类,化学名为N-[4-(甲氧甲基)-1-[2-2(噻吩基)乙基]-4-哌啶基]-N-苯丙酰胺。
由于舒芬太尼的化学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脂溶性高,极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能迅速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几分钟内就能发挥最大药效,持续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
无论是全身给药还是脊髓给药,均能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000倍。
静脉用药的效价比是芬太尼的5~10倍,椎管内用药的效价比是芬太尼的4~6倍。
舒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5%,高于芬太尼,其清除半衰期是2.5h,清除率为10~15ml/(kg.min),表观分布容积1.7L/kg[3],舒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肝微粒体内由单加氧酶CYP3A4通过N-脱烃基、O-去甲基和羟化三种途径氧化代谢,代谢产物随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约1%以原形经尿排出。
其代谢产物去甲舒芬太尼的药理活性效价约为舒芬太尼的10%[4]1.2 药效学特点所有µ受体激动剂均具有相似的镇痛、镇静等作用。
有研究表明舒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可逆性和特异性。
舒芬太尼的分布容积小、消除半衰期短,其作用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芬太尼,而且反复用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
其治疗指数(LD50/ED50)为25211,是阿片类中临床应用最安全的一个,对呼吸的抑制与芬太尼相似;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时作用时间较短,若在大剂量长时间给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水平时,则麻醉效果消失缓慢。
瑞芬太尼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瑞芬太尼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瑞芬太尼(remifentanil,P.EM)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人工合成的选择性。
阿片受体激动药,而阿片类药是平衡麻醉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常用的芬太尼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后易在脂肪和骨骼肌中蓄积,导致手术后恢复期出现诸如呼吸抑制等。
由于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故对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很难估计。
而REM是阿片类家族的新星,不依赖肝、肾代谢,起效迅速,时量半衰期短,静脉滴注容易控制止痛剂量,药物作用的可预见性强,安全可靠,止痛效果好。
也是新型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其化学结构式中含有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主要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在体内的清除不依赖于肝肾功能[1]。
同时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不释放组胺及不论静脉输注多长时间其静脉输注半衰期始终为4min以内,即使在心肺转流术后也无改变阿片类镇痛药复合异丙酚与肌肉松驰剂是现代临床麻醉工作中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的常用麻醉方法之一。
2 瑞芬太尼的临床研究2.1 瑞芬太尼减少吸人麻醉药的MACREM能减少吸人麻醉药的MAC,增强其麻醉效能,全麻插管后以(0.25~0.4)?g?kg-1?min-1输注可使MAC减少到最大极限。
Andrea等研究证明REM能降低七氟醚的MACRAR。
2.2 瑞芬太尼对儿茶酚胺释放的影响REM对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麻醉深度影响神经激素(包括儿茶酚胺)的释放。
REM抑制肾上腺素对气腹和手术刺激的反应(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气腹和手术刺激的反应,认为它可部分抑制应激反应[2]。
2.3 瑞芬太尼对热痛觉阈(HPPT)和热痛觉耐受阈(HPPT)的影响。
小剂量(0.08?g?kg-1?min-1)的REM就显著增大HPFF和HPIT,明显减少热痛觉且没有副作用。
2.4 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和瞳孔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关系REM能阻滞瞳孔对伤害性刺激的扩大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30022)
张健方能新
目前临床应用的芬太尼族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有芬太尼、阿芬太尼、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
结合本院开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谈谈对此类药物的一些新认识。
一芬太尼(Fentanil)
芬太尼属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对µ、к、б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
芬太尼在上世纪60年代合成、70年代临床应用、80年代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应用,取代了吗啡多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中的主导地位。
80年代中期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又成为一种时尚。
到目前为止,芬太尼仍然作为全身麻醉主要的阿片类镇痛药在广泛使用。
1 芬太尼的药理作用特点
1)强效镇痛作用:镇痛效价强,等效价的剂量是吗啡的1/100,哌替啶的1/1000;镇痛作用起效较快,静脉给芬太尼后2分钟起效、维持20-30分钟。
2)对循环功能影响轻微:芬太尼镇痛剂量2-10µg/kg、麻醉剂量30-100µg/kg很少引起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无组胺释放,很少引起心律与心肌力的变化。
3)呼吸抑制作用明显:对呼吸驱动力、时间、呼吸肌活动均有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抑制时间长于镇痛时间。
反复大量应用芬太尼可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这主要是芬
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所决定的。
当血浆芬太尼浓度下降时,蓄积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的芬太尼在体内出现第二次分布高峰之故。
2µg/kg芬太尼和0.05mg/kg咪唑安定伍用,可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
2 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1)神经安定镇痛/麻醉:眼科手术、脑立体定向手术、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等,在完善的局部麻醉下静脉给予1/2单位的氟芬合剂(Innovor),可达到充分的神经安定镇静作用。
由于氟哌利多的心脏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严重的不良作用,现多以0.04mg/kg咪唑安定取代氟哌利多,但仍应注意呼吸抑制、保证有效供氧和呼吸监测。
2)静脉复合/静吸复合麻醉:在与镇静药、肌松药联合应用的全凭静脉麻醉或与镇静药、肌松药和吸入麻醉药联合应用的静吸复合麻醉中,芬太尼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中时效的镇静药咪唑安定、肌松药维库溴胺等配合使用较为合理。
3)心血管麻醉:1977年Stanly应用大剂量芬太尼(>50µg/kg)取代吗啡成功用于心脏麻醉,标志着心脏麻醉进入芬太尼时代。
到了90年代和本世纪初,对心功能良好、手术方式较简单的心血管手术,为了缩短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时间,芬太尼的应用剂量又回到了中、小剂量(<50µg/kg),实现“快通道”心血管麻醉。
4)门诊/日间手术麻醉:1-2µg/kg芬太尼、1-2mg/kg异丙酚联合应用,用于内窥镜(腹腔镜、膀胱镜、胃肠镜)检查等各种诊断及治疗的非住院手术麻醉,已经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需求。
5)其他非侵入性麻醉/镇痛方法:超声雾化吸入、经鼻腔喷雾、
皮肤贴剂-多瑞吉,均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6)术后镇痛:静脉或硬膜外腔应用芬太尼术后连续镇痛和疼痛治疗。
3 关于椎管内应用芬太尼的争议
20世纪80年代中期,芬太尼曾作为理想的椎管内用药流行一时。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与吗啡椎管内用药的作用机制不同,由于芬太尼的脂溶性较高,在椎管内用药,经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而并非椎管作用机制。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无论椎管内用药还是静脉内用药,不仅产生相同的镇痛作用所需要的芬太尼剂量以及血浆内的芬太尼的浓度相同,而且产生的副作用也相同。
所以,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吗啡为首选、而芬太尼居其次。
4 芬太尼的其他不良反应
1)胸壁、腹壁肌肉僵直:见于麻醉诱导期间,用药后出现胸壁、腹壁肌肉僵直,其结果直接影响通气。
处理方法,应用肌松剂快速气管插管或使用阿片拮抗剂。
减慢注药速度可减少该不良反应的发生。
2)呛咳:多发于麻醉诱导期间,特别是快速推注时更容易发生。
预防和处理方法,充分镇静、缓慢注药。
二阿芬太尼(Alfentanil)
阿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1976年合成。
阿芬太尼和芬太尼的作用基本相同。
与芬太尼比较,其主要药理作用特点为:
1 起效快:静脉注射1-2分钟起效,迅速达作用高峰。
2 作用持续时间短:约为芬太尼的1/3。